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金門出書記
幾乎每年都要來一次金門遊。香港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許秀青視此為重要會務。自從瑞芬當選新一屆會長,重擔在肩,我這「會長的先生」更是義不容辭地支持她,就做她的「貼身·機要秘書」吧! 「這一次你可以帶書回來了!」瑞芬對我說。 她說的是金門將為我出版的長篇小說《出洋前後》(金門版)。我半信半疑。這事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2013年4月下旬,金門縣文化局郭哲銘課長給我來了電郵,說我寄給文化局李錫隆局長的《出洋前後》和《鐵蹄人生》副本收到了,文化局決定資助出版,要我先選一部,我挑了《出洋前後》;金門縣文化局不需要我出一分錢,但也不設稿費,出版後只送些樣書。這樣的條件對作者的我已經是意外的驚喜和絕對滿意!文學生存環境欠好,不獨金門為然。在中國大陸出書,情況大致也是如此。那些未見經傳的作者出書,更慘,要全資自己承擔,或者換另一種方式,購買三五百本,費用相當於自費!因為要提供電子稿,時間又緊迫,我交給與我們合作已有二十幾年的打字編排公司,希望他們十萬火急地為我趕,書稿他們很快打好,因為我雜務纏身,公司連我、其他作者的書都要在上半年出版以迎接香港書展,我忙不過來,我請求在出版行業都富有經驗的校友丘安盛和外甥女鄭聚英協助校對,連我的經瑞芬審閱的後記,在五月初就全部一次透過電郵給了金門縣文化局郭課長。從接到喜訊到交稿前後用了近十天。 郭課長接到後,來了電郵說,也許6月23日我們到金門時,已經可以見到書了!我算了一下,從交稿的5月初到6月23日,不到五十天,那麼快就能見到書?我們是同行,嘗試過被作者窮追猛催的難受滋味。因此將電子稿件電郵過去後,不想問他們出書的日子,生怕給他們太多壓力。還急什麼呢?能出金門版已經謝天謝地了!何況對方說的是「也許」的不肯定式。 6月23日我們按預定計劃,歷經千辛萬苦,抵達金門。第二天上午我們在旅遊車上,我坐在偏前的座位,女導遊正在講解,突然,她把電話交給我,說縣文化局有人找我,萬萬沒想到是金門縣文化局的郭課長,他以激動的聲音告訴我,《出洋前後》印好了,他剛剛拿到手!他問我晚上住在哪裡、幾點在家,他要把樣書送來……我一一回答了。心中壓抑不住地歡喜!下午四時許,因為安排十幾位團友見縣長,我和瑞芬是其中兩位,我們先回民宿「愛玩客」換衣服,負責民宿的楊小姐說,白天有人送來兩箱書,還說先送兩箱,不夠再說。我果然看到在屋子客廳一個角落,躺著那兩箱好大箱的書!我匆忙中打開取出幾本,帶上了,因為趕著換好衣服又要出門,沒時間詳細看,見縣長時我取了一本送他,謝謝縣長和文化局為我出了書。一直到晚餐回來,我才緊張興奮地開箱,試試搬動,好重好沉,每箱外面寫著「44本」。取出書看,啊,太美了,是近三百頁的簡易精裝本,作者照片用了我全家福,封面《出洋前後》四個字用了溫潤有力的正楷,顏色以淺藍色海洋為主色調,繪上了暗紋,不留意看,就看不到什麼,但細心研究,就會發現海洋中隱約著金門島地圖。內頁的設計也頗為典雅精緻,雙碼頁邊沿是小字書名,左上角有一隻小小船隻細線畫,單碼頁邊緣印上章節名稱。非常美!叫我激動的是居然不到兩個月就見到了書!而且出得那麼好!到了25日中午到省政府,我又取了一本送給侯全寶秘書長。 28日有個晚宴,宴開二十來席。進門不久,遠遠看到金門縣文化局李錫隆局長站在其中一桌一側在向我們招手,招呼我們坐到他身邊,他有備而來,將裝了約五六本樣書的一袋塑料袋遞給我,我說白天課長已經送兩箱到住處給我,他就囑咐我簽名送給同桌的幾位課長和嘉賓。我緊緊握住他的手,對他說:「非常感謝!非常滿意!非常高興!您們效率那麼高!出書速度那麼快呀!」他說:「了了你一番心願嘛!」 為了感謝和紀念,我們和局長拍了一張相片,李局長笑容燦爛。 我也很感謝通知我出書消息、與我聯絡、送書到住處的郭哲銘課長。他為人認真、謙虛、負責。滿腹學問,是一名年紀很輕、前途無可限量的才子。有一年,我們和印尼華文作家協會的文友到金門,郭課長向我們介紹金門,還放映金門的DVD給我們看,其中不少解說詞、朗誦詞就出諸郭課長之手。文辭寫得很美!太令我喜愛了!我也很喜歡金門的繪本,我表示了渴望閱讀的意願。沒想到回到香港後不久,就收到郭課長寄來了一大箱書給我,把我喜壞了! 距離上一本金門為我出版短篇小說集《失落的珍珠》,這是故鄉為我出版的第二本書。看來,也只有自己的故鄉金門如此盛待照顧我! 下一個願望是爭取出版第三本,將我所有寫金門的散文結集成書,希望夢想成真!我此人在文學上貪心不足,希望不斷寫作、不斷出書! 謝謝故鄉,讓我文學還鄉!
