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遠離虛幻快樂的影子
生活中,追求快樂和提高生活的品味與品質,是每一個人的權利,誰也無權去過問,或是去評論是與非、或對與錯。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觀點不同,對生活的價值判斷不同,對快樂的定義也不相同。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價值。但,若是將最後會換得痛苦的價值,去追求虛幻不實的快樂,就是把快樂建築在痛苦之上,那是不智的,所追求的也不過是藏在快樂後面的痛苦。 今日的科技發達,人們生活在一個物質化的社會裡。所追求的目標價值觀,常是建立在可量化的價值觀上面。因之,聰明的商業家創造所謂的「名牌」、「流行」等商品趨勢,無非是要吸引消費者,增加其商品的銷售利潤,掏空消費者的荷包而已。若是說有什麼品味,那也不過是個人對某一種的商品的好惡罷了!若有什麼感受,那也是自己內心的感覺而已。 食,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吃。食,說穿了,不過是要滋養身體所需的養份,吃得營養、吃得飽,能夠滋養身體,又何須日食千金?衣,也不過是遮體,那需要上萬、十萬的衣服才能蔽體呢?只要穿得合身、舒適、美觀即可。住,房子是遮風避雨、安家之處。有人貸款買房子,非得再花一筆大錢去裝潢,才能叫做「家」。溫暖、輕鬆、歡樂就是家最好的裝潢了。車子,也不過是代步的工具,非要百萬名車才能代步?才能顯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給了我們這樣的箴言,他說:「我們絕不應該用痛苦的代價去換取歡樂,即使只是局限於招致痛苦的風險,也不應該去冒犯;要是那麼做去,就是以正面而真實的去換取負面和虛幻的;但為了避免痛苦而犧牲歡樂,卻是有純利可得的。」所以,何者是有價值的快樂,何者是虛幻的「快樂」的影子。只有離開誘惑我們趨於痛苦的盲目,才能找到快樂的價值。
-
記住金門的樣子
前不久,「浯副」上頭一篇連載三天,名為「重遊金門續篇」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細讀之後,頗多感觸。作者曾在金門服役,多年後重返這生命中的第二故鄉找尋在那段戍守前線的歲月裡的點點滴滴。這一趟金門舊據點之旅有興奮卻也有失落,當努力憑著記憶中的影像找到當年熟悉的人、事、物,是一種激動與感動交錯的複雜心情,只是文中卻也不只一次看到作者滿懷期待搜尋當兵時的軍事據點,結果多半是目睹半毀或遭破壞殆盡的景象,記憶雖仍鮮明,卻來不及用相機留下它們歷經歲月洗禮的身影,成了作者此行深深的遺憾。 一個碉堡、一處哨所,對於那些曾經在這戰地島嶼服役的人而言,不僅只是軍旅生活的所在,更是與這從陌生到熟悉的島嶼間的情感聯繫,這份聯繫牽引著他們在多年以後舊地重遊,雖然景物難保恆久不變,但金門這些年來景觀的急遽改變,別說是令這些對這座島嶼有著特殊情感的台灣人感到措手不及,就連在地的鄉親,只要稍稍用心留意者,總會發現很多從小到大熟悉的景物,往往在極短時間內消失或變了樣,一旦來不及用影像記錄,恐怕也只能在記憶中拼湊原貌了。 不同於一般觀光客走馬看花的心情,作者把握重遊金門的短暫數日一一走訪昔日熟悉的人、事、物,憑藉的是對這座島嶼的一份捨不下的情感。記憶中某些影像早已不復存在,令他感慨地提醒和他一樣有心找尋回憶的人要「趁早」。可不是嗎?看著這塊土地上的許多景物正在快速消失,即使我們無力阻止這些改變與破壞,至少試著用文字、用影像留下它們的樣貌,讓不同階段的金門印象都能一樣鮮明。
