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攜手同心共促觀光發展
「觀光立縣、文化金門」是金門縣政施政的主軸,對於各項促進觀光事業的發展工作,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動;以最近研擬設置觀光發展聯席會報、推動小組,以及對於觀光發展整體計畫進行首次的通盤檢討、委外規劃的觀光行銷策略審定等工作的推動,更顯見縣府對於金門觀光事業的重視及投注的心力。除了政府部門的努力外,也希望透過各項機制的建立,結合並整合相關單位的力量及資源,共促金門觀光事業的永續發展。 金門地區發展觀光事業也有多年的歷史,其間也有過不錯的榮景,但最近幾年以來,受到中央法令的限制,以及主客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金門的觀光發展呈現下滑的趨勢,其中惡性削價競爭的現象,更讓業者叫苦連天,也連帶影響了觀光品質。如何讓金門的觀光事業能夠加以有效的提振,是政府、民意機關及民間業者共同關切,而且必須共同面對並謀求改善的重要課題。 以日前金門縣政府邀集金門地區相關單位研擬設置「金門地區觀光發展聯席會報」、「金門縣政府觀光發展推動小組」,就是期望建立橫向的聯繫,結合省府、軍方、國家公園以及鄉鎮公所的力量,除了強化單位之間的配合、支援與協調,同時更能對於資源的整合、整體行銷、分工互補有實質的助益。此外,對於縱向的執行層面,也期望經由發展推動小組的設置,實質的推動相關事宜。 另外,縣政府也對於金門地區的觀光發展計畫進行首次的通盤檢討,也正顯示出觀光事業的發展計畫不能一成不變,必須適時順應實需進行調整。以金門來說,從開放觀光以來,整體的政治、社會、經濟環境都有著鉅大的變化,金門的觀光事業也跟著起起落落,尤其金門自去年開放小三通,乃至於目前開放全面三通的聲音甚囂塵上,更說明了金門觀光發展必須要有新的因應方案及作為,而縣政府對於發展整體計畫的通盤檢討及行銷策略的審議,就是期望為金門未來的發展研擬具體可行的方案,讓金門的觀光事業走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觀光事業的發展,不是單靠政府部門的努力,就能有所成就,而是政府與民間共同要花心思善加經營的事業,不論中央政策法令的完備、各項觀光設施的改善、觀光資源的開發、企業投資以及服務品質的提昇等等方面,都是必須政府與民間的分工、配合、整合,才能不斷的求新、求變,同時創造屬於自己的觀光特色與品牌,才能使金門的觀光「深化」、「精緻化」,而能永續發展。
-
旱災與三通─兼論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
十幾年前,台南縣一群飆車族,因細故包圍台南縣某警察單位,公然挑戰公權力,行徑囂張,該單位主管衡量情況後,為免事態擴大,傷及無辜,乃採取隔離措施,靜觀其變;未料該群飆車族反而衝入該警察機關,搗毀其設施並揚長而去,此事經媒體披露後,舉國譁然,一方面對飆車族之囂張行徑,目無法紀,痛加撻伐,而另一方面,則對警察機關之處理態度,褒貶有之;就在各界議論紛紛之際,時任台灣高等法院台南高分院檢察署首席檢察官之翟仲泉先生,即引用刑法第一百三十條:「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要求所屬台南地方法院檢察官,積極偵辦該管警察單位及其主管,有無廢弛職務致釀成災害之行為,因警察職司治安之維護,如廢弛職務,任令不法行為釀成災害,自非法之所許;此案例一開,如醍醐灌頂,振聾發瞶,令各界耳目一新,非但飆車族偃旗息鼓好一陣子,同時亦讓警察等執行單位及人員,勇於任事,重拾信心與重振公權力,社會治安在相當程度上亦獲得改善。 而日前新聞媒體報導,由於今年降雨量稀少,大小金門儲水量嚴重不足,大金門約只剩一個月,而小金門更是只剩七天之用水量,如若不趕快設法解決,非但農耕用水盡付厥如,即連基本之民生用水,亦將乾涸見底,而金門縣政府早在數月前,既將此種可能情況上報中央職司單位,並採取多管齊下之措施,一方面派自來水廠廠長前往大陸,向大陸購水,另一方面請求中央緊急「台水金運」,以濟燃眉;但中央先是以金門缺水不甚緊急,無需向大陸買水為由拒絕之,後又以「台水金運」尚有諸多因素,刻正作業考量中,致遲遲未能成行,缺水之事,似乎短期內無解,屆時,如因此而釀成任何災難者,中央職司官員恐難辭其咎,非但要負行政責任,且須面對司法之追訴;雖曰政務官以政策之成敗為進退,但部會首長以下之其他事務官,及係事務之執行者,如有廢弛職務之行為致釀成災難者,除良心內咎外,亦將難逃法律之制裁。 亞聖孟子於盡心篇中嘗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叛之,多道之至,天下順之」,因此,保民、安民、養民、教民,本就屬現代政府應行應為之舉,而今卻因黨派不同、政治立場相異而多方阻撓,殃及黎民,實有失為政之道,願執政當局及職司人員三思!
