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且論金門都市公園
由於科技的昌明,工業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人口顯著的膨脹,世界各先進城市到處高樓大廈林立,大小都市不斷地形成。居住其中之人們,充滿著緊張、繁忙和勞累。工作之餘或星期假日,非常迫切的需要鬆懈身心及休閒的地方,除了一般的娛樂場所外,都市公園應機而立:在適當位置,經過人工刻意的美化佈置,栽花植木,設立亭、臺、樓、閣,再配置小橋流水,創造優美的環境,使生活繁忙的都市人們,有所調劑,舒暢身心,消除疲勞,促進身體健康。此種形態之公園,謂之都市公園,成為各先進城市之指標,且歷史已有百年,只因她具有下列多種功能。 首先是美化生活的環境:利用樹木、花草、雕像或其它的景緻,來調和建築,創造幽雅之園地,使繁忙、刻板的都市生活顯得有朝氣,讓市民能有機會接近自然,欣賞綺麗風光。再來是陶冶人民的性靈:公園乃是將一草一木,一花一樹,一池一水和亭、臺、樓、閣組合成優美的圖畫,人們生活在此優美的環境中,能陶冶心情,美化心靈,培育高尚純潔的思想,潛移默化人類的氣質,進而改善社會暴戾的風氣。另外就是促進身心的健康:破曉或黃昏的晨操、晨跑或漫步,都市公園就是提供市民最好的場所,傾聽鳥啼,呼吸花木之芬芳,欣賞花朵之艷麗,實有助於人們身心的健康。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她具有教育的意義:植物是有生命的,從種子、萌芽、成長,以致開花結果,顯示生命過程的微妙。同時將公園的花木,標示其名稱、產地以及習性等,使市民進一步的認識植物。另外,配置具有啟發性之設施,每每都含有教育之意義。而且處此環保當令之世代,都市公園已成為最具教育意義之場合,更是現代公民教育之重要平台。 就金門而言,雖然尚未成為工業重鎮,也尚非大樓林立之大都會,或許會有人問道:有需要都市公園?此間之答案,何妨從都市歷史來解答:目前世界各城市之都市公園,首推日本及歐洲;但可知,這些已百年之都市公園,之所以能傲立世上,端在於她們皆規劃於都市未成立時,一則土地取得較易,有利規劃,再則是能配合都市計畫,一次到位。這更是本論述之理由。 因此,我們呼籲相關單位,何妨省思今日不做,明天後悔之哲理,於規劃金門縣土時,同時規劃未來百年之金門都市公園,於此同時,更應吸取大安森林公園失敗之教訓,嚴格要求由相關園藝之專業人士來規劃,千古立基於今日,且以此為論,使金門未來之都市公園,能像歐洲一樣,百年而興;千年而旺!
-
落實執行力不能打折扣
俗諺云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從「知道」通往「做到」的路或許迂迴曲折,但也可能筆直平坦,期間差異,端視有無「執行力」。大家都聽過兩個和尚欲往南海取經的故事。 從前,在四川一個偏遠的地方,有二個和尚,一窮一富;一日,窮和尚邀請富和尚一同去南海取經;富和尚拒絕,並對窮和尚說,自己已經準備多年了都還去不成,窮和尚什麼也沒有,怎麼去呢?窮和尚隔天隨即上路,他一路翻山越嶺,風雨無阻,走了近一年,終於到了南海實現了願望;第二年,窮和尚取經回來了,富和尚還在那邊準備。 當然,「準備」未必不好,計畫周詳了,經常也能減少錯誤或少走彎路。但如若總是停滯在構想、計畫及研究階段,抑或囿困在冗長的行政溝通程序上,那麼難免也讓人有見樹不見林之感。以金門發展為例,歷任執政者任內,委託學界或專家學者進行的同質性的金門總體規劃及建設研究方案不可謂少,但經常研究規劃一結案便束之高閣。 或許,不同主政者對於金門未來發展方向看法會有出入,但對於提升金門百姓生活幸福的初衷應該是一致的;而最大的差別應該在於落實各項願景及政見的「執行力」。對於執行力的要求與堅持,也相當程度體現了當政者兌現自己對於鄉親承諾的決心。 現任縣長陳福海就任迄今,對於各項政策的藍圖擘劃清晰,勤政親民,無分晝夜,多數鄉親已經感受到他時刻傳遞出來的對於金門發展的急切用心,也不吝於給予正面的評價。以《遠見雜誌》五月底公布的2015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金門縣長陳福海首度參與評比即獲「五星縣長」的榮耀。