-
鴉片膏
我是民國39年在外婆家(金城庵前)出生,就記得當時外婆家的神桌的右上角,有一個大概5公分高神奇透明的小玻璃瓶,內裝不到3公分的黑色膏狀物,只要有人牙齒疼痛,抹一點馬上就止痛,有一次我就問外婆(董市女士):裡面是什麼?外婆說:鴉片膏。對當時只有4、5歲的我,問過之後就把它丟到記憶的深處。至於這小小的玻璃瓶後來下場如何?也不關我的事。 民國80幾年,已忘掉確實的年份,那一年的冬天特別的冷,有一次在家人聚會時,大家都說:今天好冷。我的母親曾錫治女士說:這種天氣算什麼?日本人占領金門時,比這種天氣還冷的時候,我一大早就要到田裡替鴉片澆水,先用手觸摸看地面濕度如何?濕度不夠就要澆水。聽完之後,大家也不再討論此話題,也就不了了之。 民國93年我從台北縣新店市教職退休,參與新店市文史田調的工作,每當與當地耆老訪談時,談起日治時期一些被湮沒的史實;這兩件被我隱藏在記憶深處的事情忽然就浮現出來,心中暗想,金門日據時期種植鴉片的事,應該金門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已有詳實的報導。但心中想要解開這個謎團的念頭還是一直蘊釀著。心想外婆、母親皆已過世,這個謎對我來說或許是一件永遠解不開的謎。沒想到替我解開謎團是我的岳母(翁秀珍女士),我岳母娘家是頂堡西人,後搬至后浦向陳氏家廟租屋居住,民國17年出生,民國28年日軍占據金門時,那年她剛好11足歲,因為住家的樓上,住了一戶日軍的通譯(台灣人姓林,太太名美華,是廈門人),由於通譯太太對岳母家是無所不用其極的精神欺凌,兒時慘痛的記憶對岳母來說,是永遠無法抹除的。下面所描述的是根據岳母記憶書寫的: 日軍占據金門後,在金門大力推動種植鴉片,只要是務農之家的田地,就要求必須種鴉片,大致上鄉間種的比較多,后浦好像只有陳××的媽媽、莊××的祖父有種(此二人的名字因隱私權,以××代表)。剛開始鴉片的種子是由日軍提供,但之後就要自留種子。一般鴉片是在春天下種,秋天收成,收成的鴉片膏都有嚴格的管制;種多少,收成鴉片量多少,都有一定的標準,登記多少就要繳交多少。但有時收成好,收成量比較多,就可以暗地裡賣給吸食鴉片的人,所以在日據時期,金門就有一些吸鴉片成癮的人;有人就把這一筆賣鴉片的錢用來討媳婦,俗稱為「鴉片某」。繳交鴉片時,日本人就會根據所繳交的數量,開一張收據給你,再拿這張收據到規定的地方去換錢(日本幣)。 日軍占據金門期間,百姓的日子很苦,米是用配給的,18歲以上一個月配12斤,未滿18歲配6斤,農家因為有耕種,而且還有鴉片錢的收入,配的米就較少,每人只配給半斤,米用錢買會比較便宜,問題是大家都沒有錢。買豬肉每人都有一定的量,用現金去換單據,再用單據到豬攤換肉,豬販再拿單據到規定的地方去換錢。日軍占據金門時一律用日本錢,中國錢2元換1元日本錢,其實當時日本人在金門,雖有推行日本的紙幣與錢幣,但當時一般人還是用中國的關金。日軍占據金門有8年之久,日軍戰敗後,日本錢又變得一文不值,當時有很多人因換錢損失很大。 雖然日本占據金門只有短短八年的時間,留給我岳母是一段痛苦的回憶;我在新北市新店地區田調時,當地人對日本人的印象卻是好壞各半,普遍認為日治時期環境乾淨、治安良好,只是謀生不易,沒有地方賺錢。看來「據」與「治」還是有差別的。 僅以此文獻給我的外婆董市女士、我的母親曾錫治女士以及在那苦難年代苦難的人們,也希望能藉此文能有更多湮沒的史實重現出來。
-
荒原
一個人。一杯咖啡 世界剩下窗外那些忙碌的腳趾 此刻。我擅自想著自己的幸福 聽著惠妮‧休斯頓生前的高吭嗓音 想像嘹亮的人生飛揚。勇氣 忘記孤獨。忘記宿命。忘記人間的恐懼 一個人。一杯咖啡 我讀著漫溢意象堆疊裡的手抄詩 試圖成為字句滄海中的遊魂 記憶陳年再次重生的崎嶇底層 渡海。他鄉時空的錯置流淌 以及行履落葉遍地的街坊。田野 穿梭七○年代牯嶺街高懸的禁書背影 湧現任性與身體摸索的變遷 像街頭怔忡的言情小說少年 在千轉柔腸的眾生搖晃中 承諾絕美詠唱。李雙澤和「流水年華」 啜泣迷航的青春期。憂鬱正藍 那些民歌微微顫動的藏私 許多人生。浪漫與寫實。五味雜陳的縱橫歲月 我選擇通往煉達的普羅浮屠 淚與笑。故事裡的陰晴圓缺 一一賦別。都因時間歸於西風剪燭的荒原
-
●旅行散記 難忘的石蚵麵線
