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星期人物》 黃平堯─埋頭苦幹創業有成 典型的實作派
年籍:48歲、金沙鎮西園村人 現居:桃園市中壢區 學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職 經歷: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光電事業部副總經理 「到台灣時那裡會想到創業?金門人就是憨憨的做,認真負責做好該做的事。時機到了,一步步就走出自己的事業。」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的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25日股票正式上櫃掛牌上市。公司創始人之一黃平堯來自金門西園村,他不擅言詞,是典型的實作派,曾經天亮就起早到工廠、一直加班到深夜,連續十幾年日夜加班,根本忘記了日期、時間,反正不是回家睡覺就是整天待在工廠,所以乾脆連手表都不戴了。 黃平堯1988年金門高職電工科畢業。當屆適逢台灣電力公司與金門高職建教合作,首期招收高職畢業生赴台電訓練,黃平堯班上同學幾乎全被台電公司網羅,只有他因為有近視,沒有報名加入台電行列。 他帶著媽媽給他的家中僅有的現金七千元,跨海到台北市松山機場附近,跟著舅舅蔡承泰(瓊林人)學習修理冷氣機,想要有一技之長。不幸的是,蔡承泰夜間與友人兼差接大樓冷凝管線架設工程,有一晚施工時工地輕鋼架漏電,蔡承泰不幸遭電殛死亡。 黃平堯轉而至中壢投靠姊姊,並到附近的亞智公司應徵電工,開啟他從事電機事業的機緣。 黃平堯說,20歲他應召當兵,在關西新兵訓練中心受入伍訓時,遇到一位搞笑的班長,他開始過「夜夜擦槍的男人」。這名班長不知是故意整他,或特別要訓練他,每晚都要他擦拭5枝步槍,而且要求「槍管槍機等零件不能留下油脂」。班長命令了,他就照辦,每晚他仔細拆解步槍,且按班長指示把各零件擦槍油都使勁用布抹拭乾淨。結果因為關西地區溼氣太重,次日擦得毫無油脂的步槍立即出現鏽跡,又得再擦一次。「不正當的要求就當磨練」,戰地來的黃平堯不以為意,每晚照樣認命使勁擦槍,平安完訓。 結訓他分發桃園縣蘆竹鄉山腳村附近的鷹式飛彈營,任務並不繁重,只是雜事多,而且動輒要接受上級各項裝備檢查,常常二、三個月都不能好好睡上一覺。 黃平堯印象最深刻當兵趣事,是首次休假,當天裝備檢查忙到深夜12點多部隊才放人,他與幾位同袍好不容易搭上一輛載菜大貨車到桃園火車站,不料已無火車,幾個大頭兵竟然按步當車,一路從桃園火車站徒步走到中壢車站,他再搭首班公車返回山仔頂住處,累得全身癱軟,在家睡了一天一夜才回復精神,難得的假期也泡湯。 退伍後,黃平堯返回亞智公司上班,他裝配PCB(印刷電路板)的技術益臻成熟。3年後,他與另2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決定自行創業,由其中一人辦理住宅貸款100萬元當創業基金,設立「伸倍公司」,後來又有一位製作喇叭設備的股東加入。4個臭皮匠同心合力,從最初的幫人寫軟體、配電等工程,進而開發PCB(印刷電路板)自動化產業設備,甚至還幫人開發製作皮鞋、牛仔褲等自動化機器設備,公司規模年年迅速擴增。由於4位創業股東都是學電工,黃平堯開始至元智大學進修學習機械製圖,又多了一項專長,並負責公司研發部門。 1999年,亞智公司原董事長關錦相中伸倍公司發展潛力以及成熟的自動化機具設計開發能力,代表德國百年大廠Schmid集團投資伸倍公司,1999年雙方合資1億元,改名「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一躍而為跨國性國際企業,曾在世界各國擁有26處據點。2015年Schmid集團因國外太陽能事業失敗,移轉迅得公司股權,但迅得已在台灣、上海昆山及東莞建廠站穩腳步,並於全球設立據點,海內外員工逾千人。 迅得機械以經營PCB產業自動化設備起家,黃平堯等人以5年時間耕耘PCB產業,並開發一系列符合客戶需求之自動化設備,如陶瓷基板、電子組裝、LED、IC封測、半導體等,提供客製化的自動化規劃與服務,成功地取代進口設備,在PCB(印刷電路板)自動化產業以龍頭地位領先台灣業界,並大幅降低台商PCB板廠的生產成本,提升良率與競爭力,曾榮獲小巨人獎、國家磐石獎等多項殊榮。 為了企業永續經營,迅得於2004年複製PCB成功經驗,成立FRD(液晶面板)與PV(太陽能面板)光電事業部,黃平堯接任該部門副總經理。另有大陸事業部、電子事業部、半導體事業部。 隨著數位製造技術演進,迅得公司近年積極將自動化之核心技術應用升級,提升影像視覺、無線通訊、Big Data (巨量資料) 處理、機械人與自走車及智能化軌道車系統之整合能力,為製造業搭建工業4.0之智慧工廠。負責指導研發的黃平堯都扮演重要角色。 黃平堯說,做什麼要像什麼。一路走來,他認為凡事只要認真學習勤於研究理解,肯學肯做,就沒什麼問題。譬如他是學電工的,對機械設計與製圖等軟體設計原本並不在行,但肯細心投入時間精神研究學習,仍會有所心得。 他也說,學電出身,轉學機械自動化,反而容易進入狀況,因為電有如機器「靈魂」、機械是「骨幹」,缺一不可。有了靈魂,骨幹自然形成。 不過他也承認,創業成功「七分靠打拚、三分天註定!」他與3位同事篳路藍縷,從無到有創設伸倍公司,而後有德資注入,擴大成為國際規模的迅得機械公司,並搶占台灣自動化產業龍頭地位,除了自己努力奮鬥,當年台灣經濟起飛,各行業蓬勃發展,也是迅得機械公司突飛猛進的溫床。