-
重整國人對國家的信心
台灣自總統大選以來,社會上就瀰漫一股動盪不安的氣息,加上最近國際油價走高、中國大陸降溫、美國升息等因素影響,使得台灣股市跌跌不休,尤其是兩岸關係,似乎已降到冰點,更使得國人憂心忡忡,耽心兩岸隨時都可能擦槍走火,到時受害最深的將是廣大的平常百姓。 據報載,國內經濟今年以來強力復甦,按理股市應該欣欣向榮,但沒想到大陸一篇研究員的評論,就能讓台灣股市慘兮兮,使投資人嚇破膽,甚而令國人有如驚弓之鳥,由於兩岸關係近來似乎漸行漸遠,大陸方面繼負面解讀五二○總統就職演說、點名「綠色台商」後,美國商會、歐洲商會也對兩岸政策不滿,紛紛放話出走,由於兩岸關係詭譎,一有風吹草動,市場馬上風雲變色,投資人見貓如見虎,這也充分說明投資人心理脆弱,或者該說是國人對國家沒信心罷! 國人為何對國家沒信心,說穿了,主要是執政者讓人民沒有安全感,譬如,高雄捷運發生坍塌工安意外,執政者認為是肇因於立法院五年五千億元特別預算沒通過,不是市政府督導不力、輕忽工安的責任,對於這種推卸責任的說詞,聽來實在令人扼腕,也難怪我們的社會會愈來愈沒是非道德,也愈來愈亂。 臺灣有現在的成就,可說得來不易,國人千萬要珍惜,因為人民需要的是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任何會挑起兩岸問題的爭端,都是兩岸人民所不願見的,何況臺獨不是喊爽的,可以說獨就獨,或者可以不用看老美等國的臉色,尤其我們社會現在治安敗壞,燒殺搶劫、詐騙案橫行、失業率高,這些等等迫切問題都無能解決,兩岸問題就那麼急於一時?因此,如何掃除國人疑問,重振國人對國家的信心,正考驗執政者的能力與智慧。
-
「沒有用的用處」
「西瓜不紅不甜」。像這樣的老生常談,幾乎大家都能懂個中的道理,然而,單從表象來說,你不能說大的就是好的,也不能說小的就是壞的。除了瓜農的經驗談,一切似乎只有剖開後,親口試了才知。總之,中看的未必中「吃」,中「吃」的也未必中看,表面的光鮮與裡子的香甜,不能一概而論。 記得︽伊索寓言︾裡有一則故事說到,有一頭長著漂亮長角的鹿,來到泉水邊喝水,喝著喝著,忽然看到水面上的自己的倒影,鹿不禁洋洋得意的說著:「啊!多麼好看的一對長角!」可是,當它又看到自己那雙細長無力的雙腿時,卻又悶悶不樂了。就在這時,鹿從倒影中,赫然看見一頭兇猛的獅子正在附近徘徊,嚇的拚命地往前奔跑。由於鹿腿健壯有力,因此,就連有「萬獸之王」美稱的獅子也被甩得遠遠的。 就在鹿稍稍放下心中恐懼,悠哉悠哉的來到一片美麗叢林時,突然鹿角被樹枝給絆住了,就在進退不得之下,獅子追了上來,一口便咬住了牠。鹿在臨死時,悔恨交加地說道:「我真蠢!平日一直不在意的雙腿,竟是自己的救命工具;然而引以自豪的美麗長角,竟是害了自己的禍首!」 其實,沒有用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世間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用或無用、美與醜、有成就和沒有成就、甚至胖瘦等,都是人為所訂定的不同價值觀,如果硬要用絕對的尺來丈量,並依此做為衡量得失的判準,只是自尋苦惱,增添不必要的困惑罷了。 所謂中看不中用,這絕對是一種常識,古人也說:「金玉其外,敗絮其內。」就像買水果,總得懂得點挑選的門道,一味的從果子的表皮去度量,肯定覷不出個所以然來。重要的是有些果子美則美矣,可是贏了表象卻失了裡子;有些果子大則大矣,卻又大而無當,反倒是有些平實醜怪的,味道倒甜。 同樣的,有些人仰仗著一時榮寵的華麗外衣,恃寵而驕,狂妄自大,這些無形的行為舉止,就像是那雙華而無益的鹿角,只會處處阻礙我們向上提昇,這是必然的道理啊!
