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集中資源建設地方
以前,地區道路常挖挖補補,一下子埋水管,隔陣子挖電線,引來民眾怨聲載道,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單位本位主義濃厚,不懂得協調溝通相輔相成,只會各搞各的,反正有些經費要花,花了就算?再說,近幾年來,地區各鄉鎮也紛致力於地方建設,但看在民眾眼裡,只不過是馬路一再翻修,或者只是修修補補,有民眾因此建議,金門有好山好水,為什麼不能把格局放大,集中資源好好運用,譬如開闢一處像樣的親水公園,或者,再就各鄉鎮三不五時舉辦的活動,為何不能同心協力,一年只要盛大舉辦個幾次就好,寧缺勿濫,那不是更好,畢竟金門的資源有限,如何充分運用,實在是一大課題。 就以地區常見舉辦的宣導活動而言,幾乎每週每月都有,可說蔚為奇觀,甚至每鄉鎮每村里巡迴,但不可諱言的,不少參加者都是老面孔,甚至有人志在小禮品,反正一邊是消耗經費辦過就好,另一邊是湊湊人氣看看熱鬧,至於有沒有達到宣導效果,反正沒有一定的評鑑結果,這點是地區應該亟需導正的地方。再以地方建設而言,今年修馬路,明年築廣埸,沒有整體規劃決非地方之福,搞不好今年要修水溝,結果把馬路和廣場都搞壞了,為此,如何妥善運用經費,集中全力做要做到最好的,實值相關單位好好深思,畢竟,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決非推展地方建設之道。 另以創造臺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為例,以往金湖、金沙的市街整建,只是讓人感覺市街招牌較統一整齊而已,至於如果問具有什麼風貌特色,相信很多人絕對答不上來,如果中央能統一給個總額資源,讓地方統籌去整體規劃運用,不必零零碎碎去規劃、去爭取經費,相信效果一定會更好,畢竟,一條市街、一個社區,光只整建一條馬路,或做一條排水溝,決不會讓整體景觀變好,這也是地區未來亟需努力與改變的方向。
-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一粒麥仔要發出芽來並非是一路順暢的。它必須要先掙開束縛自己的殼膜,突破重重泥土的壓抑與阻力,才能夠享受到燦爛的陽光,開始往結穗的目標前進。但是,當這棵芽伸展到地面時,原來這些重重壓抑的泥土,就會從它根部源源不絕的供給這棵麥芽生長的養分。 以十二秒九一平世界紀錄,讓雅典奧運「黑白兩道」望塵莫及的大陸百十米跨欄高手劉翔,在摘金的過程中就為亞洲選手啟發了這個道理,這位來自上海的小帥哥在攀上顛峰後很感性的說,與其為失敗找藉口,還不如為成功找方法。事實上,劉翔的成功也顯示了奧運田徑短跑奪金的關鍵與選手出生的區域或種族無關,而在於方法是否正確,決心是否堅定,日本世界蛙王北島康介和劉翔,已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 誠如劉翔所說:「在奧運前,我做了辛苦而充分的準備。」這其實也是他成功的原因。當然,為失敗找藉口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人不會去正視失敗的本質,卻只是透過這個藉口讓心裡面感受到片刻短暫的慰藉。事情會覺得是失敗,那是一種不敢正視挫折的態度,而「挫折」只不過是原先所想與實際發生,而在內心裡產生的落差感覺而已。 在美國NBA也有一句話很流行,那就是「NBA的冠軍隊,沒有一隊不犯規,然而沒有一隊因犯規而成為冠軍隊。」這句話如果把它改成「人生難免會有抱怨,然而沒有一個人因抱怨而成功」其實也是若合符節。 我常想,當團隊不知不覺陷入挫折時,抱怨開始油然而生,而這也正是失敗的開始,與其抱怨連連,然後吞下失敗,不如想方設法的息止紛爭,然後一起享受成功。 這是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也是充滿希望的時代,世界的經濟開始步入衰退,台灣經濟更因多種因素面臨各種煎熬,所以,不要再為任何的挫敗找藉口了,期待大家都能為成功多用心,只要不把困難當絕對,相信人人都可走出一片康莊大道。
