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正視地區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
金門地區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幾個重大的時期。首先,自民國四年縣治,迄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期間是經濟發展動盪期;此時金門歷經了盜匪之亂、八年抗戰、古寧頭大戰,烽火連綿,經濟建設可謂百廢待舉,鄉民生活困頓;其次,自國軍進駐以來至民國八十一年解嚴前,是經濟發展混沌期,此期間實施戰地政務,在軍政一元化的體制下,雖然全島軍民勵精圖治,經濟發展有起色,無奈礙於實施軍管,諸多法令限制,經濟建設裹足不前,經貿成長難以大幅起飛,遠落後台灣地區。 再者,迨民國八十一年解嚴開放觀光,至九十年元旦開始實施「小三通」,種種的政經制度變革及經濟建設,地區的經濟已有顯著的成長,是謂經濟起飛期,而金廈「小三通」後更產生了結構性的改變,目前種種現狀與兩岸政策的起伏不定,又讓金門經濟陷於晦暗不明。 但經濟成長結構改變的洪流中,此消彼長已是難以改變的陰陽法則,若無合理適當的政策,只會加速貧富差距。以台灣地區而言,因近幾年執政黨錯誤的財經政策,更加速擴大財團化的版圖,經濟成果只有極少數人分享,最高所得的百分之二十家庭可支配所得持續增加,而其餘百分之八十都在減少;可支配所得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近三百萬人,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統計顯示,民國九十三年金門地區的平均每人國民所得為九千八百六十四美元,佔台灣所得的百分之七十點三(台灣地區為一萬四千零三十二美元),雖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七點二一,超過台灣地區,但此數據卻無法反映地區國民所得分配的情況。 根據地區過去幾年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分配報告分析,就經濟戶長職業別比較,最高所得組一直是民意代表、行政及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其次為專業人員,而售貨員、農事、漁業、畜牧等職業之家庭可支配所得最低;若以行政區來看,則位居都會區的金城鎮所得遠高於其他鄉鎮;如以教育程度來看,則大學以上程度者的家庭所得最高,未受教育者的所得最低;若以衡量貧富差距的所得分配五等分法(最高所得組除以最低所得組之倍數)計算,則近幾年來,地區的所得分配差距已超過八倍,非但高於台灣地區的六點五倍,且呈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地區貧富差距惡化的程度不亞於台灣。 從另一角度思考,金廈「小三通」後,地區民眾以廈門為生活消費中心,有人稱之為「金門的後花園」,不少民眾及商人錢進廈門、投資置產、創造倍數財富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若以當地物價為地區的四分之一計算,則地區平均每人實質所得國民水準甚至超越台灣地區,有資金及充分資訊、眼明手快者將快速累積財富,而獨步全國的社會福利政策,難以符合公平正義原則,長此以往,貧富差距將持續惡化。 總之,以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型態,有能力者累積財富本是常態,但政府功能即在創造均富成長的社會,而貧富懸殊最可能引發社會的失序、不穩定,進而影響整體經濟發展。推而言之,如何減低貧富差距,實是不容忽視的課題,企盼相關單位多加正視,並謀改善之道,應是刻不容緩的責任。
-
跟健走談戀愛會有健康的身體!
日前,衛生局在金城國中體育場舉辦全民健走活動,現場有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飛躍的羚羊」紀政等嘉賓,與大家一同大步健走。顏主席特別呼籲鄉親每天少看點電視、多走點路,才會有健康的身體。 因為,現代科技進步,許多工作以機械操作,雖然省時省力,但是人身體的勞動卻減少了,長久下來,反而對身體有不利的影響,動作顯得遲緩、笨拙、缺乏生氣,出現各種器官病變和全身疾患。因此,在休閒時間培養運動習慣,是養生健體、延年益壽的良方。 素有「飛躍的羚羊」稱譽的紀政女士,擅長的項目包括跳高、短跑、跨欄、跳遠及五項全能,並曾九次刷新世界紀錄,在體育界著有成就,數年來,提倡健走不遺餘力,強調「健走」是生活型態體能活動中最基本、最簡易、最不受外在因素限制與干擾的體能活動,也是目前WHO公認最完美的運動。 事實上,古希臘名醫曾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的源泉。」古往今來,人們不斷尋求健康養生之道,結果發現運動為身體帶來的益處是很大的。美阿帕拉契州立大學有三項研究指出,每天運動三十到四十五分鐘,每週五天,持續十二週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健走就很適合。 誠然,運動增加抵抗力,所以可以預防疾病,小則可以預防感冒、大則可以抗癌。根據專家指出,健走三十分鐘後身體發生的變化主要有:降血糖作用、降低血脂和減肥作用、降血壓作用。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極有成效。另外,適當地安排健走路程,選擇空氣新鮮、風景宜人的場所,健走便有三個好處:首先,健走是一種陶冶身心、舒暢情懷的活動;其次,是和緩輕鬆的健身活動;第三,是祛病延年的好方法。 然而,健走和一般的運動一樣,要持之以恆才有效果,每天以自己覺得舒適的速度,快速步行持續三十到四十五分鐘,可以幫助消耗體內多餘的熱量,有減重、塑身的功效,也可增加腸蠕動,避免便秘、紓解壓力、減少焦慮,改善失眠。民國八十六年,美國La Creix醫師通過對一千六百四十五名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經過四年多的研究,發現每週步行四小時以上者,較每週步行少於一小時的人,心血管疾病住院率減少百分之六十九。 再者,步行作為健身的方式,要達一定的速度才能見效。一般來說,以中速:每分鐘八十到九十步;或者快速:每分鐘一百步左右。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可以分為上午和下午兩次,每次三十分鐘,這樣每天總量健走一小時,每分鐘一百步左右,一天總量就約有六千步,健走時脈搏數保持在每分鐘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次,而且自我感覺良好,如此每週至少有五天這樣做,持之以恆,一定能收到健康的良好效果。 總之,金門是最快樂的城市,動得越多,也越快樂。健走是一種良好的健身運動,讓人走出神采奕奕、自信健康的人生,如今世界各國多有提倡,在台灣也漸漸成為一種全民運動,地區的環境優美、空氣新鮮、道路平直,正是健走運動的好環境,所以大家一起來,跟健走談戀愛,會有健康的身體!
