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下午茶
懶洋洋的下午,深秋的時光。 忽然看到了那張放在檯面很久了的下午茶贈券。去吧,去吧,都累了大半天了。真的,下午茶?久違了。多年來,只是像一隻埋頭耕耘的牛,不知春夏秋冬,不知世事運轉,不知小憩為何物。 走出書齋。 太陽不炎熱,灑下一地的暖。 牽起手,進了那五星級酒店。紳士淑女進進出出,豪富貴婦如走馬燈,拍什麼。我們不也是才女文士嗎?呵呵,直上二樓咖啡閣。 一年拚搏的辛勞,就在山居半日看雲觀山中消解,靈感之門得到開啟;一天的下午茶,是一天工作節奏的舒緩,讓眼睛的昏花得到休息。 一小杯精緻迷你的瓷質咖啡杯送來,嫋嫋飄散的咖啡香撲向鼻端,再也分不清那是無法抽離的書寫的文字意象還是伸手可觸及的現實場景:一杯咖啡在手,慢慢地呷,在嫋嫋上升的咖啡芳香中欣賞街上人來人往的各色眾生相,一篇散文或小說的構思就在沉思中完成了大半。 百年的老酒店,在背後拉開的古典色窗簾中展現。 人坐在那窗前的雅座,好像在畫中。 那麼經典。 甜點送來了,小小的三層鐵架,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點心在小人國的國度裏,依在三層圓臺上向我們展開笑顏,揮手致意。 心思細密。 拍攝一張,摟著,再一張,做一回都市麗人和儒雅男士。 下午的分秒腳步漸漸慢了幾拍,無窮的精力在一室的安靜和閒適中又無聲滋長;下午的彌敦道車音依然喧囂,卻被厚厚的牆隔擋在千里以外。 幾小時的慢飲淺嘗,一世紀的話題源源如水流瀉。 下午茶啊,寫稿一族的補償,閒適得那樣瀟灑美麗;懶懶散散之後又是一條快樂的魚,在文海裏暢遊一萬年。 走出咖啡閣。 渾身的咖啡香,渾身的新能量,思維無羈的暢想。 深秋的時光,再約吧,下一個懶洋洋的下午。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聽說有一位百姓當場被打死,現場血肉紛飛,死狀悽慘;有兩位軍中採買被打傷,一個老士官斷腿,一個充員兵頭破血流,剎時慘痛的呼救聲四起,受到驚嚇與輕傷的軍民不計其數,整個菜市場瀰漫著一股陰森悲慘的氣息。 萬富和添丁嫂呆若木雞地站在那擔高麗菜旁,籮筐裡微黃鮮翠的高麗菜亦滿佈著泥沙,籃子裡的青蔥亦無幸免,剛才受到的驚嚇尚未撫平,眼前這幕情景則叫他們難以接受。劉班長也許已提早回部隊,即使因砲擊而買不到菜,但部隊有戰備罐頭和有口糧,黃豆燉牛肉罐頭營養價值高又下飯,或是每桌開一罐鰻魚罐頭或酸菜,依然能填飽那些捍衛疆土的戰士們的肚子。 因此,他們不會挨餓,苦的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添丁嫂冀望今天有三十餘元的賣菜收入,勢必也隨著這發砲彈的落地而泡湯。縱使受傷者經過醫治後能復元,可是失去生命的亡魂又要以什麼來彌補?人生真是難料啊!他們的內心,充滿著不可勝數的無奈和感慨。 萬富要添丁嫂在原地稍等,他要到停車場看看,劉班長他們單位的採買車是否已開回部隊。如果他人還在車上,想必會信守承諾,把之前預定的高麗菜和青蔥買下。萬一劉班長已離開,他們也不能在此地空等待,必須儘快地回家幹活,唯一的是,又得花費力氣把兩籮筐高麗菜挑回家。(五十八)
-
愛聽廣播的歲月
