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鼓勵減量燒紙錢﹐過個環保中元節
又逢一年一度中元節,遵循傳統民俗舉行祭儀的民眾不在少數,可謂焚燒紙錢旺季。某些縣市的環保局鼓勵民眾將紙錢集中燃燒,協調各鄉鎮連鎖超商提供代收紙錢服務,分批運往環保局的焚化爐集中焚燒,此舉不僅有助於降低空氣污染,更可釜底抽薪減少因為民眾疏忽未仔細澆熄紙錢餘燼,意外引發火災的機率。 中元節祭儀有助於使民眾對待陰間亡魂更加虔敬,然而焚燒大量紙錢,對空氣品質與環境衛生都會衍生負面效應。猛燒紙錢不啻地球暖化效應火上加油。為求使中元節祭典更環保,並兼顧文化傳承,任何切合前述兩個前提的措施都值得推廣。由各地連鎖超商代收紙錢固然是好點子值得肯定。但若民眾們能減量焚燒紙錢,可能會更好吧? 焚燒紙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化學物質助長空氣污染,祭神如神在,貴在心誠意正,政府呼籲民眾舉辦中元節祭儀,改以鮮花素果祭拜並無不可,有人認為民眾祭拜時燒紙錢的習慣已長久,一時要改變,效果有限。如果各寺廟帶頭引導信眾改變觀念移風易俗,將有助於減少空污。 民眾習慣大量燒紙錢祈家人平安並為先祖或無主亡魂祈福,認為紙錢燒得愈多代表心意愈虔誠,各地寺廟每年燒掉的紙錢數量加總起來相當可觀,若各寺廟主事者能夠深明大義,體認大量焚燒紙錢將產生嚴重空氣汙染,以身作則減少焚燒紙錢數量,進而倡導祭祀不必大量燒紙錢,必可以達到宣導成效。 為求降低空氣污染,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符合環保前提的祭祀措施變革,勸導民眾減少在中元節焚燒紙錢數量值得肯定,但就長遠論之,筆者建議宜改變宣導對象,將重心放在寺廟。 若各地寺廟都能接受不焚燒紙錢,久而久之民眾就會接受這樣的觀念,讓大家能過個更環保更清爽的中元節。
-
普世價值搭建兩岸的和平穩定
兩岸關係的推展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所關心的重點,也是政黨間相互博奕的場域。而兩岸關係推展的依據更是各政黨間重要的競合議題。所有的外交行為與政策決定,其所反應的是背後的價值觀與對自我身分的建構。政治學「建構主義」提供了這樣的解釋途徑,該理論所強調的是國家在相互交往與互動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去探究對方的態度與立場,從而回頭來界定自己的政策決策與行為。這種不斷的從相處的過程,界定自我的身分認同,後形塑自己的行為與決定,就是一種建構的過程。例如:美國對於其盟國英國擁有核子武器所感到的擔憂,絕對會比北韓擁有核子武器要來的低。換言之,當國家確認了其身分後,會引導國家的行為。一旦身分有所改變,利益也會跟著改變,最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隨之變化。 回顧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是不斷的在身分的認同與行為的改變之間變化。從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開始,政府在身分上認同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因此在治權已不及於整個大陸,但是我們還是努力的將政府的格局與外交的架構擴大,以維持當時對於自己身分認同的建構。而這樣的身分建構反應到外交政策與行為上,是一種「非黑及白」的行為表現,因為我國主張中華民國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因此中共政權就成為了偽政權,而在稱謂上則以共匪稱之。 但隨著中共政權的日益強大,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處境變的更加困難。從退出聯合國、美與我斷交,到之後如骨牌效應的外交關係中止。中華民國的處境,已不復當年,從對外關係的處境之下,我們開始重新去界定自己的身分,以及在此身分之下的行為與利益。隨著1980年代末期開始兩岸關係的緩和以及民間交流、投資的日益擴大。政府改變過去不交往的政策,開始與對岸政府在更多實質議題進行交流與談判,進而在1992年促成「辜汪會談」,並且建立了至今影響甚鉅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由此可看出我們對身分上,不再堅持唯一的概念,將適用的範圍擴大到一個中國,但在這一個中國的架構之下,可以各自表述。 