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與其禁止不如善加應用
革命性的科技進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既然無法阻擋、就用有效管理、善加應用,朝向雙贏。 個人行動通信器材,手機的誕生,改變以往在外工作;臨事緊急要打電話連絡;找電話亭的窘境。隨著手機功能智慧化後,打電話的語音對講是基本模式外,還可現場Live影像、聲音同步讓你聽的到;看的到的視訊及數據資料想要的文檔傳遞…它的附加衍生的功能時時刻刻都在創新進步。 做父母的、尤其是像筆者;智識文化水平不高,不是萬能級的狀元類型者,當孩子們課業有疑問、滯礙時,筆者往往束手無策,無從幫忙,若說去圖書館則緩不濟急,隔日問老師、同學、要及早到校,在怕影響繳交作業時程,孩子們的憂心就掛在臉上,甚而整夜難眠。要快速解答疑問?派的上用場的就是電腦,平板、手機等3C產品,透過網路搜尋就會有各種的解答。該不該讓孩子上網,Line一下,見仁見智,上網的優劣好與壞,端看目的而言,筆者是讓孩子們去搜尋想要的答案,一般情況是如此及假日時間可上網,時間上大多不干涉,讓孩子們自制。也就是open的。孩子們的應用情形大致是音樂、動漫、MTV、影片、電子書(含繁簡文體)只要喜歡看、喜歡聽的,是不過問,依現在而言,他們自己會篩選。在學校所學的3C的應用比筆者強,筆者有時得問他們如何使用,自覺得是個有功能性文盲的遜咖。網路上的知識王是我們常玩的親子遊戲之一。 筆者自父親往生後,上班族的人,在上班的時段裡,母親是單獨一人在家,去年在家跌倒兩次,幸無重大生命損害。於是筆者想到網路監視器可以解決無人在家、看護家人的方法,透過智慧型手機連網,連在台工作的親人也看到家裡的狀況。隨時可以監看。這樣的模式可以廣泛應用於居家或獨居老人的掌握還兼具防盜作用。 智慧型手機更可以應用於學校。以下引用維基百科翻轉教室一文:(二○○七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老師貝格曼與山森,為解決學生缺課問題並進行補救教學,於是先錄製影片上傳至YouTube,讓學生自己上網自學;課堂上則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或解惑、或實驗,啟動了所謂的翻轉教室)。目前台灣已經有學校進行試驗。金門區域小更是可行。 翻轉教室,筆者認為更可進化到數位化的教室,前進到數位化教室的前提,網路必須光纖化,黑板將不再是用粉筆塗抹的黑板,取代黑板將是一片大的螢幕牆,一面智慧化的螢幕牆。湖小校舍即將改建,筆者建議其教室基礎工程裡將數位化的光纖網路系統納入建置,免其後再敲敲打打,浪費資源。讓每一間教室多是有光傳網路。光纖傳輸頻寬大,網速可以穩定更快,教室內裝置攝影鏡頭,目的不是在監視老師或學生的隱私,而是將其上課的內容上傳雲端存檔(雲端可設在教育主管單位或校內、班網),今天老師所講的課程,或有交託的重要事項,除聯絡簿外,當有不明白或遺漏忘掉的,回到家裡時可以開啟;不論是用電腦或平板、手機下載下來看就可明瞭。尤其用於補救學習有落差或同學們因病、事假無法到校上課。可以讓學生在家自行補課,最佳模式是現場第一時間Live,同步學習不會中斷。 當上述的第一步為校內光纖數位網。第二步網外可連結各校,校與校的互連網,學生經由網路可以看到同一單元課程;來自於不同學校老師所講述的解答、更多元性的訊息來源,甚而可以交流參與上課。廣泛的應用經由網路更可以同步全國每個學校。 翻轉教室雖然目前仍有許多的疑慮,尤其是數位落差,老師是否願意操作,教育主管單位是否願意投入建置,建置後的維管……等。隨著3C產品的已經普及化及價格漸漸親民化,教育單位應該注意,「翻轉教室」勢必會成為未來的方向,讓學生來嘗試每週一或二節課,由老師出題作課業,讓學生使用3C平板或手機於課堂上使用搜尋課題的相關資料數據,然後由學生上台發表培養說的表達能力,家長也可連結由此平台陪孩子們共同討論與學習其所不會的課題。 3C產品的應用愈來愈廣,如何駕馭它而不沉迷,端看使用者的目的,對孩子使用它而言,筆者視它是進入寶山的入門之鑰,開啟它就是進入大千世界的寶庫,是除課本以外獲取知識、解答疑惑訊息的來源之一。與其讓學校圈養「機」場管理,禁止使用,倒不如善加應用,讓它成為求知求學的利器。
