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謝謝您福生叔,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相信我娘也會很高興的。」天賜以一對感激的目光對著他說。 罔腰仔緩緩地靠近天賜,然後拍拍他的肩膀,以慈祥而感性的語氣說:「娘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也懂事了,福生叔對我們家的照顧有目共睹,為我們這個家耗費的力氣、流下的汗水,可說遠遠超過我們的至親數十倍。如不是他的幫忙而憑我這個婦道人家,或許李家的田園早已荒蕪成草埔了。天賜,千萬要記住福生叔的恩情啊!」 「娘,我會記住您的教誨,也不會忘記福生叔的恩德。我自小和木興一起長大,以後也會把他當成自家的兄弟來看待。我們兩家雖然只是鄰居,但確實是應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俗語話,所以從我懂事到現在,我們彷彿就像是一家人。儘管之前因為個性使然,不善於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這份不同於一般鄉情的情誼。可是這段時間,我已徹底地領悟到,我們兩家除了是鄉親外,還融合著一種其他情誼無法取代的親情。(二二七)
-
迎城隍的這個轉角
遊行的當下,把窄小的巷弄擠得更曲折,無法伸展的隊伍開始變化隊形,必經之路想必有經年累月的理由,走在前頭的人穿著紫色上衣寫著監察人,他真的走在最前頭,走在寫著金門浯島邑主城隍爺遷治紀念遶境巡安慶典的紅布條前面,這些字是我看著幾張照片拍到的飛舞捲曲的紅布條拼湊猜出來的,不知道對不對,帶頭的氣勢與使命感維持著一貫的步伐與快慢,我繞到下一條轉彎後的巷弄,突然很想再看一次這樣的畫面,不急不徐的步伐,帶頭者慢慢走著,我突然有點感動和尊敬,突然覺得儀式的神聖與不可侵犯,於是我又繞到下一個轉彎處等,想再看一遍,看看這隊伍的最前面,這一次心中感到更大的安慰,更多的感動。 也許遊行遶境的意義就是感恩與祈福,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迎城隍遶後浦四境,是我心底的一個悸動,隨著隊伍走走停停,我沒有一定要看些什麼?也沒有像虔誠的長者拿著香拜著隊伍中的每尊神明,甚至跟著走完全程,但我喜歡,我喜歡這一天走在後浦的煙燻味裡、鞭炮聲突然丟近身旁的驚嚇與來不及掩耳讓自己猛的跳起來、各種熱鬧的隊伍、虔誠的人們,大家不期而遇,這一天不用問你要去哪裡?大街小巷隨便你走、隨便你擠,搬個凳子坐在店家門口看遊行的老人,準備奉茶奉點心的小桌,爸爸扛在肩頭上看熱鬧的小孩,延伸加長的手機拍照神器從人群中擠出擎高,萬一不小心擠著擠著踩到別人的腳也沒關係的陪笑臉,走著走著遇到熟人,走著走著有人叫你,走來走去、拐來拐去,都會看到遊行的隊伍,可能會一直重複著碰到的表演內容,可能無法從頭看到尾,有些表演沒看到,但我不介意,廟口前停下來的扛輦的步伐堅毅的前進後退有節奏感的如同一首詩歌,在鞭炮聲裡跳彈,跳到人們聲聲祈禱裡,跳到人們心坎的願望裡,這屬於金門人敬神祈禱平安的一天。 一直認為小時候我也有去妝人,坐在蜈蚣座上,但無紀錄可考,每次看到小朋友坐在蜈蚣座上的模樣就覺得是年幼的自己,曾經怯生生的坐在那上頭,同時感到驕傲無比的寵幸。