-
買票賣票都是賄選同樣觸法
金門第八屆(烏坵第六屆)鄉鎮民代表暨村里長選舉,距離既定投開票期日,只剩下十天光景,金門縣選舉委員會乃於五月廿五日上午,借用縣政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辦候選人號次公開抽籤,踴躍出席情形,盛況空前。 根據金門縣選舉委員會統計資料顯示,本屆地區基層選舉,應行選出鄉鎮民代表四十二人;登記候選人一百零三人。村里長應行選出三十七人;候選人則有一百一十三人。粥少僧多,服務惟恐落於人後,競爭激烈,早在預料之中。 有選舉就有賄選,著實令人憂心,儘管法務部三申五令,宣導再三,諄諄告誡,呼籲候選人及選民,萬勿以身試法,以免誤人害己,所憾聽得進去,化為行動者幾稀!對於純樸地區社會而言,則是一種嚴酷之戕害。 選舉為民主基石,本是美事,因為有競而選,才能分出高低優劣,選賢與能,各在公平條件之下,憑本事爭取選民認同,從而脫穎而出,如此長江後浪推前浪,自然有益社會安定,國家之進步,惟若恃「錢」而勝,甚至使用暴力等等不當手段,形成劣幣逐良幣負面結果,那是國家社會之不幸,對個人「贏」得「面子」,「輸」掉「裡子」,雖「勝」猶「恥」,「輸」掉一生。 有數不盡事實可資為例證。真正有才有德,而且有心服務社會之人,其所堅持者是理想抱負,大公無私,熱忱負責服務之精神與信念,也就能眾望所歸,贏得尊敬,連選連任,無以匹敵。反觀有些政客,表裡不一,祗認「票」不認「人」,選前選後,其情兩樣,算起總賬,留下罵名而已。 賄選之發生,其來有自,祗因一次甚於一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不勝防,抓不勝抓,頹風助長,不見好轉,更因候選人為了爭取當選,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極盡巧思動員固票,套交情,拉關係,花招百出,態樣翻新,賄聲賄影,隨處可聞。坊間一票二千、三千、四千價碼,流言不斷,苦了檢察、調查及警察治安機關人員,放棄休假,日以繼夜,執著執行全面跟蹤查察賄選重責大任,在此奉獻心懷不軌者當心,倘仍心存僥倖,難逃手銬加身。 服務無界限,服務價最高;祗要用心服務,即能贏得敬重與愛戴,一樣會得善果,慈善機構及義工默默奉獻不就是嗎?再說名位猶若過眼雲煙,並不代表任何價值意義,買票賄選,法所不許,縱然一時不被逮到,俗云「雞蛋密密亦有縫」,四年一屆,貽人口實,能不戒慎乎! 候選人與選民之間,具有相對關係,候選人向選民買票賄選,選罷法及刑法訂有罰則,法務部暨所屬檢察機關為維護選舉公開、公正、公平、正義,「反賄選」決心不變,神聖投票權,應由自己主張行使,買票可恥,賣票同樣可鄙,一旦東窗事發,服刑坐牢,划不來的!
