浯江夜話
-
不平之鳴
金門的行情看漲?看漲的既不是經濟景氣也不是觀光前景,而是攸關民眾行的權益的航空票價!前不久,連續兩天的地方報紙頭版都在關切這樣的消息,前一日才報導可能調漲,隔天民航局與航空業者便極有「效率」地達成共識,國內航空票價確定四月「漲定了」::。 做生意主要就是賺錢,至少也要不虧損才有繼續營運的意義,航空票價若確實反映成本與盈虧而作適度調整自無可厚非,只要調整得合理,消費者自然可以體諒,只是台金屬黃金航線,究竟是虧本還是賺錢,業者應心裡有數,若真如議員諸公所言,將其他航線的虧損轉嫁到地區民眾身上,實在有欠公允,況且以這波漲幅看來,離島與東部航線最高,可能超過百分之十,相較於西部航線最低可能僅百分之二,此等「不平等待遇」無疑是把離島及偏遠地區的民眾當作「盼仔」! 飛機一直是地區民眾賴以對外聯繫的主要交通工具,對於非必要性的台金往返,或許在票價調漲的壓力下,大不了減少搭乘次數或甚至取消行程,但面對現今台金生活圈已逐漸緊密結合的大環境,除了逢年過節兩地親人會利用飛機跨越台灣海峽團聚外,平日地區民眾也會因為探親、訪友、購物、看病等等生活需求而必需仰賴航空運輸,尤其考量時效與舒適度,更是非它不可,長久以來離島票價相較於台灣本島票價一直都處於偏高狀態,業者若提不出合理的調漲原因,類此未考量地域性特殊狀況與民眾權益的漲價行為,不只地區府會應該嚴重關切,未能享有折扣團體票價的個別消費者也該認清自己才是最大受害者,為捍衛自己的荷包發出不平之鳴,促政府與業者提配套措施,莫讓票價漲在離島民眾眼裡心裡,不僅不像「反映成本」,反倒有「落井下石」的味道! 一直以來都感覺金門人像是二等國民,生活在這偏遠離島並非我們能夠選擇的,經濟發展條件與生活便利性遠不及台灣本島,我們認了;長期以來就醫環境與醫療品質低落,我們也只能無奈面對,政府就算無法面面俱到的照顧離島民眾,至少也該盡力確保離島對外的行的權益與尊嚴吧?
-
提升金門醫療品質
一位親戚曾被診斷出罹患重症,轉診赴台看診,結果吃吃藥病就好了;還有一位被形容(看日子)的朋友,轉診赴台後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他們都感謝醫生的慎謀能斷;但也有一位朋友平時健健康康,但轉診後沒幾天突然就走了,這些都是最近幾年來發生的事。 以前,我們常說「先生緣、主人福」,甚至常說「命該如此」,但是在醫療水準發達的今天,金門醫療品質難道真的比人差嗎?答案絕對不是這樣的。我有一位朋友,曾任台大、台安等多所醫院小兒科醫師,也是全國心臟科權威級教授,五、六年前曾率團來金舉辦過一次研討會,當時他就曾指出,金門的小兒科醫師,水準絕對不比台灣差,甚至比一些醫院有過之而無不及,所差的是,金門醫療硬體還差很多。譬如他在台大看心臟科,彩色超音波有專門專人操作解讀,還錄影存證,方便他細看,且還可邊看邊向病人解說,這些都是金門當時還付之闕如的事。 據悉,地區去年補助轉診赴臺的病患及家屬,共計五千九百多人次,這絕對是一件好事,畢竟誤人生命事大,在金門無法做進一步檢查,怎能不轉介赴臺進一步看診呢? 報載,多位議員要求縣府修改研訂地區轉診赴台就醫補助辦法,我們舉雙手稱讚,但我們還有話說,我們繳交的健保費有比人少嗎?為何不能全額補助呢?何況誰願意赴台看病,除要擔心是否病入膏肓,還要考慮吃那裡、住那裡?這些種種怎叫病人情何以堪呢?還來談什麼幾歲以上幾歲以下,一年限可以補助幾次呢?畢竟,金門醫療的軟硬體,再再比不上台灣,否則不會一年有那麼多人需要轉診赴台治療,光補助一半交通費絕對說不過去,誰願意在金門被說最好到台灣看病呢?這也證明金門醫療有限,否則醫師也不會自廢招牌,為此,我們也希望相關單位,在向中央爭取醫療補助時要據理力爭,不要自我設限,畢竟金門的醫療問題是很多金門人心中的痛。
-
截長補短眾妙之門