2008年馬政府上台執政,對於身分的認同與兩岸政策推行的架構,奠基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原則,在此原則上馬總統更進一步闡述兩岸關係為「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的原則。更可以看出我國在身分認同上的重大轉變。由上述簡單的回顧我國對自己的身分建構與認同的建立不難發現,不論身分的定義如何改變,基本上都還是在政治議題的框架之下進行調整。若未來兩岸關係的推展可以超越政治的框架,回到對於身為「人」基本價值的捍衛,將是為兩岸關係奠定下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的里程碑。 因此筆者主張,兩岸關係下個世代的和平與穩定需跳脫政治的框架,重回到對於「人」基本價值的捍衛。透過「保障自由、捍衛人權、促進民主」的普世價值,作為兩岸交流的準則與方針,將會是打破現有框架的途徑。若兩岸關係的推動回到對於「人」基本價值的尊重,並且透過「保障自由、捍衛人權、促進民主」的方法來進行有著三個層次的好處。對於國內而言,可以打破各政黨在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上的差異與距離,共同拉回到爭議較小對於「人」基本權力的保障,並且促進政黨的和諧;對於兩岸關係而言,中華民國的自由、人權與民主將可進一步透過以此為架構的原則,促進對岸也朝這個方向邁進與發展,讓中華民國成為促進對岸行動的倡議者與推動者;最後以國際層次觀之,當全世界最大的國家,開始往保障「人」的基本價值時,這也將會是全人類所樂意看到的願景與發展。
-
欣聞金門島可自大陸引水之想法
近期讀到國內各大新聞媒體報導前些時日海基會與海協會舉行第九次會談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亦將金門島自中國大陸福建直接引水列為會談之議題,會後雙方發表同意積極全力促成,並預計於三年後,金門便可從中國大陸福建直接引水,得知此消息後,莫不令諸多鄉親深感欣喜,因為,那困擾金門許久之缺水問題,將於三年之後,終於可以稍作改善,但是,筆者深覺金門刻正發展養生島、大學島、閩南文化及觀光等情事,金門未來仍需要補強建置自己之供蓄水設施,為何?因為以長期之經濟效益及提升自我競爭力和獨立自主之原則考量,金門就不能完全與過度的依賴他人提供之水資源,而且金門島空氣清新、自然環境優美及無工業廢水之污染,這是金門島與眾不同之處,故那春雨、梅雨或颱風季節來臨時,水利單位應將之視為寶物,廣為儲存雨水量(維持60%),並搭配未來自中國大陸福建地區引用的水資源(維持40%),相互使用,方能使金門島完全步上無缺水之境及深具競爭力,未來之相關補強措施及建議如下: 一、農業單位 全面推行金門為無農藥及無化學肥料之農業島。 二、工務(都計建設)單位 (1)全面推行金門島為衛生(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達100%之島嶼。 (2)規劃變更及構築金東田墩養殖區為能連通金門各大水庫(含滯洪池與地下深蓄水井)及埤塘之「金門水庫(長2000公尺×寬3000公尺×深20公尺)」。 (3)規劃金沙溪、斗門溪、金沙水庫、榮湖、山西水庫、田埔水庫、龍陵湖、太湖、庫池及古崗湖、慈湖等區域,為「金門水庫」之集水區,集水區內廣設蓄洪池(長300公尺×寬500公尺×深15公尺)及地下深蓄水井(長30公尺×寬50公尺×深10公尺)。 (4)挖掘「金門水庫」及廣設的滯洪池或地下深蓄水井與各大水庫、河川之疏浚土方,在不污染環境與破壞自然生態下,可思考均勻堆置與補強於金門地區被掏空之海岸線或是作為地區之建築材料。 三、自來水單位 (1)規劃使用電腦自動化設備控制啟閉重力閘門(水量係利用自然重力之調整)或壓力閘門(水量係利用抽水機抽取之調整)之連通金門水庫及金沙溪、光前溪、金沙水庫、榮湖、山西水庫、田埔水庫、龍陵湖、太湖、庫池、古崗湖、慈湖及地下深蓄水井與滯洪池和埤塘之輸送箱涵或幹管,以利金門地區雨水的儲存及水資源之統一分配。 (2)全面規劃設置金門島內之東水西引或西水東引之輸送幹管。 (3)加強實施與設置金門地區內的湖庫、滯洪池或地下深蓄水井及埤塘之疏濬及防範優養化設備。 金門自然環境優美,工業廢水污染少,這是與其他地方不同之處,我們只要逐步(年)將金門島推行為衛生(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達100%及無農藥、無化學肥料之島和補強建置自己之供蓄水設施(維持60%),並搭配自中國大陸福建地區引用的水資源(維持40%),相互使用,金門除可提升自我競爭力之外,更能常保水資源之充裕無虞!