-
維護漁民權益據理力爭-實力沒有架勢要有
日本無視於國際海洋法第121條條文內容,意圖獨佔壟斷海洋資源,逕行將太平洋上的沖之鳥礁稱為島嶼,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填海形成人工島礁,聲稱該礁石周圍兩百海里為其專屬經濟海域,不久前日本海上保安廳據此聲明扣押我國漁船引發爭議,我國政府發布聲明不承認日方獨斷違反國際海洋法之舉。行政院海巡署的「巡護九號」和農委會「漁訓貳號」公務船從高雄港出發,執行為期一個月的護漁巡弋任務。海軍也在三軍統帥馬總統指示下派出一艘巡防艦加入護漁任務,扮演海巡署執法後盾貫徹國家意志。 政府派出海巡署與海軍艦隻,以實際行動護漁令人欣慰,但護漁要有整體全面性規畫持之以恆,不能只是曇花一現五分鐘熱度,在一個月的護漁海上巡弋任務結束後,政府就此偃旗息鼓嗎?難道任由漁民自生自滅不成?切莫對日本心存一廂情願幻想,在攸關自身利益議題,日本縱使和對岸有糾葛,亦不會對我方作出讓步。 解決沖之鳥礁爭議,只有常態性護漁任務還不夠,筆者愚見以為我方不可抱著息事寧人的軟弱態度,相反地應力求凸顯爭議向國際社會宣傳發聲,結合經常到該海域捕魚的其他國家向日本政府施壓,凸顯日本政府欺善怕惡自相矛盾的雙重標準,逼對方上談判桌,正視我國存在,據理力爭維護我國漁民在公海捕魚之合法權利。或如馬英九總統指出,亦可針對沖之鳥礁主權爭議,爭取交付國際仲裁,倘若由我國提出有困難,也可央請我國友邦代提出,爭取交付國際仲裁總比各說各話毫無對話來得理性客觀。 只要是合法的公海捕魚,政府應該力挺我國漁民,保護漁民合法捕魚權益,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職責,除了常態性持之以恆地派遣海巡署與海軍艦隻護漁展現國家實力與意志,更應傾聽漁民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這些都是政府必須考慮的配套措施,以期使讓漁民安心捕魚。
-
對醫學院公費生違約科罰天經地義
衛福部和教育部為解決偏遠地區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導致出現民眾同樣繳交健保費,但享受的醫療服務質與量卻出現顯著城鄉差距的不合理現象,決定從今年起恢復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但若當事人畢業後未履行下鄉服務義務,最高要科以十倍罰款,並扣留其醫師證書。有立委認為這種規定不合理,要求檢討修正。筆者對立委的說詞非常不以為然。 醫學院學生一如軍校生或師範生,只要享受公費生待遇就可免繳學雜費,彼等接受專業養成教育過程中相關金錢或人力、物力、專業知識成本完全來自全體納稅人的稅金供養,對社會公眾來說是謂長遠人力投資,權利與義務是相對的,彼等就學期間享受公費生待遇且畢業後有工作權保障,便於專心向學接受專業知識養成教育,畢業並取得專業執照後就應履行合約義務回饋社會公眾,衛福部和教育部決策是基於看緊全體社會納稅人的荷包權益出發點,反觀袞袞立委只為少數特定群體的公費生講話,卻罔顧偏遠地區民眾生命暨醫療人權令人遺憾。 立委說聲稱選填醫學系志願的公費生,在學期間六年加實習一年、受訓後還要服務六年,「等於簽了十多年的賣身契」。享受六年公費,盡六年服務義務,怎可謂十多年的賣身契?現在的軍校生在軍校就學期間享受公費待遇,但在軍校就學期間並非軍人身分,立委論據恐有誇大扭曲事實之嫌。立委甚至聲稱「高中畢業生選填志願時思慮不周」。可怪的是立委在討論是否要修憲將行使公職人員選舉權法定年齡門檻降至十八歲時,立委卻大言夸夸聲稱十八歲已是成人,為何不能行使選舉權?