-
生活的智慧
人的生活,要怎樣過,才算有意義?這猶如「寒天飲冰水,冷暖自知」,很難有個絕對或正確的答案。 生活的意義,因人而異,在大人物眼中,或許是為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等冠冕堂皇的目標!我們沒有那麼偉大。不過,生活總得回歸人與人的互動,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喊爽的。因此,在生活中,首先得把自己當成一個人,也把別人當成一個人,然後大家才能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生活或工作在一起,這是良好生活的一個基本態度。 新聞界有句不成文的名言:「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在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平安就是福。人活得平平安安、踏踏實實的,在這個熙熙攘攘的社會裡,不也就是一種福份。 不信,請看下面這則故事:有位富翁天天為事業打拚,整日忙得不可開交,難得偷得浮生半日閒,跑到一個休假勝地,悠間的躺在椰子樹下,清風習習,一掃疲憊,忍不住輕嘆:人生境界至此,夫復何求? 離富翁不遠地方,則有位廿出頭的當地人,正懶洋洋的躺在石頭上晒太陽,也是一派輕鬆模樣,快樂自得。富翁忍不住問道:「年輕人大白天為什麼不去努力賺錢。」年輕人反問:「賺錢真的那麼重要嗎?」富翁不禁得意的說:「有了錢,就能像我一樣,度假享受生活。」年輕人聽了笑著說:「我雖沒什麼錢,但不是已經在享受生活了嗎?」 可見,過生活,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快樂與否,存乎內心,而不是有錢人一定活得快樂,活得精彩。 總之,人的生活是多面向的,人是有情緒,有智商高低之別,有性情喜好的不同,不是聖人,我們沒必要將自己或別人裝成聖人的樣子。很多人與事,我們是以追求「完美」為目標,但我們也得知曉,聖人、完人在我們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稀有動物」。清‧鄭板橋說得好:「難得糊塗」,真是人生智慧的精煉。
-
輯人憂添
十餘年前加入新聞編輯工作之後,每天起床必先打開電腦,詳細瀏覽各大報網站;開車上路,亦讓中廣整點新聞疲勞轟炸;回到家裡,打開電視即鎖定新聞頻道,目的只為增廣見聞;甚至,亦不放過新聞性談話節目,盼多傾聽各方意見,以了解新聞真相!然而,近來打開電視,遙控器皆放在伸手即拿得到的位置,方便快速跳台,以免讓一些醜陋的畫面影響生活情緒! 本來,看電視的主要目的是娛樂身心,但電子媒體相繼吹起歪風,先是一窩蜂追逐立院「三寶」,讓低俗不堪入耳的罵人文化,成為流行的「口頭禪」,同時,也天天播報舉牌搶鏡頭的「柯董」,助長其「抗爭秀」的氣焰。少數人耍寶,做出「教壞囝仔大小」的不良示範,新聞一再重播,難道不怕產生「大狗爬牆,小狗看樣」的效應嗎? 緊接著,記者又爭相進入「上流美」的臥房,拍攝富婆炫耀財富、和擠眉弄眼、搔首弄姿的畫面。讓一個連續二十天不卸妝的女人,那特有藍色睫毛、鮮橘色口紅、鳳飛飛式帽子,以及一口前言不對後語的「臺灣國語」,充斥在電視頻道,甚至,還推上新聞主播台,簡直令人不忍卒睹! 最近,只要打開電視,儘是號稱「台灣第一名模」扭臀擺腰的畫面,特別是「人紅是非多」,掀起雙峰及學歷真假疑雲風波,沸沸揚揚不可終日,彷彿世界上僅剩她一個女人而已!否則,其雙峰是真是假,與大眾何干?難道女性固有內涵與美德已不存在,僅剩經深度物化、能滿足男性慾望觀點的外表? 或許,經濟不景氣中年失業人口驟增,社會貧富差距擴大,「上流美」的出現,市井小民樂於見到富婆醜態畢露,深刻體認「擁有財富,不等於擁有幸福」,也藉以尋回一點窮人的自尊與滿足,何嚐不是另類社會教育! 誠然,這是一個自由經濟市場,因有人想看,所以有人供應,因而賣檳榔靠清涼西施露點、電腦展靠辣妹拉抬人氣、中元普渡上演全裸秀,蔚為當前台灣的「主流」文化,與富而好禮的境界漸行漸遠,能不令人引以為憂?
