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停電預告
台灣電力公司金門區營業處為外線作業需要,預定於11月18日(星期六)13時00分至17時00分對部份地區實施停電,請該區域用戶預作準備。 停電區域:金城新莊、環島北路一帶、供水站、縣政府、育幼院、地檢署、法院、區處辦公室、安老院、電信大樓︿新﹀、民權路部份。民權路184巷及184巷1弄2弄等、縣婦女會、復華證券、珠浦西路50巷10弄、11弄、12弄、13弄、14弄等、京發建設。
-
衛生局疾病防治海報設計比賽成績揭曉
衛生局為加強民眾對疾病的基本認知,以期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標,特辦理「疾病防治海報設計比賽活動」,共分為國小、國中、高中職以及軍人組等,金湖國中包辦國中組前三名,衛生局局長陳天順特別前往頒獎以資鼓勵。 衛生局指出,疾病的防治不單單是衛生單位的責任,民眾對疾病的基本認知,更能提升及加強所謂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目前大家所認知的傳染病是可預防及提高警覺,但在時代的變遷下,以及全世界經歷數次重大的新興傳染病疫情的衝擊後,包括SARS、禽流感等的威脅,疾病防治更應受到大家的關注。 再且,地區在開放小三通後,兩岸交通頻繁及便捷的情形下,疫病可能在數小時跨越兩岸三地,造成疫情的傳播及擴大,為使民眾能加強對疾病的認知,故辦理「疾病防治海報設計比賽活動」。 而該比賽分成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學生及軍人共四組,主題以「T(踢)除結核病、B(逼)盡結核菌」、「溼搓沖捧擦、預防腸病毒」、「健康無恙、打造無恙社區」、「消滅登革熱、全民動起來」、「輕鬆做肝檢、不用肝著急」、「防範愛滋不分齡、感染愛滋等於零」、「寶貝您家寶寶、主動預防、快樂接種」等上述七項疾病擇一為主題,作品內容需包含主題相關標語,可單人或多人合作創作方式進行。 據統計,國小組報名相當踴躍,作品甚佳經評審審查後增列三組入選獎,而國中組方面,金湖國中包辦國中組前三名,衛生局局長特別前往金湖國中頒獎以資鼓勵。 據衛生局統計,自活動截止時間止,國小組共有40件、國中組8件、高中職組8件、軍人組17件,其中,因國小投件數眾多,作品甚佳,經評審審查後增列3組入選獎,各給予獎牌一面。 另外,衛生局也指出,得獎人員之獎牌及禮券,將轉由各得獎者之學校或單位轉頒,以擴大宣導效果。 「疾病防治海報設計比賽活動」各組得獎名單如后: 國小組:第一名,多年國小6年級,陳尹阡,禮券3,000。第二名金沙國小3年級,張詩穎、黃耀慶、呂玥玫、張雲欽、黃子柔、張心潔、王熙寧、張罡艦,禮券2,000元。第三名,賢庵國小6年級,許可、許晨沛、黃品瑄,禮券1,000元。佳作,金湖國小5年級,洪萱、洪菱,禮券500元。佳作,多年國小6年級,柯宜家,禮券500元。入選,金寧國小4年級,吳婉禎、許宸、周璟訢。入選,金沙國小6年級,施煒玲、蕭育珮、林佳嬛。入選,金沙國小6年級,張宜婷、張嘉倩、陳家昕、黃競嫻。 國中組:第一名,金湖國中曾偉豪,禮券3,000元。第二名,金湖國中王詩雅,禮券2,000元。第三名,金湖國中楊翊玟,禮券1,000元。佳作,金城國中陳昱汝、張郁寧,禮券500元。佳作,金城國中李昕芷、陳挹晴,禮券500元。 高中(職)組:第一名,金門高中吳維寧,禮券3,000元。第二名,金門高職王語渟,禮券2,000。第三名,金門高中莊沛紜、許祖心、郭庭宇,禮券1,000元。佳作,金門高中王舒郁、李庭儀、汪妤芳、翁鼎禕、楊依珊,禮券500元。佳作,金門高中王翊妃,禮券500元。 軍人組:第一名,鄭開翔,禮券3000元。第二名,張凱翔,禮券2,000元。第三名,127旅步2營營步連林育弘,禮券1,000元。佳作,陸軍步兵127旅通信車黃煌錫,禮券500元。佳作,勝利崗溫志文,禮券500元。
