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博士牆進士壁已立圖書館特藏室須媺
金門立「博士牆進士壁」,給讀書人永不磨滅的肯定。刻石記功,垂於將來,雖可收見賢思齊之效,卻不足以繼往開來。金門要孕育多士,就應充實圖書館、豐富特藏室!此外,將金門子弟的碩、博士論文列入館藏,也遠比形式上的鐫名肯定來得重要。 金門設高等教育後,對縣立圖書館的需要日益迫切。有人說,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不過,無論質與量,縣圖不免讓人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在圖書館的建設上,縣圖應增加蓄書的質與量,建立館藏特色,延長借閱服務及開放的時間,還應數位化其典藏。 金門的道路密度號稱世界之最。對陸路鋪面,不厭重複投資;對開闢文化管道,卻強弱殊勢。金門有開創觀光的企圖、有扮演兩岸和平之鑰的創意、有發展閩南文化的構想。這些都是「不知不能行」的大計畫、大工程,若認識不真,扣槃捫燭,恐怕會永不見天日! 旅遊、直航、文化,在金門推展多年,相關的圖籍卻匱乏如故,若館藏足以支撐對觀光、對兩岸、對閩學的研究,何愁不能取得更大的功績!須知,當我們勞神苦思,不得其解時,別人也許早有答案;惟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既存的知識,才能得出更高明的見解,找出解決問題的良方。 明太祖朱元璋攻克元都之後,將全部圖籍運到南京,又詔求四方遺書;見「文淵閣」藏書不足,則說:士庶人家稍有閒錢,便想藏書,何況政府?於是遣人訪購,還強調照價給錢,不必還價。明代遷都北京後,「祕閣」藏書多達百萬卷,無讓前媺,促使文運轉盛。其後,明成祖據以敕編永樂大典,清乾隆又敕編四庫全書,成就了中國典籍的大集結。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李謐說:「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梁昭明太子蓄書三萬卷,所編︽文選︾乃中國詩文總集之祖。歐陽修號「六一居士」,生平最得意者,一是藏書一萬卷,一是集金石遺文一千卷。孫中山外號「通天曉」;他胸羅二十史,一生嗜好,除了革命,就是讀書,是圖書館的常客。沒有圖書館,就沒有馬克思的︽資本論︾或傅柯的︽性經驗史︾。可見,前人的詩文、思想之所以能精妙入神、鼓盪風雲,就在博貫百籍以為憑藉,並非無中生有。 知識是二十一世紀競爭的利器,圖書館則是知識的寶庫。不論學前啟蒙、正規教育、終身學習,都須賴以成全。金門若能擁有完善的圖書館,就能擁有「百城之富」。或許,下一位改變人類歷史的大思想家,就伏案在金門的圖書館哩!博士牆、進士壁,算什麼?圖書館、特藏室,多加油! 「 嬛」是天帝藏書之所。連天帝都需要看書,何況凡人?金門既號「海上仙洲」,何妨搖身一變,成為人間的「 嬛福地」!
-
排雷工作應愈快愈好俾利投資開發
早年國共對峙期間,金門地區海岸雷區遍布,讓敵方不敢稍越「雷池」一步,但隨著開放觀光與實施小三通後,兩岸關係緩和,過去防衛敵人登陸佈下的地雷,卻已成為開發的障礙,許多有意來金門投資的廠商,在經過評估後,總是望雷卻步,此一問題自金門解嚴後,一直存在至今,八十七年起曾排除西浦頭等十六處雷區,但整個排雷作業仍未完成,希望金門軍方應積極排雷工程,加緊執行排雷進度,讓金門各項建設與開發投資都能順利進行。 縣政府與金門防衛司令部相關人員,日前曾共同會勘新一波排雷地點,此次是繼已完成西浦頭等十六處排除雷區的後續作業。我們認為,軍方與地方政府就所會勘的十二處地點,應作詳盡規劃,排列優先順序、範圍等,縣府訂出週密、審縝計畫後,送金防部期以配合地區的需求,快馬加鞭來執行。 從八十七年起軍方執行第一波排雷作業,六年來計排除了李光前廟、雙乳山、後盤村、塔山、水頭:::等十六處雷堆、雷區,幾年來排雷工程曾請外國公司作業,此期間作業工程尚稱良好,並無重大意外發生,這是足堪告慰的事,對於軍方執行排雷成效給予肯定與讚揚,然而這一波的排雷作業,軍方應保持以前優異表現,對於排雷工程細節,更要小心為之,諸如作好計畫準備,強化作業時排雷區域的周邊警示及相關安全措施。 據了解,這一波軍方執行排雷作業,是依照國防部的規劃來進行,預定從九十五年至九十七年間,三年編列新台幣四億六千餘萬元經費,排除金馬外島十五處雷區,其中金門有十二處雷區,包括官澳、慈堤、建功嶼、溪邊、馬山、西山等地,如影響觀光發展,民眾進出安全的地區列為優先考量。關於這些地區金防部與縣政府有關人員,已分別於上月份進行二次會勘,雙方已達成共識,並將在協調會後訂出優先排雷區域,期使作業功德圓滿。 的確,雷區是金門人的痛,地雷更是民眾的傷害之一,多年來不知多少民眾因誤觸而傷亡、重傷,甚而終身殘廢,使得家庭破碎,終其一生在傷痛中生存,此誠是戰爭遺留的創傷,而不易彌補,當然今天進行排雷工作,把金門所有埋在地下的地雷完全排除,將是撫平金門人心靈傷害的一大善舉吧! 前兩年地區正進行排雷時,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國際反地雷組織親善大使唐‧桑納雷釋曾親抵金門了解金門排雷工作,對於我國堅定意識執行排雷,崇尚和平表示讚揚。今天,我們呼籲軍方加緊排雷作業,早日消除金門之雷害,還我金門嶄新容貌,加速建設與觀光發展。
