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金色闇影
闇夜,流星倏地劃破寂靜 是你沉默不語的陪伴? 卸下那副 你我共同強顏歡笑的虛偽 攜持滿滿一袋 金色雲彩,以及叮噹般的諾言 我在黑夜裡等待 等待你填滿曲終人散的空虛 悲傷籠罩 惆悵啃食心靈,孤寂吞噬靈魂 我僅能細細品味黑暗的獨白,無奈 馱著沒有重量的沉重 而你,化為鯤魚,化為鵬鳥 身在蔚藍而不被其所染,孤獨而美麗 你我的寂寞情緣 是永恆不解的纏綿 如一條無形枷鎖,盤結 而我,是不變的分子 而你,是永遠的分母 如天和海的永隔與互戀,藕斷絲連 剪斷你 是否能為童話故事畫下永恆的句點? 晦暗,一道金色流星劃過 帶來戰勝夢魘的希望 自由而真實 我背負著原罪,期盼 在黑暗中,我等你,靜靜 等待闇夜裡最閃耀的一抹影子
-
看照片憶故人─劉所長的座右銘
今(104)年春節假期,文史工作者、浯友會周清吉先生在《軍中樂園》電影拍攝場景~金門陽翟大街,展出金門戰地時期的照片、文稿及相關文物。名為「尋人啟事」的文物照片包括三、四十年代駐守金門的國軍將領胡璉、雷開瑄等人的手稿,和古寧頭大戰、九三砲戰及記錄著金門常民生活的老照片。筆者前往觀賞二次,並認出多位早期的黨政官員及生活情境。尤其見著了昔日守正不阿的警察所長劉培樨先生的老照片;其案桌上的那句座右銘頃刻浮現腦際。 我五十六年加入警界,初任基層服務,單位主管便是這位湖南籍的青年所長劉培樨先生。劉所長年少時在家鄉受國民政府徵軍入伍,參與了國共內戰後,三十八年隨國軍部隊退守金門,不久便自部隊退伍轉警;從金門行政公署的金門警察隊隊員做起,由於負責盡職,服務優異,逐有升遷。迭經戰地政務單位改制調整後,由基層主管晉升至等同次長的督察長,督導所屬,為金門治安奉獻四十餘年,屆齡退休後才遷台定居,其一生盡忠職守、廉潔自持。 五十六年警察所設在城隍廟,五十七年由城隍廟遷到朱子祠(今浯江書院),沒過幾年又由朱子祠再遷至民生路車站旁與鎮公所相鄰,其間三度他都在這裡擔任主管─所長。但早期所裡員額編制不全,人員職務時常調動,辦公所在全是暫時借用且又簡陋。警察所在民生路期間,其辦公室的案桌玻璃板下,放置著一張用毛筆書寫:「衷心創痛追悔藏在心中影響心志的……」座右銘格言,員警出入呈報洽公皆可一目瞭然。 記得五十七年警察所在朱子祠,每位員警配發一部紅色自行車興奮不已。某日突然上級令略示:「為加強戰備,新進警員必須分散至各村里,歸屬民防自衛中隊指揮,配合所屬村里執行民防組訓。」軍令如山,誰敢怠慢;十位基層員警朝夕相處、合作無間、情同兄弟的生命共同体,忽然要遣散各奔東西,身為單位主管的劉所長難免心情落寞。於是,遣散當天,所長便集合了我們十位基層同仁,在大門口講話,除宣達上級工作指示外,並作了諸多語重心長的臨別叮嚀和期勉,我們看見所長眼眶中溢出萬般不捨的表情。 所長個性耿直,為人厚道,處事公正,凡事實事求是。尤其重視個人修養,生活簡約,其在職的辦公桌上,只放一具電話、桌曆、常用文具、玻璃茶杯、一張與部屬同等的木質靠背椅、二張單人沙發椅,及一張舖著規定白床單的單人床;有別於部分主管,會把首長室裝設得「與眾不同」彰顯尊貴。而且都是騎著自有的腳踏車上下班,鮮少非公務應酬,極盡刻苦樸實。可是,對於部屬卻親如兄弟,關愛有加,如早期金城槐梧高壯、威赫聞名而人稱「烏鐵大人」的員警,當年在警所留守殉職,其善後便是由劉所長於公於私全力協助圓滿完成善後。 七○年代,城區有幾位輟學青少年,白天群聚遊蕩,夜裡窩居偷竊,造成鄰里街坊的不安,其中,以周姓和陳姓二少年尤甚,是所裡進進出出的常客。遇案除了移請責付保護管束之外,所長便將二少年留置警所內,規定他們白天抄書寫字,晚上回家,必要時也可跟隨員警協助夜巡,由值日人員負責監督。而經過輔導教育一段時日,二少年終於改過向善;後來陳姓少年從軍報國,周姓少年從軍後轉任保安,重啟新的人生,這亦都是劉所長愛民如子仁慈教化的德政。 早期基層單位,每逢三大節慶,如過年、端午及中秋,轄區有關機關及部份社團,為感謝基層人員常年的辛勞服務,都會以機關社團的名譽,饋贈一點年節物品,以示慰問,如鄉鎮公所、商會、屠宰工會、市場管委會,其饋贈的物品皆為實質的應節東西,如豬肉,肉粽及月餅之類,如同時下常見逢年過節機關社團的勞軍(警)活動類似,適時犒賞員工,作為團体過節之用,其公開的慰問與敬軍勞軍異曲同工。