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異鄉鬢影
旅台李氏宗親會表揚模範母親與傑出宗親 ◎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旅台李氏宗親會)6日上午10時在新北市蘆州區集賢路富基海鮮會館,召開第4屆第3次會員大會暨106年模範母親頒獎典禮、以及106年第2屆傑出宗親頒獎典禮,大會由李錫敏理事長主持。 新竹市金同會慶祝母親節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5月7日早上10時至12時,要在新竹市中正路401之8號會館舉行慶祝母親節活動。安排由理事長陳詩文律師演講│法律與生活。並準備母親節蛋糕與豐盛的金門傳統美食鍋貼、水餃、宴菜等,和鄉親及過節的媽媽分享。 楊天澤水彩寫生展 ◎金門水彩畫名家楊天澤定5月17日至31日,於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雙和藝廊舉行《浯島時光腳落》水彩寫生展,5月20日(周六)下午2時30分舉辦開幕活動,歡迎鄉親前往觀展。國立臺灣圖書館館址: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823紀念公園內、周一休館)。 旅台西園協會端午包粽聯誼 ◎旅台西園協會5月28日上午8時至下午3時將舉辦106年端午節包粽子聯誼活動,地點在新北市中和區景新街410巷6號黃家麵線店,預定有100位鄉親參與,理事長黃耀民歡迎會員鄉親踴躍報名,以便統計人數及準備食材。報名請洽黃耀民0936-172234、秘書長黃木財0922-167218。
-
《浯事吾聞》 台北市金門同鄉會金梓獎
明天4月30日,台北市圓山大飯店將舉辦海內外金門同鄉會盛大集會。除舉行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成立周年慶及第7屆兩岸金門同鄉會雙年會,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同場舉行第14屆第2次會員大會與46周年慶,會中頒發「金梓獎」,表揚王水衷等11位長期奉獻金門、功在桑梓的旅台金門傑出人士。 得獎人與獲獎事蹟如下: 王水衷: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名譽理事長、海峽兩岸文物交流協會理事長、台北市金門旅外藝文學會理事長、金門縣政顧問。長期投入同鄉會會務關懷鄉親,協助家鄉各項發展建設計劃,曾參與啟建金門水陸大法會3次,捐贈金門大學圖書。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任內建議中央重視金門大橋、金門交通水電問題之改善,事蹟卓著。 王振利:富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長期關心家鄉事務協助旅外鄉親、急難救助、奉獻心力。推展佛法家庭,提升固有家庭倫理,慈悲為懷、熱心公益。 楊維居:金門縣政府顧問、高雄浯江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副總會長。長期經營並聯繫團結南台灣各金門同鄉會,服務照顧鄉親任勞任怨不遺餘力,總會籌備期間,更是付出無數心力,力促其成。 鄭根陣:曾任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現任常務監事,在台中經營事業有成,對同鄉會不離不棄,堅守立會服務鄉親宗旨與精神,中部鄉親一致好評。 黃德全:現任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名譽總幹事,其父翁黃榮耀早期投入同鄉會服務鄉親行列,黃德全克紹箕裘,在同鄉會無償服務數十年,一心一意協助推展同鄉會會務,協助鄉親無數。 陳永東:曾任中華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金門縣政府顧問、東周化學工業公司負責人。