-
樂見司法機關推動「量刑協商」制度
司法制度之建立,旨在保障民權,維護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促使社會安定與進步。而司法改革工作,即是民意之所繫,恆久以來,厥為政府施政重點,兩者俱屬重要,不可偏廢。 正因社會大眾期盼殷切,改革之聲此起彼落,先有刑法一百條修正條文,其後則有檢察官蒞庭「交互詰問」及「量刑協商」、「犯罪被害人補償申請」等改革措施,顯示政府對於司法改革工作,未因改革工程耗力費時,放慢推動腳步,決心與信心不變。 刑事訴訟法第七編之一「協商程序」修正條文,已於九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增訂條文,則是民國九十二年九月開始施行。新修正刑事訴訟法之重要配套措施,對於彰顯民權、疏解訟源,具有正面功能與意義,實有必要廣為宣導,促使全民瞭解。 所謂「協商程序」,係指案件經由檢察官向法院起訴或聲請判決處刑後,只要起訴或聲請處刑罪名之法定刑不是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案件,也不是由高等法院管轄之第一審案件,在法院辯論終結或簡易判決處刑前,檢察官與被告可就被告願意接受之刑度或願意接受緩刑之宣告等事項進行協商,經雙方達成合意,而且被告也已認罪,就由檢察官聲請法院依協商合意予以判決。也就是符合這些類型之案件,可以適用協商程序,對於涉案訴訟當事人,不惟多了一項自由選擇,而且大為減輕精神、心理、與金錢支出之壓力。刑期無刑,直接而快速疏解冗長訟源與訟程,當事人因認罪而受惠,免去坐牢之苦,在宣告緩刑期間,自會閉門思過,好好重新做人。 選擇協商程序,祗要條件符合,除了可以節省因為必須反覆到法院開庭所耗費之勞力、時間及費用外,也可以得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之刑度。此外,法院協商判決書或筆錄內,倘若附記被告應付一定金額賠償金時,被告還可以根據這個記載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即被告與被害人之間民事糾紛,可以在協商程序中一併解決。 被告可以撤銷協商之合意,檢察官可以撤回協商程序之聲請。被告在檢察官向法院提出協商判決之聲請後,如果反悔,可在法院訊問,告知罪名,法律規定之刑度及喪失權利之程序終結前,隨時撤銷協商之合意。被告如果違反與檢察官協商之內容時,檢察官可在程序終結前撤回聲請。 此類案件「協商程序」,即是「量刑協商」。有關修正條文內容,可在法務部內部網站下載閱覽。根據了解全國各地司法機關,刻正依法行事,落實推動「量刑協商」制度,好的開始,即是成功的一半。期待此一制度在「正確、妥適,以及兼顧當事人訴訟權益」要求下進行運作,相信展現出來的司法改革具體成果,必能博得國人充分信賴與支持。
-
欣見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的成立
金門地區第一個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團體─「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日昨成立。這個民間團體的組成,是美事一樁,代表了地區在致力於環境保護工作上,不但在整體環保意識的不斷提昇,更希望能將環保的理念及實質工作,推展到兩岸共同合作的目標;也期望未來經由兩岸的合作,為我們生活及依賴的海域投入更多的關懷與維護,讓人們的生活也因為海域生命的多樣與豐富而更加多彩多姿! 該協會也計畫在今年六至十月間,分別推動組團訪問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商議「金廈聯合清灘」活動,及在水頭、和平碼頭宣傳「我愛海洋母親│垃圾不入海」;協同專家考察「九龍江」沿岸排污管理活動並與廈門專家座談等。 海洋占有地球四分之三的面積,海洋資源永遠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生物資源,如何確保、維護海洋資源,已經是跨區域、國界的全球性議題。