但律己嚴謹的劉所長知悉後,他便即刻叮囑:「退回去!退回去!」命部屬如數退還,絲毫不取,湖南人的「硬直」表露無遺。唯一受邀為居民葬禮「點主」所送紅包,所長為順應風俗,先予收下,回所後再將禮金抽出轉給民眾服務站作社會救濟,留下空紅包袋以示吉利,這是他唯一收受饋贈而轉捐社會公益的作法,深受社會大眾的好評。 相較同輩的某些主管,表面道貌岸然,其實,鎮日以首長之尊,等著看看卷宗公文、簽個大名或蓋個官章,呈上轉下。尤其階級區分明顯、官僚氣息濃厚,並有外行領導內行的態勢,且威權駕馭人權,時常閒著等下屬報來伸手、茶來張口的奉承。遠不如晚期年輕主管,學有專精,善用知識領導、人性管理;遇有重大事項,年輕主管總會主動接手,諸如單位裡幾位為人謙和的主管,先後都被挖角拔擢,重用至中央相關機關或相關其他單位,渠等皆是部屬心悅誠服、樂意追隨的好主管。 凡事以身作則的劉所長,每逢愈棘手的事,愈都要親力親為,不僅嚴予督導,並且領頭率先,帶班執行。如通令捕捉癩病犬工作;防治癩病犬是戰地政務「整潔金門」重要指標之一,全島通令嚴加捕捉,防止病媒傳染,維護環境清潔。所長不僅要部屬積極執行外,他總是親自教導製作捕具,研究誘餌,並且不畏寒風烈日,督同所屬及清潔隊員到轄區捕捉。由於所長以身作則、率先示範,同仁無不全力以赴,其領導風範,在威權時期是極少見的。 筆者十二歲那年,出嫁不久的姑媽,某日午前由娘家作客要趕回青岐家,在匆忙途中不慎竟把隨身攜帶的一包金飾遺失了,在遍尋不著後報警協尋。斯時劉所長正服務烈嶼,接獲請求後,中餐都還沒吃,便騎著單車前來協尋,經他四處查訪,果然找到了拾獲那包金飾的人,令姑媽感激萬分。眼見炎炎夏日,所長滿身大汗,筆者印象深刻,因此了解警察職務服務的意義而生敬仰。抑或由於他勤勞服務的精神,博得眾人的稱讚,而讓同村婦女芳心相許選為佳婿。 六十年代,單位裡僅有公務機車一部(光陽90),每位同仁都想騎用,可是皆未攷領駕照,只能暗自覬覦,筆者亦不例外。於是夏天某日,趁晨間馬路人車稀少、所長還未上班之際,筆者便乘機牽出發動學騎。未料騎至莒光樓前竟然熄火,一時心慌煞車不當人車倒地,部份配件損毀,手臂輕微擦傷,趕緊推往車店修復。不久所長上班,見我手臂擦藥,垂詢因由,此刻不老實招供亦難。然所長了解人尚無大礙後,只沈默皺了下眉頭說:「以後再一起到大操場去學比較好。」沒有其他指責。所長其無聲的寬恕,比疾言厲色責難或施予懲罰更令屬下內疚。 某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城裡舉行一年一度的迎城隍遊行,逢此節慶,同仁必須工作至遊行結束後才能收勤晚餐,往往已近天黑了,有位王姓同仁便隨性問所長說:「所長晚上家裡有要請客嗎?」家住城區的所長,不免俗的回應說:「你們要去我就叫菜啊!就怕你們不去。」而這位同仁遂向大家說:「所長晚上要請客喔!」其實已過用餐時間了,但所長信以為真,適逢他輪休,回家便叫菜館送了酒菜,並且打電話催同仁前去,同仁才報告所長說,是和他開玩笑的。但為免辜負所長的誠意,後來有二位同仁去了。由此可見劉所長為人之誠實正直,與部屬相處情感深厚之一斑。這是昔日單位裡每年迎城隍都會津津回憶的往事。 天下無不散筵席,四、五○年代的長官同事相繼退休或終老了。劉督察長遷台多年只見過一次後,偶於某年突然聽說他已歸去天國了,聞之驚愕不已。如今一張老照片,不僅見著昔日劉所長的挺拔英姿,更回憶起和他共事的那些年、那些事及那一句清晰明朗的座右銘;揣測其身負治安重任,無時不在愓勵自己,不斷在完善自我的內修,力行他的格言,為治安工作犧牲奉獻,畢生行誼正直,守正不阿,誠然是位廉潔自持,百姓懷念、部屬尊敬的好警官。
-
杜鵑花迎新春
伊用典雅姿容 傳遞 春天訊息 甜美笑靨綻放熱情 醞釀歲月顏彩 舒展成旖旎風景 璀璨亮麗 妝點大地 伊用萬種風情 邀約 彩蝶共舞 曼妙身影散發魅力 採擷奼紫嫣紅 煥發成跳躍音符 放送喜樂 傳唱人間
-
客家菜
