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境由心造
西洋人說:「你笑,整個世界也跟隨著你在笑!」很顯然的,人的快樂是有傳染性的,因此我們盡可和別人分享愉悅的性情,只要心中常懷喜樂,那麼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散播快樂的種子,別人也一定會受到感染,從而敞開心胸,接納快樂的泉源,同時享受甘霖般的喜悅。 當然,世間事物,有一正,必有一反,錢多好煩惱,樂極會生悲,爬得高也跌得重,得意一時也未見得能快慰平生。再說,情隨境轉,一切又豈能逆料,當男女兩情相悅,花前月下固然可以卿卿我我,然而一旦反目無情,又焉知不會嘔心瀝血;同樣的,不論朋友或部屬間,兩肋固然可以插刀,有情有義,可是時間正是最好的考驗,路遙知馬力者當然不乏其例,可是反臉成仇、道不同不相為謀者更是不勝枚舉。証諸史寶,打開報章,人心之險惡,現實之無情,看了徒然叫人涔涔下汗而已! 所以,人與人之間是否有情有義,端在人心,有心敬人一尺,別人可以還你一丈;更何況,美好的情境,只能用一顆美好的心來打造,否則,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任你怎麼生安造白、巧手遮天,黑白之間還是很分明的。 快樂的情境也是一樣的,有人說生活是否快樂,在於自己是否能有快樂的心情,這也就是說「境由心造」,如果我們能常保快樂的心境,在我們的眼中,事事物物將無一不是為了彰顯快樂的真諦而存在的,譬如藍天碧水,鳥語花香,你會發現點點滴滴,無一不是快樂的化身。 法國詩人曾說:「快樂乃是生命的溫度計,生活內容愈豐富,它的水銀柱愈高。」的確,只有快樂在心,用「心」造「境」,生命才有意義。
-
走出台灣成長之極限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大膽預測,台灣缺乏國際化的政策及教育制度,限制了經濟發展,我國未來平均每人國民所得將停留在一萬五千美元上下。 張忠謀指出,去年我國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為一萬一千八百二十美元,只有美國和日本的三分之一,也只有德國、法國的一半。比起二○○○年的一二九一六美元略減,更比一九九七年最高點的一三五九二美元為低,顯示我平均每人國民所得近年已停滯不前,晶圓教父所提警訊,誠值朝野關注。 眾所週知,日本經濟景氣已經走了十年「空頭」,國民所得似比我們高出二、三倍,難道我國真的不如日本那麼多?真的無法突破一點五萬美元的平均所得瓶頸?答案倒也不必那麼悲觀。 根據張忠謀的說法,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多會受制度影響,制度是為經濟發展而設計,但若到一定程度而沒隨著改變的話,經濟的發展反而會受約束,此乃張董所謂的「台灣經濟發展已達到極限」之說的由來;換言之,張忠謀對於國人平均所得難突破一點五萬美元的說法,是有假設前提的,只要政府能從政策、教育制度等面向進行改革,進而提出具體可行改革方案,或者例如落實六年國發計畫,台灣的經濟發展還是充滿著希望,就可突破這項瓶頸了! 總而言之,事在人為。從世界格局來看,國際化已成趨勢。很多人講起本土口沫橫飛,口口聲聲愛台灣,卻逆勢而為,把自己劃在小小框框裡,又如何與世界接軌,走出台灣成長的極限?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政府應勇於變革,不僅要立足台澎金馬,更要放眼大陸與全世界,才能面對全球激烈的挑戰,把自己變得更好、更強,讓台灣真正走出「成長之極限」。
-
追求心無罣礙的生活
生活壓力似乎是一個現代人都有的正常現象,不論壓力的重與輕、大或小,都必須加以適當的紓解、調適,如何讓自己的壓力減至最低,就看每個人的生活態度及經驗了。 人的壓力來自於現實生活的競爭,「競爭」可以說是一個人要在社會中求生存發展的條件,同時也是促進企業、社會、國家不斷往前衝的原動力。競爭愈激烈,每個人的壓力就愈大,當壓力超過每個人所能承受的重量時,往往就會出現倦怠、煩躁等等「彈性疲乏」的現象,這個時候,適當的休息、調整步伐、改變生活方式等等,都是紓解壓力的方法。經過將壓力適當的釋放,就如同再次的充電,競爭力反而有加分的效果。 每個人由於角色的不同,壓力自然不一樣,身負一家生計的家長們,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已經是基本的生活必須品了,再加上房貸、會錢、教育費、以及工作、人際關係等等,無一不是壓力的來源。對於孩子來說,在「孩子你要比我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要求下,孩子上完了正規的學校課程後,緊接的就是非正規的「補、補、補」,考完了這一試還有那一試,孩子的天空當然是壓力重重。 星雲大師曾在一篇「心無罣礙」的文中提到,人就是因為心有罣礙,才有壓力,人生才會苦長,所謂「心中有事天地小,心中無事一床寬。」就是要人們懂得追求心無罣礙的生活。 當然,人在現實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心無罣礙」的境界,可是縱使不能做到全然的無罣無礙,至少試著將罣礙的事暫時放在一邊,讓心情放空,享受一下暫無罣礙的樂趣,不也是人生一樂嗎?