雖然海洋資源有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於人類毫無節制的開發,正一步步的戕害海洋生態與資源,不但大量的消耗海洋資源,也由於來自人類製造的各項廢棄物、工業污染、船舶污染、大氣污染等,竟讓海洋也成為人類所製造的大垃圾場,如何挽救日益受害的海洋生命,正是地球村上每一份子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金門四面環海,也是依海而生的小島,過去島民依賴傳統漁業維生,在漁源日漸枯竭,辛苦的漁業日漸式微,即便是「討海人」也日漸減少,但海洋、海岸的觀光資源,也依然是金門走向觀光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資產。此外,在愈來愈講究休閒、遊憩品質的現代人生活中,親近海洋也已成為許多人的最愛,就以地區的尚義、后湖、泗湖等海灘,不分假日都可以看到盡情嬉戲的人潮,牽罟、挖蛤蜊、築砂堡、戲浪玩水,不同的海洋風情更加豐富了島民的生活。然而,在金門的許多海岸,卻因為「踏浪」而來的廢棄物而使得潔淨的沙灘、海域逐漸變了顏色,當有了令人厭煩的垃圾、廢棄物散佈沙灘,就很難看到人們深烙的腳印,相對的,海洋的生命也顯得寂寥、單調。 如何讓小島的海域、海岸能獲得更好的保護,已不是地區獨自努力就可以達成的工作,而必須更進一步尋求兩岸的共同配合,畢竟環保工作是不分地域與國界的,在維護海洋的環保工作上也是如此。「金門縣海峽水域環境保護協會」成立的主要宗旨,除傳達了該會對金門海域環保的關切外,也希望成為兩岸民間的對口單位,共同推動環保相關工作機制的建立與處理。 當然,該協會的成立是推動兩岸海域環保的重要進程,未來許多的工作還必須有政府與民間力量協助,以及全民的配合,我們也希望在兩岸的合作下,讓海域更豐富、更具生命力,也陪伴著人們的生活而生生不息。
-
金馬澎立委席次不容輕言整併!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修正案」,將從第七屆開始,立委席次由目前二百二十五席減為一百一十三席;婦女席次不低於百分之三十,平地與山地原住民各三席,任期改為四年,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 然而,台聯黨團不滿「單一選區兩票制」入憲,將直接影響小黨生存空間,要求選區一併同時作調整,金馬澎、花東應各自整併為同一選區,應選名額各為一席。意即金馬澎三個縣原本是獨立選區,各擁有一席應選名額,整併後三個離島將只剩一席立委,受衝擊最大的應是同屬福建省的金門和連江兩縣,恐怕將在國會殿堂缺席,豈能等閒視之? 當然,台聯黨提整併規劃案,是別具「政治」用心。因為,近年來部分泛綠人士即不斷提出「國會席次減半」的訴求,卻在總統選前被立委沈富雄痛斥為「七月半鴨,不知死活」,畢竟,金馬澎和花東是泛藍的鐵票區,國會席次減半之後,泛藍擁有這些基本席次,泛綠勢必永遠失去國會主導權;沈氏一語驚醒夢中人,同屬泛綠陣營的台聯黨,趕緊跳出來提選區整併案,目的不言可喻! 事實上,依據中選會在第十一屆總統大選公告各縣市選舉人數,澎湖縣是六萬九千餘人、金門縣四萬五千餘人、連江縣只有六千七百餘人,倘若三個離島縣選區整併,金馬兩縣的選票總和,還差澎湖近兩萬票,金馬選得過澎湖嗎?將來國會殿堂還有金、馬立委的聲音嗎? 不可否認,金、馬離島位居邊陲,中央政府即使有心想照顧,也是鞭長莫及,特別是近年來「台獨」意識高漲,「台灣優先」的口號響徹雲霄,金馬離島已形同割不掉的「盲腸」,不但在資源分配成為絕對的弱勢,且兩岸政策不明、離島定位不清,大有「放牛吃草」任其自生自滅之勢。簡單舉個例子,十年來衛生署、健保局對金門的醫療補助款項,總額不超過一億元,給予幾個離島縣市的IDS經費,澎湖縣居民九萬二千餘人,獲近八千萬元補助,而金門有六萬一千多人,卻只補助一千八百餘萬元,簡直是天壤之別,何況,目前金門縣立醫院經費迄無著落,升格署立醫院沒有下文,且國軍金門醫院定明年裁撤,金門民眾繳同樣的健保費,卻遭到不公平的待遇,難道這是離島的宿命嗎? 平情而論,金、馬各有一席立委,然在國會殿堂充其量是「孤鳥插人群」勢單力薄,面對重大法案想要有所作為,也只能象徵性發出一點微弱的聲音,如「八二三戰役參戰官兵晚年生活照顧特別條例」,任憑金馬立委奔走疾呼,亦宛如「蜻蜓撼石柱」無法排入二、三讀程序。而今,連唯一發聲的機會也將被剝奪,能不令鄉親憂心?我們認為,金馬澎隸屬不同省份,如何整併為同一選區?況且,以前金馬共有一席立委,往來疲於奔命,豈能再走回頭路?因此,祈望包括旅台數十萬金馬鄉親,能莊敬自強,共同發出「金馬立委席次不容輕言整併」的心聲,同時,更要呼籲執政的民進黨中央能重視金門縣黨部日前中執會的建議,安排金門一席不分區立委,才能展現照顧離島居民的誠意!