-
《浯事吾聞》 海峽論壇│兩岸共建好家風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日前應邀經小三通前往廈門參加第9屆海峽論壇《兩岸關愛下一代成長論壇》,由總會長李台山會同旅台各金門同鄉會二十多位理事長,與來自金門、台灣、大陸、兩岸三地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慈善組織代表和大陸10省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及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弘揚傳統美德、傳續良好家風之道,期能用家庭情懷激勵下一代肩負起民族復興的使命。 開幕式假廈門賓館明宵廳隆重舉行,由廈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主持,本次論壇以「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為主題,本著「海峽兩岸一家親、老少共圓中華夢」之目標深化推進,使兩岸青少年成為傳承親情、鄉情、民族情的新生力量,老少攜手共同增進兩岸青少年交流的內在動力,在交流中實現互親、互愛、互信和互相認同,提高和培養兩岸年輕一代的素質與奮鬥精神,促進兩岸和平發展。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的家」! 兩岸專家學者分別從新時期家庭文化建設、優良家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中華大家園兩岸青少年交流工程、敬祖思源與感恩學習等課題面向,闡述優良家風家訓家教攸關民族之復興。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之基石,在急速變遷的環境中,兩岸皆憂心傳統文化之式微,澆薄之價值觀影響青少年身心發展,海峽兩岸血脈相承,如何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教文化已然成為共同課題。 本次論壇有創新方式,採理論與實務並重,走出戶外實地參訪交流學習,全體論壇代表齊聚海滄區青礁村,實地參訪海峽兩岸中醫藥文化展示館、蘆塘書院、院前社市、區青少年校外實踐基地、院前書院、兩岸青創書院,並舉辦交流座談會,聆聽海滄好家風代表經驗介紹,共話優良家風。 旅台金門同鄉會各會理事長咸認,兩岸的關愛下一代工作應「向下扎根」、「向前邁進」,兩岸應在基層、在文化、在青少年持續深入交流合作。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積澱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傳遞兩岸親情和倫理的巨大力量,是兩岸兒女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具體實踐。總會長李台山表示,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首次列為論壇共同主辦單位,此次參與受益良多,未來將聯合各會持續促進閩台兩岸青少年相互交流,共同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發展。
-
異鄉鬢影
李沃源彩墨‧彩瓷展 ◎金門籍兩岸藝術大師李沃源7月1日至13日於中正紀念堂3樓藝廊舉行《沃源千里-李沃源彩墨‧彩瓷》展。7月8日上午10時30分舉行開幕式。展品除李沃源從事藝術創作40年來的代表性彩墨‧彩瓷作品,另有由李奇茂大師親自題款,描繪台東至淡水東北角長卷彩墨寫生作品《寶島三春》,展現李沃源一貫氣勢恢宏大器畫風,歡迎鄉親前往觀賞。 楊樹森漂木劇場畫展 ◎金門籍藝術家楊樹森「漂木劇場:2017楊樹森畫展」巡迴展,6月25日移至新北市三芝區淺水灣留夏咖啡館展出。1958年823砲戰時期出生於金門金城鎮古區村10號的楊樹森,先於台北時空藝術會場展出「漂木劇場:2017楊樹森畫展」。第2站在「淺水灣留夏咖啡館」登場(新北市三芝區北勢子13-3號)「留下,不再漂流:楊樹森漂流對話畫展」,展期至7月2日。在「三芝二號倉庫咖啡館」布設的畫展則屬常態性展出。 旅台翁氏宗親會10月底改選理監事 ◎中華金門旅台翁氏宗親會6月25日在新北市中和區金世界海鮮餐廳舉行第3屆第4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理事長翁瑞美主持。會中翁瑞美報告參加第9屆兩岸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聯誼會議及海峽論壇事項,及由金門盤山翁氏宗親會理事長翁國團提議修繕大祖厝事宜。並決議於今年10月29日舉行第4屆會員大會暨改選理監事,續任理事長人選以翁天想被看好。
-
《星期人物》 許梓恬-父擅念唱女兒說故事 同登舞台齊發亮
