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正確認識禽流感讓生態產業永續發展
今年的「金門鸕鶿季」旅遊推廣活動開幕了,系列活動包括觀鳥主題民宿、鳥友金門大會師等等,連日來,數千隻鸕鶿在日落前歸來的壯闊景象,媒體均有精彩的報導;金門此一生態奇觀,有人認為是世所罕見! 然而,賞鳥區所在地的民意機關「金寧鄉代表會」,以及鄉公所幹部,於日前攜帶鞭炮至慈湖拉起白布條,表達農、漁民抗議的心聲,揚言燃放鞭炮趕走野鳥,因為過度保護野鳥,造成農、漁民損害,而且,也會帶來禽流感疫情,要求金管處及縣府正視,否則將有進一步抗爭。 眾所周知,自民國九十二年由東南亞爆發的禽流感疫情,已造成百餘人死亡,近五十個國家受波及,全球遭撲殺之家禽不計其數。最近,南韓已證實爆發具高度傳染性H5N1亞型禽流感,將撲殺周遭二十三萬餘隻雞、鴨以及三百頭豬和五百隻狗。金門縣政府為因應禽流感可能爆發流行,也向傳統市場、飼養場展開宣導活動。 事實上,行政院為防範禽流感疫情,於九十三年成立防治工作小組,固定召開跨部會會議,次年更提高到國家安全會議,推估台灣地區一旦禽流感入侵,包括產業產值下降、家禽產品無法外銷、以及撲殺補償費用及後續各項措施,經濟損失將可達三百多億元,然要阻絕病原入侵,須靠全民共同努力與配合,尤其我們位處候鳥遷徙必經之地,更應維持高度的警覺。 候鳥攜帶病毒傳播,是造成禽流感擴散的主因,因此,行政院動用預備金九億餘元補助各縣市政府、動物防疫機構,辦理養豬禽場架設圍網之補助,金門地區亦配合辦理,農政主管部門並依規定公告候鳥渡冬季節,應加強防範禽鳥接觸豬、禽飼養場,否則依法開罰。 農委會檢疫局為加強候鳥棲息地之監測,委託野鳥協會在台灣地區進行之採樣點,增加到十縣市,採樣數量也提高,另地區今年共已抽檢各養雞、鴨及鵝場計廿五場,血清檢體四百件,輸台鳥類咽喉液檢體三十件、及候鳥檢測二百三十四件送檢,檢測結果均為正常。主動監測各項疫病感染情形,以早期偵測預警疾病發生情形,提前做好各項防範措施。另依行政院核定「安康專案」計畫,將結合相關機關,全面查緝走私活動,保護全民健康,因此,大家不必有太恐慌心理,只要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將能有效防範疫情入侵。 誠然,生態旅遊是目前推動觀光之重點,針對其特殊性,縣府與金管處自二OO三年起,即攜手策辦「金門鸕鶿季」活動,除了去年因受國外禽流感疫情之影響調整活動主題,姑且不論活動成效如何,主辦單位皆是用心推動,變換不同的活動項目,均應予以肯定。畢竟,金門四大觀光主軸之中,自然生態,就以豐富鳥類資源為最大賣點,喜好賞鳥的人士會每年按不同季節來金門,相信對向晚夕歸的鸕鶿,那種盛大場面與景象,必將有所感動。 總之,在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皆可以表達不同的意見,但希望透過深入探討形成共識,再納入公部門政策中執行,就如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議題也能取平衡點,因此,生態保育、生態旅遊與地方居民的產業發展,應以智慧結合經驗,共謀創造雙贏的策略。
-
廣招僑生返鄉就讀豐富各校學生來源!
前些日,「南洋商報」資深教育主編黃玉娟等一行,前往縣府拜訪縣長李炷烽,認為金門應向海外僑界招生,倘若縣府能結合當地僑社配合宣導,效果將會更大;李縣長深表認同,也覺得鼓勵海外僑生回金門就讀,可讓僑生成為金門未來力量擴大、延伸的種籽。 認真說,目前金門島上設籍七萬餘人,而常住居民約只有五、六萬人,但旅居海外僑親估計有七十萬人,若能廣招旅外僑生返金就讀,應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因為,對僑生來說,能回到故鄉讀書,可從國小一路升上大學,接受正統與完整的中華文化教育,且在生活上,金門治安良好,孩子不易變壞,家長可大大的放心;尤其,金門國中、小以下學童免學雜費,連營養午餐也免費供應,倘若有機會升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學費也較台省低廉,能減輕家長經濟上的負擔。 相對的,就金門整體而言,除正如李縣長所說,鼓勵海外僑生回金門就讀,可讓僑生成為金門未來力量擴大、延伸的種籽;更重要的是,廣收海外華僑子女返金就讀,可以豐富各級學校學生來源,延續金門教育的命脈! 更具體而言,在「少子化」的趨勢下,諸多校園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況。