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口湖別記──喜捨外公
我想我們會再相遇,如果來世還有輪迴,畢竟這一世的緣分有多難得,就算您我不是同一個姓,最終只能帶著「喜捨」告別外公。 當我接到外公離開的震撼消息,在我內心卻是非常平靜,可能今年特地回到雲林跨年,還有機會聽見他說外公老了,就沒感到如此悵然若失;我帶著叫他阿祖的孫女回家,大家一起坐在客廳聊天,依稀記得上次好好說話的畫面,即便都是跟老天爺借來的時間。 我想也許擁有美好也代表著必須承受苦痛,兒時回憶的最後一塊拼圖終究斑駁,就在移靈的最後一刻,我回頭再看看外公,那一瞬間我已淚如雨下;想起我曾獨自跟他坐在客廳涼椅說話,聽他說著子孫滿堂的人生成就,趁著午後要我扶他上車,只為見見老友、買買東西、看看風景,陪他一起找回一生中的獨家記憶。我在北返之前回頭再望了那張外公專屬的木製涼椅,雲林老家的客廳櫃上還有大家孩提歲月的團體照片,卻不知下次何時能再返鄉團聚,而涼椅上的外公身影也逐漸褪去,雲林老家從此大門深鎖,也替我們鎖住了那些曾經的美好。 人類情緒最美感的展現就是「喜捨」,我學習在正念的愛裡告別外公,即便美好將從人生列車中逐一出站,但我卻還奢望著擁抱每一刻的花火。
-
落葉歸根
「鏬妹」,作為生長在那個年代的客家農村女孩,這名字算是特別了。筆畫複雜到,沒上過學的她再怎麼努力,也寫不出自己的名字。「鏬」,夠了。夠多女孩了。因為女孩夠多了,所以罅妹從小就被送到鄰村做童養媳。雖然生活貧苦,農事繁忙,作為一個童養媳,公婆和丈夫都待她和善,她也知足了。不過在田裡務農時,遠遠看到自己的親生媽媽就在不遠處卻無法靠近,那樣的辛酸只有小女孩自己知道。 十幾歲和丈夫完婚後,陸續生下了六名子女,為家族開枝散葉。養兒育女的重擔不曾放下肩頭,餐餐番薯籤混著幾顆米粒和更多米蟲,那些勞勞碌碌的日子,也曾收錄了許多幸福的記憶。和丈夫終於從黃泥土屋搬出來,存夠錢蓋了一棟屬於自己的兩層水泥樓房。兒女相繼成家,她成了每日忙著帶孫的忙碌祖母,照樣背著孫子下田。孩子大了,稍微卸下經濟重擔,丈夫帶著她參加了好幾次農會舉辦的出國旅遊。因為語言不通,在迪士尼樂園裡跟著人潮排隊排了半個鐘頭,輪到了自己才知道是在排隊上廁所,這樣的笑話她自己說著都要笑上好幾回。 生老病死的輪迴沒有漏掉任何一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分並沒有讓她放棄想吃的慾望,幼時貧苦想吃而不可得,得了糖尿病後飲食處處受到管束,這讓她怒不可遏。因飲食控管不當進出了醫院好幾次,醫師檢查發現她腦部曾發生幾次的小中風,有輕微失智的現象,衰老來的遠比想像中快。多數子女都已離巢定居在外縣市,對於她的任性莫可奈何。一次意外在家摔倒,被送進醫院進行人工髖關節手術後,再也沒有離開,手術後,她被轉進醫院十樓,成了安養中心的住民。 六名子女說好,每週一人負責一天去安養中心探視她,也確實的做到了。他們不約而同的帶著她愛的食物去看她:魚湯、雞腿、菜包、養樂多……。看她吃得滿足快樂,稍微撫慰做子女愧疚的心。疫情無情的來襲後,禁止探視的保護政策,讓她的失智加劇退化,院方綁縛她以防躁動被自己抓傷。曾經她是那麼羨慕田裡的鳥兒自由自在,而今她是動彈不得的籠中鳥,記憶和她的語言隨著時鐘每日滴答滴答漸漸淡去。 