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僑委會訊息﹞委員長徐佳青拜訪吉隆坡臺灣學校 肯定辦學卓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馬來西亞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徐佳青於10月23日上午拜訪了吉隆坡台灣學校,與台校董事及教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以了解台校的發展情況。 在交流中,徐佳青表示,吉隆坡台灣學校自創立33年以來,致力於培養各界英才。 近年來,該校積極推動各種交流合作項目,卓越的辦學績效使得台灣教育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她強調,身為唯一曾在海外僑校擔任教師的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她深切理解各國僑民在國外辦學的挑戰與辛勞。因此,僑務委員會將繼續秉持服務全球僑民的使命與精神,不斷加強教師培訓,並在有限的預算內提供更有效率和卓越的服務。 吉隆坡台灣學校董事長杜書垚也在交流中發表看法。他提到,自從30多年前馬來西亞設立了台灣學校,其目標就是為了讓海外台商子女能夠與台灣教育接軌,並培養人才。 他強調,吉隆坡台灣學校每年都與駐馬來西亞代表處及僑務委員會合作舉辦國慶活動和元旦升旗典禮,培養學生的愛國心,這具有特殊意義。他也感謝僑務委員會多年來對海外僑務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學校校長鄭雅芬在會議中簡要介紹了學校的歷史、特色以及辦學理念,包括最近進行的維修工程和現代化設施的增設。她指出,學校一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教育,最近還新增了馬來語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多語言能力和國際視野。同時,她也對僑務委員會長期以來對海外僑務的支持表示感激,包括派遣文化教師至台灣學校進行文化交流,使學生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民俗文化。 徐佳青贈送僑委會特製的傳統獅頭一對及40份扯鈴,期許臺校學生可透過社團活動,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並讓中華元素閃耀馬國;此外,贈送40份扯鈴,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及展現才華機會。 當日出席者包括吉隆坡臺灣學校執行董事魏早增、校長鄭雅芬、馬來西亞臺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林凱民,以及駐馬來西亞代表處僑務組組長楊修瑋及秘書李佩儒。 吉隆坡臺灣學校網站:https://www.cts.edu.my/
-
古晉的複合式鄉團-古晉留台同學會 大手牽小手一起學習創造
﹝馬來西亞 砂拉越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在馬來西亞,如果您是華人子弟,您如果想繼續就讀華文系統的大學,那你唯一的選擇不是前往中國大陸就是台灣,而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有一個社團組織-砂拉越留台同學會,其中以金門人居多的古晉省分會,是一個能量滿滿,活動力與執行力強的社團組織,其中歷屆不少社團幹部是我們金門子弟。 古晉是沙拉越的首都,同時砂拉越金門會館也在古晉。加上早年金門人南來古晉落番生活的人更不少,而砂拉越古晉還有屬於華人開墾的歷史博物館,曾有人這樣回覆詢問遊客說:「為何在砂拉越古晉會有如此屬於華人歷史的博物館?這是因為砂拉越有三分之一是華人而且是閩南人居多,而古晉更盛。這一片土地,你用閩南語走得通。」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古晉鄉團很多,也有不少金門先賢與金門後代子弟在此創業奮鬥。 2010年時任砂拉越留台同學會古晉省分會主席蔡水鵬(瓊林南下後代)表示,該會將成立「人力銀行」,希望該會屬下會員可以前往留台同學會尋找人才,同時呼籲剛畢業的留台生將專業及履歷表送到同學會,他們將公佈在佈告欄上。 