日前國內知名教育家趙寧先生在報刊投書指出,去年台灣地區新生兒是廿萬五千餘人,而當下全台大學院校,學生容量為卅一萬餘人;若去年出生的「貝比」十八年後,全數順利升讀大學,屆時大學校園將有十一萬人缺額;相當於將有二十所規模六、七千人的大學院校,因招不到學生而被迫關門大吉,同時,若以每校有二百五十名老師,也將有五千五百餘人面臨失業的危機。 不可否認,近年來國內高等學校一窩蜂創校、改制、和升格,截至九十四學年度為止,全國已有一百六十二所公、私立大學院校,以致大學升學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十,已出現許多科系招不到學生的現象;因此,每學期開學前,為了搶學生花招百出,紛紛祭出高額獎、助學金,甚至,部份院校還特舉辦「招生博覽會」,校長被迫粉墨登場,目的就怕招不到學生,學校將辦不下去,令人慨嘆今日的學生真是「天之驕子」,與過去擠大學窄門的情景,實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民國七十年台灣地區出生人數高達四十餘萬人,八十年減為三十二萬餘人,九十年降為二十六萬餘人,去年僅剩二十萬餘人,致台北市國小新生明年將減少百班,並裁減五百五十名教師。而金門每年領取生育補助約七、八百胎,但其中不乏設籍在金門,實際在台灣生產,所以,真正在金門出生的新生兒,約在四、五百人之間。換言之,即使將來新生兒全留在金門就學,若金門高中仍每年招收十班三百六十人,試問還有幾人可讀農工職校? 平情而論,隨著島上大量撤軍,市街商家生意一落千丈,年輕人求職、就業無門,遠走他鄉謀生的機率更高,未來地區出生人口將愈來愈少,直接影響到學校開班授課,因此,若能廣招旅外華僑子女返鄉就學,讓他們接受正統中華文化教育,學成返回僑居地,成為金門力量的延伸擴大,兼可豐富各級學校學生人數,延續金門教育的命脈!
-
有志擔任公職首應具備服務熱忱!
由考選部舉辦的「九十五年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三、四等考試,定今日起一連三天在全國七個考區同步登場;金門考區設於金城國中,將有六百三十五人提筆上陣,爭取廿五個職缺。考生應記得攜帶證件及考試文具,提前到場應試,遵守試場規則,全力以赴爭取佳績。 根據考選部指出,此次舉辦的「特種考試」地方政府公務人員考試,係自民國九十二年起,整合原台、閩及北市政府「基層公務人員考試」而成,採分區錄取,分區分發方式辦理。而考試及格人員,取得同職組各職系之任用資格,三年內不得轉調原分發以外之機關。 又據縣府人事室表示,此次「特考」金門考區,報考三等考生有一百一十六人,將爭取八個名額;報考四等考生則有五百一十九人,將爭取二十五個名額;平均錄取率大約只有百分之四,考生想要榮登金榜,確實非常不容易! 不可否認,近年來國內政壇「統、獨」爭戰加劇,產業大量外移,失業人口年年攀升,經濟景氣冷颼颼,人們渴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公家頭路」成為熱門行業,大家擠破頭搶捧「鐵飯碗」,於是,各類公職人員考試錄取率,常是百不及一,甚至,連月薪僅有一萬多元的清潔工,只要有缺額公開招考,亦是競爭激烈,考生為求上榜背著沙包賽跑跌得四腳朝天,令人不忍卒睹! 事實上,當下的公務人員,不論是薪俸或福利均非常優渥,每週只上五天班,每天工作八小時,還有年休假,尤其,休假也有旅遊補助,家屬婚、喪、生育皆有補助,子女從國小讀到大學畢業,均可申領教育補助費,這是絕大多數民間企業所沒有的福利措施;更重要的是,公務員在身分、薪俸、退撫方面有保障,不但按月領薪,還有考績及年終獎金,更有退休金。特別是服務滿二十五年、年滿五十歲以上,享有「終身俸」,所謂的「週休七日,月領七萬」,真不知羡煞多少職場新鮮人? 當然,部份想服公職的人,是貪圖公務機關工作環境舒適,在辦公室裡既不必遭風吹雨打、也不會被日曬雨淋,夏天有冷氣可吹,可以「穿水水、等領薪水」,也可以「吃肥肥、格棰棰」,上下班記得打卡,只要不出大紕漏,年資屆滿即可退休享終身俸,且活得愈久、錢領得愈多,一輩子不愁吃穿,較諸民間企業員工,或務農、打漁、與做工的人,真是快樂又愜意! 然而,隨著時代巨輪不斷向前推進,想當公務員並不容易,首先,是想擠進窄門,必需好好下工夫,有真才實學才能在考場中脫穎而出;其次,這是一個以服務為導向的時代,公務機關不再是衙門;公務員也不再是當官,而是為民服務的「公僕」。因為,納稅義務人是「頭家」,公務員爾俸爾祿,均係民脂民膏,理應勤政愛民,營造高效能的政府,為民眾謀福祉。因此,上班是可「穿水水」,但不可「格棰棰」。否則,服務態度不佳、或敬業精神不足,民眾一通電話,或上網陳情,不僅單位形象受損,個人亦恐遭懲處。 今天,「九十五年特考」登場,金門考區將有六百三十五人提筆上陣,爭取廿五個職缺。在此,我們願為考生加油,企盼全力以赴,爭取金榜題名為金門服務!
-
傷患捐贈呼吸器凸顯離島居民的無奈!