她的肌肉流失,臉色蒼白,眼神空洞,像一條被捕撈上岸後待宰的魚。醫院在她感染Covid-19後發出了幾次病危通知單,然而失去了生活自主權,再多的醫療行為對她都已不具意義,只是悲哀。最後一次住進加護病房時,兒女子媳分批進病房和她道別,他們依從鏬妹年輕時再三的交代放棄急救不插管,但對於是不是要讓她在一息尚存的狀態下坐救護車回家一趟卻沒有共識。 「落葉歸根」,比喻長期居住在外,終究要返回家園。失智初期,鏬妹好幾次將女兒誤認作姊姊,拉著女兒的手央求著:「帶(亻厓)轉找阿爸阿姆好無?」父母的家早已不在,她和丈夫一起蓋的二樓水泥屋房,在她住進安養中心後也有了新主人。家已不再是家,回家的路迢迢。 落葉終將歸根,歸於塵、歸於土。鏬妹在生命的最後,終究沒有返家。旁人已無從得知她的掛念或遺憾。一切歸於塵土後,只能聽風去訴說。
-
尋找生命中的源頭活水
修道的高人常勸人,若能感恩接受上天美好的安排,會發現那就是對你最好的安排。基督徒也常說,順服上帝的旨意能帶來神的賜福,可是,很多人不禁疑惑,真的如此嗎? 長期以來我熱愛寫作投稿,本來都用本名發表,在我讀博士班時,同學根據我的學術研究取向幫我取一個綽號「宋明理雪」。意指喜愛研究宋明理學的XX雪。我覺得很有趣便取用為筆名,任由主編們選擇使用哪個名字發表。大多數編者選用看起來較有學問的筆名,少人選感覺較通俗的本名。 有位老牧師與我家族的長輩相識,他常來電說,社交軟體上分享文章都很好,可惜都用筆名。他好幾次向我的長輩表達遺憾,我的筆名上沒有他們引以為自豪的姓氏,況且我以前出書也都用本名……。雖然寫作之人原本不在乎外在虛名,我愛筆名更甚本名,因為可以讓我暫時忘記原生家庭的痛痕。 但是看到老牧師熱心一而再,再而三好言相勸,或許是上帝感動他來遊說,我就順服上帝吧。沒想到,當我把網路社交帳號改成本名,兩小時不到,我的肚子竟然莫名劇痛,多次腹瀉冒冷汗。如果用民間的理念言之,難道是「煞氣」太重? 一時信心不足的,尚未釐清思路的我,竟有將之改回的衝動。回想我一生中最大的不服氣,是在我青少年時期,內心時常為父母充滿「義憤」。內心不斷地質問上帝,你真的是上帝嗎?你明明知道我父母他們想要生男兒,為何生到我第五個了,你還狠心給他們女兒?在不符合父母期待的情境下出生,童年的我憂鬱少言,甚至因而幾乎成為憤青。我積極進取,想與男子們一較高下,取得比他們更加卓越的成就,如此信念下奮鬥卻只有更辛苦。 當我讀到聖經中有許多蒙恩的女子,並有個人物只生女兒,神也不虧待他們父女。《婦女聖經註釋--新約》的序指出:「傳統神學的男性主導色彩濃厚……神學的建構大體上只是反映社會重男輕女之價值的實際情況。當代婦女神學的出現可以說是對比此一神學發展之偏差的一種矯正。」因為有聖經有這些更人性之神學的開示,即使傳統神學多半由男性主導,並不代表上帝重男輕女,我找到自己不必作為男子來出生的根據,我父母無兒有女也當感謝,我的本質是女子,就應順服天意從容來發揮即可,無須與誰爭長短。自此我的人生豁達開闊起來,努力奮鬥不覺其苦。 也不會再因為有人語帶歧視地,「尊」稱我為「女作家」而生悶氣,更不會再因而糾正,或提醒他人不用加「女」字。因為我的本質為何,不會因為誰人略帶的歧視稱呼而增減。若一切如意就無須順服和認真求道了,有此從辛苦到解放的順服經驗著實寶貴,可見腹痛是一時天熱造成的,無需迷信,上帝預定的賜福安排乃必然是最好的安排。 