-
健全管理機制是企業生存準則 ─從新市里護國寺財務被掏空案說起
根據報載,座落於新巿里的護國寺,建廟已逾三十載,歷盡風雨長期侵蝕,又遭白蟻無情啃噬,樑柱呈現嚴重傾斜,隨時有倒塌之虞;加諸十五年前女尼進駐,全權操控香油錢及功德收入,去年底突然「落跑」不知去向,廟內款項分文未留,引起地方信眾高度關切,重新聘任住持,再度發起捐款準備重建! 讀這樣的新聞,直叫人難以置信,更令人痛心不已!畢竟,護國寺是匯聚新市里一帶地方善信涓滴捐獻所建,已走過悠悠三十載歲月,不但依山傍水,靈氣豐盈,福佑子民四季平安,堪稱是地方民眾精神信仰中心,雖說風雨無情、白蟻難防,可是,令人費解的是偌大的一座廟,何以沒有常設管理委員會?竟被一位外來年輕的女尼全權操控財務,更非一朝一夕,而是漫漫十五年,莫非帳目進出從未徵信公布,其間也沒人發現問題之存在?才會輕易被掏空,遭逢如此嚴重的人為「浩劫」! 不錯,十五年,總計有五千多個晨昏,這麼長的一段日子裡,善信捐獻的香油錢及功德收入,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若再加上孳息利上加利,少說也有數千萬,甚至以億計,為何落入私人帳戶?實在令人費解! 當然,事到如今,據傳女尼已遠走大陸,司法管轄恐鞭長莫及,想追回款項並不容易,何況,當初未建立管理帳冊,形同無憑無據,如何「亡羊補牢」? 其實,綜觀事件大致輪廓,除在在說明管理機制之重要性,一個沒有紀律、缺乏管理企業,走向衰敗是必然的結果,大公司是如此,小單位或個人亦然;同時,也顯示出「鄉愿」的代價,因為,很多人發現有問題怕得罪人,普遍不願講或不敢說,所謂「小病不治,大病難醫」,等到問題嚴重病入膏肓,想挽救都來不及了。 除此之外,一般茹素禮佛的人,自己慈悲為懷,善念為本,也常深信出家人早已四大皆空,五蘊非有,忘了和尚、尼姑仍是血肉之軀,不能和佛陀劃上等號,很多出家人其實不具皈依慧根,而是一時失意遁入空門,胸臆間還存有七情六慾,隨時可能還俗,忽略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而吃虧受騙。 平心而論,護國寺被掏空,只是暴露社會病態冰山之一角,如今廟裡財務「空空如也」,樑柱遭白蟻蛀蝕嚴重傾斜,隨時有傾倒之虞,不僅令信眾痛心,新聞見諸報端,同樣令人難以置信。雖然,錢大概是要不回來了,如今管理委員會重新聘任住持,建立任期管理機制,開始籌募經費整建,將可挽救廟殿免於傾倒,相信不遠的一天可再度香火鼎盛,重新福佑子民,但願這樣慘痛的教訓,能帶給缺乏管理機制的單位一些借鏡,也給凡事「鄉愿」的人們一些警惕!