海內外事業體龐大,回饋鄉里捐助金沙國中金額達數百萬元,造福後輩學子。103年出資贊助30萬元出版百年大師集,鄉賢楊永斌名列其中,用心可佩。 王先黎:現任台北市南港區區長、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是金門籍在台北市唯一的行政區長。長年在台北市行政體系,鄉親有困難者,皆主動協助,熱心無私。 李金振:國立金門大學創校校長,完成金門的大學夢。金門大學的成立,不僅方便金門子弟求學,更把最高學術帶進金門,讓金門邁向大學島趨前一步,功不可沒。 蔡其雍:森廣機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門開瑄國小校友會理事長、金門蔡氏宗親會理事長。事業有成,關心家鄉教育,捐助金門國小、國中、高職及金門大學教育基金,協助弱勢學生完成學業;在台對鄉親急難救助,從不落人後。 李增得:中華民國雙鯉公共事務協會名譽理事長、旅台李氏宗親會前會長、金門縣政府顧問。帶領宗親交誼聯絡,促進鄉情,對家鄉各項建設迭有建言並獲當局肯定採納,貢獻卓著。 李沃耀:環遊國際旅行社董事長,翊華通運有限公司負責人。事業有成,曾當選觀光局推薦優良導遊觀光從業人員;協助離島觀光建設發展不遺餘力。
-
《星期人物》李紹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新秀 獲頒未來之星獎
年籍:36歲、古寧頭村北山人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古寧國小、金寧中小學、金門高中、國立交通大學、國立台灣大學碩士、博士 經歷:行政院科技部與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助理研究學者 國內最高學府國立台灣大學2016-2017年最新學校簡介手冊,封面與封底採用台大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最新研究成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個新科技研究計畫,主要由金門籍博士助理研究學者李紹先負責執行。 上月18日,年僅36歲的李紹先,就以他在新穎能源材料之領先研究成就,榮獲日本化學學會頒發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或稱Rising Star Award)--未來之星獎。此獎項主要頒給日本以外之亞洲國家中,研究表現優秀且具有未來潛力的年輕研究學者。 李紹先的台大博士班指導教授陳俊維稱讚他年輕有為,對研究細心、專心外,更有鍥而不捨、不厭其煩、反覆驗證的科學求真、求實精神,他每天平均花12小時在實驗室內,所負責的幾項研究計劃都得到亮眼的研究成果。 李紹先主要研究領域為新穎能源材料、二維結構材料。由於屢有傑出表現,去年初起,代表台大材料所,負責與日本三大材料研究中心之一的「NIMS物質‧材料研究機構」進行學術交流。李紹先多次前往筑波NIMS,跟日本頂尖材料科學家交換原子層材料及奈米、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等新科技研究心得,獲得日本材料學術界肯定。 陳俊維教授表示,日本人治學態度嚴謹,對科學研究驗證一絲不苟,要求嚴格,李紹先能夠獲得日本學術界肯定,並獲日本化學學會頒發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Rising Star Award)未來之星獎,是他個人及台大之光。這個獎,有助強化李紹先的信心,探索研究更新穎的材料科學,也盼能給他更多挑戰世界頂尖研究的競爭動力。 李紹先1981年出生於金門縣金寧鄉古寧頭村。金門高中畢業,推甄上國立交通大學材料系。當時材料科學系在台灣並不算熱門,介於物理與化學知識之間的材料學範圍廣泛,課程又枯燥,對大學新鮮人而言,入門學習不容易;同學間又強者輩出,大學修課成績並不突出,過程挫折,對於未來是否該再走材料領域頗為茫然。 後來他考上台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研究所,接受林招松教授指導;再攻讀博士,受陳俊維教授指導。