-
因應金泉線開航金門宜速做好準備!
前幾天,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領一百七十餘位台灣企業界、學者專家與民意代表前往北京,參加為期兩天的「國共經貿論壇」;閉幕當日,中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宣布十五項對台開放政策大利多,令人意外的是,原先各大傳媒爭相報導的「金泉小三通」航線,並沒有在利多之內。 在這之前,陸委會已表示正在審查業者「金泉航道」的申請,可見「金泉客運」的開航,屬於兩岸間「技術層次」的作業,只待完善相應的行政程序,便可正式啟航。 事實上,金廈「小三通」試辦五年以來,人貨的往返已蔚為常態,泉州石井港成為金門「小三通」的對接港,也不令人意外。而且,石井港早已是福建對金門、馬祖貨運量最多的港口,今年元月份兩岸貨運的直航量,更高達六十八航次;另外,石井港為吸引台資,甚且設有開發區和台灣民眾接待站,並享有對台貿易的優惠政策。近期,為因應「金泉客運」的開航,更加大建設力度,期以廈門港為發展樣板,成為台商重要的登陸口岸。 不可否認,有別於廈門以現代化的經貿為發展特質,石井港則以貨運及農產品交易架構對台的經貿願景。據統計,自從二○○二年下半年起,石井港開始對台貨運以來,已建構好快捷的通關服務,以便利日益增長的兩岸經貿往來需求。同時,為進一步發展對台貿易,建築面積近十四萬平方公尺「泉州市閩台農產品交易市場」也正加緊建設,預計未來農產品的年交易量可達五十萬噸。看準了暢旺的貨運商機勢必帶來可觀的人流,我方業者也早已斥資數千萬元添購客輪,只待時機成熟,便能全力投入營運。 觀諸此次中共片面釋放的十五項對台大「利多」政策中,全面開放觀光旅遊,最受國人矚目,我方陸委會亦以「搶頭香」的方式提前做了宣誓,大陸觀光客一年千億元的旅遊商機,似也指日可待。基此,我們以為金門「小三通」應有再擴大對接口岸的空間,舉凡福建沿海重要的通商口岸,都應在考量之列,只要技術問題可以克服,金門未嘗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及機會。 此次「兩岸經貿論壇」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便是「形式比人強」。因為,台灣對大陸經濟的依存,將迫使我方不得不正視此次「國共論壇」,在兩岸經貿交流議題上所達成的共識。當然,基於意識型態及基本盤的固守,執政黨照樣可以來個相應不理,但恐怕屆時失去的將不只是選票,而是思變的民心。這點由本次隨同連戰出訪的台灣企業家陣容,便可略窺梗概。 平情而論,連戰在「兩岸經貿論壇」中提出的「截彎取直」論,相當程度也指出了地區的發展方向。「小三通」的意義便在於將兩岸的港口拉成一條直線;直線的意義,就是社會成本、經貿利益,以及良善的互動。然而,金廈「小三通」試辦了五年多,在經濟效益上,仍未見具體的成果,實有負全體鄉親的殷殷期許。 總之,金泉「小三通」開航,對台商是一大利多;對地區可能帶來更多的人潮。因此,擴大小三通規模已勢在必行,中央應思索讓國人全面適用「小三通」範圍,並加強金門口岸的建設及各項準備,讓金門成為兩岸經貿的重要窗口,帶動地方繁榮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
金馬澎團結同盟開展離島新生機!