宋儒朱熹很有名的「觀書有感」一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也給我莫大的啟示。當讀者看到表面詠物的這首詩,卻題為「觀書有感」,自然體會到這是首喻道詩。當吾人看到世間萬物,無論是方塘、天光雲影,或者那有活水流動的河渠,都是循天道自然在運轉。哪一天吾人悟道了,我們的內心就如河水般清澈、透明而無雜質。 專心求道的我一朝明白,女乃是相對於男而言,當我無須面對男性時,就應平等視之,不必有分別心。只需停止為父母和自己抱屈,順著天道而行,此時我的實質是男是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明白此天道運行之理,無論吾人做何事內心都坦蕩蕩,無罣礙在是男是女的執著。若人們能放下男女分別心,不再糾結於天道不公,心情放輕鬆的從容處世應對,順應天賦自在地展現自我,如此便是尋到上天預訂要恩賜與我的源頭活水了。
-
語言劫
「斯里蘭卡主要語言為何?」甫一進研究室的朋友,若有所思問道。 突如其來的問題,一時思索無果。相形之下,反倒是發問緣由,更挑起興致。 來龍去脈對方剛解釋起頭,便捕捉到關鍵「郵局」二字,隱約將前因後果猜了大概。他話裡郵局,地點稍顯特殊,位居大學內。 按常理郵局進駐校園、機關不足以為奇,要緊的是位置影響客群。初次前往不明就裡,大感詫異,因而留下深刻印象。 恰巧那日寒意凜冽,夾雜南部罕有的刺骨。分明下午時分,天幕一片灰涔涔,冷風中枯葉呼旋、敗落,入目景色滿是蕭瑟。 不知是否天象詭譎,校園不見人煙,踏入局裡僅見正臨櫃的兩三人,整座大廳空蕩蕩。獨坐等候區,寧靜擴大了周遭聲響,櫃檯交談異樣清晰。 語聲入耳,竟是英語!嗯……這年頭懂些英文之人多,真能達到流利溝通的人,還是挺稀罕的。況且半聽半猜,所談疑似跨國匯款、外籍開戶之類冷門話題,詞彙生僻,不免好奇。 沒留意未發現,仔細聆聽豈止最近的窗口,居然屋中所有人皆說外語!適才礙於角度,只見來客背影,這會恍然驚覺滿堂俱是外國臉孔。彈指霎那,一個古怪念頭閃過腦海──莫非這家郵局專司外語服務不成? 明知可笑無稽,但想法一經萌芽,耳畔生疏語言縈繞不絕,隨等候時間一點一滴醞釀,竟不可遏地發酵。思之汗顏,英文從前一直是成績單上的污點、求學路上邁不過的檻,至今仍無法克服的軟肋,素來能避則避。 遇到短板的心虛,催生不安。不安肆虐下,可怕臆想越想揮去,越發如蛆附骨,糾纏猖狂!自己嚇自己,寒冬時節險些滲出汗來。 虛驚過後方逐漸明白,校內多外籍生,連帶附設郵局多異國人士,成就了行員優越外語功力。 原以為這頁鬧劇就此翻過,高枕無憂,孰料朋友巧遇行員在斯里蘭卡同學處,碰壁求助。其實幫忙之初,他亦雲山霧罩,聽得似懂非懂。直待嘗試以法語語法輔佐理解,總算理出頭緒,也因此懷著對斯里蘭卡用語的困惑歸來。 這事提起,讓「需使用英語」的陰霾重新聚攏……外語本身並不可怕,而是不熟悉所誘發的陌生感覺,使人惴惴不安。受惶恐干擾,即便本來尚能理解三分,也折騰一分不剩,更生憂懼。反觀朋友對語言能力自信,即使遭遇突發狀況,依然從容不迫,一步步順藤摸瓜沉著應對。
-
愛戀太湖
如詩如畫 情深緣長 幻化雲彩 深鎖心田 他日歸鄉 解其思念
-
花樣年華