從小就愛聽廣播,那時候,幾台小電晶體收音機,是我們全家生活的重心,也陪我走過純真的童年,苦澀的年少歲月。 當年的我們,常收聽各個電台的廣播節目。在傍晚七點到八點的布袋戲,是哥哥和我最喜歡的,精彩的黃俊雄「六合三俠傳」的布袋戲,每天情節不同,故事內容生動,相當吸引人。「結果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常在最緊要的關頭響起,讓人期待隔天的來臨。 夜晚八點到九點的聯播節目,在那時家裡沒有電視和報紙的情況下,是全家精神生活的寄託。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每個星期天的八點聯播,都由中廣的廣播劇團演出精彩的單元劇,劇情改編自寫實小說,情節溫馨感人,令人盪氣迴腸,每位劇中的男女老少盡職的說唱逗趣演出,似乎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畫面,把家人帶入另一個時空。每部廣播劇都在反映現實人生,讓人意猶未盡。廣播帶來課本外的知識,讓精神生活更充實,為貧乏的童年歲月增添豐富的色彩。 有時,為隔日的農作,得提早上床。我把收音機放在耳邊,清幽的音樂和流行歌曲,陪我一起做夢,進入美麗的夢鄉。有時,星期天晚上令人難忘的廣播故事,總是會沉思冥想的難以入眠。那種感覺,彷彿是山澗的清泉,潺潺緩緩地流淌著……。 逐漸長大,在田間工作,在腰間皮帶上繫著小收音機,收聽電台的節目。在田間工作的單調而乏味的時光裡,因為聽聽廣播的音樂和嘻笑逗唱的節目,在辛勞的時光裡也會過得特別快。不管多炎熱,音樂和歌曲的流盪,使心靈得到一股清涼和慰藉。 早期,只有一台電晶體收音機,全家長幼有序,由姊姊們先收聽,她們陸續出嫁後,那台收音機便落在哥哥的手上,哥哥到異鄉求學便輪到了我。每次田裡種花生或美濃瓜,需要鋤草,一大早起床,便找尋收音機的蹤影。那一段歲月,收音機伴我快樂的成長,連洗澡、如廁,也帶在身邊。 有一次,我上在豬圈內的廁所,把收音機放在豬圈圍豬的磚牆上,非常喜悅的陶醉在講古的節目中。沒想到才過一會兒,就聽到一陣破碎聲,很快就聽不到收音機的聲音了。等到出了廁所,才發現到我心愛的收音機已經被老母豬一口咬碎了。看到那體無完膚的收音機,我頓時眼冒金星,腦海一片空白,悲憤極了! 在半個多月沒有歌聲陪伴的日子裡,生活和工作老提不起勁,吃飯、洗浴少了美妙的旋律,日子過得混沌,好像失了魂。父親問起我怎麼沒在收聽收音機,我詳細地告訴他,他沒說話。隔天,我在房間的櫃子上,發現一台嶄新的收音機,淚水不禁奪眶而出,真是感謝父親對我的關愛。從此,我的精神振作起來,日子又充滿了美好。 負笈異鄉,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裡,看到同事購買的收音機,相當羨慕,才想起老家的那部紅色中型的收音機。兄弟姐妹都不在家,父母也很少在收聽,返鄉之時,把那台收音機從南部帶到台北,重溫舊夢。 每次下班回到客船般的小閣樓,便扭開電台頻道,讓音樂充滿閣樓,也驅走寂寞的心靈。在歌聲旋律中,回味舊時光,回想在故鄉的田園歲月,以及那段聽聞布袋戲的童年生活。 現在的我,依然不改從前做甚麼事都收聽廣播的嗜好。在淡然的飄泊生涯中,收音機為我打開生活的另一扇窗,使我的生活更充實喜樂。聽廣播的歲月,使我恬淡知足,感受生命的純真和美好。
-
擁有智慧與才學兼備的金門鄉賢許獬
