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
番薯情系列活動開幕 縣長與民眾體驗做安籤
「咱欸番薯情」系列活動今日上午10時許開幕,縣長楊鎮浯、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議員李應文以及4位鄉鎮長等貴賓共同揭開序幕,也揭曉為期至12月6日止的系列體驗,活動將透過聚落微旅行、手作料理、說故事以及草地音樂會等,帶領民眾從參與體驗中認識及傳揚金門的「番薯情」。縣長楊鎮浯表示,金門圖發展的同時更要厚實基礎,扎好根基才能邁步前進,就如金門番薯情一樣,也期許這項金門獨有的文化及精神能代代相傳。 「咱欸番薯情」系列活動今日開幕,縣長楊鎮浯、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議員李應文、金城鎮鎮長李誠智、金寧鄉鄉長楊忠俊、金湖鎮鎮長陳文顧、金沙鎮鎮長吳有家、金門縣政府財政處處長孫國智、金門縣農試所所長楊慧明、金門縣文化局局長許正芳以及沙美商圈、何厝社區、斗門社區代表以及到場體驗的民眾齊聚一堂參與。 會中,縣長楊鎮浯及金沙鎮鎮長吳有家先後戴上斗笠及穿上簑衣,聯同與會貴賓一同抽出可愛造型的地瓜「籤」,揭曉此次系列活動,諸如,11月14日「番薯與西點的邂逅」料理手作體驗、11月15日「何厝佳釀風情之旅」聚落微旅行、11月22日「尋找番薯王的大秘寶」農試所烤地瓜、11月29日「阿嬤灶腳ㄟ番薯味」料理手作體驗、12月5日「影像繪本說番薯」說故事活動、12月6日「草地音樂會」系列活動閉幕等,歡迎鄉親到場共襄盛舉。 縣長楊鎮浯表示,21年前一場「烽火歲月番薯情」活動和一首《蕃薯情》串聯金門人以及旅外僑親的情誼,地瓜是國內常見的作物,卻在每個地方發展出不同的文化,並且在金門歷經各個時期演譯發展出屬於金門的「安慈情」。此次,文化園區規劃系列活動,透過體驗讓現代人更貼近早期農村常民生活與蕃薯的關聯,它不只是金門傳統飲食的必需品,這樣的番薯情更緊繫海內外的金門人。而金門在發展的同時,更應扎好根基才能邁步向前,就如同金門蕃薯情一樣,一代傳過一代。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金門縣議會秘書長陳建興等也上台致詞分享自己的金門番薯情,也期許像這樣伴隨許多世代金門鄉親走過峰火歲月的精神,能夠獲得傳揚。 在開幕典禮後,也邀請黃振良老師導覽主題特色,在其精闢的解說下,與會人員重新認識金門與蕃薯的淵源,在各個時代生活中的聯結;從農具、器皿以及製作安籤等食物之工具,進一步體認番薯在常民生活飲食中扮演的角色,最後也品嚐道地的金門地瓜湯及體驗安籤製作,讓不少人重現兒時農忙的記憶。 金門文化園區表示,配合活動也規劃番薯情巡禮集點活動,文化園區參觀主題特展和參加一系列體驗,即可以索取集點手冊,參加活動集點,並統一於12月6日下午草地音樂會時兌換,歡迎鄉親踴躍到場參與,報名聯結https://www.facebook.com/kmcpao/posts/2539882836309488。活動洽詢電話082-326993,簡小姐或082-351030分機606,陳小姐。
-
《島嶼之外》金馬詩畫越文選集假金馬聯合服務中心辦發表會
由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出版的《島嶼之外》金馬詩畫中越文選集,臺北場新書發表暨畫展開幕儀式已於10月25日在華山藝文中心圓滿落幕。今日下午1時30分起並移師金門在金馬聯合服務中心舉行金門場發表會。行政院政務委員兼金馬聯合服務中心主任張景森也以金門文風鼎盛,期許金馬每個景點未來都有詩作呈現,讓遊客能大聲朗誦,讓金門成為詩人的島嶼和國度。 《島嶼之外》收錄金門籍詩人鄭愁予、許水富、牧羊女、張國治、蔡振念、翁翁、吳鈞堯、王婷;畫家黃世團、楊樹森、董皓雲,馬祖籍詩人謝昭華、劉梅玉;畫家曹楷智、李若梅等詩畫作品,透過創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及各具風格的文字語彙,將金馬地區在地景物與人文風情轉為詩歌及畫作形式呈現,並翻譯成越南文,同時藉由出版、展覽、影像紀錄、臉書專頁推廣等活動,串起中越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