-
普世價值搭建兩岸的和平穩定
兩岸關係的推展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所關心的重點,也是政黨間相互博奕的場域。而兩岸關係推展的依據更是各政黨間重要的競合議題。所有的外交行為與政策決定,其所反應的是背後的價值觀與對自我身分的建構。政治學「建構主義」提供了這樣的解釋途徑,該理論所強調的是國家在相互交往與互動的過程當中,會不斷的去探究對方的態度與立場,從而回頭來界定自己的政策決策與行為。這種不斷的從相處的過程,界定自我的身分認同,後形塑自己的行為與決定,就是一種建構的過程。例如:美國對於其盟國英國擁有核子武器所感到的擔憂,絕對會比北韓擁有核子武器要來的低。換言之,當國家確認了其身分後,會引導國家的行為。一旦身分有所改變,利益也會跟著改變,最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隨之變化。 回顧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是不斷的在身分的認同與行為的改變之間變化。從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開始,政府在身分上認同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因此在治權已不及於整個大陸,但是我們還是努力的將政府的格局與外交的架構擴大,以維持當時對於自己身分認同的建構。而這樣的身分建構反應到外交政策與行為上,是一種「非黑及白」的行為表現,因為我國主張中華民國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因此中共政權就成為了偽政權,而在稱謂上則以共匪稱之。 但隨著中共政權的日益強大,中華民國政府的外交處境變的更加困難。從退出聯合國、美與我斷交,到之後如骨牌效應的外交關係中止。中華民國的處境,已不復當年,從對外關係的處境之下,我們開始重新去界定自己的身分,以及在此身分之下的行為與利益。隨著1980年代末期開始兩岸關係的緩和以及民間交流、投資的日益擴大。政府改變過去不交往的政策,開始與對岸政府在更多實質議題進行交流與談判,進而在1992年促成「辜汪會談」,並且建立了至今影響甚鉅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由此可看出我們對身分上,不再堅持唯一的概念,將適用的範圍擴大到一個中國,但在這一個中國的架構之下,可以各自表述。 2008年馬政府上台執政,對於身分的認同與兩岸政策推行的架構,奠基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原則,在此原則上馬總統更進一步闡述兩岸關係為「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的原則。更可以看出我國在身分認同上的重大轉變。由上述簡單的回顧我國對自己的身分建構與認同的建立不難發現,不論身分的定義如何改變,基本上都還是在政治議題的框架之下進行調整。若未來兩岸關係的推展可以超越政治的框架,回到對於身為「人」基本價值的捍衛,將是為兩岸關係奠定下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的里程碑。 因此筆者主張,兩岸關係下個世代的和平與穩定需跳脫政治的框架,重回到對於「人」基本價值的捍衛。透過「保障自由、捍衛人權、促進民主」的普世價值,作為兩岸交流的準則與方針,將會是打破現有框架的途徑。若兩岸關係的推動回到對於「人」基本價值的尊重,並且透過「保障自由、捍衛人權、促進民主」的方法來進行有著三個層次的好處。對於國內而言,可以打破各政黨在兩岸關係與身分認同上的差異與距離,共同拉回到爭議較小對於「人」基本權力的保障,並且促進政黨的和諧;對於兩岸關係而言,中華民國的自由、人權與民主將可進一步透過以此為架構的原則,促進對岸也朝這個方向邁進與發展,讓中華民國成為促進對岸行動的倡議者與推動者;最後以國際層次觀之,當全世界最大的國家,開始往保障「人」的基本價值時,這也將會是全人類所樂意看到的願景與發展。
-
促參平議─拒絕BOT﹖
信不信由你,將近一個月前,BOT又大大的露臉啦!銘謝惠顧、感謝支持!只是…?嗯!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納悶了一個月,真的感到智商愈來愈低!…唉!對不起,我相當缺乏反省能力,說智商愈來愈低,不是說我啦! 這事情是這樣的,話說今年六月底,在立法院中興大樓有個高舉著『拒絕BOT』大旗的記者會,熱鬧登場,隨後當然也上了媒體版面。本來一個月都快過完了,到現在還真的沒看懂為的是什麼事情而勞駕諸先進『拒絕BOT』,實在也只能怪自己IQ太高、程度太低,還要多多進修一下BOT,來與先進們看齊。可是,這二天居然有專家學者不恥下問的打電話來質問區區不才。 專家學者:「XX電視台BOT的事情你知道嗎?為什麼政府一再搞BOT的黑箱作業…?」 區區不才:「…嗯!…啊!…噢!…唉!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專家學者:「我跟你說,政府根本就是不能相信的,從陸軍禁閉室殺人事件看BOT,你早就應該可以看穿政府的欺瞞本質。你不信就上工程會的網站看看,根本找不到『XX電視台BOT』的案子…。」 區區不才:「…嗯!不好意思!今年開始BOT的事改到財政部推動促參司在輔導,恐怕工程會的網站還真的是找不到BOT的資料…。」 專家學者:「(鍵盤聲)…你看,財政部也一樣黑箱作業,我現在正在看他們的網頁,根本就沒有『XX電視台BOT』的案子…。」 區區不才:「你確定XX電視台真的是BOT案?」 專家學者:「你簡直是不可理喻,XX電視台已經BOT十年了,你都還糊裡糊塗的搞不清楚狀況,…(以下有些需要打馬賽克的器官名稱,比照《金瓶梅》等名著的筆法辦理,以下刪除若干字)…」 區區不才:「…(無言)嗯!」 