-
北縣新莊文衡社區志工朋友抵金交流參訪
台北縣新莊市文衡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劉慧碧帶領志工夥伴們抵金交流參訪,昨日下午前往金城鎮觀摩東門社區發展業務工作,讚許該社區推動社區照顧、為民眾做量血壓、檢測血糖等各項照顧工作的成果,值得該社區推動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學習的典範。 台北縣新莊市文衡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蕭劉慧碧帶領社區理監事及會員計四十餘人抵金參訪觀摩交流,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抵金城鎮東門社區觀摩「取經」,受到鎮長蔡輝詩、鎮公所社會課長蔡木川及東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水忠與志工服務隊隊長蔡麗珠等人的熱烈歡迎,雙方也互贈紀念品並聽取東門社區簡報,觀摩社區各項業務。 金城鎮鎮長蔡輝詩在歡迎他們的到訪時指出,東門社區發展協會和志工服務隊在這幾年來積極投入地方社會服務工作,尤其在每個星期假日為民眾做量血壓、檢測血糖等健康服務,沒有間斷過的犧牲奉獻服務精神,深獲民眾的肯定與好評。
-
金門縣鋼琴比賽晉級決賽名單出爐
「2006年金門縣鋼琴比賽」,昨日進行初賽,各組計有二百零六人參與活動,初賽經錄取者,將參加於十二月十六日的決賽。主辦單位希望藉由活動,提倡推廣縣內音樂教育,相互觀摩琴藝,提高音樂演奏水準,發掘更多音樂演奏人才,培訓邁向國際舞台。 這項鋼琴比賽,分成高中職、國中、國小低、中、高年級組、幼兒組六組進行比賽,以及不限年齡及身份僅參與初賽觀摩的參演組。其中,高中職組有八人報名,國中組有三十五人、國小高年級組三十八人、國小中年級組五十七人、國小低年級組四十四人,幼兒組十八人、參演組六人。 一整天的活動,參賽者輪流擔綱演出,儼然成為一場大、小學生的鋼琴演奏發表會,許多家長也帶小朋友前往欣賞,希望能激發孩子學音樂的興趣。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更是重視,不僅把孩子打扮得水噹噹,讓孩子漂漂亮亮登上舞台,全家也總動員在場為孩子加油打氣。補習班教師更是不時面授機宜,要讓子弟兵有好的成績表現。 由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門縣音樂協會主辦的「2006年金門縣鋼琴比賽」,比賽曲目方面,初賽彈奏初賽指定曲,決賽則彈奏決賽指定曲及自選曲各一首。經評審評定成績,獲得晉入決賽資格的大、小朋友,他們是:高中職組:黃郁蓉、李昕霖、王晨、李政叡、黃國殷。國中組:洪筱媛、姜 昕、蕭柏凡、林彥均、吳偉豪、楊曜瑜、張燕卿、洪堂瑋、董欣亞、陳知瑀、林祺樺、李欣霓、許涵嵋、陳詩方、王彥琳、吳真、李曼榕、梁欣茹。國小高年級組:許芳慈、蕭柏涵、楊瑛、李宛珊、成欣玫、張劭、何庭慧、鐘渝雯、陳藝文、羅傑耀、陳揚、洪萱、蕭筑元、張博超、陳瑀凡、李曦、陳峰、洪筱雯、翁一方。