坑道音樂節 希望與祈福迴盪翟山坑道
2020 年金門坑道音樂節於今(7日)、明(8日)兩天假翟山坑道舉辦。首日吸引許多樂迷跨海來欣賞這深具戰地特色的音樂會;明天還有。 今、明兩天要演出六場次,每場次約200人,估計會有1200名聽眾會到場欣賞,其中來自臺灣的聽眾約有七成,替金門增加不少觀光遊憩效益,並已成為金門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活動。 今年坑道音樂節的兩大主題為「希望」和「祈福」,透過音樂為臺灣祈福,帶給全世界希望!藝術總監大提琴家張正傑認為2020 年全世界最需要的就是希望,而音樂最能帶來正能量,因此特別邀請韓國知名男中音丁一憲、女高音蔣啟真、口琴世界大賽第一名的音樂家李讓,率領弦外之音室內樂集,包括知名小提琴家林天吉、陳依廷、中提琴家康郁理參與演出。 在翟山坑道這座天然的音樂廳,渾厚的男中音縈繞在坑道迴盪著厚實的樂聲,搭配天籟般的女高音,使坑道中充滿多層次的聲音色彩,此次特別邀請韓國聲樂家丁一憲獻唱《鬥牛士之歌》,以雄壯有力的進行曲振奮人心;演唱《好事者之歌》時,和現場聽眾一唱一和,群眾有默契配合齊呼「Figaro」,讓群眾也化成表演的一部分。女高音蔣啟真音色溫暖而清亮,音域寬廣,演唱《我的名字叫咪咪》,情感自然流露,真摯而單純。 張正傑說,感謝聽眾的支持,原擔心因疫情而影響售票,開賣五分鐘後,六場音樂會的票全秒殺;今年是貝多芬250歲生日,當全世界無法演出他的音樂為他慶祝時,台灣在這場音樂會演奏其弦樂四重奏作品,告訴大家他的音樂是多美妙的事。專程參與這場演出的丁一憲,為此還提前來台隔離了月餘,他表示在這樣有歷史感的坑道中演出,當樂聲在坑道這樣的空間迴盪時,思及南北韓和兩岸情勢的相似,不禁十分感動。 有別於以往,今年演奏舞台邀請花藝設計師榮孝洋特別設計,在有限的舞台空間裡以花藝裝飾,帶給觀眾欣欣向榮的希望。坑道水面上的燈,也含著為全世界祈福的想法。
-
金門航空體驗營首場 虎航網紅虎將迎接民眾
金門縣政府委託台灣虎航在金門航空站舉辦的「金門航空體驗營」,首場於今日登場,搶到報名的親子和民眾興奮參加,與虎航客機近距離接觸,體驗航空公司安排的空、地勤等課程,新奇又有趣,同時對飛安有正確的認識。 金門航空體驗營於今(7)、明(8)兩天共舉辦3場次,自10月19日開放報名,不到半天即額滿,其中很多是親子一起報名,反應熱烈。 今天首場體驗營開課,一早在金門航空站旅服中心櫃台前,觀光小天使阿特攜手台灣虎航的當家網紅虎將,就在場迎接興奮前來參加的親子和民眾共48位,其中包括縣府招待的28位家扶中心小朋友與社工,大家紛紛搶著與可愛吉祥物握手合照,場面熱絡。
-
親愛堡被拆案 縣府將訂工程涉及軍事史蹟處理原則