-
觀光崛起在電視被摒棄的那一刻
「金門真美!可惜,就是不好玩!」 一句褒貶相參的批評,道盡了金門觀光的困境。金門要好玩,家家戶戶得時時讓電視機休一休長假,代之以遊戲、歌舞、繪畫、運動、聊天、弈棋、吟詠、讀書,用各種表演、各種比賽,點綴生活,充實生命,讓笙歌處處、歡樂處處、活力處處! 金門好不好玩?問觀光客不如捫心自問。只有金門的「土著」能逍遙自娛,樂在其中,才能推己及人,讓遊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而且念念不忘。 金門有金沙、赤土、花崗、碧海、銀濤、紫雲、藍星、朱瓦、紅磚、青木、綠茵,還有翠鳥、黃牛,有天然蘊藏,也有人文寶藏,是紅男綠女尋幽探勝、黃童白叟嬉戲遨遊的好所在,然而卻空山乏人,田園寂寥,街巷冷清!為什麼呢?因為金門人太害羞、太文靜、太嚴肅、太內向、太不會享樂!因為觀光業者坐享現成的生態資源和歷史古蹟,卻疏於投資、經營、回饋活生生的人文活動。 觀光業者口口聲聲要求開放這裡、開放那裡,要政府幫這個、幫那個,卻忽略了真正能讓觀光事業蒸蒸日上者,還包括那些並不從事觀光事業的家庭。他們的一顰一笑,會牽動觀光客的心情。因為,一個地方之所以吸引人,不能只靠好山好水,還得靠獨特的風土民情。 自娛娛人才是金門發展觀光的要件!要讓金門從寂寞中復甦,就要努力讓金門人踏出戶外,走上街頭,迎向田野,奔向海濱,步上山巔;還得要讓他們把文娛活動,移到青山、綠野、亭台、公園來進行,讓人文活動溶入自然美景。只有在無情的天地中,提供有情的交流,才能讓觀光活動永續發展! 金門有飽經世故的老者,他們有說不完的精彩故事;有巧笑倩兮、婷婷玉立的少女;有文質彬彬的青青子矜;有天真可愛,帶著泥土味的孩童;有技藝了得的巧匠、耕夫、巧婦、村姑。他們都可以是「業餘的導遊」、「不言的解說員」,只要用文化活動刺激他們,把他們納入觀光活動的個個環節。他們的身影所在,就是遊客聚焦所在。 即使不為觀光,金門人也該讓自己活得精彩一點。但是,多數的金門人,卻習慣在戶外活動中缺席,寧可如如不動,盯著電視。在戰地政務時代,入夜之後,金門人就被軟禁在家,連燈光都不許外洩。如今,戰地政務已成了歷史名詞,金門人卻仍然被軟禁在家,燈火通明,無形的監獄卻變得更小了,只侷限在螢光幕前。禁錮我們的法寶,就是家中的電視機。於是,金門只有被電視填塞的文化,失去了獨特的文化,也失去了文化的創造力! 有心的觀光業者,應該把觀光事業的興衰與居民的參與緊緊聯繫在一起。回饋他們、襄贊他們、優惠他們、活化他們、邀約他們,讓他們避開電視的輻射,加入文化活動,加入觀光推動的陣列。
-
突破僵局化解敵對促進和諧
在這次總統大選時,大家對一種現象相信還是記憶猶新,民進黨陣營的綠旗旗海飄揚,與泛藍陣營的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形成強烈對比。這種現象除了是政黨屬性不同外,是什麼樣的原因,大家心裡也有數。但世界上總統競選,有國家、國旗認同問題的,大概只有我們台灣地區了! 如今民進黨勝選,五二○總統就職大典,報載民進黨將規劃參加貴賓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這真是很有理性、明智的作法。最近民進黨青壯派立委已完成新文化論述初稿,文中明確指出,中華民國在二、三十年內,恐怕沒有改變國號的國際環境,因此將力主接受中華民國的國號。 回想大陸淪陷,據說毛澤東佔據大陸河山,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他自己也承認,如此改國號是錯誤的,才造成往後四、五十年的紛爭。因為中華民國畢竟是 國父在一九一一年首創的,他是中國的正統名稱,必有其保留的價值與功能。 民進黨內部現在出現這樣的轉變,令人刮目相看。