是今年5位五星縣市長中唯一初任縣市長即獲五星獎者。 隨即,於九月初《天下雜誌》公佈的2015「幸福城市大調查」,金門在非六都組高居第一;其中,對於縣長的「總體施政滿意度」也高居全國第六名。對於新任的地方首長能有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但顯然,對於一路從基層民代做起的陳縣長,並未因此而心生自滿,仍舊隨時隨地以身作則,要求縣府團隊上緊發條。 果然,在九月底公布的由經濟日報和南山人壽合辦的「2015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在地方政府的施政滿意度方面,陳福海縣長繼續向上攀爬,升上全國第三名,僅以些微差距落後花蓮縣及高雄市。 當然,第三名的榮耀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相信一向求好心切的陳縣長,也不會以此自滿。對於時時刻刻把一天當兩天三天來用的縣長,在諸多攸關金門民生、交通、醫療和經濟的重大建設方面,還待團隊齊心協助落實,畢竟,政見如果不能實現,說得再多再好也是徒然。 陳縣長自然深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的道理,因此,三番五次的在各級主管會議場合,重申「落實執行力,不能打折扣」的決心,但畢竟,縣政千頭萬緒,有些沉疴痼疾累月經年,翻轉或改變都需要時日。但只要方向確定,就要排除任何阻力堅決執行;對於敷衍塞責藉故推託者,若能立即懲處或予以降調,或可刷洗公務體系低效拖沓之風。在執行力得以提升的前提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縣市政府的施政滿意度調查,金門縣長及縣府團隊,必可再創佳績。
-
健全海岸清潔管護營造永續優質環境
金門縣五鄉鎮公所近日同步在轄區海灘辦理秋季擴大海漂垃圾清除活動,共動員1000多人,以實際行動維護環境清潔。這次活動在金湖鎮後峰海灘、金沙鎮后扁海灘、金城鎮泗湖海灘、金寧鄉后湖海灘及烈嶼鄉青岐南山頭一帶同時登場;主場次在金湖後峰海灘,由副縣長林德恭、環保局局長傅豫東、金湖鎮鎮長蔡西湖帶領地區各機關單位、岸巡、軍方、志義工、社區民眾及民間團體等參與,一起清除海漂垃圾。共有23個機關團體,400多人參與,大約清理資源垃圾100公斤,非資源垃圾2430公斤。 「愛在金門,關懷地球」絕不只是口號。金門有綿長的美麗沙灘,但海漂物防不勝防,除了常態性的淨灘活動外,還需要更多教育宣導與具體作為,才能回復海岸線應有的美麗與潔淨,這方面的工作看起來效益極為有限,但如果什麼都不做,恐怕就不僅止於汙染環境、貽害子孫而已,而是對自我環境的一種公然摧殘與漠視,更不是文明人應有的文明作為。 當然,或許大家也能理解,淨灘是治標,源頭減量是根本的解決之道。金門因緊鄰中國大陸福建致使對岸垃圾易受海潮及豪雨沖刷漂流而來,近年海漂垃圾主要為農村生產污染物、工業及生活固體廢棄物、竹木、危險性醫療廢棄物及海上箱網養殖保麗龍等幾大類;也由於海漂垃圾主要來自大陸,透過兩岸協商機制,大陸方面亦有善意的回應,包括在九龍江沿途設置攔截網及派遣移除專船等等,但是,這些努力並不足以做為自我懈怠的本錢,保有對於生態環境保育的自覺性,只是基本責任,動員更多的民間力量共為金門美麗的海岸盡一份心力,或才是正本溯源之策。以下謹提供兩個面向,供各界參酌。 其一,健全的管護動能。要維護綿長的海岸線,光有熱情及少數的淨灘活動遠不足夠的;我們應該結合學校、民間社團的志工資源,開展更健全的淨灘管理維護組織及人力,「從小而大」建構起完整的海灘管護體系,而公部門在此間的角色,除了輔導組織的健全發展外,更要設法提供機動化的能量,讓規模性的組織更具有作業上效率。例如:金門已擁有全國第一部自走式淨灘車,每小時可淨灘六千五百平方公尺,約為二十七人同時工作的能量,平日再配合沙灘車、資源回收車,以及鄉鎮公所的抓斗車作業,已足讓海灘的清潔維護事半功倍,但若能將這股能量轉化為各鄉鎮志工組織的自發動力,其效果勢必更加驚人,且兼有影響性與教育性的重要意義。 其二,落實兩岸民間互動機能。