專家學者:「我告訴你,促參法十多年了,XX電視台已經BOT十年了,肯定是促參法的案子,找不到資料也肯定是政府黑箱作業,一定要政府出來說清楚、講明白,人民有知道的權利…!」 區區不才:「…(無言)嗯嗯!」 這到底是誰招惹了誰?趕快搞搞清楚。 果然,都快一個月了,這條新聞還在網路上,大大的標題就訴說著『X台十年,拒絕BOT』。一篇約二千五百字的網路新聞報導,唯一談到BOT的,就是『拒絕BOT』的口號。網路新聞報導中,還有一個六分二十八秒的影片,差不多到了六分二十秒的時候,與會者一起高喊口號『…拒絕BOT』,這時候才看到這電視台與BOT的關聯。 不對,肯定不對!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中必有還看不懂的門道。是嗎?是嘛!再看一遍、再看二遍…,原來如此。你看,在『拒絕BOT』加驚嘆號的大標題下面,再加上『向張三拿錢,被李四包養』加問號的小標題,啊!頓悟!頓悟!有如醍醐灌頂一般,心頭一片清涼!真的厲害,既像是西毒歐陽鋒的蛤蟆功,又像是北丐洪七公的降龍掌。哇咧!弄得如醉如痴,根本不知所云!套用韋小寶的名言,有道是『鳥生魚湯…有如滔滔江水…』真的不知道在說啥子! 好,萬流歸宗、正本清源,從BOT的定義來研究看看。這年頭沒有什麼東西不在網路上。 行!谷歌谷歌一下,鍵入BOT三個魔術字母,才零點二四秒的搜尋時間,找出三億一千萬個條目,前三條都是《台灣銀行》,啥子東東?BOT怎麼變成《台灣銀行》了?噯呀,別沒學問啦!就算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台灣銀行》不就是Bank of Taiwan,那英文縮寫不就是BOT嗎?所以說,這下都懂了,『拒絕BOT』就是『拒絕《台灣銀行》』。這肯定是對的,不然怎麼會說『向張三拿錢,被李四包養』?君不見一個『錢』字了得嗎?但是,『向張三拿錢,被李四包養』跟《台灣銀行》又有什麼關係?又跟BOT有什麼關係?您聽過『黑狗偷食、黃狗遭殃』麼?這個羅生門到底是怎麼個說法?大家一起踹共踹共!答案無非下面幾個選項: 一、政府一再黑箱作業,隱瞞『XX電視台BOT』的案子超過十年,BOT罪該萬死。 二、XX電視台拒絕跟台灣銀行往來。至於,誰包養誰?就先去驗了DNA再說吧! 三、黑狗偷食、黃狗遭殃,加上張飛打岳飛,都在雲端不知所云。 四、BOT業者自己掏腰包花錢,買下了六分二十八秒的廣告,足足看飽了BOT三個大字,便宜啊! 五、陸軍禁閉室也是BOT的。 六、以上皆是。 七、以上皆非。 上回不是說中國文字的活學活用,肯定是有趣極了。您看不是嗎?看倌,這可不是在教國文嗎?
-
理性討論BOT案
近期在金門日報連續幾星期看到作者為葛賢鍵先生的大作。葛先生據金門日報資料顯示是「中華民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協會創會理事長」。其大作是談論BOT方式對政府經濟建設的貢獻,由一位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協會創會理事長來討論BOT的「好處」,一點都不令人意外。BOT絕對不是洪水猛獸,但BOT也應該不是萬能的仙丹妙藥。根據維基百科解釋:「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或稱興建-營運-移轉、建設-運營-移交、建設-經營-轉讓等(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多以英文縮寫BOT稱之,是一種公共建設的運用模式,為將政府所規劃的工程交由民間投資興建,並且在經營一段時間後,再轉移由政府經營。18世紀中葉的土耳其邀請了國內外承包商共同參與規劃公共部門民營化政策,是最早採用興建、營運、移轉之模式的案例。」 為什麼說BOT案應該不是萬能的仙丹妙藥?在商言商,商人不是慈善機構,他願意參與政府所規劃的工程,並投資興建,一定有其商業利益考量,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幹。所以客觀而言,BOT是業者與政府雙方衡量各項利益後,所採取的一個各有所需的辦法,政府省去大筆資金的投注,業者由政府提供的工程營運謀取其預估的利益。白話一點講,沒有利潤,商人幹嘛要做?所以綜觀國內的幾個重大BOT案,其成敗應該是「該BOT案的合約條件,內容是否公平合理」。高鐵BOT案就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實例。 高鐵BOT案,原始考慮也是政府不需要投入大筆的資金,所以才採取BOT方式。但事實是台灣高鐵團隊在取得經營權後,卻屢屢以資金募集能力不足為由,要求政府投資,否則高鐵營運無以為繼,政府迫於無奈,只能持續投入資金,到目前為止,泛官股的投資比例佔高鐵公司總投資金額的約38%,政府反而成為最大投資者與最大股東,高鐵累計虧損約640億。所以高鐵到目前為止,被視為最失敗的BOT案。 當然BOT營運也有幾個成功案例:屏東海生館.經營狀況目前看來不錯。另外台北花園國際大酒店也是BOT成功案例。 國內BOT案從民國91~96年(民進黨執政)合計586件;民國97~100年(馬政府時代)合計300件,民國95年達到高峰共有185件。再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資料,民國101年(該年度的11月27日止)的BOT件數有76件。可見國內BOT案件件數持續降低,投資金額也逐步減少,這當然跟BOT案弊端不斷,造成民眾普遍不信任有關。所以BOT並不是萬能的仙丹妙藥。還是要看BOT案本身的合約內容,執行成效等整體數據才能「事後」驗收成效。過份誇大BOT的效能,或將所有的BOT都視為毒蛇猛獸,皆有偏頗。 