關於許獬這位金門傑出的鄉賢人物,一般金門民眾對他的瞭解大都來自於書本中得知,一個是七鶴戲水傳說故事中那隻往後浦飛去的那隻鶴,代表人物的就是許獬,當然還有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諺,那就是「文章許鐘斗,品德黃逸所」,此語就是在讚頌明代兩位金門鄉賢人物許獬和黃偉,在立言和立德方面,分別成就了不朽的事業,同時也使金門的歷史文化增色不少。當然我也一樣,剛開始也是從金門文化局出版過的書籍中找到的,但若以現代人的眼光和角度來看的話或許會認為許獬應該是個聰明有智慧與才學為一身的人。 而我每次當我走到縣定古蹟清金門鎮總兵署的時候,就會想到這地方過去不只是金門的軍政中心,還是當年明朝萬曆年間有「會元傳臚」之稱許獬的讀書處,名為「叢青軒」的舊址,想像他以前在這裡面讀書的畫面,直到清康熙21年才有當時的清金門鎮總兵陳龍因為沒有子孫加上後浦人丁旺盛等因素,才將原本金門鎮的衙署遷治到後浦的許獬讀書處。 許獬,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人,本名許行周,因為夢到自己將來考試會取得榜首,而取名為「獬」─牠是中國古代傳說的一種異獸,據說形似牛又似羊,獨角,能夠分辨是非善惡,見人打鬥時,會用其牴角頂觸理虧之人。因此常有人想要知道能夠取這種異獸為名的人,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物,令人好奇。字子遜,號鍾斗,是今日的金城后湖人,生於明代隆慶四年八月三十日。從小就天資聰穎、且九歲就會寫文章,動輒語出驚人。文采風流,在13歲的時候就博通經史,可說是天才神童。他曾經因為欣賞李光縉的文章,而到晉江來拜訪。他是在萬曆丁酉年時中舉人,四年後會試第一,殿試在舉得到二甲第一名,故有「會元傳臚」之稱。職務方面初授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經常勉勵自己說「許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只可惜天妒天才,過世時年僅三十七歲,徒留後人無限唏噓! 這次就以一篇許獬傳說故事來做分享,當然有關他人的傳說故是相當的多,我只是從中挑選出經典的,而此則故事是許獬遭遇困難的時候,如何去應用自身的智慧或才學來解決困難的故事。 觀音亭的觀音像是怎麼坐歪的傳說故事 傳言,許獬在明朝萬曆二十五年丁酉年考上舉人後回到家鄉,榮歸故里,見到金門第一座古剎靈濟古寺,又稱為觀音亭,那時候許獬曾經以舉人身分鳩資擴修過,故金門靈濟古寺能夠在明代修建,據說就與許獬這號人物有關,故許獬和靈濟古寺有一段傳說故事: 話說,觀音亭的觀音像其實原來是個女孩子,而當時這位女孩自己一個人跑到橋上面去玩,玩著玩著,結果不小心就從橋上面掉下來死去,因此就變成了女鬼,每天都在那個橋上面等人過去抓交替,但是等了很久卻都沒有半個人影過去。 有一天,閻羅王就派了一個陰間的士兵要來通知她,說她鬼業期限已經滿了,要趕緊找個人來當替身,否則的話就會永世而不得超生。這位女孩聽了之後當然很是著急,就一直在這個橋上面等人過去好當替身,結果也是一樣等了很多天卻都沒有遇到或見到半個人影過去。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最後一天的時候,才有個老人家牽著孫子正要往這女孩所在的位置走過去,不過這女孩調查之後發現這家三代人口竟然僅剩這兩口人,且這位老人家還指望那個孫子將來會有所成就,於是就滿臉疑惑的說:「這家三代人口竟然只剩下那兩口人,且老人指望那個孫子; 而這個孫子嘛,在將來長大有成之前,則需要這老爺子來栽培養育,如果我若隨便抓一個人來代替的話,那我的罪惡感就重了。」於是她想了一會兒就這樣乾脆放過他們兩個人。 