去年去了一趟金門旅遊,吃到不少特別的美食,讓我最難忘的除了廣東粥外該就是新鮮滑嫩感的石蚵麵線了。 在台灣我早就是金門麵線的愛戀者,每次在我們府城鄭成功文化節活動中,我總是會到賣金門麵線的攤子大採購,不管是原味、紅麴、芋頭還是我最愛的高粱口味,通通都不會錯過,尤其涼拌的麵線加上一點辣豆瓣和醬油,這簡單的滋味就讓我愛戀不已。金門麵線比一般麵線多了一點點的滑韌口感,據說這就是製作過程中陽光與風的傑作。所以當我踏上金門這片土地時,就一直想著一定要找機會嚐嚐這裡的麵線美食,想知道到底和自己煮的之間有何差異。 在第一天的金門市場巡禮中我們早就發現了好多家蚵仔麵線的攤子,有的人潮滿滿,有的還是旅遊書上有介紹到的。但可惜的是好吃的金門小吃實在太多了,我們一路吃一路品嚐,早就飽得不得了了,雖然被蚵仔麵線的香氣吸引著,還是決定明天再好好享用這期待的美味。 隔天,特別詢問了旅館的老闆娘哪家蚵仔麵線最好吃。老闆娘說再怎麼說還是新鮮現煮的好吃,於是我們放棄旅遊書上介紹的麵線攤而到老闆娘推薦的海產店,請老闆現點現做。 當一大碗公的蚵仔麵線端到我們面前時,著實把我們驚嚇到了。怎麼這麼大碗,蚵仔這麼多啊! 才知道這蚵仔叫石蚵,和我們本島的蚵仔不太一樣,長得雖然小,口感滋味卻紮實又鮮甜,伴著有點醬油香氣的麵線滑溜進嘴裡,對愛吃蚵仔又愛金門麵線的我來說,實在感覺好幸福。尤其這麵線還伴了煮得很軟爛的小肉塊提味,吃起來的口感多了許多豐富的層次,讓我們邊吃邊讚嘆。 實在太喜歡石蚵了,畢竟這是在台灣島吃不到的滋味,當然要再點碗蚵仔湯。 端來的依然是滿滿的豐美石蚵;價格超實惠感的大大一碗。沒有麵線蓋味的蚵仔湯,只用薑去其腥味,淡淡的鹹鮮石蚵口感,讓我們一口接著一口,就像是把大海的氣味吃進肚子裡般,那種幸福美好感,真的是難以忘懷啊! 從金門旅行回來好一段時間了,只要想起這石蚵麵線,口水好像又狂分泌起來。還是好想去金門,在牽引的力道中,石蚵麵線絕對是強大的力量之一。 如果有機會再訪金門,不只要再嚐石蚵麵線的美味,也希望能親自到海邊看看石蚵生長的樣貌,體驗一下採石蚵的滋味啊!
-
《連載》小辣椒
從小乖巧聽話的副營長,為了一個平凡的金門女孩,膽敢和高官父親和教授母親唱反調嗎?或是為了和小辣椒廝守終身而脫離家庭另組新窩嗎?儘管兩人在激情或親密過後,副營長曾給予小辣椒不少的安慰和承諾。然當事到臨頭,是否有勇氣在父母面前據理力爭,許小辣椒一個幸福的未來,還是玩弄過後一腳踢開?雖然副營長並非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可是一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他將面臨此生最痛苦的抉擇。縱使兩人的交往在這座島嶼傳得沸沸揚揚,但若以現實的層面而言,想要開花結果卻也不如他們想像中的那麼樂觀。誠然有麻雀變鳳凰的故事,但在真實的人生中似乎並不多見。故此,許多鄉親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觀望他們的發展,但願小辣椒不要受騙才好,即便沒有失身,軟綿綿的豆腐卻被人吃盡,這又何苦來哉。 19 秋霞在得知女兒與副營長交往後,雖然沒有堅決地反對,卻也有點憂慮。她掛心的並非女兒跟著他到台灣去,讓自己成為孤單老人,而是深恐女兒配不上人家。萬一得不到一個圓滿的結果,她是否能承受這種無情的打擊。 「妳可要想清楚,人家副營長父親是中將母親是大學教授,可說是官宦人家的大少爺。妳配得上人家嗎?」秋霞憂心地說。 「媽,妳是怕我嫁到台灣而離開妳是不是?」小辣椒笑著說。 「妳以為我是一個廢物嗎?」秋霞盯了她一眼,「放心好了,如果有一天妳嫁到台灣去,我照樣吃飯睡覺。我擔心的是妳會不會受騙,那才是重點。」 「妳放心,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對男人太瞭解了,不會輕易地上人家的當。」小辣椒充滿自信地說。 「不會上人家的當?」秋霞不屑地,「兩個人經常在客廳摟摟抱抱的,妳以為我不知道。」 「媽,這是戀愛中男女常有的事,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啦!」小辣椒不在乎地說。 「妳是一個女孩子啊!萬一人家得寸進尺妳怎麼辦?」
-
我擔任講師與戰鬥村坑道整建的回憶