兩岸的交流事務,有些事由民間主動要比官方主導來得更具彈性及效率。海洋生態保育及岸際維護,本就是普世價值,不管政治立場為何,沒有那個官員會願意去承擔「讓地球笑我們髒」的罵名,重點僅在於其影響性,以及是否令其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在官方的交流上,通常是「行禮如儀」,而民間的互動卻是「迫其就範」;道理許多人都懂,如何讓其成為有效的運作模式,或還需公私協力,多予嘗試及費心。 總之,要創造「美好金門,永續島嶼」的優質環境,讓我們的沙灘更清潔、更美麗應是首要職責;把握並健全更好的運作機會與機能,既能營造優質環境,更能保留住自然所賜予的珍貴資產,何樂不為?!
-
群策群力 建構健康高齡友善城市
縣府召開金門縣健康城市與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議,縣長陳福海於致詞時指出,過去我們一直是說的多、計畫多,但他覺得,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要做更多,政策一定要支持。希望縣府團隊要全心投入這項政策的推動,用感恩惜福的心來塑造高齡健康友善的生活環境,從而拯救未來的自己。 據了解,本縣於102年5月將「高齡友善城市」及「健康城市」計畫整併成立「金門縣健康城市與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並於103年以金門縣健康城市促進協會之名義通過認證成為西太平洋區健康城市聯盟副會員,以及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城市全球網絡會員,目前正與國際健康城市、高齡友善城市網絡接軌推動中。 「健康」、「高齡友善」都是極為正面的用詞,而一個城市真要達這般的願景及境地,恐怕還需要全面性的檢視對應的軟、硬體建置才行;本縣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展健康城市計畫的推動步驟與在地特色,訂定31項國際指標、37項示範計畫、19項行動計畫、50項本土指標,並委託亞洲大學來共同推動本縣健康城市與高齡友善城市延續性計畫,這些步驟及程序固然都其來有自,但我們更在意的是整體氛圍營造與永續。我們以為,縱使在各組別的分項計畫中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少了居民的互動及參與,所有的努力便形同「無根的浮萍」,或能在初期展現亮眼成績,放之久遠,卻無以為繼;因而從點、線、面來架構健康及高齡友善的環境需求,甚而要落實長照、居家照護的區塊,或才更能名實相符,助益提升民眾的基本生活品質。以下謹提供兩個面向,供作探討。 首先,要建構終身學習的環境。對長者而言,並非只有溫飽、生活舒適足矣,如要令其共享健康與高齡友善環境,還需要有不間斷的學習;諸如:金門醫療資源欠缺,因而遠距照護,乃至居家看護系統絕對有其發展潛力及空間,甚至台北榮總復健科醫學部也預計架設國內首例北榮與金門智慧醫療遠距復健平臺,實現我國首創的智慧醫療平臺;初期將移植北榮過去成功模式,為金門量身訂做二套復健遊戲軟體,針對五十肩、下背痛兩種疾病復健治療。這是一種「智慧醫療,雲端並進」的新模式,省去了大家掛號、排隊、看診、交通的時間,卻一樣能得到最妥善的醫療服務。話雖如此,但如何讓這套服務真正走入民眾的客廳,才具有最大的實質效用;又就算走入客廳,如何讓長者可以簡便使用、專業人員戒護在側則又是另一個問題。是以,單就上項服務而言,應完善的便不僅止於軟硬體的建置而已,還有使用者的學習、照護體系的連動等等,究言之,就是要完善一個互動與共同進步的情境。 再者,健康是所有人共通的課題,健康的身體來自持續性的運動習慣與規律化作息,而這樣的情境養成,又與公共運動支援體系的健全與否攸關。諸如:使用公共運動設施的簡便性、扎根運動習慣與養成的積極性,乃至於家庭、社區健康管理體系的建立等等,就如我們視之為大陸一奇的「中國大媽廣場舞」風潮一般,其達到的不僅是心情愉悅、鍛鍊身體的效果,更多的是來自於生活環境的氛圍的驅使與聯動,如若我們的努力也能達致一般的境地,誰曰不宜?