看過這麼一則小故事:有個年輕人做了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兩層樓的房子。進到第一層樓時,他看到一張長長的大桌子,桌上佈滿佳餚,但圍坐在桌旁的人只能看著乾瞪眼,原來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的詛咒,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而桌上的美食挾不到口中,所以大家都愁苦滿面。但同一時間,他卻聽到樓上充滿了歡愉的笑聲,他好奇的上樓一看,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原來每個人的手肘雖然不能伸直,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挾菜餵食,結果大家都吃得很盡興。 同樣的,在日本也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日本的北海道出產一種味道珍奇的鰻魚,海邊漁村的許多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岸邊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幾家捕撈鰻魚的漁戶,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都全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價格要比死亡的鰻魚幾乎貴出一倍以上,所以沒幾年功夫,老漁民一家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富翁。周圍的漁民做著同樣的營生,卻一直只能維持簡單的溫飽。老漁民在臨終之時,把秘訣傳授給了兒子。原來,老漁民使鰻魚不死的秘訣,就是在整艙的鰻魚中,放進幾條叫狗魚的雜魚。 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出名的「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艙的對手,便驚慌地在鰻魚堆裡四處亂竄,這樣一來,反而倒把滿滿一船艙死氣沉沉的鰻魚全給帶活了。 日常生活中,像這些饒富逸趣的小故事,真的發人深省。不過,很多人卻只會反其道而行,非但不把朋友當朋友,還喜歡把朋友當對手般的視為心腹大患,亟欲除之而後快。其實,只要反過來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無論是朋友或對手,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才學會了「放下」,放下了自己預設的條件,也放下了自己的褊狹;當然,也正因為有朋友和對手的存在,我們才更懂得前述故事中截長補短、互為依存的道理,不是嗎?
-
心存感恩心
中國人一向強調:人,必須「飲水思源」。 吃飯前,虔誠的默禱,這不只是一個宗教儀式,更是知恩感恩的真誠流露。 現代人,生而飽食足衣,絕不是偶然的事。小自受之父母的恩惠,大至國家、社會環境的安定,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飯、一絲一縷,甚至現代科技產品的推陳出新,那是多少人的血汗結晶! 或許,不少人成功了,但總喜歡強調自己付出的努力與代價,這也許沒錯。但是,如果深層推究,事情的成就,總是得之於先人的栽培與遺愛,或是他人的支持與合作,方能共竟事功,比起現在尚在與貧窮、苦難或病魔搏鬥的人來說,接受的是老天更大的恩寵,又何能不心存感謝呢? 說真的,人的善惡,總是在一念之間,對於所受的恩惠,倘能抱著感恩的心情,善待別人,生氣勃勃的工作,則智慧與愉悅將會接連不斷的湧現,別人與自己都可以相互受益。反之,若是心存偏見,或是瞧不起人,內心必會萌起敵意,有了憎恨心,那麼,相對的就會產生煩惱心,展不得歡顏,人也就會失卻了生活的悠閒與樂趣,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可見,要有快樂人生,必須心存善念,兩者是互利互補、相輔相成的。 個人以為,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必須擁有基本的善意,知所感恩,因為,有了感謝之心,才會產生重視事物之心,心中自有謙卑,內心必然能存喜悅與舒坦,與人對事,定能保有應有的尊重,必能化解無謂紛爭於無形。 總之,人能立足天地間,的確承受了空氣、水、太陽等大自然所賦予的無限恩惠,再者,也因父母、親朋好友的恩賜與扶持,讓我們在人生道上有所依倚,是故,人人若將「感恩」之心用之於生活、社會人群中,人人心存感謝,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生活也必然會更見溫馨與美善。