說完,雙手遞給蘇非一張名片,蘇非只好打消出去瞧銀飾的念頭,收下名片,瞥見名片上抬頭印著:「達利電子公司……」蘇非楞了一下,腦子「轟!」的一聲,這世界真小啊! 侍者過來點餐,黃仕平禮貌的請蘇非先點,這是一家西餐廳,專賣牛排;蘇非明白她媽點這家牛排餐廳,就是要他們慢慢吃牛排,可以多點時間聊天,增進情感;蘇非偏不領情,她故意只單點了一客蔬果凱撒沙拉,就不再點其它,可以很快吃完走人。 黃仕平叫了牛排,蘇非看著黃仕平有點肉肉的下巴想:我若是他女朋友,一定不許他吃牛排,當然,她不是他女朋友,管他吃什麼牛排?管他會不會發胖?黃仕平清清喉嚨,自我介紹他在達利電子公司領導一小群年輕的電子工程師,他們那個小班底頗受小老板重視,蘇非愛聽不聽,頭一轉,打量隔壁女客們身上戴的飾品,看能否給她些靈感?她耳朵上戴著自己設計的拳頭般大的水晶銀耳環跟著閃來閃去,頭髮削得很短,尖下巴兒的瓜子臉,臉上一對大眼睛,黑眼珠烏幽幽,時而晶晶亮泛著水光,有時又像攏著一層霧,端看她的心情而定;她沒仔細聽黃仕平說些什麼,黃仕平說她看起來像剛畢業的大學生,她倒是聽清楚了,淡然一笑說:她研究所結業都十年了,然後就低頭安靜的吃沙拉,黃仕平也不知道再說些什麼好,默默的吃著牛排;這家餐廳開在地下室,當然看不到風景,而蘇非坐在那裏,就是一道風景。 蘇非吃完沙拉,想著要找什麼藉口先離去,黃仕平不知為什麼又提起他的小老板,蘇非皺皺眉,心想今天最不想提起這個人,偏偏黃仕平老是提他,她只好問了一個多年前,曾經不停啃咬她靈魂的問題:「你們小老板結婚了吧!」 黃仕平點點頭說:「他老婆也在我們公司!」 蘇非沒再說什麼,想起當年拒絕達利小開達生的求婚時,達生用力的在蘇非肩膀上咬一口,痛得她流出眼淚,達生紅著眼睛,狠狠的說:「就是要蘇非一輩子記住這個痛!」 蘇非氣得要去抓達生的臉,達生一把抓住蘇非的手說:「不用在我臉上留下妳的烙印,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妳!」 蘇非想一想,愛問不問,到底還是問了:「你們小老板娘的娘家,應該也是很有錢勢名望的家族!」 黃仕平點點頭說:「兩個家族結合起來,真是所向披靡!」 蘇非在心裏冷笑,想起達生姐姐一臉氣勢凌人的樣子,說她這個無錢無勢的私生女,配不上他們的家族!說完,放了一張支票在蘇非的桌上。 蘇非發現達生的姐姐裝扮很高雅素淨,身上除了一襲香奈兒白色褲裝,一枚蒂芬妮彩鑽,後背一個LV背殼包,其餘裝飾全無,看得出達生的家族,不是土豪或暴發戶;難怪達生自有一種沈著的貴氣。 她把支票撕得粉碎,往達生姐姐臉上一丟,罵道:「滾開!」 達生的姐姐冷笑道:「別妄想飛上枝頭,妳就是飛上枝頭,也還是一隻麻雀,我弟弟為了妳,想放棄整個家族,我倒想看看你們這種不切實際的浪漫愛情,能維持多久?」 蘇非氣得發抖,心痛到了頂點;她其實已經拒絕了達生,也買好了機票,準備離開。她因為遊學,而認識在當地讀博士的達生,進而相戀了兩年多的美國。 回台的機場,意外的遇到那個偷生她的渣男,是特地來接她的,她這次沒有拒絕他,默默的坐上他的車。 從上車一直到下車,蘇非沒有開過口,那個她應該叫父親的男人,說了一些要她忘記美國,說他雖然是窮教授,還是很願意繼續照顧她,希望她能讀研究所,讀到博士都行等等的話。 蘇非很想問:既然沒有要娶她媽媽的意思,為什麼要去勾引她媽媽,還生下她? 他好像知道她在想什麼,解釋說:「妳媽那時白天當櫃姐,晚上在我兼課的夜大學讀書,年輕時的她長相白淨清甜,又很崇拜我……妳要知道……任何男人都抗拒不了……。」 