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生活即教育
教育的種類很多,舉凡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皆是。大體來說,教育就是幫助、輔導、引領人類進步發達,適應時代潮流,進而開創美好明天的一種積極作為和努力。 說得更明白點,透過教育的功能,可以使每個受教育的人更懂得如何適應生活、如何排難解紛、如何觀察人生、如何使人生活得更充實更快樂。 因此,生活中的每個人,幾乎離不開教育,打個比方來說,人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只有透過教育鏤刻和打磨的功夫,才能使人生煥發出光芒,從而為世所用。 換個角度來說,一個未受過教育薰陶的人,充其量我們只能將他稱之為人,而不能使他真正的「成」為一個人,因為人只不過是動物的一種,而人之所以與動物不同,乃因為人有理性、有道德,而這些為人的必要條件,又必須從教育與生活中去磨鍊與體驗。 曾有人說:「永遠不要將你的孩子只教育成一個紳士,或是一個淑女;應該將他們教育成為一個男人,或是一個女人。」如此說來,教育是不能放言高論或是陳義過高的,教育的本質其實就像生活一樣,它使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懂得怎樣去陶冶性靈,懂得怎樣去刻苦自礪,甚至從生活中陶鑄出蓬勃昂揚的進取心。 過去,科舉時代,因人情之常,一般士子渴望功名,因此寒窗苦讀,學而優則仕乃成為一種牢不可破又根深柢固的觀念,但是到了今天,有了高深的學識,一定能換取大富大貴、平步青雲的觀念早已不切實際,人們之所以不能或免的必須接受教育的薰陶,一方面除了基於生活上之所必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機會教育裡,獲得一些寶貴的教訓,使人生過得更完美、更有責任、更富人情味和同情心。
-
人才管制得了嗎?
俗話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人才的流動,就像水的流動一樣自然,尤其是科技人才,哪裡有機會,發展潛力大,人就往哪去,這才是最自然不過的道理。 我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能如願以償的加入WTO(世貿組織),這就是希望能與世界接軌,同步的在全球貨暢其流。貨物的流通是一個全球的趨勢,難道人才的流通能自外於此一潮流嗎? 近聞政府欲透過立法管制科技人才外流,這項舉措已引起科技界強烈質疑,認為這是「科技戒嚴法」,限制人民的工作權,根本是開違反民主的倒車作法。 政府希望留住人才,留住台灣的競爭力,出發點是善意的。不過,「綠色矽島」強調科技要升級,要吸引外資投入,本土人才正在喊著要宏觀,要有國際視野,不料還未開往海外開疆闢土,就先受到管制,豈非自縛手腳?怎教人如何去放眼全球呢? 再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管理亦然,所有的科技,來自於人類的創意,而人腦是無法管制的,逼人選邊站,最後會逼得優秀人才「用腳投票」,那才得不償失,能不慎嗎? 政府如果真的那麼珍視科技產業與人才,應該是多提供良好的投資發展條件,而不是對投資廠商束手縛腳,對科技人才處處設限。政府如能維持台灣產業的活力與成長力,屆時根本不必限制人才流動,這些人想趕都趕不走。 看看美國之強盛,是因她能廣納各國人才。政府與其防堵人才流失,不如積極的打造有利企業的經營與就業環境,以留住人才,進而廣納天下菁英為我所用,這才是當前政府拚經濟的一著好棋。
-
人生怕抓漏
平日代步的車子因為冷氣出問題送修,原以為會很快修好,不料因管線漏氣,修車師傅費了好大勁「抓漏」才完修。就在車子「休假」的幾天裡,生活步調竟然也受到了不大不小的影響;不是說「做土水的怕抓漏」嗎?恐怕連修車師傅也怕,甚至每個人遇到人生中必須「抓漏」的時候,也不免要花費一番心力了。 星雲大師在一篇「防漏」的文中提到,漏就是東西壞了,如房子漏水、汽車漏油等等,都要加以修理,不修理就不能用,人的身體也一樣,也會有「破」、「漏」的時候,如腸胃破、漏了,就是潰瘍、出血,凡是漏了就是有問題;而人有煩惱,人就是有漏。他說,佛教把世間上的東西分成兩類,一是有為法,也就是有漏法;二是無為法,也叫無漏法。 他認為,世間上的森羅萬象,地水火風,因為受無常苦空的變異,時刻都在流轉,所以歸為「有漏法」;凡是常樂我淨,不生不滅的真如涅槃,就稱為「無漏法」。而一切修道的人,都在想辦法要超越有漏法,希望從有漏的世界,到無漏的世界。他又說,佛教講漏,就是煩惱,煩惱常把人生的大船給「漏」沉了,因此人生在世,一直在想辦法「補漏」;所以每個人對於漏的缺陷,實在不得不防! 世間上的人、物等任何形體,都會有缺、有漏的時候,有了缺漏,就會影響了正常的生活,所幸人的生理或物的外在形體,都比較容易發現,也都比較有機會補救。怕的是心中的缺漏,如果永遠不知、不覺,那麼漏盡的豈止是功名利祿、財法功德而已?人生也怕抓漏啊!