蔡水鵬說,古晉的發展需要更多青年的加入,而他們將在常委的配合下,實踐五大目標,並致力於造福屬下會員。 該會也在當年成立青年團,廣收年輕會員生力軍,並將所收到的會費以一對一的方式提供成為青年團的活動基金,並與旅台同學會加強聯繫,交由青年團辦理,一畢業回來就成為我們的會員。而砂拉越留台同學會古晉省分會也成立了休閒會館,讓留台老、中、青同學可以到會所聯絡感情,同時提供免費飲料及資訊電影等。 而在當年會員大會上所成立的11人產業小組,將在從第一個項目古晉機場路土地開發案召開會員特別大會開始,已經在這十來年間成為一團合作無間的產業小組。 從共同革命情感與共同原生文化基礎開始,古晉留台學生會,在這樣的情感下,從安排同為古晉華人子弟學弟妹們,從認識台灣大學到選擇大學,協助鄉團子弟在台學習、生活,最後成立人才資料庫,一起共創共好,共同讓自己家鄉更好,體現了最好的互助互惠、大手牽小手的團結精神。
-
從清潔人員到磁磚大亨-瓊林蔡水潭走出屬於他的創業落番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直到高齡八十來歲,那時的菜水潭依然沒有週末週日休假,也沒有假期,只要在古晉,他天天準時在清晨6時便到公司,風雨不改。 砂拉越金興磁磚廠創辦人蔡水潭老先生,便是這樣一位沒有幾人能擁有這種堅持精神與毅力的成功企業家,他能從一位打掃的清潔工人成為成功的企業家,絕不是偶然,而是一步一腳印,踏實走過來的。 出生瓊林遇見「日本手」時期 終生難忘逃難生活 1937年,當時只有13歲的他,在母親的帶領下與妹妹一起南來砂拉越落腳,妹妹當年也只是10歲而已。在此之前,由於日本入侵中國,導致他們一家過著逃難的生活。他與母親及妹妹最先從老家瓊林逃到福建同安,並受到蔡姓宗長的照顧和安排房子居住,之後又因為形勢所迫到鼓浪嶼的國際難民營落腳。戰亂、逃難的生活,令他終生難忘,也深深體會到和平安寧的可貴。 當時,他的父親已南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打拚,生活已安定下來,於是便著手安排太太及兒女到古晉來團聚。 蔡水潭抵達古晉後,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古晉福建學校(一小)接受小學教育。但不幸的是,只讀了3年的書,日本又打到砂拉越,所有學校均被迫停課,當時的他,只好輟學出來打工。 與上司攜手創業 當時年僅16歲的他,進入當時古晉一間著名公司打工,負責打雜與打掃清潔的工作。之後,他的一位上司蔡肅仁出來發展,開創四合酒廠,他便與這位上司一起出來打拚。在大家團結一致打拚下,四合酒廠的業務發展迅速,同時也擴展業務,開創仁和號,朝向進口糧油食品業發展。 蔡水潭艱苦奮鬥的精神,受到公可上下的賞識,並一致決定由他擔任仁和號的總經理。仁和號是古晉第一家進口中國糧油食品的公司,在當時年僅四十餘歲之蔡水潭的精心策劃和打理下,業務蒸蒸日上,成為古晉一間家喻戶曉著名的糧油進口公司。 六十年代初,已故我國著名華裔領袖丹斯里拿督阿瑪黃文彬透過投標標得軍隊伙食,邀好友蔡水潭參與,從那時開始水潭有了較好的收入。 蔡水潭說:我不是一個大花或是隨便花錢的人,存有一點錢我便購買土地,當年楊國斯路未開,仍是荒山野嶺,一畝地才區區的4千令吉。我便在楊國斯路,逐步的買進許多地段。就是蔡水潭這樣的個性,讓而今金興磁磚總廠,佔地就有200畝。 在台灣遇見轉折點 1973年,蔡水潭決定進軍磚業,開設了傳統的紅磚廠。當年古晉的傳統紅磚廠已很多,蔡水潭深深的感覺到,要在市場不大,但競爭又劇烈的環境中突圍,就必須現代化、自動化,並減少生產成本,以提高競爭力,於是便到台彎考察,希望把自已的紅磚廠改建成為一間生產線全自動化的工廠。 到了台灣,好友一語點醒了他,好友告訴蔡水潭,與其將紅磚廠的自動化,不如把這筆資金投在新興的磁磚業上。 蔡水潭將朋友的話放在心中,自身盤整了一下古晉的產業結構,就這樣,做事一向果斷的他,決定改變方向進軍磁磚業。 1977年,就這樣砂拉越第一家磁磚廠----金興磁磚廠正式投產,為砂拉越的磁磚業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當年主要是生產4寸乘4寸的白色磁磚,主要是用在廚房及洗滌室,既美觀清潔,也容易清洗,因此一推入市場,即廣受歡迎,許多舊房子在裝修時,會在牆壁上貼這種磁磚,新房子發展商也會使用這種磁磚,進而讓金興磁磚廠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間磁磚廠。 