最近,有兩則新聞值得我們注意。其一,是新出刊的四月號「遠見雜誌」,推出了「金門,第二春」特別企劃,探討「小三通」後金門的社會面貌與未來發展;金門,再次成為國人注目的焦點。其二,是日前澎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一行抵縣議會拜會,議長謝宜璋感於離島小縣長期受到中央漠視,希望金門、澎湖、馬祖三離島團結起來,爭取中央的重視,開展離島的新生機。 綜觀以上兩則新聞,分別從金門的島內外,看金門的現在與未來,卻同樣有著徘徊十字路口的感慨。鄉親們應該都會認可,金門正處於發展的關鍵;「退一步即無死所」或許太過沈重,但「求生存、求發展」,卻是鄉親共同的訴求。 先說「求生存、求發展」,在於掌握既有利基、擘劃願景、與開創未來。長期以來,離島遭受漠視不是新聞,更令人氣憤的是,中央連告訴我們該往那裡走,都吝於說出口。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視察金門曾提到:「金門的發展,定位最重要。」大哉斯言!謝揆任內,曾拋出在金門設立觀光賭場的議題,雖各界反應兩極,但至少表徵了一個發展的方向,一個出脫困局的契機。 其次,鄉親們最期待的「小三通」,雖已試辦了五年,卻始終滯留在「關鍵點」。足不落地的過境人潮,蕭條的經濟環境,益加凸顯金門處境及發展上的窘迫,金門的未來,怎不令人憂心忡忡? 事實上,金門的未來在那裡?中央未必不知。前行政院長蕭萬長日前在廈門出席「二○○六年海峽兩岸經貿論壇」時,提出了「以在福建落實海峽西岸經濟區,做為兩岸共同市場的試點,並將『小三通』進展為『中三通』,以擴大利基」的建議。就現實而言,福建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核心,希望對台灣進行開放式的自然經濟整合,身為「橋樑」的金門,勢必成為兩岸共同市場的重要試點。這個觀點,無關乎國家認同,純粹只為了生存。 而今,在島上撤軍之後,靠駐軍消費的民生經濟一夕瓦解,市街百業蕭條,金門居民要生存,卻是一種奢求。而當弱勢的原住民、客家族群紛紛成立部會層級的機構,總綰其福利事項及地方建設時,攸關金門前途的「小三通」,試辦五年以來,中央甚且未曾與地方開過一次協調會。問題始終懸在那裡,讓金門無所適從。 誠然,金、馬、澎離島同盟爭取中央認同,到底有沒有用?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切「選票考量」的民主時代裡,公民投票數占全台總投票數不及五十分之一的離島,早已是宿命的邊陲。然而,「逢順境不應逞強,處逆境更不該示弱!」今日要談離島的命運,便要放棄邊陲的視野,將自己置於巨人的高度,縱橫歷史的經緯。金門未來可期待的很多,實做的,卻遠遠不夠。推動離島經貿國際化、政治特區化,實勿庸坐待政策點頭;「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離島同盟,或許就是眾志成城的肇端,來自邊陲的吶喊,也許撼動不了政治現實,卻足以激起更多有心人的熱情,啟迪更多希望的夢想。 總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在思索金門如何突破困局的同時,公部門或該主動出擊,積極整合各離島組織,以及海內外僑親的力量,讓離島「求生存」的籲求發聵振聾!
-
當兩岸截彎取直金門中轉優勢將消失!
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領的四位副主席、五十餘工商企業界、學者專家及民意代表共一百七十多人的代表團,前天經香港轉機飛抵北京,參加為期兩天的「兩岸經貿論壇」,期望在「互利雙贏」的互動架構下,合作推動兩岸經貿發展,提昇人民的福祉。 的確,籌備多時的首屆「兩岸經貿論壇」,於十四日上午在北京揭幕,大陸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揭示論壇主題為「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隨後連戰發表四十餘分鐘的演說,強調區域經濟的趨勢已形成,台灣若再不知道利用大陸的資源,失去了這個機會,機會就永遠不再來。 值得注意的是,連戰在演說過程,幾乎沒有看小抄,展現驚人的記憶力,也展現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幽默感,因兩岸沒有直航,所以,特為演說加上「截彎取直工程研討會」之副標題,並笑謔地解釋從台北繞了大圈子,原是兩個小時的路程,卻要耗上八個半小時才到北京,這條路繞得非常冤枉,引起與會人士的共鳴,均報以熱烈的掌聲。 根據經濟部統計,自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國人赴大陸探親,掀起了投資熱潮,至九十四年十月止,台商在大陸投資已有三萬四千多家,總投資金額是四百六十億美元。然而,有許多是透過「第三地」前往設廠,屬於隱藏性的台商,所以,另根據大陸方面的統計,目前在大陸的台資企業超過五萬家,分屬六萬八千個項目,金額超過九百億美元,且兩岸直接、間接貿易累計近五千億美元,僅去年就高達九百億美元;台灣獲得五百八十一億美元的順差,意即大陸已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順差來源地。 更具體而言,五萬家台商的幹部及員工,少說也有數十萬、甚或上百萬人,他們普遍在台灣還有公司和家庭,必需時常往來兩岸,同時,根據入出境資料顯示,每年有近四百萬國人進出大陸,這麼龐大的人次,如果從港、澳「中轉」,每人要多耽誤五小時,以及一萬多元旅費,每年國人總計要浪費二千多年寶貴的時間和四百億元的台幣,對台商而言,皆是一項巨大的負擔與損失,因此,台商們無不渴望兩岸趕快直航,呼聲更是響徹雲霄,只是,中央僅試辦經金門的「小三通」,適用對象卻重重限制,能借道「中轉」的只是往來兩岸人數的十分之一而已。 昨天下午,首屆「兩岸經貿論壇」閉幕之前,大陸國台辦副主任李炳才宣讀會中討論有關兩岸直航、金融、觀光、農業等所達成的協議,發表「共同建議」;緊接著,由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宣佈十五項對台新措施,涉及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教育、醫療、旅遊、居留、農業和商業優惠大利多,而且,還強調只要對台灣同胞有幫助的,都願意大力配合。 誠然,此次「兩岸經貿論壇」的焦點議題,就是大家引頸企盼的「兩岸海運和空運直航常態化」,一如連戰演說時特把論壇看成是「截彎取直工程研討會」,畢竟,「走彎路,就是走冤枉路!」因此,兩岸直航是未來時勢所趨,也是廣大台商的需求,只是,倘若兩岸全面直航之後,金門「小三通」台商借道「中轉」的人潮將消失,寄望帶來繁榮發展的希望將成幻影,值得鄉親及早謀求因應對策!