-
欣見府會各司其職齊力締創金門新猷
金門縣議會第六屆第五次臨時會,經過五天議程,集思廣益,除完成審議縣府104年度總預算第二次追加減預算案,通過三讀程序外,並議決通過十一項縣府提案,另也議決通過五項議員提案,送請縣府據以辦理,過程認真理性,實問實答,各依權責,就事論事,順利圓滿,劃下漂亮句點。 眾所週知,政府立法設置民意機關,終其目的,旨在監督政府施政,為民服務,不僅中央有立法院,也有監察院,直至縣市、鄉鎮市層級,也有縣市議會及鄉鎮市民代表會,所謂代議士為民喉舌,要為人民看緊荷包,意喻民意代表經由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監督政府公僕負責盡職服務,交出績效,證諸民意最大,可以制衡獨大,雖非政府官吏,惟擁有法定審議權,諸如縣市或鄉鎮市公所年度歲入、歲出預算及所訂定地方自治法案,一律應送縣市議會或鄉鎮市民代表會審議,完成三讀法定程序作成紀錄,始得支應施行,倘有不週或發現「窒礙難行」,必須檢討修正或廢止重新訂定者亦同,孰是,各級民意機關又有「民主殿堂」之稱,民主即是以民為主,崇尚法治,勵行民主自由,莊嚴神聖,不容任意濫用、剝奪與侵犯。 金門早年由於國共內戰,兩岸對峙,環境特殊,因而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黨政軍一元化體制,期間歷經數十載奮發圖強,始有縣政諮詢代表會及鄉鎮民代表會之設置,惟諮詢代表及鄉鎮民代表,一度並非經由人民選舉產生,係由官方遴選派任,性質並不等同代議士,象徵民意大於實質,換言之,代議士身份超然,代表民意行使「質詢權」,針砭施政得失,而諮詢代表卻是處於被動地位,職權並不相當,緣此,如今能在民意支持下,如願以償登上代議士寶座,彌足珍貴,並無層級高低、身份不同之別,祇要各盡職責,貫徹政府政策,用心為民服務,一本初衷,拿出政績,一樣受人敬重,畢竟選民之眼晴雪亮,對於心猿意馬,想入非非,只有名利,沒有服務者,點滴瞭然於胸,到頭來票源流失,終將「曇花一現」,提早告別政壇,悔之不及矣。 溯自金門縣議會揭牌成立以來,轉瞬迄今已經邁入第六屆,歷時二十餘載,全體代議士滿懷「阮是家鄉人,來做金門事」之回饋熱忱,儘管身世背景互異,然而愛國、愛鄉、愛家,服務大眾之心志,有目共睹,或許任期有長有短,但問政品質與日俱進,表現不負眾望,如同縣政團隊,歷任首僕與所屬成員,都有具體貢獻紀錄,留下可長可久之歷史新頁。 無可否認,依法行政,依法辦好,求新求變求好,好要更好,凡此乃是民之所望也,也是金門不斷向前之不二法門,亟需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打拚,離島不離心,最忌內耗,應該超越黨派,齊以金門派為榮,也即金門第一,鄉親為先,是根也是本。 再說,代議士係受全民之託付,追蹤政府施政績效,「有得」應不惜予以肯定,「有失」則要不卸責任,要求切實檢討改進,祇要對事不對人,言之有徵,實話實說,公正無私,有助地區社會團結和睦與發展進步,就是好事一樁,大家都會支持。 欣見本屆代議士,老幹新枝葉茂,生氣蓬勃,猶如縣政團隊,注入新血,全面出發,締造新猷,相信大家秉持「人正、理直、情真」之精神,各司其職,各盡其力,異中求同,同中化異,永遠與鄉親站在一起,共同激發能量,促使金門「翻轉」、「亮點」早日實現,可望可及。
-
重陽敬老 實現高齡友善幸福島嶼美名
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將至,縣府為慶祝重陽節,自10月份起舉辦「慰問關懷90歲以上長者及百歲人瑞」、「阿公阿嬤歌唱比賽」、「高齡模範老人及金婚夫妻、鑽石婚夫妻表揚暨慶祝活動」及「模範老人赴大陸知性之旅」等系列重陽敬老活動,希望透過活動的舉辦,共同關懷高齡長者,同時傳達對本縣高齡長者之敬愛與重視。 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又稱「重九」,《西京雜記》載:「漢武帝宮人賈佩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經過多年變遷,保存且研習著歷史上的各種習俗,已經成為多姿多彩且內容豐富的節日。