國小中年級組:陳聖燁、方均嘉、游昱霖、李萱萱、蔡孟儒、許祐慈、王旖旎、洪韻凌、成姿蓓、王冠婷、張友齊、吳美孜、吳采蓉、陳立、黃媺淇、黃靖安、蔡香、梁玲瑋、洪詠筑、陳俞君、董懷謙、李其蓁、陳瑾、汪宸鋒、魏乞二、吳鵑如、黃昭淳。國小低年級組:莊文芯、辛霈芸、翁晨山夆、陳佾群、陳暘哲、李珺、汪喬根、陳啟仁、呂芯卉、楊曜竹、游昱榕、林育如、趙筱瑋、黃彥融、陳乙萱、吳婉君、張瑋淇、陳奕勳、李晨瑋、邵雨、許馨、楊鈞皓。幼兒組:黃聖絜、張朕禓、林育慧、王瑀蕎、王彥博、張宸瑋、陳玟君、王瑀晴、成紹瑋。
-
金門社區醫療群號召舉辦千人大會
金門社區醫療群自成立以來,已經募集四千多位家戶會員。為了讓各界更了解金門社區醫療群的功能,達到提昇醫療品質,減少資源浪費的目的,醫療、醫政單位將聯合舉辦一次千人大會;同時也要宣導用藥安全和煙害防治的觀念。 金門社區醫療群是以重成診所為執行中心,重成的負責人劉兆輝醫師(博士)正在籌備這場千人大會,大會將在十一月二十六日,以三合一的方式,在金門文化局舉行。主辦單位除了金門社區醫療群,還有署立金門醫院和金門縣衛生局。 為了讓大家一起來關心健康,提昇醫療品質,聯合大會要先讓民眾有「好康的」可拿;屆時,將有近千份的獎品,等著民眾參加有獎徵答。只要花點心思,吸收對自己有好處的用藥觀念、健康觀念和煙害防治之法,就可以拿回獎品。獎品琳瑯滿目,有可以驗鈔的手電筒、可以量溫溼度的時鐘::,(可能還會有腳踏車)! 劉兆輝來自美國,在金門開業已經快兩年了。他喜歡上金門,因而留在金門;雖然在金門做得很辛苦,卻又覺得很快樂,因為他已經可以稍稍改變人們的觀念,例如:藥也是毒!例如:不要讓小朋友吞藥丸! 為了提高金門的醫療品質,劉兆輝的重成診所與李月娥家醫科婦產科診所、各鄉鎮衛生所及署立金門醫院共組金門社區醫療群,目前已有四千多位會員。 社區醫療群有許多目標要去達成,但也需要民眾從觀念上去支持。十一月二十六日將舉辦的千人大會,內容包括:高血壓防治宣導及影片欣賞、用藥安全、煙毒防治(民眾可擇一參加);另外有醫療保健互動研討及有獎徵答。整場活動預計於上午八點(報到)開始,中午十二點結束。 這場聯合大會的共同邀請者包括:署立金門醫院院長趙崇良、金門縣衛生局長陳天順、金城衛生所主任許瀚文、金寧衛生所主任陳水湖、金沙衛生所主任黃煥星、李月娥診所李月娥、重成診所劉兆輝等。劉兆輝請民眾留意進一步的消息,屆時踴躍參加。 社區醫療群的成立,是為了讓社區中具有專科資格的基層診所或公立衛生所,成為鄉親的家庭醫師,就近提供醫療諮詢、預防保健及衛教宣導,並與醫院建立良好的資訊平台,建立住院或雙向轉診制度,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民眾全面性、協調性、持續性、可近性和負責性的醫療照顧。
-
清淨家園環保局發動大同安和全民運動
11月12日是環保義工日,環保局昨日發動「清淨家園.大同安和」全民運動,邀集環保志工、安養機構、社區同步清掃生活周遭環境一起來為環境改造。縣長李炷烽看到大同之家的老人以及幼童也一起來參與活動,期望有啟發的作用,環保工作是不分男女老少,每一個人只要盡一份力量,聚合的力量就非常大,不要輕忽個人的力量,每個人都是社會改造的工程師,全民一起動起來投入環境保護,來營造清淨的家園。 響應行政院環保署「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活動,環保局昨日在「環保義工日」發動「清淨家園.大同安和」全民運動,於上午八時在大同之家育幼組舉行誓師活動,由環保局長楊水森主持,縣長李炷烽、金城鎮長蔡輝詩、金沙鎮長陳昆第也到場為參與的志工打氣,肯定他們投入環保工作的熱心。 