-
兩岸三通刻不容緩
日前,華航再度發生空難,二百二十五個生命,於瞬間化為烏有,所有塵世間的恩恩怨怨,轉眼皆空,往者已矣,卻留給生者無限之哀痛與一連串之問題,姑不論將來調查之結果如何,官方之賠償與抱歉又是如何如何,然對所有被害人而言,已無關緊要,但對於眾多來往於兩岸三地間之民眾而言,如此政策與如此夢魘,卻又何時方能結束? 相對於日前工商界諸位大老,包括台塑、統一、長榮各集團之董事長,紛紛要求儘速開放三通之情形下,執政高層並非無所知悉,但卻囿於意識形態與選舉之考量,將廣大人民之聲音與生命財產,置之不顧,卻假藉種種國家安全理由與層層關卡,對三通多所限制,導致資金外流、人才出走、產業西移,整個台灣地區之經濟、政治、社會,每況愈下,而此次華航空難之兩百多人中,即有為數不少奔波於兩岸之工商界人士;倘若兩岸能三通,渠等人士就可免此災難,則每年達三百萬人次之台灣同胞,既無需繞道港澳中轉,更無需多冒空中飛航之危險,非但減少金錢、時間之無謂浪費,同時亦保障了生命財產之安全,然卻因少部份人士與政客意識形態與選票之考量,致使平民百姓成了無辜之犧牲者,其間之轉折曲奧,實難以理解,同時亦令人深感人命如螻蟻,升斗小民之無奈與政治之無情,由此可見一斑! 再從金馬地區人民之觀點而言,遠在一千六百多年前,金廈生活圈即已形成,兩地民眾生活往來頻仍,如唇齒相依,非但婚姻、習俗、語言相同,即如祖祠、血統等亦是一脈相連;而近之者如民國初年,金門地區民眾,經由廈門前往大陸各地,以及轉往中南半島、印菲等國之華僑,更是多不勝數,如此緊密之關係,又豈是任何外力所能切割得斷的;更近之者,年初以來金馬地區嚴重缺水,就在中央單位尚在思考因應對策時,對岸之廈門與福州即刻釋出善意,願盡力提供所需用水,甚且提供船隻載水至馬祖;相對於台灣地區之各單位,仍處在政治立場之考量,猶豫不決之狀況,兩相比較之下,真令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在其記者會上即慨言:「政府對三通,只說不做,如此會害死台灣的產業」;而今,事實證明,深受其害的又豈只是台灣產業而已;愛台灣,就必需為其未來著想,愛這塊土地,捨三通無由,執政當局如能明乎此,則通與不通,又何難之有呢!
-
審慎抉擇選賢與能
本縣第八屆(烏坵鄉第六屆)鄉鎮民代表及村里長選舉已經完成候選人號次抽籤,法定的競選期間也將自六月三日起至七日止,六月八日投開票,縣選委會也特別呼籲候選人注意遵守選罷法及相關規定,共同營造一場高格調的基層選舉。 本縣這次選舉應選出鄉鎮民代表四十二人,候選人則有一百零三人,其中以金城鎮三十四人搶十一席,戰況相當激烈;而村里長應選出三十七人,候選人有一百一十三人,其中不乏「六搶一」、「五搶一」的激戰,不過也有部分村里因為同額競選的局面,使得部分「村、里長伯」提前當選。對於已經可以篤定當選的「準」村里長伯,除了向他們表示祝賀之意外,對於面臨激烈競爭的候選人,也為他們加油、打氣,期望經由他們的努力,能獲得選民的支持,進而實現為民服務的心願。 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選舉,是我國各項選舉中最為基層的選舉,主要是因為地域性最強,而候選人和選民的關係、互動也最為密切,也是最具「草根性」的選舉。就地域性而言,這兩項選舉以村里或鄉鎮為範圍,不若縣市長、縣市議員、立委等選區的範圍大;再就和選民的互動及關係而言,候選人的選區可能就是從小生長的地方,對於地方的人、事、物都十分的熟悉,不論地方上的婚喪喜慶、急難救助、地方建設、甚至家庭糾紛的排解等等大小事,幾乎都有參與的機會,也因此候選人的條件、優缺點,幾乎地方上都能明瞭一二。當然,隨著人口遷移等因素,參與選舉並不是限定「在地人」才可以參選或當選,只要對地方有貢獻、肯服務,能獲得選民的認同,一樣能夠獲得當選的機會。 照理說,基層選舉是極為單純的選舉,但隨著參選人數的不斷增加,選情也自然跟著激烈、緊張而且複雜,各種選舉的花招、耳語、傳聞全部出籠,有時會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如何做正確的判斷,就看選民的抉擇了。 雖然說基層選舉比較單純,但要圓滿完成選舉的過程,就要選務機關、候選人、選民共同合作,才能期望有一場成功的「演出」。在選務機關方面,必須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立埸,嫻熟各相關規定,規劃周詳的選務計畫,依時程推動選務的順利進行;就候選人而言,遵守選罷法及相關法令規定,是最為必須及首要的條件,同時也要提出讓選民認同的政見,以及服務績效;對於選民來說,則是要對候選人做最理性、正確的判斷,讓最寶貴的一票,發揮「選賢與能」真正的價值。
