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社會治安,讓人痛心
臺灣最近又發生警匪槍戰,造成員警一死兩輕重傷;基隆市也發生縱火案,導致五人死亡八人受傷;臺銀松江分行發生行員涉嫌監守自盜一千多萬元;有人冒充星探迷姦多名女生;苗栗檢方在高雄港查獲海洛因磚市價超過兩億元;某黑道大哥遭人連開數十槍中彈身亡;知名科技公司博達申請重整董事長涉內線交易遭限制出境,還有偷拐搶騙等各種犯罪事件層出不窮,這是臺灣社會近幾天來的社會新聞寫照,臺灣社會為何會變成如此地步,不禁讓人感嘆,我們的政府你到底是在那裡? 臺灣社會治安的敗壞,實在越來越令人痛心,光是這幾天來,臺灣已發生無數次殺人放火的殘暴事件,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執政者還在忙於論功行賞,甚至還在忙於想拿下國會立委最多席次,更有甚者,放著社會治安敗壞不管,忙著搞什麼制憲修憲,難道經過所謂的修憲,臺灣就會經濟起飛、社會繁榮,或者就能臺灣獨立,從此一帆風順嗎? 我們不知道臺灣社會到底是怎麼了?為什麼人們會變得愈來愈沒有是非道德,為什麼人性會變得愈來愈兇殘,更令人痛心的是,儘管臺灣社會治安已敗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殺人放火、擄人勒贖早已司空見慣,然而我們的執政黨與在野黨,還在忙於政治惡鬥,如此繼續下去,臺灣的未來怎不讓人憂心。 一個好的政府,是要讓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祥和,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人民要這樣的政府幹嘛?不如沒有政府,大家擁槍自重各立山頭,也因為如此,臺灣企業界最近發出不談政治的呼聲,公開告訴政府,不能安內那能攘外,自己的社會治安都搞不安,政黨之間都不能和平相處,還奢談什麼國呢?我們希望執政者應該傾聽人民心聲,當務之急是應該把治安搞好,把經濟搞活,別在搞政治鬥爭了。
-
成功的法門
釋迦牟尼佛住世說法時,有一天在舍衛城東南的大河邊講經,一個對佛法非常嚮往的人來到河的對岸,他遠遠的看到世尊為眾人宣講佛法,很想過去聽法,然而水流湍急又無船渡,他只好在岸邊踱步。有個人告訴他說:「這河水不過深及膝蓋,用走的就可以過去啊!」這人一聽就踩著水面走過去,彼岸的人一看全都楞住了,有人還以為是神蹟,說是菩薩現身。佛陀這時說話了,他說這人不是菩薩,他只是對佛法有信心,你們如要到彼岸,靠的就是這樣的信心。 有信心,絕對是跨越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門,想做一個成功的人,想成就一番事業,只有從信心著手,前述佛陀的故事就是個很傳神的例證。當然,從某個角度來看,每個人的自信心都是殘缺的,都曾受過傷。傷痕的形成,自是我們成長歲月中,無數挫折和失敗經驗累積的結果。 這也不免令人想起,在一個很有名的動物實驗裡,科學家曾將一隻大魚,和一隻小魚,同放在水缸裡,然後以透明玻璃板隔開它們。志在攻擊的大魚,由於一再受阻於玻璃板,而無法「逮到」小魚。終於,在無數次挫敗經驗後,科學家抽掉玻璃板,大魚的攻擊行為也消失了。因為它已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地攻擊小魚! 兩個故事,就像一體之兩面,一個因為超強的意志而建立了無以倫比的信心;一個則因意志的頹喪而喪失了原本堅定的信心。因此,建立自信的第一個作法,應是永遠不要否定自己的下一次,永遠不要否定自己的未來,換言之,永遠要對自己抱以希望!一位文藝圈朋友曾開玩笑說:「比莎士比亞強的地方,是我還活著!」這個玩笑開得多麼雄辯,多麼自信!的確,活著就有希望,只要能懷抱著堅定不移的自信心,所有我們期望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記住,傷痕是屬於過去的,它和未來無關!不要做那隻錯失良機、不再主動出擊的傻魚,要多學學佛陀照見未來、信心滿滿的智慧!
