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沒能「樂透」又何妨?
自知一向沒有偏財運,打從全民瘋樂透以來,我「下場」投注的次數比起那些每期必簽或幾近十有八、九的忠實玩家,實在少得令北銀「洩氣」。對於金錢觀念趨向保守,也讓我偶一為之的投注金額總保持在純粹作公益的基本額度,雖然理論上買得愈多希望也愈多,就好比霰彈槍一般,但機率這玩意兒往往讓人捉摸不定,大簽特簽卻一注未中徒留一疊廢紙,不經意買下一注反而成了那幾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兒,這樣的狀況時有所聞。 常聽人說「生意子,不易生。」足見生意頭腦難得。仔細想想,自己既沒有經商投資的基因,個性又被動保守,懶得去思考「如何將一分錢變成兩倍、三倍甚至更多」的複雜問題,只知道有幾分積蓄、花幾分錢的基本原則,雖然不善於積極地投資,倒也懂得保守的理財。也許是這種缺乏冒險精神的性格使然,當周遭盡是玩股票、基金甚至其他獲利以倍數計的聰明理財族,我卻仍舊安份地當一個把錢存在利息低到不行的銀行裡的理財原始人。或許這樣並沒能「善待」自己賺取的每一分錢,但重點不在金錢的多寡,而是慾望的深淺。如我一般,雖然沒有值錢的股票在手,也沒有傲人的戶頭,所幸清心寡慾,又能擁有一份安定的收入,凡事量入為出,倒也衣食無虞。在這樣一個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裡,能夠不為下一餐煩惱,就是最大的「樂透」了。 樂透發財夢,人人都想做。但築夢之餘,還是踏實地走穩每一步實際些。沒有了偏財運,億萬富翁或許永遠與我失之交臂,但想想雖不是賺錢高手,倒也不必向人伸手應急,還能有那麼一點能力買夢想、作公益,又有什麼可奢求的呢?
-
審慎處理土地問題
地區土地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倍受民眾所詬病,早年民眾土地有不少是被軍方強佔,有些則是不懂得登記被劃為畸零地或國有地,有些則是地籍圖縮水和原登記面積不符,還有不少民眾土地被政府強制徵購、價購,這些種種問題,迄目前很多仍申討無門,亟待相關單位協助解決。 可嘆的是,有很多民眾土地一直要不回來,但也有一些投機者,以前卻利用安輔條例大肆登記土地,而且取得土地所有權,這些不合理現象,地區民眾可說人盡皆知,奈何有關單位總不能主動出擊,想出良好的解套辦法,協助民眾真正要回土地,就以購回戰地政務前被徵收、價購或徵購的土地為例,目前早已經終止申請,但真正申請購回者,寥寥可數,至於以前有關單位為何要限定土地管理機關已無使用或事實已廢棄使用者才可購回,那對已被使用者是否造成不公平,這些在在說明地區的土地問題,真是一筆爛帳,如何真正做到還地於民,考驗政府相關單位的智慧。 地區土地問題,從早期就是一筆糊塗帳,迄戰地政務終止,政府為還地於民,立下安輔條例讓民眾辦理土地所有權登記,當時由於立法不夠周延,導致有些人該取得的土地不能取得,一些鑽法律漏洞者,卻能以取得四鄰証明,大筆將無人登記的土地登記為所有權人,這已明白說明以前的還地於民,法規不夠周延,那到底要不要尋求補救呢?還是任由造成民怨呢?這有賴相關單位是否真正重視民意,或看看相關單位是否真正為民眾辦事。 據悉,依安輔條例取得土地所有權登記,期限截止當時的申請案近萬件,但真正順利要回者有限,有很多根本要不回來,這些民瘼民隱,政府有關單位應主動為民服務,協助拿出辦法,別讓民眾老是苦水滿腹。
-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在教育界作育英才了廿五個年頭,今年剛滿五十歲的李老師,趕上最近的一波退休潮,優哉遊哉的過起「週休七日,月領七萬」的「大老爺」生活。本來,以李老師的「體力」,再「誤人子弟」個十年八年絕不是問題,沒料到他「老人家」卻在今年急時湧退,著實令人不解! 其實,不只許多老師年紀輕輕的就想退休,國內年輕一輩的企業家,對於未來的退休問題,就顯得比老一輩的灑脫,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當屬前華碩副總經理廖敏雄,廖敏雄在四十二歲那年以個人身體健康因素,一口氣請辭了董事及副總兩個職位,選擇退休,單純做個快樂的大股東,才逾不惑之年,就從幕前走入幕後,這在國內上市公司的董監事、專業經理人中,並不多見。 