-
「重作馮婦」
十年前,承風衣和博文先生提攜,實習報版新聞編輯,加入「守門人」的行列,讓錯誤的新聞進不來,也出不去! 其間,曾因「牛仔唔捌虎」,接編新闢的「言論廣場」版,因屬公益投書,來稿刊出不致稿酬,且時空之囿能批評的範疇有限,稿源嚴重不足,常有「開天窗」之虞,幸好幾位文壇朋友,每每在緊要關頭拔刀相助,化險為夷! 的確,在這以民意為導向的年代,開辦「言論廣場」版,不僅為民意打開溝通大門,也為政府施政廣納建言;然而,中國人「自掃門前雪」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人抱持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事不關己都不願理,尤其,在這金錢掛帥、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聰明的人都不願「出頭者損角」,去幹損人不利己的傻事,所幸,這個島上,還是有許多有血性、有良知的鄉親關心這塊土地,勇敢地挺身而出,為大眾利益仗義執言,每次接到他們的投書,常常要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因此,雖是件苦差事,亦無怨無悔! 曾經,金門設賭場議題引發廣泛討論,贊成者少、反對者多,多次被恐嚇威脅不能登反對者文稿,自覺「權勢固然可畏,義理不可不爭」,仍堅守原則,之後,接獲一封有關「假酒」投書,描繪甚詳,打電話給二個相關單位,想不到接電話的人我講東,他應西,或是一陣嗚嗚不語,三天後即接到調職命令,到工廠印報,歷時三年半。 最近,職務異動又「重作馮婦」,再接編「言論廣場版」,企盼文壇朋友及讀者鄉親能繼續給予支持鞭策,大家共同來關心這塊土地,踴躍賜稿,記得現在是有稿費可領的喔!
-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今天使你即富且貴,祇能活十年,相信你一定不甘心;今天使你平庸且知足,能活上一百二十歲,相信你也一定不會甘心。人總是有貪求、不知足,總想魚與熊掌兼得,但又有幾人呢? 近年來,經濟不振,失業的大有人在;即使辛辛苦苦,所得亦是微薄。於是乎,對於社會現實的不滿,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的。 余不止於一次的,聽人講起:「你們吃公家飯的,最好的了。每月都有固定的薪水可領,且待遇又好,有保障。一天上班八小時,一個禮拜放假兩天,還有年假。那像我們,有做才有錢,一年做透透,相差真是太遠了。」 起初,余聽到這種酸溜溜的話,總會不服的去辯白一番。但,對於已有偏頗和先入為見的人,你是無法去跟他辯的。反正「你們比我們做工人太好耶。」一副憤憤不平的樣子,好像是公家飯的就是有「罪」! 玉是石,花崗石也是石。古人以玉來祭天,花崗石的用途就是適合當作建材蓋房子,各自發揮自己的才能。花崗石要變成玉石,那是不可能的。 社會就好比是一部大型的機器,有人做齒輪,發揮影響力;有人做小螺絲釘,發揮固定的功能,各司其職,社會機器才能運轉前進,這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也知。」又云:「君子不器。」祇要自己有才能、有實力,心胸寬廣。今日的時代,行行出狀元,不要妄自菲薄,前途發展是無限的。
-
演練,別只是玩玩
一場突如其來的三三一地震造成了台北市不小的災情,除了多人傷亡也留下危樓處處,政府照例在「有刺激才有反應」的法則下,針對地震震出的諸多問題進行檢討,同時也舉辦相關的災害應變演練,期透過平日的訓練與防範降低每次意外災害可能的傷亡與財損。 防患於未然,固然是極為正確的觀念,政府或民間機構經常性的舉辦一些防災救災的相關演練以求「熟能生巧」,更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事,只不過綜觀國內為因應各種狀況所舉辦的防災救災演練或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的演習,甚至是國軍模擬禦敵的軍事演練,多半是熱鬧有餘、嚴謹不足,儘管媒體每每在報導這類的主題演練新聞時都會很捧場的強調「演練過程相當逼真」,但映入觀者眼中的往往是參與演練者時而有脫線演出、時而一副嘻笑輕鬆狀的突兀畫面,很難說服觀者相信他們真的是很「認真」在操作。