-
「何日君再來」
還記得鄧麗君嗎?這位國內前歌壇天后,她的歌曲傳遍全球,紅透華人世界。 她生前積極參加勞軍,一首「何日君再來」,餘音繞樑,所到之處,不知風靡多少柳營戰士,也為她贏得「愛國藝人」封號。 儘管當時兩岸仍是相互對峙,但她優美歌聲,依舊魅力無法擋,隨著開放大陸探親,穿透「鐵幕」,廣受大陸民眾的喜愛。 一首「小城故事」,雖以台灣鹿港為藍本描繪而成,但在大陸依然深受大江南北的民眾傳唱。 還記得鄧小平嗎?這位權傾一時的中共前領導人,不僅在大陸「喊水會堅凍」,對台灣而言,也深具「影響力」,生前的多次「生死之謎」,就曾造成台股的多次大落大起,真是非同小可。 可是,當「大權在握」的老鄧,遇上「黃鶯出谷」的小鄧,人們對音樂藝術的欣賞超越了政治阻隔,當時在大陸甚至流傳著「老鄧不如小鄧」說法,可見,音樂深入人心,既深且廣,絕非「黑手」就可遮天了事! 時空拉回當今現世。台灣歌壇當紅天后張惠妹,過去大陸開唱,動輒吸引上萬歌迷;如今,只因曾受邀獻唱我國歌,即被大陸方面貼上「綠色藝人」、「台獨藝人」標籤,真是情何以堪,何其沈重,何罪之有? 日前在杭州,「阿妹」又遭大陸部分民眾抵制,被迫取消演出,這種以「政治第一」的民粹心態,意圖干涉音樂藝術,這種以過於簡化的「統獨」二分法,試圖來決定誰是敵人還是朋友,絕非處理兩岸關係的有效作為,甚至適得其反,引起兩岸更廣大的歌迷反感,如此,又何益於拉攏、提振所謂的「民心士氣」呢? 總之,音樂是無國界的,世上最美妙的共通語言,熱情高唱國歌的「阿妹」,何以就是台獨歌手?這樣教人選邊站,實在太扯了!相信有朝一日,鄧麗君能,張惠妹也能!廣大的大陸歌迷必會再度向「阿妹」招手,「何日君再來」大陸開唱,應是指日可待的,「阿妹」,加油吧!
-
無求品自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字造得非常有意思,諸如:「錢,有二戈,折傷古今人格;窮,只一穴,埋沒多少英雄」。是以,功名利祿是很多人一輩子追求的夢想,那怕是三更燈火五更雞寒窗苦讀,為的是從科舉場中揚名立萬,在金鑾殿接受封官賜爵,一旦袍笏加身,將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從前,封建時代想為官,靠的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缺一而不可;換句話說,過去想學而優則仕,那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除了自身要努力飽讀詩書,更要靠祖先平日種因緣、修福報相庇蔭。可是,今天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資訊傳播無遠弗屆,社會型態已完全改變,年輕人不再相信命運、風水和因果報應,所讀的書冊不再侷限於聖賢書,所學的不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是如何運用技巧在學測取得高分進名校,將來能一夕致富、或一步登天! 所謂「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一個人的心境快樂與否,有時不在於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以「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井水菊花茶」貼於宅門時時自省,每日粗茶淡飯,自得其樂;而清代文學家紀曉嵐,則將「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懸於客廳,自娛自勉。可是,這年頭人心不古,為了選票,可以不擇手段;贏了選票猶不知足,還要再來一次公器資源總掠奪的「割喉戰」,以選戰的操盤手、鑼鼓手、和打手,分別操控金融、媒體和選舉機器,儘管輿論譁然,卻仍充耳不聞,任其笑罵由人。換言之,居廟堂之上義利不分,不憚物議,不畏公評,如何不催化官場倖進取巧,阿諛成風?市井小民為了溫飽肚子,偷搶詐騙橫行,又何足為奇? 金門有一句俗話說:「錢銀有地賺,名聲無地買!」對照「錢有二戈」,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一個人追求名利是應該的,但切記吃相不要太難看,千萬不要讓人看笑話才好!
-
平安快樂幸福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法會」活動,自十四日起在縣立體育館舉辦,規模之大,堪稱是一場「世紀大法會」。由兩岸佛教高僧主法,為金門民眾和地方來消災祈福,依止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大悲心,庇佑金門永慶泰平豐樂,以及消弭戰地戾氣與增進兩岸和平,共創互惠互榮願景。 近年,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頻傳,烽火不息,多少的無辜百姓受殃受災。金門偏居海之一隅,無災無難,縣民生活安康富樂,何嘗不是一種福報呢!生長在金門這塊淨土福地,我們應感到無比的幸福,共同來愛惜它,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永享平安、快樂、幸福的日子。 我們不站在佛教信仰的立場,純以佛學來講,佛學可說是一門「心學」,浩瀚無邊,歸之一點來講:「就是找回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之心。」與之儒家思想所言:「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釋儒兩家的治學之道,都是要找回我們的「心」,得本就不怕失末。 佛學,對現代人的心靈是有很大的幫助,較之其他的學問,只能讓我們不斷地向外攀緣貪求,求不稱心就起瞋恨;非我計我,非法計法謂之痴;人而無謙謂之慢;於諸善法心生疑惑,不能信解謂之疑。貪、瞋、痴、慢、疑都是現代人的最大毛病,因之而起種種的無明煩惱,繼而影響我們內在的、外在的生活品質。 忙,是現代人的共業。如何找回我們的「清淨智慧心」?佛教講止觀及禪,儒家言靜慮定。覺知你的心,保持心的覺(醒)性。佛家云:「無量見縛,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心為本。」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只要保持心的覺性,就不會被內外在的壓力所困縛住而得自在!
