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行善結善果
一名遊覽車司機在十五年前以分期付款認捐了慈濟醫院一張病床,沒想到十五年後載客到花蓮,自己卻在花蓮因心肌梗塞而住進慈濟醫院,經過手術才搶回一條命,他想到自己竟然會躺在自己捐贈的病床上,因而激動得大哭;他也認為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因緣。 這名司機家住三重市,當年只是單純的善念而認捐給慈濟醫院一張病床,也不會想到自己會到慈濟就醫、住院,他也說,如果心肌梗塞是早一天在台東發生,情況恐怕就不一樣了。 看到這則報導的人,恐怕大部分都會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巧合,或者說是「好心有好報」、「善有善報」,或許這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善緣、福報吧!中國人講「因果」,認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也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甚至於說因果是通於三世的,也就是所謂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不論中國人說的是「因緣」或是「果報」,目的無非是在勸人為善、要人結善緣、得善果。 當然,行善的方式不一定要捐錢、捐血、修橋鋪路,只有心中有善,就算是說了一句好話、撿了一下路邊的垃圾,也是有著極大的善緣。行善也不是只在物質的給與,是要在心、在眼、在口、在耳、在手。也就是說行善是真心誠意、無所求。比如一個人雖然不會為惡,但是話語、待人尖酸刻薄,同樣造了業障,又如果一個人雖然四處捐錢,卻是為名、為了面子上的光采,如此又怎能稱得上真正的善呢? 此外,行善的作用應該不是在成就個人的福報,而是經由人人保有善心,化解社會上的暴戾之氣,還給社會多一點祥和,不也是一種更大的福氣嗎?
-
不打自招
五月二十日,縣府和議會聯合發表聲明為阿扁加油,籲實現對金門六大競選主張,其中包括四年內一定要讓金烈大橋動工! 而每次看到有關興建「金烈大橋」的報導,內心總有幾分愧疚,特別是被形容成「浮橋」──選舉時浮出水面,選後沉入水底,益加羞愧不已! 因為,十二年前金門首任縣長選舉,曾當過鎮長的候選人深夜急電,表示隔天一早要到小金門開政見發表會,要我幫忙做份文宣,當時,腦海裡閃過金烈交通不便的窘況,於是,決定幫他開出興建「金烈大橋」的競選支票,用粗筆在大、小金地圖劃座橋,印了五百張,交件時被臭罵一頓,說什麼會被當成「 仔」,經解釋一切為選票,想當選得「語不驚人死不休」,最後文宣才勉為其難發出去了! 豈料,引起「東施效顰」,往後候選人想要小金門的票,都會加上興建金烈大橋的政見,包括總統大選也不例外!可惜至今都是芭樂票,大選大騙,小選小騙,「金烈大橋」成了名副其實的選舉浮橋! 前年岳丈突然仙逝,南洋回來二位姪兒送最後一程,返僑居地之前,我陪他倆參訪家鄉名勝古蹟,順便遊烈嶼,就在水頭候船的空檔,但見他倆用攝影機不停攝錄大橋鳥瞰圖,待船到海峽中間,又爬上船頭觀看水文,因為,他們正是海底工程專家,承建無數島嶼橋樑。據表示,金烈暗流湍急,建橋工程十分艱鉅,就算符合效益能順利建造,將來維修費用及安全維護,恐怕也是一個值得考慮問題,換句話說,要建金烈大橋,難囉! 誠然,金烈大橋能不能建?會不會建?答案還在未定之天!然而,這張尚未兌現的競選支票,曾經是我一時異想天開代客「捉刀」開出的,如今成了芭藥票,被譏為「選舉浮橋」,內心能不感到羞愧嗎?