-
提高警覺慎防受騙
最近在坊間不斷傳出詐騙事件,有許多民眾敵不過詐騙份子的騙術,紛紛上當、破財,在發覺受騙,已經是財去人懊惱。面對日後還會有各種騙術出現,民眾只有自己提高警覺,尤其不要對任何飛來橫財太過相信與驚喜,也不要有任何貪念,如此才可能避免受騙及財物損失。 台省各種詐騙事件已經有相當久的歷史,而且詐騙手法可以說是「千變萬化」,讓人防不勝防。比如金光黨、刮刮樂、六合彩,以及信用卡、不法傳銷、代辦貸款,甚至拖吊車輛、假車禍、手機簡訊、保健藥食品等等;利用的手法也是多樣化,如利用假鈔、假金飾、廣告、快遞、偽造身分證照、職業介紹、代檢瓦斯、行動電話等。 詐騙集團隨著便捷的郵電、資訊科技的進步,變化不同的手法,使得行騙的範圍跨越區域的限制,行騙的範圍越廣、對象越多,受害者就越多,詐騙集團的「獲利」自然跟著多。 而在本縣較常見的詐騙手法包括了刮刮樂、六合彩中獎、優惠貸款、藥食品等。雖然說詐騙事件已經有多年的歷史,相關單位也不斷宣導,媒體也時加報導,但受騙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究其原因,不外幾種情況:「貪念」──也就是貪圖鉅額獎(彩)金,而失去了警覺性;「疏忽」──如使用或遺失提款卡、信用卡或是身分證,而遭冒用、偽造;「對安全及健康的認識不清」──詐騙份子以民眾使用瓦斯和對藥、食補觀念的混淆,強力推銷;更惡劣的手段就是「暴力」,使民眾心生畏懼而交付財物。 由於詐騙事件不會就此絕跡,因此,民眾都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提高警覺,才能避免受騙。首先,防詐第一要務就是「勿存貪念」,惟有摒除貪念,才不會受鉅額彩金誘惑而失去理智,詐術自然不會得逞。其次,就是對於自己的各項證照文件、存摺、信用卡、金融卡等均應妥善保管及小心使用,發現遺失或破損,應即時向有關機關報備及申請補發,讓不肖份子沒有可趁之機。此外,勿相信誇大不實的食品、藥品廣告,不購買來路不明的食藥品,以免花錢買到無益的食藥品,甚至對健康造成危害。總之,面對可能層出不窮的詐術,民眾遇事多思考、多研判、詳查證,應可避免錯誤及損失。
-
時值炎夏全民應做好衛生工作
無庸置疑,環境對於個人身心的健康具有莫大的利害關係,尤其時值夏日時節更不容忽視,更需要澈澈底底做好環境整潔工作。 環境是我們每天所接觸的生活領域,也是我們所賴以生存的支柱,它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與茁壯。因此,一個人的一生是無法與環境脫節,必須在環境的孕育下才有所成,所以愛護環境,建立優質環境,更是當下全民的期待。 其實,一個人若處在清爽、乾淨、無污染的空間,試想,他的心情會有多麼的開朗與快樂,幹起活來必是事半功倍,心想事成,無往不利。反過來說,如果民眾生活在骯髒、齷齪的環境,心情必定惡劣不堪,死氣沉沉,一無所成。 由以上種種因素判斷,我們立即可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那就是環境對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實具有非常的關係。既知環境的舉足輕重,我們就該用心來營造一個美好而優質的生活空間,讓人類的優點得以保留和延續,以期薪火相傳。 「整潔的金門」是地區往昔的光榮頭銜,蜚聲國內外,地區的每一個人皆與有榮焉。曾幾何時,今日的金門已不再擁有如此美譽,究其原因,這也許是開放與民主所帶來的後遺症,「整潔」兩字隨著法令的鬆綁與觀念的式微而消失,使人不免有所惋惜和感嘆,不禁又要嚮往昔日的金門。軍管時期固然有其不便,但畢竟也有它的好處,往往很多事情需要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才能達成。 在這漫長的炎炎夏日裡,重視個人衛生與加強環境整潔,正是此階段的重要課題。