年籍:49歲 現居:新北市板橋區 學歷:金門高職、德明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國立空中大學幼教系 經歷:國語日報文化課講師、金陵女中樹藝社團講師、新北市政府廉政故事志工講師、新北市立圖書館讀書會帶領人、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親職教育小團體帶領人、動態閱讀協會故事老師、新北市政府幼教資源中心親職故事帶領老師 金門縣金寧鄉后湖村91歲的許金印老先生,今年4月30日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的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週年慶表演念唱《搖榕樹》、《白鷺鷥》童謠,一鳴驚人。他女兒許梓恬也多才多藝,在新北市各學校、圖書館、市府家庭教育中心當帶活動及講故事老師。並受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李台山委以青年團教學組長的重任。 許金印去年以90歲高齡,應朋友要求,當眾吟誦「南越楊氏寄夫鄭必捷書」3千字古文,其間抑揚頓挫一氣呵成,絲毫沒有一句遺漏或中斷吟誦過程被上傳網路,引起轟動。 許金印31歲時娶小他11歲的張嬌治,當時許家家境清苦,借住別人屋舍。張嬌治依靠婚前所學刺繡、針織的女紅手藝,替人繡枕套、織毛衣,幫駐軍阿兵哥繡背章、軍徽銜牌,以及上山採野菜、畜養牲畜協助夫婿貼補家用。在她辛苦持家協助下,多年後許金印終於買地自力建屋。 張嬌治婚後幾乎每年懷孕挺個大肚子,直到47歲高齡生下雙胞胎姐妹為止共產下4子7女,加上夭折與流產,她連年生育產子,未能好好休息作月子,還得操持家務、照顧眾多子女,又要日夜不停凝神專注針線活貼補家用,所以身體虛弱,眼睛也操壞了,10年前青光眼視覺受損,雖曾至台北三總動手術,仍幾近失明。 2008年5月10日,空軍司令部副主任王建華代表國防部長蔡明憲頒贈「模範母親」匾額給張嬌治,后湖許氏宗親分享榮耀,以「家有喜事」的心情組成迎匾隊伍,鞭炮聲不斷熱鬧繞行村落,許金印更是身著長袍馬褂迎接匾額,也感謝愛妻辛苦持家,含辛茹苦教養子女。 許家這個「多產家庭」,子女均循規蹈矩,各有作為。長子許然博是海軍航空指揮部上校偵潛官,今年5月18日獲金門高職傑出校友表揚。次子許文正是金門地區工程顧問公司監造工程師。三子許文定曾任職空軍金門基地勤務隊上士地裝士、現於桃園市八德區經營餐飲業。四子許然進是科技公司專業技術員。女兒都秉持良好庭訓,以母親為榜樣相夫教子,家庭和樂。僅一子、一女尚未成家。 許梓恬(原名許贊治)說,父親是金寧中小學工友,收入微薄,當年他除要做學校雜務供差使,還要負責烹煮住校教職員早晚三餐,且每2天要留校值夜班。幼年印象中的父親不苟言笑、管教嚴厲;每次聽到父親騎腳踏車回家的聲音,她家幾個姐妹就趕緊躲起來。 父親通常利用短暫回家時間下田做粗活,她們姐弟幫忙提早扛農具到田裏等父親。幼年甚少聽到父親說故事或念童謠。長大後才知道,只讀半年私熟的父親喜愛閱讀,他記性超好,幼時看過的三國演義、封神榜等章回小說及古人傳記等內容,大都能記得。他尤喜聽后湖村博學耆老說古講今,一些民俗童謠、許氏會元許獬的故事,都在犁田作農事時不斷強記反覆背誦,至今能朗朗上口。去年次子許文正幫他添孫子,每天念童謠給孫子聽是他含飴弄孫樂事之一。 由於家裡窮,許家11個小孩都得自謀出路。 許梓恬排行老四,自小的志願僅是當一名家庭主婦,生兒育女過一輩子,再平凡不過。但她卻是家中首位念專科學校(德明商專)的小孩,乖巧懂事,深得父母親寵愛。 她與烈嶼鄉林漢堂結婚,育有1子2女。偶然的機會受邀當新北市板橋區文聖國小晨間故事老師,竟然說出了興趣。後來參加台北縣口才訓練協會親子說故事擂台賽獲獎;2010年5月3日參加信誼基金會主辦的「故事嘉年華-創意說故事擂台」比賽,她花一星期將繪本故事改編成故事劇,並自製演出道具,結果獲得最佳創意、最佳人氣、最佳表演的第一名,讓她信心倍增。 這幾年,她擔任學校說故事志工、受邀當國語日報文化課講師、金陵女中樹藝社團講師、新北市政府廉政故事志工講師、新北市立圖書館讀書會帶領人、新北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親職教育小團體帶領人、動態閱讀協會故事老師、新北市政府幼教資源中心親職故事帶領老師,也頻受邀在社團、社區、復興高中與江翠國中演講,及當新北市埔墘、莒光國小與大觀國中親職團體導老師,忙得有聲有色。 今年5月10日,進入志工領域服務12年的許梓恬與女兒林翊茹同時獲得台北市立復興高中105學年度「大愛楷模」德馨獎。 這次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在圓山飯店舉行週年慶,有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大陸等地眾多海內外僑親參與,許梓恬負責訓練總會青年團,並指導3個節目,其中的話劇表演改編自金們文化局出版的「風獅爺減肥記」。從編劇、導演、製作道具,她全部一手包辦,表演贏得好評。 為增加節目的金門風味,她徵詢父親上台念唱金門童謠意願,沒想到許金印一口答應,更神奇的是登台前沒有經過排演,但許金印毫不怯場,在近千名觀眾前神色自若念唱「搖榕樹」--「一搖興旺、二搖滿堂、三搖三貴子、四搖四大金光、五搖五男二女、六搖六顧子、七搖七子八婿、八搖八仙調古鑼、九搖九善事、十搖十子十媳婦。榕樹搖過東米甕吃不空、榕樹搖過西春錢春銀沒人知、榕樹搖過南春錢春銀通買田、榕樹搖過北春錢春銀稅壁角。榕樹長,一家大伙500人、請有200個長工。榕樹葉,家伙咖硬石。榕樹搖得起,紅樑線、金鎬椅、發啊!」句句順口滑溜,押韻有味,充滿童趣與早年記憶,吸引東南亞與福建僑親紛紛衝到台前拍照紀念。 91歲的許金印身體硬朗、吟誦童謠鏗鏘有力;老妻張嬌治在台下雖失明,但句句入耳、與有榮焉。許梓恬身為主持人,與父同台演出,更是一輩子難忘記憶。