這段逃避責任的話,蘇非即使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氣憤填膺! 她紛紛亂的心在餐廳裏四處亂飛,只留下一個惹眼的空殼子坐在黃仕平面前;黃仕平卻一無所感的繼續說著話。 直到黑妞突然出現在餐廳,蘇非楞了一下,心緒才重新回到餐桌前。 身材越來越像葫蘆的黑妞,身旁挽著一個比她高壯許多的黑人;黑妞看見蘇非也楞了一下,然後若無其事的和她的黑人伴侶在另一個角落坐下。 蘇非看過一本研究心理學的書說:「人的喜好是有慣性的……。」看來黑妞一定是喜歡黑種人;才會老跟黑人混在一起。 黃仕平說他今年四十一歲了,原本是不婚族,「那你還跑來相親做什麼?」蘇非在心裏罵道: 他現在想結婚,是有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說道現在的養老院,即便再高級,如果沒有後代,孤家寡人在院裏,還是會被裏面的看護工虐待,他們欺負你無依無靠,就是死了也沒人來收屍,何必費力來照顧你,如果有個後代,他們會比較顧忌。 黃仕平將身體往前傾,很誠懇的說:「我們這一代,已經不在意什麼孝不孝順,我們的父母也盡量不敢麻煩我們,我們都如此,何況我們的下一代,這是我不想結婚,生下後代的原因,生來做什麼,一點也不划算,而且外面多的是只想找一夜情,不想結婚的女子,我很容易解決我的生理問題,我何必結婚,給自己找個花我錢的人?」 蘇非心想,看不出這顆土豆,這麼會精打細算,這種人在達生的公司,是達生的幸還是不幸? 黃仕平繼續說:他改變主意,想結婚生孩子後,已經去檢查,自己的生育能力很正常,若蘇非生育能力也沒問題,希望蘇非能接納他,他還沒有遇到像蘇非這麼令他心動的女子,他公司的工作很吃重,很忙,他又還在讀博士,所以他沒什麼時間陪伴她,好在蘇非看起來很獨立,若她願意跟他結婚,他會全心全意愛她。 蘇非不知道該笑還是該生氣,剛好黑妞傳line過來,說黃仕平配不上她,提醒蘇非: 「我們雖然已經走在花樣年華的尾端了,但也不能挑顆爛竽充數……。」 蘇非回說:「她從頭到尾都沒看上他!」 蘇非在餐桌上,放下她該付的餐費,站起身對黃仕平說:「我還有事,得先走了,結婚生孩子的事,您另請高明吧!」 蘇非走出餐廳,停在那間銀飾店前,打了個電話給她媽: 「媽,妳放心,妳老了,我會養妳!」 她媽又驚又喜的回答:「我不用妳養,我老了以後,會去住養老院,不會拖累妳!妳倒是告訴我,今晚的約會怎樣?」 蘇非說:「去什麼養老院,媽!妳記牢了,我就是妳的養老院!」(下)
-
奉茶
到福山植物園參觀,在停車場,看見了約莫一層樓高的大茶壺,令人會心一笑,不禁想起了早期電視上面演的奉茶橋段,還有前幾年,某明星替航空公司拍攝的奉茶公益形象的廣告。 雖然我的年代,沒真正見過這樣的場景,但是從一些影片中,還有長輩口中得知,早期人們生活沒有現代的便利,那些來往的行人或是肩挑重擔工作的工人們,家中帶的水如果沒了,那時候也沒有如此便利的超商可以買水喝,於是一些善心人士會煮一大壺開水,放在路口,樹下或是廟口,讓口渴的人,如同在沙漠中看見了甘泉般,而這茶水是適當的解救讓人解渴。 或者是,現在有些人默默地背著很重的茶水上山,放在特定的地方,讓前往爬山的人們,可以在大汗淋漓下,喝上一口如甘泉般的水,而這些義工,都是一群默默的行善者。 那些默默的奉茶者,都是出於無私的包容跟分享,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或許是那個年代人的純樸,出發點是想讓人及時解渴,於是善舉動默默的、幽幽地在早期年代實行著,這些善行無疑是那個年代的純真美。