大同之家主任陳大鵬也帶領安老組老人以及育幼組幼童來參與活動。金城鎮環保志工隊長李水泉也帶領志工來響應這項活動。 李縣長看到大同之家的老人以及幼童也一起來參與活動,他說,建立安和的社會就是大同,「清淨家園.大同安和」的運動名稱更有全面性、包容性,環保工作是不分男女老少,他期望全民共為環保工作付出一份力量。 李縣長指出,根據統計,全國有兩千二百八十四萬人,台灣的老年人佔的人口比例是百分之九點九,一百位就約有十位的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金門的老年人口比例還要高。他說,隨著環境衛生的改善以及醫療技術發達,營養改善和個人重視養生,每個人的壽命都延長了,愈來愈長壽是好現象。現今的社會,許多五、六十歲的鄉親就從職場退休了,到八、九十歲還有三、四十年的時間,如果不找到自己的興趣、嗜好來參與社會的改造運動,對個人以及社會都是損失。事實上,金門有許多社區發展協會和老人會,經常可以看到老人家三五成群的泡茶、聊天,這也是非常好的娛樂,但如果能和大同之家的老人們一樣走出來參與社會的服務工作,是非常有意義性。 李縣長說,台灣可以經常看到許多老人家穿著志工背心來參與社會服務工作,每一個人都有生命價值,聚合一起就是力量,他希望大同之家老人的走出來,能對於全金門的老人家有個啟發的作用,也一起來參與社會服務和環保工作,會讓自己愈做愈健康、愈動愈快樂。他表示,一個清潔工的力量是有限,如果大家能共付出一份力量,集中起來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舉手之勞做環保,金門的環境一定會很乾淨。 楊水森指出,金門發展觀光,環境整潔尤其重要,但在馬路、公園,經常可以看得到有人丟棄的煙蒂、塑膠袋、便當盒、空瓶子,不僅破壞環境的景觀,也要浪費許多環保人力來撿拾,浪費社會的資源。他呼籲民眾要有公德心,不要因為個人一時的方便,卻要付出許多人力來善後。他也呼籲民眾自己不投入環保工作,也不要縱放犬隻便溺、不亂吐檳榔汁渣、不亂丟菸蒂、不從車內排出廢棄物及不隨意棄置垃圾等。他希望透過環境清理活動,展現地區對環保的熱忱,影響更多人投入環保,維護金門清新優質的美麗環境。 楊水森也鼓勵居民及相關人員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注意周遭環境,如發現環境髒亂,可至環保署網站通報(http://ivy3.epa.gov.tw/cleanup_taiwan/ index.html)或填寫環境體檢表傳真至環保局(傳真號碼:082-334438)。洽環保局或本縣鄉鎮市公所認養維護髒亂點。
-
王爺雞!
紅冠白羽「王爺雞」,白吃白喝真是跩;頭上紅頂誰敢摘?來去自如不怕宰! 景山宮的慶成醮中,有一隻羽色純白的雞在廟埕中走來走去,自在地啄食地上的米粒。據信眾們表示,這是經奠安儀式放生的「王爺雞」|牠可以走到那裡,吃到那裡,愛到那裡,就去那裡。 王爺雞走出宮廟後,人們無權干涉,也不會動牠的歪腦筋,更不會進五臟廟。
-
烈嶼東坑社區守望相助隊明將辦治安研習
烈嶼鄉東坑社區守望相助隊預定於11月14日辦理一場社區治安維護營造研習,邀請警察局課長林興財等人員講授社區治安與城鄉之展望,為守望相助隊隊員「充電」。 主辦單位也邀請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金門服務處、金門縣衛生局保健課等相關單位參與文宣宣導活動。 烈嶼鄉東坑社區守望相助隊推動95年下半年社區治安維護營造研習活動,是由內政部、內政部中部辦公室、金門縣政府共同指導;東坑社區守望相助隊主辦,金門縣警察局、烈嶼警察所承辦;烈嶼鄉公所、財政部臺灣省北區國稅局金門服務處、金門縣衛生局保健課、烈嶼鄉民代表會、西口村辦公處、西方、雙口鄰近社區、烈嶼鄉老人志工服務隊共同協辦。