如今為求降低醫學院公費生不履行合約服務義務的罰款金額,卻又聲稱年輕人考慮不周,兩相對照豈非自相矛盾?況且今日各公私立大學醫學院相關科系資訊,已較筆者就讀高中時代開放許多,高中學子參加推甄或指考時可以做出更廣泛深入的比較,俾有利於掌握自己性向與未來生涯發展規劃,立委說詞實在難以服人。況且醫師是專業人員,教育養成過程中相較於其他學門科系必須投注更高成本,若再考量受教育過程中的物價與通貨膨脹指數因素,對違約當事人課以高額罰款並不為過。 民代為民發聲本是天職,但更應以全體納稅人的最大利益並看緊納稅人荷包為先。立委應有同理心,對偏遠地區居民醫療關鍵指標質與量落後都會區的痛苦,而非只關心醫學系公費生不服務遭罰款十倍的問題。立委是全體國民的代表,而非替少數既得利益者發聲,因為醫學公費生享公費盡服務義務,乃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當事人在決定是否選擇簽約享受公費生待遇前就應該想清楚,並徵求老師與家長意見,違約不履行合約義務,被科處罰款何錯之有呢?
-
軍隊應落實體育師資回流複訓進修
國軍對體能戰技向來相當重視,而其師資本來出自政戰學校體系及體幹班。前者接受大學體育系完整養成教育,以培養軍隊體育參謀及體育教官為目標,後者則以短期密集訓練方式,以培訓部隊基層師資為重點。然則,政戰學校體育系停招後,體幹班成了國軍體能戰技師資培育的重鎮,問題是,四年與四個月的教育訓練豈能相提並論?為了避免體育參謀與體育教官人才斷層,所以有體育專業軍官班的設立,從大學體育相關系所招考體育幹部,從開辦迄今數年,專業軍官班漸漸成了國軍體育參謀與教官的主幹。 體育專業軍官班取材自大學,優點是受過多年體育教育,唯其並未接受完整的軍校養成,對於部隊的適應性猶待觀察;至於體幹班成員,來自部隊薦訓,雖無適應上的問題,只是訓期太短,卻怕職能未能適任。綜觀兩者長短,都有必要透過在職回流複訓充實進修,因此在體幹班之上,另外開設戰技專精班,勉強做為體育幹部的充電站。然而,可惜的是,開班迄今,時有人數不足以成班的狀況,即使開班,人數也是有限,可見軍隊體育師資回流複訓進修的觀念與機制仍待宣導與強化。 其實,師資進修方式多元,「在職進修」-從做中學、從教中學、教學相長無疑是最直接、最利便之道;然則,此道卻常難竟其功,問題就在軍隊任務紛沓接踵而至,體能戰技根本難以為繼,又且各級對於訓練實施的框限甚多,都成了幹部與師資投鼠忌器的罩門,兩相糾纏之下,部隊體能戰技實難以落實正常持恆。當師資無用武之地,難以現學現賣、學以致用,藉由常態性綿密的教育訓練實務磨練與體悟,將繁複的規定與要求及制式的程序、步驟、方法與要領轉化成看家本領,就成了奢望,更遑論其能心生進修的衝動與渴望。 近期,戰技專精班終於湊足基本盤順利開班了,人數雖少,有訓就好,身為國防體育的「終生志工」願進數言: 一,學者要有「沒吃飽、吃不飽」積極學習的心態。從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到調高自我要求門檻,在既有基礎之上相互切磋、自我挑戰、追求更好,切莫以為「學過了」、「都會了」馬虎了事、輕忽以對兒虛度寶貴光陰。 二,教官要有堅持超標的決心與區分輕重緩急優先次第的教練哲學,在親切中不失堅持,在多元訓練、均衡發展中,貫徹要求、確實扎根、突出重點。 三,彌補體幹班階段不足與未盡之處。專精班開班旨在回流複訓保持職能之外,更在進修以進階,更甚者,要儲備並發揮「種能作用」。何謂「種能」?即在「為用而訓」現學現賣之外,猶能保種留根、建立標準、儲備能量、蓄勢待發、待機而動。種能之大用,在紛紛於部隊基層播種之後,藉浸淫其中以身作則、現身說法、機會教育、主動爭取、持續耕耘、殷勤灌溉等手段,由切身做起,先保持後精實、先蓄勢後發展,積少成多、由小漸大,這是自我成長歷程,更是教育訓練扎根的功夫,目標就在由底層奠基而後向上發皇、開花結果、蔚成風潮。換言之,種能的育苗栽培不能只於現狀,戰技專精班要有追求更精到的旺盛企圖心與成就。 軍隊強調體能戰技的重要,但常出現過與不及的狀態:過時風風火火,不及時銷聲匿跡。如何尋得全面且均衡、持續而穩定的發展,恐怕是當前及爾後的考驗。歸根究柢,居上位者,應從戰略的眼光看體能戰技,秉持哲學的價值思維抱定堅定的決心去支持與推展,基層如幹部與師資,則應從己身做起,逐級負起責任,將體能戰技融入生活與教育訓練之中,無時不能練體能,無處不可練戰技。最要者,上下之間應有共識者:切莫輕忽體能戰技學習與複習的重要,更莫太過看輕與簡化它,誤以為曾經學過就成專家,官階高低更不可成為越俎代庖的司號。
