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加強食品抽驗,維護大眾健康
報載,消基會曾在地區抽驗25件乾貨食品,結果竟然發現有19件樣品標示不符規定,不合格率高達七成六,尤有甚者,有些大陸食品還驗出摻有過量防腐劑、過氧化氫,以及重金屬鎘、汞的殘留,嚴重影響消費者健康,為此,我們呼籲相關單位,務必負起責任,加強查驗地區市售食品,尤其是大陸貨,只要驗出不合格或殘留危害人體健康的成份,都應給予公布周知,以提醒消費者注意,並應要求業者立即下架,或給予沒入銷燬,甚至應該依法處罰,以維消費者健康,否則誰來為消費者健康把關呢? 老實說,大陸貨已在金門攻下不少市埸,舉凡農漁牧等各種食品,甚至小孩的玩具、衣服、鞋子,還有各種稀奇百怪的中藥與補品,很多都是自大陸進口的,由於貨品應有盡有,且「俗擱大碗」,市埸銷路普遍不錯,但由於許多大陸貨,不僅標示不清不楚,更存在很多「黑心」食品,諸如過了保存期限照常販賣、殘留農藥、防腐劑、化學藥品,甚至用假品混充魚翅、髮菜,嚴重危及消費者健康,因此,民眾在購買時務必三思,花錢事小,危及健康就得不償失。 這次消基會在地區抽驗的不合格食品,按理相關單位最起碼應劍及履及要求業者下架,甚至可給予沒收燒毀或依法處罰,以保障消費者健康,我們不知相關單位是否有依法取締,或者還是任由這些違規食品在市埸上販賣,果真如此,不僅凸顯相關單位未善盡職守,也暴露出地區在食品衛生的把關上相當草率,如果光只會宣導消費者拒買拒吃,宣導效果有限,而且也只是紙上談兵,尤其有不少市售食品,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是臺灣製造或從大陸進口,這叫民眾如何去區別呢? 為維消費者健康,保障消費者權益,我們希望有關單位務必拿出辦法,別讓遭污染的食品還在市埸公開販售。
-
大笑健身
開懷一笑百病消、笑助長壽、大笑健身:::。像這類「老生常談」,在我們的生活中信手拈來,真是不知凡幾。 記得有人就說過,笑是人類生活中一種美好的情感,更是一種精神保健操;心理學家也指出:三分鐘的笑,能夠替代十五分鐘的體操,笑是一種天然的鎮定劑,它可以紓解緊張情緒,使人安定,改善睡眠;我國古代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也有:「百病生於氣:::喜則氣餒」這樣的記載;清代名醫葉天士說得更明白:心胸常開闊,年歲活一百。由此可見,笑,不僅可以預防生病,更可以治療疾病。當然,說「笑」能預防生病,可能是事實;至於能治療疾病云云,或許稍嫌誇大,但至少,「笑」有百益而無一害,更何況,它還是友誼的象徵,親和的展現和快樂歡愉的泉源呢! 一個沒有歡笑的社會,可以肯定的,你將無以化解人際間冰凍的隔閡與疏離,從醫學的角度看,「大笑健身」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常識,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沒有了歡笑,我們也真不知道,人世間還會不會存在著情愛與友誼。有一位笑口常開的朋友說:他每天早上刷完牙,總要面對鏡子保持三分鐘的微笑。這三分鐘正是他一天愉快情緒的資糧。這當然也是在朋友中,讓他獲得那麼多「掌聲」的緣故。 所以,千萬別相信「君子不重則不威」那一套。請相信,不苟言笑的人,一定交不到知心的朋友;不苟言笑的長官,一定得不到部屬的愛戴。再怎麼說,嚴肅的表情只會令人緊張,繃著臉孔的人只會和自己過不去。 我們也相信,只要願意,「一笑泯恩仇」絕不是天方夜譚,故事中那種「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情節也非遙不可及。多想想談笑間可以恩仇俱泯的快慰,還有那種可以為自己帶來吉祥,也可以給別人帶來吉利的歡笑,人生,還有什麼不可放下的!