藉由自行設計與執行實驗的過程,把學過的理論與實務作連結後,讓他重新找回對材料科學研究的熱情。在台灣大學充沛資源的環境中,也讓他特別享受與各領域的教授、學生互相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相長」是他在做研究過程中最大的心得。 在台大攻讀碩、博士期間,材料系接收原物理系教學大樓,李紹先協助林招松教授及陳俊維教授整理老舊的教室,從無到有,採購並組裝各項精密實驗儀器,完成研究團隊之軟硬體設備。過程雖然克難且煩瑣,但收穫亦為豐富,對於之後的研究之路頗有助益。 李紹先2010年發表的「原子層石墨烯氧化物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之電洞傳輸層」論文,乃屬領先世界材料界的創先研究,是首次使用二維結構的原子層材料(約2奈米厚,1奈米等於10-9公尺)應用於有機太陽能電池,幫助收集太陽能所產生的光電流。該研究文獻獲學術界重視,被國內外各項學術研究引用近500次。 近年來,在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領域中,鈣鈦礦結構材料已逐步取代有機材料,因為其有更為優異光電材料性質及轉換效率(目前世界紀錄已突破22%),被視為下一世代的關鍵太陽能電池材料。李紹先與其團隊也於去年發表一篇利用添加奈米粒子來改善鈣鈦礦材料的結晶動力學,以得到較佳的鈣鈦礦薄品質與較佳的元件效率表現,研究結果刊登於目前影響因子點數(impact factor)最高的能源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同時被選為2016-2017年台大簡介手冊封面。 2014年,李紹先以「高分子材料與金屬氧化物混摻型太陽能電池」研究,榮獲行政院科技部103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去年8月,又獲科技部遴選為物理學門助理研究學者,他也成為台大材料所首位助理研究學者,與博士班指導教授陳俊維教授合作,目前主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他結合二維結構原子層材料的能源計劃等研究。 陳俊維對蘇格蘭威士忌酒頗有涉獵,他也特別喜飲名聞中外的金門高粱酒。 2014年陳俊維教授在其所主辦的石墨烯學術研討會中(RPGR 2014),特別向2010年以二維石墨烯材料開創性實驗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烈·海姆推薦金門高粱酒,深獲安德烈‧海姆激賞。 那台大材科所能不能與金門酒廠合作,就金門高粱酒的釀酒材料「高粱、小麥、水」等進行實驗,以嚴謹之科學研究數據,得出金門高粱酒何以香醇好喝、頻頻在世界大賽得獎的關鍵成分? 陳俊維教授表示,金門高粱酒採固態蒸餾出酒,存放於不鏽鋼儲酒桶中成分穩定,要進行材質研究分析沒有問題。針對不同年份、不同廠區、不同的酒品,可實驗分析出那種材料、比率能釀出最好喝的金酒;亦可找出提升產量及品質的釀造密碼,對金酒現在還只能憑藉老師傅傳統經驗的古法釀酒方式,當然能提升品質穩定性。而世界級的台灣大學材料所實驗室提供的金酒高品質學術研究保證,不也更能加乘金酒這塊金字招牌的國際地位?也會是最好的品牌行銷,將是成功的產學合作模式。 如果台大材科所真有與金門酒廠合作研究的機會,金門優秀子弟李紹先,自然是率領台大實驗團隊的首選人才。
-
異鄉鬢影
吳克由接掌宜蘭縣金同會理事長 ◎宜蘭縣金門同鄉會4月22日於宜蘭市宜蘭大學米樂餐廳,舉行第3屆第1次會員大會暨改選理監事,原任理事長張太白公私兩忙,婉辭續任理事長,由原副理事長吳克由獲選接任理事長。宜蘭縣金門同鄉會民國99年6月20日成立,創會理事長李增河、第2任理事長張太白。 台北新光三越金門物產展 ◎4月21日至5月7日,金門縣政府、金門縣工業會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8七樓活動會館,舉辦「2017金采時刻.金門物產展」。除讓顧客近距離體驗金門知名的文化創意產業「旺來酒雕」、「浯州陶藝」、「金合利鋼刀」;也推展金門特產貢糖、牛肉乾、麵線等9大特色伴手禮。 旅台烈嶼協會研習聯誼活動 ◎旅台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定5月13日舉行母親節關懷老人婦幼弱勢族群暨社會長照服務專題講座研習活動,並前往淡水、富貴角燈塔、老梅、金山、大武崙鹽燈觀光工廠等參訪聯誼。活動報名至5月3日止,預計會有320位旅台金門鄉親參加。