-
臉書被盜
105年4月12日晚上六點左右,我正在娘家參加家族聚餐,第一通電話打來,是臉書的朋友,說我的帳號被盜了,我謝了他,想想,帳號被盜會怎樣呢?盜我帳號的人要做什麼呢? 我第一時間,打開臉書,但是我的帳號已經進不去,密碼和Email都被改掉了。 第二個電話來了說:妳的臉書被盜了,向我問電話,我給他了。 第三通電話說:我給了電話,還給了認證碼。 我趕緊請在座的親朋好友,幫我到臉書留言,說我的臉書被盜,請不要給電話和匯款。留言馬上被刪掉,還被封鎖,這時歹徒已經完全霸站了我的臉書帳號,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四通~第五通~第六通……我的電話響個不停。 事態嚴重,趕緊結束飯局,到最近的警察局去報案,警察問我,有財務損失嗎?我說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辦法阻止這個詐騙行為,警察說我們先做筆錄,沒有金錢上的損失,我們只能以「妨礙電腦使用法」報案,可是,如果現在不阻止,再接下來不知有多少金錢上的損失。 看來,報案也是束手無策,我們在筆錄的同時,歹徒不知發了多少筆橫財,我的朋友也一個一個掉入歹徒的圈套。 作完筆錄,我像遊魂一樣,三魂六魄都飛散了。 回到旅館,漫漫長夜,一點鐘,二點鐘,三點鐘,我的腦裡一遍遍的影像都是看到朋友著急的臉孔,我像打了敗戰的士兵,懊惱不已。 第二天,搭飛機回台中,趕快打電話問朋友,有誰受害,再一一打電話去道歉,朋友也很諒解,並不是我的錯,叫我不要自責。 打了電話以後,才知道朋友們像肉棕一樣,一串串的被騙,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這樣一直被騙下去。 歹徒的說法都是:請問你方便借我3-6萬嗎?我現在有急用,兩天就還你。 有的被騙得心驚膽跳,有的三萬五萬的匯出,到現在我也不知有多少人被騙。 以後,如果接到網路的訊息(臉書,line之類)要電話,要借錢,千萬要再確認一下,雖然心裡有很多的疑問,雖然這個人平常信用很好,也不要一下就心軟,馬上去轉帳,小心行得千年船。 這種詐騙之風不可長,希望能很快的將這個經驗告訴大家,以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
-
大學「社團學分」的意義
曾看媒體報導現代不少大學生,因為經常用資訊科技產品,結果躲在宿舍不出門,或考量經濟因素忙著打工,參加社團的意願比以前低,造成很多大學社團招生不易,甚至被迫廢社。不過本人卻聽到另一種原因。 某次聽前任大學服務性社團帶領老師提到,現在不少大學規定,大學生需擔任志工,才可取得必修的服務學分順利畢業,部份大學生認為:我平常都有當志工了,有需要參加服務性社團,抽出更多時間當志工嗎?結果排擠服務性社團招生人數。 筆者聽完後認為,即使有服務學分,大學生仍有必要取得「社團學分」。 因為社團不是被迫參加,是自行決定的,在決定參加哪個社團,參與經營社團的過程,能培養獨立思考、領導能力,也透過實際行動,有助探索未來生涯。 像是筆者就讀大學社工社福相關科系時,不少同學想擔任社工,決定參加服務性社團,增加對小孩、老人、身心障礙朋友的了解;筆者當時想從事圖文工作,決定參加詞曲創作社,發現不用抽菸、喝酒,也能輕鬆找到製作作品的點子,還從社長經營社團的過程,領悟到在團隊中投入越深,您越能被團隊看重。 所以筆者建議大學生,在確保顧到課業及生活,下課後可參加喜歡的社團,學習大學教授沒教,但社會上需要的能力。