-
加強查緝走私毒品維護金門社會治安!
金門地檢署為加強查緝走私大陸毒品,特於前天邀集福建金門調查處、縣警局、海巡隊、境管局金門服務處、財政部高雄關稅局、航警所、金門監獄等相關單位,召開強化偵處危害治安案件聯席會議,冀望建構情資及執行溝通平台,全面打擊犯罪,有效維護金門社會治安。 綜觀該項強化治安會議,是由金門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主持,除上述單位主管及專責治安案件主管人員參加之外,也邀請金門高分檢檢察長林玲玉列席指導。會中劉檢察長表示,近來金門地區發生多宗走私大量毒品的案件,讓「小三通」管道蒙上犯罪陰影,因此,亟需統合轄內各治安機關成立「防制走私偷渡執行小組」,建構情資及執行溝通平台,除責由各司法警察機關主動發覺,縝密蒐證外,檢察官也會在第一時間介入指揮,快速偵結追訴,以提高防制犯罪效能,期望金門鄉親也能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遇有相關犯罪刑案訊息,能儘速通報地檢署或各司法警察機關,藉以建構高效率打擊犯罪機制,維護社會治安。 誠然,一如會議召集人劉家芳檢察長所強調,地區人口數量及社會型態均不若台灣各縣市複雜,但因臨近大陸,地理環境特殊,走私、偷渡事件頻傳,尤其,自開辦「小三通」以來,去年藉道「中轉」超過五十四萬人次,其中夾雜著不肖分子,利用各種方法挾帶毒品走私,自去年十二月以來,先後查獲以貢糖禮盒、鋼瓶、假台商等多起走私海洛因與安非他命等毒品案件,讓「小三通」管道蒙上犯罪陰影! 同時,金門高分檢林檢察長致詞時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提出六個月內改善社會治安的政策,目的是要讓民眾感受到治安好轉,因此,第一線執法機關的壓力相對增加,希望大家能掌握地方治安的重點,因地制宜、通力合作,加強聯繫凝聚共識,全力以赴強化偵處危害治安案件的作為,展現執法威力。 不可否認,金門居民不多,民風淳樸,長期以來犯罪率偏低,唯獨金門出產高粱酒,喜慶宴會勸酒乾杯習俗根深蒂固,所以,酒後駕車觸犯公共危險罪,佔地區全年刑案相當大的比率。換言之,倘若扣除「酒駕」之外,地區的犯罪率將更低。 然而,近年來因「小三通」之便,不肖分子假冒台商往來兩岸,卻從事走私販毒的不法勾當,近期以來,福建金門調查處、縣警局、海巡隊及航警等單位,先後查獲多起利用貢糖禮盒、鋼瓶、瓷酒瓶藏毒運送,或以行李挾帶、肛門塞毒等方式企圖通關搭機,令安檢人員防不勝防!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被及時查獲攔截的毒品,可能只是其中之一小部份,被蒙混闖關的應不在少數,值得相關單位嚴加把關! 總之,地檢署檢察長劉家芳是第二次奉派金門服務,接任檢察長一年多來,先是為杜絕黑心產品充斥市場,在大力宣導之後展開查緝作為,並加強「反賄選」宣導,嚴格查察賄選淨化選風,成果獲得各界極高的評價;如今,再次展開查緝走私毒品,鄉親應給予更多加油的掌聲,企盼在檢、警、調、海巡等相關單位的努力下,正式向毒梟宣戰,除了能產生嚇阻作用,相信更能收立竿見影之功效,維護金門社會治安!
-
尚義機場補位方式有必要檢討改善!