-
異鄉鬢影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周年慶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定4月30日,於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辦成立1周年慶,當天並舉行第7屆兩岸金門同鄉會雙年會以及台北市金門同鄉會第14屆第2次會員大會與46周年慶,大陸福建省、福州、廈門、漳州、泉州、永春等金門同胞聯誼會以及新加坡金門會館、馬來西亞巴生雪蘭峨金門會館都組團前來共襄盛舉,並有全台各金門同鄉會理監事與鄉親與會,預期盛況空前。 鄭善禧中正紀念堂彩墨畫展 ◎畫壇耆宿、第1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得主,也是金門縣政顧問的鄭善禧,4月5日至6月11日於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舉行「鄭善禧的彩墨視界」畫展,這是他近年來最盛大個展,由金門縣文化局協辦,其中金門相關作品30多幅,是這次展出亮點。5月10日下午2時在中正紀念堂視聽室舉辦鄭善禧的教學與創作講座,由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主講。5月20日下午1時30分在中正紀念堂展演廳座談會,與談人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首任局長王壽來與呂坤和局長。 翁明恍接任台南浯江金同會理事長 ◎台南市浯江金門同鄉會4月16日舉行新卸任理監事交接典禮,由翁明恍接任第9屆理事長。任2屆6年理事長的蔡忠盼卸任後,專職楊鎮浯立委南部服務處主任,他感謝旅居台南鄉親的支持合作,雖卸任理事長,但心會永遠與同鄉會同在。
-
《星期人物》張希慈-行動力超強創業夢想家 榮登美國富比士雜誌名人榜
年籍:26歲、本籍金門縣金沙鎮 現居:新北市永和區 學歷:永平國小、永平國中、北一女中、台灣大學社會系畢業 經歷: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共同創辦人、秘書長。社團法人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秘書長。獲選關鍵評論網2016未來大人物、受邀參加北京G20國際青年高峰會、新北市金門同鄉會2016「金門之光」獎。與父親張楚合著《感謝我們始終對話》一書 繼獲關鍵評論網遴選為2016未來大人物,4月13日,美國富比士雜誌Fobes公布亞洲地區2017年30歲以下30名傑出社會創業家(2017 Forbes 30 under 30 Asia),張希慈也名列榜上,揚名國際。 本籍金門縣金沙鎮,在基隆市出生的張希慈,2013年2月,台大社會系4年級時與同學創立「城市浪人團隊」,協助夢想創業的年輕人。至今直接服務超過5,000名年輕人,影響力遍及台灣、香港、澳門、日本、中國、美國等地,累積完成挑戰任務數超過3萬5千件,任務成果協助超過30個NGO、超過200間文創相關工作室,更累積了超過2,000多篇口述採訪記錄稿件,間接影響人次超過10萬人。 她有一位名人父親,出身金門文盲家庭的國文補教名師張楚(張德來),以及同樣畢業於台大法律系,2014年參加中國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節目,過關斬將一炮而紅,被封為「詩詞男神」的弟弟張仲宇。 