現在我們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我們的國旗,就是青天白日滿地紅,陳水扁是中華民國第十一任總統,任何國人都要尊敬國家元首、愛護國旗、保衛國家,這是身為國家一份子的基本素養,這與統獨無關,與藍綠無關,更與那個政黨執政無關。民進黨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內取得執政權力,是憲法規定與賦予的中華民國執政黨,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捍衛中華民國國號與國旗。所以民進黨當然要認同中華民國,因為否定中華民國的國號和國旗,就是等於否定自己當選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尤其當前如果民進黨表現捍衛中華民國的決心,對國內團結有很大的作用,有助超越對立,去除台獨疑慮,化解族群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民進黨規劃五二○總統就職大典,以人人手持中華民國的國旗的舉措,表現強烈捍衛中華民國的重要性。但到目前為止,朝野仍然在國親陣營參不參加陳水扁總統的五二○就職大典、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首善之區市長馬英九、國親陣營的各縣市地方首長,要不要出席參與等幾項問題上打轉,是不是中華民國的民選總統就職典禮,最後只有執政黨一方唱獨腳戲?難道這就是陳總統口中「簡單、隆重的民主嘉年華」?我們認為如此這般,不論對執政黨或是在野黨都不是兩全其美的作法,應有謀求改善的空間。 我們誠懇希望五二○總統就職大典將屆,朝野兩黨趕快產生互動,突破僵局,化解對立,追求國家的安定與進步。
-
效法志工,提昇服務熱忱
自從聯合國大會決議二○○一年為國際志工年後,呼籲各國政府、民間組織及個人共同響應,致力倡導與推廣志願服務,並藉以肯定志工們及志願服務組織多年來的貢獻與付出。 近十年來,在內政部、文建會等相關部門的推動下,金門地區機關單位大都已建立機制,以提供志願服務組織與公共事務或諮詢的管道,進而增進社會各界對志願服務工作的認識與瞭解,同時也吸引不少民眾主動參與各項志願服務的行列,讓志願服務在金門開花結果。 志願服務項目雖然繁多,卻能因地制宜,主要區分為社會服務、文化服務、安全服務、觀光解說及一般服務等項目,其文化背景與社經條件雖然不盡相同,卻皆需深具犧牲奉獻的服務精神,在經過志工訓練後俾利志願服務的實踐。 而志願服務的推動與參加,除了借用電視、報紙等媒體工具外,親友與個人口碑相傳,亦有利志願服務的連結與傳播。眾多的志工人員,獻上一份赤誠與心力,不僅可服務眾人,彌補公部門人員之不足,更有助於社區互動與自我成長,對於社會實有廣泛而淵博的貢獻與影響。 參與志工服務的民眾,都是以自動自發的精神,獻上一己之力,這種犧牲奉獻、主動服務的精神,實乃「禮儀之邦」的優良傳統;面對眾多熱情的志工夥伴,有人稱為「快樂的傻瓜」,那種自得其樂,矢志不移的精神令人敬佩,更令人引為學習的風範。 新世紀的科技突飛猛進,行銷企劃與服務管理不僅是企業成功關鍵要點,更是經濟起飛的致勝因素,「顧客至上、服務第一」成為企業間的競爭口號,更是決定客戶走向與事業成敗的樞紐。因此,企劃要邁向成功之路,客戶越能感受尊重與熱忱,也就越能保證它向前推進一步。 當前全國大力推行社區總體營造運動,全民的參與,主動服務與犧牲奉獻的精神,都是凝聚全民心力的保證;也就是將整個金門地區營造成為一個大社區、大家庭,全體民眾,不論男女老少,都能心向故鄉,至死不渝。 企業亟待建立服務機制,以爭取客戶,邁向高峰;社區需要營造奉獻精神,俾能群策群力,眾志成城;而不論機關學校,更需推行服務風氣,促進互助互信,相輔相成。公部門提供民眾各項服務時,除須具有的專業能力外,配合親切的服務、熱忱的解答,必在民眾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而民眾自當起而效法。 特別是當今擁有志工組織的單位,所有工作夥伴們更亟需建立專業服務的熱忱,讓犧牲自我休閒時間,忙碌於公共事務的志願服務者,不致看到慵懶的員工而打擊士氣。 我們的社會不乏充滿愛心與熱忱的民眾,期待志願服務成為金門地區全民運動,每個人都能以犧牲服務的精神奉獻社會,營造金門成為熱情的島嶼。