-
牛皮看人吹
新科立委李敖,自許是思想家、歷史家、文學家、大作家兼大坐牢家,家繁不及備載;競選宣言明確表示,為了國家,願意分出部分時間做國會議員,把自己變小了,而把國家變大了。 尤其,他宣稱在立法院平台上,要做高堂獅吼、發哄堂妙語、搞廟堂顛覆、出天堂效果;並為正義上公堂、為真理拆殿堂、為爛黨佈靈堂,更要是高瞻遠矚特立獨行的一言堂、是殺得雞飛狗跳的一言堂、是蘇東坡讚美「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的一言堂、是令大家喊爽爽爽的一言堂。 事實上,李敖唸大學時常穿長袍,休過兩次學,畢業後常寫書批評時政,喜歡打抱不平和打官司,因而坐過兩次牢;年過半百喜歡穿著紅夾克,目前著作超過一千五百萬言,曾公開宣稱:「過去五十年來,未來五百年內,白話文寫得最好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話講得很自狂,但迄今無人敢站出來挑戰,可見大師並非浪得虛名! 其實,自信學問淵博,又敢公開嗆聲的,並非始於李敖。話說清乾隆皇指派翰林院學士王爾烈南下主持「三江科考」,考生猜想北方來的主考官只會出類似「學而時習之」的題目,消息傳進王爾烈耳裡,決定將計就計,給考生一些顏色瞧瞧。 於是,第一場考試即以「學而時習之」為題,考生皆竊笑不已,洋洋灑灑很快繳卷出場,卻莫名主考官為何也端坐檯上振筆疾書;第二場考試,題目又是「學而時習之」,因構思佳句第一試已精銳盡出,泰半考生只能勉強搜腸刮肚應付,然主考官仍端坐檯上埋首揮毫;第三場考試,題目竟還是「學而時習之」。所有考生皆傻眼,幾乎都繳了白卷,而主考官依舊端坐檯上寫個不停。 考完試後,王爾烈對考生說:「各位考了三場,我也寫了三篇,貼在場外請各位多多指教。」眾考生見篇篇立意不凡,各具特色,佩服得五體投地,爭問尊師大名,但見主考官故意調侃:「天下文章數三江,三江文章數吾鄉,吾鄉文章數吾弟,吾為吾弟改文章。」傳為千古趣談,真的是牛皮人人會吹,巧妙有所不同!
-
有目標就會有努力
大時代的巨輪在前進,日新月異;金門是地球上的一蕞爾小島,也隨著在日日的進步。若是有空撥冗到處走走,就能深切地感受到金門真的在進步,無論經濟、文化、觀光,以及環境的居住品質,都在建設中進步。金門的進步,若要跟人口綢密的大都市相比較,是相差甚多的事實在。但,也不容否認的,金門是在持續地進步,亦都可以目睹得到的,創造更優質、更輝煌地金門新願景,不是不可期待的希望和目標。 金門未來如何的發展和定位,是許多人所關切和討論的課題!觀光是重要的經建之一。印尼金鋒集團就看好金門未來休閒旅遊發展前景,其集團高層拜會縣府就投資交換意見時表示;香港在回歸之後,經濟一度走下坡,但是在大陸開放其人民旅遊後,經濟突飛猛進。以金門地理上的優越性,相信如果兩岸局勢緩和,金門的休閒旅遊發展,將可以和香港匹敵,而且將成為黃金打造的大門。 李縣長接受美國紐約雜誌專訪時,他對金門未來也作了這樣的表示:金門要生存發展,就要借重台灣與大陸雙方的協助,希望金門可以成為永遠的和平地帶,以及做兩岸溝通的橋樑、和平的使者。李縣長亦強調:「有信心就有力量,有意志就能堅持,有目標就會努力」,希望金門未來可以成為一個和平的島嶼。 金門的進步,近年來吸引著不少人來尋發展出路的機會,金門日報上月廿七日報導:行醫三十年的劉兆輝醫師實在很喜歡金門這塊土地,才會來到金沙鎮行醫,投入金門的醫療行列,盡一份心力,讓地方民眾的健康多了一分的保障。像劉醫師這樣愛金門的人大有人在,他們於事業有成,也熱心於地方的教育和事務,非常地令人感佩,也是地方的福氣! 誠如,李縣長所言:有目標就會有努力,建設更富裕、更優質、更輝煌的金門新願景,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和堅持,就能發揮力量,建設更美好的明日金門。