日前,國內各大電子或平面媒體,爭相報導「金門署立醫院」傳佳話,一位車禍昏迷四十天的傷患康復,家屬為感念救命之恩,特帶一台呼吸器回金門醫院「還願」,希望能幫助其他病患,更藉以拋磚引玉,籲請政府能再補強金門的醫療資源,場面溫馨感人。 根據新聞報導,九月初剛從高雄到金門就讀「國立金門技術學院」的李姓同學,廿四日不幸發生車禍,送到醫院時已呈現重度昏迷,急救時還一度發生呼吸器故障,所幸,及時換上備用機才保住性命,家屬目睹金門醫療設施如此簡陋,發願如果兒子的性命能救回來,將捐贈一台呼吸器。如今,李姓學生康復喜獲重生,其父母特花費數十萬元購置呼吸器趕回金門,在捐贈儀式上,一家人緊緊地握著手,向醫護人員鞠躬致謝,現場洋溢著感恩與喜悅的氣氛,畫面是那麼的祥和,令人溫馨滿懷! 或許,這則發生在金門的新聞,看在鄉親的眼裡,自然也會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是,想必也會備覺心酸,怨嘆這就是「身為離島金門人的無奈!」因為,居民規規矩矩納稅、繳同樣的健保費,島上最大的醫院,竟連急救時最基本的「呼吸器」,也老舊不堪使用,曾有多少人枉死?莫非金門人命不值錢,情何以堪! 當然,金門是離島,鄉親絕對不敢奢望醫療享有「邵曉鈴式」的水準││奇美十六人的醫療團隊,台大醫師和器材支援,甚至,連救活劉海若之大陸醫師也請來台灣會診。但是,我們有權要求能擁有現代化的醫療設備,並有足額的醫師,當鄉親生病或傷痛,能獲得應有的救護! 只可惜,目前金門納入台灣北區健保體系,鄉親與台北市民繳交同樣的健保費,卻享受不到北市一半的醫療品質,因為,在金門開業的醫生,必需與「首善之都」的醫師共同分配「健保給付診療點數」;同樣的,公營的醫療院所,也要自負盈虧,殊不知,金門區區幾萬人口,還不及台灣一個小鎮,如何能賺錢留住醫生?難怪原有醫生相繼離職,缺額擴大乏人問津!再說,到金門開業行醫,除了遠離家人生活不便,又得支付往來昂貴的機票,所有器材、藥品均需附加空運費,增加許多無形的支出,缺乏更優渥的誘因,好醫生誰願前來?而且,即將比照北市診所,每週應強迫休診,豈知離島部份科診「只此一家」,金門醫生夠少了,若還被迫停診,民眾生病或回診將求助無門! 誠然,此次傷患康復捐贈呼吸器,場面溫馨感人,卻也暴露金門醫療資源不足,居民生命與健康毫無保障!畢竟,金門是離島,名醫不會自願前來,即使來了,沒有完善的環境,也「英雄無用武之地」,恐怕也留不住!我們認為,金門的健保給付不能納入全台首善的「台北區」,離島與偏遠地區應同列專區,診所能享有更優渥的健保給付點數或補助,才能吸引醫生跨海前來懸壺;同時,公營的醫療院所,亦應獲更多經費充實軟硬體設施,才不致被逼迫著眼於營運績效,而設訂嚴苛住院標準,以及降低後送、與轉診條件。 總之,我們相信,離島醫院唯有獲得更多的經費,不必靠病患捐贈器材,才能解決醫師缺額的窘況,提升金門醫療品質,確保鄉親生命安全與健康!
-
從家庭所得與儲蓄看金門的發展遠景!
根據縣府主計室家庭收支調查結果顯示,金門縣九十四年平均每戶家庭所得總額達九十二萬六千八百元,在全國二十五個縣市中,由去年的第十二位降至第十九位。其中,平均每戶儲蓄為二十八萬七千六百五十五元,為全國第三;消費性支出為四十七萬三千四百四十七元,則為全國倒數第三。 以上的數據,代表著金門過去一年的「生活」,是好?是壞?數字會說話,但皆已過去了,較令大家關心的,應是金門未來的生活。事實上,每家戶平均所得九十二萬餘元、儲蓄為二十八萬多元,均不算太少,但何以大家仍覺得日子難過呢? 首先,消費力的低落;判斷一個城市的活力,通常不在於儲蓄力,而在於消費力。金門自駐軍大量裁撤,消費力便急遽下降,原因是消費人口少了,替補的消費族群沒有著落;更具體的說,是金門沒有在開放觀光後的十餘年裡,累積足夠的發展實力。可以歸責的因素自然很多,但向前看,往往比扼腕更有意義。因為,在自由市場、經濟掛帥的時代裡,金門已經不可能回到鎖島、鎖住十萬大軍消費的時代了;要如何開創一個高消費力的環境,顯然得從「招商引資」做起。這些年,金門在這方面的績效幾乎乏善可陳,「機會」顯然不是盼得到的。畢竟,法令的完善、都市計畫的鬆綁、獎勵政策的頒行,都是「即知即行」的頭等大事;唯有激起投資者「唯利是圖」的朝氣,才能散逸經濟、商機的死寂;公部門還需要更大的「跨距」,才能提升消費動力。 其次,社會福利的浮濫;從九十四年金門家庭所得結構分析看,來自政府的福利津貼與補助、救助,竟占所得總額的百分之十八點零八,僅次於薪資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九點零四。