自己在幼年時候常常覺得我的生命要與他人不同,我不能如此平凡的活著,我要創造一些不一樣,即便後來發現那只是一種想法罷了,卻清楚記得當時的勇氣與內心極度想要擺脫現況的心,擺脫小島看不見遠方無比膠著的急促,等著快快長大的明天,妝人的神聖與獨特也許滿足了小小心靈的夢想。 而那個轉角的巷弄一直在記憶深處,那年我在巷弄十字路口靠近南門境民族路210巷舊家的這頭,也是歷史建築何家洋樓的門口朝前方一點,看著父親拉二胡走過窄窄的光前路,對面看過去的建築物是當時的公廁,那時的公廁算是新穎的建築,看到父親拉二胡遊行的身影豎然起敬,有種感動,其實在當時的我並不十分了解嚴父,但像是今天的感覺,一種神聖純潔不可冒犯的隊伍,那次是我對父親感到與有榮焉印象的情況之一,只能遠遠看著,深怕一靠近夢就碎了,父親的身影就不見了。 今天就在自己勇敢面向隊伍反向走去的同時,有一種穿越夢境的感覺,巷子底有一轉折處,像夢裡出現過,往左邊走下去是一條更窄小的弄巷,窄小得彷彿沒有路,這時一位老人坐在輪椅上定睛的看著我,極其面熟,我本該停下腳步問候,但此刻的我無法停下,必須繼續走入夢境,那年在夢裡跟著媽媽走著走著,聊著聊著,還想不起來當初說了些什麼,此刻卻已雙腳微抖迷茫的走到了弄底,出了弄左邊是舊家,右邊是許氏宗祠的廣場,微妙得分不清是夢是實,為什麼我總在自己的家鄉如夢似幻的穿越,夢著熟悉的場景,是眷戀?還是曾經。夢裡曾有幾次經驗,走著走著來到古厝巷弄熟悉的穿梭,遇到熟人問候近況。 稍早在光前路王星源舊宅碰到拍照的小學同學,聽說等會的遊行隊伍遶過睢陽府之後會再遶來許氏宗祠,其實我可以在路旁等著隊伍再次經過,因為走過剛剛夢裡的窄巷,已乏力再走,再穿越,聽著遠方的鞭炮聲,經過了幾棟老人已經離去的老房子,感受著這一天微妙的境遇,內心需要休息片刻。 回到家想到弟弟送的影片:金門島之戀,1958年的台灣海峽兩岸戰況電影,男主角石原裕次郎演的武井醫生,從日本搭船到金門的船醫,在洋樓上看到昔日救過的金門女孩出現在後浦光前路上,遂一路追趕尋覓,跑著跑著跑到了我舊家門前的巷弄,也是我今日穿越的巷弄,回到家又把電影拿出來看一遍,讓情緒滿足於1958年的金門,當時我還沒出生的金門巷弄,823砲戰的烽火下,我想像在這些巷弄中曾經發生的慌亂與不安,時間讓我回到了幻想又真實的當下,沒想到這部影片也滿足了我此刻的心情,那些老房子與場景告訴我當年的貧窮與房子的簡陋,是跟我現今所住的修繕完成的古厝有很大的不同,原來時光已經穿越了60年啊,而這巷弄這金門卻永遠是我彌足珍貴的人生,我心底的迎城隍,永遠的廟會,永遠的祝福。
-
老街歲月
台灣有許多老街,位於新竹與桃園邊境上的湖口老街,雖然沒有九份、三峽、大溪老街知名,但曾經在這裡迴盪的故事,卻令人難忘,因為曾經被喚為「大窩口」的大湖口,一直隱藏著許多淒美的歲月。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歲月的遞嬗,窩口與湖口之間何時畫上等號?無法從太多的文獻資料中找到答案。走過位於楊梅西方,南窩、羊喜窩、糞箕窩三座小丘陵環繞的盆地--大湖口,有多少人知道一八八七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曾經在這裡設站,如今,也隨著鐵道路線的遷移,商業逐漸凋零,令人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人口密集的村庄,也是清朝與日據時期的地方行政中心。 