-
閒嗑牙
「別人的生命是框金又包銀,阮的生命不值錢,別人若開口是金言玉語,阮若是多講話,馬上就出代誌::::」這是台語歌壇「鼻音天后」蔡秋鳳成名曲「金包銀」裡頭的經典名句,喜愛台語歌曲的人多半不陌生,走紅的程度甚至到了動輒被作為抒發羨慕他人的運,感嘆自己歹命的心情寫照。 向來頗為認命的我,很少會想到用這段歌詞傷春悲秋、自憐自艾,畢竟「一人一款命,好壞天註定」,做一個小小螺絲釘,過著平凡的生活,談不上滿意但也還能接受,有時想到這地球上還有不計其數的人過著比自己更不堪的生活,心裡甚至還會稍感慶幸呢!只不過羨慕比自己更好、更幸運的人,似乎是一種極自然的心理現象,一旦兩相比較發現「大細漢差這麼多」的時候,說不怨嘆還是不免虛偽了些。看到新聞報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旋風式訪台行程,全程高規格禮遇與滴水不漏的安檢,正足以展現這位主政美國八年的國際政壇名人的身分地位,聽說他應邀發表演說的代價是全程僅二十五分鐘進帳新台幣八百萬元,不單是蔡天后歌曲中「開口即是金言玉語」形容得極貼切,古人所謂的「一字千金」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回事了。 小柯不只說話值錢,賣老臉的行情也極具偶像明星的架勢,想「一親芳澤」(別想歪,只是握個手),「圓夢」價新台幣一萬元,太扯了嗎?也許。乏人問津嗎?錯矣!不少婦女同胞樂於砸錢,搶「手」得很。 政治魅力十足,即便鬧出性醜聞也無損其地位,畢竟有本事主政美國八年之久,曾經身為強權領袖睥睨全球,即使功成身退崇高地位仍在,走到哪兒還不是「粉絲」一大堆,受歡迎才有行情,也難怪說說話、握握手都可以這麼值錢了。 其實也不用羨慕小柯,咱們卸下國家重擔卻仍享終身尊榮的阿輝伯不也讓人嫉妒得要死?主宰台灣政壇十二年,就算不該有皇帝命,至少也要有宰相的權勢與富貴才不冤枉啊!想想這些「人肉金身」如此尊貴,吾等小老百姓有幾個能不低吟一曲「金包銀」?只不過感嘆之後,最好趕快回魂面對現實,把這些個名人奇聞都當作茶餘飯後閒嗑牙的八卦話題吧!
-
拒絕垃圾郵件
有陣子喜歡玩電腦的人最怕的是電腦中毒,幾乎人人談毒色變,如今廣告郵件的氾濫也讓人氣結,如何拒絕垃圾郵件又不漏接重要資訊,實在是件頭疼問題。 記得以前剛買電腦的時侯,上網是用撥接的,由於誤信廣告,下載免費音樂試聽,結果每個月都被灌水要繳一百多元的什麼所謂的網路生活費,由於上網費都是採轉帳繳款,平時也疏於注意,結果白繳了快一年才驚覺,而最可惡的是竟然無法從線上退出,打電話也無人接聽,最後趁升速改接寬頻換了帳號才脫離要繳網路生活費的困境,這也是首次被廣告信所害。 由於有陣子電腦病毒肆虐,自己也擔心是電腦門外漢,很怕不小心遭到電腦病毒,因此除了正常啟動防毒軟體,三不五時也進行線上掃毒,發現來歷不明郵件更是直接刪除掉,前二、三年可說相安無事,反正只要感覺有異,先掃毒或絕對不去開啟附加檔案,但後來也因疏於防範,問題就開始層出不窮,遇到過廣告畫面老是蹦出來,而且越關跳出越多,也曾碰到過首頁被綁架,即使更改設定,只要一開機首頁就被盯成固定的網站,更有次不知何故整個電腦變龜速,無論開機、關機、開啟網頁,電腦動作之遲滯實在讓人血壓高,最後不得不送修,花了八百元重灌。 而近來又碰到的問題是垃圾郵件滿天飛,舉凡銀貸、產品促銷、色情廣告等,幾乎無所不在,每天至少都收到七、八十封,有些還附加檔案、相片,加上由於工作關係常需接收外界投稿與附加照片,有些不能馬上處埋又無時間去另存新檔,這些都佔用不少空間,因此信箱常被塞爆,雖然想換更大容量信箱,然而垃圾郵件真的令人討厭,一來讓人多花時間去看主旨以判斷是否是自己想要的資訊,還得常花時間去清理磁碟以釋出磁碟空間。不過話說回來,有些郵件內容的確還頗精釆,也蠻引人深思的,然而畢竟是少數,有的大多是讓人看了而想拒絕的廣告信。
-
寧為雞首!