富比士財經雜誌公布的「 亞洲30歲以下最具潛力30名傑出人士」,是依據各領域具有創新精神與領導力、對未來世紀帶來顛覆性變化的可能性、以及創業思維與成果等,選出藝術設計、製造科技、行銷廣告、社會企業和新科技等10個領域作出卓越貢獻的30位青年,張希慈是社會企業領域台灣唯一上榜者。 張希慈從24個國家數千名佼佼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榮登富比士雜誌Fobes名人榜,張楚深以女兒為榮。 張楚愛護女兒、也不吝公開幫女兒加油打氣。2014年5月4日,他在FB網站發表「給我一分鐘,讓我為您介紹張希慈」。文中指出,張希慈大學兼3份工作,玩4個社團,其中一個是社長,另一個是創辦人,期間還拿下全系最多書卷獎。交換學生積分全台大第1,選擇北京大學就讀。以台大社會科學院全院第1名畢業贏得斐陶斐獎。她放棄研究所深造,誓言要成為不用讀研究所也能成為一名成功的女CEO。畢業後婉拒了Google及華爾街金童在香港開設的創投公司邀約,毅然投入自行創業的行列,「我以她為榮,她是我女兒!」 張希慈現在領導10人的城市浪人團隊,工作室設在台北市金華街前行政院長官邸的青創園區。會成立「城市浪人」,其實源起張希慈大四那年,改變她人生的一堂課。 張希慈說:大四上「領導學程」課,老師希望同學做一個團隊活動,當時她們覺得封閉在校園內的大學生對外面社會很不了解,有人提議一起去探索這個社會,並嘗試沒有做過的事情,所以就在2013年初成立城市浪人團隊,並辦了第一次的流浪挑戰賽。至今所舉辦的「年輕的街頭」任務(要求參賽者做一道料理送給街友、並坐下來跟他們聊聊),以及「Free Hug」(在街頭擁抱30位陌生人)等,仍令人印象深刻。 另有一項經典挑戰任務,則發想自她與金門阿嬤許淑燕(81歲)穿上同一件台大畢業學士服的圓夢之旅。 「我是金門人!」張希慈在基隆市出生,在永和長大,但她認同自己是金門人。她8月23日出生,與金門823砲戰有歷史巧合的連結,她尤其敬佩不識字的阿嬤許淑燕,教育出文學涵養豐富的父親,福澤第二代的她們姐弟能夠就讀國內頂尖的台灣大學。她曾替阿嬤作口述歷史訪談,從阿嬤口中,得知阿嬤含辛茹苦的生命故事以及金門飽經戰火摧殘的戰地悲歡歲月。 對樸居金門鄉下的阿嬤來說,讀台大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所以大學畢業那個暑假,她帶著一位攝影師與畢業典禮穿的學士服回到金門,讓阿嬤穿上她的學士服拍照,看著阿嬤高興得又哭又笑的,她也深受感動與感恩。之後,就有了採訪家人口述歷史這個熱門的挑戰任務。 張希慈說,「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了一點點!對我來說,在年輕人的心中植根這個意識才是最重要的。」 她希望一系列任務挑戰能夠讓年輕人做到:一、擴大視野-看見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增加抗壓力-勇於嘗試、從行動中學習。三、有同理心-理解人性的多元、聽不同意見和聲音、了解不同族群的心理和需求。四、使命感-找到方向、付出熱情全力以赴。 現在每年有1200至1400位年青人參加城市浪人主辦的任務體驗挑戰賽。 但是張希慈創業之途並非一帆風順。 大學畢業創業之初,她整整一年多都沒有領過正常薪水,靠騎著125cc機車當演講會場司機、家教、幫補習班批改作文等一連串瑣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也讓她經濟稍微獨立,在逐夢的這條路上挺起腰桿堅持下去。 前年一天深夜,她抱著一堆企畫案資料,滿懷期望趕赴飯店見一名在大陸大方贊助數千萬元教育活動的華裔企業家,爭取支持贊助,不料對方卻是另有他圖,亮出一疊千元大鈔想要「包養」她。她深覺受辱斷然拒絕,但也深刻體悟一名女生創業之不易,不過也讓她堅定不輕言放棄教育訓練夢想。 一年後,幸運的遇到認同她心中美好願景的同慶扶輪社貴人、銀穗集團董事長周士淵,周董事長不僅個人贊助活動經費100萬元,也帶動社友陸續支助約100萬元,讓她撐過財務難關,繼續這條充滿奇幻故事的創業旅程。 張希慈現在月薪約4萬元,問她放棄外商與頂尖創投公司的高薪工作,投入非典型創業值得嗎?她說,每天做自己想做、超有趣又可以幫助年青人的工作,她反而覺得「那有這麼好的工作」。 談到未來展望,張希慈說,城市浪人將參考AIESEC、TED等國際非營利組織運作模式,希望將台灣這套成功帶領青年探索自我、參與社會的遊戲化教育訓練,輸出世界各國,締造另類台灣經驗奇蹟。 「我們都能在4年內獲選富比士雜誌亞洲地區30歲以下30名傑出社會創業家了,以後若得世界諾貝爾和平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26歲張希慈半開玩笑,但她堅持「為什麼女人就做不到」認真態度,可是玩真的。