每年清明時節前後,海島的金門動輒濃霧籠罩,能見度不佳,影響飛機起降,尚義機場常被迫關閉,有時連續多日大霧濃得化不開,旅客「無機可乘」,怨聲載道! 近年來,金廈試辦「小三通」,金門成為台商「中轉」省時、省錢的捷徑,旅客摩肩接踵、絡繹於途,台金航線也成為國內最熱門的「黃金航線」,已開闢有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嘉義航線,每天飛航數十航班,甚至,年節期間包含加班機,每日飛航一百航次以上,也不足為奇! 目前金門對台旅客疏運,僅剩空中班機了,飛越一趟台灣海峽,雖只需五十分鐘,旅程還有空中小姐服侍茶點,真是舒服和方便極了;較諸往昔搭乘登陸艇,在海上顛簸三十幾個小時,會暈船的人必定吐得死去活來,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只是,飛機最怕濃霧,能見度不及飛航進場標準一千二百公尺,機場被迫宣佈關閉,旅客縱然有天大的急事,也只能「望天興嘆」! 當然,台金航線的旅客,以「中轉」的台商為大宗,票務均透過旅行社統籌劃位,無論是搭機飛抵金門、或從廈門搭船轉機回台,機場與碼頭之間,均由旅行社調派遊覽車接駁,以「一條龍」的方式服務旅客,過境台商幾乎「足不落地」,頂多是在機場上個廁所,難怪計程車運將大嘆無客可載! 不可否認,台金開闢空中航線之後,平日金門鄉親訂位或補位,大抵都能順利成行,唯獨遇到天候不良,大量航班被迫取消之後,滯留旅客過多,想爭取一個「補位」,簡直比登天還難!清明節當天即發生爭取候補機位相互推擠,二名旅客爆發肢體衝突、拳腳相向,雙方掛彩送醫,新聞上了全國主要媒體,暴露金門補位機制,問題不容忽視! 無獨有偶,前天尚義機場又遭逢濃霧籠罩三天,千餘旅客擠爆航廈大廳,人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中午時分濃霧消散,當傳出「開場」的好消息之後,頓時辦理報到和補位旅客蜂擁而上,把各航空公司的櫃台擠得水洩不通,進退不得,秩序之亂,令人不忍卒睹!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航空公司補位唱名播音系統不一,人聲鼎沸吵雜的情況下,擠在後面的根本聽不到,因而有落單重聽的老伯、趕赴大學推甄面試的學生,錯失唱名補位的機會,氣得當場大罵和難過落淚!當然,還有許多老弱婦孺和殘障弱勢朋友,連擠進簽名補位的機會都沒有,實在有失公平! 平情而論,尚義機場是金門的大門,攸關未來發展至鉅,當年為配合結束軍管開放觀光所規劃的「丙種航空站」,航廈旅客年運量為一百萬人次,然自九十三年起,尚義機場年出入旅客已超過一百四十萬人次以上,明顯已不敷實際需求,特別是因天候停航滯留大量旅客,更暴露航廈大廳空間狹小的窘況,如能像松山機場有專屬補位空間,也不至於亂成一團,出現爭補位打架、抑或滯留旅客擠爆機場的畫面上全國主要媒體,留給國人不良的印象,對金門推展觀光皆有負面的影響。我們願再次呼籲,金門尚義機場應加速擴建,而且,補位方式亦應全面檢討改善,切莫讓金門尚義機場的亂象,一再呈現在國人面前!
-
金門媽祖公園落成祈願兩岸和平安定!
大陸湄洲媽祖廟捐贈金門的「巨型媽祖石雕聖像」,業經安座於金湖鎮料羅濱海的「媽祖公園」。金門縣政府訂今與各界善信一起舉行「金門媽祖公園落成祈福慶典」,並邀請大陸湄洲媽祖祖廟組團前來共襄盛舉。 去年,地區因「小三通」之便,在李縣長及鄉賢們積極的協調與促成下,迎回了「湄洲媽祖廟」捐贈的巨型媽祖石雕像;縣府擇定於「小三通」的開航港,也就是料羅港旁的「熊頂高地」進行安座,並斥資二千餘萬元興建「金門媽祖公園」,除將於今天舉行落成祈福慶典之外,更將於國曆四月二十日,亦即農曆三月二十三媽祖聖誕日舉行「開光大典」,祈望媽祖瞰護金門海疆,庇祐船隻海上航行安全,同時,讓全島軍民得以瞻仰慈容,以達淨化人心為至善。而且,開發媽祖公園成為金門的新地標與觀光景點,有助促進金門的繁榮發展與兩岸和平安定。 金門籌建媽祖公園,並迎來大陸湄洲贈送的媽祖聖像,雖是一般性質的兩岸民間宗教交流,然究其根底,卻有著凝聚共同語言,放眼和平願景,營造經濟共榮的蘊涵。因為,「媽祖」做為兩岸三地共同的信仰中心,呈現的並非侷限於表象的地理源屬,而是敬天崇善,扶危濟困的人性光輝。畢竟,信仰的傳播是一種自然的流傳,或始於無知的愚昧,卻坐實於人性的真誠。君不見,近年來台省的媽祖繞境活動,所展現出的規模、力量與影響,對國人而言,已經超脫了宗教活動的範疇,而具體的進入了大眾的生活。 事實上,媽祖信仰進入我們的生活,其實要從其與海上通貿及港口開發的密切關係談起。大陸有句俗諺:「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街。」