-
《浯事吾聞》 金門博弈公投戰雲起
金門首次博弈公投表面無波,但連生變數。 促賭方在補提連署書後,合格連署人數5602人,通過法定連署人數門檻。金門縣選委會23日公告,訂10月28日投票。 反賭方領導人楊再平則驚傳於5月27日腦溢血送醫,所幸已脫離險境,逐漸康復中。為了反賭,楊再平連月苦思對策,他極力推動激發無感的縣民反賭場公民意識,並參與5月7日金門城隍爺遶境祈安時,在街頭拉布條向城隍「告狀」等奇招,體力與精神透支。他能否再挺立於反賭最前鋒,關係反賭戰力整合極大。 促賭方縣議員蔡春生主張博弈可帶動周邊觀光產業,促銷金酒、創造就業機會、讓金門更好,但他領銜提出的「為振興金門經濟,開創金門前途,您是否贊成設立國際渡假區並於其中開放5%觀光博弈?」公投主文,被反賭方抗議設定「振興金門經濟,開創金門前途」前提,明顯偏頗及有強烈誘導性,將導致民眾無法判定明確意旨以為投票依據,違反公投法第14條第4款規定。而且此項地方性公投就算只有3個人投票,有2人贊成就過關了,淪為一種「少數替多數決定」的弊端。 金門反賭場聯盟除呼籲朝野政黨和離島立委支持透過立法院廢除離島建設條例10-2條,即所謂的「博弈條款」,並質疑公投主文以「開放博弈」蒙混「開放設置賭場」,既不適法亦違法,將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公投公告訴訟,並聲請停止執行此次公投。也有人熱心發動旅台鄉親屆時返鄉投反對票。 博弈公投從前年底蔡春生提出連署申請至今,因金門民風保守,且過去曾作過多次民調,金門反設賭場者占7成,僅烈嶼鄉民意有接受觀光賭場意願。然促賭方徵集了5602份連署書,顯然也凝聚相當數量的支持者,惟尚無重量級公眾人物浮上檯面力挺。而選擇繼續鴨子划水、水煮青蛙方式,低調耳語拉票,逐漸站穩促賭聲勢。 坊間則有傳言,認為即使金門博弈公投過關,因立法院尚未通過博弈施行條例,金門跟已通過博弈公投的馬祖一樣,仍舊無法設立賭場,提公投申請,根本是炒作土地或股票的假議題,促賭方仍選擇不予回應。 是否同意設觀光賭場?除金門公民意願外,也受中共高層領導公開反對金門設賭場,威脅要關閉小三通;以及我國尚未設博弈專法,即使通過公投也無法設賭場之變數影響。 這場公投攻防,也成為影響到明年底縣長、縣議員、鄉鎮長等公職人員選舉的重大變數,也難怪多數人選擇沈默,靜觀其變。
-
異鄉鬢影
旅台珠浦許氏宗親會7月改選理監事 ◎旅台珠浦許氏宗親會6月11日開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於7月8日假新北市中和區晶豪樓餐廳召開第4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選舉,並盛大舉行祭祖大典,以及贈敬老禮金與頒發獎學金。理事長許火獅指出,為發展組織效能,期望在理事會下成立青年團、婦女組,使會務永續傳承;同時鼓勵宗親踴躍參加會員大會及祭祖典禮。 桃園市金同會10月初赴福建參訪 ◎桃園市金門同鄉會6月11日召開第13屆第5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由洪成美理事長主持。會中審核通過33名申請入會會員資格,並決議於今年10月初組團前往福建省,參訪福州、廈門等各金門同胞聯誼會。 金馬澎聯盟要頒發辛茹頌獎 ◎金馬澎離島聯盟定10月下旬舉行第3次大會,屆時除循往例由聯盟每會各推薦4位楷模獎表揚外,鑑於離島早期生活艱辛,鄉民常需落番赴南洋謀生發展,獨留配偶在鄉照顧翁姑、子女;或因家庭變故,需含辛茹苦獨力支撐家庭,照顧公婆子女,展現離島婦女堅苦卓絕情操,因此將增設「辛茹頌」獎(暫定),由各會推薦得獎者,並由聯盟出機票費請她們蒞會接受表揚。
-
《星期人物》 楊志清-兢業戮力從公 公職生涯開花結果
年籍:48歲、金寧鄉湖下村人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金門縣湖埔國小、金寧國中、金門高中、台北工專、台北科技大學碩士 經歷:建國中學技佐、桃園機場幫工程司、經濟部工業局技士、技正、科長、副組長、組長、主任秘書 楊志清普考考2次、高考考4次才上榜。公職生涯一步一腳印,從最基層的3職等1級建國中學技佐做起,一路往上爬,今年3月8日升任經濟部工業局主任秘書。 他說,人生有很多選擇,但仍得靠自己做最後決定。已逝父親一直支持他選擇走的路,曾告誡他,人生就像單行道,選擇了之後就沒有回頭路,不能後悔。他選擇考公職當公務員,兢兢業業戮力從公稍有一點成績,遺憾的是勤儉持家的父親24年前在金門打工修剪路樹從樹上摔下癱瘓,5年後去世,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楊志清老家在金寧鄉湖下村,他有7個兄弟姐妹,食指浩繁,全靠父親務農種田養活一家老小。乖巧懂事的楊志清一直是父親上山下海幹活的好幫手,跟同村小孩一樣,種菜養豬收地瓜、高粱,協助擎蚵等農事都沒少做過。 金門高中畢業,他考上台北工專(三專夜間部),自己赴台北市生活就學,必須半工半讀賺學雜費與生活費,他先後當過加油站工讀生、替公車站維修點幣機、以及當千翔物業管理公司的大樓水電空調維修工。 