-
文化行銷金門
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在本土化喊得震天價響之際,金門碉堡藝術展的推出,透過國際藝術大師聚焦,結合最具本土「原味」的碉堡群風貌,無疑的,為金門觀光行銷,尤其是戰地史蹟保存,寫下新頁。 關心文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跟關心身體是否健康有極大的區別。文化一詞本身就很含混不清,幾乎無所不包。從不同的角度望去,便有不同的面目與層次─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就是「藝術」,端看您用什麼角度詮釋與解讀。但是,文化範疇中畢竟依舊有其縱橫幅輳之體系,眼光不放遠不放亮不行。 以這次金門碉堡藝術展而言,國際眼界放得遠亮,傳媒聚焦效果十足,可謂難得的一次「藝術與碉堡並存」佳作。但是,對於部分鄉親的不同聲音,認為這是一場沒有金門味的文化大戲,主辦單位也得思之、再思、三思,有則改進,因為,行銷上欲塑造價值,必需得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碉堡展從籌劃、揭幕到落幕,只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有本土藝術人才熱情參與,不是更能永續生根,永續經營,更為功德圓滿嗎? 不過,一切的一切,還是瑕不掩瑜,很多人還是肯定主辦單位的用心,感謝藝術大師們千里迢迢來金共襄盛舉;以碉堡藝術打響金門知名度,用藝術碉堡的神秘面紗,來吸引兩岸三地,甚或全世界的觀光客來一探究竟。 杜甫有句境界非常高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我們期待,碉堡藝術展的落幕,絕不是一場「花火秀」,它猶同金門閩南聚落,都是有歷史、有生命、有意義的文化產物,他們才是金門的原味,才是觀光市場上獨一無二的「寶」,也是我們吸引觀光客滾滾來的最大利基,深值我們珍惜! 總之,碉堡藝術展是一場見證戰爭傷痕與藝術結合的饗宴,讓戰爭更行更遠,讓和平永在你我左右,應是它給世人最沉痛的反思與最大的啟示吧!
-
學習的榜樣
記得端節那天午後,我開車到瓊林買水,正當投幣取水的當兒,緊隨進入賣水場的一部九人座廂型車,迅速下來一群記者,三位拿麥克風的小姐,箭步蜂擁到我面前,爭相問:「是不是水庫遭老鼠藥下毒才來買水?」背後三位扛攝影機的男士則在錄影。 坦白說,突然被媒體記者包圍採訪,真像「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頗為不習慣;幸好,前晚處理水廠的聲明新聞,知悉毒鼠餌與供水無關,因此,適時表明到瓊林買水,也與光前溪發現大量毒鼠藥無關! 然而,這樣否定的答案,一點新聞價值也沒有,尤其,當我表明是「媒體」同業之後,他們立即停止拍攝,轉而問起金門供水相關問題。因三組記者欲「分道揚鑣」,兩組準備前往警局採訪下毒偵辦情形,一組應公司要求即刻回光前溪架設碟型天線旁,作「整點新聞」現場播出,希望我義務載送一程。 原來,端節前一天傍晚,有家電子媒體以「跑馬燈」打出「金沙水庫遭人丟棄大量毒鼠藥」,消息像「炸彈」般引爆,引起國人高度恐慌與關注,各電視台馬上跟進,同時以現場連線到金門追蹤報導,由於各種說法和謠言沓至,甚至,被說成是中共到金門下毒的「恐怖事件」;難怪隔天一早各媒體爭相派出採訪小組,帶著衛星轉播設備搭首班飛機趕抵金門。因為,他們遠道而來,能將金門飲用水未遭污染真相傳播給國人,充當義務駕駛何樂而不為? 一路上,聽他們不停與公司通話,將採訪新聞一字一句詳細回報編輯台,也一再問我金門供水相關問題,言談之中,了解他們工作概況,得知為了追新聞真相,已是午后兩點多,他們還沒吃午飯,甚至,為趕早班機,有人連早餐都遺忘了!而且,得知他們工作辛苦,月薪並不高,競爭非常激烈,漏了一條新聞,可能隨時回家吃自己! 一趟瓊林買水,差一點上電視,也意外接觸台灣來的媒體「同業」,目睹人家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二個多月以來一直縈繞腦際,自認是效法學習的榜樣!