-
君子之爭
選舉可惡乎?選舉醜陋乎?選舉骯髒乎? 選舉,是實行民主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指標,也是重要的一項。北韓、大陸等國家,時至二十一新世紀,仍未能還權予民,舉行民主選舉,國際都把他們視為極權專制的國家;他們國家的人民也無法透過選舉,或其他民主方式,參與政治或公共事務。 選舉,國民有參與選舉和被選舉權外,透過選舉參與民主政治,為一鄉、為一縣,大至為國家舉賢。選賢選能,讓賢能的人來代表選民治理一鄉之政、一縣之政、一國之政,抑或監督政府行政,看緊人民的荷包,所擔負的責任不可不謂任重道遠! 選舉應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諸如孔夫子揭櫫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各憑自己的才識才能,以及選民的認同和其理想抱負,勝或敗都不改初衷,才是一場君子之爭。 時至今日,選舉已變了調,變了質。為了勝選,不惜攻訐、賄賂、暴力,實在叫人為之憂心忡忡不已! 尤有甚者:為了選舉,好鄰居可以仇視不講話;以兄弟相稱的好友,為了選舉,可以反目成仇,輕易的把珍貴的友情拋棄,吾鄉有之,不得不令人嘆息! 孟子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選舉就是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君子之爭。今日,我以我的才識才能,我有心為地方服務,你也有之,他也有之,大家一起來競選。當選是選民的決定,是責任的加重;落選了,如孟子說的:「反求諸己而已矣!」不怨天、不尤人,方展現高度的民主素養風範。
-
疼子女也別忘疼自己
中國人自古便強調倫理親情,總認為為人父母者辛苦奔忙養兒育女,甚至細心呵護照料並竭盡一切所能供應兒女所需是所謂的天職,而為人子女者蒙受親恩,他日足以自立時對父母有所回饋與報答,理應也是天經地義、責無旁貸的事。這樣的倫理觀念與孝道精神原是中國禮儀社會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但隨著時代的快速變遷,傳統的孝道逐漸淹沒在功利主義的洪流中,絕大多數為人父母者雖仍執著地善盡養兒育女的天職,但面對付出不必然有回饋,養兒未必能防老的現實,在愛子女的同時,似乎也該多愛自己一點,多為自己著想。 前一陣子傳出桃園老婦人因家產分配糾紛竟遭自己六名親生女兒聯手告上法院,老婦人在分家產過程中縱有疏失,但畢竟是有養育之恩的母親,只因錢財這等身外之物擺不平,為人子女的便能罔顧倫常,不惜與老母親針鋒相對甚且對簿公堂,老是強調「百善孝為先」的中國人,走到了廿一世紀似乎不再有這般的體認。 父母養育子女,不僅人類如此,在動物界亦可求証,或可稱之為天性使然。但子女接受父母照顧之後必須有所回報,這樣的反饋是否是必然的定律,卻很難在動物行為中找到明確的解答。有孝心並具體報答親恩者,是因為他們從不將父母的辛勞奉獻當成理所當然,自然點滴在心,不敢或忘;只知一味領受親恩不懂回饋者,無非是利用父母疼惜子女的天性與弱點,既然樂得予取予求,哪還有閒工夫想該怎麼報恩?當然,父母疼子女乃天經地義,但卻要避免寵壞了子女,子女尚難自立時,父母從旁支持幫助無可厚非,一旦他們能靠己力謀生時,就該大膽放手,別讓孩子們始終心存依賴,斷不了奶。有為人父母者自己省吃儉用,卻已把尚未成年的子女們的下半輩子生計全張羅好了,如此拚命的「孝子」,一旦落得血本無歸,豈不晚景淒涼?
-
嘆人生無常
以「流浪到淡水」一曲走紅歌壇的「金門王」王英坦,日前不幸猝逝,得年四十九歲,留給國人與金門鄉親無盡的懷念和追思! 「金門王」的一生可以「悲」字來形容,亦不為過。據媒體報導,當其撒手人寰時,口袋裡只剩六塊錢而已,而妻兒又不在身旁,無不讓人感嘆與無奈。「流浪到淡水」的原音,也因為「金門王」的過世而成為絕響,真是歌壇的一大損失。 王英坦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性,「金門王」出生於戰地金門后盤村。當「金門王」十四歲就讀金寧國小時,有一天在上學途中拾獲一顆彈殼,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下課時王英坦拿它把玩敲打,這一敲竟毀了他一生的幸福,造成他左手掌被炸斷、雙眼失明,成了十足的殘障兒,自此即決定了他乖舛的命運。 歲月輾轉,及長,「金門王」赴台謀生,在偶然機會裡認識了盲人李炳輝。自此,金門王和李炳輝這對盲眼藝人情同手足,在一人口琴、一人吉他搭檔下,再配以金門王沙啞低沉的歌聲,相偕扶攜走唱淡水茶室二十餘年。由於兩人個性深具草根性,符合當時本土懷舊風情,後來兩人合唱的「流浪到淡水」、「來去夏威夷」更紅遍了大街小巷,成為膾炙人口,個個能朗朗上口的名曲。 無奈時空的轉換,「那卡西」終究抵不過卡啦OK、KTV等的魅力,隨著時日逐漸走入歷史,失去往日的繁華。從此,兩人的生活更成了問題,惟靠朋友的支助與介紹,轉往秀場、上電視節目、上電台,以及灌唱片等,賺取蠅頭小利,渡其餘生。 綜觀「金門王」王英坦不幸的一生,不免讓人感到惋惜與無奈。趁此生命健在時刻,應多去珍惜和尊重,使自己快樂活在當下。