-
共尋兩岸中道之路
兩岸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大陸傳媒,炮火齊轟,嚴批奇美,揚言不歡迎綠色台商在大陸賺錢卻支持台獨。 台聯精神領袖阿輝伯說:「會吠的狗不咬人」,甚至反口相譏:「有種就來打!」 哈佛教授戈迪溫日前應歐洲商會與台北美國商會之邀,以「完美風暴」為題,發表演說。戈迪溫語重心長的警告,兩岸正在醞釀「完美風暴」,雙方領導人如不克制,長此以往,將面臨「希臘悲劇」式的結局。 所謂「希臘式」悲劇,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場無情的戰爭。 好萊塢製作的「特洛伊」電影─希臘城邦集結大軍,漂洋過海,耗費十年光陰,最後以木馬奇襲,攻下特洛伊城,史稱「木馬屠城記」。敗者城破人亡,勝者亦死傷慘重。這是荷馬筆下最悲壯的戰爭場景。 歷史證明,沙場征戰,沒有人可以佔到便宜;戰爭的殘酷,不僅會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莫大損失,更會嚴重撕裂兩岸人民的「心靈」,民族的不幸,莫此為甚,能不忍之、慎之,再三戒之! 歷史就是一面借鏡,戰爭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兩岸過去長期得以休養生息,靠的就是台海無戰的環境,進而開創了台灣「經濟奇蹟」,也使大陸改革開放,吸引外資,打造成為「世界工廠」,這在在說明了兩岸和平之可貴。 如今,兩岸因統獨之爭,再度造成台海風雲日緊,連外國學者也提出嚴重警訊,怎不令人悚驚?然而,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何化解兩岸目前的困境,不僅需靠兩岸領導人的克制,更有賴兩岸廣大人民的智慧與勇氣,跳出「統獨」舊有框架思維,勇於發出「中道」聲音,向戰爭說「不」,向當權者講出我們追求和平的渴望,大家在深體歷史現實共識下,沒有什麼不可以好好坐下來談,理出一條兩岸和平共存共榮的「中道」之路來,如此,我們才能成為歷史的贏家而不是輸家。
-
熱門!窄門?
最近,台北市甄選一百零八名國小教師,有萬人報名;華航招考八十名空服員,八千多美女競逐;淡江大學徵聘五十名師資,五百多博士應試,錄取率都創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求職者是剛走出校門的社會新鮮人,也是各專業領域的菁英,為了溫飽肚子而擠破頭,可以管窺當下失業情況之一斑!所謂「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一個專業和競爭的時代,孩子讀錯科系,畢業等於失業,豈能不慎? 我的孩子今年高中畢業,面臨選讀大學科系抉擇。當然,醫科仍屬第一熱門科系,可惜那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以孩子的學測成績,只能退而求其次選填理工科志願,幸獲保送電機系,也推甄上了兩個資工系、以及一個非電子的科系,按理說,只要電子科系畢業,將來有機會進入科學園區,最起碼,找個工作應該沒有問題。 然而,我閱讀過一篇報導,一位上市公司的「電子新貴」,籲年輕朋友選讀電子科系宜三思,因為,科技發展瞬息萬變,常常早上發明的科技產品,下午即被淘汰,產品競爭集團化,公司的成員皆為小鏍絲釘,那怕是喝過洋墨水的博士,充其量也只是「高級勞工」,背負著沈重的工作壓力。而資訊軟體研發,印度人才濟濟,雄霸美國矽谷,何況,許多國際專利程式,壽命都很短,被淘汰之後一文不值。雖然,科技公司每年都會到校園搶人,網羅加入研發行列,然一個人的智慧有限,被壓榨光之後,隨時將被調往行銷部門,甚至派到國外駐點,人生地不熟拚業績談何容易?尤其,離鄉背井家庭無法兼顧,就算沒被公司資遣,也常被迫自動走人,成為「中年失業」一族! 幸好,孩子常購閱商業週刊,心中自有定見,當他決定放棄電機和資工系時,很多人認為「頭殼壞去」,唯獨我舉雙手贊成,深信今天的「熱門」,就是明天求職的「窄門」,孩子的未來端看個人造化,有興趣最重要,畢竟,四年大學和兩年兵役之後,屆時就業市場是什麼局面,誰又能料想得到呢?