廖敏雄會選擇退休,一部份原因當然是他已經「賺夠」了,憑著幾個年輕人的一股衝勁創造出來的「華碩傳奇」,讓公司市值成長二千倍以上,同時也讓這些創始股東,創造了百億元以上的身價,這樣的傳奇迄今還讓人津津樂道。 當然,「有錢」並不是退休的「主要條件」,正如同許多年輕老師想退休,並不是著眼於人生已無後顧之憂一樣,而是這年頭孩子愈來愈難教,所以愈教愈怕,與其倚老賣老的和年輕人鬥,還不如揮一揮衣袖,選擇淡出,回老家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不過,這年頭儘管時機歹歹,還是有很多人想不開,不信你看國內一些老一輩的企業家,好多人早已集榮華富貴於一身,卻經常將「社會責任」掛在嘴上,雖然已經七老八十,還是副「捨我其誰」的英雄氣概,結果事必躬親,最後非搞到「鞠躬盡瘁」而後已,真不知何苦來哉? 很多人都說年過半百,能活一天算一天,這樣的論調不單消極而且危險,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生苦短,受用一朝便是一朝,如果苦苦煎熬,非得等到六十五歲才思退休,屆時早已老骨頭一把,試問還能享受什麼人生?又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
「路是人走出來的」
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失業率高升,過慣驕逸生活的人們,也因荷包薄、手頭緊,不少人因而鋌而走險,使得原本潛藏在角落犯案的強盜、詐騙集團,頓時如雨後春筍般的浮出檯面,而讓我們的治安再次亮起紅燈。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是人性貪婪的弱點。不少人以為天外飛來橫財?沾沾自喜,孰不知已成歹徒下手對象,一個不慎,可得小心人財兩失;也有不少人不務正業,心懷貪念,一心想騙別人口袋的錢,有的更是膽大妄為,無法無天,公然殺人行搶,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後終究難逃法網成為階下囚,即使僥倖躲得一時,也難逃一生心靈的煎熬,成為永遠躲在黑暗處的社會邊緣人,如此下場,真箇印證了「歹路不可行」! 說真的,在這快速變動的不確定年代,社會看似富有,卻是充滿了荊棘與挑戰,一個人工作、求學,即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但是,一個人遇到困難或是挫折,並不要緊,而應把它們當作是考驗自己、鍛鍊自己的一個機會;怕只怕自己想不開,由積極變成消極,所謂「哀莫大於心死」,那才是人生的悲哀。也即是說,任何的東西,皆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求生的勇氣與一股向上奮鬥動力,只要自己奮鬥的信心不熄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自己的生命與能力,才是最重要最可靠的東西。 總之,人生在世,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或許一分耕耘,不能有相對的一分收穫,但不去耕耘絕對不會有收穫,這是淺而易懂的道理,這也正如一條道路,並非生來地上就有的,必須人們用腳來行走。 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我們存正心、去邪念,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用心做事,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有志者事竟成,每個人必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正道」來!