後經由內政部為敬老崇孝而核定重陽節為「老人節」,希望藉由九九重陽,長久長壽的美意,祝願每位老人家長命百歲,並喚醒大眾關懷老人、敬老尊賢,增加了重陽節的內涵。 在《史記》裡有這麼一段紀錄:「《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長者隨著時間積累,蘊藏相當豐富的人生經驗與生活智慧,有無窮無盡、如山高的寶藏可供晚輩挖掘,透過技藝、專長、人生哲理、經驗的分享,可供晚輩學習,並串連暨建立起緊密的世代情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顯示出長者生命智慧之豐富性,由於長輩們經歷過無數艱辛歲月和時代的變遷,無論對人或事都看得通透,他們世故,人生閱歷豐富,凡事包容、理解,遇到困難能從容面對,隨遇而安,更能做到知足常樂,對晚輩的立身處世大有幫助。 《禮記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此即永續社會的理想,亦是和諧安康社會的最佳藍圖。而愛老、惜老、敬老,慎終追遠、敬老尊賢,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道德傳承,也實踐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信念。歷代王朝對養老敬老也作出了許多具體規定,如周朝每年舉行「鄉飲酒禮」,用以「正齒位、序人倫、敬老尊賢、息事端、敦睦鄉里」;春秋戰國時期規定,70歲以上老人免一子賦役,80歲以上老人免二子賦役,90歲以上老人全家免賦役;秦漢之際,國家每年在仲春、仲秋舉行兩次養老禮等。 社會處指出,本縣老年人口逐年增加,104年截至7月份止,本縣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萬4,536人,九十歲以上長者達652人、百歲人瑞共計43人,足以證明金門的生活環境愈來愈適宜老年人生活。縣府社會處並提供「離島地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全民健康保險應自付保險費補助」、「金門縣歷經戰地軍管時期老人慰助金」、「老人假牙補助」、「中低收入老人住宅修繕補助」、「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等諸多社會福利,為創造安心養老環境,確實落實對銀髮族的照顧。 面對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趨勢,除了例年舉行重陽敬老活動,藉以弘揚敬老尊賢美德,縣府也積極建構完善的老人福利系統和友善生活環境,讓長者們「70才開始、90不稀奇、100笑嘻嘻」,實現高齡友善、健康幸福島嶼之美名。
-
嚴正抗議防檢局漠視金門的防疫作為及努力
今年5月初,金門爆發口蹄疫,金門肉類製品一度不准輸台,之後農委會防檢局面對外界壓力,才又解禁。這個月防檢局將金門除外,以台澎馬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為「施打口蹄疫疫苗非疫區」,不但引發金門地方反彈,學者也質疑「意義何在?」 據媒體向防檢局求證後,防檢局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本島、澎湖縣及連江縣已2年多沒有口蹄疫案例,防疫工作有成,符合向OIE申請成為「施打口蹄疫疫苗非疫區」條件,防檢局正在準備文件,這個月將送出申請。 以上新聞傳到金門鄉親耳裡,多數應該會感到不可思議,更質疑如此一來豈非「一國兩制」?再有就是質疑防檢局此舉的目的何在?因為依照台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的說法,現在肉類熟食也可出口,就算申請到「施打口蹄疫疫苗非疫區」,其他國家也不會因此讓台灣的生肉進口,因此申請對國內肉品出口沒有助益。