-
本立而道生
今年,世界許多的國家,都舉辦總統或是國會大選。我們也舉辦了總統大選,雙方陣營攻防競爭激烈,任何的一方都要贏得最後的勝利選舉。還記得嗎?其中,有一方喊出了只要贏一票就好,因為贏一票就贏了。的確,贏一票是贏,贏一萬票也是贏。重點是要能贏和為人民謀福祉,票的多少,那是次要的問題,如果不能贏,再多的票,也是枉然! 日前,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有一條街,住在這條街的夫妻,他們生的孩子都是男孩,可說是男丁興旺。有人慕名而搬進去住;有人呢!則是暫借一住,希望也能一舉得男,達到生男孩的心願。採訪的記者,也找來了風水師在現場解說,為什麼住在這條街的夫妻都生男孩,很少生女孩的原因在那裡? 時至今日,重男輕女的觀念已有了改變。但是呢?傳宗接代及養兒防老的觀念,還是牢牢地烙印在許多人的腦海中,非要有一男孩來繼承血脈。生男也好,生女也好,生男生女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生了孩子之後的教育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如願的生個男孩,而不能把他教養成才,成為有用之人。那生男孩,也只是徒有其名說有生男孩而已。 另一則新聞則報導:有人花了台幣二十幾億元,買了一塊風水很好的地,準備蓋大樓。希望好風水能庇蔭他的事業更飛黃騰達,如日中天。他的後代子孫呢!也能受到風水的庇蔭,代代興旺,綿綿延長。從古至今,多少的達官貴人,他們何嘗不也是想靠著風水來發達。如今,又在那裡!風水是末,積德行善才是本,也才能萬世流芳。 同樣的,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有一個「本」和「末」的道理在。做人、做事,如果捨本而求末,那到最後是一場空。為什麼?沒有本嘛!好比一棟大樓,沒有牢固的地基一樣,終究會倒下去的。有了本;人生有了目標,不會隨波逐流。有了本,做任何事都會有成就,不會一事無成。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就是這個道理。
-
堅持才能有成
這幾年,金門的產業型態有了較大幅度的改變,新興行業紛紛進駐,適度滿足離島居民的消費需求與新鮮感;傳統產業也因應時代潮流而導入更新更有效率的經營與行銷觀念。雖然這小島上還沒有百貨公司,也吃不到「麥當勞」漢堡,但一些稍具規模的賣場已陸續成長茁壯,類似速食連鎖企業經營型態的店家也在許多勇於開拓市場的先驅者努力下,豐富了金門的外食文化。 某無線頻道有一個專門介紹各行各業經營有成故事的探索性節目,曾經鎖定地區幾家不同性質的傳統產業轉型成功的歷程作為報導主題,這些老字號的家庭企業靠著實在的經營早有不錯的口碑,但如今不只得仰賴老顧客「吃好、用好逗相報」,還必須主動出擊,廣泛吸引潛在客層的注意,行銷管道與模式更必須多樣化,而這些早為金門人熟知的傳統產業,代代相傳至年輕一輩手上,勇於突破創新的態度,讓老招牌有了新風貌,甚至超越單線產品模式而走向多角化經營,拓展了新的商機,也賺進了更多的新台幣。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不論是開創一個別人從未嘗試的新行業,或是將老一輩辛苦建立的招牌做得更有聲有色,其實背後都需要一份執著與自信,從該節目所介紹的成功案例中,發現有太多太多「堅持到底,方才苦盡甘來」的經營哲學,倘若他們沒有百折不撓的信念,何以能熬得過一、兩年,甚至更久的虧損期,又怎能等到歡喜收割的那刻到來? 自己創業是如此,做任何一件事又何嘗不然?從這些積極打拚的故事中,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到認真執著,絕不輕言放棄的人生態度,不是嗎?