-
跟著潮流走
以前,寫作投稿的朋友,通常自稱是在「爬格子」,有些則謔稱是「塗鴉」,皆以有格的稿子寫文章,付郵投寄給報刊或雜誌社,若被採用刊登,將會收到以郵局匯票交寄的稿費,不管數額多少,那是心血的結晶,彌足珍貴! 而今,時代在變,環境跟著不同,電子網路興起之後,「伊媚兒」傳輸無遠弗屆,快速便捷,以致貼郵票的信函愈來愈少,加諸實施勞基法及週休二日,郵資連番高漲,若以平信交寄,郵資雖較便宜,但碰到假日郵差不投遞,可能很多天後才會收到,有時效的文稿,可能因延宕變質;若用限時掛號交寄,速度是較快,且不容易掛失,但郵資動輒二、三十元以上,所費不貲。何況,以當前報刊雜誌能公開接受投稿的園地日漸萎縮,很多刊物稿件錄取率都在百分之五以下,好不容易寫出來的一篇文稿付郵投寄,石沈大海的機率很高,還沒賺到稿費,可能連郵資也白白損失! 其實,在電子媒體興起之後,嚴重壓縮平面媒體生存空間,能不被時代洪流淹沒的刊物,無不大力減少人事費用支出,以求永續經營,因此,作業全面電腦化,拒絕手寫投寄稿件,只接受電子檔,令許多不懂敲鍵盤的老作者,處處碰壁! 一般而言,編輯、排版與校稿人員,最怕的是龍飛鳳舞的文稿,三更半夜匆忙作業之中,碰到看不懂的字,真是一個頭二個大,因此,電腦普及以來,電子檔成了出版作業人員的最愛,不但閱稿一目了然,可以減少舛誤,更重要的,稿件交寄便捷,易於爭取時效! 誠然,若用手寫郵寄文稿,除非附貼足郵資的退稿信封,否則,報社礙於人力和財力,很難與作者聯繫,很多文稿被迫割愛成遺珠;若用電子檔傳輸,編者敲幾個鍵盤,無需金錢花費「舉手之勞」即能與作者溝通互動,文稿的問題將迎刃而解,可能很快刊登見報! 喜歡寫作投稿的朋友,使用電腦打字,已是無可抵擋的時代潮流,只有跟著潮流走,才不會被淘汰!
-
化瞋恨為慈悲力量
工作一天之餘,三五好友相約,一塊兒唱個歌、小酌吃飯,舒解一下身心,是件暢快、開懷的事。但因為了一點兒齟齬,瞋恨心大發,尋人鬧事,氣是出了,亦吃上了官司。瞋恨心之禍害,真是大啊!能不戒之慎之乎。 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孔夫子也諄諄地勸告我們說:「青壯年時,血氣方剛,戒之在鬥。」也有一俗話說:「忍一時之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瞋恨之怒火中燒,未能即時以「忍讓之水」澆滅,痛苦也就會越多;如同樓房著火,不立即撲滅,火災馬上便會蔓延,波及四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後悔也無用了。佛典云:「瞋恨是毀壞一切善法功德的禍根。」豈是之謂也。 西藏有一種蟲叫「爵」。這種小蟲在遇到別人捉弄傷害時,牠會特別的生氣。如果有人用草棍去挑撥牠,不久牠便會啪地一聲氣炸,內臟全部都炸出來而死去。瞋恨心火應如救火一樣,盡最大的力量將之在最短時間中把它拋棄。不然,自己的名譽受損不要緊,道歉賠錢也是小事,還要累及父母操心煩憂。如果萬一將人給打傷、或是有個閃失,就不是賠錢及登報道歉可以了事的,免不了要吃上官司。這就是逞一時的瞋恨的結果,悔之已晚矣! 孟子說:「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人與人要互相敬愛,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將瞋恨心化為慈悲心與人互相尊重對待;以同情、寬容、愛護的心來善待別人。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
那段聽歌的日子