在深具遠見之蔡水潭的精心策劃下,金興磁磚廠迅速發展,發展至今天,已是一間佔地整200畝的大型工廠,不僅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磁磚均能生產,還能提供客戶設計,如何排貼磁磚、如何選貼各種款式的磁磚,才能讓室內顯得更舒適。 生活素質的提高,人們對家居環境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方面,金興磁磚廠是走在引領時代前進的前方,把世界的潮流帶給砂拉越、帶給馬來西亞,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敬佩這位老前輩的商業嗅覺。 1992年金興磁磚在吉隆坡證交所上市,股票簡稱:kimhin,股票代號:5371。 集團下屬13家子公司,共有20多條磁磚生產線及多條衛浴潔具生產線,年產量達2000多萬平方米磁磚及250萬件潔具,集團共有七大品牌:kimgres、butterfly、vitrogres、duroges、habitat、kimware、pegasus。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金興集團的產品: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汶萊、泰國、新加坡、阿聯酋、卡達、中國、香港、台灣、馬來西亞。 1992年金興工業集團斥鉅資在中國上海創建金興陶瓷(上海)有限公司,專業生產不修邊仿古磚瓷等陶瓷產品,年產量達400萬平方米。擁有3條專業仿古磚生產線:7台大型siti壓機,3*4頭720*1440mmsystem膠滾印花機,9台technoitalia絲網滾筒印花機,2台system鐳射檢選機,3組siti窯爐,多台拋刷釉面機,雲彩噴灑機……。 建廠16年來產品主要出口至日本、澳洲、美國,絕大多數產品風格以英倫鄉村和美式田園為主,配合以日式精緻品味等明顯特點,一直佔據著中國出口瓷磚的高端市場。1997年11月通過iso9002-1994品質管理系統認證,2000年通過iso9001-2000品質管理系統認證,公司發展至今先後獲得上海「十佳三資企業」,「信任管理企業」和全國「一類管理企業」上海市一類出口免檢企業「全國建材行業優秀產品」,「全國建材與裝飾精品博覽會金獎」及「綠色材料證書」等榮譽稱號,並通過了日本的jis標準和符合歐洲的en標準和日本 「海外建材品質審查」檢驗證書。 2012年2月21日蔡水潭老先生在古晉仙逝,享年88歲,而他人生態度與創業精神,依然在他辛苦創辦的金興工業集團與鄉團後輩中激勵著後輩前進著。
-
《僑鄉鄉團風華》認識馬來西亞新興鄉團-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在南洋地區,有許多鄉團是以同安金門廈門為一個地域,組織起閩南鄉團,這是有其歷史背景,溯本尋源,古代大同安歷史應該從有「同安」之名迄今也有1730多年。西晉太康三年(282年)析晉安縣置同安縣,然而從五代至民國初,同安縣所轄區域包括金門與廈門,基本上沒有變動。其地圖猶如一隻梭子蟹,故有述同安像一隻蟙,因城形狀似銀錠,故稱為銀城。 金門古稱浯洲、素有海上仙洲,桃源勝境之美名,古書亦記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其形似金錠,而又扼閩南門戶。根據歷史,金門自古屬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管轄,至民國三年(1914年)金門始設置為縣。風獅爺是金門島上獨特文化圖騰。 因金門四面環海,經常受風沙肆虐,故託付神明之威猛,來阻嚇八方邪魔,從此以後風獅爺即成金門民眾之守護神。 廈門別稱鷺島、鷺洲。相傳古代常有成群白鷺棲於此;又因曾經出現過一莖數穗的稻米而被稱為嘉禾嶼。本屬同安管轄,至1913年11月自同安縣析出嘉禾裡、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後來改名廈門。 