唯一的解釋只有防檢局是為了自己的防疫功績「添薪加柴」,卻對一直致力於防疫工作的金門棄之如敝屣。 事實上,經過幾波的口蹄疫事件,大家或許會驚覺畜牧業在金門似乎也算得上是高風險的產業;再對證縣府致力推廣的養牛產業,或也會對畜戶的未來、已然投資的建設充滿憂心。誠然,金門因地臨大陸,疫病傳播的風險或許會比台灣各縣市來得高,但金門始終未曾放任過對疫病防制的努力,甚至還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此要是放到台灣任一縣市,早該獲模範生等級的佳評,但就因為金門的地理關係尚存在著農委會「無法管控」或「不知如何管控」的防疫風險,因此才會上演這類莫名其妙的鬧劇。或正如學者的抨擊,農委會近幾年在動物疾病防治上做得亂七八糟,從狂犬病、禽流感到口蹄疫,真的有決心和魄力,就要建立國內病毒基因資料庫,了解病毒在國內的變化,不要什麼病毒出現都說是「外來的」。 是的,「外來的」三個字正是防疫卸責的最佳利器,一直以來,農委會也沒拿出足以證明病毒是「外來的」的證據,於是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切割」;不論金門防疫措施做得多好、多到位,甚至是送往英國檢測的口蹄疫檢體根本就未驗出病毒,還是一如既往的進行切割與自我防護;此種本位主義及先入為主心態著實可鄙,更教金門倚賴畜牧業為生的養殖戶及特產業者情何以堪! 我們重申,中央對金門的防疫監控始終不斷,金門對的防疫作為也從不間歇。金門防疫所長文水成便表示,中央要求金門在10天內完成57個牧場的檢體抽檢,目前已完成29場,會儘速將結果送農委會,爭取應有的權益。如今中央在金門尚未完成交付檢體抽檢任務的同時,便將金門排除在外,去申請一個不具實質生肉出口利基的「施打口蹄疫疫苗非疫區」證明,不更顯得其將金門視為「化外之地」的可鄙?且此舉已然嚴重打擊金門一線辛勞防疫人員的士氣。 總之,對於農委會防檢局此種毫無道理的作為,我們表達嚴正的抗議;縱或未來能如縣府規劃所想,金門牛肉的市場應該放在大陸,而非台灣,用以規避猶如不定時炸彈的疫病風險;但經此一事後,或許鄉親們也要喟嘆:「金門有這樣的防疫戰友,哪裡還需要什麼『外來的』口蹄疫?!」
-
談金門安老政策
將老人的醫療照護融入園區,為老人打造一處優質的照護環境。都是縣長上任前和上任後,一再的構想及宏願:不僅要讓安老處所與醫院密切配合,更要進而擘劃金門成為一個獨步全國的醫療養生安老島。針對此宏願,衛生局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特別針對本縣65歲以上銀髮族養生、醫療照護環境之硬體建構,預在本島東、西處,各有規劃:東半島的「養生照護園區」:規劃地點座落於金門醫院及昇恆昌太湖飯站附近、羅神父紀念館後面,面積約4.7公頃土地,規劃主要建設為老人養生住宅、護理機構,附屬設施為養生會館、復健中心、輔具展售租借中心、銀髮族相關設施等。 至於西半島,則是以「醫療照護園區」為標的:規劃地點則座落於金城鎮民生路天主教堂附近、祥安段等22筆土地,總計約1.1公頃,規劃內容為老人住宅、日間照顧中心、社福中心、失智失能養護,以上為天主教土地自建自營項目。另本縣土地及國有地將規劃興建聯合門診中心、檢查檢驗、復健、血液透析、健檢中心、護理之家、醫美中心等醫療及銀髮照護服務。衛生局進而表示,東西半島二處銀髮養生、醫療照護硬體建設完成後,將有助老人社會福利長期照顧,及相關業務之推動,另有關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及照顧服務員之培育及訓練,衛生局也正積極進行中,希望能為實現「醫養合一」及「銀髮養生健康島」之政策繼續努力。 好一個「醫養合一」及「銀髮養生健康島」之宏願,若能如此,則其功豈是世紀工程而已;豈是青史偉業而已。切記,莫問鐘聲為誰響?不為他人正為你!因此,我們都會老,都會病;但面臨少子化、老人化之世代,多少老而被棄;病而被棄,任其老去、死去無人聞問之世代,可曾想過,這種人類社會悲劇,也有可能發生在自家身上。