終於又到了鬼月期限的來臨,她只好自己一個人去找閻羅王來報到,結果這個閻羅王看到她第一件事情就說:「妳有找到代替妳的人嗎」這女孩就回答說:「沒有」於是閻羅王接著問「怎麼會沒有,遇到了甚麼困難的事情?」她回說:「其實我每天都在那橋上面等著人來我這邊好當替身,可是等了好幾天卻一直都沒有遇到或看到有人影走過去,直到那一天很晚的時候,才發現有個老人家牽著他的孫子走過去,但問題來了,這家三代人口就只剩下那兩口人呀!我若抓走這位老人,那孫子就無依無靠了,但若抓孫子的話,則老人就無指望了,因此,我想請閻羅王想一想,看這兩個■要我選那一個才對。」於是閻羅王聽完她敘述之後,思考一會兒隨口就說:「說的也是,既然這老人指望那個孫子,而孫子要靠這位老人,不過這樣妳也不能投胎轉世了,要不然這樣好了,那個觀音亭的觀音像正要開眼,只是還沒有派人去坐鎮,妳可以去找張天師來替妳想辦法。」這女孩聽了之後就馬上行動要去找張天師來幫忙,到了張天師那邊,女孩就把事情的經過和緣由說給了張天師聽;張天師跟她說:「其實妳還只是個未出嫁的女孩呀!今日能夠這樣做已經算是功德無量了,而那個觀音亭的觀音樣已經粧好了,只是還沒有派人去坐鎮,那我就派妳去那邊顯靈,但是有個條件就是要有個保人來替妳作保。」 就在張天師說完這句話之後,意外發現許獬要去觀音亭拜拜,路途中正好經過,於是就馬上跟這女孩講;「要不然這樣好了,因許獬許大人正好要去觀音亭拜拜,建議妳去找許大人來替妳作保,但妳要有求必應,人家若來求妳那妳就要來保護他們知道嗎?」這女孩聽了之後就答應並採用他的建議,於是就到觀音亭顯靈去,同時許獬也很高興替他作保。從此以後,許獬每次到觀音亭拜拜的時候,這位女孩就會站起來迎接他。」 每年佛祖生日的時候,包含觀音佛祖在內金門民眾都會拜一種紅粿的祭祀用品,而這位女孩就很喜歡吃這種食物,認為如果信眾們要吃之前不先拿去給她供奉拜拜,就會讓他們吃了以後肚子痛。有一天,許獬許大人閒閒沒事做出來散步,就在當時街上走著走著,竟意外發現街上正好有個小孩子正吵著要吃紅粿,結果就被她媽媽打他罵他,許獬看到這狀況忍不住就說「這孩子已經哭成這樣了,要吃就拿去給他吃啊!」沒想到這位母親就回答說;「這是不行的呀,因若不先拿去供奉拜拜的話,就會讓其吃了以後肚子痛的。」許獬疑惑的問:「喔,那是要拿去哪裏拜拜呀?」這位孩子的母親回答:「這些東西我必須要先拿去觀音亭裡面去拜拜的,要不然觀音佛祖就會讓他吃了以後肚子痛的。」許獬聽完之後就不禁自言自語的說「這樣不對喔,有必要看個究竟。」於是說著說著就往觀音亭走去。 由於是大熱天,許獬那時穿的是長衫,且手邊還帶一把扇子,而扇子就收在他袖子裡面,所以他走呀走走呀走覺得熱了,就隨手抽出那把扇子變成邊走邊扇的入門來,來到觀音亭觀音像的面前時,見到了這個女孩跟平常一樣站起來迎接他,只是這回他也不回禮了,一開口就說:「妳就安安份份的坐著顯靈吧!不可以這樣子害人家打兒子,人家已經備一碗來拜妳就好了,何必一定要拜過妳才能吃」。說著說著他手中那把扇子無意中就舉起在神像面前這麼給點一下,這時附靈在神像上的女孩突然一緊張,趕緊想要坐下來,卻不小心絆個筋斗,於是就坐歪了,所以現今觀音亭的觀音像,都是呈現起身未起之狀態,可以看出許獬在金門鄉親心中的的地位,竟可以扇喝觀音塑像,足見其傳奇。
-
故鄉詩三首
〈故‧鄉〉 踏上島嶼的男子 一直認為是對岸之人 但他忘卻的是 燒不盡的根 與愛 〈金門高粱〉 清澈透明只是外貌協會 火熱的女子 使你 與島載浮載沉 〈我是金門人〉 國與族的誘惑 終如羅生門般成為不解之迷 每次都想 呼喊你的名字 我是金門人 安全至上 對吧?