這也就是為何南洋閩南僑鄉常言道「同安金門廈門本一家」 而新興的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是在1998年第三屆世界同安聯誼大會在馬六甲州隆重舉行時,所萌生籌備工作,當時馬六甲同安金門廈門會館會長拿督楊建謁局紳(同安人),檳城州同安金門廈門公會會長拿督楊集東局紳(同安人),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會長拿督陳成龍(金門人),雪隆同安會館會長拿督林順平(同安人),秘書呂清才(同安人),雪蘭莪金門會館會長王豪傑(金門人),雪蘭莪廈門公會會長陳友信(廈門人)及砂拉越金門會館會長甲必丹吳民權(金門人)等人皆認為三籍貫同鄉應加強團結及廣召更多州屬成立同鄉會的凝聚力,就像番薯情那樣越牽越深,情牽血濃,情深誼摯。 至2004年11月17日該籌備會於檳城召集各友會商討籌備工作,推選拿督陳成龍為籌備委員會主席,呂清才博士為秘書,方正式定名為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宗旨聯合三籍貫同鄉會,從大同安精神為慨念,加強交流,增進團結,同心同德,共謀同鄉福祉。 會議中也達致協議,初期首三屆以輪值方式選出總會長,接著才依據章程以民主投票選賢與能選出領導者。 於2007年8月8日才正式獲得馬來西亞社團註冊局批准,至2008年秘書將批准信及章程影印寄給馬來西亞全國同鄉會,並訂於是年7月12日假柔佛州峇株巴轄商討成立事宜。當天多數出席領袖認為章程有些不妥,必須先修改章程後再談選舉新屆理事會,因此就延至2009年3月28日才正式產生首屆理事會。 第一任總會長為拿督陳成龍博士(金門人),第二任總會長丹斯里林順平(同安人),第三任總會長陳友信碩士(廈門人),現任總會長郭明發(同安人)也是柔佛州金同廈會長。目前該聯合總會計有11個同鄉屬會,即是柔佛州金同廈會館、馬六甲同安金門廈門會館、雪隆同安會館、雪蘭莪金門會館、雪蘭莪廈門公會、砂拉越金門會館、檳城州同安金門廈門公會、吡叻州同安金門廈門公會、下吡叻同安金門廈門公會、五條港同安聯誼社及浮羅吉膽泉順發公會。 隨著時代的步伐與需求,第二屆總會長丹斯里林順平鄉長與總會理事會於2011年5月15日於雪隆同安會館正式成立總會青年團,在首任團長蘇永秋鄉賢及現任團長張迎煌鄉賢配合全體理事群策群力下,籌劃多項該團品牌活動,如;常年獻血運動、凝聚同鄉青年的2天1夜培訓營、舉辦「桑梓企業訪」培訓鄉親創業知識等等……除此之外!總理事也積極推動文化傳承、華教發展及關注政經領域,引領鄉青貼近社會脈動,樹立溯本追源的觀念,匯集智慧與鄉親之力量,奠立磐固的團務根基,俾能承先啟後,創造輝煌。
-
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舉行第八屆董事會及青年團婦女組就職典禮
【馬來西亞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10月8日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迎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舉行了第八屆董事會就職典禮,同時也舉辦了總會青年團第七屆理事會和總會婦女組第七屆理事會的就職典禮,地點於馬來西亞巴生皇城展會中心(KCCC)。 董事會就職典禮的高潮是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新一屆董事會的宣誓就職儀式。這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時刻見證了一群充滿活力和才華的領袖正式承擔責任,致力於繼續推動聯合總會的使命和目標。這些領袖將共同努力,促進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社群的發展,並加強與中國福建省及台灣金門地區的聯繫。 與此同時,總會的青年團和婦女組也進行了新一屆理事會的就職典禮。這個年輕有為的一代和充滿活力的婦女組成員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發揮重要作用,為社區提供支持,並積極參與慈善和文化交流活動。他們將繼續傳承和發展同安金門廈門文化,同時也將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貢獻。 該典禮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的會員和社區領袖,以及來自中國福建省和台灣金門地區的特邀嘉賓。這次活動不僅加強了各界之間的友誼,也促進了文化和經濟交流,為未來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馬來西亞同安金門廈門聯合總會再次展現了其在促進文化遺產傳承、社區發展和國際合作方面的堅定承諾。我們期待看到這些新一屆領袖和成員的卓越表現,並期望他們繼續為社區和兩岸三地的友好關係做出積極的貢獻。