-
人間懸月圓
月糾纏詩人墨客久矣 自蘇軾縹緲孤鴻影 到管管(狀告月亮) 看膩城市高樓 繁街 讓我們廢一陣吧 來自天涯海角的男女 解凍春風 沿銀河飛奔 站在山脊線月亮撞上 格子襯衫,一束光影穿大葉桃花心木 撿起幾片風帆作時間印記 大笨鳥眼前找蚯蚓 小松鼠找月光捉迷藏 賞月不僅是離人 滿月預告人間美好 惟幻影不易保存 瞬間被雲朵掩蓋 滿月也會殘缺 遙遙站在陽台 看月亮攀爬窗口 隨夜「遠走高飛」 舉睫不悔的靈丹 療癒許多人鄉愁 註:記七月十四日大滿月,小小的美好。
-
【兒童詩】割草機
割草機 是沒用的,你看 吃了那麼多的草 最後卻跑不動了 小羊、小鹿 也是吃了草 卻越跑越快 而且還會一直長肉…… 爸爸!媽媽! 我們可以—— 把割草機的錢省下來 買一隻小羊或小鹿啦! 要不然,至少 買一隻兔子 回家吧!
-
喜把八田與一詩帶到金澤市
嘉南大圳八田建, 喜寫八田詩一篇; 文友遠遊金澤市, 把詩貼在銅像前。 ——〈喜把八田詩帶到金澤市〉 我《詩寫台灣》寫了三位歷史人物,一、趕走荷蘭,開基漢人移民台灣的鄭成功;二、清代建曹公圳,灌溉鳳山農田的曹瑾;三、日治時代建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灌溉嘉南旱田的八田與一。 八田與一是日本本州島北邊,日本海海岸石川縣的金澤市人。1910年,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學科畢業,24歲就來台灣參與桃園、台南、日月潭之埤圳、水道、電力的調查設計。 1920年,八田與一在台南官田溪烏山頭,負責設計並建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很有膽識地以灌溉整個嘉南平原為目標,開挖引導曾文溪水源的3000多公尺烏山嶺隧道,和長達16000公里的大小水圳路,一舉解決嘉南16萬甲土地缺水和含鹽分的貧瘠困境,使可種稻,是當時世界第三大水庫。 整個工程遭遇經費與工程的困難,歷時10年,終於在1930年完工。開始負責設計建造時的八田與一,才34歲。 八田與一在台灣32年,一生青春歲月皆奉獻在台灣。嘉南平原各角落,皆因有圳水灌溉而農耕富庶,成為綠色穀倉。人們尊稱他為「嘉南大圳之父」,是最受台灣人民感念的日本人。 嘉南大圳完工時,水庫人員特請八田金澤家鄉的藝術家,為八田雕塑銅像。穿著樸素工作服的銅像,現在放在烏山頭水庫壩堤北端的山坡,台座刻著「嘉南大圳設計者八田與一氏像」。 我到烏山頭水庫旅遊,瞻仰了八田與一像,感念他建造嘉南大圳的功業,寫了一首〈八田與一〉詩。是《詩寫台灣》的一首歷史人物詩: 八田少壯來台灣,建造水庫烏山邊;水灌嘉南十萬甲,功隨圳水流萬年。 八田與一的故鄉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有金澤偉人館,將八田與一列為金澤偉人之一。台南人許文龍感念八田與一建造嘉南大圳的功澤,依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雕塑了八田與一的半身像,捐贈給金澤偉人紀念館。