楊志清說,公司設在新店的千翔物業管理公司對待員工不錯,給他工讀的月薪2萬3千元,高於一般公司行情,讓他能安心讀書。但是他還一直不知道,千翔老闆竟然是金門人黃平璋。 黃平璋在金門念金沙國中時是逃課、打架、流連撞球店的浪蕩子。最初學歷僅是復興工專電機科畢業,他靠著肯拚肯做,當過油漆工、燒電焊、扛冷氣機、修冰箱、洗電路板、居家修繕等苦工,累積了各種打工經驗,於24歲大膽創立千翔工程公司,專營大樓水電空調維修。1984年創立怡盛集團至今33年,不僅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物業管理集團,也擴展成跨國物業管理王國,是金門籍白手起家傳奇人物。 楊志清服役當269師工兵部隊的通信兵,學會摩斯密碼。退伍遇到另一位金門鄉親貴人陳志堅,介紹他去台北市捷運局當中和線捷運水電環控約僱人員約2年時間。那段時間,下班及假日他努力準備公職電力工程人員普考,第一年考試落榜。第2年以平均總分70分,幸運的以錄取標準最低分,且是最後一名增額錄取。1995年分發任台北建國中學當技佐。 而後他想更上一層樓,報考公職高考,卻連續3年慘遭滑鐵盧。他原本心灰意冷,所幸台北工專同學不斷幫他打氣,鼓勵他再接再厲,而且熱心的幫他報名補習班,楊志清於是利用建國中學放暑假的一個月時間,參加「高考短期總複習班」埋首苦讀,為不辜負同學好意,且展現破斧沈舟非考上不可的決心,他還剃了大光頭。經日夜苦讀準備,這回終於考了77.67分,名列高考電力工程類全國第4名正額錄取。 1998年1月,楊志清分發桃園機場任幫工程司,參與交通部民航局第二航廈接管小組。上任新職才一個多月,當年2月16日,就遇上華航客機重飛失控墜毀、造成202人罹難的重大空難。 當時客機墜毀於中正國際機場旁的大園鄉國際路2段一帶,機上乘客與機組人員共196人全數罹難,並且波及國際路2段民宅與汽車,導致地面上6人死亡,總計202人罹難。楊志清深受驚駭震撼,他也參與了協調罹難安屬安排善後事宜。 2001年7月1日,他商調到經濟部工業局,從基層技士(負責國內半導體製造者輔導)做起,而後歷任技正、科長、副組長、組長等職,今年3月8日升任11職等的主任秘書。 在工業局擔了17年,與他共事者不乏台大、清大、交大等名校畢業菁英或歸國碩博士,楊志清都能與他們互信溝通,集思廣益完成上級交付任務。也善盡適時向長官提醍並建言的幕僚角色。 楊志清說,工業局負責全台8萬多家製造家產業輔導。金門的良金牛肉乾就曾接受工業局離島服務團的輔導。 工業局也正推動智慧城鄉建設工程,鼓勵各縣市提出建設計劃,工業局協助整合執行。他從金門日報今年4月26日報導中獲悉,金門縣今年初委託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成立「金門科技生活智慧島輔導團」,希望打造金門「寬頻經濟下的智慧生活」、「提供縣民智慧資訊服務」、「建立吸引遊客的友善環境」。工業局有相關的輔導措施,他建議金門縣政府可爭取工業局輔助資源。 楊志清少小離家,公職生涯尚稱平穩。他念念不忘金門故鄉,也關心金門的醫療水準改善。醫療不足是金門鄉親長久以來的痛,楊志清曾親身感受,並痛失至親。 楊父楊太平務農,為了幫家裡添點收入,1993年受雇金門電力公司,當幫忙修剪遮掩輸電線的路樹枝椏臨時工,卻不幸從樹上跌落摔傷、腰部脊椎嚴重錯位神經受損,意外時適值周五快下班時間,沒辦法及時後送,等到次日搭機後送到台北的三軍總醫院又逢周六醫師休假,拖到2天後周一動手術,已經錯失修復脊椎神經的黃金期,造成半身癱瘓,得坐輪椅行動。原本身體硬朗的楊太平身心受創,一蹶不振,1998年去世。 父親為了賺點錢補貼家用,不幸從樹上摔下來受傷,因金門醫療不足,導致殘廢,楊志清甚為痛心,當時每周均搭機返回金門探望照顧父親,看著原本健康硬朗的父親半身癱瘓日漸消沈,卻使不上力,感慨萬千。這也是多少不能承歡雙親膝下、他鄉遊子的痛。 楊志清感恩說,父親受傷養病期間,全賴母親細心照料,對於母親的辛苦付出,他滿懷感激,同時也感謝當時幫忙照護父親的大哥和弟妹們,以及妻子林文芬家人不嫌棄他家中遭逢變故,在他父親受傷後仍同意女兒嫁給當時在建國中學服務,公職剛起步、一無所有的楊志清。他感謝太太一路陪伴與支持,在公務生涯發展路途上才沒有後顧之憂。
-
《浯事吾聞》 創紀錄的憲專五期40年後再聚金門
英雄來自金門島,40年後再聚故鄉話當年。 民國66年6月,金門一群17至19歲青年共48人投考憲兵學校專科班五期(後來正名為陸軍官校憲兵專科班),寫下金門地區同一批入伍軍事學校人數最多紀錄。48人來自金門各鄉鎮,也涵蓋金門高中職畢(肄)業生。最特別的是,高二在校生多達44人。 當年6月24日,大夥搭乘海軍518艦(太武輪),由時任金防部憲兵營輔導長辛寬得少校帶隊(辛寬得學長舊金城人,上校退伍後轉任職金門酒廠總經理),由料羅港駛向高雄13號碼頭,經過15小時航程抵達。由憲兵204指揮部(高雄憲兵隊)接送,短暫休息後,當晚旋即搭乘台鐵列車北上,經過8小時抵達台北火車站,隨即由憲兵學校派專車接送到五股校區,開始展開二年半軍校生活,當時到學校第一餐,適逢莒光日併慶生會加菜,畢生首次吃到炸大雞腿,至今美味難忘。 66年6月底至12月在台北五股憲兵學校後山戰鬥教練場,展開為期半年入伍訓練。原本軍校聯招三軍八校入伍訓練,皆統籌於每年9月在鳳山陸軍官校受訓3個月。專五期因提早入伍,由憲兵學校自訓,當時要等待另一批在台灣招生同學,入伍訓練長達半年,破軍校入伍訓練最長紀錄。