-
簫聲
簫聲吟哦,奏出一座村落 以雕,以塑 以蜿蜒的翹盼 以物象外的理型 催你從簫聲來 左岸是五虎,右岸是太武 讓從永恆來的星光 在岩石間擊出七彩 擊出秋月的清音 而川流北來,那是面銅鏡 映照的倒影曾經如許 清澈且巍峨 天杓星的屋宇便以沉默 保存了自己的尊貴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雖然自己要耕作、也要料理家事,可說田裡家裡兩頭忙,但他畢竟是一個粗壯的男子漢,絕對經得起拖磨。唯一的是他迄未成親,雖然勞動消耗他大部分體力,但他卻是一個精力十足的成年人,在生理上亦有某種需要。 就譬如剛才遇到砲擊,他竟不顧一切,抱著添丁嫂就往田埂下滾,想不到添丁嫂因驚嚇過度而緊緊地抱住他。當男女的軀體碰觸在一起時,儘管當時是驚嚇,有時卻也會存在著一種非份之想,只因為他們都是極需撫慰的熟男熟女,如此的想法雖然讓他有些臉紅心跳,但似乎也是正常的現象。 尤其是有著性經驗的添丁嫂,當她撫平喪夫的心裡疼痛時,每當夜深人靜,何曾沒有想過丈夫生前和她在床第間的恩愛情景,縱使回憶與實際有相當大的落差,但何嘗不是甜蜜的呢? 當他們趕到市場,賣雜貨的店家生意一片冷清,整個菜市場凌亂不堪,即使尚有不少人在慌亂中走動,但每張臉幾乎都是驚恐的、無助的。菜販親切的招呼聲已不見,採買大部分亦不見蹤影,菜市場中間有一個偌大的窟窿,旁邊盡是從窟窿裡面噴起的沙土碎石,濃烈的煙硝味掩蓋不住令人作嘔的血腥味,他們已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五十七)
-
街角有人在唱歌
在這城市生活這麼久,整個地圖的脈絡、地標、圖騰、氣味,那兒有一樹花海,那兒是假日該帶孩子去玩耍,都如此了然。 當年生活簡約,房子是四樓公寓居多,交通是大南巴士、大有巴士、市內公車,偶有一輛小汽,興奮的全家人都擠進去,不管幾個人。走在路上一陣風吹來,略帶甜味,走累了馬路旁簡樸鐵椅小憩,衣服到市場挑挑揀揀也開心。爾後,公車變成數字代號,再加上捷運,日子這麼長,日復一日平凡恬淡,蛻變的城市,帶來驚慌倉皇,孩子一路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出社會,鏡前審視,兩鬢飛白,所有記憶檔裡留存的都是辛勤刻苦,吃喝玩樂反倒如過眼雲,頂多兩件昂貴衣裳懸盪在衣櫥裡。 與西門町有緣,反覆在武昌街博愛路重慶南路且行且走來回數十載計,故行走在博愛特區附近,行走間轉過無數街角。 街角隱藏社會底層的無聲故事,若細細探討,人的一生就如這城市,斑駁的牆面要重砌,生鏽鐵窗要拆除,傳統夜市市場到有冷氣市場,再到超級市場,種種城市進展,小人物沒有跟上,淪落街邊討生活,無奈令人心痛。 第一個街角,經常有一位襤褸的女人,臉上貼著亂七八糟的OK繃,手上拿著空的泡麵碗,徐徐行行,眼神呆滯逢人拿著泡麵空碗伸討,經常重複看到她。疑惑不知何種情況會令一中年女子淪落至此,是感情重創?家庭遇到重大變故?丈夫外遇失婚?也不見有形體上的缺失,看了納悶。女人不顧形象披頭散髮到街頭乞討;如此裝扮成習慣,時日久了正常也會墮落成為不正常。或有某種程度的打擊造成某些程度的癡呆;總有原因,令人費解。 回眸凝視城市,都說一片繁榮,進步,水泥鑄成一棟一棟聳入雲霄,無邊無際,川流不息的小轎車不夠,換休旅車,上千萬名車滿街跑。社會底層,卻有許多在街角轉口的人們,每回都令人惆悵。 