「多元」的政府福利補助,對民眾絕對是好事,但是否也因此降低了民間的活力及競爭力,卻值得深究。當然,「福利國」政府絕對是時代所趨,然而,讓民眾習於「只要擁有金門戶籍」,便能坐享其成、憑空得利,卻絕對無助於社會的正向發展。地區民間薪資水平偏低、就業機會少、創業環境缺乏,都是不爭的事實,政府的社福資源似乎更應該用在「刀口」上,方能助益總體競爭力的提昇。 最後,消費環境的不友善;總的來說,金門的物價比台灣高,享受的品質及服務,卻顯然不等價。這部分的問題,關乎運輸成本、消費規模,更與民間缺乏生產力、經貿實力攸關。由公布的數據發現,金門每戶家庭的消費支出偏低,降低比率為負百分之四點七七,為全國倒數第三,連帶使得每戶儲蓄率躍居全國第三;由此可見金門的消費環境並不發達,甚至是「不友善」。金門以觀光立縣,不友善的消費環境,恰與觀光的基本訴求背離,此或也是掣肘觀光發展的主因;我們以為,就區位之優勢,兩岸商品交易市場、貨運「中轉」、加工出口區的構想,都應儘早促成。不能對外伸展「經貿觸角」,地區經濟將注定是死水一灘。 總之,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看,消費力偏低、社福收入偏高、儲蓄率高,都是城市總體競爭力低落的警訊。或許,只有在「妥善投資環境、強化消費體質、發展兩岸經貿」上有具體成績的時候,金門才有「脫困」的一天!
-
向漳州電廠買電只待中央點頭!
──喜見「廈門電網向金門送電初步方案出爐」 金門蕞爾海島,缺乏水、電天然資源,不利工商業發展,也令外資裹足不前;由「台電」供應的電力,每度發電成本高達新台幣七點二元,雖未直接反映在用戶身上,但每年需由政府補貼虧損十億元以上,而這筆帳算在中央對金門總體補助款,以致排擠地方建設預算,對金門是雙重損失。 有鑑於此,縣長李炷烽於「新黨」不分區立委任內,即多次提議金門應向大陸接水、買電,才有條件招商引資,帶動地方繁榮發展;當選縣長之後,更列為施政重點工作,希望能向王永慶在漳州投資的華陽電廠買電,每度只需三角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一點三元,可讓鄉親使用廉價的電力,無奈中央政策遲遲不點頭,如今島上大量撤軍之後,靠阿兵哥消費的經濟市場土崩瓦解,卻苦無企業前來投資,創造縣民就業機會! 然而,對岸為促進海峽兩岸經貿合作,「國家電網公司」已悄悄聯合福建省相關部門,開展向金門供電方案研究,於今年四月將金門供電工程,列入「廈門電網『十一、五』建設總體目標」之中,計劃將廈門電力供應到一水之隔的金門,讓鄉親使用便宜的供電。「廈門日報」於五月六日刊載「廈門積極謀劃向金門供電」的文章,五月八日本報即推出「以前瞻視野,看廈門電網金門供電計畫!」的社論,呼籲中央「開放金門向大陸買電」,讓鄉親使用便宜的廈門電,並與「海西建設」接軌,營造金廈經濟共榮圈,金門才有繁榮發展的機會。 本月二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一行,首次循「小三通」前往廈門考察「廈門長庚醫院」和「漳州華陽電廠」;縣籍立委吳成典在水頭歡迎之餘,在立院提案:建請政府准予台電金門塔山電廠,向王永慶在漳州投資的電廠,購買廉價的電力供應金門,每年可撙節十億元開支,提供金門更完善的基礎建設。吳立委在院會強調,建請政府准許金門向大陸買電,無關乎國家認同,純粹只是經濟考量,期望政府拋開統獨意識,為金門經濟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提案獲朝野四十八位立委連署支持,並經院會無異議通過,送請行政院研處之中。 日前,「廈門日報」又報導:「廈門電網向金門供電工程送電初步方案出爐」,送電原有二條構想路線:其一、利用海底電纜從廈門島直抵小金門;其二、從翔安架高空線通往大金門。最後敲定由翔安變電站出發,透過架空線路到彭厝換流站,電流由交流變成直流,再透過海底電纜由金門古寧頭登陸,繼而再從直流電變回交流電,進入金門供電網,傳送到各用戶。全案規模為十萬至二十萬千瓦,採用輕型直流,加海底電纜,電纜長度約十公里,總投資為四至六億元人民幣;換言之,金門向漳州購買廉價的電力,又見對岸提出具體的計劃,對金門鄉親而言,不啻是一項可喜的訊息! 總之,金門是離島,缺乏水、電資源,不利工商發展,向漳州購買廉價的供電,才有助招商引資,帶動地方繁榮發展。如今,吳立委的提案經院會無異議通過,已送請行政院研處之中;同時,「廈門電網」向金門送電方案出爐,可謂「萬事俱備」,只欠中央政策點頭而已!
-
金門鸕鶿季登場賞鳥旅遊絕佳時節!