-
僑鄉大事件 印尼宣布2024年遷都東加里曼丹 新首都命名「努山塔拉」
【印尼雅加達訊】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確定印尼的首都將於2024年遷至東加里曼丹省,並正式命名為「努山塔拉」。這一計劃的宗旨在於解決長期以來困擾雅加達的人口密度、交通壅塞、環境污染以及地層下陷等問題,同時促進印尼區域均衡發展。 新首都法案已提供了法律框架,並明確了興建新首都的經費來源和治理方式。佐科威強調,這個決策是出於對印尼整體發展的關切,並指出,「我們都不能再讓雅加達和爪哇島的負擔過重」。雅加達的人口超過1000萬人,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交通堵塞和地層下陷的困擾。 根據報導,印尼計劃自2024年開始分階段遷都至東加里曼丹省,這個新首都具有多重優勢,包括較低的天災風險以及位處印尼群島中心,有望在促進分散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舊首都雅加達將繼續發展成為區域和全球的商業中心,以確保印尼在政治和經濟上擁有更多的多元性。 雖然佐科威早在2019年宣布了遷都計劃,但由於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該計劃被擱置了一段時間。然而,最近印尼國會已經拍板定案,通過了這項遷都計劃法案,預計將耗資320億美元(約新台幣8813億元)。儘管此舉受到批評人士的質疑,認為在公眾諮詢和環境評估方面存在不足,但計劃已獲得政府的堅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新首都所在的東加里曼丹省,也有金門人社群,如該省的省會、第二大城市三馬林達(Samarinda),以及第一大城市麻里峇板(又稱峇里吧板,Balikpapan)的華人祖籍多來自金門,他們和其它東南亞國家的金門人後裔一樣,都是早年金門人新南洋後形成的社群。 印尼的遷都計劃是一項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有望為印尼的未來發展帶來重要影響,並改善當前面臨的種種挑戰。
-
金門傀儡戲劇團遠播海外 蔡遠進首度汶萊及大馬林夢演出
﹝汶萊與馬來西亞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2023年9月20日,臺灣師範大學的USR計畫團隊再次展現了他們對文化傳承的承諾,帶著金門的傳統藝術之美,遠赴汶萊,為當地師生呈獻了一場精彩的金門傀儡戲劇表演。這個特別的演出是由海外華人研究中心的江柏煒教授主持,作為教育部支持的USR計畫的一部分,旨在推廣金門的文化遺產和藝術。 「金門地方創生與青創培力計畫」的目標是深耕、推廣和行銷金門的文化寶藏。其中,無形文化資產的海外連結是計畫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金門傀儡戲劇團的海外演出已經受到廣泛歡迎。 這次的演出在汶萊中華中學舉行,吸引了大量學生和教職員工。金門傀儡戲劇團的團長蔡遠進和團隊研究助理翁沂杰帶領下,呈現了一場生動活潑的傀儡戲劇表演。表演中的提線木偶操作技巧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引起了觀眾的熱烈迴響。 不僅如此,這場演出也讓華族和馬來族的孩童對金門傳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觀眾們在現場沉浸在金門傳統藝術的魅力之中,這也反映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無論距離多遠,藝術都有著打破語言和文化障礙的力量。 此次活動不僅展現了金門傀儡戲劇的精湛技巧,還促進了台灣和汶萊之間的文化交流,強調了文化作為國際間共通的語言。這也再次證明了USR計畫的價值,它不僅豐富了台灣的文化遺產,還將這個寶藏帶到了世界各地,與國際社會分享。 