身為「六年級生」,陪伴我度過青澀歲月的是一支支旋律動人的西洋流行歌曲。憶及那個猛K書、拚考試的年代,休閒活動偏向靜態的我,喜歡聽音樂紓解課業壓力。至於選擇那「ABC,狗咬豬」的西洋音樂,倒也不是崇洋媚外、不愛國貨,只是覺得西洋歌曲的曲風聽得挺「順耳」,順便學一些較口語化的英文,當做是英文課的課外輔助教材,倒也不錯。 十幾二十年前,能擁有一台「隨身聽」是很酷的事,尤其對學生而言,接上耳機走到哪聽到哪,既放鬆身心又防無聊。但以當時家裡的經濟環境,這樣的「配備」實在有些奢侈,記不得自己究竟努力存了多久的零用錢,最後終於買下了一台價值一千七百元的國產隨身聽,雖然比起高檔的日系品牌遜色不少,但至今仍難忘當時捧著全新隨身聽的滿足與成就感。 為了讓自己的「愛機」有用武之地,逛唱片行成了我每天放學之餘與例假日的重點課外活動。當時還沒有CD唱片,錄音帶成了唯一選擇,平日裡學生仍是主要消費群,遇有官兵休假日更可見到小小唱片行裡擠滿身著綠色軍服阿兵哥的熱鬧景象。互不相識的一大群人擠在裡頭不為別的,只為尋覓一份滿足自己聽覺享受的音樂糧食。那個年代,經營音響唱片行有學生與軍人如此捧場,生意想不「紅火」也難。 事隔十多年,早已告別學生時代踏入社會工作。那陪伴我走過求學與成長階段的隨身聽早已不堪使用,而那一捲捲收錄動聽歌曲的錄音帶也不敵溼氣與灰塵侵襲,很難再「原音重現」了,無意間注意到一張西洋流行歌曲CD的電視廣告,聽到那熟悉的旋律,不正是當年那一支支伴我挑燈夜讀、沉澱紛亂思緒的經典金曲嗎?為了找回那段六年級生的回憶,我再次走進唱片行:::。 循著CD音樂傳出舊時的動人歌曲,我的思緒彷彿又回到十多年前,重拾當年的音樂記憶與生活點滴固然值得高興,但想到偌大一間唱片行只有我在唱片架前努力地搜尋回憶,不免有些孤單。愛音樂的心不變,但網路下載與盜版卻令唱片行榮景不再,當年的旺盛人氣,如今只剩老闆枯坐嘆氣,兩相對照,怎不令人感慨?
-
詐騙案花招百出民眾別上當
最近假退稅真詐財等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地區已有不少民眾上當受騙,而且求償無門,只能自認倒楣,由於詐騙案嚴重破壞社會風氣,有關單位應予重視,加強查緝,早日把不法之徒繩之以法。 報載,花蓮縣警局曾破獲一起假冒國稅局退稅的詐財集團,該集團以假退稅手法行騙才三個多月,獲不法利益就超過一億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當受騙,值得深思。 假國稅局退稅,以電話誘騙被害人依指示操作自動提款機,這是地區最近常出現的詐騙手法,警覺性高的民眾,一聽就知道是種騙局,但也有不少民眾誤入陷阱,帳戶內的存款一下子少了好幾萬,其實,各金融機構的提款機只能提款或把錢匯到別人的帳戶,根本無法把別人的錢存入自己的帳戶,也無法用來存款,因此,民眾在操作提款機時,務必謹慎,千萬別依他人的指示操作,否則失財就追不回來。 還有國稅局退稅,或者諸如老人年金、低收入補助款等各項補助,有關單位都是將款項直接存入個人的金融機構帳戶,絕對不會要求民眾操作使用提款機,只要民眾接到電話,不管對方是誰,如果要你依指示操作提款機,那絕對是騙錢的把戲,千萬別受騙上當,並最好報警處理。 地區民風淳樸,大部份民眾忠厚老實,也因此成為詐騙集團詐騙對象,從以前的刮刮樂,以中獎為餌要求民眾繳稅金,或用手機簡訊通知民眾中獎,以及現今流行的假退稅真詐財,歹徒的詐財手法不斷日新月異,而令人訝異的是,受騙上當的不僅是一般民眾,連大學生、公務員也有人上當,這說明詐騙集團詐財手法無所不用其極,為害社會甚烈,民眾千萬要提高警覺,有關單位也應加強宣導,以免民眾被騙,尤其是警政單位更應負起責任,主動追查,將歹徒早日繩之以法。
-
偷吃要懂得擦嘴