-
善盡社會責任
有人問我,新聞人員如何善盡社會責任?簡單舉個例來說吧! 十年前金門結束軍管,不僅觀光客蜂擁而至,賣大蒜精的台商,率先在大街小巷鼓起如簧之舌,大吹大擂吃後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據說現場免費提供的試吃品,是摻有類固醇,很多鄉親吃後酸痛全消,生龍活虎精神百倍,村夫村婦口耳相傳神奇療效,人人奉為萬靈仙丹,爭先花大把鈔票購買! 本報記者深入採訪報導,個人以特大號標題「大蒜精不是萬靈仙丹!呼籲鄉親身體有病痛應看醫生,不可誤信偏方!」新聞見報當晚,那伙街頭賣大蒜精的台商暗忖金門人真是好騙好哄,短短半個月就進帳一千多萬,因而到報社「抗議」,表示報紙新聞這麼一登,害他們生意作不下去了。 當時,聽他們說明來意之後,我即請教他們的公司寶號,再指著報紙詢問有寫到他們公司寶號嗎?但見他們面面相覷無言以對,緊接著,我再次表明站在新聞媒體立場,報導事實真象是我們應盡的社會責任,至於大蒜精是健康食品,卻在街頭公開宣揚醫療藥效,絕對是犯法行為。斯時,帶隊的立即地身扮笑臉打斷我的話,坦承在台灣只要被拍照取締,一次罰款三十萬元。換言之,他們自知踢到鐵板了,報社已是點到為止手下留情,再不趕快告饒,被揭露事實真象,代誌就大條囉!果然,隔天即不見他們在街頭賣「仙丹」了! 這件塵封的往事,十年後之所以再被提出來,只是說明一件事,報紙負有「明是非、辨善惡」維護公理正義之社會責任,特別是攸關大眾權益,更應「不為利誘、不為勢劫」嚴守立場和原則,或許,這就是新聞人員最起碼的要求!
-
反思與深省
去年九一一,美國遭受史無前例的恐怖攻擊,造成十分慘重的傷害和損失。迄今,時過九個月,美政府不止一次的接獲、警告美國人民恐怖份子將再度發動恐怖攻擊行動。美國人可以說是生活在風聲鶴唳的日子裡,不知何時,瘋狂、毫無理性的恐怖份子真的會再襲擊,讓美國人再飽受一場恐懼的傷害衝擊。 布希也不止一次的宣示要殲滅恐怖主義及其黨羽。甚於美政府大幅的重組聯邦調查局任務,並將對入境美國的外國人採取更嚴格的限制。美國種種的措施,以及最近布希倡議設立內閣層級的國土安全部(分析家認為會引起機關單位的權利鬥爭)都是要防範恐怖份子再一次的對美國造成重創。 幾近一年的反恐戰,據美國最新的民調:美國人對政府打贏反恐戰信心指數逐漸減少,已由今年初對阿戰爭的百分之六十六降至今年五月底的百分之四十一。可見美國人愈來愈覺得:美政府對狡猾的恐怖份子沒轍! 本週稍前,美政府再度宣布對打擊恐怖份子有了進一步斬獲,逮捕一名美籍的恐怖份子,適時瓦解「骯髒炸彈」恐怖攻擊,並將他以「國家敵人」來審判,而不是以一般美國法律來處置,重懲恐怖份子,即使他是一位「美國人」。 美國自詡是民主、人權國家,但美政府在面對「美國人」恐怖份子企圖重創國家人民,還是將之以「國家敵人」來審判他。反觀國內就異於美政府了,一個林案就出現不同的論調與主張。林案│從未有人將他看成是「國家敵人」,大膽要求大陸將之驅逐出境,解返國內接受法律審判。美政府對「國家敵人」的處置,即使他是「美國人」,殊值得我們去反思和深省的。
-
「全方位」取締
碰到警察攔路臨檢,多數駕駛人的心情都是不怎麼愉悅的。守規矩者即便證件齊備仍得停車接受查驗,頂多感受到一絲絲的不便;酒醉開車或無照駕駛的投機份子可就十分「痛恨」這項道安勤務。警察弟兄為取締違規駕駛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即便會造成民眾不便也不敢有絲毫鬆懈,這是警察保護人民的職責所在,民眾只要守法不心存僥倖,一時的不便或可確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為道安盡一己之力。 警方執行臨檢勤務,有時擺出極大的陣仗,動輒十幾人封鎖各方向車道,力求滴水不漏。如此龐大的警力陣容,用來應付定點式的路檢或可對心存僥倖的違規駕駛人起相當之「嚇阻」作用,但光靠這層關卡尚難杜絕可能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險因素。