還好來自前線金門的48位同學個個身強體壯、不畏艱苦,圓滿完成訓練,無人退訓。 憲學專科班依招生簡章係由憲兵學校單獨招生,66年12月至68年12月在校受訓二年半,除憲兵專業課程如奪刀、奪槍、莒拳、摔角等訓練,最主要需修滿93學分,共同課程為國文、英文,其他尚有法律課程如憲法、法學緒論、刑法、刑事訴訟法、陸海空軍刑法,民法、軍事審判法等,並著重警察專業課程,諸如攝影學、指紋學、法醫學、驗槍學等,悉聘請當時中央警官學校(現為中央警察大學)著名教授來校教學,記得有指紋學泰斗趙默雅教授、及法學名師陳弘毅教授(後來任職消防署第二任署長),同學們曾多次參訪警官學校、刑事警察局及法務部調查局等機關。事隔近40年往事,猶如昨日,令人懷念。 68年12月29日,這群來自金門前線的20歲青年,畢業後以少尉任官,全部分發憲兵基層連隊擔任排長職務,單位遍及全國各地,含臺灣本島及外島金馬澎等地,宛如天女散花放射。 後來知道我們這一期(專科五期)單獨在金門招生,原本畢業後全部要分發聯指部服務。後因政治情勢丕變,憲兵司令部呈報國防部及國安局改分發單位,也改變專五期命運。因為民國66年有高雄美麗島事件、68年12月10日中壢事件、中美斷交、美國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來台等重大群眾示威抗議事件。憲兵司令部擴編二個指揮部,本期同學恭逢其盛,大都分發鎮暴憲兵部隊。筆者分發至憲兵240營第1連,奉命支援處理高雄美麗島事件,執行「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任務,如今想來除津津樂道,也不勝噓唏。 專五期48位金門籍同學,任滿10年退伍36人(少校33人、上尉3人。其中王金木(小)、王灶發因公因病辭世);另12人任職20年以上(晉升少將1人、上校3人、中校8人)。退伍者有經考試進入公職部門(省政府、中華電信、郵局)、銀行界及私人公司,個個再創事業第二春,成為國家棟樑支柱,專五期同學均深以為榮。 專五期曾創下憲兵歷史紀錄,受訓分發留任憲兵訓練中心22個連副連長(全中心有26連)。後來也創同時擔任憲訓中心15個連長紀錄,所以當時憲訓中心號稱《金門幫》連。筆者於民國70年5月1日發布人令擔任第10副連長,當時連長曹常光上尉是馬祖人、輔導長是澎湖人,所以第10連被稱為「金馬澎」外島連,傳為佳話。 專5期走過輝煌的40週年,如今同學都已邁進耳順之年,我想人生不會再有40年。同學們均已退伍,約有三分之二定居台灣,三分之一住金門,經常聚會且每月爬山健行,革命情感深厚又有凝聚力,期盼發揮憲專五期勇敢精神,繼往開來。 最後謹向專五期所有同學致敬:陳長春、蔡清德、董文毅、李仁杰、李國權、林地仁、王根榜、陳允德、翁漢文、王灶發、陳成傑、林明章。楊水思、孫炳欣、洪慶源、洪建璇、張清源、陳成銓、王金木(大)、陳金農、洪進祿、莊清德、王哲世、黃永久。吳述通、王先煌、許懷義、蔡克佑、辛丁來、王英壯、翁福來、蔡發典、李錫榮、蔡春發、吳進壽。李增遨、侯育群、林仲輝、張輝揚、洪嘉義、楊正榮、王金木(小)、鄭根松、吳則雄、吳國勝、鄭慶福、胡根成、陳嘉德(按學號排列)。 憲兵學校專科五期預定6月24日(入伍紀念日)重聚金門,上午安排登頂太武山;下午拜訪母校金門高中。晚上假金城鎮白玉樓餐廳舉辦40週年紀念餐會,以及新任會長陳金農與卸任會長許懷義交接典禮。
-
《浯事吾聞》 金門人搶占精品咖啡市場
金門人搶占咖啡市場,尤其是精品咖啡豆的烘焙銷售。 金門人在台灣咖啡市場不缺席,有多人從事咖啡烘焙業,其中出身金沙鎮后浦頭的黃重慶,早於1977年即創立「碧利咖啡」實業公司,藉由在印尼蘇拉維西等地自營咖啡莊園的優勢,以靈活營銷策略自產自銷,搶占台灣精品咖啡頂尖地位。 大同商專財務管理科畢業的黃重慶,初期開設貿易公司做進出口電器、東南亞手工製品,以及咖啡生豆等生意。而後發現進口商為壓低咖啡豆進價、供應的咖啡豆品質差,由於他有親人在印尼經營咖啡莊園,便在1977年開始自營進口咖啡生豆賣給工廠,並設立碧利咖啡實業有限公司。 為提高咖啡豆品質,黃重慶除在印尼蘇拉維西自營咖啡莊園,並與蘇門答臘、非洲肯亞等高海拔咖啡莊園合作,高價收購篩選過的咖啡生豆,再以純熟的低溫烘焙技術烘焙出高品質咖啡豆,贏得行家讚譽,非碧利咖啡不喝。 黃重慶自豪表示,精品咖啡抗氧化、可幫助人體內排毒,他進口的咖啡豆保證不殘留農藥,台大醫院肝病權威許金川教授也稱許,他每月都免費提供50磅精品咖啡豆給許金川主持的醫療財團法人好心肝基金會。台大農學院近期也在與他洽談合作推廣台灣咖啡產業。 除了產銷精品咖啡,碧利實業公司也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咖啡烘焙技藝培訓及創業門市輔導模式。黃重慶說,只要3天即可教會基本烘焙,該公司除可輔導創業,還可供應自行研發的以德國、土耳其零件產製的高品質烘焙機,以及各國頂尖生豆。這幾年碧利公司培訓的精品咖啡產業人才超過2千人,包括來自大陸、新加坡、日本等地咖啡愛好者。 黃重慶已搶進上海市場,在上海成立碧利公司及烘焙廠;他還構想回金門開設「金門咖啡文化館」,除展示咖啡文化,亦可培訓金門大學、金門高職建教合作,並輔導創業,可惜適合用地難求。 有40年烘焙咖啡豆的黃重慶是碧利咖啡的活招牌。這幾年他長子黃偉倫開始接棒。黃偉倫13歲國小畢業即出國留學,先後在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等地讀書和進修咖啡經營知識,2008年時曾任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烘焙課講師。在黃重慶耳濡目染教導下,加上經常遠赴印尼、非洲等碧利咖啡莊園實地了解咖啡種植、採收等實務,養成他精品咖啡的理論與實務俱備,在碧利咖啡也漸獨當一面,父子齊心合力,打造更上一層樓的精品咖啡王國。