有人說男人是一群很可笑的動物,尤其是當他們有了「外遇」的時候! 之所以說男人有了「外遇」後,會變得很可笑,是因為他們在外面有了「對象」之後,言行往往變得失常而不自知,在自己老婆面前,猶然擺出一副裝龍裝虎的德性,自認掩飾得天衣無縫,其實在「局外人」看來,舉手投足都是破綻! 比方說,男人有了「外遇」,往往會不自覺的注意起自己的外貌和打扮,在家動不動就攬鏡自照、顧影自憐一番,並開始注意自己的穿著。問他何以然?男人總是回答,他忽然覺得注重打扮是一種尊重別人的表示,是做人的基本禮貌,好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啊!說穿了,不過是外遇談戀愛的症狀罷了。 有些男人很理性,為了掩飾自己的「外遇」,會編造各種他們自認周密,但事實上卻很可笑的理由。記得多年前,一位親戚搞「金屋藏嬌」,白天上班開小差在公寓跟女朋友廝混,碰到主管查勤則推說外出洽公,不巧在公寓樓梯間遇到熟人,還可臉不紅氣不喘的說,和朋友相約打麻將,還有就是,自從有了「外遇」後,我這位寶貝親戚,忽然變得加倍的「勤快」了,平常鳥都不鳥的家事,下班回家竟然主動的做了起來,偶而還會陪老婆上市場買買菜,完全一副「新好男人」的架勢,其實,這是「做賊心虛」後的一種「補償作用」而已! 稍微細心一點的女人,大概都能發現自己男人的「反常」,比較令人費解的是,一般男人搞外遇,最後一個知道的,往往是自家女人,是男人在偷吃後懂得擦嘴也好,是掩飾得當也罷,所謂百密必有一疏,別以為老婆永遠不知道,身為一個男人,想要保住自己的「名節」,最好的做法就是跟「外遇」說不,否則,一旦東窗事發,恐怕就不祇是兩個人的戰爭了!
-
「面對未來」
夜寂人靜,獨坐孤對月光暝,思潮反覆,又將是提筆書寫夜話時,幾經沉思,短短這幾年光景,世界依舊,但已產生莫大變化,在自由中國的人們,在號稱知識經濟的年代中,歷經了九二一大地震、美國的九一一恐怖事件、美伊戰爭、SARS風暴,誠如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所言:「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說「最好」,我們仍舊站在世界文明的巔峰,享受著人類有史以來的富裕生活││人人一手大哥大,家家坐擁轎車,戶戶裝有電腦、電視(第四台),網際網路仍在方興未艾的進行中,我們的物質生活,真箇前無古人,仍在歷史的高峰中;但是隨著世局的變化、大自然的反撲,天災人禍頻傳,經濟的「黃金歲月」好似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到底是一時的陣痛?還是結構破壞?不僅困惑著專家,更困擾著世人,深怕一個不慎,從雲端跌落,坐困愁城,小老百姓也就只好節衣縮食,以減少支出以為因應,不過,這只是現階段沒有辦法的辦法,任誰都明瞭,消費的不振,惡性循環之下,意味著經濟要往下走,看來,現代人在擁有「光鮮」一面之外,更須面臨高峰往下「盪」的一段「最壞」時代考驗。 總之,面對未來,充滿變動與不確定的年代,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猶如「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不過,不管未來是好是壞,還須靠人打造,生逢在此時此刻的人們,我們沒有悲觀的權利,唯有凡事拿出信心與勇氣,提起精神,努力充實自我,不管任何環境變幻,您才能成為贏家。
-
上網之後