-
《浯事吾聞》都是濃霧惹的禍?
金門大學黃姓2年級學生不滿飛金門航班遇濃霧能見度太低折返松山機場,4月9日在匿名社群網站PO文「從起霧事件來評論金門人」,將怒氣轉嫁金門人,引發軒然大波。雖經金門大學與黃生致歉,但餘波未息。 黃生在社群網站Dcard情緒性謾罵「金門人自以為是,多腦殘了」、「金門人大多都很智障、自以為是、想法低能,常常不知他們想表達什麼…只能祝你們早點得到報應」等語,引發金門民眾強烈反彈,雖也有人為黃生緩頰,認為年少輕狂思慮不周,應給悔過機會;但強烈指責聲浪更大。 金門大學兩度發表聲明致歉,主任秘書呂立鑫表示黃生不當行為,將交由學生獎懲委員會依校規懲處,金大也有責任教導學生愛與尊重,知福惜福,而非生活稍微不順遂就上網謾罵。黃生也親寫道歉信,並PO上網站致歉。 黃姓學生謾罵金門人事件,也在旅台金門同鄉會廣泛議論。 旅台鄉親不少人都有逢年節或連續假期,在台灣各機場苦等候補加班機的經驗,遇濃霧班機在金門上空繞飛幾圈就是無法降落,被迫再折回台灣並非特例,經常搭機往返台金的律師吳奎新就曾經歷來回飛三、四趟,才順利降落金門。 這幾年,金門縣政府主動於年節在各機場設服務團隊提供聯合候補,解決了搶登記候補秩序混亂的問題,但遇濃霧,為了飛航安全而停飛,就非人力可控管,金門鄉親都知道此問題,即使歸心似箭,也只能無奈等候霧散;在機場會為了霧鎖金門而咆哮吵鬧的,大多是走小三通的台商或陸客。 金門人當然也都希望空中交通便捷、航班不受阻,尤其要趕往台灣就醫者、要回金門奔喪者、要赴台報名應考者、要往返台金上班者,遇霧停飛,誰不心急如焚?黃生卻將天氣因素停飛遷怒金門人,歸責金門人「腦殘、智障」,還不知何意的胡亂指斥「難道金門沒有天氣預測站?」也難怪有鄉親埋怨金門大學教育失敗。 金大學生謾罵風波,除了黃生個人情緒管控與對事理分析認知有誤,其實也再一次凸顯金門航站場址易受濃霧侵擾關場的老問題。 如何解決霧鎖機場問題? 不能加設精密起降儀器,以減少濃霧能見度的干擾?金門航站表示除非昔果山、后湖遷村才有可能。若將尚義機場遷移到金門北側較無濃霧的場址呢?因尚義機場才斥資擴建二期航站,此議似也暫無可能。 在濃霧無解、遷移機場也辦不到情況下,每年4、5月起霧時節,也就是搭機要賭運氣的時候。曾有建言,希望交通部補助經費購建往返台金的「快速輪或客貨兩用輪」,唯即使成真,但航程5、6小時甚至7、8小時以上,比不上飛機快速便捷,搭機仍會是優先選擇。 天候因素無解、尚義機場短期亦無遷址或再降低起落標準可能。再遇霧鎖機場,航空公司如何及時告知旅客訊息,以及有效安撫旅客情緒,並適作轉乘班機安排,就非常重要。期待黃姓學生謾罵風波不再發生。
-
《浯事吾聞》 重建消失的大膽島百年燈塔
預定今年9月開放觀光的大膽島,早於清末即建有燈塔,昔稱「點燈火山」,可惜毀於1954年的93砲戰共軍砲火,原址改建為國旗台,每天升上一面大國旗,宣誓我方大膽島主權。 金門籍的交通部航港局秘書室主任許懷平(金門縣政顧問),去年11月陪同航港局長謝謂君(曾任觀光局長、在大膽島當過兵)勘查大膽島燈塔遺址,他向謝局長建議有重建大膽燈塔價值。 許懷平認為燈塔是海上天光,除具備導航功能,尚兼具歷史、人文、觀光等角色,尤其大膽燈塔舊址位在全島最高點,風景絕佳,又有百年歷史,金門縣政府若能積極爭取主管燈塔的航港局同意重建大膽島燈塔,勢必可成為大膽島觀光地標。 清道光22年(西元1842年)中英鴉片戰爭,滿清戰敗簽訂「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因大膽島附近島礁眾多,常有商輪觸礁遇難,清廷在外交壓力下,將通商口岸海關委由英國人管理,遂委託英人在大膽島興建導航燈塔。 