-
找典故看繪本盧根陣巧手為家廟增光
金門賢聚盧氏家廟甫落成奠安,不少鄉人進到家廟中,總會為之驚豔,一幅幅精巧細緻的彩繪作品,串連成盧氏先祖蓽路藍縷的墾荒歷史,這些彩繪作品,全出自盧氏子弟盧根陣的巧手。 有人用相機、有人以文字,盧根陣卻用他的彩筆,紀錄盧氏先祖的故事。 為了盡份心力,盧根陣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找典故、看繪本,再加上自己多年的繪畫修練功力,終於完成一幅幅故事般的彩繪畫作。 家廟奠安前,夜深人靜時,常常可以見到盧根陣的身影,搬登高梯、調和顏料,從一扇扇的木門,到一根根的橫樑,一筆一畫地繪出屬於盧氏的故事與歷史。 盧根陣表示,以前家廟的彩繪作品,都畫些花鳥山水、吉祥事物,美則美矣,卻失之樣板,因此,他接下家廟的彩繪任務後,就思考著如何藉由作品,彰顯賢聚的山水風情、盧氏先祖一步一腳印的墾荒過程、歷史傳統,因此,每一幅彩繪作品都是一個個故事的展現,都是盧氏歷史的見證。 走入家廟,向右,可以看到盧氏宗親獻匾迎親的風光場面;向左,可以一覽奠安追龍的熱鬧情況。 右側,有岳飛刺身的大忠大孝;左側,有蘇武牧羊的氣節傲骨。 向上,可以綜觀賢聚地理位置、山水風光,圳仔溝、古官道源遠流長、翻山越嶺,前有浯江溪、痲瘋島,後有金門城、古聚落。庵前、官裡、官路邊、古區,散落兩側,各有風情。 往旁,島鄉北岸盡入眼簾,金廈海域一水相隔,廈門、同安隱隱若現,南、北太武相互爭輝,了然於安居的所在,也能一闊島民的胸懷。 筆名盧根的盧根陣,復興美工畢業,西畫、陶藝本就相當拿手,前陣子還舉辦攝影個展,豐富的戰地意涵與創意,曾引起台金轟動。此次重新拾起國畫彩筆,為的是盡一份盧氏子弟崇仰先祖的心意,這份心意,讓家廟變得更有看頭,也讓祖先們的奮鬥歷史、風俗倫常獲得傳承。
-
內洋景山宮砲戰傳奇膾炙人口
年月日皆利,內洋景山宮擇吉於昨天和前天,連兩日舉行了慶成奠安;希望在奠安之後,神威顯赫,香火長存,神人協吉,民物阜康。 內洋舊稱三鄉,是「蔗埔」(內洋)、東溪、東山的合稱。三鄉的共同信仰就是景山宮。景山宮的境主是廣澤尊王和林府千歲。 三鄉在清代以前屬浯洲嶼十八都滄湖保。民國三十八年之前原有七、八十個未分家的大家戶;如今約有四、五十戶人家。 根據三鄉的長老吳有慶(民國二十年出生)所述,八二三砲戰(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的前一個月,景山宮的廣澤尊王曾透過乩示,要信眾在自家的防空洞頂上預插一面一尺二的黑旗,還要在洞門上貼三張靈符。當時,居民雖然照做,卻不明白其意。 後來,八二三砲戰開打了,全村的房屋,沒有一棟沒有遭到砲火摧殘,但所有的村民,卻沒有任何一人葬身於砲火之下;只有一個身手不便的殘障者,因為無法以正確的方式趴下,受了一點輕傷,由吳有慶送醫。 吳有慶表示,砲戰期間,三鄉沒有一處房屋沒有被砲打到,但景山宮卻完整無缺。 景山宮地基的取得,也是一段傳奇,並有清光緒年間留下的石碑示奇。據吳有慶所述,在清光緒時,廣澤尊王看上了景山宮現有的基址,想要在此立廟,但地主杜尚一家已經絕祀。神魂之間,大概是在異次元裡談妥條件的|杜尚願意讓地興廟,但其他條件不要,只要求三鄉信眾在每年廣澤尊王聖誕時,準備菜、飯和金紙,祭祀杜尚全家。 據吳貴海等人表示,杜尚一家的石碑,原本祀於景山宮外的一間小室;景山宮重建後,才移於護厝。