當時鐵道路線從基隆經楊梅至大湖口後,往紅毛田的方向駛去。紅毛田,竹北的舊地名,荷蘭人佔領台灣時,曾經在這一帶屯田耕作,以供養軍隊,所以,當地人稱為紅毛田;而鐵路設計之初,當時的大湖口火車站房每天有六班車往返於基隆、新竹之間,每天載客量約為四百人。由於生活的貧瘠,有錢而且捨得花錢買票搭乘火車的人,大多數是生活還過得去的生意人,一般靠著耕種幾分地過日子的農民村婦,颳風下雨上街都選擇步行,而長久赤足走過廝守的土地而留下了厚繭,也讓兩條腿更習慣於翻山越嶺,習慣於繼續堅持過苦日子的生活! 當時燃燒著煤炭的火車,磨磨蹭蹭從楊梅到紅毛田,一路上,穿越稻田與丘陵而去,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黑色蜈蚣貼著地面,緩緩爬行。由於必須仰賴炭火燃燒作為推進的動力,加上這一段路的坡度陡了些,火車行經此處時常像喘不過氣來似地,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才能爬過去,加上因路基不太穩固,於是,許多傷亡的悲劇就在瞬間的驚呼聲中發生了。 於是,當時仍治理台灣的日本官吏決定將鐵路改道,經過了審慎評估與折騰後,放棄了老街原有的車站,把鐵軌拉直了,路線就是現在的楊梅、富岡、湖口、新豐、竹北、新竹、竹南……一路往南台灣的方向直奔而去! 大湖口街有三條,包含街頭、橫街、新街,其中,街頭最早建立,其次是橫街,而最晚興建的新街,就是一般人所稱的「湖口老街」;車站易位了,原來設置於老湖口的機關,開始往新湖口的方向移動,留下來的人獨自廝守著這裡的每一吋歲月,一如老街另一頭歷史久遠的三元宮,於老街興盛時,一直是做生意的好地點,香火以鼎盛,四面八方湧入的商人路過時,都會進入廟裡燒一炷香或磕頭祈福,如今,也因為人潮的散去而逐漸沉寂寧靜。 老街旁,造型特殊的天主教堂曾經是大湖口車站所在地。鐵道遷移,車站拆除後,興建了天主教堂,如今,教堂已經沒有神父留守了,也沒有排著長長隊伍等著領麵粉與救濟物資的群眾了,神父與牧師離開了湖口,教堂就慢慢蛻變為民眾活動與展覽的場所,而挑高地基的設計、紅色的莊嚴大門、兩排昇高的樓梯、拔尖十字架的宗教特徵,比起老街屋舍的和洋混合風格,有著全然不同的趣味,也記錄著湖口的變遷歷史!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老街成為方圓百里的居民到這裡走動的市集,除了添購日常用品之外,散心的人也相當多,除了布店外,還有賣糖的、賣糕餅的、賣茶葉的、賣雜糧的、中藥行……尤其是車站附近聚集了許多挑著農產品兜售的小販,買賣盛行,熱鬧的景象還一直存留上了年紀的老婦人心中! 走過老街,古樸建築的騎樓,文明的交易正在進行著,冰棒、客家點心、小孩的玩具、樂透彩券……等待稀疏的遊客上門,熱絡的故事也繼續傳承著……。
-
天下的情聖-斑鳩
難道你是一代帝王 你的身分那麼神秘 說起來你真是唱歌的高手 作曲和作詞 你是一手包辦 你的歌聲 誰也搞不懂 那一句是曲 那一句是詞 反正嗎 你的歌聲非常特別 也很動聽 說你是調情高手 情聖 非常恰當 普天下的好朋友們 你仔細地聽吧 牠又咕咕咕地唱起來了 不斷的歌唱 不停的歌聲 無寧說 那就是一首 最令人陶醉 而且又迷人的情歌啊
-
妙事三則