金門傀儡戲劇團結束汶萊交流行程後,前進馬來西亞林夢省林夢縣,並在2023年9月22至23日迎來一場華麗的中華文化盛會,由馬來西亞林夢地區舉辦的「中華文化盛會」。這兩天的活動在當地掀起了熱潮,吸引了大量遊客和當地居民前來參與,成為一場難得的大型文化饗宴。 洪翠琴甲必丹擔任籌委會主席,並得到了砂拉越區域發展部部長拿督阿督拉曼等政府官員的支持和參與,共同為這項盛會揭開序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不僅有華人傳統節慶文化的欣賞,還有多元族群的飲食體驗,讓參與者品味到了來自中國的文化精髓。這樣的大型文化活動在當地並不常見,因此吸引了來自東馬各地的遊客前來參加,使活動氛圍熱鬧非凡。 然而,活動的一大亮點無疑是金門傀儡戲劇團的精彩表演。該團由團長蔡遠進帶領,他以其純熟的技藝呈現了《鍾馗醉酒》、《小沙彌下山》和《天官賜福》等三齣經典劇目。觀眾們被他的表演所深深吸引,不禁爆發出陣陣掌聲和喝采聲。更特別的是,表演結束後,蔡遠進團長以攤位方式提供互動體驗,讓現場的觀眾親自操作傀儡,感受傀儡戲的靈動和優雅。在這兩天的活動中,近500位以上的參與者親身體驗了傀儡戲的魅力,這不僅成功行銷了華人傳統藝術,還加強了金門在海外的知名度。 「中華文化盛會」的成功不僅豐富了當地文化生活,也促進了跨文化交流,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到華人文化的多樣性。金門傀儡戲劇團的出色表現成為整個活動的一大亮點,向世界展示了這項珍貴的文化遺產。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激發了觀眾的熱情,也為文化交流和理解建立了橋樑。
-
馬來西亞 中秋佳節喜相逢 閩南八屬齊歡慶
﹝馬六甲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9月30日│馬六甲福建會館青年團及婦女組,以及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青年團及婦女組,聯手呈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中秋晚會,題為「中秋佳節喜相逢、閩南八屬齊歡慶」。本次活動於9月30日晚間7時,在同安金廈舉行。 福建青年團長王逸彬表示,這是福建會館青年團首次走出家門,與其他會館合辦中秋佳節活動。他希望各位閩南鄉親能踴躍出席,給予支持與鼓勵。 他表示,這項活動也獲得了晉江青年組與婦女組、安溪青年組、惠安青年組與婦女組、漳州青年組、興安青年組與婦女組、南安青年組與婦女組、永春青年組與永春婦女組等八個閩籍組織的協辦。他強調,中秋節是華人的傳統節日,也是團圓之日,因此,福建會館青年團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都會慶祝中秋節,以傳揚和推廣傳統華文文化習俗,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意義。 同安金廈青年團長陳詩鑫表示,當晚的活動包括自由餐招待、同安金廈會館華樂團的演奏、猜燈謎環節、製作燈籠比賽、抽獎。他熱烈歡迎鄉親帶著家人前來共襄盛舉,共同慶祝這個傳統的中秋佳節。 這次中秋晚會的聯辦體現了團結與文化傳承的精神,也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歡慶中秋、增進友誼的難得機會。活動豐富多彩,留下非常美好的回憶,同時也弘揚了閩南文化的魅力。
-
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經商網路建置完竣
﹝馬六甲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馬六甲同安金廈青年團宣布推出全新的「馬六甲同安金廈經商網絡」官方網站,這項創新計畫旨在秉承先輩們團結鄉親、聯絡鄉誼的精神,透過網路平台進一步拓展同鄉之間的商業合作關係,共同建構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社會的繁榮貢獻力量。 這個官方網站的推出是為了促進會館成員之間的聯繫和合作,同時也為其他有興趣的企業家提供了一個了解和參與這個充滿活力的商業網絡的機會。 該網站將成為一個資訊共享的平台,提供有關會館成員的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詳細資料,以及最新的商業動態和市場資訊。 