這句諺語具體化了媽祖廟香火鼎盛的「因」,才引導了天津設街建城的「果」;宋代華亭(即今上海)、杭州、泉州、廣州四大市舶司,甚且依附媽祖廟而建;傳說中,鄭成功艦隊順利登陸鹿耳門,亦有媽祖助潮之功;金門早期漁港的發展,更有未造舟,先建天后宮的傳統。由此可見媽祖文化衍為兩岸三地的一致的語言,不僅止於附著在崇天敬神的共同的信仰,還有著開荒闢土、豐裕民生的時代意義。 此次金門縣政府與各界善信籌建「媽祖公園」,由於前沿有處軍事據點,施工時曾應軍方的要求,立起高逾二公尺、長三十多公尺的木柵欄,以防止窺視營區活動,但也阻擋俯瞰料羅灣美景,在當地父老的反映下,軍方也從善如流的同意拆除,益顯從戰爭過度到和平的時代意義。 誠然,歷史上,媽祖信仰與許多和平外交活動有著密切關聯。諸如:宋代的出使高麗、明代鄭和下西洋,乃至於明清時期持續近五百年對古琉球「中山國」的冊封等等,都有著藉媽祖精神達成和平使命的故事流傳。共同的信仰是兩岸人民心靈連結的扣環,由此而生的和平契機,其實早已駐在心底,只期盼執事者有更寬敞的心胸、視野正視它的存在。 今天,金門縣政府與地方各界善信、暨大陸湄洲媽祖祖廟慶賀團,一起在料羅港外舉行「金門媽祖公園落成祈福慶典」;欣逢這個喜慶的日子,我們祈願兩岸關係有更良善的發展,並能順著彼此共同的信仰臍帶,助益地區的觀光發展,繁榮經濟民生!
-
打造金門酒糟牛產業先做好風險管理!
最近這一陣子,「金門酒糟牛」的議題持續在地區延燒,不但縣府提報的「高粱酒風味金門牛肉生產體系」計畫,業已列入國科會八個重點計畫之一,研提的「金門農特產品開發高粱酒糟再利用的優質牛肉輔導計畫」,也通過了經建會的初審,金門的養牛業已再現生機。 日前,身兼金門縣養牛協會理事主席的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在接見農試所、林務所、水試所、畜試所、防疫所等五所長拜訪時,甚至大膽的斷言:「金門的未來,就看養牛了!」 依照縣府的計畫,在未來的三年裡,地區將投資十億元,進行牛種的培育、規模的畜養,以及酒糟牛品牌的形塑。最快在今年的十二月份,首批從澳洲引進的一千頭牛隻,便將正式進行初步的規模畜牧;對此,我們對公部門積極任事的態度表示讚許,然而,迄今卻少有人提及大規模飼養牛隻,可能造成的產業風險及負面效應,不啻令人擔憂。 平情而論,金門擁有得天獨厚無污染的環境,飼養的黃牛肉質鮮美,口感極佳,不論是生鮮牛肉,或是加工的牛肉乾等再產品,都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養牛產業之遠景、及其發展潛力的確令人期待。然而,我們以為,養牛事業之於金門的未來究竟是利?抑或是弊?還端賴前置作業的充分準備,其間的嚴格管制,以及全程對品質的堅持,在在都非常重要,不可輕忽馬虎。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是以金門狹小之腹地,可以放養多少牛隻,又能承受多少因養牛帶來的環境污染?我們又能否有足夠的能力處理這些污染源。當然,以現今的科技及技術水平,牛隻排放的污染物,可以加工成為天然的有機肥,但如果不能先行完善是項工作的準備,並進行必要的投資及建置,誰又能保證屆時不會賠上金門整體的觀光形象。 再者,地區臨近大陸,僅僅只有一箭之遙,長期以來,更是傳播口蹄疫的高風險地區。倘若海防的一個小小的漏洞,就可能令金門的養牛業遭受風險。君不見,金門活體牛隻至今仍不准銷台,就是一個鮮明的案例。金門能否在大規模的發展養牛產業前,先將可能的防疫漏洞彌實,做到滴水不漏,那麼,金門的養牛業,才可能是金門未來的希望,否則,也可能是另一場風險的開始。 最後,在公部門的大力輔導及催生下,養牛業將可成為金酒的下游產業。未來,「金門高粱酒」與「金門酒糟牛」將產生互利共生的相乘效果,為地區挹注更多的經濟收益。然而,此一願景的前提,在於嚴格的品管、品質的堅持,以及建立在從飼料供應、選種、育肥、屠宰,乃至於分級包裝所有標準流程的落實上。如若業者只是一窩蜂的競市,最後仍不免良莠不齊、削價求生。如此,對酒糟牛品牌的營建,亦將投下致命的變數。 總之,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重在持續的深耕,以及事前鉅細靡遺的準備。地區酒糟牛的市場固是商機無限,然其衍生的環境、檢疫,以及管理上的問題及風險亦不容小覷。所謂「成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對於金門酒糟牛的未來我們寄以無限的厚望,然而,「小心不蝕本」,冀盼相關部門也能在相應的風險管理上多加強,以確保金門酒糟牛可以一砲打響,開創另一頁產業傳奇!