由金門縣政府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主辦的「二OO六年金門鸕鶿季旅遊推廣活動」廿五日正式開幕,將持續到明年的一月三十一日為止。主持開幕儀式的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致詞時表示:閩南文化、戰役史蹟、自然生態、海岸遊憩是金門的四大觀光主軸,而在自然生態中,鳥類是最大的賣點,冬季更是賞鳥的絕佳時節,因此,縣府與金管處自二OO三年起,攜手策辦金門鸕鶿季,藉以推廣高品質的生態旅遊。 的確,為了籌辦這項一年一度的觀光盛事,縣府無不卯足勁的全力促銷,希望以鸕鶿大軍打開金門的冬季旅遊市場,營造獨樹一幟的觀光特色。或許,金門的生態景觀之所以迷人,應歸功於軍民長期造林保林,今天島上到處綠樹成蔭,成為兩百八十六種鳥類棲息的天堂,也成為生態旅遊的勝地、與理想的休憩天堂了! 平情而論,多數鄉親都希望金門有好的建設、發展,卻更希望不要破壞難得的生態景觀;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魚與熊掌」的兩難,但我們以為只要用心,一定能兩相權衡。在我們享受金門靜謐恬適的氛圍時,相對的,過度的建設、不當的光害、爛砍的林木,已經打擾、破壞了鳥類的棲息環境;有人可能不把這些野鳥當回事,打著「經濟第一,建設為先」的大旗,既堂皇又有理;但我們能否想想,耽於硬體建設的金門是否錯過了什麼,又真的成就了什麼?商街一長排拉下的鐵門,鄉親無奈的嘆息,給了我們答案。金門該往觀光發展,沒人會質疑,只是如何走得踏實、穩健,才是重要的課題。 當然,「生態旅遊」恰是金門觀光發展的機會,卻不能保證一定成功達陣。縣政府與金管處自二○○三年起,每年十一月至隔年一月攜手策辦「金門鸕鶿季」,推廣高品質、豐富的生態旅遊;只是,推廣的成績如何,見仁見智,我們不便置喙,然而,活動內容一年比一年豐富、精彩,卻是不爭的事實。今年,規劃的活動除了有鸕鶿生態研習營、觀鳥講座、觀鳥比賽、鳥友交流、生態及觀鳥遊程體驗等等,更特別加入了「傳統古厝及生態之旅」的主題,鼓勵民宿業者將民宿布置成「觀鳥主題民宿」,以全新的賣點,提供旅客特殊的住宿體驗。這些創意及企劃,都值得讚賞與鼓勵,但總缺少了什麼,無法營造起全島風靡、人人參與的氛圍。 許多人會如此評價國內的觀光活動,是「三分內容,七分炒作」。多數炒得紅紅火火、街知巷聞的大型活動,最後都落入每況愈下、苟延殘喘的窘境;但觀諸金門的生態旅遊活動,不缺的是富美的人文,少的卻是全員參與的勁頭。事實上,「做觀光」絕不是公部門、旅遊業者或少數團體、個人的事,而是攸關鄉親生計、金門未來的頭等大事,我們又怎能只是冷眼旁觀、不聞不問? 認真說,金門是個安靜又生機勃勃的小島,蟲魚鳥獸、花草林木既是嬌客,更是主角;金門要靠觀光產業營造經濟商機,對生態環境的保育、養護便不能不多所用心;再者,觀光客蒞臨浯島,除了觀景、賞鳥外,最在意的,還是遊憩氛圍的感受。今年的「鸕鶿季」登場了,又是賞鳥旅遊的絕佳時節,但願能吸引觀光人潮,帶動金門經濟收益!
-
賭博勞神傷財害處多及早戒除莫沈迷!
金門縣警局刑警隊日前破獲地區首宗「職棒簽賭案」,分別在金城、金湖市區查獲三家職棒簽賭站、賭徒三十餘人,以及下注賭資新台幣兩千餘萬元,三名「組頭」被以觸犯刑法賭博罪嫌,移送金門地檢署偵辦。 根據縣警局表示,「台灣之光」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表現優異,隨後La new熊隊在日本東京亞洲職棒大賽獲第二名,以及中華成棒隊在洲際杯擊敗強敵日本和古巴,國內球迷為之瘋狂,不法之徒所經營的「簽賭站」也跟著延燒,外島金門地區也難倖免。縣警局刑警隊一個月前接獲線報,指稱金城、金湖等地有民眾經營職棒簽賭站,局長陳瑞通指示刑警隊成立查緝小組,希望遏止賭博歪風;經蒐證後,在報請金門地檢署檢察官指揮偵辦下,前往金城、金湖市區三「簽賭站」搜索,查扣供簽賭用的電腦、下注簽單、銀行資金往來明細等證物,依賭博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因賭而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或淪為小偷盜賊,幹出非法勾當的案件層出不窮。所謂「十賭九輸」,但偏偏沈迷不悟的人有增無減,尤其,隨著科技發展,各種新奇的賭法不斷衍生,甚至,政府為增加稅收,也委託民間銀行推出樂透彩、大樂透、樂合彩、四星彩、吉時樂等「公益彩券」,讓民眾簽注,以滿足人們一夜致富的投機心理,形同官家作莊,讓民眾聚賭抽頭,為衛道人士所反對,然而,有人卻認為投注是出自心甘情願,且「有中捐社會、無中獻愛心」,盈餘充作社會公益,並提供弱勢團體謀生機會,應是功德無量! 事實上,「賭」是人類的天性,自古已然,於今尤烈!自漢代韓信「設賭安軍心」,幾千年來,有錢人豪賭金銀財寶,輸錢賣兒女、當棉被,甚至,連窮光蛋也「乞食搏鐵釘」,不足為奇。