氣功課 我有次去上氣功課,氣功師父教同學擺出氣功姿勢,接著說:「吸氣--吐氣--」。 「噗!」空氣散發一股臭味,就有同學大叫:「誰放屁?」 師父笑著說:「練氣功放屁是正常的,不需要說出來。」 買鞋 我有位家人的腳很大,不易買到尺寸適合的鞋子。 他有次逛鞋店,看到美國知名籃球員代言的球鞋,在想:「 美國人的體型很大,應該沒問題吧?」 結果他拿尺寸最大的球鞋試穿,仍穿不下,就跟店員說:「籃球員算什麼咖,我都比他大咖呢。」(附註:腳的閩南語唸法為「咖」) 坐在馬桶上看電視 最近家中的浴室整修,馬桶跟電動沖水器一起放客廳,我和哥哥就坐在馬桶上看電視。 哥哥說:「坐在馬桶上看電視真有趣。」我說:「是呀,沖水器按鈕改裝成電視遙控器,水量按鈕是調頻道,水溫按鈕是調音量,沖水按鈕就是電源開關,那更有趣。」 哥哥聽完後大笑,說:「服了你!」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想不到這些日子來,你竟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僅知書達理,亦略知人情世故。尤其在競爭激烈的大學聯考,更考出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好成績,一舉考上國立大學,確實不簡單!」 「福生叔,雖然我如願考上大學,可是我們家的經濟狀況我自己清楚,即使是國立大學,每學期全部費用加起來,少說也得好幾千元,確實不是我們這種家庭可以負擔的。我娘為了不讓我失望叫我安心讀書,她說您會幫助我們度過難關的。福生叔,我必須先謝謝您,而且還有一個請求,那就是我將來到台灣讀書的這幾年,我娘還得請您多照顧。您的恩情,說報答可能太庸俗了,但我李天賜一定會記在心坎裡,不會是一個無情無義的人。」天賜紅著眼眶說。 「天賜,你是知道的,我們兩家是這個村子公認的歹命人,但是我們都沒有向命運低頭,也沒有被它擊倒。尤其是你娘,一個弱女子要撐起一個家更是不容易,而她還是咬緊牙關撐過來了。或許,把你撫養長大是她的責任,而今天你能憑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則讓她感到驕傲,終究她的汗水沒有白流,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可是不要忘了,考上大學只是邁向最高學府的起步,未來還必須努力四年才能踏入社會賺取人生的第一份酬勞。當然,以你的聰穎和努力是不成問題的,不過凡事並沒有如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必須努力再努力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一旦你入學負笈他鄉,只管好好讀書,不必為家裡的瑣事煩惱。你娘田裡的農事我會跟以前一樣協助她耕種,我們也會站在多年好鄰居份上相互照顧。你儘管放心好了。」福生哥誠懇地說。(二二六)
-
童 年
光復後隔年底,我出生於南台灣屏東縣佳冬鄉下單親家庭,家中有年老祖母、年輕母親、未成年的三姑及年幼胞姊、胞兄一起陪伴我成長,感謝他們長期對我童年時期一路來的照顧,目前他們雖都已經作古,但我的腦海中仍不時的浮現童年跟他們一起相處的那段不算短的快樂時光! 當我讀佳冬國小三年級時,三姑已出嫁、胞姊及胞兄也皆已到離家約百公里遠的高雄市就業,家裡就只剩我跟祖母及母親等三人相依為命。假日,我會在夜間跟隨母親到水稻田裡灌溉,收割季節時我則會在家裡禾埕幫忙曬蓬萊米濕穀、在廚房煮飯菜及燒洗澡水,供她倆回家後一起吃晚餐及洗澡用。 