-
公務員知法用法以保障民眾權益為念!
近期許多金門鄉親,紛紛收到監理所追繳過去幾年的汽車燃料費,其中,遭監理所移送強制執行的,更高達一千一百二十六件。針對此一事件,縣長李炷烽於日前的主管會報中表示,此案涉及百姓這樣多,如果歸咎於百姓、片面苛責民眾,不盡合理,公部門該作為而未作為,也有行政疏失,不過,百姓有義務註銷就應註銷,不能全歸責於政府,要求相關單位深入研議、妥為解決民眾問題。 據瞭解,此一事件實源於鄉親們在處理報廢車輛或進行產權移轉時,往往忽略了主動辦理車籍註銷或移轉的動作。公簿登錄制乃車籍管理所必需,然許多鄉親因為法令的不熟悉,甚至有時是圖一時之方便,而忽略了主動申報登錄的重要性。站在監理單位的立場,民眾車籍既然沒變動,依法課徵燃料費,甚至對於逾期未繳、催收罔效的車主,逕行移送強制執行,於法在理,俱屬妥適。就「依法行政」而言,監理單位完全站得住腳,民眾既有疏忽之責,自該承擔相應的行政責罰。然而,若深究法令之適用、行政之舉措,此一認定,實有不當之處。 首先,監理單位對車籍負有管理及催收法定規費之責,規費之計繳既以年檢、定檢為度,何以於今追繳汽車燃料使用費,一追繳就是好幾年,金額動輒數萬元,行政單位於此已是有怠忽行政在先。 其次,根據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修正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汽車不依期限參加定期檢驗或臨時檢驗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逾期一個月以上者並吊扣其牌照,至檢驗合格後發還,逾期六個月以上者,註銷其牌照。」從此規定,車主自逾期受檢到監理所依法註銷牌照,以六個月為度,何以卻延至民國九十年始辦理註銷,致衍生民眾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此不也有「入民於罰」之嫌。 最後,監理所更將逾期未繳費的車主移送強制執行,行政執行處並陸續寄送通知單給相應的義務人。許多鄉親為免麻煩,依限繳納了是項費用;有的則設法取得警方遺失證明書,以註銷牌照。此一移送強制執行之舉,不僅造成警方作業的困擾,更徒增民眾的不安與反感,卻有行政過度之慮。 綜上而言,民眾主動註銷車籍、辦理車籍異動固是義務;監理單位應註銷車籍而未註銷,卻要民眾承受裁罰,亦不合法理。基此,我們以為,縣府應主動提供法律服務,並輔導當事人進行複查及異議申訴程序,爭取將繳費義務停止於「車輛逾檢六個月」時,如此既符監理單位「主動註銷」權責,更能充分保障車主權益,不也兩全其美。 總之,監理單位未於民國八十六年法令生效後,主動清查車籍,並對逾期受檢車輛逕行註銷,已是怠惰行政在先;今對民眾強徵規費、移送強制執行,更是擾民在後,如此行政,不有「苛政猛於虎」之憂。冀望公務員們要「知法」才能用法,切莫只是一廂情願的擇用法令,卻置民眾權益於不顧,如此,實有違「人民公僕」之本質!
-
當廈門成了金門人休閒後花園的省思!
最新一期︽遠見︾雜誌報導:「小三通」的便宜與便利性,每天往返六個航次的定期交通船,四十分鐘的航程將金門納入了「廈門一日生活圈」,加上金廈間高達四倍的物價差距,讓金門人只要花少許金錢,就可以在廈門享受「當大爺」的快意,因此,「小三通」實施五年以來,廈門已逐漸成為金門人假日休閒的後花園。 的確,很多金門鄉親只要有空,就爭相往廈門跑,因為,一來是船票便宜,往返一次的費用,還抵不上一張台金的單程機票;二來,選擇多樣、消費便宜,廈門有金門沒有的麥當勞、肯德雞、屈臣氏,其至還有台灣都沒有的沃爾瑪超市。廈門,隸屬於曾經「賞」了我們百萬顆砲彈的中共政權,但鄉親們沒有怨恨;從新奇到習慣,從習慣到融入其間,沒有任何的障礙,這無關國家認同,純粹是「荷包」問題。 事實上,在台灣隨處可見的麥當勞,卻對金門市場裹足不前,因經營者認定維持一個門市運作,最少要有九萬人的消費規模,金門島上長住加上幽靈人口,都遠遠及不上這個標準,但是廈門有,而且還更便宜,金門實在不必什麼都有,因臨近已有個繁盛不輸台北的後花園! 這對金門究竟是福氣,還是發展上的障礙?許多進駐金門設點的台企,根本不在意在金門業績,擺明是要利用金門的區位優勢,做為發展大陸市場的跳板。但事實證明,金門的消費力驚人,不論是三C產業的燦坤,還是日用百貨的統一超商,賣鞋的LaNew或全家福,門市營收都高得嚇人,這不是因金門人有購物狂,而是相對上,金門沒有多元的消費出口,遇上了只能是集約式的傾瀉。