-
好好開車
日前近午時分,有事需要到金城去一趟。開車出門後不久,就在途中看見路面上,噴著有明顯的白漆痕跡。又有交通意外事故發生,希望只是小擦撞,不要有人在這起車禍中受傷才好。 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必有其肇因。仔細的推究起來,交通意外事故的肇因,通常大都以「人」為主要的因素。次為機械、道路狀況等其他原因。金門的道路路況不錯,交通車流量不比大都會區來得壅塞。但,每年仍有人於車禍中傷亡,開車的安全觀念,真的不能一時或忘,要時時刻刻牢記在心的。有一次,天色剛入夜,路燈也亮起了。車子已駛進圓環口,左側路口一部機車,未打方向燈,也未減速,長驅的快速衝入圓環。還好,當時要進圓環,車速很慢,一驚覺左側機車沒有要減速的跡象,就踩下煞車。對方看見前方有車,也趕緊按煞車。或是剛剛下工,她急著回家,才會急急忙忙的,一心趕路,而將安全給忽略了。 還有一次,在十字路口等綠燈,紅綠燈燈號已轉換綠燈,車子剛要起動前進,右側一部車子殺出左轉。他才不管你紅燈,還是綠燈,也不管左右有車沒車的,大剌剌地搶紅燈,只逞一時之快,圖一己之便而已。另,有一種要左轉的情況,駕駛人有打方向燈,卻是未注意後方是否有車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不顧一切,直接地左轉。比之更糟的,他(她)連方向指示燈也不打,有車無車,就將車左轉,把自身置於危險中而不自知。 參者問禪師:「何為是道?」禪師說:「吃飯、睡覺。」參者:「這大家都會。」禪師:「我吃飯就吃飯,睡覺時睡覺。他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在色香味上計較;睡覺時,不好好睡覺,在那兒百般胡思作夢。」同樣的道理,開車時,就好好的規矩開車,不要東想西想,專心在開車一事。如此,相信金門的交通,明天會更好!
-
我錯你對,何來紛爭?
偶然間在某個佛學頻道上看到一位知名教授應邀在佛學講座中分享生活哲學與情緒管理。教授以幽默的口吻敘述自己的真實經驗;某次對一所高中學生主講「情緒管理」,卻在結束演講開車途中險些撞上一輛計程車的突發狀況下,差點令自己失去理智,成了「說一套,做一套」的「叫獸」。 教授回憶當時由陽明山仰德大道疾駛而下,與上山的計程車幾乎撞個正著。運將怒斥:「你找死啊?」教授不甘示弱回道:「你才找死!」運將火了,嗆出一句:「有種下車!」教授此時早將「情緒管理」拋到九霄雲外,真的依言下車,突然間回過神來,想了想自己在幹什麼?而這一幕幕言語相激的畫面也碰巧被路旁一位適才聽過他那番「情緒管理」精彩高論的學生看在眼裡,那場面實在尷尬又諷刺:::。 下得車來已無退路,仔細想想自己實在EQ欠佳,飛車下山著實危險,運將大哥那句「你找死啊?」正中要害,何錯之有?何妨解讀成提醒自己別拿寶貴生命開玩笑?反觀自己脫口而出「你才找死!」不僅毫無慈悲心,甚至讓原本可以避免的衝突變成一觸即發,再對也變成不對了:::。教授懊惱自己沒能一開始就保持冷靜,但換個角度想,他還來得及作「危機處理」,於是他走向運將先生,誠懇說道:「方才是我不對,實在抱歉!」說出好話更釋出善意,運將大哥受寵若驚之餘,縱有再大的怒氣想宣洩,也找不到理直氣壯的理由了。 教授的經驗談確實發人深省,當我們面臨衝突與紛爭時,請捫心自問是否總是「心腸冷、腦筋熱」?總是認定我對你錯,動輒惡言相向,互不退讓?反之,如果能做到「心腸熱、腦筋冷」,冷靜看待事情,以溫暖寬厚的心包容彼此的立場與想法,這個社會就能少一些衝突對立,也多一分祥和之氣了。
-
遇水則發