其他的空閒時間,好玩成性、當孩子王的我便會邀約小時的一些鄰居玩伴,在家裡看看漫畫書、在庭院做些遊戲、到家附近的湖邊釣魚、到田裡捉青蛙、到離家約三公里遠的海邊看海及參加漁家的牽罟,或者跟附近村莊的玩伴一起在三級古蹟蕭家古厝前庭打紙牌、投彈珠及拉橡皮筋等能度過愉快童年的種種遊戲! 農閒季節,有時祖母會帶著我一起回到鄰鄉新埤鄉北大武山腳下的陳姓娘家,或者到鄰村萬建村二姑家探親,並順便替親友的小孩牽紅線,通常我們都會在該兩處夜宿過幾晚後,才回六根村老家!現在回想起來,我跟祖母不在家的這幾天,僅留下寡母一人在家忙著家裏農事及出外替人做小工以維持家庭生計,實在心有不甘,但母親似乎從未阻止過我跟祖母同行,現在想起此事,母親此種無私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不已! 憶起童年玩伴們絕大部分都僅接受完國小六年義務教育後,各家小孩都因經濟因素,大部分的人就去異鄉學手藝或做些零工謀生,或許,他們的工作性質太辛勞或具危險性,又加上營養不足、交通事故多,不少的玩伴們早已作古!因為我家經濟小康,且母親重視教育關係,所以我才可以有機會接受完早期的中等及大學教育,平日,玩伴們都很羨慕並尊敬我! 我的童年時代,正是民國三、四十年代的農業時代,經濟困難、物質奇缺,讀小學時我一直都是赤腳上學至畢業,讀初中時,學校規定要穿鞋及穿制服,我為節省家庭開支鞋子都買二手鞋,每天因為我都坐早班火車通學關係,在午餐前,因為我的肚子餓得很,所以我早已把便當僅有的一顆煎雞蛋及白飯吃得精光! 所幸,我的漫長童年裡有了家人及鄰居玩伴一起陪我快樂度過,讓我覺得當時的物質生活上雖然非常缺乏,但精神生活上卻是十分的充實;當我一人獨處感覺無聊時,我便趁著母親外出工作而不在家時,偷看她總是不希望我看了後會影響課業的諸葛四郎連環漫畫書! 小一時,我的課業並不好,小二起受到班上女導師的啟發,一直至小六我都有好的成績表現,讓寄望子女甚深的寡母的臉上開始有那麼一點的笑容!
-
「雙囍」臨門
2017的春天圓舞曲雖已在身邊奏鳴迴盪,但我的腦海卻猶沉浸在2016暖冬的喜悅中,只因去年冬季吾家有雙囍臨門:一是兒子娶得美嬌娘完成了終身大事,二是結婚數年不孕的女兒終於傳出好消息,我同時升格為婆婆與外婆了! 因為我忍不住的喜形於色,有些朋友都笑我怎麼有人會為了當婆婆和變成阿嬤如此開心,兒子娶了新娘不是有婆媳問題要擔心?現代人不是都怕變老,恨不能一直保持年輕嗎?成為「阿嬤」級真的值得這麼得意嗎?當了阿嬤不是意謂悠閒生活的結束?又將開始一段勞苦心力的顧孫生涯? 我對這些還不能認同我興奮之情的朋友說:我認為身為女人,尤其是一個母親,能夠在適當的年齡晉階為阿嬤,這種幸運和幸福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恩典,自己的年輕美麗與否相較於年輕世代的薪火傳承顯得微不足道,無足輕重了。 也許有人會說我真是個傳統保守的老古板,人類都快移民外太空了,還在乎能否延續後代嗎?但我衷心認為:生命的意義在創造生命不斷的傳承,這是亙古不變的永恆價值,而一切傳承的基石都是在家庭中延續的。 何況兒女的雙喜還經歷了一番波折煎熬才換得美好的結局,叫我如何不感受尤其強烈? 