事實上,每一次演練的認真與確實與否,可能都關係到一場悲劇能否避免或降低相關的傷亡與財損,熱鬧之餘,能讓參與者或觀看者體認演練的實質意義並確切學習各項必備的知識與技巧,方不致讓演練流於形式。 強震引發的天搖地動的驚險景象,箇中滋味只有親身體驗的人才能真切感受,當新聞報導著小朋友進入地震模擬室體會各級震度的效果並學習如何應變自救,映入眼簾的是一群孩子在劇烈搖晃的模擬室中嬉鬧,表情是開心帶點好奇,整個防災宣導活動彷彿只是另一個假日園遊會,如此玩完一「ㄊㄨㄚ」,對地震能存有幾分敬畏與謹慎?災害多是難以預料且無情的,脆弱如我們能與之抗衡的只有多一分的認識與防備,這些要件有賴平日的演練,而且是認真嚴謹的演練,您以為呢?
-
經營人生的目標
人生需要有目標,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尊嚴。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目標,就像一葉漂泊海上的孤舟,岌岌可危,前程堪慮。 嚴格來說,目標就是一種理想、一種標準、一種希望,是經由自己所釐訂的願景,這種願景更需要自己去開創、去奮鬥才可實現。當然目標不可訂得太高,務須衡量自己實力的高低作決定,如此,比較有把握兌現你的理想。 環顧時下一些年輕人常犯有好高騖遠毛病,不切實際,凡事總想要能夠一步登天,一勞永逸。試想,天底之下豈有這種好事嗎?如有的話,也是一種巧合!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年輕人固然有自己的理想與抱負,這是可喜可賀的,更是值得肯定的。不過,這些理想不能違背現實,更不可與生活脫節,必須是自己能力之所及,才有效果。 其實,每一個人都要做好生涯規劃,平淡無奇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在世也不過是短短的數十寒暑而已,在如此短暫的人生過程中,要如何讓你的一生充滿多采多姿,那才是需要考慮的。 人生的境遇各有不同;有的人一輩子一帆風順,風風光光。而有人卻一生命運多舛,事事不順;甚而顛沛流離、潦倒一生,讓人不無所感,感嘆人生的無常與無奈。 不過,命運之神是操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你有認知、肯幹、肯吃苦,相信命運也會被你改變的。因此,追求人生的目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理念。有了人生的願景,生活就不會失去重心,亦會更加積極、努力去實現理想與目的,開拓璀璨的未來。
-
兩岸貿易導入正軌
地區最近查獲多起走私案件,甚至有走私者拒絕攔檢衝撞員警引來警員開槍事件,這說明地區走私事件已到不容忽視地步。 地區自戰地政務終止以後,走私案件日愈頻繁,甚至已達見怪不怪,從地區市面上到處充斥大陸貨可見一斑。 目前,地區各海岸線,經常可見海上攤販的蹤影,以前海上攤販兜售的物品大多屬小宗貨品,如今進行到只要一通電話連絡,要買的物品應有盡有,且由於大陸物品價格便宜,引來地區民眾趨之若鶩,如何導正兩岸貿易走上正軌,避免走私案件頻傳,是地區重要課題。 兩岸開放小三通,目的就是要促進兩岸經貿與人員交流,但自小三通開放以來,大陸方面僅幾航次砂石走正途來金,至於地區目前市面上觸目可及的大陸農產品與民生物品,則是兩岸人民私下合作交易的成果,這些大陸物品,如果係屬玩具、衣服、鞋子等類也許無傷大雅,但怕的是,像大陸農畜產品,如果未經檢疫,一旦連疫情也引進來,那後果就嚴重了,何況走私案件如果有不肖份子走私槍、毒,那對地區的危害更加嚴重。 小三通開放已很長一段時間,為避免走私槍毒、假金酒及未經檢疫農畜產品,地區宜設立與大陸人民交易的灘頭市場,把兩岸交易導入正軌,讓兩岸人員能在光天化日下進行交易,一來可減少走私槍毒等案件發生,二來又可集中管理讓兩岸人民自由交易,至於設立灘頭市場的有關管理方法與配套措施,尚待有關單位研擬。