夏天來臨,我們四周環境和家戶衛生更要特別的加強整理,才能免除細菌感染與病魔侵害,過個健康、快樂的夏天。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只要人人能樹立良好的守法觀念,我們的環境品質必可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獲致更深一層的保障。因此,為了整個社會的進步,更不可淪為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成為眾矢之的。 平心而論,地區已邁入開放觀光與兩岸小三通階段,每天都有大批的觀光客蒞臨地區參訪旅遊,這是一項振興地區經濟繁榮的契機,堪值全體縣民一起來努力和奮鬥。再說,觀光客第一步踏上金門這塊土地,他們第一眼所接觸到的就是地區的環境,當他們看到地區擁有清爽、整潔的環境時,必然會對金門留下美好形象,心情歡愉,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必為觀光業帶來一片榮景。 總之,要想過有水準的生活,務必先改善環境品質,重視環境衛生。尤其時值炎炎夏日,全民更須發揮公德心,守法守紀,從自我做起,共同營造健康、優質的生活領域。
-
將心比心以志業精神服務人群 從大同之家倪淑華獲全國績優保育人員獎說起
金門大同之家保育員倪淑華,平日視院童如子女,生活起居照護無微不至,讓失去親人的孩子,也感受有媽媽的溫馨,因而榮膺九十一年全國績優保育人員,赴台領獎接受表揚! 這些年來,金門大同之家本諸「活得更美好」的社會福利目標,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以愛心、耐心、恆心照顧老人生活,豐富休閒內涵,讓他們安享快樂的晚年;同時,也輔助兒童走出失親的陰影,讓他們也有「家」的感受,和其他孩子一樣擁有充實又溫馨的童年,進而培養正確人生觀,勇敢面對未來。 的確,公務員按月領義務納稅人之血汗錢,負責盡職是最起碼的要求,何況,很多人行有餘力都會積功德私辦慈善事業,也有很多人爭先到安老、育幼院當志工獻愛心;換言之,大同之家保育員倪淑華視院童如子女細心呵護,實乃職責之所在,至於獲獎赴台接受表揚,一如她謙稱只是份內工作,所有績效都是長官指導有方,以及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個人不敢居功! 當然,倪淑華赴台受獎,是為金門爭光,在此,我們無意錦上添花多作贅述,而是深覺「將心比心,盡本份」看起來是小事一樁,道理也很簡單,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可是,若要身體力行,恐怕八十老翁也常常做不到。畢竟,環顧當前公務員心態,有多少人把工作當志業,作為服務人群和追求人生理想的目標;相反的,有些人是把工作當職業,汲汲營營只為升官加薪,而且,為爭逐「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位子,甚至,不惜逢迎拍馬、或卑躬曲膝,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其實,部分公務員為人所詬病的,在於因循苟且,抱持按月領薪,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事不關己不願處理,就算是自己份內事,也常踢皮球、打太極拳。甚至有些人抱持不正確的心態,認為公家頭路是鐵飯碗,只要每天記得按時打卡,薪水自然按月進帳,反正,公務員升遷考評也沒有一定的準繩,只要乖順、長袖善舞和跟對班,再練就千杯不醉的工夫,就能心想事成,步步高陞! 平心而論,一個人只有敬業才會對工作用心,才有熱忱把份內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也才會動腦求新、求變、求發展。所謂「身在公門好修行」!倪淑華只是大同之家的保育員,平日默默耕耘視院童如子女,讓失去親人的孩子也有媽媽的溫馨,此番獲獎消息見諸報端,金門人當同感與有榮焉,更希望將心比心,以志業服務人群的精神,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