朋友家頂樓的違建飽受淹水之苦,特別是颱風天,他老兄總是有得忙的,經常得半夜起來防風抗水,搞得他困擾不已。每回他向我訴苦,我總是調侃他,這該不會是遇水則發的徵兆吧,該去買一兩注樂透了! 當然,「遇水則發」這樣的念頭人人都有,過去每在媒體上出現的「汐止」,雖在大多數人心中總是想到「淹水」而留存有負面印象,但當樂透彩頭獎彩券在汐止賣出後,人們不也穿鑿附會形容這是「遇水則發」嗎?不過在地人心中對淹水卻仍感到無限痛楚,認為不論頭獎開在汐止幾次都應趕緊有效解決水患一再發生的問題。更何況,中獎的總是那麼一兩人,而且不論是任何狀況都會立即被外界形容成是老天爺的補償,這對於沒中獎的受災戶而言反而成為一大打擊。 所以,「遇水則發」這樣的論調絕對不是必然的,事實上並非見家宅的水就能大發而特發,遇家宅的水而破財、敗家的事例就不勝枚舉。譬如,有些精通命理陽宅風水的老師就認為,家宅漏水之局,是最讓人困擾的,漏水的陽宅「破財」也是必然的現象,而且「久漏」的家宅是衰敗的主要原因。 記得有位老師就曾親眼見過樓上的鄰居,原本擁有「萬貫的家宅」,手上擁有的現款也很多。有一天,經邀請到他樓上的家宅改裝潢辦公室參觀,宅主人顯露出驕傲的神情,望著他辦公桌背後的假山石流水,似乎表露出身份的獨特,在那個年代,這樣的裝潢佈局算是相當「新潮」及「標新立異」的,但對陽宅而言,此舉簡直是「自尋死路」。按老師的說法,在「中天土」的宅位上,去做假山水的佈局,又自以為是、不信邪,結果是想當然耳:::不出三個月,宅主人所有不動產,一幢幢的賣出,現款也莫名其妙的「消耗掉了」,除了最淒慘的破產以外,老婆也跟人跑了,才沒多久的時間,屋宅主人也銷聲匿跡了:::。 其實,「遇水則發」的意義應該是左青龍的活水,而這水流必須具備活絡的水之基本原則,且無論是水族箱或水池,更需注意它座落的方位及角度,以免自誤,當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且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看你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它了。
-
奧運精神
隨著二○○四年雅典奧運的揭幕,奧運熱在全球沸騰起來,在國內更是引起國人極大的共鳴與關注。 為什麼二○○四年的雅典奧運備受全球矚目?這要從奧林匹克的歷史談起。 據說,古代奧運會最初是為了崇敬天神宙斯而舉辦,每隔四年,會有環地中海地區的希臘各城邦民眾,前往聖地奧林匹克,觀賞運動員以健美體魄競逐奧林匹克賽會的最高榮譽││象徵勝利的橄欖頭冠。 西元三九三年,受基督教統治歐洲的影響,羅馬帝國視其為異教活動,將其廢止,古代奧運因而告終。直至十九世紀末期,在法國教育家古柏坦的大力倡議下,奧林匹克運動才於一八九六年重現希臘雅典,並在國際社會受到高度重視,成為全球性的活動。歷經百年後,二○○四年奧運又回到發祥地雅典,其中所代表的意義不凡,自是備受矚目! 中華隊這次恭逢雅典奧運盛會,在國內各電視台的「大放送」,各大平面媒體的大幅報導下,讓國人大飽眼福。尤其是隨著中華棒球隊的每場實況電視轉播,國人一起為她笑!為她吶喊!為她加油!為她嘆息!最是令人動容;這種跳脫藍綠分野,久違了的「生命共同體」高度展現,才是值得我們加予珍惜。 直至執筆之時,中華隊已在奧運中奪得射箭一銀一銅,跆拳道選手更是奪標在望,應可繳出一張歷屆奧運的最佳成績單,堪可告慰國人。 最後,我們要指陳的是,奧運會不僅是各國選手在競技場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從古至今,奧運會所不斷倡導的奧運精神,強調各國運動員能在公平、公正、不分種族國界的運動場上比賽,發揮全力以赴、文化包容的運動精神,才是奧運的最高宗旨所在。因此,在擁抱奧運盛會的同時,更莫忘了奧運之所以偉大││正因它代表人類追求和平的普世價值。
-
一稿不可兩投