-
談到瓊林買水
報載,瓊林水質中心常有民眾半夜三更前往買水,擾人清夢,引來部分居民抱怨。為什麼會有民眾前往該處買水呢?尤其是白天買水民眾更絡繹不絕,這凸顯金湖地區因自來水水質不佳,才會有民眾不辭辛勞前往瓊林買水。 金湖地區的自來水倍受民眾詬病,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儘管有關單位一再強調金湖地區自來水水質符合標準,但有很多金湖鎮民仍不敢飲用太湖的自來水也是不爭的事實,寧願每天拿著水桶前往井邊汲水或前往瓊林水質中心買水,至於家中的自來水,很多金湖鎮民只用以洗滌或盥洗之用,如果金湖地區的自來水真的符合所謂的衛生標準,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金湖鎮民不敢使用呢? 老實說,很多金湖鎮民之所以不敢飲用太湖的自來水,主要的心理障礙是每天看到山外溪的溪水污黑惡臭,試想那種污水就是鎮民使用的自來水源,難怪鎮民用起來是心裡怕怕的,再來就是自來水經常有一股說不出的怪味,且口感不佳,這叫金湖鎮民怎敢飲用呢?因此很多鎮民不得已只好另找水源,有人用買的,有的聽說那邊的井水不錯就前往汲水,也有人遠赴金城拿水。 要提昇金湖地區自來水質,其實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澈底解決山外溪的污染,只要山外溪的溪水無法清澈,金湖鎮民還是不敢飲用自來水,再加上太湖魚類繁殖過速,試想養魚池的水當成自來水源,這叫鎮民如何敢放心飲用呢?
-
浪費者終難久富
人們常說:「金錢萬能。」因為它是上天恩賜給人類的生活工具,缺乏它,你將覺得捉襟見肘、諸事不便;擁有它,你卻可以盡情揮霍,甚至頤指氣使;如果你懂得使用,金錢是個很好的僕人,倘若你不懂得運用,它會是個最壞的主人。 將金錢視作萬能之鑰的人,毫無疑問的,會被人假定是個為了金錢,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的人,這種人在千方百計獲取大量金錢後,也最容易縱情於聲色犬馬中,到頭來不但渾身銅臭味,更難掩其精神貧乏之亟。 其實,人們之所以酷愛金錢,有的固然是為了追求物質的享受和感官的刺激,但也有些人一生克勤克儉,全然忘其所以的投入財富的追逐中,無非是想替子孫多打點根基,結果身後一坏土,一樣還不是萬事俱空。 所以一文不名固然讓人覺得悲哀,但是盲的積蓄而不作有效的使用則更讓人覺得愚蠢。說來真是奇怪,擁有很多金錢的人,往往貪多無饜;擁有少許金錢的人,反而容易感到滿足。我們的社會正是如此,追求財富的人,在財富到手後,鮮少有人因此而感到滿足,似乎只有那一小撮安貧樂道的群,才能在金錢買不動的範疇裡得到肯定。 古人說:「窮不過三代,富亦不過三代。」又說:「有錢當思無錢時,富貴常念貧賤日。」錢財固然萬能,但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夕。」我們深信,浪費者終難久富,同樣的,節儉者當不致貧,當用時毫不吝嗇,該省時又何必浪費,這是成功立業的鐵則和千古不變的至理,否則再多的金山銀山、再怎麼家道崇榮,子孫如果不孝,最後還不是一樣揮霍殆盡,兩袖清風。
-
偉大母親的背後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偉大。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普天之下,莫不舉辦各項母親節慶祝活動,歌頌母恩;為人子女的,也會在這一佳節,致贈一束康乃馨,或送禮物,或開宴席祝賀,聊表身為人子的一份孝思、一顆感恩的心。 今年母親節頗受注意的一個插曲,就是國內外都有專家在估算,究竟一個全職的媽媽每日照顧一家大小、操勞家務,應當得到多少報酬。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是樁無關痛癢的閒話,其實卻點出了家庭主婦每日料理家庭生活││包括養育子女、主中饋、整理家務、輔導課業、排難解紛等數不清的項目所付出的極高代價與辛勞。 