-
從金門風獅爺扶植微型文創產業
日前受邀前往金門上課,隔日自己租車探訪金門觀光景點,其中最重要的觀察是探訪金門的風獅爺。我對風獅爺的認識起源於二十幾年前前往澎湖針對石敢當的考究,石敢當與風獅爺兩者有其異曲同工之妙,但風獅爺的豐富變化外觀,更勝於澎湖石敢當,對於宗教與觀光文創相結合,潛力無窮! 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參訪了水頭村的風獅爺文物館,以及誤打誤撞找到金城鎮莒光路上風獅爺小城故事館。風獅爺文物館的內部展示表面看來相當豐富,但內部淪為販賣藝品與飲茶販賣店,裏頭的販售小姐非導覽員,讓文物館與一般商店無異,問題在欠缺故事。 金城鎮莒光路上的風獅爺小城故事館坐落在金城鎮老街裡,那天造訪時店內展示的物品比較貼近現代風格,但是店面太小,金門縣觀光局宣傳不足,所以外地遊客造訪很容易錯過這家店。因為對風獅爺的喜愛,陳館長與我暢談一個多小時,談論內容多圍繞在:如何透過風獅爺結合文創商品並帶動金門觀光與遊客意象?筆者個人淺見如下: 一、對風獅爺的宣傳必須要好好地說故事 風獅爺文化的源頭雖不可考,但全金門目前有將近70多尊的風獅爺,許多村口都有一尊風獅爺,由於各村的風獅爺造型不同,建議金門縣政府可以透過維護風獅爺古蹟為由,除將現存的風獅爺加以維護與規劃保存,另外可以結合各村村民對自己村內的風獅爺進行故事詮釋,蒐集真實或創意假想故事(讓金門民眾與學生運用風獅爺來結合日常生活或美食饗宴等建構虛擬故事),讓這些故事可以收集成冊,並將這些故事提供縣內類似風獅爺小城故事館、壹玖三壹等微型文創工作者設計出有故事的商品,然後透過機場與碼頭等出入境旅客到訪或離開金門時,發送免費風獅爺文創商品,或是在機場與碼頭設置風獅爺裝置藝術電子影音導覽設備,讓等飛機或船班時,發現可愛又具有故事性的風獅爺。 二、如何讓風獅爺不只是宗教與觀光資產需要軟實力戰略 二十年前宜蘭縣推銷蘭陽平原人文時,靠的是一個具有珍藏的書包,上面印著「葛瑪蘭」三個字,當年宜蘭子弟只要離開宜蘭當兵或就學,縣府就會送一個帶有宜蘭特色的小書包,讓年輕人勇於背著家鄉的意象到處宣傳家鄉的美,此舉成功帶動外縣市對宜蘭的好奇與周邊商品的熱賣,當然宜蘭縣府統一全縣的代表文字或圖像下了很大功夫,全縣同意以原住民的稱呼「葛瑪蘭」來強化宜蘭在外界的意象!金門呢?我問了陳館長一個問題!如果金門縣政府統一在地商標與商品為「風獅爺」,一方面透過與便利超商合作推出限量風獅爺公仔,另一方面發現金門在地名產店與免稅店很多,可以發行寄送貨物達一定金額贈送可珍藏的風獅爺相關文創商品與故事書(可以發行兒童與青少年有聲書),帶動旅客對風獅爺的深層認識。其次要帶動金門觀光,風獅爺還可以發揮那些功能呢?例如委請金門當地文化工作者或金門大學學生設計風獅爺可愛的人型玩偶,讓志工穿戴具風獅爺可愛或時尚意象的服飾,在機場、碼頭與重要景點於假日時安排志工穿著相關服飾進行金門主題文化導覽,提高風獅爺的親民性,甚至組電音團、玻璃、雕刻等民俗文物展到世界各國展示,提高風獅爺的能見度。 三、結合在地宗教與觀光活動重新塑造風獅爺信仰的生活 在金門的探訪時間裡,發現各村的風獅爺近況差異甚大,有的村將風獅爺彩妝保養得宜,有的村則令其自然風化凋零,兩旁雜草叢生,處處可見垃圾,令人不勝唏噓!真實的風獅爺下場比起藝品店的風獅爺還糟糕,可見金門當地對風獅爺的資產維護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需要靠教育與縣府結合當地社區動員來實現觀光大縣目標!吾以為,縣府應該出面召集各村代表實施現存風獅爺的維護與整修保存計畫,然後結合各村特色的聚會與宗教活動將風獅爺信仰予以巧妙結合,讓金門民眾會關心風獅爺,進一步會愛護風獅爺! 以上三點建議為與陳館長的重要對談,雖然筆者與金門毫無地緣關係,但是同在一個國家,同在一個文化信仰圈內,金門風獅爺有其文創與宗教潛力應該被有效發掘並開拓其出路,建議縣府應多扶植在地微型文創產業業者,由縣府出錢與資源,文創業者與商家出點子與出力,進行有效策略聯盟,提高金門觀光資源的水準!