本報新聞網站自前年十一月初正式上線以來,每天凌晨時分,不管在天涯海角,都能透過網路,瀏覽金門島上最新的訊息。 隨著報社設備逐步汰舊更新,同仁致力克服技術門檻,一年多來,除各版新聞全部上網,副刊版面文學作品,亦能藉由網路傳輸一覽無遺,而且,附加檢索功能,只要輸入關鍵文字,即能查閱所有相關歷史新聞及文藝作品。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接獲無數旅外鄉親的電話或信函,表示每天深夜遲遲不肯就寢守在電腦前,目的只為看家鄉的最新消息。因為,面對金門日報新聞網,仿如是「他鄉遇故知」,足以拉近鄉心、維繫鄉情,化解遊子思鄉愁緒! 說真的,在金門島訂閱本報,最快也要天亮之後才能看到報紙,而透過網路,反而在幾個時辰之前即能「先讀為快」。換言之,從電腦網路閱讀金門日報的讀者,當倍蓰於現有訂戶,從線上閱讀人數不斷快速上升,即能管窺一斑!也難怪許多旅外鄉親,對家鄉瞭若指掌,毫無時空隔閡之感! 畢竟,網路傳輸無遠弗屆,透過網路看金門日報愈來愈方便,關心金門的人也愈來愈多,金門日報的角色,已跳脫往昔「戰地軍民精神食糧」的角色,不僅僅是金門訊息的資料庫,更成為「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尖兵,因此,加強版面革新、充實內容,增加可讀性,正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誠然,「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本報新聞記錄島上的人文活動;副刊版面傳承金門風土民情與歷史文化。隨著網路傳播,旅外的鄉親、以及關心金門的朋友,更容易認識金門。尤其,旅外新生代的浯島子民,有機會藉以再沐朱子教化、重溫先賢遺風!因此,本報新聞及副刊版面上網之後,讀者已遍佈全世界,工作同仁益顯任重而道遠,當此調整腳步再出發之際,企盼各界先進及讀者朋友能踴躍賜稿,也不吝繼續給予鞭策與指導!
-
錯誤信仰害己害人
日前讀到一則新聞報導:有一位男子把家當成了廟;這還不夠,他還強迫他的太太修道。結果呢!他的婚姻毀了,美滿幸福的家庭也沒了。可見,沒有「正知正見」的錯誤宗教信仰或是民間信仰,它害人之深,不言可喻! 我們禮佛也好,拜神也好,信教也好,都是宗教(民間)信仰,希望獲得心靈的洗滌,去惡向善,找到一處心靈的歇腳處;自利、利他,達到身與心的平衡。最終臻於「天人合一」開悟明心的正覺圓滿結果,利益眾生,方是正確地宗教信仰,不然則否。 這位成家後沈迷宗教,事事問神擲筊的男子,他的太太告訴法院:她與丈夫在七十幾年結婚,婚後丈夫漸漸疏於工作,最近十年更無所事事,家中什麼事也不做,每天只是學道拜神,還稱自己是修道命,工作無法賺錢。她從事室內裝潢,有時找不到人,請丈夫幫忙,丈夫做完回家後竟說:遭陰體附身而不做,還說拜拜是為她好,神明會撥款幾十億下來。 更離譜的是:他不顧家庭事業,還花錢從外請回二、三十尊神明,將家中弄得像寺廟,更強迫他的太太一起修道,沒事在大熱天一直燒金紙。她指控道:「丈夫還強迫她到山上參加宗教活動,一旦不從就會被丈夫詛咒。丈夫並事事請示神明,例如工作、感情都要用擲筊來決定。丈夫亦自稱關公是他爸爸,要他的女兒叫關公為爺爺。」弄得全家不得安寧。 任何的宗教,雖然它們的教義不同,都是勸人去惡向善,修身齊家,幫助別人。淨空老和尚說:「隨時隨地保持心地清淨、慈悲、真誠、平等心。而且要常存歡喜心、愛心、感恩心,對一切事、物,都能迴心向善。 」如果,對宗教的信仰,不能帶給自己與家人和諧安祥,反而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就是「迷信」。唯有「正知正見」的宗教信仰,才會帶給自己、家人、社會祥和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