不要再去妄想養兒防老之封建想法;因為或沒孩子;或兒孫自顧不暇等因素,也因此,我們必須清楚認清,只有靠自己才能安老,終老。而其方式,就是在我們尚青壯有能力之際,配合政策,配合長治久安之安老政策,如北歐等先進國家,以高稅收、不留遺產、志工時間等政策,以社會之力,代替無能力之兒孫來照顧老人及老病人。 以金門為例,若能自動放棄一些不必要之福利,乃至放棄遺產,集中資源,規劃全方位之「醫養合一」處所,由社會及家屬分擔經費,並建立以志工群、照護工代替無能力,或力有未及之兒孫,使其能專心就業,繁榮經濟;維持正常家庭功能之方式。也只有全新革命,接受此種新倫常,才能使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能以時代方式,正常運作。這才是此項政策之時代意義,更是此項政策之價值核心,且以此論議之。
-
賀兩岸金門書展十週年──重建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
今天是兩岸出版界,聯合在金舉辦第10屆書展,連續十年不曾間斷,不僅有益兩岸文化交流且對增進書香社會,喚起社會大眾閱讀風尚,昇華經濟知識,當其助益,這樣的活動,寓意深遠,我們要表達支持與竭誠歡迎之意。 古云,開卷有益,又說,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這無非說明了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讀書對人生的重要,現代人則說,教育是窮人翻身的唯一機會,所以三等貧戶,也有飛上枝頭,飛黃騰達的一天,足見讀書對人生之影響,既深且遠。 金門自唐牧馬侯率眾入島墾牧,朱熹渡海來金講學,凡一千六百餘年,民風純樸,文風鼎盛,明、清兩代以還,人才輩出,彈丸之島,歷史上竟出了44位進士,開台第一進士鄭用錫,開澎唯一進士蔡廷蘭,據考祖籍均為金門人,是以有所謂海濱鄒魯之雅稱,風光無限,這是金門人無比的驕傲與光彩。 金門於1992年終止戰地政務之後,回歸憲政,實施地方自治,選風深受台省影響,社會政經情勢丕變,金酒收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造就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生活富庶。卻也導致了價值錯亂,貪得無厭的社會亂象。以往耕讀傳統,講信重義,純樸善良風尚正日漸式微,社會正快速向下沉淪,令有識之士引以為憂,為導引社會,激發向上正面能量,遏止歪風,回歸正道,唯有鼓勵大家多讀書,重振正確核心價值,塑造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促使社會向上提昇,因此我們願意,藉此兩岸聯合書展之有利時機,提出以下幾點呼籲: 一、鼓勵多讀書,從小養成閱讀習慣│勸學書箴:現在不讀書,將來一定輸,為免孩子輸在起跑點,我們希望家長多陪孩子讀書,從小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受益無限。要知業荒於嬉,切莫成為時下的「媽寶」,過度寵溺孩子,恐遺害無窮。 二、提供良好閱讀環境,整合各級圖書館,充實設備;依最近一期天下雜誌,對直轄市以外16縣市文教力之評比,本縣各級圖書館借閱量與每人可分配圖書藏書量均敬陪後段,陳縣長已要求有司,務須檢討改進,殷望主管部門落實執行,儘速整合,以收綜效。 三、舉辦藝文活動,鼓勵社區參與,倡導正當休閒活動,革除吃喝陋習;近年來文化局藝文書畫展覽,檔期不斷,但除開幕當天,展覽期間門可羅雀,反觀一般有吃有拿之活動,人潮洶湧,相形之下,令人感慨,導正社會不良風氣,革除吃喝文化,力挽狂瀾,宜從教育著手,潛移默化,樹立正確價值觀;並蔚為風氣。 四、導正被扭曲之價值觀:縣府為鼓勵莘莘學子多讀書,於數年前研擬發放交通圖書券,立意良善,豈知竟因民粹之不合理要求,修正放寬使用,以致淪為柴米油鹽券,我們不禁想問,當今一般家庭,真的窮到要挪用孩子圖書券去過生活嗎?