-
真真假假假亦真
說到運用謀略、營造假象,史上鮮少有及得上曹操的手段。據說曹操年少時,經常和袁紹混在一起,有一次他兩人看到別人新婚娶妻,便趁夜黑潛入新婚者家中,然後大喊「有賊!」當屋內的人都跑出外頭察看,曹操逮到空檔便抽刀直入,把新娘揹了就走。曹、袁兩人退出屋外後,一時迷路,竟闖入橘園當中,橘樹多刺,刺得袁紹渾身亂顫。曹操怕袁紹被抓,敗露事跡,情急之下把新娘子留給袁紹,便往園外衝出,同時大聲呼喊:「偷兒在這裡!」眾人尾隨曹阿瞞之後抓賊,結果是想當然耳,後來雖然抓不到賊,但當曹操使了個小手段把新娘子送回時,眾人反而把他當做英雄般人物看待呢! 一個靠著製造「假氣氛」討生活的人,後來憑藉著個人的機巧與手段,其至連政權都騙到手,實在有其過人之處。曹操一生殺人如砍草芥,他的特長全在一個心子夠黑,又全然是那種為達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的典型,他曾說過:「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樣一個以自己為中心,又深諳機巧權變的人,有這樣的本事,不成功也難。 可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生活基本上過得並不快樂而且有點寂寞,因為他老是擔心有人暗中要謀害他,又不願主動親近他人,也從不願讓他人親近,因此他的一生固然叱吒風雲、雄霸一方,但無可否認的,他始終是黑暗人性中的犧牲品。也因為如此,他也始終活在一種極不安全的氛圍當中,永遠只能靠著製造出另一番假象來保護自己。 對很多人來說,曹操這種「假假真真真亦假」的人生殊堪借鏡,也許我們周遭就有這種人,或者說我們本身就是這種人。無論如何,這種人對人對事就是少了那麼一點真,只懂得在真真假假中虛與委蛇、耗費人生,對於這種人,你很難寄望他會用一顆赤子之心來待人,更不用相信,在人生道上,他們能摒絕宿怨、無我無私,誠懇待人始終如一。
-
以觀照之心來看世界
一個人的心情,就是其內心的寫照。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行為。反映出來的是一副好心情,或是壞模樣,誠所謂的「把心情寫在臉上」。 質言之,一個人如用對比的眼光去看世界,會覺得有一大半以上的事情都是污穢不堪的,換個角度,如用觀照的心情去看世界,則會覺得處處鳥語花香。 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真的嗎?其實也不盡然。佛家說:一粒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大千世界內有三千小世界,宇宙間的塵沙何其多,所有的爭鬥紛擾在局外人來看,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無關緊要的灰塵而已,甚至大部分的時候連灰塵都不是,紛爭的不必要性,自然可想而知。這誠如六祖惠能所誦的偈子:「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必惹塵埃。」明心見性的以觀照眼光去看世界──當我在路上走過∕看看屋角上的陽光∕聽聽樹枝間的風聲∕所得到的快樂∕沒有再大的了。真實描述出一個人的心情,我心即是我佛,我佛就是我法,那裡能夠向外求呢? 總之,生命的意義,在於豐富自己,造福社會。只關心自己的人最孤獨,只想到自己的人最寂寞,凡事計較不一定可以免掉吃虧的事實,倒不如替自己打造一個好心情,想一想,能在星空下,坐在河邊,心情開朗的冥想,所得到的快樂,沒有再大的了。這樣的人生,才是我們最真實、最愜意的生活,就在我們生活其中,不必向外需求,悟了,自己渡自己,以觀照的心情來看世界,人生多美麗,快樂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