景山宮旁原有屎坑,舊時被認為有興鄉的作用。(可能農業社會,屎料也是寶貴的資源。) 景山宮的護厝中,供有「杜尚一家八月十六日」的石碑,立碑的時間在清德宗光緒十三年(丁亥年)。碑的右上刻有「尊王調主」。 重建後的景山宮,落成於民國八十七年。據三鄉的長老吳太平表示,吳有慶當時出力最大。當年,吳有慶原本要出十六萬,有人說要跟他;吳有慶就將整數改一為二,希望帶動大家多捐一些,於是就捐了二十六萬,但要跟的人以為是二十萬。吳有慶的四個兒子也各捐了四萬,女兒們也捐了數萬。捐款者中,以呂吳蔭治捐三十萬最多。捐二十萬的人有吳永種、吳太平、吳慶林。三鄉信眾中,捐十二萬的人有四人;其他有人捐了十萬,有人捐了八萬。捐五千元以上者,芳名都已刻在景山宮的牆壁上。 景山宮大門的嵌字聯刻有:「景泰神靈廣澤被浯島,山明水秀鴻楨匯內洋。」廟中柱聯刻有:「威鎮安溪,惟忠惟義耀青史,靈昭浯島,乃聖乃神福內洋。」窗聯有:「殿宇巍峨,吉星朗照;神光赫耀,瑞靄祥蒸。」「仁里延禧,國泰民安;崇宮煥彩,心誠神顯。」 在慶成植福的榜單中說明,藉著神明的庇祐,希望讓凶星滅跡,災害不侵,並祈求家家丁財兩旺、富貴雙全、財源廣進、商業繁榮、男增百福、女納千祥、老者康健、幼者聰敏、四時無災,八節延禧。
-
賢聚盧氏家廟重修奠安大典顏主席贈賀匾
金城鎮賢聚「盧氏家廟」舉行重修奠安大典,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昨天致贈「敦親宏道」賀匾,來自海外及台灣各地的盧氏族人也專程返鄉參與祭典,並獻上匾額,祝禱盧氏裔孫在先人福蔭,人丁旺盛,福澤綿長。 賢聚「盧氏家廟」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由進士盧若騰倡建,盧若騰後來擔任兵部尚書,家廟距今有三百六十多年歷史,最近一次重修為一九六九年,這次族人募集新台幣一千多萬元重修家廟,並盛大舉辦奠安大典。 省主席顏忠誠致贈盧氏家廟的「敦親宏道」賀匾,於昨日上午在金城鎮市區舉行迎匾遊行,再於賢聚的家廟隆重舉辦獻匾大典,顏忠誠率領省府秘書長翁明志及各組組長參加,盧氏家廟重修委員會主任委員盧志權、奠安委員會主任委員盧志輝、總幹事盧連城帶領長老、宗親組成的迎賓隊伍熱烈迎賓熱情歡迎。 在金門,顏姓宗親為盧姓的舅家,關係密切,顏忠誠獻匾祝賀,讓盧姓族人感到很有面子,此外,連日來包括縣長李炷烽、縣議長謝宜璋、金指部指揮官楊天嘯等都到場祝賀,使得「賢聚」熱鬧萬分。 來自各地的盧氏族人也絡繹不絕的攜家帶眷到祖廟祭祖,禱佑闔家平安,家廟內沸騰的人聲和鞭炮聲,渲染慶典的最熱鬧高潮。大陸泉州同安古莊、台北烈山五姓宗親、金門四岳宗親組成的慶賀團也遵循金門家鄉古禮來祭拜祖先,讓他們親自感受祭典的隆重氣氛。
-
金門學第四場研討會古寧頭大捷確保台海安全關鍵
一九四九年的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是台海、金門安全得以確保的關鍵;金門戰地政務,則影響金門往後數十年的政經發展,「金門學學術研討會」昨日即針對該主題進行最後一場次的研討,希望揮別戰地過往,迎向嶄新未來。 「金門學學術研討會」昨日上午續舉行第四場、也是最後的一場論文發表,計有:新文藝學會研究員、博士候選人鄭傑光|「1949年台海危機金門戰役的歷史教訓」;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博士田立仁|「民國卅八年金門保衛戰期間李良榮將軍運用裝甲兵之研究」;金門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吳宗器|「走過從前|金門地區戰地政務之回顧與轉型」。 