此事不容模糊,更不宜鄉愿,我們支持縣長大破大立,檢討回歸基本面,限定用於交通圖書,不容巧立名目,移作他用,以維社會風氣。 知識無價,絕非金錢可以衡量,古往今來,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乃千古不移之定律,讀書可以變化氣質,充實我們生活的內涵與品質,使社會向上提升,這次書展,內容豐富,各類書籍應有盡有且享有七五折優惠,我們期望大家多買書,共襄盛舉,更要誠摯呼籲政府與各級學校相關社團及社會賢達,多多倡導讀書風氣,重塑「海濱鄒魯」富而好禮的書香社會。
-
兩岸推誠合作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金門籍貨船「德旺二號」船長林明濬日前落海身亡,家屬指控與中國海警非法越界、強行登船有關,陸委會表示,全案事發原因及相關責任歸屬,正由金門地檢署依法偵辦中,以釐清相關事實,未來將依檢察機關偵辦結果後續協處;若於偵辦過程中,陸委會收到船長家屬的請求並提供相關資料,亦將進行必要協助。 本案已進入司法偵辦程序,對於案情我們不多作臆測,只願早日水落石出,予我方及家屬一個合理的說明及處理方式。姑不論其結果如何,兩岸海域間的問題,絕非是個案而已,如何經由這個案子發現兩岸在海域協防、司法互助、商務合作上的諸多可能性,或許亦是關注本事件後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就現實而言,不論我們是否接受「一個中國」或「九二共識」等等,兩岸政府各擁有獨立治權確屬事實,在這個事實下,兩岸的問題並不全然能用外交手段來解決,更大的善意及突破點,是在行政部門的積極作為。經過長期的調適與磨合,目前兩岸政府已經發展出成熟的官方、民間溝通及交流模式,在「對兩岸人民有利」的前提下,不涉主權爭議的問題,通常是沒什麼不能談、不能做的。 以金門自大陸引水計畫為例,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努力,終能「水到渠成」,縱其結果尚有人表示憂心,但對金門發展的助益無疑是巨大的;此間,更開創了兩岸民生合作的新模式,由兩岸兩會簽署協調授權金門縣政府與福建省人民政府進行政策對接、金門縣自來水廠與福建供水公司為技術洽商單位的共同認知下,合作因而有了急遽的進展。此倘以先前的兩岸交流思維論之,不免是驚世駭俗之舉,然而,就實務操作下來,縱有些許阻礙,但只要目標是一致的,便不存在誰讓利或降格以求的問題,因為,就長久看,其效益是無價的,對兩岸人民更是有利的,至於反對者質疑的水質問題、國安問題,完全可以在技術層面謀求解決,實無由以之為阻斷民生合作之理由。如此成就一件福利民生的交流合作,豈不兩全其美? 是以,按前述合作模式,兩岸間的司法互助、邊防管轄又何嘗沒有長足的改善空間。的確,兩岸問題只要一涉及主權問題,便會極度棘手;金門籍貨船船長林明濬落海身亡一案之癥結或在於,其治權範圍、行為是否合法或失當等等,這些問題若放在平日或一般治權糾紛上或誠屬個案,但放在兩岸議題上便可以發展為通案性的處理原則。當然,我們不在挑戰兩岸的治權,而在於著眼保障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有理由,更有責任去建立更完善的處理機制與作業準則,來維繫得來不易的互動與互信;這也是基於兩岸和平交流、特殊治權關係下,所必要的調和與折衝的過程。 總之,對於金門籍貨船船長落海身亡一事,同感悲愴與遺憾,除了希望能在短期內查明原委,還亡者家屬一個公道外,更期盼能藉由此一事件,看到兩岸司法互助、海岸巡防作業更多精進的空間及可能;畢竟,與其放任兩岸海域治理治絲益棼,不若刨根究底的共謀解決良策,既能更好的保障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是對兩岸推誠合作、和平交流最實質而有利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