日前傍晚,剛踏進編輯室上班的時候,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一位媽媽以很興奮地口吻急著要找編輯,她說:「孩子的作文投稿國語日報,刊出來了,那篇文章真的寫得很好,所以,已經再投寄小學生園地,希望金門日報也能再刊出來,讓更多的人看到!」 我聽明來意之後,深知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兒女能寫文章刊在報紙上,絕對是一件非常快慰的事,但是,一稿不能兩投,特別是「智財權法」實行之後,任何刊物處理稿件,最怕的就是刊登抄襲文稿、或一稿兩投的文章,以免惹上侵權官司與版權爭議的麻煩;因此,大部份的編者發現作者有一稿兩投的習慣,通常會考慮列入「拒絕往來戶」,所投寄的稿件少用為妙! 事實上,編者是人,而不是神,無法讀遍天下文章,兩隻眼睛也無法看盡所有刊物,一個不小心,很容易被蒙騙;因為,編者倘若不慎選用其他刊物登過的文稿,不僅臉上無光,對廣大讀者也不好交代!畢竟,任何一個掌廚者端上桌的菜肴,新鮮是最起碼的條件,「炒冷飯」或「回鍋菜」,難登大雅之堂,不是嗎? 當然,網路興起之後,部份作者將作品在討論區或留言板張貼,然後再投寄到報社,類似已公開發表的文稿,一般刊物都敬謝不敏。雖然,部份作者誤認網路張貼,並未領取稿費,但已構成公開發表的事實,與有沒有領取稿酬,沒有絕對的關係,何況,那是兩碼子事,若是「一稿兩賣」,認真說應不只是道德問題而已! 誠然,一個人學歷之高低,並沒有寫在臉上,但能說會寫,優雅氣質自然展露無遺,必定處處討人喜歡。而孩子自幼培養寫作興趣,循序漸進,不但能豐富人文學養,改變品味氣質,更重要的是,對未來考試升學、或長大就業,都有正面的助益。然而,為人父母、師長者,孩子心靈是一張白紙,宜先教導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觀念,寫文章不可抄襲模仿,也不可以一稿兩投!
-
吉祥的感恩月
時序孟秋,自進入農曆七月以來,電視媒體幾乎每天播報「鬼月」相關的新聞。從觀看「鬼月」新聞當中,不難發現,「鬼月」的新聞都是電視媒體所「炒作」出來的,都是昔日的靈異傳說,與之「鬼月」扯不上關係。電視媒體在播報「鬼月」的新聞,未能端正風俗也就罷了,卻又在那裡鬼話連篇。 為什麼說電視媒體鬼話連篇呢?台灣有三個緊臨的隔壁村莊,在農曆五、六兩個月裡,其三個村莊不幸的有二十個人去世。時值農曆七月,引起電視媒體關注,並將之「炒作」成與「鬼月」有關的新聞,說這三個村莊被「咒怨」了,才會在兩個月內死了那麼多人。又說,村莊也不太平靜,人心惶惶,要在大馬路口安一尊土地公,來保佑全村莊的平安。 這三個村莊,真的有如電視媒體說的那麼的恐怖兮兮的嗎?不是的,那完全是電視媒體「炒作」新聞的手法。若不以「危言聳聽」的新聞播報內容,就達不到播報「鬼月」新聞的效果。如果,讀者不健忘的話。前不久,軍方實施火砲射擊,電視媒體硬是播報說砲口一度向對岸。其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藉以「炒作」新聞罷了。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這三個村莊過世的人,是在農曆五月和六月過世的,都不是在農曆七月過世的。過世的人,有二人是打架喪命的;有一人是自殺;其餘的十七人是病老過世的,年齡都在八、九十歲,不若電視媒體所說被「咒怨」了? 農曆七月,在佛教來說是一個「吉祥的感恩月」!在中元「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智者,實不應聽信電視媒體「鬼話連篇」的說法。
-
吃相別太難看!