銅像寫著:「台灣水利之父八田與一技師」。 2015年3月,十多年未見的高雄文友梁小姐,說她馬上就要到日本北部自助旅遊。 我問:「有經過金澤市否?」她說「有。」 我一聽大喜:「啊!太好了!這麼巧。我有寫一首八田與一的詩,他的故鄉金澤市有一金澤偉人館,內有八田與一的銅像。」就把所作八田與一詩以A3紙列印,請她帶去,旅遊到金澤時,如時間許可,就把詩拿去金澤偉人館的八田與一銅像前,向八田致敬,並拍照作紀念。 台灣人到日本旅遊,大都到熱鬧和多古蹟名勝的東京、大阪、京都、北海道,會到北部偏遠的日本海海岸線旅遊的,太少、太少了。 梁小姐真的很熱心和很有雅興的把詩帶了去,旅遊到萬里迢迢的日本北部金澤市時,就專程把詩帶去金澤偉人館,把詩貼在八田與一的銅像前,來向八田與一致敬,並拍照回來。 當我看到把我所寫的八田與一詩,真的貼在汪洋萬里外的八田與一故鄉,金澤偉人館的八田銅像前的相片時,實在是歡喜感動不已。 我就又文思敏捷的寫了一首小詩,來記此《詩寫台灣》之特別珍貴奇巧的跨國文學情緣: 嘉南大圳八田建, 喜寫八田詩一篇; 文友遠遊金澤市, 把詩貼在銅像前。
-
花樣年華
半夜被電話鈴聲吵醒,蘇非摸黑拿起電話,對著話筒沒有說話,一句髒話卡在她喉嚨裏。 電話那頭傳來黑妞的聲音:「沒看過有人穿旗袍比張曼玉好看的!」 蘇非在心裏罵道:「關我什麼事?」 黑妞繼續:「看過花樣年華沒?」 「看過!還是被妳強拖去看的。」蘇非忍著氣,把衝到嘴邊的三字經硬吞回去。 黑妞興奮的說:「梁朝偉在花樣年華裏好迷人,真想嫁個像他一樣的男人。」 蘇非冷笑:「這種悶騷男人,跟他生活在一起,肯定把你悶死!」 不管黑妞想再說什麼,她掛掉電話。 她翻身想繼續睡,卻是怎麼也睡不著,肚子還咕嚕咕嚕叫起來,自從實施168減重方法後,她總是早早上床睡,又總是半夜被這個城市的各種聲音吵醒;救護車聲啦!改裝機車的鬼叫聲啦!隔壁小夫妻的吵架聲啦……唉!算了,肚子餓得難受,要減重,明天再減,今晚先填飽肚子再說;何況她又不胖。 她起身,找到一包韓國泡麵,再從冰箱抓出一顆蛋,兩把青菜,穿著拖鞋,「踢踏!踢踏!」到廚房煮泡麵。 剛開好瓦斯爐,電話鈴聲又響了,她關上瓦斯爐,丟下泡麵,跑回房間,拿起電話罵道:「妳有完沒完呀!」 黑妞這下真的惹火她了,她正要繼續罵,電話裡傳來的是她媽的聲音: 「小非子,妳還沒睡呀!熬夜要不得哦!」 她吃驚的問:「媽,有事嗎?這麼晚!」 她媽的聲音,聽起來像歷盡蒼桑的……老鴇,幽幽的說道:「第四台在演花樣年華,我剛看完!」 她沒出聲,等她媽說下去。 她媽嘆了口氣,聲音忽然變得尖銳起來:「那個梁朝偉真差勁,要愛又不敢愛,自私、無能……。」 她依然不說話,只是心裏嘀咕著:「媽妳這是在罵梁朝偉,還是在罵那個一直躲在大老婆裙後,卻偷偷和妳生下我的那個男人?」 她擱下電話,跑回廚房煮她的泡麵,泡麵「咕嚕……咕嚕」滾,她跑回電話旁,全然不理電話裏說些什麼,對著話筒說:「嗯嗯……是的……是的。」 再放下電話,回去廚房,打個蛋進泡麵裏。 然後回去電話旁,胡亂回答:「好好,知道……了!」 再放下電話,跑回廚房,放把青菜進泡麵。 又回電話旁說:「是,是……好的,好的。」 就這樣在廚房和電話旁,來回奔波,一直到煮好麵,快速把麵全吞進肚去;咂咂嘴,大口呼吸幾下後,再到電話旁,輕聲細語的對她媽說:「媽,說了半天,妳該去睡了吧,我也要去睡了,晚安!」 