-
不能自律,就靠法律
前些時候看到一篇轉寄的電子郵件,內容是提醒所有開車族和騎車族,交通違規行為的處罰範圍又更廣了。停等紅綠燈時超越白線要罰、行車或走路不靠右邊要罰、紅燈未有燈號指示擅自右轉也要罰:::舉凡一些經常在路上可以目擊的違規行為均在處罰之列,假如未來交通違規執法的尺度果真如此嚴格,行車族及用路人可不能再把馬路當自家後院,愛怎麼走就怎麼走,否則動輒觸法,免不了荷包失血。 說實在的,執法尺度愈來愈「龜毛」,並非政府刻意找人民的碴,畢竟法律規範是不得不的終極手段。無奈並非所有人都能隨時自我提醒、自我要求,總有貪一時方便或自以為是的僥倖心理,把基本行車與用路規範當成「僅供參考」,對於交通標線與號誌也是視而不見,一上了路只能用「任意橫行」形容,不僅影響交通順暢度,更是置己身與他人於險境。對於少數人不遵守交通規範,不尊重他人用路權益的違規行為,既然勸導也難產生作用,祭出更綿密的罰則雖情非得已,但為了還給多數守法民眾一個安全有序的行車環境,也是「一定要的」。 金門一個蕞爾小島,道路密度之高傲視全國,近幾年地區汽、機車數量成長速度之快,看一看滿街穿梭與停靠的車子便不難想像。車子多了,交通擁擠了,行車用路者若不懂遵守規範、相互禮讓,想要行得順暢、行得安全,談何容易?開車也好,走路也罷,只要使用到道路,就該確實遵守用路規則,最好是能隨時隨地牢記「遊戲規則」,再不然最起碼也要在看得到交通標線與號誌的路段把這些「提示」當一回事,否則不能自律,也只有仰賴法律約束,確保行車安全了。
-
「黑心」社會,值得深思
報載,臺灣查獲羼葷料的黑心素食,有人吃素二、三十年,沒想到結果是破功破戒,因此大罵不肖業者,怎麼對得起良心,怎麼對得起佛祖。 臺灣這幾年來,「黑心」事件層出不窮,且不只一樁,素食羼了葷料,讓吃素者含辛茹苦白吃素,清修為此破戒,還有「黑心」電視、「黑心」家電、「黑心」床墊,應該黑的黑糯米卻用白米來染黑,用來吃補的人參粉卻被驗出含有過量農藥,過期食品重新包裝當新品賣,甚至盜賣客戶資料、假綁架真詐財等等騙人的黑心勾當真是五花八門,難怪很多人都說,我們的社會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除了「黑心」事件,臺灣的社會治安更是每況愈下,每天翻開報紙,燒殺搶劫、殺人放火,各種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夫殺妻、子殺父、子不像子、父不像父,至於逞兇鬥狠、兇殺鬥毆更是每日從不間斷,臺灣為何會變得這樣亂,值得各界深思。 臺灣社會不僅「黑心」事件充斥,社會也越來越無是非之分,甚至連政治上也一片混亂,總統大選槍擊事件、驗票風波,到現在還未水落石出,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對立,還有兩岸的猜忌與衝突似乎愈演愈烈,如此持續下去,臺灣的未來實在令人憂心。 臺灣社會為何如此「黑心」,說穿了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人民愈來愈無是非之心,也愈變愈無善惡之辨,所謂「喪盡天良」,當一個社會笑貧不笑娼、壞人當道而無是非之分時,社會怎能不亂呢? 就以最近的「惡狗風波」為例,堂堂執政黨的國會立委,竟然公開大罵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是「惡狗」,這種言行舉止,我們將心比心,難道有理嗎?真不知我們的社會到底是那裡出問題,好像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這也難怪我們的社會會愈來愈亂。
-
平常心
看過這麼一則故事:從前有一個叫陳道婆的,他有鑑於那些打柴的樵夫,每天為三餐辛苦,一心一意砍柴和賣柴,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身,以致苦不堪言。他很感慨地說:「高坡平頂上,盡是採樵翁;人人盡懷刀斧意,未見山花映水紅。」 顯然,挑柴砍柴和賣柴固是忙碌辛苦,但這無非是為了生活。如果在工作中不能體會個中的情趣,辛苦的工作就顯得失去意義了。我想,這就是現代人,整天為了過分的貪求,把自己弄得飲食無味,坐立不安,失眠與焦慮。這些現象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都是失去平常心所致呀! 記得有人說過: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一切會是無色的;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一切會是黑色的;不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一切會是白色的。的確,以平常心觀不平常事,則事事平常,佛光山的星雲法師,就曾對「平常心」做了這樣的詮釋:無事時心能「澄然」,有事時心能「斷然」;得意時心能「淡然」,失意時心能「泰然」。說得更明白點,「澄然」、「斷然」、「淡然」與「泰然」,乃在提醒世人「歡莫喜」、「悲莫哀」,凡事應「如如不動」、「無罣無礙」。 