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青年團的發言人表示,這個網站將有助於促進同鄉企業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加強了解和互動,使會館成員能夠更好地發展業務和拓展市場。 他們相信,透過這個平台,同鄉企業家將能夠找到更多商業機會,建立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並推動本地經濟的成長。 這項計畫的推出體現了社區團結和合作的價值觀,也為會館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強調了同安金廈會館的承諾,致力於為社區和經濟的繁榮作出貢獻。這個官方網站的啟用被視為邁出了推動同鄉合作和商業交流的一大步,預計將為會館成員和其他商業夥伴創造更多商機,共同打造繁榮的未來。 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 經商網路網址: https://www.tongannkimhah.org/
-
〔凝視與回望:他們的和我們的南洋與金門〕即將開課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由臺灣師範大學的USR計畫團隊所主導的112全球在地取向的金門地方創生與青創培力計畫「凝視與回望:他們的和我們的南洋與金門」線上學堂系列講座即將于10月6日正式登場,為期數週的系列講座將帶領觀眾深入探討南洋和金門之間豐富多彩的文化、歷史和創新,並為地方創生和青年創業提供寶貴的啟發和知識。 由海外華人研究中心的江柏煒教授主持,作為教育部支持的USR計畫的一部分,旨在推廣金門的文化遺產和藝術及相關南洋交流,同時也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鼓勵他們參與創業和社區建設。 系列講座的主題多樣化,其講師皆為金僑僑領們及我國學者、企業家、社區領袖和文化專家,他們將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為參與者提供寶貴的知識和啟發。參與者將有機會參加互動討論和問答環節,以更深入地探討這些重要主題。 112全球在地取向的金門地方創生與青創培力計畫希望通過這個線上學堂系列講座,激發參與者的思考,促進金門地區與南洋僑地的創新和發展,並建立更緊密的金門與僑界的聯繫。 無論是對於僑領地的僑生學子或是金門居民,還是對於對這個地區感興趣的人來說,這個系列講座都將提供一個獨特的機會,深入了解南洋和金門之間的連結,並探索未來的可能性。如果您有興趣參加這個系列講座,請務必註冊參加,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本週五將隆重開幕式暨學術演講(一)、(二) 時間:112年10月6日(星期五)台灣時間:19:00-19:30(GMT+8) 開幕致詞貴賓分別有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新加坡金門會館主席│方耀明、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與馬來西亞柔佛州金同廈會館會長│郭明發等。 活動主持人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江柏煒。 另有有兩場講座,第一場講座主題:﹝連德:鼠疫鬥士還是中西文明交流大使?﹞講者:黃賢副教授是目前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第二場講座主題:﹝東南亞建築與生活﹞ 講者:賴啟健副教授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副教授與成功大學建築系客座副教授 活動非常精彩,歡迎對對金門社群、海外華人等主題有興趣之民眾上網參加 參加方式: 1.Facebook粉專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ntnuusrkinmen) 2.Google meet線上講座(https://meet.google.com/gdy-efjx-gzz) *無需事先報名,直接以google meet加入會議,或至FB粉專觀看直播!