政府推動社會福利工作不遺餘力
行政院為探討當前社會福利政策,曾於五月十七、十八日兩天,召開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因係政黨輪替以來第一次,且是國家財政赤字持續惡化,經濟景氣下滑,失業率不斷上昇之際,益見該次會議之重要,又有深刻意義。 隨著時代演進,社會福利已然成為政府施政重心;由於社會結構之改變,社會福利制度之建立,也是政府施政主軸。上下一貫,莫不特別重視。 社會福利之推廣,涵蓋層面深廣。舉凡兒童、少年、婦女、老人、身心障礙者、社會救濟、社會發展、人民團體與勞工福利權益,均在社會制度範疇之內。政府為能提供人民基本生活權利,滿足社會需求,秉持「祥和、互助、公平」施政理念,在社會各界奧援下,逐步擴大社會福利領域,照顧民眾福祉,提昇生活品質,藉以預防、消除、減緩社會問題之發生。 縣政府對於地區社會福利工作,一直扮演著積極負責與助人自立角色。傾其全力,加強推動,目前辦理項目,已有下列諸項: (一)關懷兒少身心發展,妥顧兒少福利。 (二)推動婦女福利服務,防治家庭暴力。 (三)落實老人福利工作,照顧身心障礙。 (四)推動各項社會救濟,扶助弱勢族群。 (五)辦理意外傷亡救助,落實福利政策。 (六)積極推動社區發展,改善生活品質。 (七)加強輔導合作事業,健全社福組織。 (八)輔導財團法人立案,增進民眾福祉。 (九)靈活人民團體組織,擴大服務效益。 (十)全面推展志願服務,整合民間資源。 (十一)興建社會福利館舍,提供完善服務。 (十二)加強旅台鄉親聯繫,廣納興革建言。 (十三)檢討健全勞工福利,辦理輔導就業。 回顧過去社福政策,經過漫長五十年發展,真正進入社會福利年代,應是七十九年以來到上個世紀末。此期間政府連續通過多達廿餘種社會福利立法,其中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醫療保健。雖然如此,迄今仍然有著諸多缺失存在,諸如社會保險,除了健康保險外,猶未普及全民化,社會福利保障不一,軍、公、教福利優於勞工及農民,社會福利未整合,導致社會保險、社會津貼、社會救助三個經濟安全體系間定位不明,而人力資本之浪費,也是政府財政一大隱憂。凡此均待政府認真面對,加強溝通因應克服,俾臻週全。 縣政府有鑒於當前各界之殷切需求與期許,對於地區整體社福工作,仍將貫澈「重視民眾需求,增進民眾福祉」之基本信念,以「家庭化」、「社區化」、「均衡化」、「民營化」、「專業化」、「志工化」為政策取向,並以「整體規劃」、「需求滿足」、「可行便利」、「激勵參與」、「公平正義」及「財政穩定」等六大原則為規劃基礎,在有限人力財力之下,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創新服務項目,開拓福利領域,全面提昇社會建設,促進社會祥和,期以不減縮現有之各項福利服務項目,且又能賡續推展各項新增之福利服務措施,以落實社會照護制度,並進而提昇福利服務品質,創造就業機會,提高社會福利效能。
-
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
教育部推動的「二○○二年社教終身學習節──與世界接軌」系列活動正在全國各縣市展開,本縣也由文化中心、金門自然學友之家、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分別在十八日至二十六日舉辦系列活動,已經吸引不少學子及民眾參加;經由多元、有趣的活動方式,讓參加的學員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 知識經濟是二十一世紀社會的主流,而終身學習是人類走入二十一世紀的生存法則,教育部為了強化社教機構終身學習的功能、推展終身學習、提高民眾生活品質,鼓勵民眾參與,再度結合全國社教機構及相關單位,積極策辦各項活動,讓全國民眾都有機會參與這場學習盛會,共享學習的喜悅。 按教育部推動的終身學習理念指出,終身學習的旨趣在使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適合其所需要的教育機會,在縱向而言,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銜接,在橫向而言,是正規教育、在職教育與非正式教育的協調。 