她故意打了個大哈欠,聽到她媽那頭說:「好,去睡吧,記得相親那天要穿得像個淑女啊!不許穿破牛仔褲。」 「什麼相親,我怎麼不知道?」 「咦……妳剛才答應的!妳還滿口好的,好的,不許反悔!都四十歲了,還要拖,妳想當老處女啊!」 「媽,我今年三十六歲兩個月又三天!」 「三十六歲了,有那麼老嗎?還記得妳剛出生的可愛模樣,怎麼一下子就三十六歲、還兩個月了,不行,這回一定要去相親,對方聽說是電子新貴,很配得上妳,妳要不要去租件旗袍穿,我看張曼玉穿旗袍很好看,妳穿旗袍不會輸張曼玉,這樣罷,我陪妳去,給妳壯膽……。」 「媽,不用妳陪,我去,我一定去……。」 放下電話,她睡意全消,打開電腦,想將客戶委託的兩條銀鍊設計好,腦子卻一片混亂,她嘆了一口氣,她媽就是有這個本事,總是把她平靜的心情攪出許多亂絮來。 幾天後,她半夜打電話給黑妞,電話那頭傳來黑妞睡意沈重的鼻音,她不等黑妞發脾氣或埋怨,先發制人:「怎麼這麼早就睡了!」 黑妞那頭慢吞吞說:「不早啦!都半夜兩點了,有什麼事求我,說吧……。」 「要請妳代我去相親,事成後,我送妳一個鑲老蜜蠟的銀戒指!」 黑妞「喀嚓!」一聲,掛掉電話。 自從被她媽知道,黑妞老代她去相親,她媽淚眼汪汪的把黑妞罵得無地自容後,她再提起要黑妞代她出征去相親,黑妞一定二話不說,掛斷電話。 黑妞其實並不黑,膚色像奶白色的鳳梨肉,大學畢業後,跟來台留學的烏干達男友回烏干達,兩年後,黑妞自個兒回來,皮膚曬得像塊黑碳,還燙了個黑人頭,「黑妞」的名字,就這樣被叫開了,她也不在意;只要不跟她談那兩年在烏干達做什麼?談起來,她一定翻臉;如今十年過去了,她早就變回原本的膚色,只是不再像水分飽滿的奶白鳳梨,有點像風乾了的鳳梨肉。 蘇非走進她媽告訴她的一家餐廳,才想起忘了問她媽,要怎麼跟對方相認?她下身穿一條她所有破牛仔褲裏,最破的一條,上半身一件緊身黑毛衣,微露出緊實勻白的小腹;她巡視了餐廳一圈,發現有坐客人的餐桌旁,都坐著兩個或以上的客人,只有一張靠近角落的桌子,坐著一個像路人甲的男子,她走過去,試探的自我介紹:「我叫蘇非!」 路人甲男子趕忙站起來,替蘇非拉開椅子,蘇非坐下,看一眼對方略帶土味的方形臉,懶得開口,等對方先說話。 趁對方思考要說什麼話時,蘇非環顧了餐廳一周,餐廳是她媽選的,在一家大酒店的地下廳,餐廳外有一條走道,兩旁開了幾家商店,其中一家銀飾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想出去瞄一眼再回來,才剛想告罪起身,對座那位路人甲開口說話了,他說:「我叫黃仕平!」(上)
-
上癮的製程
那晚月光,如水 妳的背影,執意走遠 偕著月色,微酸帶淚的星子 顆顆墜落…… 釀成了那年初夏雨季 枝葉有雨,青梅掛滿 應是月光的緣故,也恐是那場雨 青梅,轉了黃。 熟成的歲月,再加 同等量的白酒,減半的冰糖 一瓶瓶,封存荒煙無人的心谷底 而等待,是一種心甘情願的發酵 成了思念的癮 即使秋霜已兩鬢 今夜的眼底,依舊,有月,東起 有月,東起。倏忽 東起,再東起,數不清的,月啊…… 夜風整夜不離去,一旁笑我 連影子,也,笑我 醒了復醉的,胭脂甜 皆是當年 妳的,字字,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