-
深耕思想‧豐富心靈‧開拓視野
連日來本報以大篇幅刊載了「圖書館與我」徵文各組優勝作品,在每位作者的描述中,都彰顯了浸濡於圖書館或借閱圖書,其所獲得知識珍寶的裨益與潤養。誠如所言,圖書館是一座燈塔,而閱讀則是由燈塔中放射出的無數道光芒;閱讀,將人的生命意義與性情特質散播出去。 「目前台灣,已進入一個閱讀的擴張時代。」這是名作者南方朔日前為文所說的話,同時還談及最近閱讀人票選「最愛一○○小說大選」的前二十名:如紅樓夢、檞寄生、百年孤寂、千江有水千江月、沉默之島、小王子、香水、基度山恩仇記、魔戒、哈利波特:::等,有古典、現代、科幻、文學、縱使有人對前二十名的組合覺得新異,甚或震驚,但「紅樓夢」高掛第一名,可見其文學價值之高了,這也顯示了中、西圖書市場有常有變,常是傳頌,變是風潮;常是經典,變是流行。 而週前平面媒體亦公佈了「聯經三十年,十大暢銷書」二十萬本以上排行榜:如胡雪巖銷售量達一百十五萬本;魔戒銷售量八十五萬本;阿三哥與大嬸婆(漫畫書)銷售七十六萬本;讓高牆倒下吧銷售三十四萬本;千江有水千江月銷售三十一萬本;靈山銷售二十萬本。好書,人人喜歡閱讀,然而,閱讀的確可調劑生活、可吸收新知、可具有啟發性的三大好處;好書,值得推荐大家一起來咀嚼。 再如月前,英國BBC公布「全國民眾票選最喜愛的百本小說活動出爐,「魔戒三部曲」仍為閱讀人的第一名,同時,飄、傲慢與偏見、悲慘世界、伊甸園東、白鯨記:::的經典名著,依然受到「大閱讀」票選的最前排名,足見具有文學價值的好書,永遠不會退落,而TOP一百選出後,相關書籍銷售量也提升了,學校、圖書館等亦熱烈配合辦理閱讀活動。 從閱讀人的閱讀喜好,談「圖書館與我」徵文優勝作品,再論及無論台灣、各國,均對圖書的閱讀正處於「擴張的時代」時,我們認為: ─地方政府應寬列經費,充實文化圖書設備,縣政府、鄉鎮公所,應以專人負責文化、文藝、圖書館等之管理與舉辦活動及市場民調。 ─文化中心及鄉鎮圖書館,應定時添購新書,尤其經全國票選之圖書均應優先增置。 ─各級學校亦應不斷充實圖書館藏書,並鼓勵學生借閱,培養讀書興趣。 一個地區閱覽圖書人的多與少,能表示生活素質與文化水準之良窳,期望金門的閱讀人口不斷提高,而圖書館設備軟硬體也相繼提昇,則金門之「文化大縣」將是實至名歸。
-
公僕應有「搶時間、趕路程」服務精神
日昨縣政府舉行第八十三次主管會報,縣長李炷烽即席期勉與會各單位主管,應秉持「搶時間、趕路程」之服務精神,主動出發,實事求是,克盡職責,勇往直前,提昇施政績效,為家鄉用心奉獻。 而在此次會報,曾就階段性之施政重點進行討論,其中認為應該馬上做之工作事項包括:一、協調加強推動規劃整頓榕園攤販區有關事宜。對於金湖新市里攤販區,也應由政府來投資,作整體之規劃,藉以提昇整體景觀之水準,讓市場井然有序,市容得到改善。二、建議金管處在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戰史館,仿傚英國倫敦、日本廣島、義大利等地之戰史館或象徵和平之公園或紀念碑,有一個具備點燈設施,且其燈火永不熄滅之亭子,俾供地區民眾或觀光客祭祀,悼念為國捐軀將士們堅貞愛國情操;縣政府同時也可結合「戰爭和平博物館」之規劃,將此想法融入規劃案件。三、對於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大樓執行進度緩慢,應即深入瞭解問題癥結所在,切實探討責任,儘速予以克服,期以早日完成,嘉惠地區身心障礙鄉親。四、烏坵鄉長期不被中央重視,建設嚴重不足,金門只是代管,建設烏坵鄉不是金門縣政府片面之責任,建設經費不應列在金門之經費中,應如國家照顧蘭嶼、綠島居民一樣,單獨編列預算,落實照顧烏坵鄉。