回想兩年半前,兒子因眼睛老長針眼而求醫,卻被庸醫誤診為睫毛倒插恐導致青光眼的判斷,做了個割眼皮的手術,未想這卻是噩夢的開始:因為庸醫的疏忽以致我兒的眼皮手術引發細菌感染,整個眼皮從紅腫發炎到變為流膿紫黑潰爛,以致眼皮肌肉壞死,這期間飽受身心煎熬,又遭原庸醫不負責任的離職不知去向,兒子變成了醫療人球,問遍許多眼科及整形醫院紛紛拒絕為庸醫收拾爛攤子,我看著原本意氣風發,長相俊俏的兒子每日為了自己可能有失明並毀容的危機意志消沉,又因請假就醫的期間過長,恐有連工作都不保的疑慮,那時的家裡氣氛一片的愁雲慘霧,我雖口中不斷鼓勵兒子不要洩氣懊惱,心中也是不斷煎熬擔憂,後悔未妥善評估就讓兒子動了手術。 同時間,出嫁已兩年的女兒因為已有生育下一代的計畫,卻屢屢在認真做人後卻總得到失望的結果而沮喪不已,雖然我也只能告訴她此事不能強求,但亦能理解她夫家對身為獨子的女婿總有早日抱孫的殷殷期盼;晚她出嫁的小姑入門即有喜的壓力;親友出於好意的探問;同儕間紛紛已為人母的欣羨之情;再而再的在打擊她原本的自信與傲氣。 同時期一雙兒女面對人生中的挫折顛簸,他們沮喪失志的情緒時時讓我為之夜不成眠,卻又措手無策,茫然糾結,那真是人生中黑暗無助的一段經歷。 所幸當我在如此無助時,我知道我不能也絕望,雖然我的孩子已長大成人了,但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必須是他們最堅強的後盾。我只能將我的擔憂託付在每日的晚禱中,願主武裝我,卸下我的軟弱,相信一切的災難有祂美好的旨意。 感恩的是兒子的眼傷在同為醫生的兄長幫忙下找到願意為他做後續修復治療的良醫,雖然期間歷經約一年多頻繁進出醫院的折磨,經過三次的精密手術才逐漸還原兒子俊俏的外貌。也感恩兒子的上司鼓勵支持,讓他放心治療眼傷後復職。更可貴的是,兒子因眼傷反而引起年少時的同學關注並間接認識了現在善良美麗的兒媳,因為佳人的關心打氣更增兒子的信心與鬥志。真應驗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諺語啊! 如今能在兒子完婚之前,得知女兒竟然自然受孕了雙胞胎,而且是許多人渴求羨慕的龍鳳胎,所以我如何能不開心?如何能不喜形於色,溢於言表? 經過一雙兒女的暗黑時期,感恩今日得嚐雙囍臨門的狂喜,內心不禁湧現聖經的話語: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兒女之事令我更深信不疑,遭遇任何艱難不幸,只要心中不放棄希望,耐心度過考驗試煉,相信黑暗盡頭就是光明,大雨後就會有美麗的彩虹,凡事皆有主美好的恩典。 而為人母親及雙婆身分的我,也會秉持這個信仰給後世永不止息的愛,也期許這信念成為他們人生路上可仰望依靠的磐石。
-
合興餅家
清新淡雅,微甜而不膩; 柔香撲鼻,悠遊於若有若無之間; 鬆軟細緻,讓舌尖泡了個熱水浴。 高粱手作蛋糕,滋味雖然不是千迴百轉,卻也極富變化。一入口,當先叫醒沉睡味蕾的,是淡淡的蛋蛋香氣;然後微甜的奶香與蛋香,就這麼手牽著手,感情好到濃郁化不開的並肩向妳走來。如兩隻翻飛的蝴蝶,教人嚐著舒服。接著,鬆軟的質地絕對是懶懶一族與高齡者們的最愛,不必用上堅牙力齒,只需要舌尖一頂,便能將蛋糕分配給口腔中,每一塊叫喊著的、渴望嚐鮮的皮膜。就算是甜,也是當今健康當道的微甜,不是黏住舌頭、牙齒、口腔的膩;更非用上化學物質的甜─而是作蛋糕的師傅師承自父親,自行跟隨時代變化的需求,所感受而抓出的份量。 坐落於金湖鎮黃海路61號的合興餅家。