確實,金門地屬偏遠,目前又百廢待興,在地方財政有限的情況下,極需要積極招商引資,以活絡地方經濟,金門縣政府的用心誠屬可貴。但畢竟金門並沒有相對成熟的BOT經驗,一下子同時推過多的BOT案,難免讓金門子民不安,因為金門這麼小,資源也有限,應該更加謹慎行事。 從上述幾個成功的BOT案例看出,適度的規模(開發面積及金額)應該比較容易成功。萬一真有甚麼風險,地方政府也較有能力應變。 「建設」並不一定要大興土木,「發展觀光」也不一定要興建大量的新建築。九份老街並沒有過多的新建築,但其老舊的巷弄,樸實的山中小鎮風情,數年來吸引了無數港澳,日本等外國觀光客參訪,一直高居國內觀光人數的前幾名;高雄的香蕉碼頭,也是把舊有的倉庫稍作整修,賦予它新生命,並重現風華;以前蔣介石住過的行館,現在都以維持原貌,只是將內部整裝,成為高級觀光渡假別館對外營業;故宮博物院是所有外國觀光客,陸客的第一必訪景點,他們要看的是幾百年前的古物;台北市的華山文化園區也大部分保留了原來的建築主體,一樣成為許多人朝聖的觀光景點,也成功成為許多大型文藝活動的場所。金門很多現有的建築物本身就有其歷史價值,如果善加規畫使用,一定比任何新的建築物更有故事性與意義,相對資金投入也較少,對環境破壞的影響也較小。 現在各國都致力發展觀光,但同時也努力保留其特有的文化。故事,歷史,文化具穿透力,也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金門本地缺乏大企業,大財團,適當的引進BOT資金,對金門的建設絕對有幫助,也可以當成市場的先驅。只是凡事都可能一體兩面,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端看如何讓金門獲取最大利益,造福所有鄉親。包括旅台,海外金僑,我想這是所有金門人共同的願景。
-
美國的月亮比較圓﹖
正當我國社會為了屆退陸軍義務役下士洪仲丘疑似遭軍中長官挾怨公報私仇非法懲罰凌虐致死的濫權私刑醜聞像雪球般越滾越大,主流民意對國軍常備軍士官形同黑幫的行徑民怨沸騰之際。無獨有偶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去年一位白人社區守望相助隊員辛默曼用槍過當殺害年僅未成年的黑人馬丁,雖然開槍的辛默曼被檢方控以二級謀殺罪,但日前當地大陪審團卻判辛默曼無罪(陪審團成員中有五位白人)釋放,不滿判決結果的美國民眾在全美各大城市遊行抗議,甚至發生暴動,嚴重的程度讓人想起二十多年前轟動美國的四名白人警察濫權圍毆黑人金恩案引發之政治和社會爭議。對於馬英九總統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兩位都出身哈佛大學的法律人來說,均屬極諷刺的事。 美國這樁爭議性的刑事案判決,背後更涉及美國社會裡兩個根深柢固,三不五時就會被挑起的尖銳議題:種族歧視和槍械泛濫。前者對素以種族大鎔爐自居的美國社會而言,始終是滋生分裂不安的潛在因子,後者則使美國社會崇尚「先開槍再講理」無限上綱,導致個人濫用槍械成風,每年都會出現許多不幸的暴力衝突誤殺事件冤魂。在其他國家看來,這兩個社會現象也使美國在國際社會裡被貼上野蠻暴力國度的負面認知標籤。 今日美國黑人的祖先,大多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因奴隸交易從非洲擄到北美。雖然美國十九世紀中葉因為林肯總統主張解放黑奴打了一場內戰,但原是蓄奴州的美國南方各州,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民權法案通過前,黑人在當地還是被當成次等公民歧視,至今黑人族群在美國其平均收入和教育程度較低,縱使有黑人血統的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爭議話題在美國始終陰魂不散。另一方面,美國的政治社會文化中,私人擁有槍械傳統可追溯到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這個傳統更因為美國獨立戰爭和日後美國白人族群向西擴張驅趕原住民印地安人等歷史事件被強化,美國憲法更明文保障個人擁有槍械權利,在某些美國中西部州,個人持有槍械更被美化成獨立自主的男性氣概象徵,槍械愛好者和槍械製造商成為美國國內勢力最龐大的政治壓力遊說團體之一,美國兩大黨政治人物都不敢輕忽美國來福槍協會在選舉場合動員催票對選舉結果的影響力。 加上美國憲政體制設計強調治權分立與制衡,決策權力分散化,不僅聯邦政府分成行政、立法與司法三個部門,相互牽制防止濫權(立法部門的國會還分成參眾兩院,兩院權力大致相當),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間各自分立,都保有自身的專屬法定權力,美國憲法內容甚至規定:未明示列舉的權力由各州政府行使、修憲案更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州同意才能生效。所以乍看之下美國總統雖然是國家元首兼最高行政首長,行使權力時卻面對來自美國憲法、高度分權化聯邦體制和政治文化等多重牽制。去年間美國發生有人闖入小學開槍濫殺學童的不幸事件,但事後限制個人合法持有槍械的法案,還是因為前述既得利益團體的全力施壓杯葛,在美國國會表決時功敗垂成,縱使歐巴馬貴為美國總統也感到無可奈何。 美國獨立後花了不到兩世紀便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在基督新教族群價值觀掛帥的美國社會,歧視黑人或黃種人等「非我族類」優越感作祟的病態認知情結,仍會在不經意間爆發出來,成為美國國際形象的痛腳,可見族群融合求同存異和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等理想實行起來誠非易事,絕非一蹴可幾,某些言必稱美國政治體制和社會如何先進優越的台灣朝野政治精英們該醒醒了!