五、縣立醫院改制署立醫院之進展,應列為當前施政重點,積極與中央部會承辦人員聯繫,期望中央正視金門面臨之醫療窘境,以免影響離島民眾應有之基本醫療服務權益。 攤販問題,與人同在;司空見慣,不足為奇。榕園攤販區由無到有,年載已久,也就是未能慎之於始,任其自然發展,有以致之,其間僅採柔性勸導,迄今猶未導入正軌,徒有管理之名,並無要求做好之實。茲已移撥金管處管轄,宜由金管處負起規劃列管責任,儘快建立管理規劃,祗要管理方式適切可行,且能兼顧攤販生計,來日執行起來,應無任何阻礙。 關於烏坵鄉託管問題,政府不能一「託」了事,只「管」不「理」,僅重「形式」,不重「實際」,其實此一問題可就技術層面進行討論,請求政府再作實務評估,謀求更佳取代方案。因為祗是託管,何不朝著「交通方便」、「就近照顧」兩大方向研究改進。再說基於事實需要,建議政府移轉委託管轄並無不可。倘若改由台灣台中或基隆地區縣市接管,對於該鄉推動政策政令最為便捷。不必每逢參與地區政務活動,應先取道台灣,再行輾轉來金,憑添該鄉行政幹部及鄉親來往三地,飽受海陸空旅途跋涉顛簸與經濟負擔之苦。 縣立醫院改制署立醫院,已經到「燃眉之急」時刻。國防部此前正式回應,裁撤國軍金門醫院乃為既定政策,可緩不可改。對此縣立醫院林仁鑫院長、董文雅、李錫鑫主任先後撰文指出:秋江水冷鴨先知。縣立醫院即將面臨醫療艱困危機與轉機。政府責無旁貸,必需積極介入,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句句言之有徵,如同鄉親熱切期待地區整體醫療水準及品質,不因改制受到任何影響,但求有助提昇醫療功能效益。縣長李炷烽更以鄉親之苦為苦,以鄉親之急為急,再三呼籲中央正視問題所在,早日促成其事。祇是進度緩慢,遲遲見不到「好的開始、圓滿之結果」,希望大家協力爭取,期盼中央伸出援手,勿讓金門鄉親望「醫」興嘆! 掌握時間,操之在己;運用時間,操之在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誠然可貴,貴在有效掌握與運用,發揮高度效能,如果任令歲月蹉跎,時光流失,豈止可惜,且是一種負債。因而「搶時間、趕路程」正是時下公僕共同努力之目標!
-
整治山外溪標本兼顧雙管齊下!
根據報導:縣府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一億五千萬元,將分兩期整治太湖上游山外溪周邊環境,將協調拆遷岸邊違建,希望藉由截流家庭污水設計,達到防洪與美化景觀,解決居民飲用水水源污染問題。 的確,新市里和山外村的家庭污水,過去皆藉由山外溪排放入太湖,嚴重污染自來水水質,為民眾所詬病,自戰地政務時期起即不斷斥資整治,前些年也完成地下污水管道佈建,可惜效果不彰,整條山外溪依舊髒亂不堪。乾旱季節水位低落時,溪水污濁散發陣陣惡臭,河床雜草叢生,成為藏污納垢的淵藪;遇到雨季,則布袋蓮滋生,環保人員撈不勝撈,特別是每年冬季寒流侵害,溪中吳郭魚大量凍斃,魚屍腐爛發臭,不但附近居民怨聲載道,連路人皆掩鼻走避。換言之,幾十年來,山外溪是環保的毒瘤,亦是地方上最頭痛的難題! 不可否認,金門年降雨量稀少,沒有天然湖泊大圳水資源,只能靠鑿深井、築水壩或挖掘湖庫蓄水供給軍民飲用。民國五十四年最高領袖巡視金門,指示「興水利、以裕民生」,翌年,金防部派遣兵工於西洪村前的黃龍潭漥地築壩攔流,浚深一個面積三十六公頃的湖面,以匯聚太武山東麓之雨水,於民國五十六年三月竣工,命名為「太湖」,成為金門有史以來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但是軍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亦是中外嘉賓參訪的重要景點! 