-
正確的政策抉擇
十幾年前,金門戰地政務時期,百廢待舉之際,曾有位中央首長蒞金視察軍經建設現況。當時,為了要讓下鄉視察的首長,能看到好的一面,聽到好的消息,一堵牆可以在一夕間平地而起;一個裝點村莊門面的景觀,亦可以在日夜趕工,短短數日之內完成。桃園地區缺水的問題,讓吾人再度見識到何謂「官大學問大」,可以不尊重專業的建議和技術、人力、工期的考量。汎然而議,卒然而行的作出會跳票的政策決定。民眾無水,可在趕工搶救中,或早或晚就可復水。但政府和官員的誠信,卻是要倍受民眾的質疑及不信賴。 長老,不必是年耆者。如果沒有明智通達,慈仁和智慧,那長老也是有名無實。端正,並不是色如華,而是要捨棄慳嫉虛飾,言行不相違,慧而無恚。沙門,不一定要剃髮,才作沙門,而是要能止惡,恢廓弘道,無妄語無貪取,息心滅意。大官,不是光耀門楣和鄉黨,而是要為廣大的群眾服務、謀求福祉;急民所疾,解決民眾困難,以及訂出可實現、有利於民的政策。 從新聞的報導中,吾人不難發現:一開始官員並未正視桃園地區缺水問題的嚴重性,錯過了第一時間。其次,過於自信,錯估情勢,將「非常嚴重的警告」,視為「危言聳聽」。三者,無法接受下屬幕僚警告,固執己見,認為下鄉視災就是要聽到好消息,釐清外界疑慮。這就是所謂的「官大學問大」,受其苦者,還是老百姓。 桃園地區終於復水了!桃園缺水事件,在官員未能及早把它當作一回事,未能聽取專業的分析,承認不是在短短五日工內可以供水的。並且將真相告訴民眾,爭取民眾的諒解,而不是一時的討好民意,就不會導致供水支票跳票的政治風暴。這次,桃園缺水的問題,民眾飽受無水之苦,以及搶救的過程和決策的缺失,都可作為前車之鑑,深切的檢討得失,記取教訓,訂立正確、可行、可期的政策,又何嘗不是轉「禍」為「福」呢!
-
英語學習的「典範」
ICRT廣播電台知名主持人「大衛王」因肝癌不幸病逝,得年僅三十九歲。一個台灣廣播界才子的驟然隕落,元凶是令人害怕卻總是防不勝防的「國病」,在這樣不幸的消息披露後,自然又引發一波肝癌防治的呼籲與檢討。「大衛王」難逃肝癌摧殘,他的死固然讓不少人又開始正視B型肝炎並注重自身健康,但令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位才華洋溢的廣播人勤奮苦學的精神。 記得開始收聽ICRT的節目,是在赴台唸大學的時候,除了想要聆賞一些流行音樂放鬆身心之外,也帶著一股聽廣播學英文的衝動。當時聽到「大衛王」操著流利的英語聊音樂、談時事,我和其他許許多多的聽眾一樣,非常「篤定」他就是一個道地的老外,但隨之迸出字正腔圓的國語,甚至是標準到不行的台語,開始令人感到錯亂與好奇。直到後來得知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台灣囝仔」,而且從未出國進修,讓我在喜歡他的節目之餘,也不由得多了一份羨慕與崇拜。 在英文學習的道路上,我和大部份的人一樣,考試的實力不差,但說到將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上,卻往往是「耳不善聽,口不能言」。同樣在這種學習環境成長的「大衛王」,卻能將英文駕馭到連老外也佩服,說到底就憑一顆勤學的心與一股執著的精神。從求學時代進入電台工讀,他便把握每一個可以學習英文的機會,反覆朗誦英文新聞稿、勤查單字、糾正發音::::認真的態度讓台裡的外籍主持人也樂於指點,一路走來苦學有成,英語運用之純熟道地,「騙」過了所有聽眾的耳朵。 學英文是許多人心裡的痛,求學時代學得辛苦,踏出社會工作要再充實亦備感艱辛,但面對國際化趨勢,具備基本英語溝通能力確有必要。當我們還在為學不好英文找藉口,想想「大衛王能,何以我們不能?」或許能因此激勵自己再加把勁,克服英語學習障礙。