道安殺手除了無照駕駛及酒後開車外,更可怕的是超速駕駛,這些大大小小的超速違規車輛不分時間、起點,在道路上橫衝直撞,其違規的危險事實絕非幾個主要路口的定點攔檢所能過濾,有賴巡邏警網隨時動態監測,讓超速駕駛與不當超車者意識到臨檢取締無所不在,由不得他們恣意妄為拿他人生命安全開玩笑。 拜地區觀光業及各項建設所需,愈來愈多的大型工程車輛奔馳於道路之上,不論是遊覽車、水泥預拌車、砂石車、吊車:::這些龐然大物的駕駛們很少懂得尊重道路上其他在「體型」方面居相對劣勢的小型車輛,一副「看到大車不閃開一點,後果自負」的囂張模樣,讓「小」駕駛們既害怕又痛恨,更巴不得警察能立刻出現予以活逮。行車不分大小互相尊重彼此禮讓,是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關鍵,重型車輛超速或不當超車可能造成的危險不容忽視,警方除了以「守株待兔」的定點臨檢取締違規行為外,似也應更積極鎖定那些「以大欺小」的駕駛人,還給多數駕駛朋友安全的行車空間。
-
莊稼樂菜根香
莊稼漢在以往來說是一件苦差事,終年辛勞無假期,省吃儉用,清苦異常。因此,從事農業者,只夠溫飽,發不了財,所以隨著時間的演變,問津者更乏其人。 況且由於大環境的改變,相對的更造成了農業式微,大夥一股腦棄農從政或從商,農業人口流失益為嚴重,經年累月結果,衍生了今日地區大片農地的拋荒。往昔那幕綠野平疇的溫馨畫面已不復可見,取而代之者,卻是滿地的雜草樹欉,殊為可惜。 不過,在此農業不景氣的轉型中,也造就了另一波休閒農業的勃興。當然,地區發展休閒農業的風氣不若台灣地區熾盛,這也是得力於周休二日之所賜。上班族一星期只上五天班,有兩天的時間可充分運用,以發洩多餘精力。因此,腦筋動得快的人,充分利用土地價值,作有計畫開發闢為休閒農場,以供民眾租耕,這些承租戶大都住在城市,等周休一來,舉家駕車,跋山涉水,來到世外桃源從事農作,這種親子活動,有趣又有意義。 邇來,這股休閒農業風氣逐漸吹向地區,地區民眾也跟著流行走,紛紛在自家的農地上從事休閒生活活動。他們志在樂趣,不在牟利,而經勞力換取的蔬果,除了自食外,大都餽贈鄰居與親友,這些無農藥污染的菜蔬,吃米香甜可口,安全保險,委實讓人喜愛。 瞧那堅實的絲瓜棚,懸著串串的稜角瓜兒,隻隻碧綠剔透,十分耀眼。有人說,會利用時間和把握時間的人,他的人生必定多采多姿的;尤其能製造生活樂趣的人,更能主宰自己的一切,頻增快樂泉源。
-
談選賢與能
第八屆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選舉已經落幕,印証了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老將意外中箭落馬,有些新秀則以黑馬之姿勝出,無論如何,勝負既已底定,落選者應泰然處之,至於當選人更應為民服務,以不負選民所託。 這次的選舉,選戰可以說空前激烈,選前賄選買票的傳聞甚囂塵上,如果傳言屬實,此風絕不可長,畢竟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是地方最基層選舉,是要選出關心地方,能為民服務的人,這也才是地方之福。 此次的選舉,有不少老村里長及老代表繼續蟬連,他們之所以會獲得民眾肯定,主要歸功於平時勤走基層,舉凡村內婚喪喜慶、急難救助,甚至水溝不通、申請老人年金等等,他們都義不容辭出面解決,甚至為民跑腿,其任勞任怨的服務態度,難怪深獲村民肯定與好評。 民主政治所謂的「選舉」,就是要「選賢與能」,也只有選出賢能的人,才能為地方服務,如果選出的村里長或鄉鎮民代表,一年到頭看不到幾次身影,或者村里民有事都找不到,試想,奢談要他們為地方服務。 老實說,地方有一些老村里長、代表及地方仕紳,他們平時即相當熱心地方公益,且一直深受村民們的稱許與懷念,他們能夠當選,是平時一點一滴服務村里民所累積的成果,這點值得大家效法的,因為,只要你能服務地方深植人心,不用買票也鐵定會當選,這是何等的光榮與清高,值得大家學習。