其實,國人嗜賭成性,賭具包羅萬象,舉凡天九牌、骰子、麻將、撲克牌、象棋、蟋蟀,以及新近的大家樂、六合彩、賽鴿、職棒等等,無所不賭,而賭之所以迷人,在於金錢之來去,仿若一場刺激的遊戲,所謂「一更窮、二更富、三更起大厝、四更賣袂付」。賭,被列為萬惡之首、犯罪的淵藪;嗜賭,輕則勞神傷身,影響事業前途,重則傾家蕩產,妻離子散,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案例不勝枚舉! 當然,「小賭怡情,豪賭生悲!」但很多不幸的悲劇,卻往往因小賭而起,許多人只要小玩一把,贏了小錢,腦海裡開始充滿無限憧憬,興起想贏大錢的貪念,設法加大籌碼投入下次的「搏殺」;然而,若幸運如願以償,慾望將更無止盡,愈賭愈大,但有朝一日「手背」,更想盡辦法籌錢再進場一賭,於是,惡向膽邊生,不惜幹出偷、搶、詐、騙的勾當,害己也害人。 總之,賭博勞神傷財,且是犯罪的淵藪,歷史上對「賭」的懲處,最嚴厲的莫過於宋、元時期,輕者罰金配遣邊疆,重者可達「處斬」,但迄今賭風仍難以禁絕,甚而有愈來愈熾烈之勢!金門素以民風純樸、治安良好,為外人所欣羡;此次職棒簽賭歪風入侵金門,警局刑警隊能及時破獲瓦解,足令鄉親同聲喝采!在此,我們願再次呼籲社會大眾,賭博勞神傷財害處多,宜及早戒除莫沈迷!
-
加強規範酒後駕車抑減肇禍事件發生!
根據金門縣警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地區今年前三季酒後駕車肇事件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五件,違規件數亦較去年同期增加三十四件;十月份取締到的酒駕也有三十八件,顯見地區酒後駕車的風氣,並沒有因警方大力宣導與取締,而得到有效的遏止及改善。 或許,酒後駕車之陋習,似乎是舉國皆然。依據統計,台灣地區今年一至八月酒駕致死人數高達四百八十人,創下五年來同期的新高記錄,高居交通致死事故的榜首,平均每天有兩人成為「酒駕」的冤魂,引起相關單位的重視,亟待提出更積極有效的辦法,以確保用路人的安全,避免不幸意外的發生。 按理說,警方強力取締酒後駕車,本在法理之間,但是踫上了華夏民族的敬酒文化,以及盤根錯節的人脈關係,便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尤其,地區又是著名的酒鄉,「無酒不宴、無酒不歡」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的習慣、常態,要如何防患酒駕於未然,著實需要更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其一,落實嚴格取締、從重處罰。從數據顯示,地區酒駕違規件數及酒駕肇事案件,似乎未因警方加強取締勤務而有所減少,為遏制酒後駕車重大違規行為、防制酒後駕車肇事發生,縣警局仍將持續展開全縣同步大執法;近期以來,夜間開車出門,常可遇到交警路檢酒測,甚至一路上遇到二、三次,也不足為奇;可見交警為遏止酒駕之用心與努力! 然而,現行的酒駕罰則,卻未必能產生嚇阻作用。據報導,基隆市有位周姓民眾,先後六次酒醉駕駛被警方查獲,罰鍰二十多萬元,卻仍依然故我,因為,有些人什麼沒有,就是家裡錢多,總是自認「反正大爺有錢,錢去死、人無事」,所幸,新近的一次酒駕經取締,遭檢方依公共危險罪請求法官「從重量刑」監禁十個月,才產生實質嚇阻效用;此較諸德國、日本、新加坡對酒駕初犯和累犯可處「一年以下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懲役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刑度,委實過輕;基此,權管機關實有必要考慮修法,用以加重酒駕累犯者的刑責,或許能獲致部分的效果。當然,警方亦應落實執法,令喜好杯中物的駕駛人不敢以身試法。 其二,推行「酒後不開車」運動,但不能只是口頭宣示,舉辦一些「陽光」活動,就交差了事;真要達到「運動」的效果,還應重實際,講方法。「無酒不宴」既然已經蔚為風氣,想要禁止酒駕,勢必困難重重;因此,我們或可在一些餐廳,以及重點地段設置計程車招呼站,並責成餐廳業者建立「叫車」服務,警方再配合一段時間的「重點站崗」及勸導作業,只要養成了習慣,酒駕的比例定可大幅降低。當然,地區計程車不按錶收費、隨興叫價的陋習,必先根除;如能藉由防制酒駕之便,大幅提昇計程車的載客率,相信業者也會樂意配合。 總之,酒精會使人亢奮,減弱駕駛人對車速、距離、道路狀況的判斷力,容易肇事,使得許多無辜的用路人受到波及,造成家破人亡不幸的慘劇,為禍之大,實不下於作奸犯科。為免受罰,兼為保障公共安全,籲請鄉親們還是儘早養成「酒後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指定駕駛」的習慣,以確保人人都能「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
努力就有收穫用心就是專家!