-
對於孩子重讀不必那麼擔心
教育部廢除高中職留級制,原規定每學年總學分數逾二分之一不及格一律重讀,現改為學生得重讀,所以要不要重讀?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這個制度一公佈,有人擔心沒有了留級制度,學生的素質會更加低落。 其實不管重不重讀都不必那麼擔心,以我兩個兒子來說,老大高二重讀,老二在高三也差點重讀,只是他補考通過,才免於跟他哥同樣的命運,因自己孩子有過這樣的經驗,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面對孩子這樣的學業狀況,我們當父母的,當然一開始很難接受,不過既成事實,也只能接受,老大因有重讀經驗,讓他後來在讀書就業方面就變得謹慎得多,盡量不重蹈覆徹,所以大學時期,程式設計即使修了四次,畢業門檻修了三次,他也要如期畢業,不像其他同學,不把功課被當當一回事兒,最後只能延畢。 畢業後,當他知道自己在就業市場缺什麼時,趕快想辦法去補充,他免役,也沒讀研究所,我跟他說還好高中有重讀一年,等於晚一年出社會,心智也較成熟,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比較不會徬徨。 老二也碰到跟他哥一樣的情形,所以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後來也認真去看待他的學業,不敢再混,即使大學所讀的科系不是那麼好唸,當他一些讀不下去的同學,都選擇轉學卻失敗時,他則選擇暑修,學分也過了,做好準備,安心的在這個學校裏好好讀書。 老大沒因高中重讀而失志,老二也不會因沒重讀而心存僥倖,所以個人覺得不管是否需重讀,可由孩子自己選擇,畢竟每個學生的個性並不同,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相同的方式,同時也可以讓他們練習選擇怎樣的人生。 不要什麼都丟給制度處理,毫無彈性,讓孩子只能在圈圈裏打轉,然後再來怪孩子不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是父母在旁的鼓勵非常重要。
-
家庭第一
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圖》,提出許多不合理之處,像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批評其中盡孝的虛偽。提倡孝道是傳統美德,如果不能隨著時代變遷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孝順,一味遵循古時候的教材,恐怕就是愚孝了。社會有不同的價值觀,文化背景和情境也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產生變化,因此教忠教孝要因時因地因狀況做最符合現況的需求,用智慧判斷,才能永久。傳統孝順父母的價值是良善的,做為人,知恩報恩也是區隔人與禽獸相異的指標,良善的人性應該要努力維持。 平常教育強調對兄弟姊妹要友愛,互相照顧懂得分享,可是人性本來就有貪婪自私的一面,手足之間容易因為權力金錢和家產產生紛爭,歷史上寫最有名的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寫出曹丕因為權力之爭要殺害曹植,同胞兄弟相殘的人間悲劇,還有唐朝的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奪皇位。不只東方,在聖經創世紀也記載人類始祖的亞當與夏娃的兩個兒子該隱與亞伯,因為後來兄長因嫉妒和憤怒神接受弟弟的祭品,將他引到荒野殺死。