有關「金門產遊博覽園區計畫道路曁公共設施工程」案,工區內軍事遺址—「親愛堡」被承商拆除一事,金門縣政府發專稿說明,楊縣長已指示立即訂定「金門縣政府暨所屬公共工程涉及軍事史蹟處理原則」,同時組成審查小組審議,對於工程案規劃、設計、施工階段,就涉及基地範圍內之戰役史蹟構體,訂定處理原則,個案應提經小組審議達成共識後再予執行,共維戰地史蹟之價值,避免後續憾事再次發生。 縣府首先強調縣長楊鎮浯對於縣內軍事遺跡保存的重視,於發現案內工區中有軍事遺址後,楊縣長即指示下,辦理文資價值審查評估。之後評估會議決議工區內軍事遺址分為『核心保留區』與『非核心保留區』,並將進行不同強度的保存作法。 縣府說明『非核心保留區』內的親愛堡及決心堡,經多次實勘後,因考量堡體結構龜裂情形、碉堡結構是否可承受移動存在著相當大之風險、以及原地或異地保留所需經費與工法困難度高等綜合因素,後與戰地史蹟學會討論後,決議:「就無法保留之碉堡及軍事設施可以其他方式重建其精神及元素」。 縣府指出,但之前有朝拆除、異地重建復刻之不同建議,相關單位允宜落實橫向聯繫,於作業前再次邀相關單位辦理會勘,確認後續應行辦理之相關細節,確有疏失;縣府表示遺憾與歉意,將懲處相關人員,更強調後續將訂定「金門縣政府暨所屬公共工程涉及軍事史蹟處理原則」,設置審議機制,避免後續憾事再次發生。 縣府說,「金門產遊博覽園區計畫道路曁公共設施工程」案,係為解決地區特色產業業者長年陳情反應,受限於產業用地不足,無法取得合法用地作生產事業,致未能完整取得合法之工廠登記證,生產規模難以拓展並限縮產品銷售通路等問題。 縣府表示,縣府自101年奉准有償撥用本縣金寧鄉中山林段99地號國有土地,並於102年起依離島建設條例之規定向行政院遞件申請離島重大投資計畫,經多年爭取,行政院於106年3月23日核定本案為離島重大投資計畫,並於107年8月7日委託規劃設計、109年9月1日動工。園區面積共計11.92公頃,目前工程進度為18.48%。未來園區將輔導30家金門特色產業的業者進駐空間,並透過合法用地取得輔導本地特色產業取得完整合法工廠登記,使在地產業升級並可有效推展金門特色產品之消費形象。 縣府強調,本工程於設計規劃階段發現工區內有軍事設施,即非常重視,於楊鎮浯縣長指示,由文化局邀集價值評估委員及相關單位進行實勘。108年12月23日評估會議決議採「分區」處理: (一)、中山室一區為「核心保留區」,共0.88公頃(如附圖),採用適宜列管措施,妥為維管。 (二)、「非核心保留區」之親愛堡及決心堡,則建議採規劃原地保留或依現地形貌移地保留措施。 縣府表示後因考量親愛堡及決心堡因年代久遠,堡體結構已有龜裂情形,碉堡結構是否可承受移動,存在著相當大之風險,加上原地或異地保留所需經費與工法困難度高等種種因素,經於本(109)年2月10日再與戰地史蹟學會討論後,決議「就無法保留之碉堡及軍事設施可以其他方式重建其精神及元素」之原則進行修正調整。另核心保留區則依文資委員建議不予開發,原貌保留,並針對局部高差部分以擋土牆或緩坡方式保護。 縣府進一步說明,儘管因考量兩堡堡體實況、保存成本及施作困難度等因素,但究應拆除、異地重建或復刻的方式予以續行,各方有不同建議,然本府同仁、監造單位及承商,未落實相關單位間之橫向聯繫,做好重要施工停留點確認後再予施作,確有疏失,將依相關規定懲處。 縣府表示,目前兩堡已先行標示警示範圍停工,將再邀集戰地史蹟學會、文化局等相關單位辦理現地會勘,共同研商是否依先前討論,朝向將兩碉堡正面圖樣、文字復刻於擋土牆並加碑文說明其歷史。 縣府也說明,楊鎮浯縣長多次於主管會報、縣務會議等公開場合指示,金門戰地軍事史蹟眾多,應以視金門全島為一「軍事主題園區」為上位整合計畫,透過公民對話模式,進行「型態分類、價值分級」管理,針對不同等級的史蹟做「保存」、「轉譯」、「創新」等模式治理,以發揮戰地文化景觀的特色,同時也能避免陷入「保存VS發展」的對立。而縣府刻正進行的「金門戰地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與發展綱要計畫先期規劃委託專業服務」案,就是朝這個方向在努力。 縣府表示楊縣長多次強調要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心,過程十分不易;然此次事件所造成的憾事,已影響民眾對於本府公共工程施作品質之信任。他已指示,應立即訂定「金門縣政府暨所屬公共工程涉及軍事史蹟處理原則」,同時組成審查小組審議,對於工程案規劃、設計、施工階段,就涉及基地範圍內之戰役史蹟構體,訂定處理原則,個案應提經小組審議達成共識後再予執行,共維戰地史蹟之價值,避免後續憾事再次發生。