五、於民國六十五至七十二年度,計整建十五個戰鬥村,施工期間自衛總隊編成施工督導小組,經常派員會同相關單位人員赴工地督導,發現缺點即予當面要求改進,並在工程全部完成後,在驗收前應先行做最後檢視,如再發現缺點,協調施工部隊改進,以達到實際需求。 肆、戰鬥村民防工事名稱及功能: 一、兩用堡:供作戰及人員避難之用,並分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平面式:堡體前面是作戰用碉堡,後面是掩蔽部(即人員避難用);第二種是台階式;這是配合地形而構築的碉堡,堡體內部呈階梯式,較低部份做為避難的掩蔽部,依台階而上堡體的高部是作戰用碉堡;第三種是重疊式,也是應地形需要,碉堡下層是掩蔽部,上層則做為戰鬥用途。 二、機槍堡:一般是單獨存在的,用來架設機槍之用,稱為作戰工事。 三、伏地堡:頂部只是略高於地平面,堡體大部份在地平面以下,射口比較小,內部空間也較小,用途與機槍堡略同。 四、反空降堡:具有兩種功能,堡頂層(無頂蓋)可向敵空降部隊射擊,上、下層可射殺從地面上進犯之匪。 五、指揮所:按戰備需要配合坑道施建,作為指揮掌握-即指揮官暨幕僚幹部作戰時之用。 六、防空砲洞:又稱掩蔽部,即供人員疏散掩蔽(避難)之用,即可防空防砲。 七、坑道:係以鋼筋混凝土構建,稱做「被覆坑道」、簡稱R .C坑道,具有多種功能(人員避難等)尤其能隱秘調動兵力,以減少人員傷亡,發揮最高戰力,達到「保存戰力於地下」之目的。 八、坑道內各項設備: 1、通信:裝設對講機,供指揮及各班連絡之用,所謂指揮掌握靠通信,可見通信是相當的重要。 2、照明:裝設發電機,並裝設防水日光燈,自行發電供應坑道內照明,俾利人員使用,以及當需兵力調動時,加速運動數度、爭取時效,打仗是講求時間,能爭取時間才能獲得勝利。 3、給水:在坑道挖掘地下水井,俾供人員飲用,既方便又安全,可防止敵人下毒。 4、抽水:裝設自動抽水機,因部份較低窪水位高之坑道段,會有積水現象,可適時抽水保持坑道內乾燥堪用。 5、射搫位置:若遭敵人從某處進出口侵入時,可以射殺敵人,實施分段封鎖,防止敵人流竄,予以消滅。 6、待避所:供人員休息、屯糧、屯彈等多功能,達到隨時補給。 7、進出口:選定適當位置開設進出口,俾供人員進出,並可供部隊出搫之用。 8、通風孔:每20公尺開設通風孔一處(另依需求增減),以保持坑道內空氣新鮮良好,在地面上並實施偽裝(有座椅型、花盆型,垃圾箱等),防止遭受敵人破壞或撒毒。 伍、 戰鬥村工事整建完成及驗收: 一、於民國六十五至七十二年度,在八個年度裡,整建完成十五個戰鬥村,其中瓊林戰鬥村是第一個規劃工事整建的村落,因瓊林村位於金門蜂腰部,軍事地理位置重要,所以被選定優先於六十五年施工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大戰,共軍首先計畫由瓊林登陸,企圖將金門中心點切斷,使東半島與西半島無法取得連繫,分散我軍兵力,火力,以便進犯佔領,然老天爺有眼,神明保祐,當夜共軍船隻被東北季風吹偏離航道,向古寧頭進犯本島,但被我國軍一舉殲滅,贏得最後勝利,才有古寧頭大捷聞名中外。 二、於民國六十七年度規劃「金門城區工事整建工程」,金城是金門政經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城鎮,稱得上重要據點,轄區有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等四個里(即四個中隊),以及縣政府(金門縣民眾自衛部隊聯合指揮中心),機關、學校、社團、(含中央單位)等員工戰鬥隊,故被選定第二優先施建。構成集防衛、黨政、動員經濟運作於一體之地下戰鬥網。 三、於民國六十七年起規劃,六十八至七十二年度五年,戰鬥村工事整建工程逐年完成:賢厝、安岐、頂堡、昔果山、后湖、山外、成功、斗門、沙美、陽宅、內洋、上林、雙口等十三個戰鬥村。以達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成為一個堅固的戰鬥堡。 四、歷年戰鬥村工事整建完成後,著由自衛總隊、政委會監察室、縣政府主計室(現主計處)、建設科(現建設處)暨金防部工兵組、施工部隊等相關單位派員會同赴實地辦理驗收合格後,再予呈報國防部派員蒞金驗收,經驗收合格後,依規定辦理結案及有功人員的酌情敘獎等事宜。 陸、金門城區工事整建完成及各項設備: 一、「金城坑道」由金防部調派兵工施建,自民國六十七年三月十四日開工,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五日完成,歷時一年二個多月,支用新台幣一千六百萬餘元,係由國防部補助經費及地方政府配合款辦理。 二、整建完成的「金城坑道」計有坑道2,587公尺,兩用堡12座,機槍堡6座,反空降堡1座,坑道內計有射擊位置7處,地下水井1口,抽水機16台,對講機24部,發電機1台,指揮所1座。 三、「金城坑道」計有進出口25處:(1)東門里辦公處。(2)毋忘在莒碉堡(金城鎮公所左前、已拆除) 。(3)金城鎮公所掩蔽部。