-
打擊不法遏止犯罪
最近,地區又查獲多起走私案件,其中有進口「美國雞」要中轉到大陸,也有臺灣檳榔欲轉運大陸,甚至破獲地區歷年來最大宗的販毒吸毒集團,涉案人員高達四十餘人,足證地區走私、吸毒不法案件,已到了令人不得不重視的地步,如何加強查緝遏止歪風,實值相關單位重視。 就以走私為例,以前都是從大陸走私農漁牧產品來金,現在,走私貨物到大陸也屢見不鮮,如今,金門不僅有一條全國知名的「大陸街」,市埸上充斥的大陸貨更比比皆是,由於大陸是屬疫區,搞到現在金門的牛肉還不能銷臺,至於已有多少大陸槍毒流入金門,誰也不敢保證。為何大陸的物品它們不循小三通正常管道來金,臺灣的貨物又為何不能大大方方的反攻大陸,而寧願偷偷摸摸的搞走私,是法令限制重重、萬萬稅剝奪利益,或者兩岸貨物往來根本還未建立令人滿意的制度,這也難怪走私風氣一直無法根絕。 再以毒品為例,光這三、四年來,地區就已破獲好幾十件,起出的毒品琳琅滿目,從海洛因、K他命、搖頭丸、安非他命等,應有盡有,有些是從臺灣郵寄或夾帶闖關來金,有些則是從大陸走私進口,有些走私的毒品市價高達以千萬元計,在在說明地區走私毒品的歪風已經不容忽視,以前,金門曾有被冠上「南寮第二」的恥辱,後來經過相關單位的強力查緝取締,才逐漸洗刷惡名,如今,地區在破獲販毒集團並查獲不少吸毒人口,對於檢警單位的努力,值得社會大眾給予肯定與喝采,畢竟毒品對於社會風氣社會治安影響甚烈。 任何人都應知道,毒品不僅戕害身心健康,吸食者一旦產生幻覺,或者沒錢買毒品,各種為非作歹,燒殺搶劫的壞事都容易幹得出來,吸毒確實是種相當要不得的不良行為,我們呼籲地區家長,千萬別讓自己的子弟染上吸毒的惡習,否則回頭不易,同時也希望檢警單位再發揮神探辦案精神,把毒品澈底掃出金門。
-
留白的智慧
留白,是中國畫裡極為重要的觀念。若是我們把它移植到廚房的佈置,也可以產生震撼性的改變。 當我們無法將雜物四散的廚房化繁為簡時,千萬不要氣餒,先嘗試清出一塊檯面或桌面。這塊清潔無瑕的「留白」,會像強力磁場般把來客的眼光定住,而使他們自然而然降低了對週遭雜亂的注意力。假如你給自己的廚房已打了八十分,那麼「留白」更可以為你拿到滿分。 這是許多「生活家」的經驗談,其實,不單生活要懂得留白,愛情,更要運用點留白的智慧,留白說得更精準點,就是要能收又能放,適度的收放,既不鬆也不緊,最是讓人放心,不過,過度的留白可能流於空泛,只有鬆緊合度,才能事事順心。 就像放風箏,當你抓得越緊,越飛不起來,一旦鬆手了,卻又飄走了。愛情,其實正是如此,當你抓得越緊,爭吵就越多,可是一放開手握,也就消失殆盡了!同樣的,男女之間的情愛,固然可以花前月下,你儂我儂,但當酒入愁腸,又何嘗不會發嗔發痴,平添惆悵,縱使再要撒撥賴皮一番,也沒人會把你當回事。所以,過多的嬌嗔,讓人倒盡胃口的嗲聲嗲氣,聽多了總是叫人雞皮疙瘩掉滿地,更何況,這樣的做作,永遠讓人覺得少了一份應有的真實,徒留笑柄而已! 其實,愛,最重要的就是讓對方放心,相信很多人都有那種過猶不及的經驗,總是抱怨對方要事事回報,又牢騷滿腹,但當對方的熱情冷卻,馬上又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 總之,過度的關心可能是一種負擔,只有適度的關心才是一種幸福。因此,下次當你的阿娜達又對你「緊迫盯人」時,不要忘了謝謝她的關心,因為有她,我們的人生道上才走得更平順,當然,也不要忘了提醒她放風箏的要領和留白的智慧,只有鬆緊合度,才能收放自如,這是很重要的,不是嗎?