當然,平常心絕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消極遁世」,它是一種境界。就像海上的波浪,有高有低,起伏不平,而不論是身處順境或逆境,若能隨遇而安,常保一顆平常心,就不會為外境所轉,得意時勿喜,失意時不悲。 總之,平常心就是生活要平常。隨時抱持著一個持平的生活態度,得,隨他去,失,也隨他去;歡,隨他去,悲,也隨他去,這正是平常心的表現,如果人際間的生活處事都能抱持著一顆平常心,必然能夠達到「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生活中」的境界。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一句大家朗朗上口的環保名言。 隨著科技的一日千里,世界真的只有遠傳,沒有距離,宛如一個「地球村」這般的環環相扣。 地球環境可說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北極圈的臭氣層破洞又擴大時,您有什麼感想?當媒體又相繼報導黑鮪魚與翻車魚銳減、寄居蟹無殼可居,不知我們又有何看法?如果政府、企業、個人未能將環境保育視為優先要務,終有一天,我們也會受到大自然的反撲,也會像寄居蟹般,無地可依。 古人有云:「以大自然為師」、「師法大自然」,的確,大自然的種種變化,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的啟示。 就以物種的演化來說,隨著環境變化,是許多物種繁衍乃至生存的不二法門。改變自我順應環境變化,甚至以環境融為一體,是牠們得以從千萬年生存至今的主要因素。 但是,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時可不這麼想,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可以「人定勝天」,說得更真確點,就是人類「太自私」了,君不見,為飽口腹之慾,大家以競啖「黑鮪魚」為時尚,你想大吃,我就大捕大撈一筆,這種搜括資源,只求滿足口慾於一時,不顧長期發展的策略,再富庶的地方也會成為荒地;再者,搶攻山坡地,濫砍盜伐林木、蓋起別墅大樓的結果,一遇狂風暴雨,就真的「發」了,土石流唏嚦嘩啦的慘不忍睹!還有,為了現代人生活的便利與享受,大量生產製造,隨之遺留多少污染問題,如喧騰一時的汞污泥事件,在在暴露出我們享受經濟發展與美食之際,也忽略了以自然為代價的後果。 總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環境保育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說:「泥土最芬芳」,多留點土地種樹植花,又說:「福不可享盡」,多留點資源給下代享用,如此,知福惜福,相信,我們的家園必能長長久久,永遠長青!
-
有恥且格
孔子在論語「為政篇」第三章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說實在話,三千多年前「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論述,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諸多字彙是艱澀難懂,然而,上述這一段文字卻很淺顯,按照字面上的解釋是:治理國家常用政令、法條來規範百姓──道之以政;百姓違犯法令即施以刑罰──齊之以刑;百姓懼怕刑罰,是不敢犯法,可是,難免有人鑽營法律漏洞贏取利益,內心不覺得慚愧與羞恥──民免而無恥。因此,法令訂得多,並不等於就能維持社會公平正義。 相反的,為政者倘能以高尚道德作領導──道之以德,讓子民經禮教感化涵養──齊之以禮;大家就不敢違背良心,去做不道德的事,既使不小心犯錯,也無需等到法律制裁,內心早已感到羞愧,人心向善,社會和睦──有恥且格。 然而,環顧今日社會,法令多如牛毛,不但繁雜冗長,且朝令夕改,非一般市井小民所能適從。何況,財大氣粗的人,可以花錢養人頭、買廣告營造高民調,進入國會殿堂,因人設法、因事修法,好處統統往自己的身上攔。再者,有錢有權的人,明目張膽違法亂紀,出了事再花錢聘請律師強辯,或動用權勢關說,把罪過往別人身上推。君不見,小市民交通違規或漏報所得,只能俯首認罪受罰,可是,官夫人連續漏報六次巨額股票交易,竟都是會計師的疏失,即是最佳明證! 所謂「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總統侍衛長執行勤務,竟讓歹徒公然開兩槍,分別擊傷正、副總統後逃之夭夭。無論事前防範、或事後處置,皆嚴重失職,衡情論理,就算沒有撤職查辦,也該懲處以昭炯戒,然竟獲暗中頒贈勳章和記兩大功,引發舉國譁然,儘管強調係依法辦理。然而,沒有掌聲的獎勵,就算是合法,卻遭千夫質疑不合情、不合理,受之能心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