(4)勝利女神碉堡(金城鎮公所左側公園,現為「東門公園」) 。(5)金城郵政局。(6)金門縣農會。(7)金城車站地下室(現為「金城民防坑道」參觀點進口)。(8)北門里辦公處。(9)金門政委會右前防空砲洞。(10)北門大成飯店。(11)金電公司地下室(舊址)。(12)縣政府圍牆角四座碉堡。(13)金門育幼院防空砲洞。(14)金城新莊右側碉堡。(15)金門育樂中心防空砲洞。(16)金門高中左後側門碉堡。(17)鳳翔新村碉堡(金門高中右後圍牆角)。(18)金門高中圖書館。(19)金門高中學生宿舍防空砲洞。(20)金門高中前右側圍牆碉堡。(21)金門高中運動場圍牆角碉堡(現為「金城民防坑道」參觀點之出口) 。 柒、結語: 民國五十七年戰鬥村時期,為民防自衛需求,即動用民力開始挖掘土坑道,到民國六十五年以運兵遣將,將地下化目標重新以鋼筋水泥構工,令人體會那時民防自衛隊員暨阿兵哥施工的艱辛,及戰爭整備的嚴峻。但在全體軍民共同戮力,流血流汗,克服萬難,慘淡經營,終於完成「村村為堅固戰鬥堡」任務,達成「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之目標」。 金門地區於民國八十一年終止戰地政務撤銷民眾自衛總隊,歷時四十多年的戰地民防組織,以及當年的各戰鬥村為應自衛隊防禦需要所構建的坑道及各種工事等,雖然功成身退,但「戰爭無情,和平無價」,則是它繼起傳達的任務使命。 以前的金門是軍事重鎮,兩岸對峙的戰地前線,在褪軍事色彩之後,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於民國九十三年間,即將「金城民防坑道」、盤山、瓊林、成功等戰鬥村地下坑道規劃,將當年軍事遺跡,活化利用,轉化為觀光坑道。前縣長李炷烽在相關部門人員陪同實地會勘之後,並期許「金城民防坑道」未來正式開放後,能夠成為「認識地下金門」的旅遊賣點。在此讓我們記起戰爭無情的歷史教訓,追求兩岸的永久和平。 (下)
-
初為人母
看到女兒我就手癢,提起筆寫下這個《初為人母》的題目,情不自禁想起「署立金門醫院」產房那晚的我,不堪回首的自然產帶來的疼痛歷歷在目,耳邊傳來那聲我從沒深深理解過的嬰啼和護士小姐告訴我孩子一切都好;瞬間,所有的恐懼、疼痛消失得無影無蹤;十月懷胎后,初為人母的喜悅 幸福湧上心頭。 孕期的這段日子並不孤單,因為你一直陪伴著我,和我分享喜怒哀樂;偶爾在肚子拳來腳踢,每當產檢超音波的時候總是喜出望外嘻嘻渣渣問醫師問個不停;每晚躺在床上,我都會情不自禁的笑著撫摸下小腹,打從心底和她打招呼,聊天互道晚安進入安逸的夢境。 直到妳出生那天一早肚子疼得厲害,急急忙忙趕去醫院檢查,醫師說還不到時候回去多爬樓梯多走走,隨時她會降臨;傍晚時分,疼痛更加劇烈,飯顧不著吃匆忙再次前往醫院直奔產房檢查,醫師又判定還不到時候,打回原形;說時遲那時快或許母女連心,我耗著不回來在媽媽的陪同和扶持下,選擇在產房的走廊走走和手握扶桿做下蹲的動作;女兒或許感受到為了減輕媽媽疼痛的負擔,自己努力在那狹窄的肚子裡掙扎,盼著我們能夠早一秒相見。醫師經過看到我疼痛得更誇張,催我再次檢查,一會辦理住院,準備接生。 當我躺在手術臺,除了疼痛更多的是擔憂不曉得是否健康和長啥摸樣,醫師們如同定心丸一樣安慰及鼓勵我撫平我的心理作用;過一段時間,一聲(啊)拉回了我的思維,護士小姐抱過來讓她貼在我的胸前,告訴我一切都好。 成為母親,在她嬰兒時期,她的睡眠比一般的小孩少,小脾氣挺大的,每次要入睡必須要抱著哄她入睡,教她學語,扶她蹣跚起步,有時整晚沒睡得不分晝夜筋疲力盡照顧她陪同她;如果我和家人嘔氣,我大可置之不理;而面對她的我如:雞蛋碰石頭,她那幼小的身體,完全依賴信任在我對她的滋養和照料,似乎她的未來捏在我的手裡;我們如同兩棵樹,枝葉相牽,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扣人心弦讓我感到莫大的安慰和自豪。 十個月的懷胎雖然有點辛苦和笨醜,讓我孕育一個健康的小生命,加入母親綿延不斷的行列裡,親身感受世界上母愛的偉大;也從曾經一身輕快的我從此有了牽掛,固執的我學會變通,任性的我有了耐心,脆弱的我變得堅強,膽小的我有了勇氣。 成為母親,我才懂媽媽那無私的愛來自於母性;等她懂事,我邊慢慢的放手,讓她去體驗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自由前進去追逐陽光、雨露、大地和水,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寶貝媽媽永遠愛你!