-
〔教師節專欄〕菲律賓華校: 在東南亞保留華文教育的特殊地位
﹝菲律賓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菲律賓,位於台灣的最近鄰國之一,過去在海外僑務上一直與台灣保持密切的聯繫。這種聯繫的主要原因在於,菲律賓的華人社區主要來自福建等地,他們主要使用福建話進行溝通,而福建話與台語都屬於閩南語系,因此有著深厚的語言和文化關聯,正所謂「人親、土親、一家親」。 在菲律賓的華校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幼兒園老師在課堂中竟然使用「閩南話」來教授「普通話」。走出校園,特別是在菲律賓的華人社區,你幾乎不需要使用英語或菲律賓語,因為大家都能理解並使用「台語」。 此外,根據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簡稱菲華校聯)的統計資料,數十年來,菲律賓擁有近百所華校,約有七萬多名華校學生,持續使用台灣提供的官方和非官方華文教材、師資以及各種教育相關資源和協助。因此,菲律賓的華人社會成為東南亞地區中少數仍然保留使用繁體字(正體中文)的地區之一,這也使得菲律賓的華校在海外華文教育中擁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菲律賓的華校不僅僅是教授語言,它們也是文化的傳播者,促進了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文化交流。他們的存在不僅為當地華人社區提供了優質的中文教育,還加深了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友好關係。這種特殊的聯繫證明了文化和語言的力量,並在東南亞地區塑造了一個獨特的教育環境。 總之,菲律賓的華校在保留和傳播華文教育方面扮演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同時也促進了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文化交流。他們的存在不僅豐富了菲律賓的教育環境,還鞏固了我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友好關係。
-
〔教師節專欄〕表彰卓越華語文教師 菲律賓中呂宋嵩岩社尊師大會隆重舉行
﹝菲律賓訊息﹞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菲律賓,紅奚禮示市-菲律賓中呂宋嵩岩社於9月24日舉辦了一年一度的尊師大會,這個盛大活動由中呂宋嵩岩社常務委員李實鵬擔任主席,並邀請到菲華文經總會常務委員黃仲廷出席為主賓。大會上,共有來自中呂宋地區九所華校的54位優秀華語文教師獲得慰勞金的表彰。 這九所華校包括荷浪牙波中西學校、紅奚禮示立人中學、紅奚禮示培信學校、丹轆信心學院、丹轆新民中學、甲萬那端中華小學、蜂省大同中學、碧瑤愛國中學以及拉允隆文化書院。 尊師大會於中午12時正式舉行,由謝凱倫擔任司儀,各方貴賓包括嵩岩社常務委員王少鴻、蔡仁宏,委員黃清榮,以及菲華文經總會組織工作委員會主任莊銘凱、副主任黃勝源,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梁俊如等均蒞臨現場,見證了這一場意義非凡的活動。 李實鵬在致歡迎詞中肯定並讚揚了各校教師們對華語文教育的貢獻,並對出席的菲華文經總會常務委員黃仲廷等貴賓表示感謝。黃仲廷表示,很榮幸代表菲華文經總會參加了這一盛會,並向一直辛勤工作、為華語文教育付出努力的教師們送上了節日的祝福。 紅奚禮示立人中學教師蘇志能代表中呂宋地區九所華校的54位在職及退休華語文教師,表達了對嵩岩社多年來對華文教育的支持和關懷的感激之情,並特別強調,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嵩岩社始終不斷地頒發慰勞金,這一關懷讓華語文教師倍感溫馨。 為了增添餐會的樂趣,主辦單位安排了即興卡拉OK節目,參加者包括熱愛歌唱的各校華語文教師。整個活動在老師們美妙的歌聲中圓滿結束,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這次尊師大會不僅是對優秀華語文教師的肯定,也凸顯了中呂宋地區華文教育的發展和壯大。期待未來這些教育工作者將繼續為學生的未來努力,為華語文教育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