就這女人;尋常女人該有個孩子,有位丈夫,有個安穩的家,欲托個泡麵空碗討生活,往往街心一道光,照到婦人臉上一抹呆滯,時日久了也成了街景。 另一街角時不時的變換人選,有僧有尼。口袋有零錢就給個五十或一百,聽到對方頌「阿彌陀佛」,自然心情平靜,也不在意新聞報導的假僧假尼,內心篤定當他是真的。有時也會發現同一個人每天都來,有些躊躇,給或不給?人來人往,一天能掙幾文錢也不可知。 街角風景有些時候很藝術,譬如,一位滄桑男子五十來歲站在街角吹小號,聽著悲切,感覺蒼涼。這個年紀的男人,失業了?或是懷才不遇,也算認命,在街頭吹小號算謀生之一,比之伸手當然好多了。我該在他的皿子放上一百元嗎?當然我心裡明白吹小號是在賣藝,可街角如此吵雜,大部分聽不出素養。他身旁坐著賣玉蘭花的老先生,天天在此賣玉蘭花,買一串吧。 台北的街道,很有風景,有一處轉角石柱旁琳琅滿目,叮叮噹噹賣著時尚小物,走過風雨數十載,屹立不搖,年輕時經常在攤位前磨蹭,戴戴帽子、圍巾、日子因這些小小物件覺得充實,這攤位已由第二代承襲,似乎打定主意陪我到老。 每日午間餐後逛來晃去,說是幫助消化,最樂莫過看著人來人往,形形色色,如果有閒情,人生百態,盡在其間。 清幽街角,有不同的人佔據著,這日,一位襤褸的中年男子,盤坐全家商店門前,口中唸唸有辭,走近,原來在唱「鳳陽花鼓」兩隻手托天比劃,算是跳舞,不免多看兩眼。他那麼認真唱歌舞動,或行動不便,或懶於直立,總是這樣,內心異常飽脹,是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個人問題?憑添台北市的不文明,可也同情。坐在街角唱歌,竄入心底心酸,一臉滄桑卻唱熱鬧的鳳陽花鼓,徒增反諷意象。街角的遊民往往困擾著周邊居民,商家尤其困擾,被選中的商家徒呼無奈,想起數年前一隻燕子銜泥飛來老屋簷下,喜悅心情充滿生氣,與一遊民蹲在牆角,真不可同日而語。無視城市進步與熱絡,與世隔絕,街角或也是另一種桃花源。 想到出國旅遊即便再富庶的都市也都有這般景象,舉世皆然,竟然有些竊喜,不是只有我的城市如此。遊民應該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
傳令兵
號角聲響起,傳令兵聽令,軍隊裡,士兵個個精神抖擻,豎耳恭聽。傳令兵就像螺絲釘,小小角色,功能大。而公司、學校、家中……等,都有傳令兵影子。 舉凡在上位、有影響力者下達訊息後,在下位者接收訊息然後執行,以期達到隨傳隨到、使命必達的最高標準。但卻事與願違,因為人非機器人,有太多情緒、想法、意見等變數,為要完成任務,除了智商還有情緒管理,也關係著居上位者的智慧及誠信,帶動彼此關係的齊心合一、上行下仿的效果,以及傳令兵本身的忠誠順服。不單如此,責任越重大,傳令兵角色越重要,大者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小則說句對不起就可以交差了。所以,要身兼重責大任之前,先從媽媽的傳令兵做起。 從在母腹的羊水開始,媽媽透過臍帶當作媒介,摸著肚子對我說話,教育我,肚腹的胎兒接收到訊息,就是媽媽在懷孕過程所有的經歷,出生後,再回應母親傳達的旨意,所以,胎教是母親對胎兒下達的第一道命令。 媽媽的傳令兵若有二個以上,容易產生爭競比較,如「瑜亮情結」一既生瑜,何生亮?來自《三國演義》,是周瑜將軍臨終時的沈重歎息。