-
縣運會5~7日鳴槍 縣長赴牧馬侯祠請引聖火
金門縣第二十二屆運動會即將於本(十一)月五日至七日在金門縣立運動場正式登場,今天上午縣長楊鎮浯率員於「恩主公」陳淵的牧馬侯祠請引聖火,他引燃聖火並點燃給縣運會聖火隊,隨即展開五鄉鎮的聖火繞境活動。 請引聖火儀式上午八時三十分起在牧馬侯祠舉行。縣長楊鎮浯率同教育處長羅德水、金門體育會理事長唐麗輝及到場多位鄉鎮長和機關學校首長、及庵前村長老與管理委員會主委陳昭柏,依循古禮向牧馬侯神君聖像上香、行獻禮及行三鞠躬禮,並請引聖火後點燃給聖火隊,展開五鄉鎮的聖火傳遞。 縣長楊鎮浯指出,二年一度的縣運會,是金門的盛事,體育代表一個地區的活力,也代表一個地區的實力。 本屆縣運比賽共計11項,包括:田徑、籃球、羽球、慢速壘球、桌球、跆拳、游泳、木球、網球、大隊接力、趣味競賽等,選手有5,024人,總參與人數5,800人。
-
2020白色秘境單車海洋藝術季初登場 開幕典禮盛大舉行
2020白色秘境單車海洋藝術季今天(11月1日)在國境之西烈嶼鄉浪漫登場,以「白色祕境」為主題、應用在地文化素材創作的八個地景藝術裝置亮相,結合單車漫遊、藝術表演等精彩活動,讓離島中的離島在11月好玩一整個月,縣府祕書長陳朝金今天主持開幕儀式,盛情歡迎大家來烈嶼漫遊放鬆一下。 白色秘境單車海洋藝術開幕典禮由縣府秘長長陳朝金主持,縣府觀光處長丁健剛、烈嶼鄉公所秘書洪國棟、縣議員洪成發、洪鴻斌、烈嶼鄉民代表會主席方駿洋、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陳啟展、華信金門站經理黃世賢、立榮金門站副主任王榮海及烈嶼鄉各鄉代表等貴賓參加,並與民眾跟著單車領騎活動代言人「小猴-魏華萱」一起騎單車環島。 騎乘路線環繞烈嶼鄉海岸線,欣賞沿途即將收成的高粱田美景、海岸景觀甚至對岸廈門風貌,活動結束後,在單車市集品嚐在地美食,享受這場由縣府主辦的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這項活動在交通部觀光局及金門縣議會大力支持下,由金門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金門酒廠及協辦單位烈嶼鄉公所、縣府港務處、縣府車船處、警察局、金門港中隊、消防局、衛生局、養工所、自來水廠、環保局及烈嶼鄉體育會等通力合作籌辦。 縣政府與策展團隊以「白色祕境」為主題,邀請地景藝術家游文富、王振瑋、紙雕裝置藝術家成若涵、當代藝術家范承宗、纖維藝術家楊偉林、視覺藝術家陳普等八組藝術家團隊,應用在地文化素材創作八個主題藝術裝置,並結合單車環島領騎、市集活動、藝術表演、集章送好禮等精彩豐富活動,讓遊客體驗烈嶼鄉優美的自然風景與豐富人文景觀,以及金門輕旅浪漫的旅遊氣氛。 藝術季邀請有單車甜心之稱的「小猴」魏華萱擔任活動代言人,期為金門帶動單車旅遊風潮。縣府準備100輛自行車、親子協力車、四人協力車等供民眾免費騎乘,讓來到烈嶼的遊客「慢遊小金門」。 白色秘境海洋藝術季是國內首次以全島旅遊方式策劃,呈現離島中的離島烈嶼鄉浪漫輕旅的最佳旅遊型態,活動期間11月1日至29日。開幕活動邀請到台北極鼓擊等團體演出,11月29日閉幕儀式將邀請國際知名優人神鼓首次在小金門壓軸演出。更多活動訊息歡迎搜尋臉書「金門海洋藝術季」粉絲團。
-
金門老兵召集令持續加溫 羅吉源中將率登步勁旅報到