-
湖畔細雨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金縷衣 杜秋娘 靜極了,這湖畔之夜。 媛媛;今夜的月色真美,圓圓的明月,高掛在枝頭,微風吹動樹枝,月兒也似在晃動。清輝籠罩下的山影和樹影,相互依偎,任憑月光的愛撫。 湖上,籠覃著如霧的月色,湖光顯得格外柔媚。玲瓏的六角亭,像一朵睡蓮,靜靜躺在湖心,好美! 看到湖,便想念故鄉的親人,還有妳,我倆是在湖畔長大的。湖畔的日子,安靜溫馨,澄清的湖水,曾照映我倆,在湖畔併肩漫步,我們互訴心聲,明媚的湖水,像妳含情脈脈的皓眸。 最難忘的,是離別前夕,那夜的月色,似今夜一樣美好,妳伴著我,在亭子裡,直談到深夜,安慰我,鼓勵我,是的,我正年輕,正是為自己學業和理想奮鬥的時候,妳永遠是我的精神支柱。 這些年來,曾遭遇不少的挫折,想到妳,又挺起了胸脯,邁開大步,勇往直前。 離開故鄉的那天,是三十八年,農曆正月十六日。為我送行的,有母親和妳。 離開母親第一步時,她老人家叮嚀:「佑,媽不在你身邊,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我不忍轉過臉回答,因淚珠似驟雨滾下來,怕母親看到更傷心。 今夜,湖畔只有我一人,要向湖傾訴,傾訴對妳的思念! 我家很窮,沒什麼送給妳,妳歉疚的說,把這帶在身邊吧!妳交給我一方合鏡,讓它伴著你走遍天涯海角,找尋你的理想,期盼早日載譽歸來,我倆共享! 謝謝妳!把合鏡貼在胸前,喃喃的說:有它倍伴,我永遠不會寂寞。 妳還告訴我,合鏡裡妳的半身照片背面,節錄了杜秋娘的「金縷衣」,作為臨別贈言。 兩天後,我到了武漢。 離開故鄉時,縣城已易主,因為是學生,才許我出城。而武漢的局勢亦很緊張。我就讀的武昌育傑高中停課,其他學校亦然。所幸此時有湯山陸軍砲兵學校招考,和其他的淪落同學,考取了砲校幹訓總隊,隨即赴湖南衡陽接受訓練。 入伍訓練,既嚴格又緊張,不是操場是野外,吃的是糙米飯,不但不覺得苦,反而感到新奇。 但衡陽受訓不到三個月,傳中共要渡江了,學校要遷到廣西柳州,徒步行軍,一路櫛風沐雨,唯一的一套棉衣,濕了又乾,乾了又濕,乾乾濕濕,不到十天,我病倒了,幸運地坐大卡車先到柳州。學校抵達柳州的半個月,又前進廣州、在廣州乘北大輪船赴台,乘船時,我睡在甲板上,再次遭雨淋,病情更加惡化。 學校抵台後,即編入高雄要塞,要塞司令,由原砲兵學校校長洪士奇將軍兼任。而我,則編入了左營桃子園醫務所,診斷是傷寒,病好了,頸髮也掉光了。幸賴年輕,漸漸地又烏雲覆頂,直保持至今。不同的是,經歲月的流洗,烏雲漂成了白雲。 白雲長在天,不也是很美嗎? 三十八年初秋 ,從大陸逃難來台的人很多,真希望有 「奇蹟」出現,在人群中有妳,但我失望了。從此,不再相信人世間有奇蹟,即使有,只是在夢中,是的,我倆不是常在夢中相見嗎? 戍守金門時,某星期天,去金城看電影,因放映時間尚早,到街上逛逛,走到較熱鬧一條街,從百貨店出來一位姑娘,拖著一對辮子,背影很像妳,突然緊張了,心隨著加速跳動,不自主的加快了腳步,超前轉過身,兩人的目光相遇,多像,那對又圓又大的眼睛。 夜已涼,踱回寢室,取出合鏡的照片,凝視節錄的「金縷衣」,默然。 媛媛,非常慚愧,幾十年來,依然故我,辜負了妳對我的期望,值得安慰的是,妳有了幸福的歸宿。在此為妳遙寄一份誠摯的祝福。
-
《連載》小辣椒
即使有摟抱、愛撫、熱吻的情事,但這純然是熱戀中男女常有的行為舉止,總比激情過後失去處女身好。一旦這段感情沒有圓滿的結果,她勢必會以一顆坦然之心來面對,因為除了外貌與身材差強人意外,幾乎樣樣不如人,豈敢夢想成為官宦人家的兒媳婦。於是,一份自卑感打從心靈深處油然而生,與其將來嫁入豪門後再以離婚收場,還不如信守對母親的承諾,留在這座島嶼另找歸宿。想著、想著,小辣椒的心情降到前所未有的最低點。 而副營長呢?即使他對小辣椒展現出誠心真意,未曾計較她的出身或學歷。可是,當兩人的愛情成熟時,一旦向父母提出結婚的要求,他們會同意嗎?會接納一個來自外島、卻又識字不多的金門女孩成為他們家的媳婦嗎?縱然小辣椒有亮麗的外表,這座小島的同齡女子無人能出其右,甚至在台灣亦不多見。但官宦人家講的是門當戶對,想做次長和教授的媳婦非僅僅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而已,亦非空有一張漂亮的臉孔即可成就的。除了美麗、端莊、賢淑外,出身好、學歷高也是他們其中的選項。如此,始能在諸至親好友面前炫耀。要是娶一房出身與學識不如自家佣人的話,何嘗不是他們此生最大的恥辱。
-
我擔任講師與戰鬥村坑道整建的回憶