根據美國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估算,媽媽的身價,約合新台幣一八○餘萬元,令人咋舌。或許這是美式算法,但是打個再大的折扣,仍然是一個極其可觀的數字,可見媽媽們的工作價值高昂又備極辛勞。然而,蘊藏在偉大母親這個「光鮮」頭銜的背後,媽媽們的社會地位與福祉卻始終受到忽視,反而在既有的男尊女卑文化中受到歧視與壓抑,諸如龐大的家務「無給職」、職場中的同工不同酬、升遷受阻等等。這也是為什麼女性團體要高喊伸張女權,反映出過往社會給予女性「不公平」的待遇。 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我們也必須在觀念上與環境上同步調整。儘管現實環境不容許我們對媽媽們支付合理的酬勞,但是整個社會對此必須有深切的認知,盡可能利用各種機會給予回報,讓更多的媽媽還願意無怨無悔地為家庭、為子女投注愛心,操持家務,使她們在為家庭、為社會提供「兩倍」於他人服務時,得到適當的關懷、肯定與支持,這才是我們在慶祝母親節之餘,所應有的努力方向與作為。
-
社會流行風
「流行」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或是男女老少各年齡層,在不同的時間裏,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既然是一種社會極為自然的社會現象,本來並不足為奇,可是如果只知道一味的追求外在的流行,而缺乏了內心的「流行文化」的培養及塑造,那也只會流於物慾的追逐者而已。 社會上的流行現象,可以說是千千百百種,如流行吃蛋塔、吃減肥餐、吃黑豆、喝欖仁茶、養電子寵物、買凱蒂貓、皮卡丘玩具、甚至到動物園看動物,都可以形成風潮。而e世代的一輩,刺青、穿耳洞、追逐偶像的表現,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君不見,許許多多少男少女為了和心目中的偶像握一下手、簽一下名,都可以連排好幾天幾夜的隊,一點也不以為苦,如果達到目的,還會痛哭流涕一番;尤其連青少年講話都有他們的流行用語,聽得大家都「粉」迷糊。至於講究使用名牌的「名牌一族」就更是流行的先鋒。 此外,社會上也流行另外一種牌,那就是「明牌」,不論買股票、買六合彩、樂透彩,都可以看到四處探聽明牌、報明牌的人、神,似乎有了明牌,就一切「妥當的啦!」流行風的形成,往良性的一方面來看,代表了這個社會的活力與多元化,也代表了社會經濟實力達到了一定的水準,透過了這些流行風尚,也大大刺激了社會經濟的活絡。而每個人都依附在社會中生活,因此要自外於社會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會受到流行風的影響,但如果社會上過度講求流行、名牌,甚至沉淪在這些物慾的追求,恐怕不只是造成個人價值觀的偏差,也會讓社會不正常的發展,又試問,流行風能否長久?流行風一過,又剩下什麼?實應慎之!
-
八哥說人話
對街的屋簷下懸掛著一個鳥籠,店主養了一隻很會講人話的八哥鳥,每天從早到晚聒噪地「媽媽!媽媽!」叫個不停,聲音仿如小女孩那樣的甜美,初次聽到或不知情的人,必會誤為孩子怎會那麼嬌嗔? 事實上,當初八哥鳥開始學店主的小女孩叫媽媽,聲音唯妙唯肖,就常讓人分不出是人聲或鳥聲,如今,小女孩唸幼稚班去了,不再粘著媽媽撒嬌,只剩八哥鳥還是天天「媽媽!媽媽!」喊個不停。所謂「見怪不怪」,八哥鳥講人話,聽久聽膩了,似乎也就沒有什麼感覺! 可是,有時候聽到八哥鳥不停地喊媽媽,令人很疑惑,因為,不知牠喊的「媽媽」,是把牠關在籠子裡每天餵食的「人媽媽」,或是聲聲呼喚尋找親生的「母鳥媽媽」?特別是母親節前夕,聽牠不停地喊媽媽,真如聽到一個找不到媽媽的小女孩在路邊哭泣,那樣的孤獨無助。因此,腦海裡不斷地思索著,如果牠喊的是人媽媽,「生的放一邊,養的功勞卡大天」,鳥兒也懂得感恩圖報,真是了不起!如果是為尋找鳥媽媽,希望找回失去的母愛,真情自然流露,怎不令人掬一把同情淚? 的確,每個人都有媽媽,從懷胎十月,一直到哺育、洗尿布,一路辛辛苦苦撫養成人;而每隻小鳥,經過母鳥生蛋、孵化、餵食和清糞便,羽翼豐厚還要教導振翅飛翔,人與鳥為了下一代付出的心血沒有兩樣,母愛光輝,是何等的偉大! 然而,人類號稱萬物之靈,除了爭權奪利滿足慾望,不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只要能吃統統抓來滿足口腹之慾,甚至,為了聽八哥鳥講人話,也抓來關進籠子,硬生生拆散人家母子親情,那是多麼殘忍呀!