「2020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持續加溫,繼前陸軍總司令陳鎮湘上周組團重返英雄島,曾任陸軍「登步部隊」南雄師長、澎防部司令退役的羅吉源中將,今天在「登步島戰役」紀念日前夕,也率老兵團回到當年大家一起枕戈待旦的戰地金門,既重返榮耀,也重溫昔日兵馬倥傯的軍旅生涯,在前線戍衛宵旰憂勤的點點滴滴。 羅吉源中將今天偕同前烈嶼師副師長兼大膽島指揮官張蘭澄將軍、前南雄師衛生連連長韓國強少校、前南雄師支援營營長曾園生中校、前南雄師精誠連連長王文進中校、前南雄師砲兵營營長周偉生上校等人重返戰地,前南雄師長江銘少將,更是一周內2度返回英雄島共襄盛舉。 包括曾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前金防部司令官顏忠誠中將、縣府參議呂清富、觀光處科長陳明伶、戰地史蹟學會總幹事王建進及代表蕭振佑等人,今天都到機場迎接老兵團的到訪。縣府指出,前將領陸續報到,不僅為老兵活動持續加溫,趕在在每年11月3~6日「登步島戰役」紀念日前夕,迎來登步勁旅重返金門,更是別具意義。
-
金門大橋工作船失火 緊急撲滅無人傷亡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十二巡防區指揮部於30日21時47分,接獲通報指出一艘金門大橋工作船失火,立即派遣金門海巡隊所屬10053艇趕往救援,巡防艇抵達現場後發現工作船「東○○號」失火,巡防艇隨即實施滅火灌救,成功撲滅火勢。 金門海巡隊表示,巡防艇PP-10053艇22時10分抵達現場後,發現大橋工程工作船「東○○號」起火,10053艇立即開啟消防泵灌救,時至23時02分經灌救火勢已獲控制,持續灑水降溫中;經與大橋工程人員確認,工作船上無人留守,未有人員受傷之虞,但該工作船上置有數瓶氣瓶等易燃物品,所幸海巡艇獲報後即時將火勢控制並予撲滅,若火勢不慎引爆氣瓶,後果將不堪設想。 海巡署呼籲,船隻或工作船出海作業應加強航前檢查,確保生命及財產安全,如在海上發生事故,可撥打海巡署「118」免費報案電話,或透過漁業電台通報,海巡隊將會立即前往處理,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
感謝無私奉獻 衛局表揚長照人員
金門縣衛生局為肯定本縣執行長期照顧服務人員服務績效及工作辛勞,今(31)日中午舉辦「金門縣109年長期照顧人員表揚大會」,由縣府秘書長陳朝金親自頒獎表揚縣內長照專業人員、照顧服務員、服務人員、資深卓越等9位績優人員,並讚揚他們給予長照需求者貼心服務、無私的奉獻,不僅讓受照顧者得到適切之照顧,也讓照顧者擁有喘息的空間;另持續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政策,鼓勵更多人才和單位加入長照服務行列。 衛生局表示,本年度長照專業人員計有呂曉珍、盧可菁、洪欣瑋3名獲獎;照顧服務員計有李麗華、董英英、李快秀、蔡巧治4名獲獎;服務人員為胡凌瑋獲獎;資深卓越為楊婉珍獲獎。 縣府秘書長陳朝金表示,受表揚者只是代表,每一位從事長照工作,都很辛苦,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十分不容易。有各位的付出,讓我們的社會更祥和,陳朝金對受獎者表達崇高的敬意,也謝謝許多工作同仁,大家同心協力地付出。陳朝金期盼,未來長照工作能夠推動得更好,讓民間知道資源在哪裡、讓政府知道潛在的照顧者在哪裡,讓政府的措施能夠跟民間的需求相輔相成,未來縣府會持續和民間在地工作者合作。 衛生局表示,截至109年9月份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本縣總人口計14萬329人,其中65歲老年人口為1萬9891人,占總人口數14.2%,隨著經濟發展及家庭結構功能改變,過去以家庭為主的照顧模式,已轉變為尋求外部資源並開始重視「專業化」照顧,對長期照顧資源及人力之需求,與日俱增,本縣目前接受長照服務人數計有925人,累計14萬5011人次,未來將持續透過長期照顧服務及家庭照顧者服務,讓有需求的民眾都能得到支持協助,建構完善的長照服務網;在執行面更需要有質量兼具的「照顧服務人力」配合,藉由表揚活動當面表達對第一線照顧服務人力的敬意與謝意,並感謝各單位在培育人才上的努力,也期待金門成為一個高齡友善城市,讓長者及身障者都可以獲得最好的照顧服務。