透明的落地窗內,裝的是師傅的自信;牆上掛著的,是那從金門冷戰期間的血與淚之間,淬煉出來的鄉土之情;邊上陳列的,是一個個傳統糕餅模具─也是世代相傳的最好證明。蛋糕有三種不同的口味,讓最近墜入愛河的新戀人喜上眉梢的是香甜的巧克力蛋糕;給長時間互相陪伴的愛侶再濃郁一次的則是濃稠的起司蛋糕;而大眾口味正是原味蛋糕。或許,會有人說:「這原味蛋糕,不就是像台灣的雞蛋糕、輕口味木戚風蛋糕嗎?」。不過,合興餅家的蛋糕,始與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那是一段物資不豐富的年代。從那樣的時空背景下,肉類不易得。若有香甜蛋糕,必有幸福感受。從而了解到蛋糕背後的意涵,不只與一間蛋糕店,更是歷史的縮影與世代的傳承;過往的血淚與今日的光輝。只是簡簡單單的評論蛋糕當然容易,可是跟歷史淵源也就漸行漸遠了。或許,走進一家店,也走入了一段歷史;探訪一座島,也映照了自己的心靈。
-
想念的距離
妳說想念的距離 從這頭到那頭 剛好日出走到月落 時間走過妳的青春 歲月走過我的白頭 世界的盡頭 原在三寸髮絲這裡頭
-
風中奇緣 風獅爺
傳說 風的召喚 蘊含神秘的力量 呼來喚去 變化莫千 翻天覆地的能力 攀天鋪海 人皆懼而遠之 清涼暑夏之功用 透徹心涼 人皆迷而近之 混沌之年 融合一體 難辨分割 如今 數千年過往 傳說成為灰燼 幻化成口語飛箭 深埋至凡間底部 生生不息 不在有人提及 遺忘在認知中 直到風的流動 牽動著脈絡的挖掘 看不透摸不著 卻有著形體的穿梭 東吹西藏 來無影 去無蹤 咻! 飛向九霄雲外 逐漸之步 真實面貌將一覽無疑 春天微風 笑容可掬 喜歡在耳旁竊聲私語 嘻嘻哈哈地嬉戲 似乎讓人會心一笑 甜在心頭笑在臉龐 夏日雷風 曙光一束 炙熱的火焰迎面襲來 降溫互動如一時 涼透心窩心遍接納 身體肌膚受風的照護 秋入落風 片地綠意 落花有意但怒風無情 劈哩啪啦掉滿地 無情沒意心底苦痛 眼看喜氣換作遍野哀 冬寒冽風 披頭散髮 驚濤駭浪如龍捲風般 隨風倒向歪至地 事到如今並無從選 真實對錯近在眼前 劇烈之嚇 渾然不知所措 苦惱之餘 赫然 天雷巨變 誠心祈禱 抬頭望向風獅爺 為你我撐起一片天
-
【小說連載】島鄉往事
正當他們談得正投機時,不遠處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們走來,聲音宏亮地叫了一聲:「福生叔。」 「天賜,是你。」福生哥興奮地拉起他的手,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恭喜你考上國立大學,也是我們村莊第一個大學生,真是難得啊!全村子的人都以你為榮!」 一旁的罔腰仔笑得合不攏嘴。 「福生叔,謝謝您平日的鼓勵。說真的,我以前太無知了,所以不懂得禮貌,您幫我們家那麼多忙,竟連一聲感謝的話也從未說過,甚至也懶得叫您一聲福生叔,仔細想想實在是太不應該。我娘經常罵我是個『冊讀佇加脊後』的書獃子,可說一點也不假。」天賜不好意思地說。 「以前可能是你的個性較內向的緣故,所以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跟同伴或同學打成一片。雖然你在學校的課業成績都在前幾名,但你娘確實很擔心你會成為書獃子。因為你在家除了很少說話,在外亦是獨來獨往,幾乎沒有朋友,她的憂心是可想而知的。(二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