-
遏止犯罪,不該採嚴刑重罰嗎?
最近幾年,每天翻開報紙打開電視,各種犯罪案件令人觸目驚心,社會上到處充滿燒殺搶劫,擄人勒索,偷拐搶騙的暴戾之氣,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社會風氣變得如此敗壞呢!除了倫理道德式微,法令過於寬鬆相信也是助長犯罪事件滋長的元兇。 就以詐騙案為例,詐騙集團為何敢如此囂張,說穿了,可以不勞而獲,而且獲利豐刑責輕,可以一天打魚三天曬網,再以民眾資料外洩為例,據悉,根據目前法令,犯罪者最高只能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低風險、高利潤」,難怪犯罪者前仆後繼,為此,已有立委連署決定提出修法,將大幅提高處罰規定,諸如,有人偷賣個幾百萬筆資料,就有好幾百萬元收入,被逮到結果只被判六個月徒刑,還可易科罰金,如此這般的輕微罰則,豈非引人犯罪。 報載,去年台灣發生一起兒子因為借車不成,殺死母親的人倫悲劇,後來法官判處嫌犯無期徒刑,結果凶手的外婆卻出面請求法官判孫子死刑,因為她擔心孫子假釋出獄後,會再殺害親人或無辜民眾,老阿嬤一生吃齋唸佛,做出這個請求也是非常不忍心,但也有人權團體曾大聲疾呼我們的社會要廢除死刑,這兩樁事情如果放在一起實在充滿矛盾。 據法務部一項統計,今年三月份少年兒童觸法案件經各少年法院(庭)審理終結而裁判者有866人,其中以觸犯竊盜罪、暴力犯罪妨害性自主罪、強盜搶奪盜匪罪、恐嚇取財罪與毒品犯罪人數最多,而觸法案件中,刑事案件以觸犯強盜搶奪盜匪罪人數最多,所占比率也最高。這說明我們的社會治安不好好整頓真的不行了。 老實說,治亂世用重典,立意並沒有錯,為維社會治安採嚴刑重罰有何不可,畢竟只要你不做虧心事,那怕鬼敲門,多重的刑罰,只要你行得正,不作奸犯科,刑罰就不會上身。
-
以水為師
相傳,老子在其老師常樅即將臨終前,特別前往請益最後的教化,常樅把老子叫到跟前張開嘴巴,要老子看看他嘴內有何異常之處。老子看了半天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常樅就問:「牙齒還在嗎?」老子看了後說:「都掉光了啊!」常樅又問:「舌頭還在嗎?」老子不假思索的說:「當然還在!」常樅合上嘴巴正色的告訴老子:「這就是我最後要教給你的,柔軟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後,你應該以水為師。」 眾所皆知,水是最柔軟的,它可以適應各種容器的存在,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雖然形狀各有不同,但本質卻未改變。很多人都喜歡親近流水,像孔子、莊子、都喜歡看水流的樣子。現代人也喜歡到山頂觀看瀑布、到水霸上觀看清潭、到橋上觀看江河、到舟上觀看大海,有時甚至連自來水也能令我們感到親近,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來我們以為水默默地流著,看起來好像有什麼目的似的,可是它卻有好生之德地幫助著天地間萬物的生長。它往低處流去,有時快有時慢,一浮一沉都循著環境的義理而行;它潺潺而流。日夜不停,像天道一樣永不止息。當它奔流向前時,絕不逃避高山深谷,即使遇到險阻也不畏懼。有低窪的地方,它會照顧填平;有小孔細處,也必關注。不乾淨的東西,經過水的洗滌,都能夠成為光鮮亮麗。流水雖經過千迴萬折的路,最後仍必定朝向起先已定的目標堅定地流去。水有高深的內涵,是我們生活的教導者,所以很多人都喜歡親近它、思考它、學習它。 從表面上看來,水似乎柔弱不堪,個性又能遷就一切,任人安排,所以人皆以其為弱質,殊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謂滴水穿石,因水之柔,因水之力,能殺人亦能救人,就看你怎麼去加以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