─從「李縣長約見陳西村肯定熱愛鄉土傑出表現」說起 日前,縣長李炷烽在百忙之中,特約見林務所技工陳西村,對他熱愛家鄉土地,長年利用公務餘暇,針對地區植物做詳細調查、紀錄與攝影出版多本圖鑑,並擔任特約解說員,宣導重視生態保育;因而對其努力的精神及傑出的貢獻讚許有加,推崇值得大家敬佩與學習! 根據新聞報導,陳西村曾編訂數本有關地區植物之書籍,最近再撰著「綠色植物││金門的行道樹」一書,內容翔實輯錄、研析地區歷年各路段栽植之行道樹,全書圖文並茂,可作為各界認識與學習的管道;尤其,陳西村只有高職學歷,但努力進取、樂在工作,默默對地區植物進行基礎調查、資料蒐集、文獻研究,而有不凡的成就。因此,李縣長對他的努力與用心所做的貢獻,語多肯定與讚許,期勉努力就有收穫,用心就是專家,也能由外行變成內行。 誠然,陳西村並無顯赫的頭銜,也非知名的教授,僅僅是林務所的技工,竟能獲縣長特別約見,意義不同凡響!至少,說明在公務界,職位無高低,工作無貴賤,只要努力與用心,都將得到尊重與肯定;同時,學歷高低並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能力;而且,有沒有高學歷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要有學問;畢竟,在學校短短三、五年的學習,所獲得的那紙文憑,並不能代表一生的成就,因為,離開學校之後漫長的人生旅途,在工作中能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的汲取新知,跟得上時代潮流,才能立足於社會,甚而開創傲人的事業! 事實上,早年金門飽嚐戰爭禍害,居民在砲火下茍命或流離失所,許多人被迫輟學,無法接受完整的教育,但有人憑藉自修苦學,也能達到「沒有學歷,卻有學問;沒有學歷,卻有能力」的境地,諸如金門知名作家陳長慶,只有初一的學歷,僅憑開書店、賣書報的機會,長期讀書閱報,不斷地汲取知識,並勤於寫作,迄今已出版二十餘冊膾炙人口的散文與小說,在國內外華文書店熱賣暢銷,誰能說他沒有學歷? 如今,林務所的技工陳西村,也因童年未能接受完整教育,金中農科畢業後即投入職場,卻能秉持對家鄉土地的熱愛,利用假日對地區植物做詳細調查、研究,每當遇到疑惑透過找資料、查書籍,或就教台灣的朋友。因而出版數本有關地區植物之書籍,最近又再撰著「綠色植物││金門的行道樹」一書。此外,陳西村也成為「金門自然學友之家」的志工,獲聘擔任「金門社區大學」講師,並擔任縣府交通旅遊局特約解說員,許多導遊於行程之中,被觀光客詢及地區植物或樹種,均會打電話請教他,因而被譽為地區植物的「活字典」,難怪李縣長特別約見,對他多年的努力與成就,公開表示肯定與讚許! 如今,兩岸關係和緩,金門漸離戰爭的陰霾,且已開辦大學和研究所,提供許多在職人員進修和學習的機會,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再取得文憑,幸好,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有人選擇其他的途徑作起點,仍能通往陽光大道,開創不凡的成就,陳西村就是一個可資效法的榜樣!企盼有高學歷的人,無庸趾高氣昂;沒有學歷的人,也不要氣餒,一如李縣長所言:「只要努力就有收穫,用心就是專家!」
-
打造金門網路無線島實現世界跟著跑!