因為民族性使然,中國人似乎都喜歡自己做老闆,所謂「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正是最好的寫照;很多人終其一生,無非希望有朝一日能自己做老闆,開個公司或店面,擁有自己能夠獨當一面的事業。 然而,際此景氣寒冬,想要自行創業談何容易,儘管,很多人在形勢所逼下,一起始便雄心萬丈的在職場上打拚江山,但一經過時間的洗禮,多的是一「拖拉古」的不堪聞問,最初可能賺錢的生意,或因合夥人理念不合;或因外在因素變化必須要喊停,結果不是倒就是垮,實在是難有作為。 當然,也有不少越做越好、越開越大,甚至還發展出加盟制度,並且不忘「立足本土、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像「康師傅」的成功經驗,還有台灣龍鳳食品在大陸「以水餃換元寶」的傳奇就讓人們津津樂道。不過,這些成功經驗通常與經營者的人格特質有關,因為他們通常「不把壓力當壓力看」,所以,在創業的路程上,自然是愈走愈穩。 可以肯定的,自己做老闆,絕對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如果你擁有一定的才能,又有自己的資金,您會選擇自己創業當老闆,還是選擇受雇他人,當個小小員工?我想,這再明白不過了,大多數人會選擇自行創業,因為自己當老闆,利潤可以全部歸自己所有,而且又不用天天看上司臉色辦事啊! 問題是,世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有一好、無兩好」似乎是社會的常態,有些人儘管才學兼備卻不見得能夠做好領導統御;有些人有技術有能力,卻苦無足夠的資金創業,即使工作再努力,也只能領取固定的薪水。因此,當「寧為雞首」這樣的觀念深植人心後,團隊中各種必然的衝突仍不能免。 其實,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除非自己想做個專斷獨裁的老闆,否則,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用一顆包容的心來彼此相待,在我們的生活週遭,還是很重要的。
-
要競合不要零和
「扁宋會」前夕,說真的,外界並不看好,多所置疑,甚至意有所指的冷嘲熱諷,說什麼得「官癌」?道什麼不外又是一場政治秀?雙方還得各自背負深藍、深綠同志的責難與撻伐! 然而,從會後雙方所達成的十項共識而言,尤其是向全世界宣告及確認中華民國屹然存在的事實,格外具有意義。就此而論,朝野理當給予一個正面評價。 當然,大家也不會很天真的認為:朝野從此即將步入坦途,你儂我儂,好似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不過,從「扁宋會」透露出的政黨和解善意,還有追求兩岸和平穩定發展訊息,敏感的股市經濟櫥窗已嗅到「政治的春天」近了,隔日台股馬上報以中長紅「鼓掌」,這何嘗不是一個人民的期待! 其實,人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希望生活安定,工作穩定。期待扁宋會只是朝野和解、建立共識的一個開始,繼續推動與其他政黨的協商與合作,進而達到朝野政黨全面和解、兩岸良性互動的目標。因為,唯有朝野政黨不再惡鬥,兩岸關係不再波濤洶湧,人民才會有信心,經濟也才能進一步開展。 總之,不管是國內的朝野政黨也好,兩岸關係也罷,所應追求的共同目標,應是「和解共生」,所應追求的最大公約數,應該是人民全體的福祉。質言之,政黨與兩岸間應是競合關係,而非零和遊戲。 長久以來,國內政局紛紛擾擾,兩岸之間吵吵鬧鬧,這齣「歹戲拖棚」的戲,已看得人民真的累了!如今「扁宋會」另類戲碼,國內外輿情反映不錯,盼能再續前緣,擴大演出,為國內的政經開創新局,為兩岸的和平找到春天!