或是聖經路加福音第15章大兒子與小兒子的情結。反映出傳令兵不相同的人格特質,所帶出的不同效應。歸納出具有破壞完成任務的大兒子人格特質:1.容易生氣,2.自以為是,3.粗魯,4.爭競,5.忌妒,6.驕傲,會因為成就導向造成心理不平衡而有失落感。看似和樂融融、豐衣足食的家庭,因著父母親的偏坦或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比較,使得心靈因為缺乏愛,造成孤兒的靈。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完成美好人生的任務。 媽媽或居上位者的鼓勵,得確可以鼓舞傳令兵,改變傳令兵,使其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或像充飽氣的氣球,可以健步如飛,亦可讓傳令兵快快聽令且在不慌亂的思緒下,清楚傳達命令。即使在寂靜中也能沈著等待,在群山高頂上也能堅忍突破。相對於負面的對待,容易引起苦毒,可以導致計劃遭破壞,造成大勢已去的局面。除了鼓勵外,「信實」在人際關係上亦不容小覷。例如,曹操勇於認錯,願受懲罰,使士兵信服,達到上行下效的結果。反之,說明失信的後果,如古時烽火戲諸侯,誠信盡失,以及狼來了,牧童最後喪命於灰狼的血盤大口之下。總之,「革命的關係」道出主僕間的情感是否如出一轍,還是背道而馳。「生命共同體的關係」感性的帶出主人認得我的聲音,我豎起耳傾聽訓誡,留心您的話語,要繫在頸項上,刻著心版上,彼此了解,雖是主僕的關係,卻是有如父子般交心。 在這國泰民安,生活安逸的日子裡,順服的心考驗著人心,把吃苦當作吃補更是天方夜譚之說,「革命情感」及「生命共同體」像是夢幻泡影般不復存在。實際上傳令兵的工作像保母,生活上要替長官把日常生活雜務做好,像是整理房間、折棉被、收蚊帳、洗燙晾衣服,送飯菜,洗餐具……等,或是傳令通報,護衛主官安全。軍隊裡的傳令兵,心情的出口幾乎是單向,顯少可以向長官陳述意見及想法,只有遵從的本分。公司文化亦是如此,傳令兵心情的出口也是單行道。家庭生活也許好一些,可以像傳聲筒般雙向回應,試著拿兩個紙杯,將底部各挖兩個小洞,利用牙籤綁好棉線的兩端之後,紙杯一人拿一邊,接著將連接紙杯的線拉緊,就可以藉由震動傳導聲音,把命令告訴另一個人。也為單調的傳令兵生活加添更多生活記趣。 廣義的傳令兵包括散佈各種媒體資訊及發佈消息者,或是傳講道義,演說家,不單只是像保母般服侍他人,像鸚鵡般照本宣科而以,而是像失而復得的傳令兵給予全新的面貌,提升傳令兵的身份,改變其風格形像,將奴隸的心翻轉為兒子的心,是心的更新轉換,是推動夢想的手。
-
廁所驚魂記
一天,我去三重天台參加<爸,你好嗎?>的特映活動,那天不知道是藥物還是代謝的問題,腹脹如懷胎六七月的少婦,有個網路認識的朋友也有去,散影就問我在哪,說有事要跟我說。 我從女廁出來,看到她一臉的白,說想去看微笑陶俑,我們先逛市場,然後他說要吃東西,我覺得肚子不舒服,就說要去廁所,奈何人生地不熟,那些小吃店又沒廁所,她叫我去對面的診所上,我想起剛剛等候的公車站牌有,結果,就去那邊,直行進去,上面寫著因為施工,廁所不對外開放;我左顧右盼,賣衣店銀行都不可能,看到有個媽媽帶著孩子就問,他說那只有前面的麥當勞吧!走了很久,又不知道到底在哪,茫茫的,後來走到一個巷口,問一個坐在機車上的年輕男子,看起來好像是店員還是什麼,一身紅上衣,戴著眼鏡,看起來蠻斯文的,我問附近有廁所嗎? 