同時,終身教育的社會強調全人發展、重視個人自由,使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更擴展人生的意義與目標,也希望實現:「每位國民都有學習的權利」、「每位國民都有接受良好品質教育的機會」、「每位國民的學習及成就都要被認可」、「每個國民都必須善盡終身學習的責任」,也讓終身學習許自己一個開闊的人生和光明的前程。 由教育部的推動理念可以得知,終身學習是透過多元管道、多樣的內容及多重的方式,提供每個人學習的機會,讓全民在學習、工作與休閒之間,也可以便捷的轉換、學習,共同打造一個「人人在學習、時時有學習、處處可學習」的學習社會。 誠然,現代人處在一個社會變遷迅速、科技快速進步、競爭日益激烈和經濟社會的世代中,尤其人力資源是政府及企業生產的關鍵,也是促進社會發展及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只有不斷提昇人力素質,才能因應愈來愈多的挑戰,因此,每個人都要不斷的學習,讓學習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和新世紀共同成長,同時朝學習型的企業、學習型的社區、學習型的政府等等發展,已是不可抵擋的趨勢。 或許我們也應該慶幸生活在學習資源豐富的世代中,透過電子化資訊、圖書館、學校、社區,以及政府及民間團體等多種管道,都能隨時擁有學習的機會,經由不斷的學習,不但有助於個人的發展,也可以提昇社會、國家的競爭力,也才能真正成為國際地球村的「村民」。
-
論人權保障與機構之設立
日前總統府發布消息,在總統府之下設一人權保障委員會,聘請學者專家及各界人士擔任委員,以標榜我國之重視人權,並躋身世界先進國家之列,用意良多,頗值予以肯定。 按權利非與生俱來,其係依附於人之身上,包涵人之身體、精神、物質與心靈層面,離開了人,權利也失所附麗,在人與權利之關係中,人作為權利之主體,而權利又因其屬性而有不同之意義,換言之,在不同之社會制度,不同之意識形態及不同之時空,人權皆有不同之詮釋。西元一七七零年代,北美獨立戰爭爆發,一七七六年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使人類進入一個新的權利時代,亦確立了人人生而平等,皆有生存、工作及追求幸福之權利,在此時期,世界各先進國家莫不將人權主張規定在憲法之中,且還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及公民權利,直至兩次世界大戰之後,人權問題乃由國內法領域發展到國際法領域,增加了許多諸如保護少數民族之權利、男女平等觀念與人類個體尊嚴和價值等。 我國憲法於第二章規定人民之權利義務,條文凡十八條之多,足見我國對於人權之重視,蓋憲法為規定國家之基本組織、人民之權利義務,及基本國策之根本大法,而人民之權利義務,實為憲法構成之重要部份,非依法律規定,不得限制之;因此,當人民權利與國家安全有所抵觸時,世界大部份國家皆採以直接保護主義,於憲法條文中明定所保護之權利與保障之機構,以防行政、立法機關以普通立法之形式,對人民之權利行使任意之限制;但觀之國內之制度,有關人權保障及調查機構,乃附屬於監察院之下,非但位階低且無專職人員,實難發揮其成效,因此,就未來之體制言,有必要設一跨院際之專責機構,修改相關法令並賦與委員更大之權限,舉凡公民權利、種族平等、政治權益、司法、經濟及集體人權等,均為其行使之範圍,如此,既可為人權實踐展現全新面貌,更開闢了前所未有之寬闊領域。 儘管我們強調人權是保障平等與自由的,但它並不意味著人權只是人們對於權利本身之渴求,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人權需要何種制度,或在實踐中如何去具體保障;無論世界各國其政治社會制度如何,人權都應該屬於真正的權利範疇,因此,無論政府對人權機構作何種形式的設立或職權行使,其對保障人權工程之重大努力,非但國家、社會、人民受益,實亦為全人類之共同理想,更願能劍及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