-
從美化環境做起
每次學校有什麼慶典舉行,或有外賓參觀,總是可以看到賞心悅目的插花或盆景,讓人精神為之大振。 盆景是由學校購買後,由專人培養照顧。而插花呢?則需要學有專長的插花老師來指導。她們插花還配合佳節,端午節可看到用花材做成的划龍舟造形,中秋節可見兩隻小兔子和一紙金色月兒,耶誕節那就更豐富了,鈴鐺、用花卉兒結成的心形,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木,在在都激盪著我們的心哪! 如果每所學校都能注重校園的綠化和美化,一定可以提升學子的學習興趣,進而美化心靈。有時候走過一些教室,教室布置引人注目,把那一大面牆美化得令人心動,孩子在其中悠遊自在的學習和生活,也是良好的「境教」。孩子的健全發展成長,有時,並不是靠老師或父母給的,有時候是家庭、社會或學校的環境薰陶出來的,這是一種潛在的課程。 環境影響一個人,古來便有定論,只是我們似乎不太重視,因此對於生活環境品質一直漠不關心。不論家庭,乃至學校和社會等,都缺乏藝術及美感的情境,大家無法體會到生活環境美感的重要。一個國家徒有經濟的奇蹟,卻沒有生活的品味,美感的陶冶,試想人民哪有「氣質」及「文明」? 從有些地方的街道凌亂不堪,巷弄汙穢不潔,交通亂糟糟,屋舍招牌的紛雜無章,在在都顯示我們環境品質有待朝「景觀」上努力,可見一個國家的環境素質要提升可真不易,並非全靠「富裕」就成的。如果人民沒有維護環境的觀念,這個國家恐怕離「開發國家」有些遙遠。 美化環境才能美化我們的心靈,進而提升文明,和生活的品質,我們何不讓學校、社會美麗起來?期待大家的努力。
-
國家考試制度應大幅翻修
公務員高普考剛結束,就傳出人事行政類組普考之「現行考銓制度」試題竟與四年前地方特考題目內容幾乎完全相同,而且不只一題。如此嚴重的瑕疵,竟然發生在國家考試場合,恐將令國家考試制度的公信力蕩然無存。 坊間公職考試補習班拿考古題當教材者不在少數,若正巧被猜中,對認真讀書的考生不公平。出題學者投機取巧虛耗倉廩,把考古題搬出來,不尊重自己的學術專業和考生權益。 中興以人才為本,試務除了要公平、公正、公開外,更要能因事擇人,考出政府機關需要的公務員,人事行政人員由於是一條鞭體制的內勤幕僚自成一格,本身就有濃厚的封閉保守色彩,政府體系面對的問題日新月異千變萬化,若只靠著會答考古題就能擠進窄門,往後為民服務場合,也要如此率由舊章才能解決問題嗎?政府文官體系被外界批評缺乏開創性墨守成規,膠柱鼓瑟與民眾觀感脫節,淪為作文比賽,與這種考古題心態有很大的關聯。 公務員的素質能力攸關國家推動施政品質甚鉅;為國掄才的國家考試從命題到閱卷,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命題範圍更要與時俱進,方可測出應試者的識見,而非一群精於答題的考試機器。若這幾年國家考試的國文作文題目都可以時事命題,專業科目更應如此。唯有能活用專業知識,才能將施政計畫發揮得淋漓盡致解決應時問題;如果只是墨守成規,死抱著過時的慣例與法令當令箭,就如同目前有些公務人員,只知拘泥法令條文,就算會再多的考古題,也只是尸位素餐的米蟲而已。 為了避免考生乃至出題學者跟不上時代,考選部應做好遴選出題委員和試題把關工作,力求避免考古題並以新命題為主,才能真正測出應試者的真本事為國掄才。 筆者本身出自相關科系,求學時代同窗或前後期學友絕大多數是公務員,不然就是在大學教授相關學科,因此對官僚體系的次文化和官界學界互動生態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常任文官大多從事缺乏開創性的文書工作,並不需要頂尖人才就可勝任,真正優秀的人才應該鼓勵他們進入民間企業或自行創業,要改善大家一窩蜂擠國家考試窄門的怪現象,除了政府要改善經濟外,更宜削減公務員體系一堆不合理的福利補貼(譬如子女教育補助)並簡併考試科目,許多冷僻的國家考試科目在往後的公職生涯用不上,許多人就為了唸那麼多的科目,準備好幾年又花錢補習一考再考,甚至得辭掉工作和社會脫節,有些公務員的人生歷練只有三門:校門、家門與衙門,這種公務員與社會隔膜程度可想而知,然而中央部會的中高級文官卻不乏這類只會官樣文章的秀才,徒有點子卻往往和社會脫節,讓一群只會考試拿學位的公務員主導推動國家大政,重大政策的規劃與執行品質可想而知。 簡併國家考試科目可以讓許多人不用再補習或當全職考生,徒然肥了補教業者、出版商和編寫考試用書的出題學者荷包,花了好幾年當全職考生的青壯齡高學歷族群,是對國家競爭力的耗損與高等教育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
-
促參平議─再見義和團﹗