他說,你要廁所喔?他說天台有公廁,說我戴你去,我猶豫了半天,不知道該不該上這個陌生男子的車,後來,我想天台應該在附近,早上去戲院還沒開,警衛也說外面有,就不疑有他的想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 車子轉了幾個巷道,來到很多停著中華電信跟摩托車的一個停車場,我沒看到廁所,他說在樓上,然後熟門熟路的帶我上樓,我有點不安的跟著,問說怎麼不去戲院上,他說樓上就有公廁了。 經過一條暗昏的人家巷弄,我看著四戶人家緊閉,有個鐵門半開的,婦人在地上不知道弄什麼,我低聲的問:前面有公廁嗎?她抬頭看看我說:不知道,沒有吧,那邊我不知道。 我覺得有點詭異,前方的男子突然回頭,我只好跟上-結果真的有廁所,很小很破很舊的兩間,一間放滿水的浴缸,一間是個沒有燈的馬桶,然後一個小小的洗手台,我問,有沒有廁紙,因為身上只帶一兩張,他說沒有,你要大號喔? 我點點頭說,肚子不舒服,放了屁開始拉肚子,他說你吃壞東西囉,門沒有鎖,我只能用手扶著,看他探著頭在廁所上方,露出兩隻眼睛問我,只覺得奇怪。我說,你有衛生紙嗎?他搖搖頭,還是手趴著,兩隻眼看著我;我說,你能跟前面那個太太借一下嗎?他好像有點為難的,出去沒多久又回來,說她沒有。我說那沒關係,心想趕緊離開這個詭異的地方才是上策。 他說,你這樣擦不乾淨,你洗洗,這邊本來就是浴室,有水,門可以鎖,我連忙搖頭說,沒關係,我要回去了,且洗了褲子也溼了,沒有毛巾或衛生紙擦。他說,你這樣不行,我車上沒有衛生紙有毛巾,我拿給你,你洗洗。 我連忙衝出廁所,說這樣就可以了,我要回去了,經過婦人他還在地上不知道弄什麼,我連忙下樓,想找個地方,看他跟在後面,更是心慌,後來,看到遠處有透明玻璃門寫著天台,我慌忙推門而入,回到早上的大廳,看到警衛,再去戲院上廁所,才覺得安心下來。 現在,想想覺得有點恐怖,那個奇怪詭異的公廁,為什麼會有一桶水,為什麼本來是浴室,那個男人的目的是什麼,到底是好心帶我到公廁還是什麼,真的不知道。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然而在萬富粗壯的臂彎裡,卻也讓添丁嫂有一份前所未有的安全感,這也是添丁哥生前未曾讓她感受到的。而無論有如何地驚恐,當砲聲轉向終究要回歸現實。於是兩人同時站起,拍拍衣服上的塵土,萬富俯身挑起擔子逕行起步走;而添丁嫂內心則感到納悶,怎麼千算萬算就是沒有算到今天是單號,幸好大家都平安沒事,要是萬富有個三長兩短,如何向死去的戇嬸婆交代啊! 萬富加快腳步,左肩痠了就換右肩,他知道肩挑的重擔是他沉重的精神負荷。萬一遲到市場人潮已散,劉班長因他們的失信已重新向別家菜攤購買,屆時勢必讓添丁嫂傷心到極點。即使只是區區幾十塊錢,可是對她們家則有相當大的幫助。自從添丁哥被匪砲擊斃後,生活的重擔就由這個可憐的女人來擔負,如果不幫她一點忙,她更是孤苦無助。(五十六)
-
一個人的咖啡
在人群的冷縫隙間 點一杯悠閒的下午 慢慢滴落 迷失的自我 讓背後的寒風 隨焦香散去-- 或淹沒為黝黑的一部 敲碎方糖 緩緩攪拌心靈 讓思緒精雕成曼特寧式意象 舉杯 淺啜一口…… 似苦又甜的感覺 碎成夢之左岸 唇影一渦 凝而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