大膽島燈塔建在南山的最高頂端,山高98公尺,極為適合燈源高度,所以原燈塔未建高聳塔身,只以混凝土建造四方形塔基,以磚塊建觀景台,四周立圍欄,台上用鐵架造六角形塔屋,三面為牆、三面透空,圓斜面尖頂造型,白色粉刷、高約5公尺,造型簡潔美觀。 燈塔光源為燃燒電石氣,用水晶體透鏡反射發光,閃光燈每五秒一閃式(民間俗稱七步一轉,因古時缺少計時器,以行走步伐替代計時),發白光,光力可照數公里之外。大膽島燈塔除了指引航道,也作天候、海象等之記錄,並負有對廈門港示警聯絡等功能。 大膽島燈塔建造期日,據傳為清同治4年(1865),一說為光緒年(1879)。中國海關則記載建於光緒28年(1902年)。不論何說為真,均已超過百年歷史。 大膽島燈塔,昔稱「點燈火山」,像是一盞海上明燈,是廈門港航道的航標,也是廈門港的守護神,指引著商輪安全航行。對相距1萬2千公尺的金門縣烈嶼鄉來說,它有如一座報時器,早年黃昏夜暮遠望大膽島南山頂燈塔點燃、緩慢旋轉閃爍,烈嶼農民就知道要收拾農具返家,家庭主婦要準備晚餐,老婦人虔誠點燃廳燈上香膜拜。 大膽島(中國稱大擔島)與相距約800公尺的二膽島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之稱, 1950年7月26日爆發首次大膽島戰役,1958年8月26日第2次大膽島戰役,共軍都慘敗。2014年6月大部分國軍撤離,改由警政署、海巡署警力駐管。 大膽島上有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北安寺、神泉茶坊、神雞墓、「島孤人不孤」石碑等景點,如能重建百年燈塔,會更增觀光亮點。
-
《星期人物》 周麗紅-勇敢面對逆境考驗 開素人手機攝影個展
年籍:50歲、金湖鎮安民村人 現居:台北市士林區 學歷:金湖中小學、金門高職商科 經歷:花店負責人、國小故事老師、誠品台大店兒童館故事老師、繪本製作老師、基督教會課後輔導老師 人生際遇萬千,一念之間往右或往左走,真的影響一生。 周麗紅20歲從金門到台北市報考台北商專,進考場途中她猶豫停步,天人掙扎半天後,她決定放棄升學,轉頭離開去找工作。 3年後周麗紅成功經營一家花店,中山北路婚紗禮服公司的新娘捧花大部分是她供應的,也因花藝工作的機緣成婚,卻墜入不幸婚姻的深淵,女兒因家庭的壓力罹患重症、被迫與子女連夜離開夫家,她日夜兼差拚命打工賺醫療費和養家,多重難關交逼,坎坷境遇堪比「日本阿信」。 周麗紅沒有被打倒,她咬緊牙關克服一個個接踵而來的試煉打擊,不僅自己在逆境中以正向、陽光心態面對,還能以自身遭遇安慰勸解鼓勵其他受婚姻風暴或陷入困境的不幸婦女,曾挽回一位原本萬念俱灰、執意輕生的媽媽。 周麗紅甚至於百忙中,用一支手機,拍照紀錄人生影像,將關心生命、關愛萬物的用心,化作一幅幅生命力十足的精彩畫面。去年年中,她舉辦第1場手機攝影個展;今年2月再次舉辦第2次攝影展。 周麗紅說,「因為攝影,所以看見!」她人生上半場從事花藝設計;即將開始的下半場竟然開了攝影展,她視為上帝祝福的印記 她沒有專業照相機、沒學過攝影;只用手機拍出她所看見的。而且堅持不裁剪、不修片,以原始拍攝的影像,呈現她拍照時內心的感動與真實所見。就像她的個性,直爽不做作;但有所堅持,不屈不撓。 非專業的周麗紅以手機拍攝的照片開攝影展,雖是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友人開設的11Pasta食義義大利餐廳及新店中華路揚子江川菜館展出,但也創了素人攝影界先河。她從生意興隆的花藝界名人,到跌落婚姻低谷走投無路,卻仍能正向、勇敢面對難關,被朋友比喻為「金門來的打不死的蟑螂」。 周麗紅先後當服飾店員及飲水機銷售員。她不想庸庸碌碌當女工混一輩子,與朋友商量合作創業開花店。從沒接觸花藝的周麗紅認為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不能半吊子,加上沒有開店資金與經驗,她去一家專門回收花材的花店當雜工學藝,她認真努力什麼事都搶著做,不到一年深得老闆娘愛護,甚至要收她當媳婦。 為了增進花藝技巧,她轉至正式花店當小妹,一樣拚命付出,清潔打掃、插花、送花樣樣搶著做,花藝老師見她肯用心學習,也傾囊相授。到後來,老闆乾脆要將花店讓她接手。 