──喜見「金門縣公眾無線寬頻網路建置及營運案」啟動 打造金門為網路無線島,實現世界跟著跑,明年七月將美夢成真! 日前,金門縣政府和中華聯網寬頻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訂「金門縣公眾無線寬頻網路建置及營運案」契約,計畫在半年內建置金門為全區覆蓋、無死角的無線網路島嶼,實現「金門無線島、世界跟著跑」的目標。 平情而論,網路已進入了千家萬戶,更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有人將比擬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或「後現代化知識工業」,來表彰其對世界之巨大影響。因為,網路的普及,世界地球村、世界工廠、經貿全球化都成了具體的可能;身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我們已經不是要不要選擇接受網路和全球化,而是該如何善加運用、發揮效能,以免被世界所遺棄。 金門為海中蕞爾島鄉,正有著推廣e化的最佳條件。事實上,早在民國九十三年縣政府就爭取了經濟部工業局的補助款建置無線網路,然因經費有限,僅在金城等小範圍地區內進行建置及試辦;而試辦期間,由於訊號台少、訊號品質差、接收死角多,效果不如預期,甚至,還引來一些網友的抨擊,甚而懷疑縣府建置網路無線島的政策及能力;此次,縣府與國內頂尖寬頻公司合作,建置無死角的無線網路舉措,可說是挽回信心的開始,但我們以為「理想不妨遠大、腳步卻要踏實」,要金門成為全覆蓋、無死角的網路無線島,以下幾個面向,應要保證確實做到。 其一,確保網路頻寬及上網品質;公共資訊網路的建置,最大的挑戰,便在於頻寬的限制及網路品質。有了足夠的訊號台、頻寬,以及良好的設施維護,才能保證優質、快速的上網品質;也唯有保證無線網路的便利及通暢性,才能確保與生活應用的緊密結合,打造金門成為無限寬廣、且即時性的e化生活環境。 其二,網路運用的推廣;有了優質的無線網路,還要確保上網點的普及、和網路的多元運用,才能發揮實質的效益。就地區而言,在公共場所建置上網點並不困難,較有難度的是如何普及至民間營業場所,並進行適度的e化運用及行銷整合。現今有e化觀念的民間企業者不少,但跨入門檻仍然偏高,如何讓輔導、協助在地產業普建上網點,便利消費者運用,甚而積極的利用網路走出島鄉,行銷全球,應是網路布建後的推廣重點。 其三,確保後續的營運品質;公共資訊網路的推廣,不在於硬體的建置,而在於品質維護及後續營運。在此之前,各鄉鎮公所都設有「便民資訊服務站」,提供免費上網服務,如今則因維護費用無著落,而落得廢置、淘汰的下場;因此,為了避免資源浪費,在全力布建全島無線網路前,應該先確保後續的營運及品質,對公眾才有實質的助益。 總之,我們喜見「金門無線島、世界跟著跑」的理想正一步步的實現。網路有活絡生活機能、提昇產業價值、助益城市形象及發展的機能;未來,金門甚至可望超越甫獲「全球最大公共無線寬頻網路城市」殊榮的台北市,成為全國無線網路覆蓋率最高的城市;因此,我們應該保證以最完善的規劃及準備,迎接金門「網路無線島」時代的來臨!
-
金門航空站大廳門前走廊應禁止吸菸!
上週四,縣府依例召開主管會報,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民航站是地區對外交通的門面,有關後續擴建工程,行政院長蘇貞昌既已指示,民航局就應加速推動;因為,該站門面不僅不如其他縣市,甚至,連清潔工作都沒做好,根本不像個民航站! 事實上,常出入尚義機場的人,不但會發覺航站空間狹隘、設施機能不足,給人一種擁擠、和不方便的感覺。簡單舉例而言,旅客到站,首先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停車卸行李。因為,航廈入口處那個位置,既是進入機場車輛的要道,也是貨運站出口必經之地,更是遊覽車卸客後,以及排班計程車出車必經之途。換言之,金門航空站沒有設置旅客到站停車卸行李專區,以各型車輛爭道之處供旅客上、下車和卸行李,不但非常危險,也很不方便,真不知當初之是怎麼設計的?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整幢航廈內沒設置「吸菸室」,出、入口門外的走廊牆上,竟張貼著「吸菸區」,難怪常有一堆人公然在那兒抽菸,每每煙霧濛濛,凡出、入的旅客,均無所逃避地要吸「二手煙」,尤其是平日不抽菸的人,驟然受菸味嗆鼻,其不舒服的感覺,不言可喻! 眾所週知,香菸含有尼古丁,具有中樞神經興奮的作用,吸菸能增快心跳速率,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如果長期吸菸,易罹致心臟血管疾病,也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肺疾病,甚至引發癌症。尤其,懷孕婦女吸菸或吸入「二手煙」,更易導致流產或胎死腹中,也會增加新生兒死亡率。政府為防制菸害,維護國民健康,於民國八十九年初修訂「菸害防制法」,限制醫療機構、金融機構、郵局及電信局、圖書室、教室、民用航空器、客運汽車、計程車、渡船、電梯間、鐵路列車、捷運系統車站、車廂等等公共場所,均規定禁止吸菸,違者將處新台幣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 或許,因尚義機場航廈大廳並無「吸菸室」之設置,菸癮發作的旅客,只得跑到大廳門外吞雲吐霧,殊不知,那兒正是旅客出、入唯一的管道,走廊上瀰漫煙霧,進出的旅客被迫要吸「二手煙」,對身體造成無形的傷害,假若是孕婦,無辜的胎兒將遭受更大的殘害! 不容諱言,當年僅考量結束軍管配合開放觀光,所規劃的「金門航空站」是層次較低的「丙種航空站」,航廈旅客年運量為一百萬人次。然而,隨著金廈「小三通」過境人次大增,近年尚義機場輸運旅客量,均已超過一百四十萬人次以上,各項設施已不符實際需求,雖經蘇揆指示加速擴建,卻不見相關單位落實推動,甚至,上週縣長李炷烽在縣府主管會報上,直指金門航站門面,不僅不如其他縣市,連清潔工作都沒做好,認為周遭面積不大,還做不好實在不應該! 平心而論,尚義機場是金門對外交通的大門,也是金門的門面,更攸關金門未來整體發展,擴建設施已迫在眉睫,雖應妥善規劃,非一蹴可幾,然而,環境整潔是最基本的要求,應立即改善;同時,航廈宜速設置「吸菸室」,不能放任大廳門外常聚集一堆人在吞雲吐霧,因為,在公共場所公然吸菸,那是落後地區的象徵,尤應立即禁絕,才不會影響觀瞻及妨害旅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