-
股海無涯
這一陣子,股市又見地雷效應。股海無涯,對於許多投資股市朋友來說,歷經這幾年的股海沉浮,尤其感受深刻。 前有中強、順大裕、太電等下市股,今有博達、衛道、訊碟等「不可一世」的地雷股,其他歷經腰斬、腰斬、再腰斬個股,所在多有,直殺得一般投資人血本無歸,欲哭無淚;不過,如能「慧眼識英雄」,股海撈「金」,還是可以撿到一些「寶」。例如一些原本屬於雞蛋水餃的鋼鐵、航運類股,這一、二年來就鹹魚翻身,有的翻了好幾翻,有的更長了十幾倍,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台塑「三寶」,經過多年配股配息,股價依舊挺在當檔,投資人如果選中他們的話,不就成為贏家嗎? 股海翻騰,投資帶投機,股價起起落落,不是贏就是輸,投資人早能了然於胸,司空見慣,碰上了,只能自認學藝不精,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當作一種經驗、一種教訓,以圖東山再起的一天;但是,最令人難以信服、最為詬病的是,上市櫃公司老闆,居心叵測,偷天換日,五鬼搬運,掏空資產,全然無視法律是何物,真箇「白道比黑道」還可怕,這簡直是在光天化日下「搶劫」,更嚴重擾亂金融秩序,此一毒瘤,如不馬上清除,試問,公權力在哪?投資人的權益何在?股市又何能達到集資功效?長此以往,又如何提昇國家競爭力?當務之急,唯有落實行動,嚴懲經濟犯罪,才能還給市場一個公道。 總之,股海無涯,股市可以說是一門科技整合或知識經濟產業,如果沒有足夠知識,沒有多餘的「錢與閒」,股海淘金,還不如「回頭是岸」;股市也可以說是一個「道場」,能夠在此道場吸收經驗、累積知識,在此道場修身,在此道場去除貪與怕,才能賺到錢。 股海或許不等於苦海,不過,耐心的等待與信心的堅持,有時還是不可或缺。股市永遠是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循環世界,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幻滅,高賣低進,看似簡單,其實不容易。千金難買早知道,股海無涯,能不慎乎!
-
漫談筆名
有一位勤於寫作的年輕人,每次來稿都更新筆名,因部份與其他作者諧音或雷同,在處理稿件收錄、存檔,與核計稿費,得多費心留神,否則,可能「張冠李戴」搞錯! 說實在話,副刊園地公開,自由投稿,使用本名或筆名發表,悉聽尊便。亦即作者使用筆名,無須先註冊或申請核准,既使任意更新,並沒有違反投稿遊戲規則,套上時下的流行語,「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 事實上,古往今來,文人不但有名字,還常自取別號,如陶淵明號稱「五柳先生」、李白自喻「青蓮居士」;同樣的,近代的武俠小說家「金庸」與政論家「柏楊」,也皆非本名,唯獨才華蓋世、快意恩仇,且博學幽默、風流倜儻的李敖,堅持「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始終如一以真名對時政口誅筆伐,因而曾兩度入獄,雖一輩子未曾使用筆名,但私下仍取了一個「雙龍抱」的外號││戲謔喜歡「抱不平」和「抱女人」。 當然,文人雅士的別號或筆名,各有其特殊的涵意,有以姓名諧音或同義字,一語雙關;也有取寄情自我陶醉、或諷刺解嘲,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甚至,民初的文學家魯迅,常為文攻訐時政,頻繁變換筆名,總計改了一百四十餘次,也不足為奇! 然而,這是一個以品牌行銷的時代,任何產品都應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大眾,不但要先建立消費者信心,更要有完善的售後服務。因此,報刊雜誌公開發行,讀者花錢訂閱,職司審稿把關的編者,應對廣大的讀者負責;同樣的,作者亦應負相對責任,使用本名投稿,就是最負責的具體表現,再不然,取一兩個固定的筆名,樹立形象口碑,文章與讀者見面,絕對是品質的保證,同時是替刊物負責,也為自己負責。 所謂「讀書如交友,寫作如為人」,兩者都要實實在在、誠誠懇懇。所以,喜歡投稿的朋友,既然文章不是偷偷摸摸抄襲、模仿來的,而是自己心血的結晶,好歹要對自己有信心,切莫任意更換筆名,才能在讀者心中建立「文格」品牌!