-
《星期人物》 楊金寶─從賣菜小女孩到大學副校長 勵志有成的南丁格爾
年籍:55歲 現居:台北市 學歷:金湖國小、金湖國中、台北護理專科學校、中國文化大學兒福所碩士、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博士 經歷:台北榮總護理師、代理護理長、台北護理專校講師、台北護理學院講師、助理教授、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楊金寶國小2年級、還不到10歲,每天清晨4、5點就在金湖市場幫開雜貨店的父母?韄喝招呼阿兵哥買菜。45年後,當年賣菜的小女孩,已是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小小年紀的楊金寶乖巧精靈,腦筋動得快。她見市場人聲雜沓,為了留住匆匆往來的買菜阿兵哥,並儘快完成交易,想出用大紙袋交給阿兵哥寫下要買的菜種,再交給她媽媽楊許耳治將菜裝進紙袋、秤斤兩計價。就這樣,她每天很快的幫忙把菜賣光,再背著書包上學去。 楊金寶回憶說,早年家境不好,由於有眾多駐軍消費,家中經濟情況逐漸改善,但父母日夜操勞,犧牲了健康。尤其父親楊忠圓個性拘謹,不善招呼客人;母親除要照顧5個子女,還要撐起雜貨店招攬生意重責,加上長期睡眠不足,有一天,楊金寶眼睜睜看著母親在賣菜時突然不支昏倒,讓她深感痛心。 楊金寶母親是金門傳統婦女,任勞任怨,要幫忙經營雜貨店、也要照顧家人,她還省吃儉用資助夫弟楊忠全(後來曾任金門縣副縣長)赴台就學;晚年還得照顧患病兒子以及中風的丈夫,一生辛苦,默默認命承受。楊金寶說「此生經歷過多少的苦楚與委屈,只要想到阿娘的堅韌,就沒有過不去的事情」、「母親堅強與兼顧家庭的樣貌,幾乎是我一生處事的典範」。從楊金寶身上,的確可看出跟她母親一樣,身兼多職,為夫家、婆家與自家老小,無怨無悔辛勤付出的影子。 楊金寶國小、國中都保持很好的學習成績。金湖國中畢業,獲保送台北護專(五專),15歲離開金門到台北就讀。 大她10歲的哥哥楊肅敏更優秀,是金門初中會考榜首。他跨海就讀高雄中學,大學聯考以優異成績考上國立政治大學。但不知是否長期處於台灣激烈的同儕競爭,他又給自己太多力爭上游壓力,回金湖國中當代課老師才一年,就發病離開職場,那年楊金寶13歲,這也是她申請保送台北護專,想當一名護士的主要原因。 「我喜歡當護士(現稱護理師),也喜歡與病患互動接觸,樂在工作。」金門早期大部分家庭幾乎都有成員落番打拚,她祖父與大伯即落番南洋。楊金寶說,到台北念護專,滿足她如同祖輩「吉普賽流浪夢境跟勇氣實現」的挑戰。當登陸艇駛進高雄港,她明白已經完全離家了。首次看見路口紅綠燈、搭火車、見識到台灣燈火通明、高樓大廈的進步景氣。「勇氣先發於智慧」的她,很快的適應都市生活。童年早起賣菜經驗,幫她找到學校對街的麵包店打工機會,她每天清早5點半就上班,細心的將麵包用透明塑膠紙包好、一個個排列整齊,改善賣相,小時賣菜學到的接待招呼顧客本事也派上用場,老闆很高興有她這個好幫手。 當護理師改變楊金寶人生。護理專業,也協助她順利考上碩、博士班;並得以妥適照顧患病的家人。 楊金寶20歲護專畢業,原本想返回金門服務,但等了2星期沒有工作機會,才到台北榮民總醫院報到當護理師。她敬業樂群,每天都提早上班,作好各種接班準備,而且不計較大小夜班排班。她有愛心和耐心,還樂意與病人互動,獲得病人信任。楊金寶記憶深刻說,有一位罹患肝硬化的病人,食道靜脈瘤突然破裂大吐血,噴得她滿身是血。這位病人彌留的心願是請她代為通知在三重的家人,可惜他家人受交通堵塞來不及見最後一面,是楊金寶默默在病房陪伴他走完最後人生。家屬趕到,流淚感謝她「是爸爸選擇由妳,陪他走最後的路…」,之後並特地送來請當時監察院長黃尊秋親書的謝匾。 楊金寶護理師工作表現傑出,進台北榮總任職僅3年,就榮獲該院年度優秀護理人員殊榮,是歷年最年輕獲獎的護理師。之後榮總推動「全責護理」作業,她被指派為首位試辦人。為了完成任務,楊金寶不時抽空到資訊室學習統計、分析方法,這些額外業務雖增加負擔,但也意外協助她於1988年通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班的研究方法學科考試。 鑑於不少兒童家庭受虐等家暴事件,最初都於送醫診療被發現,而兒童受虐案件又與犯罪防治有關,楊金寶有優秀的護理實務又在台北護理學院幼保系當講師,文化大學碩研所所長鼓勵她報考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班。1999年,楊金寶以榜首成績進入博士班就讀,重新精研社會學、心理學、法律與教育。期間,台灣一度連傳網路交友性侵害案,指導教授要她訪談受害少女,共同發表網路性侵犯罪防治研究論文,她花4年即取得博士學位。楊金寶也從護理跨入嬰幼兒健康保護、預防受虐以及網路性侵害犯罪防治領域,關懷人群的範疇更廣。 考上博士班那年耶誕節連續假期,楊金寶父親不幸中風昏迷,她立即趕回金門照顧,就在準備後送台灣醫療時,父親逐漸甦醒,並在金門住院復健40天逐漸康復,讓她體悟念書可有可無,但照顧父母責無旁貸。