當中華奧運代表團在雅典為奪牌奮戰之際,親民黨立院黨團卻忍不住為選手們叫屈。出國比賽免不了一些花費,但體委會在奧運預算編列上遭質疑輕忽比賽主角,造成選手待遇不如職員,而職員待遇又不如立委的情形。綜觀體委會所編三千四百五十萬元當中,除機票、膳宿、立委考察及團體共用款,選手及教練支出僅編列四百萬元左右,但職員及其他團員經費卻近八百萬元;又體委會另編列單項協會理事長出國加油經費每人十萬元,每位立委出國加油卻編列十五萬元,讓人搞不清楚誰才是奧運代表團主角? 無獨有偶,北市議員編列「寬裕」考察預算讓議員大人們出國「長見識」,因業務需要出國考察本無可厚非,卻遭踢爆實則「攜家帶眷」陣容龐大的「自肥」旅行團,再思及前陣子監委出國考察也遭類似質疑,如此看來,口口聲聲為民服務的公僕們,這般大方地使用公帑,反倒像是在為自己服務了。 身在公門,所領取的俸祿與執行業務所需的費用,一分一毫全是民脂民膏,負責盡職不讓民眾失望,這是一定要的。各項業務支出只要有助於為民服務品質的提升,自當在合理範圍內編列運用,怕只怕有人抱著「公家錢、花不完」的心態,以加油或考察之名義,實則滿足個人觀光旅遊之私欲,或巧立各種名目將公帑變成自己的「零用金」,不僅有違公務人員操守,更會遭致民怨。 大多數人都清楚「錢要花在刀口上」的道理,花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自然得審度節制、絲毫不能浪費;換作是使用他人的錢,難道就可以不痛不癢地任意揮霍?人民辛苦納稅「供養」公職人員,期望的是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最大的效能,身為公僕除努力任事外,在公帑花用上也應知所節制,否則只會背負「吃相難看」的罪名。
-
捷徑
有人說:聰明的投資是致富的捷徑之一,當然,在投資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風險產生,唯有自我不斷的學習成長,才能降低風險,快速累積財富。 同樣的,嫁個有錢的金龜婿、娶個有錢的富家千金,都是致富的捷徑;就讀名校、結交上流社會,擴大人際關係,這也是事業成功的捷徑。投資移民、國外依親,都是找平安的捷徑;上補習班、開夜車,也是爭取好成績的捷徑。 通常,人都有抄捷徑的習慣,有的人為了爭取時間,放棄大路不走,走捷徑小道,希望快速抵達目的地。事實上,走捷徑的人都了解自己的目的地,也知道那條路線是較直的。然而,除非一起始就積極動身,並且不管在途中遭遇到什麼障礙,仍奮戰不懈的向目標走去,否則絕不可能到達目的地。所以,當你用積極的心態進行思考時,你就能影響、應用、控制主觀和客觀的各種因素,或者同諸因素相協調。因此,對很多人來說,通向財富的捷徑就是要善用思考並且擁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凡事走捷徑當然不好,但因「躐等」而成功的案例總是不少,就像看書,有些人前後翻一翻,就能了然書中之旨,何嘗不好?可有些人從頭看到尾細細閱讀,但就是不能把握重點,當然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走捷徑要有走捷徑的條件,只要有條件,何必浪費時間?一見鍾情,也是走捷徑,卻可能白首偕老;戀愛十年,可能結婚一年後就離婚了。所以繞路不一定就好,時空長短,用佛法來看,沒有絕對的好壞,一切都是因緣。 總之,在人情上,要有忠孝誠信,能心存厚道,才是捷徑。在教育上,要精進用功,聞一知十,懂得會意,才有捷徑。至於在財富的追求上,記得有句話說:思考讓上帝發笑,讓自己發財。我想,在人生的旅程中,能夠掌握自己獨特的才能,能夠善用思考,必能為自己走出一條條致富的捷徑。當然,如果沒有捷徑的因緣,還是老老實實的用功,本本份份的生活,因為,這才是人生旅途中最踏實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