該場論文發表由中華軍史學會理事傅應川將軍主持,分別由關西大學歷史博士卞鳳奎、中華軍史學會王祿雄備役少將、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楊肅獻等人擔任講評。 鄭傑光在「1949年台海危機金門戰役的歷史教訓」論文中表示,金門之役的歷史教訓主要包括:一國(各表)兩制(就地合法化)和平統一戰略;在戰術上,金門之役是(反)登陸戰最佳的戰例。 鄭傑光認為,國軍之勝在「一、幹部為優秀忠誠,才識之士,以兵團為家,與投機者不同,故能生死以之,兵隨將轉,乃形成人人以茍活為羞,貪生為恥之精神,宜其顛撲不破,備雖不苟,終能戰勝攻取也;二、領袖之精神號召;三、陳誠長官建立之人事、經濟、意見三大公開。乃能在人員不全,器械兩缺之下,千里馳援,向著槍聲前進,幹部衝鋒在前,終能使新兵振懦起頑,挽救戰局,造成空前的勝利,古寧頭之戰的勝利就是在人少裝備差的劣勢下,以精練的幹部勝」。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博士田立仁發表「民國卅八年金門保衛戰期間李良榮將軍運用裝甲兵之研究」,他指出,民國三十八年十月金門古寧頭戰役,為國軍裝甲兵建軍史中重要之反登陸戰例。 該論文從史料出發,以該役的戰場指揮官李良榮中將為研究重心,研究他如何以步兵將領才華,指揮裝甲兵行反登陸作戰,並取得國共內戰中「殲滅戰」戰果之過程,並對軍史所載之國軍「金門之熊」英雄裝甲部隊當時作戰經過,進行第一手考證及分析。 田立仁表示,參與金門保衛戰之戰車第三團第一營裝甲部隊,影響戰局至大,被當時東南軍政長官陳誠上將,評為是役陸軍參戰部隊首功,並賦以「金門之熊」榮譽旗號,如今金門古寧頭戰史館外,仍有該部隊使用之美製M5A1輕戰車二輛,供民眾遙念。 田立仁說,該戰車營在整個作戰期間,始終歸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中將指揮。金門戰役中李良榮中將運用裝甲兵反登陸成功之案例,告訴大家,一名戰場指揮官應靈活運用戰爭原則、情報或資源,方能應付戰場狀況的多變,達成任務,在本身專業外,也應通曉其他兵種、日新月異新兵器之作戰特性,並於戰時知道如何採納下屬之專業建議,方能克敵致果,締造戰功,名留青史。 金門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吳宗器發表「走過從前|金門地區戰地政務之回顧與轉型」,吳宗器表示,他致力於戰地政務研究二十年|1986─2006),目的在深化戰地政務之學理論述,以及金門地區地方政治發展的探討。該論文是他博士論文的摘要簡析,主要研究內容涵蓋戰地政務之制度實驗;金門地區實驗戰地政務之法源依據與重要法令分析;金門地區戰地政務之實驗過程與核心內涵;金門地區戰地政務制度轉型之影響因素,及其轉型期的困境。 他指出,戰地政務的核心內涵,係實施戰時地方自治,其核心價值在於推展漸進式的民主統一,建設民主共和新中國。他也於論文中提出三項建議與一項展望,三項建議為:歸納戰地政務實踐經驗,深化地方自治結構與功能的分析;檢視「金門精神」的主要內涵,重新建構「新金門精神」的核心價值;新世紀金門的發展與挑戰。一項展望則為:基於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健全地方自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