「小三通」便是另一個生活消費的出口,不輸台北市的繁華與消費品質,金門鄉親樂得用低價享受奢華。 或許,「小三通」帶來了金門全新的生活型態,卻不能保證瑰麗的發展未來。試辦五年以來,受益最大的不是預期中之邊境貿易,而是意外的讓金門成了廈門一日生活圈裡的要角,「廈門成了金門假日休閒的後花園」已是不爭的事實,金門人到廈門「花錢」從不手軟。根據去年底廈門市政府的非正式統計,金門人在廈門至少購置四千套以上的房地產,投資額度超過百億新台幣,這對個人平均所得在全國吊車尾的金門而言,是一大諷刺,卻也證明保守的金門鄉親的確謀財有道! 基督教有句話說:「上帝關了這扇門,必會為你開另一扇窗。」然而,我們的理解是,縱使政府關上了金門所有「發展的門」,民眾也會自己找「活命的窗」,但是因為軍管、戰地政務停滯五十年的經建發展,誰來替我們補上?全面放寬適用對象、境外航運中心、加工出口區、專案引進陸勞、陸貨黃昏市場,乃至於免稅特區的芻議,這些金門地方殷切的期盼,中央未曾鬆口半句。︽離島建設條例︾中「健全產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環境,保存文化特色,改善生活品質,增進居民福利」的立法意旨形同具文,扶植地方發展,純屬島內消費,跨不出海峽! 當廈門成了金門人假日休閒的後花園,除了讓台商樂於「借道」,游資有了出口,鄉親有機會「花小錢,當大爺」,增長消費見聞外,金門該何去何從?值得深思!
-
金門手機用戶權益不容一再被漠視!
最近,撥打在金門島上的手機,常會出現「對不起!您撥的號碼目前沒有回應,為您轉接語音信箱,嗶一聲後開始計費,不想留言,請掛斷。」令許多有急事想聯絡的手機消費者,哭笑不得、求助無門,大嘆身在金門帶著手機出門簡直形同裝飾品! 坦白說,過去撥打金門的手機,通話品質還算差強人意,除非是部份地形阻礙產生死角的地方才會訊號微弱之外,大致上都能方便使用手機發話或受話,可是,自去年四月廿七日起,為反制犯罪集團利用金門地區行動電話基地台電波涵蓋廈門沿海地區,從事隔海發訊遙控詐騙之情事,電信總局責請中華、台哥大、遠傳、和信及泛亞等行動通信業者,適當調整金門地區基地台發射功率或方向,避免對大陸產生「溢波」情形,行動電話基地台僅限金門島內通信,電波涵蓋及於大陸沿海地區之基地台細胞應立即停止使用。 同時,電信總局也建議金門鄉親,爾後使用手機應設定為「手動選網」,避免因對岸行動電話基地台「蓋台」效應,造成國際漫遊通信,徒增通話費用。於是,住在金門北海岸的民眾,手機皆常沒有訊號或變得非常微弱,甚至,手機面板常顯示「中國移動」、或「中國聯通」,因此,持台灣地區的手機消費者,若非通訊品質不良,就是通話費被以「國際漫遊費率」計費,消費者權益嚴重受損! 本來,自從「中獎簡訊」、「退稅」、「法院通知」等電話詐騙犯罪案件,像瘟疫般地在台灣各地漫延,尤其,詐騙集團皆躲在廈門地區,以「王八機」利用金門基地台「溢波」發話,因罪犯在大陸,警方無法追查,致許多人受騙上當求償無門,傾家蕩產或自殺事件層出不窮,成為當前社會治安最頭痛的問題。因此,為防制歹徒隔海詐騙,選擇犧牲金門手機用戶的基本權益,令通話不方便和動輒以「國際電話」計費,金門鄉親在「無話可說」的情況下,也只能徒呼負負而已! 前天,台聯立院黨團邀請警政與電信相關單位,研商防制電信詐欺犯罪,羅姓立委建議「中止台廈通話兩個月」,以反制大陸迴避與我協商打擊犯罪。當然,這項建議立即被專家學者批評是「因噎廢食」,且藍營立委譏為想法「十分可笑」、橘營立委也認為「天才的想法」,甚至,連綠營的立委也指此舉將違反「電訊自由化」的潮流。而旅居廈門的台商聽到這項消息,也認為防範電話詐騙,應從台灣內部著手,倘若斷然中止台廈通話,不只影響台商做生意,也侵犯人民的基本權益。 平情而論,這陣子在金門使用手機,都會常常漏接電話,或常遭遇沒有回應的窘況。特別是在許多村落,室內幾乎完全沒有訊號,只有走出室外,才勉強有一、二格,通話品質也斷斷續續,令人大嘆身在金門帶著手機出門,簡直形同裝飾品! 總之,政府為「反詐騙、拚治安」打擊犯罪,卻犧牲金門手機用戶的基本權益,實在非常不公平。我們企盼,在通話品質未徹底改善之前,一般手機用戶之月租費或通話費應予優惠,而且,被對岸蓋台所衍生的「國際漫遊」費用,亦應由電信業者主動抵扣,更重要的是,金門通話訊號應再補強,手機用戶權益不容一再被漠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