-
「親愛堡」軍事遺跡遭拆 縣府將追究相關責任
針對目前正進行的「金門產遊博覽園區計畫道路曁公共設施工程」案,工區內重要軍事遺跡「親愛堡」,因承商不了解合約規範處置不當一事,縣府今日發布聲明表示遺憾,後續待釐清相關責任後,縣府同仁如有疏失,也將予嚴處,並依契約及相關法規從嚴追究承商責任。相關事項說明如下: 一、縣府於辦理本縣產博園區規劃案,發現範圍內有中山室與碉堡群等重要軍事史蹟,即由文化局邀集文資審議小組及相關單位進行實勘,經研議針對中山室及兩用堡之核心保留區辦理變更保留,而親愛堡與決心堡因屬核心區外較為零星之碉堡,故決議:「親愛堡及決心堡採降挖原地保留與未來進駐產業業者結合,或依伏地堡結構狀況移至中山室核心保留作為軍事地景公園整體配置,並考量林木共存之原則」。 二、前開文資價值審查作為,即本於重視及維護軍事遺跡的謹慎作為,並進行工程變更設計。 三、今承商未依約施作,除拆除本縣重要軍事史蹟,更嚴重破壞縣府信譽及民眾對於縣府公共工程施作品質之信任,縣府將依契約從嚴究責! 四、倘涉及縣府同仁作業疏失,亦將從嚴懲處!
-
南宋大儒朱熹誕辰 縣府上香敬祭
感念朱子教化德澤,金門縣政府今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在國定古蹟浯江書院「朱子祠」舉行「南宋大儒朱熹890歲誕辰」祭典,由縣長楊鎮浯擔任主祭,副縣長黃怡凱及縣府暨所屬機關主官管及鄉鎮長等與會,依循古禮上香、獻花、行三鞠躬禮,感謝朱子開化禮教,開啟浯島文風,祭典莊嚴而隆重。 縣長楊鎮浯也期許金門子弟,傳承儒家道德文化並努力向學。 「金門各界公祭朱子890週年聖誕祭典」,今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在國定古蹟朱子祠舉行,由縣長楊鎮浯擔任主獻官、副縣長黃怡凱及縣府各局處主管、機關主官及鄉鎮長等與陪祭,遵循古禮依序向朱子神像行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獻金帛及行三鞠躬禮,追懷先賢教化德澤,也表達無限感念之意。 據載,朱熹為理學大師,十九歲登進士,二十四歲出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當時金門屬同安縣管轄,受其教化,自此文風大興。明清以來共計有五十位進士,金門因而有「海濱鄒魯」之美名。而浯江書院建置於清康熙二十六年(西元一六八七年),約至乾隆三十一年(西元一七六六年)院內另闢「朱子祠」,奉祀朱子迄今。 此外,金門雖自民國四年設縣,但未設有孔廟,故於浯江書院內建朱子祠奉祀朱熹,以感念其教化之德澤,也成為地方特色文教活動,金門縣政府也每年於朱子聖誕舉行祭典儀式,以感恩朱子沐化浯洲之德澤。浯江書院,近年也在縣府文化局、民政處等努力下,成為具藝文表演功能的空間。 金門舊有燕南、浯洲、金山、浯江四大書院,浯江書院是碩果僅存的一座。浯江書院在民國時期先後作為浯江小學、金城鎮公所、圖書館和社教館,已升格國定古蹟。現在的浯江書院在民國95年修改建完成,外牆東側置「學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西側置朱熹墨寶「循理保家,讀書起家,和順齊家,勤儉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