為籌開花店資金,她白天在花店上班,深夜10時至金山南路著名的「阿財的店」古早味夜宵店兼差打雜至凌晨2時。好不容易積攢15萬元,23歲開了花店,還首創兼賣檳榔,是當時台北市唯一的「花店檳榔西施」,附近特種行業女子及各路兄弟都會來買檳榔兼買花,花店生意得以有起色。不久合夥人退股,周麗紅攬起花店所有事情,她自己開廂型車買花、送花,跑遍台北市各婚紗店、公司行號招攬生意,也開始接新娘捧花及婚宴花藝布置生意。經營花店8年時間,她曾至歐洲、澳洲等國家觀摩花藝,取得荷蘭國際花藝設計師執照,是她人生最精采的歲月。 其間因緣際會,還被Discovery旅遊生活頻道「波登闖異地」節目導演相中,請她錄影上節目,代言介紹台灣著名的山水等旅遊景點。 周麗紅要求自己「做什麼要像什麼」,31歲她踏入婚姻禮堂,也毅然收掉花店,要專心當賢妻良母,隨著女兒、兒子出世,卻發現丈夫性格上難接受的一面。 為免孩子身心受影響,她帶著孩子到處走、爬山、逛書店、說故事安撫他們情緒,也因而被誠品台大店發掘她很會跟小朋友說故事,及與小朋友溝通的本事,商請她擔任兒童館故事老師;周麗紅也開始在子女就讀學校擔任故事、繪本製作老師和志工,並協助校園美化和家長會事務,可以陪伴孩子,又找到心靈解放出口。 但是老天對她的考驗沒結束。 3年前女兒免疫系統出問題,她開始一面陪著女兒進出醫院接受治療、一面擔負起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經濟和工作兩頭燒。前年耶誕節女兒和同學出遊,在西門町休克送醫急救,讓她飽受驚嚇,所幸女兒平安得救。但她丈夫情緒情況越來越糟;去年,周麗紅聽從醫護人員建議,帶著兩個孩子搬離夫家,開始3個人在外生活,怕坐吃山空,她曾去統一便利商店打工、上網賣友人製作的肉乾、醬油,凌晨或夜間兼差她來者不拒,同時以花心思設計工作室不時接一些花藝個案,多少增加收入,支付女兒醫療保健費,和兩個孩子的學雜費與房租。 慶幸的是,念高一的兒子會幫忙照顧姊姊、洗衣、倒垃圾和家務事,不時電話關心她工作辛苦,下雨天還會幫她送傘接她回家。即將要念大學的女兒勇敢堅強,懂事貼心,非常節省,總是擔心媽媽有沒有吃飯、累不累?每次住院插管打針、從不喊痛,強忍淚水接受治療,母女倆每回說說笑笑進出醫院,醫護人員也動容。 去年7月,女兒併發胸腺腫大,必須動手術割除,成功率僅50%,且須先5次「洗血療程」才能手術,已經飽受折磨的女兒猶豫了,後來同意動手術的條件竟是「帶她回金門玩一趟,開心吃粥糜。」回到金門故鄉開心玩一星期,見到疼愛她的爺爺奶奶等長輩,又盡情吃了粥糜(廣東粥),才開心返回台北接受開刀。目前逐漸康復中。 周麗紅曾因內外交逼,一個月內暴瘦8公斤;但她沒有沈淪、也沒放棄,善於為自己鬱悶境遇找出口,勇敢的面對生命挑戰。她說,人生沒有輸贏,只有融入。她心懷感激,感謝困境中幫她們母子3人加油打氣的同學朋友家人,還有上帝!
-
異鄉鬢影
旅台第1期金英訓練營結訓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青年團4月8、9日,於台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第1期金英訓練營」,共有來自台灣南,中,北區金門籍子弟學員52人參加。2天的訓練課程分由總會長李台山主講同鄉會社源由與使命、金門縣文化局長呂坤和主講金門文化與亮點、備役中將黃奕炳主講金門戰地史蹟價值與保護、副總會長黃炳中主講未來領袖領導特質、友旺科技公司董事長歐陽自坤主講CEO自我養成訓練、實踐大學教授洪國興主講科技與生活、李柔靜教務長主講志工服務與國際禮儀、陳龍安教授主講創新與變革。並由總會長李台山與青年團長李聰明主持「金門定位與同鄉會社發展」綜合討論。2天訓練,讓學員進一步了解金門文化史蹟,並培養他們參與同鄉會運作能量與活力,活動圓滿成功。 嘉義市金同會蘭潭健走聯誼 ◎嘉義市金門同鄉會4月9日舉行鄉親蘭潭健走聯誼活動,活動由該會理事林秀猜策畫,理事長張雲權率會員鄉親做有氧舞蹈熱身後,進行森林步道健走、音樂演奏欣賞、茶點聯誼等。蘭潭是嘉義市八景之一,風光明媚,會員健走散心兼聯誼敘鄉情,度過美好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