-
適應與包容
有人說:「家庭是愛的窩巢,它使人們的心靈不停的得到快樂與滿足。」 也有人說:「家庭是一套百科全書,足夠每個人孜孜不倦的讀它一輩子。」 小時候,我們大概都唱過那首「甜蜜的家」,感覺上家是那麼的寧靜、甜美,縱使現實生活中,家不是那麼的完美,但至少應該是溫暖、舒適和安全的:至少它給我們的感覺應該是充滿著歡笑、充滿著快樂與希望的。 按理說來,這樣的一個領域應該沒有競爭也沒有仇恨,而且是一個充滿著愛心的小天地,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形態的劇變,整個社會倫理都為之易動,家庭這個小單位,無論在形式或功能上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潰散。原本是全家大小都賴以棲息的場所,因為誤會、磨擦在所難免,於是層層糾葛乃不斷攀纏圍繞,如果再任「心結」滋生蔓延,最後往往會鬧得不可開交,嚴重破壞了家庭一貫的和諧與安謐。 無可否認的,今天很多家庭都充滿了利害衝突的關係,譬如兄弟與妯娌間的紛爭不斷,婆媳姑嫂間的難以溝通,又或如夫婦及親朋好友之間的不易適應等,在在成了家人和睦相處的絆腳石,一個調適不良,不僅治絲益棼,更容易成為家庭痛苦的根源,身為家庭中的每一份子,實在不能不戒慎恐懼。 一個家庭也許正如一個小型的社會,因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其間所發生的事故自然也就經緯萬端、糾纏不清了。也許我們無法以常情常理來加以評估或論斷,但我們若能多下一番調和鼎鼐的功夫,因勢利導,則漫天陰霾未嘗不能煙消雲散,從而轉出一番柳暗花明。 總之,家和萬事興,陽光之下儘管有黑暗,家家也有本難念的經,但我們始終以為,天下事往往是利害參半的,既然每個家庭的結合不可能完全是美好的,那麼只有存著相互適應、相互包容的心,才能建立起家庭可長可久的根基。
-
做個快樂的人
今天的社會,一般而言,大家生活都還不錯。以前,國父曾說過,中國人只有大貧與小貧之別。如今的台澎金馬地區,雖然景氣還不見明顯復甦,仍有小部分人待濟助,不過,歷經數十年的奮鬥打拚,藏富於民,全民普遍富有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或許有人反對「富」字,但換個「康」字,也通。君不見台灣社會擁有不少財團、電子新貴,至少,一般家庭皆能維持一個「小康」局面,這比起從前,說真的日子是好過得多。 然而,現代人「忙啊盲」!忙著爭名奪利,盲目追求刺激,日子紛紛擾擾,壓力重重,看來卻少了「窮」年代那份樂天知命、怡然自得的快樂。 這,使人聯想到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的確,養心莫於寡慾,所謂「富貴無根,貧賤無苗」,翻開一個人的總帳簿,沒有人能夠指出這個人是富有還是貧窮,因為,使人真正富有的是內心│精神上的自由自在之樂。「富而不仁」為人所不齒,「富而好禮」才是真正的富人。 其實,人生在世,只要知足,心無邪念,必然少卻煩惱,就是最快樂的人。人說,「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不樂」,誠作為每個人在心境上自我調適的座右銘。唯有人們將心境安於逍遙自在的境界,才能真正得到精神上的心靈之樂。 貪婪,每每使人希望擁有越多越好,只是,這些身外之物,都能真正享用得到嗎?一個人的貧與富,不單指有形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指內心精神上的豐足,一個人窮得還能快樂是聰明的,而一個人富得不快樂是愚蠢的。我們有自由拒絕做一個不快樂的富人,而選擇做個快樂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安貧樂道,身體力行去實踐「施比受有福」的真諦,做個永遠的快樂人。