老父親後來感嘆:「我昏死了,又活過來,多活了7年,很感謝。」這段話,讓15歲就離家的楊金寶,能稍盡子女孝道而寬慰。 從賣菜小女孩、到當護理師、發奮取得碩、博士學位、乃至2013年8月當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兼行政副校長。楊金寶上演活生生的金門小孩勵志成功的故事。 楊金寶說,不看輕自己、就沒人會輕視你。一個人的出身背景,絕對不會影響未來發展。身為基督徒的楊金寶相信只要心存善念肯努力,神就會給你機會。她學護理,幸運的能學以致用,以護理專業照顧到先後去世的父親、哥哥;也因護理專業協助取得碩博士學位,她很惜福感恩。現在最掛念的是在金門的86歲老母親,每天都要電話問安,一有機會就飛回金門陪伴母親。 去年10月,中華金門同鄉會以楊金寶在嬰幼兒照護、兒童福利、兒童保護領域教學及研究之卓越成就,頒給她旅台鄉親「典範獎」。
-
異鄉鬢影
台灣金門人同鄉會感謝楊忠全 ◎台灣金門人同鄉會訂6月19日中午,於台北市寧波東街2號台電工會,由該會理事長蔡水棟代表會員感謝台電前專業總工程師楊忠全過去不餘遺力的照顧提攜台電金門子弟。蔡水棟理事長並贈送台電紀念酒給楊忠全。 現於台電公司任職的金門子弟約1200人,素有「台電金門幫」之稱,於2012年8月26日成立台灣金門人同鄉會,又稱台電金門人同鄉會,由在萬大發電廠任職的蔡水棟當選首屆理事長。 楊忠全(79歲)1963年畢業於台大商學系,高等考試財政金融科、特種考試工商管理科、特種考試航運管理科及格。他職業生涯長達37年在台電公司度過,任台電營業處長期間,與金門籍資深財經記者葉耿漢(曾任經濟日報社長)合力促成台電從民國68年起與金門高職簽訂建教合作,高職每年為台電培養十餘人至上百人的生力軍加入台電,直到85年終止合作。所以不少台電金門人對楊忠全與葉耿漢心存感激。 2002年2月,前金門縣長李炷烽聘任楊忠全為副縣長,任期至2009年底。
-
《浯事吾聞》 李錫奇、楊天澤異鄉展畫放光彩
5月畫壇盛事,金門籍藝術大師李錫奇應邀至上海開展;金門在地畫家楊天澤跨海於中和的國立臺灣圖書館雙和藝廊展出《浯島時光腳落》水彩寫生展,都造成轟動。 楊天澤以寫生見長,勤於描繪金門風獅爺、戴勝鳥、黃牛、海邊碉堡、軌條砦、閩南古厝、宮廟慶典扛輦等金門特色風情。5月17日至31日,他於國立臺灣圖書館舉行《浯島時光腳落》水彩寫生展,展出60幅畫作。20日開幕當天賓客雲集,都對楊天澤洗練寫實的畫作風格留下深刻印象,也嚮往到金門實地看看畫中景色。 楊天澤湖下人(63歲),1974年進入國立藝專開始繪畫,2010年自金湖國中退休,從事藝術創作超過30年,作品不計其數。他早年以閩南建築、洋樓、黃牛為題材,近年則以金門海岸為寫生主角。楊天澤說,他是道地金門人,要以此紀錄故鄉之美,而畫筆比起攝影,可以為景物添色與美化。他也愛畫金門風獅爺,「因為風獅爺散發的力量、強度和色彩,總讓我陷入在這個情緒中,久久回不過神來」,此次展出的瓊林風獅爺寫生像,以仰角呈現威武昂揚,楊天澤將此畫擺設入口第一張,成為畫展最大亮點。 旅台李氏宗親會理事長李錫敏(旺文社公司董事長、金門美術館籌備處主委)讚譽楊天澤畫風純熟,畫中景物生動寫實,引發鄉親共鳴。他鼓勵楊天澤等金門畫家應往台灣、大陸畫壇發展,藉由畫作,也可為金門多作宣傳。 李錫奇(前總統府國策顧問、2012年榮獲第16屆國家文藝獎)應上海文化聯誼會與中華藝術宮之邀,5月16日至6月10日,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即上海美術館)推出的《本位/粹煉/超越-李錫奇的藝術歷程》展,也造成轟動。 18日揭幕式計有來自母鄉金門吳成典副縣長、文化局長呂坤和代表陳福海縣長到場祝賀,另有貴賓如前國策顧問廖了以、前台南市文化局長蕭瓊瑞教授、大陸福建著名文學家劉登翰教授夫婦、香港知名文學家暨書法藝術家李大洲、大陸德輝國際集團總裁佘德聰夫婦、廣東知名臺商王慶豐夫婦、美國友人姚大凱、賢志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唐經嵐、中華旅外藝文學會理事長王水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金門校友會孫國欽會長夫婦、金門好友盛崧俊將軍、前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永斌夫婦、金門文學作家牧羊女楊筑君等人,以及李錫奇夫人古月和兩位女兒恬昕、恬寧和女婿等,開幕活動冠蓋雲集、圓滿成功。 李錫奇(79歲)出生金門古寧頭,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畢業(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他在台灣藝壇有「變調鳥」美名。創作以風格多變著稱,除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思潮,創作形式也從版畫、水墨、抽象書法、漆畫、複合媒材至裝置藝術皆有涉獵。他始終強調「本位」的概念,力求在現代與傳統藝術中,保有自己的民族風格。 此次展出110幅作品,包括版畫、漆畫、水墨畫等不同畫作,除著名的「本位」系列作品,「墨語」、「時光行」、「大書法」等系列也得以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