然而,新市街建於「八二三砲戰」之前,原本只有一條瓦房的復興路,短短幾年間迅速擴展成櫛比鱗次的商業市鎮,由於寸土寸金,兼而帶動山外村之發展,以及武德新莊社區之開拓,因而湧入大量住民和流動人口,家庭污水、工商廢水暴增,相繼排入山外溪,日積月累,既污染太湖飲用水質,亦影響環境衛生,不在話下! 去年,縣府展現徹底整治山外溪的決心,委由專家依防洪安全需求與景觀改造規劃設計,邀集相關單位、地方民代、和新市里里民召開說明會,提出未來整治改善的願景,獲得具體共識,決定拆除岸邊違建,增設河岸步道、美化堤岸景觀,希望結合太湖風景區,打造美麗新風貌,成為民眾休憩及觀光的景點。 老實說,山外溪經過幾十年的整治,所花費的金錢與人力難以估計,可惜沉痾依舊存在,且問題有愈來愈嚴重之勢。或許,過去並未委由專家規劃設計,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的土法煉鋼,難怪沒有找出問題之癥結,延宕至今無法解決。 總之,此次縣府展現整治決心,並獲經濟部水利署一億五千萬元之補助,並委由專家規劃設計,深信將能一勞永逸,徹底消除髒亂的惡名,但是,我們仍要強調,即使是人間仙境,若不懂得善加珍惜維護,亦可能淪為垃圾山;也就是說,山外溪的髒亂來源,附近的居民也該負相對的責任;如今,政府再斥資整治,除要拿出公權力,徹底消除髒亂與污染源,附近的居民更應感恩惜福倍加珍惜維護,治標與治本雙管齊下,才不失整治的意義!
-
創新普及深遠結合觀光經濟
縣府決定十月廿一日起辦理第十四屆金門縣運動會,並邀請退休體育教師楊媽輝擔任活動策劃人。日前楊媽輝特別向縣長李炷烽提報縣運會企劃內容,贏得縣長的肯定與讚揚,他對楊媽輝退而不休、熱心體育的精神表示相當敬佩。 楊媽輝係前金城國中的體育教師,曾任國家教練,辦運動會等體育活動,當然是他的專長,但由於他個人的人文素養佳,所以企劃出來的體育活動,很富有藝文、藝術的氣息,讓人感到從事體育運動活動,除了可以鍛鍊體魄,學習技能,也可以從中接受人文教育的心靈熏陶,使體育教學多元化。 回想金門縣第十三屆運動會,就是楊媽輝退休後第一次繼續貢獻專長,為縣運會活動內容作策劃的,有他的用心、積極參與,把這次的運動會企劃得有聲有色,安排了許多跳脫窠臼的相關活動,「以全民運動為目標;以教育文化為主軸;以促進觀光為導向;以繁榮地方為鵠的」。如今還令人記憶猶新,曾獲得熱烈的回響。 第十四屆金門縣運動會,根據楊媽輝提出的草案構想,這項縣運動會將以「創新、普及、深遠」與「結合觀光經濟」為規劃主軸,我們認為這樣的規劃方向非常正確,首談創新的重要,因為舉辦任何一項活動,一定要有創新的創意,才能推陳出新,讓參與的人有新鮮感,而熱烈歡喜參與,像聖火改在牧馬侯祠點燃,縣長騎馬進場,就是結合文化歷史創新的創意;其次普及也不可忽略,因為廿一世紀的體育政策,除了加強培養運動選手,就是要提倡全民來運動,以促進國民的身體健康,該次大會活動總人數預估四萬人次,真可謂普及,真正喚起金門人為主的縣民運動會。最後談深遠,更是我們所要強調的主軸,我們希望辦大型的活動,諸如縣運會,不應只是體育界的大拜拜,而是辦完以後,應留下深遠的影響力,能為下一代的後起者,留下一點足以啟發他們的文物,像籌設「金門體育博物館」,公開徵選「縣運會會歌」的詞與曲,都富有深遠的影響力,意義重大深遠。 當然任何一項大型的活動,都應不忘結合金門觀光與經濟發展,縣運會搭配推出形象商圈、農漁牧產品展售會與地方風味的小吃,繁榮地方經濟,邀請大陸、台灣組隊參賽、參觀,增加帶動參與人潮,協助金門觀光發展。 針對縣運會初步擬定的構想,將分為四大方向,我們不揣淺陋,提出如下建言: 一、檢視體育成效,發掘運動人才:應特別考評學校體育教學的成效,有計劃培養縣運優秀選手。二、推展體育運動,兼具教化功能:第十三屆縣運會時曾結合九年一貫統整課程,各課程配合體育施教,應該再持續研辦。三、建構表演舞台,全民熱情參與:應排列身心障礙的學生或民眾參賽。四、結合觀光資源,繁榮地方經濟,發動各鄉鎮舉辦民間藝術遊行或表演展現金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