人類群居相處,有時和朋友的關係親密無比,但是兄弟同胞而出,本來就應該比朋友還親,導致相爭相殘就是人倫悲劇,沒人樂於見到這種結局。因此,看到手足相親值得大大稱揚,期待大家有好的榜樣,向賢德學習。 家庭是一個小社會,能在家庭裡孝敬父母友愛手足,出了家門,才能真正去關懷身邊的人,二零一四年在社會上出現一些富少的社會案件之後,九月二十五日中國時報社論「正視家庭價值崩壞危機」指出,「……犯下大過的年輕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家境富裕或至少優渥小康;耐不起挫折;極度自我中心;人生虛無、找不到足以支撐精神的奮鬥目標;其中一部分的人沉迷於紙醉金迷的物質世界……。顯見社會急遽變遷後,家庭價值的維繫、人格品性的養成都面臨了新的挑戰,父母家長在方法上與心態上都必須調整。」呼籲家庭價值要重新定位、重新鞏固。 家庭關係是人性溫暖善良的園地,在關懷和愛中成長的孩子比較容易發展出愛和關懷的能力,這是模仿學習的教育方式。二零一一年四月親子天下雜誌二十二期指出:「許多國家都面臨少子化的危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一上任的國慶演說,把『家庭價值』當成政策重點,宣誓打造新加坡成為『友善家庭的環境』。新加坡政府面對少子化危機,和人民一起面對全球化下家庭崩解的挑戰。讓『家庭第一』的價值深入人心,啟發大家重新思考和珍惜這項人生中最重要的資產。」 守護家庭價值,就是守護人性的光明面。台灣有很大的危機是家庭功能失調。看到許多家庭失落了家庭溫暖,有的忙賺錢,有的家庭破碎,有的隔代教養,孩子們少了家庭的呵護,真的很不捨。我很期待,能有一天,我們的社會能發展到在育兒期一個家庭父母只需要一個人負責經濟來源,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雙親之中能夠有人隨時在家裡守護著孩子,讓家真的成為家,而不僅僅只是一家人一起睡覺的旅館。
-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對金門的省思
既稱為『和平紀念日』,旨揭『和平』的重要性。特別在地理位置特殊,且發生過很多戰事的金門,和平更是金門人特別珍惜且重視的。雖說沒有前人的革命,哪來今日的和平。而革命是為了改革,但改革有很多種方法,和平的改革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 很多衝突也與種族分化有關,但金門就少見此偏見,反倒很樂見台灣人來此融合,很友善、熱情的對待。5年前,我來金門工作時,路上牛比車多,而現在則常常塞車,代表越來越多人回流這熱情洋溢的金門,無分金門人或台灣人。 二二八事件發生在民國36年,目擊者回憶當時慘況。當時發生大規模的民眾反抗政府事件,當中發生了當地人對外省人的攻擊、民眾與政府的衝突、軍警鎮壓平民,及臺灣士紳遭軍警捕殺等情事。當時民眾聚集進行抗議活動,點燃了政府治理臺灣以來長期因貪瀆失政導致民不聊生所累積的龐大民怨。死亡人數有很多種版本,從數百人到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說法都有。 中國大陸有六四天安門事件,台灣則為二二八事件,總令人印象深刻。那曾經發生的慘況,造就了改革及民主,才有我們現在以民意為政的時代,雖然當時事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不過歷史不就如此嗎?而重點不是找出罪魁禍首,而是想想該事件是否能以更和平的方式進行,則可避免人為災難的發生,並和平的達到人民的訴求,及思考以後該如何避免類似情事發生。希望透過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大家能夠一起省思!並學一學金門人的善待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