-
人窮志不窮
國內低迷不振的經濟景氣何時復甦?這是一個廣受大家關心和又期待的課題,也是新政府當前的最最重要的財經政策。 日前,筆者在收看有線電視節目,遙控器按著按著,按到一台日語台,節目叫做「搶救貧窮」。日本現今的經濟景氣要比台灣還要糟,小泉首相上台後致力經濟改革,整個日本經濟仍毫無多大起色。他們亦寄望和韓國共辦世足賽,能夠刺激、帶動日本經濟的復甦。 讓筆者感動和激賞的是:節目中的老闆年已半百,經營鰻魚失敗,舉家頓失生計,妻子兒女三人和老闆一起受苦。然,可貴的是老闆人窮志不窮,心靈是豐富的,且能坦誠面對妻子兒女,也獲得他們的支持,即使家再怎麼的苦,全家的人都一條心,共同面對苦境,等待一家之主的老闆學藝成功,對未來不氣餒,仍是充滿著希望! 「搶救貧窮」節目製作單位邀來老闆和家人與觀眾見面。製作單位也幫老闆洽談到一家鰻魚店,非常樂意地提供老闆一個學徒的機會,而且允諾三年內要教會老闆製鰻手藝,希望幫助老闆重振鰻魚事業,讓他們一家走出困境,迎向光明的前景。 目前,國內的經濟景氣,從各種跡象顯示,已能嗅到逐漸回溫的氣息。亞洲各國財經首長相信:希望在美國經濟反彈的同時,亞洲在渡過經濟風浪後,即將出現較快的成長與復甦。阿扁總統再度重申拚經濟的決心,將全力讓產業研發升級,未來兩年台灣人民將見證夢想實踐,為台灣經濟再創新局。 一時的失敗,不可以失志。有如日本老闆人窮志不窮,勇於面對現實逆境。自助才有人助,也唯有不屈不撓,才能從逆境中再站起來。
-
「搖頭」說不,人生才酷
時下的年輕族群,遇情緒起伏或壓力,有愈來愈多的人尋求服用不當藥物的方式舒解,過剩的精力不是發洩在正當的運動或休閒活動上,而是藉助刺激中樞神經亢奮的各類違禁藥品,在PUB、KTV、飯店等場所手舞足蹈兼搖頭晃腦,沒日沒夜的燃燒自己。凡事追求流行的年輕人,連嗑藥的種類也非得跟上趨勢,想想「搖頭丸」這個有些沒頭沒腦的違禁藥品打從自社會新聞上「露臉」至今,一路「搖來」已成了年輕人嗑藥的大宗,且被濫用的情形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警方查獲大批年輕男女疑似搖頭狂歡,集體帶回警局驗尿:::」「青少年﹃另類打工﹄賣搖頭丸圖利,大學生也參一腳:::」這類的社會新聞佔據了愈來愈多的新聞版面,或許年輕朋友們為滿足好奇,也或許是生活上面臨挫折打擊或不被關心,心情苦悶尋求宣洩,更可能是因為其他自認為理直氣壯的嗑藥原因,但不論嗑藥的理由為何,在獲得短暫宣洩與快慰之後,卻可能付出極大的代價而不自覺。 臨床發現因濫用安非他命及搖頭丸引發的精神分裂患者有增加趨勢,研究更發現這類藥物傷害腦部並引發精神錯亂、多疑、幻聽、被害妄想等症狀,使用者普遍情緒不穩有暴力傾向,且這樣的後遺症可謂「長長久久」,因為即使只用藥一次,其對大腦的傷害也是長期而慢性的,想尋求一時宣洩或刺激者,實應三思。 一個平日身體健康,健保卡未曾使用過的少年卻因濫用藥物猝死,這是不久前發生的真實案例,年輕人憑藉著天賦的本錢,選擇以這樣的方式揮霍青春,得到的快感短暫易逝,對健康所造成的戕害卻可能要用一輩子來承擔,這是何等的不智?奉勸每一個年輕的生命,拒絕誘惑,遠離毒品,活出健康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