中國文字的活學活用,肯定是有趣極了。您看看,什麼叫做『再見義和團』?是再看見義和團?還是跟義和團說再見?報紙上的分類小廣告,往往為了節省篇幅,就把標點給節省掉了。有個徵婚小廣告說『賴柯斗六十九麻子沒有頭髮黑臉大腳不大好看』,原本該唸『賴柯,斗六,十九,麻子沒有,頭髮黑,臉大,腳不大,好看』,結果卻唸成『賴柯斗,六十九,麻子,沒有頭髮,黑臉,大腳,不大好看』。您瞧瞧,這賴柯先生的婚還能徵得成嗎?隨便啦!反正烏龜怕鐵槌、蟑螂怕拖鞋,一把賊口亂講一通,爽就好,誰又怕誰了? 七月十八日,打造東京迪士尼的日商三井不動產,將其國際成功模式帶入台灣,首次合作案即選定位於交通樞紐的新北市林口區,朱立倫市長與三井常務執行董事鈴木健共同簽署合作契約,將開發林口成為國際級Outlet Park,這BOT開發案包含精品商店、電影院與美食餐飲等多功能消費休憩空間。這裡面雙方代表在場內熱鬧滾滾的簽約,那外邊一群路人在場外大言不慚的評論,說:「…幹嘛要找外國人來投資,我們自己也會做Outlet Mall!…」哇!再見義和團! 差不多二十年前,台中的月眉大型育樂區想要開發成台灣的迪士尼樂園,有一家唸起來像是用台語說「番仔」的電影公司從美國來投標這主題樂園的BOT案,得了標卻沒簽成約,是氣跑?還是嚇跑?這已經都不是重點,納悶的是依順位遞補簽約的廠商,興高采烈的宣布「台灣人也會做世界級的主題遊樂園啦!」可是二十年後回頭看看,不管這主題遊樂園改成什麼名稱,「世界級的主題遊樂園」或是「台灣的迪士尼樂園」,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當年那位有霸天之稱的政商聞人,也曾意氣風發的說「我們只輸給番仔七分」,好厲害!好神勇!好佩服!只是…?記得好像是二家人投標,大約七八個評審用序位法評分,分數當然非一即二。好吧!只輸七分,那不是差不多每個評審都打你輸給「番仔」嗎?哇!再見義和團! 前一陣子,為了調整油價、年終獎金等等,中油被狠狠的檢視了一番,大家赫然發現中油還真的不小!是嗎?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台灣油品自由化的風潮湧現,民營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全台灣各角落,發油量已與中油分庭抗禮,更有超前的趨勢。業者們雄心萬丈的想籌組石油公司,搞個什麼七輕八輕的,並以超前中油為職志。您猜猜,這家公司叫做什麼名字最能展現無與倫比的企圖心?待會兒再告訴你,可是別忘記先說…哇!再見義和團! 金門搞BOT,搞什麼搞,幹嘛要外面的財團來金門投資?幹嘛要搞BOT?我們金門有的是錢,有金門酒廠、有馬來西亞拿督富僑。叫金門酒廠自己來蓋六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再加個購物中心。叫拿督富僑回鄉來蓋世界級商港、外帶十八吋的晶圓廠…等等,不就搞定了嗎?搞什麼BOT?唉!再見義和團! 大家不妨推敲推敲,金門酒廠每年盈餘多少?上網搜尋一下說不定就有答案。蓋一間五百房的六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會議中心、加購物中心要多少錢?不多啦,七月十八日日商三井不動產的購物中心,只不過才五十億元新台幣上下,加上六星級國際觀光大飯店、會議中心,大概一百二三十億可以搞定。金門酒廠就算每年盈餘有百億元之多,可是能將所有的盈餘都放到一個非本業的轉投資上面嗎?拿督富僑是金門人,實力非同小可也是有目共睹,為什麼不回來蓋世界級商港、外帶十八吋的晶圓廠…等等?不愛金門?慢點慢點,別急著扣帽子當義和團。要拿督富僑回鄉蓋一棟洋樓、捐一棟醫院大樓、一所養老院的餐廳、一座學校的圖書館,OK不難搞定。曉以大義、外加樂捐勒捐,大概都在幾億元之內,蓋完捐出去,跟縣長剪綵完、擁抱著合照一張登在頭版,大家賓主盡歡不傷和氣。若是要他放個百億下來,對不起,那就算你罵我小氣、不愛金門,拿著義和團的大刀來砍我,我還是要精打細算、在商言商一下。 再傷感情的說,金門要架構出一些百億元投資的項目,造就讓別人來投資的條件,需要先將基礎建設做好。舉凡水電、公路、海港、機場等等,大陸叫做七通一平的事情,在在都是大把鈔票,動輒以百億為單位。七月十八日日商三井不動產的購物中心,是促參法立法十多年來,第一件外商直接百分之一百從國外投資進來的個案。偷雞也要蝕把米,新北市用什麼條件去招商?花了多少本錢去做基礎建設那幾通幾平的事兒,才能招到這外商的五十億投資?想想看,這些本錢哪裡來?編預算?算了吧,到了天荒地老,政府的錢恐怕還是不夠花,要不要用BOT?先仔細想想看,然後再說不!到底是要再見義和團?還是要義和團再見? 至於,前面說要把中油比下去,肯定從起步開始就要比中油大,不能輸在起跑點。中油嘛!其實也沒啥了不起,只不過是「中」等大小的「油公司」而已,你叫「中」油,我就叫「大」油,怎麼樣?從起跑點就比你大!於是焉,「大油公司」就誕生了。看倌,別以為我在講笑話,不信您可以上網,搜尋經濟部商業司公司登記資料查詢系統,進去再查詢「大油」兩個關鍵字,那裏面一共有三十六家公司的資料,猜猜看是哪一家?