-
生之可貴
華航空難造成二百二十五人罹難,家屬的悲痛心情可以想見,但在此同時,社會上仍然不斷發生仇殺、情殺、自殺等戕害生命的事件,生命都在一剎那間消失;生命的脆弱與人生的無常,雖然令人感到不勝唏噓,但也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我們常說:人生在世只不過數十寒暑,說出了生命的有限。雖然生命有限,可是每個人對生命的看法及態度不同,因此也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及價值。 有人把人生比喻為是一趟旅程,有人就會非常珍惜這趟人生之旅,因此在旅程中懂得欣賞、懂得學習,為自己造就一趟豐富之旅;可是同樣走一遭,有人卻是虛擲光陰,匆匆的走一回,連最淺淺的記憶也沒能留下。 或許也有人說人生無常,生生死死似乎是宇宙中的定律,來去之間也不是如此的容易掌握,可是也就是因為「無常」,才更顯出生命的可貴,也才會懂得珍惜,珍惜這一份生命、珍惜所擁有的,也珍惜這一份因緣。 可是,現實生活中,每天所發生對於戕害生命的事情不知凡幾,戰爭、天災、意外等等原因,都會造成生命的消失,雖然殺戮生命的行為讓人憤怒,可是如果不知珍惜的生命又有什麼價值呢? 「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是讓人感受到人生的無常,但是人能夠來到世間走一遭,就是無限的因緣,就要有無限的感恩,雖然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最後終究要走到終點站歇息,可是人生難得,沒有理由不加以珍惜,也沒有理由不活得積極些、充實些,經由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也讓人的生命更精彩、更有價值!
-
關心本土
時間過得真快,重新兼編「言論廣場」版,轉眼已經二個月了! 和以前一樣,個人仍堅持這是地方報,這塊可公開投書的園地,擇稿以和金門的人、事、地、物有關的議題為優先;換句話說,凡是和金門風馬牛不相及的來稿,雖是國家大政方針,或是國內熱門新聞話題,也可能忍痛割愛! 說實在話,本報「言論廣場」版,只能容納五千字各方意見,而且,一個禮拜只能和鄉親見一次面,版面非常珍貴,真希望所刊登的每一句話、每一篇文稿都對鄉親有所助益、對金門發展有所幫助,因此,距鄉親很遙遠的文稿,雖然寫得很好,礙於版面造成遺珠之憾,實是情非得已,也只有請作者海涵了! 雖然,目前來稿按字計酬,然而,稿源不足仍是最大的困擾,因為,網路留言興起,寫好滑鼠一按即可貼上和讀者見面,也不必具真實姓名,可天馬行空放言高論、或無的放矢暗箭傷人,那怕錯字連篇也是「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反正,網路虛擬世界,可以暢所欲言,被影射的對象要對號入座,那是他家的事,要構成毀謗罪並不容易,難怪深受路見不平者或雞婆一族喜愛。再說,這年頭人與人之間很冷漠,大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何況,金門就這麼一丁點大,沒人願自找麻煩?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段期間,蒙各方賜稿支持,幸未「開天窗」,特別是關心教育的「老朽」,系列探討地區教育問題,引起廣泛的迴響與讚賞,很多人想認識「老朽」,也很多人在打探猜測,只是,來稿只要註明以筆名發表,我們即有絕對的義務和責任保密到底,因此,竭誠歡迎關心金門的朋友來稿,一起為這塊土地提供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