-
盂蘭盆報親恩
每年,農曆七月的這個時候,金門的各地方,抑是寺廟,都會依照宗教信仰習俗,啟建「盂蘭盆」消災祈福超薦法會,期能引領大眾,以一顆至誠恭敬之心,懺悔罪業,禮讚神佛,感念孝親,普祭幽靈。進而,深植淨因,並以嚴淨的功德,普皆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咸發菩提心,離若得樂;以及祈願家靖民祥,安邦謢國。 關於「盂蘭盆」法會的源由,大藏經︽佛說報恩盂蘭經︾是這樣說的:佛陀大弟子目犍連尊者,在夏安居期,始證聖果,得到六神通。目犍連欲度化父母親,報哺乳之恩,以盡人子之孝道。於是呢!他以道眼觀世間,看見亡母墮生餓鬼道中受極大苦,卻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犍連看見了內心非常悲哀,立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但其母飯未入口,就化成火炭。目犍連看見其母不得飯,悲從中來,大叫、悲號涕泣,不忍其母受如此的大極苦。 悲痛的目犍連尊者,一心要救度其母情切。佛陀聽了目犍連尊者的泣訴和請求救度其母。佛陀告訴目犍連尊者:汝母罪根深結,不是你一人之力所能救脫的。你的孝心雖感動天地、天神地祇,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救汝母脫離大極苦。 聽了佛陀開示救濟之法,目犍連尊者就在中元「佛歡喜日」那天,具百味飯食,五果及日用品等供物,盛放著在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仰仗三寶和聖眾精進辨道之功德力,是日拔救其母得脫一劫餓鬼之苦得樂。未來世,行孝慈者,若奉盂蘭盆,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苦得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盂蘭盆」法會,是要人們行孝慈,常常憶念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中元佛歡喜日,當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與之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地方依照宗教、信仰習俗,啟建「盂蘭盆」法會、祭拜好兄弟是完全不一樣的。智者,應從地方的信仰習俗文化中,深切的去體認,才不會落入迷信,失去盂蘭盆會的真實意義。
-
誰沒「破戒」?
偶然間翻閱一本心靈小品集,裡頭的一則小故事頗發人深省:話說四個修行者相約徹夜打坐,事先約定專心一致,不為外界任何事物而分心,更不能開口說話。於是夜裡四個人在禪室中圍著一盞油燈展開了「定力大考驗」。 來到半夜,眼見即將油盡燈枯,不巧又突然吹起一陣風,燈火搖晃閃爍,幾乎就要熄滅了!其中一人不禁大叫:「糟糕!燈火快被吹滅了。」語出未幾,旁邊另一人責備他:「說好專心打坐修行,你怎麼可以開口說話呢?」他的責備引起第三位修行者不滿:「你還不是講話了?」四人之中,有三人先後「破功」,此時但見第四位修行者在一旁偷笑,喃喃自語道:「幸好只有我沒有破戒::::」 人往往存有私心,對別人要求嚴格,卻很難用同樣的標準約束自己;總是很輕易地就能看到別人的缺點,而面對自己的過失卻常常無法察覺。故事中的第四位修行者看似聰明,其實不比其他三人高明多少,甚至比他們更愚昧。分明已經破戒了,卻仍不自覺地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是唯一通過試煉的人。 瞧瞧咱們的政治文化,似乎能嗅出那麼一點「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習氣。做得不好的政黨失去民心,被「輪替」掉本屬合情合理,畢竟「良幣驅逐劣幣」才是百姓之福。當取而代之的政黨不斷指責「前朝」的種種弊端,吾人莫不希望這是當權者「勿重蹈覆轍」的自我警惕,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從在朝淪為在野,美夢醒了才學會自省;從在野變成在朝,卻往往是迷失與墮落的開始。在理性人民的眼中,如今掌權者與失勢者不過是半斤八兩。別說是政治人物,就是一般人也相同,批評別人不是的同時,也該虛心檢討自己難道就沒缺點嗎?「量人長短,莫忘自己。」隨時提醒自己,別成為「第四位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