民國八十一年金馬地區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褪去戰地面紗,回歸地方自治及和平區域,其發展方向為觀光產業,以農業為基礎,結合閩南人文文化特色,軍事設施,鄉土風味產業,轉化觀光產業的資源,也成為金門戰地之觀光島嶼。 民國九十年元旦金廈「小三通」正式啟動,金門轉而成為兩岸互動的關鍵角色,才開始邁入發展觀光產業的新時代。尤其在前縣長李炷烽任內提示治縣願景─「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以及以觀光立縣的同時,帶領縣政府團隊攜手共進,積極推動觀光事業,不遺餘力,已有所成效,讓金門的未來,呈現觀光願景的契機。 民國九十六年我服務於金門縣林務所,某日接獲金門縣政府函;「主旨:為本府『金門軍事遺跡與民間防禦體系體驗之旅。』觀光解說員訓練需要,敦聘貴單位王清林課長,擔任講師,惠請於課程進行期間(如課程表)准予公假登記,請 查照。」 上述訓練係由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現觀光處)舉辦,其目的:金門戰地政務解除後,仍保留相當多的軍事與民防設施,豐富的軍事地景,每吸引蒞金參訪者的眼光,「金城民防坑道」即將開放參觀,期望透過解說員帶領遊客體驗金城民防坑道設施,同安渡頭蚵管哨,雄獅堡與建功嶼的行程,先期辦理本訓練,使達到遊客體驗金門戰地生活,帶動觀光人潮。招訓對象為觀光解說從業人員,於96年11月5日、29日及12月28日,分三梯次,每梯次三十人,假莒光樓(莒光書院)舉行,課程內容包括:一、金門民防自衛體系及其任務。二、軍事與文化遺跡。 我是陸軍官校工兵科出身於民國五十六年間駐防金門時,曾參與太武發電廠(當年啟用運轉時,先總統 蔣公曾蒞臨駐足)、太武山指揮所及田浦據點等軍事建設。退伍後轉任民防自衛幹部副中隊長等職,民國六十四年至八十一年時,我服務於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部,承辦民防自衛工事(碉堡、防空洞、坑道等)構建、整建(整修)管理、檢查等業務,長達十七年餘,尤其於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二年間,經辦八個年度裡實施十五個戰鬥村工事整建工程,均能順利圓滿完成,歷經艱辛努力而來的成果,實在功不可沒,正是成就「戰鬥的金門」的重要資產。因此縣政府始選派我擔任上述第一項其中之一:「坑道分佈及其構工」的課程,讓我自覺榮幸之至! 金門縣民眾自衛總隊各戰鬥村坑道分佈及其構工 壹、前言: 民國三十九年,成立行政公署,完成金門民防任務隊之編組後,在民國四十三年「九三砲戰」及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期間,金門民防自衛隊即投入保土保鄉保家的戰鬥使命,以及各項民防工事構建,道路維修等軍勤工作,並配合軍事需要,於砲戰時協助國軍至碼頭卸運及補給物質,在槍林彈雨中,犧牲生命,支援國軍作戰,發揮後勤與自我防禦的最大功能,寫下有血有淚的史頁。 民國四十五年七月,金門實施戰地政務,國防部即督導地區加強民防組訓,整建民防工事。健全民防部隊是戰地政務社會建設首要工作,即以民生與國防合一,建設與戰備並重,透過民眾組訓方式,達到人人戰鬥、村村聯防的目標,故民防自衛隊在性質上是一支不能脫離生產的民眾武裝組織。 民國五十七年,先總統 蔣公指示金馬兩地,依戰術需要,以各村既有碉堡為基礎,增建地下坑道,連接貫通,以「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成立「戰鬥村」為最具規模,期望做到生活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組成一個堅強而有體系之戰鬥體,是金門民防史上最值得研究的課題。 貳、戰鬥村的建立及工事構建: 一、民國五十七年元月十九日,先總統 蔣公巡視金門後,指示強化金門民防組訓工作,從戰術著眼加強村落的工事構築,使人人成為戰鬥員,村村成為戰鬥堡,配合國軍作戰,以阻擊敵人,發揮統合戰力,爭取軍事勝利。於是著手建立「戰鬥村」實施計畫。 二、 戰鬥村的工作是每一個民眾保鄉保土,保家保命的工作,所以建立戰鬥村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民眾,保衛自己的村莊、房屋、財產,以及保護自己的生命、家人的安全。 三、從「九三砲戰」到「八二三砲戰」初期,金門民間的防空洞掩體極為簡陋,除了村中幾個土洞外,一般民眾就在住屋內用幾個空的汽油桶,幾塊木板,上面再置幾包海蚵殼就成了所謂「防空洞」,供人員避難掩蔽之用。 四、戰鬥村民防工事的構築是金門地方當局工作的重點。當年即動員民力開始挖掘地下坑道(一般稱為土坑道),每一位民防自衛隊員均要參與是項工作,早期無機械設備,均需靠人力,以簡易工具和雙手一鍬一鋤慢慢挖掘而成,極為艱辛。這些土坑道是根據戰備需要及地形土質等狀況來決定是否開挖。但從資料得知,那時金城四個里,(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以及縣政府都有挖掘坑道,連結碉堡或掩蔽部,另頂堡、下堡等戰鬥村亦均依戰備需要及地形,土質狀況挖掘坑道。