-
有理行遍天下
話說大清帝國雍正皇駕崩,由四子愛新覺羅弘曆繼承皇位,建年號為乾隆,成為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皇上曉天文,下知地理,諸子百家,無所不讀,兵書戰策,博曉精通,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曾十次對外出兵,均奏捷而回,天下太平,八方進貢,萬國來朝,為中華民族奠定當前的版圖;在位六十年,曾為「眺覽山川之佳秀,民物之豐美」六下江南,順道訪察民情,端正吏治,明載史頁! 相傳有一天,乾隆皇微服出訪,路過一片高粱田,但見高粱開花抽穗,迎風招展,煞是討人喜歡,因而一時心喜,順手折下一支,正當仔細觀賞之際,一位老農衝了過來咆哮大罵:「這高粱正開花結穗,折下多可惜呀!你知不知道農民耕耘除草有多辛苦?」乾隆皇被老農數落得無言以對,連忙哈腰陪禮道歉。 返回京城之後,某日早朝,乾隆皇為文武大臣出了一道考題,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重,言明答對者有賞,一時金鑾殿下百官爭鋒,有說是黃金、有說是鉛塊、有說是水銀,眾說紛云,莫衷一是,斯時,乾隆皇揮手制止:「眾卿差矣!世界上最重的東西,是『理』!只要是對的道理,沒有人搬得動它!」 然後,乾隆皇把自己在高粱田折穗的遭遇再敘述一遍,強調身為一國之君,被一位「言之有理」的老農責罵,也只能認錯陪罪,因為,老農這個「理」字,連能指揮千軍萬馬的皇帝也不能輕易搬動,是不是世界上最重的東西? 或許,這個故事很通俗,大家耳熟能詳,可惜「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古往今來,官場中人的毛病,就是「官大學問大」,自以為是的觀念根深蒂固,尤其,地區曾實施「戰地政務」四十年,官僚氣息遺毒仍深,孰不知回歸民主憲政之後,長官部屬已是伙伴關係,再卑微的員工也有應被尊重的人格,長官不能再頤指氣使當眾吆喝,或動輒把卷宗摔落地上,為所欲為。 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乾隆皇雄才大略,武功蓋世,自號「十全老人」,但面對有理的老農仍需折服,千古流芳,為後人所景仰!
-
工匠的精神
在學的時候,陳就立定要「環遊四海,周遊列國」的抱負,同儕將信將疑,也很欣賞他的志向。本來,學以致用,是所學的目的;學而不能致用,那也是徒有知識而已,不能發揮其所學之長。 果不其然,畢了業之後,陳就上船跑國內線,展開他的志業。期間,他時常地來往於台金兩地,時會見面,談談所見所聞。半年後,他就順利地轉往跑國外線去,實現他「環遊四海,周遊列國」的理想志業。 等再一次相見,陳考上三管,真的不簡單,畢竟是志業,很是替他高興。又經過這麼多年,陳應是再上層樓,在本職兢兢業業,精益求進,實現了志趣和理想。 與之同儕的謝,今年的乙酉春節回家過年,與他相見,自學校畢業後,就進入與所學相關的行業工作,一待就是二十幾年,從未離開過本職,技術是日益精進。談起他們公司的人,自己出去創業,賺了不少錢。那你為什麼不也自己創業呢!可知,自己做老闆有自己做老闆的苦處,要擔心公司的生意盈虧。自己在本業、專長發揮,在技術精進,一件精美、無瑕的作品完成,就是最大的成就和收穫了。 年前,聽到一則廣播,談的是有關產業的長遠發展,講到「瑞士工匠概念股」的觀念。其意即是甘作一位「工匠」,在本業不斷進修,在技術上不斷地精進,所追求的是本業知識與技術的造極,以及追求每一件作品精緻完美,自然能創造出精緻的工業,無人可敵。不若我們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觀念,結果是無法發展出自己的一生事業。 社會、家庭,就像一部機器,每一個零件都不可或缺。只有自己在本業上精益求進,發揮自己的技術和智慧,以及有一顆知足常樂的心。如此,社會、家庭和自己,才能在和諧中不能的互相成長,共創成功與幸福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