-
別玷汙我的母島
沉悶停滯的空氣,時而烈日當空,時而大雨滂沱,這令人煩躁的七月天,從電視上偶然聽見家鄉「金門」二關鍵字,放下手邊工作仔細一看,竟是金門本島曾被台電公司探勘且列入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地,著實令人訝異! 近年來,關於離島的發展建設,總是不脫三通、財團BOT、賭場、免稅觀光發展,除了這些了無新意的項目,似乎看不出有任何具體改善離島經濟、生活品質的做法。現在居然連台電都動起金門的歪腦筋,欲把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往這丟,要知道,金門雖是個小島,但可從來沒用過核電廠生產出來的任何一度電,在未經徵詢溝通的黑箱作業下被選作「高階」核廢料處置場候選地之一,實在令人痛心又憤怒。 我摯愛的家鄉~金門,這飽經風霜浴火重生的土地,怎麼會走到今日如此不堪的處境?曾幾何時,這島嶼以戰地前線之姿為臺灣本島擋住無數共黨無情的炮火,為了臺灣的民主自由及繁榮昌盛,金門人承受了多少歲月的自由生活限制與財產損失,做為兩岸對峙的時代犧牲者,這是歷史的宿命,金門人坦然接受。金門人不求中央政府湧泉相報,只求保障我們這世代生存的土地能永續傳承,萬不可把危害子子孫孫的核廢料放置於此,玷汙了這一方淨土。 金門的藍天、綠野、悠閒慢活生活,純樸的民風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珍貴的無價瑰寶,誰說經濟發展一定要「變」?誰說經濟發展一定要大興土木,好大喜功式的建設呢?無止盡的追求建設,我們又有多少精力財力能夠競爭的過對岸,甚至全世界呢?為何我們不思考改變之外的另一條道路,這條路上的風景更美好更長久。金門需要的是反璞歸真,哪怕是在金門的一片沙灘、一處原野、一棵樹下,靜靜的發呆沉思都能讓人心靈沉澱,蓄積更多前進的動力。 我摯愛的母島 ~~金門!衷心期盼你的自然風貌能代代長存,生長在這母親島的子民們可以珍視妳的美好,因為妳是這世上,珍貴的唯一!
-
歡樂一夏﹐安全打工不可少﹗
七月,是歡度暑假最美好的時光。許多青年學子們為了利用時間賺取零用金或是增加工作經驗,無不選擇打工來充實自己。然而翻開報紙或是瀏覽琳瑯滿目的網頁徵才資訊,學子們常碰到哪些問題或可能被詐騙的狀況?筆者以下列舉了幾種情況,供所有學子或家長作為參考: 首先,學生打工最常碰到的問題,除未具備汽、機車駕照等工作要求之條件外,最重要的是涉及學生勞基法適用問題。如學生未達勞基法之法定打工年齡:按規定,十五歲以下的學生是不得受僱從事工作;滿十五歲、不足十六歲者,稱之為童工,必需有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及該學生的年齡證明文件,才可以受僱工作。若年滿十六歲以上的學生,才適用於所有勞動法令。 當學生適用勞動法令的規定後,方會衍伸雇主未按勞基法規定僱用學生的問題,如雇主要求學生超時加班、未依法給付加班費、無故扣押薪資、未按規定投保勞健保及給付法定最低基本工資(時薪105元)。值得一提的是,若受僱者為滿十六歲以上的女學生,另適用勞基法的女工保護條文。如不得於午後十時至凌晨六時,從事夜間工作。除非是取得工會或本人同意,且安全衛生設施完備、備有宿舍或交通工具接送,以及主管機關核准者外。 其次,學生打工最可能遭遇的詐騙狀況,有遭雇主誘導出賣人頭、擔任保證人、繳交名符不實的費用,或從事含情色陷阱工作,如雇主以推薦擔任模特兒或明星的名義,藉機騷擾或強制猥褻、性交等。當學生遇到這些違法行為時,請記得勇敢說「不」來保護自身安全,並透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相關的法律資訊可透過全國法規資料庫、法務部全球資訊網等網站或進入法院、地檢署為民服務中心諮詢。最後,筆者祝福所有學子都能開開心心的打工,平平安安的度過一個美好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