這些坑道的功用主要是用來隱密調動兵力,二方面又可為民眾避難掩蔽處所。 五、在戰鬥村週邊地形要點建立堅固據點,建築防禦工事及碉堡,其中部份外貌斟酌採用;交通指揮亭,小廟、小屋、墳墓、土堆等樣式,所謂「偽裝工事」,以免早期為敵人發現,遭受敵人火力攻擊,也使敵人處處懷疑畏懼,即使敢來進犯,亦可將敵人殲滅於村外。並在適宜作戰的民房,開設門窗牆角射口,或樓上平台實施射擊,消滅敵人於村內。 六、「八二三砲戰」以後,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與美國駐華安全分署哈吾德先生等洽商,訂立緊急計畫,籌贈建材,構建學校及民間防空洞,數達一千座,及國防部自六十三年至七十二年間,興建自衛部隊作戰工事等設施,連同歷年來,各機關、學校、社團及民間附建地下室,總計約4000餘座,概略可供全縣民眾疏散,防護與作戰之用。 參、戰鬥村工事整建計畫及構工: 一、遵照先總統 蔣公所提示的全民聯合作戰思想,督導金門地區建立戰鬥村,全縣155個自然村,依戰術需要,視人口、地形,面積,指揮掌握等狀況,併編為73個戰鬥村,以戰鬥村為單元,採軍、政、警、民合一體制。六十五年起,於15個重要戰鬥村實施工事整建,以各村既有碉堡為基礎,增建地下坑道,加以連接貫通,為有效「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之要求。 二、先由自衛總隊部選定重要戰鬥村,再會同大隊(鄉鎮)中隊(村里)及守備區村落指揮官金防部等相關單位人員赴實地勘察,依據戰術需要,地形面積,以現有人員(含自衛隊員) 、武器、裝備及各種工事等狀況,共同研討增建碉堡作戰工事,以坑道相連貫通。所增建各種工事均協請金防部工兵組支援設計。由自衛總隊部行政組擬訂「戰鬥村工事整建計畫」,(內附工事及設施要圖,人員、武器裝備表、施工藍圖等資料),並需向逐級長官簡報,發現有不符要求時,需經多次的修正,最後奉司令官兼主任委員(戰地政務委員會)核可後再予呈報國防部。 三、奉國防部核定後,再函請金防部調派兵工協建,在開工前先會同金防部、守備區、政委會、縣政府、大中隊,施工部隊等相關單位人員實地勘察,並召開協調會,共同研討施工方式及安全等事宜,互相交換意見,期使工程進行順利圓滿如期完成。 四、坑道規格及施工: 1、坑道分為主坑道(寬1.2公尺)及支坑道(寬0.8公尺),牆厚20公分,頂厚40公分,均以鋼筋混凝土施建。 2、施工方式分為「掏挖式」及「掘開式」兩種,係依據地上物建築物等情形而決定。若掏挖式施工是較困難,且安全性較為之虞。 3、因深入地下施工,且係採單面配置模板又未做防水處理(原設計未列入),每逢雨季致部份坑道有滲水、積水現象,但設計有裝置自動抽水機,俾利適時抽水之用,以保持坑道暢通。(上)
-
《鳳凰花》
一瓣鳳凰花靜躺在正午人行道上 熾紅的它已完成幾個夏天來的約定 所墜落的重力 儘由微風拈送向遠方 所綻開的香氣 已化入無邊大氣 這是一頁誰的燦燦人生畢業答詞? 刻畫著你、我或他的芳名 幸福別在胸襟、傘蓋天際 不捨翩飛 行旅又將印入來日新鮮的泥壤裡
-
真愛無「敵」
噹噹噹,噹噹噹噹…當音樂響起,美麗的新娘著著白紗衣頭蓋白紗,由父親手挽著她,父女倆緩緩的步入禮堂,新郎在那兒可是滿心期待的暗自竊語,從今後你就是屬於我的了,父親將女兒交給新郎並叮嚀著他:今後,我的寶貝女兒你可要好好照顧。 在大家看來該是幸福美滿的婚姻,背後裡暗藏著一些小故事,沒有這些小插曲的激發,就沒有今天的婚禮… 新郎小豪長的英俊挺拔,像是愛情小說裡的男主角,總是會吸引花蝴蝶靠近,花蝴蝶們紛紛的投懷送抱,對於這種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卻總是來著不拒,只要花蝴蝶們邀約,為了怕新娘小瑩多餘的擔心,他總是找個支開新娘小瑩,不外乎是今天和同事聚餐、長官要開檢討會…這種唬弄的理由;他就是這樣一點也不懂得避嫌,小瑩總是十分在意,要小豪不要再答應花蝴蝶們任何邀約,但小豪總是說:就是朋友,又沒怎樣。小豪不擅拒絕的這點常惹得小瑩一肚子氣,漸漸的小豪和小瑩常為了爭風吃醋吵得不可開交,礙於二人難分難捨的狀況下,小瑩只好容忍這些事再三的發生,慢慢的小瑩開始患有憂鬱症,家人為了小瑩的狀況,只好苦勸二人分開。 小豪總是想不透,自己對小瑩是愛到底,明明二個人是如此相愛,怎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在反覆的思考下,才知道自己那不擅拒絕的個性,使得小瑩累積許多負面情緒及壓力,最後他決定和花蝴蝶們停止聯繫,要讓小瑩放心、有安全感,再努力的把小瑩追回來。 今天是他們的大喜之日,小豪和小瑩如願的互許終生,但願他們幸福長久,真愛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