在彰化兜風,除了軟Q的肉圓外,滷肉飯也是我的最愛。往返於南北時,如果可以掌控時間,我會繞進彰化解解饞,歇歇腳再繼續有點遠的旅程。 年初時,路過花壇訪友,突然想起客家菜,繞了許多街道,來到了友吉利客家菜館,想起了許多年少的事。 客家族群在彰化縣佔約三分之一,按照地名、姓氏及祭拜的祖先,分布在各個角落,客家菜也是彰化的美食,可是,知道的人似乎不多,而我第一次在異地嘗到美味佳餚,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我一直無法忘記認識客家菜的心情,尤其是客家族群流浪的心情,於是,我一度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客家菜廚藝的傳人,因為吃能讓人體驗到一個族群的歲月風華,應該不算是一件壞事。 自古以來,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二個逃難的族群,一個是西方的猶太人,而另一個是東方的客家人。談起客家,很多人會想起中原,想起自己的祖先曾經在中原那片土地上打拚與流浪的歲月,想起那幾乎每一道菜都很鹹的客家菜。 有人說,是客家人就不能忘記客家菜,不是客家人,如果沒有嚐過客家菜,人生宛如白走一趟!路過彰化,除了肉圓與滷肉飯之外,你還有一個貼心的選擇─客家菜。 雖然對吃沒有偏愛,但是,客家菜的確讓我發現一段雖已遠去卻仍然存在的溫馨歲月!昔日的中原文化,經歷幾次遷徙,輾轉至臺灣之後,是否已經變了質,似乎已無從考證,然而,從客家人的吃,我們卻可以看到一段屬於流浪者的歲月。 有一年春節,前往客家餐廳小吃,餐廳老闆納悶地問:什麼?鳳梨炒木耳要加豬肺? 印象中,祖母的鳳梨炒木耳是和豬肺一起炒的,但我們在這家餐廳沒有吃到豬肺,好像完全走味了……真想讓祖母教他鳳梨炒木耳的技巧,遺憾的是,漂泊的祖母已經過世了,這些客家菜也很少出現,一如我逐漸遠去的年少,如風之消逝般,無人問起了! 想起客家菜,想起了客家人一生的漂泊!客家族群由於長期在遷徙中漂泊,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習性,吃雖然不十分講究,但具有特色。你吃過客家菜。哪一道客家菜有媽媽的味道? 上館子次數多了,我們看到桌面上的菜餚,經常可以喊出菜的名字,如紅燒獅子頭、炸春捲、青椒牛柳、五更腸旺、東坡肉……當客家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在街頭巷尾林立,端上桌面的菜,你叫得出名字嗎?在一般人印象中,客家菜總是脫離不開鹹,幾乎每一道菜都很鹹? 隨著社會變遷,你是否發現客家菜已經不再如此鹹了。 常聽祖母說,由於古時候食物取得與保藏不易,所以,許多落到客家族群手中的食物,都被一層一層的鹽醃製起來,如出了名的鹹菜、鹹魚、鹹蘿蔔干、鹹豆豉、鹹冬瓜……鹽醃後就成為往後招待客人的菜餚。 生活在臺灣,你是否發現客家人分為南客與北客,由於來台時間較閩南人晚,所以,在台灣落腳的客家族群,大都聚集於丘陵地一帶,語言以海陸與四縣為主,於是,在客家菜上也有些許差別,如果沒有細心觀察,似乎很難發現其中的奧秘。 在台灣北部客家餐廳出現的客家菜,經常會以金桔醬為主要的沾料,沾拭著各式肉類,入口風味絕佳;南部的客家餐廳很少看到金桔醬,佐料以九層塔為主,不管是金桔醬或九層塔,如果能細心品嚐,也別有一番風味。 你吃過梅干扣肉,你知道這是一道客家菜嗎?你吃過封肉嗎?鳳梨炒木耳是什麼樣的滋味?你知道豬的內臟也是客家人拿手的好菜?在客家族群的慶典喜宴上,或客家餐中,控肉被稱為「封肉」,被燜燉得隱隱透出烏金色澤的蹄膀,置放於大盤子上,鋪上黃橙橙的筍乾或嫩而脆口的竹筍,端上桌面時,常令人食指大動! 每次過年,就可以吃到祖母拿手的炒豬大腸,配上剁得細而短的嫩薑絲,與分量剛剛好的醋和調味料,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那種酸入心坎的味道,即使只吃過一次,也不會輕易忘記。 在花壇,我們的午餐,點了炒豬大腸,挾起加了醋一起炒的豬大腸與細嫩薑絲,置入嘴中,酸酸的滋味從牙齦與舌尖竄出,我們十分認真的嚼著嚼著,發現大腸真的有點韌,有媽媽當年烹調時,刻意留下嚼勁的味道。
-
一場溫情的邂逅
幾個禮拜前,學校來了位國際女志工。該名日本國籍的女孩名叫Makiko,是個芳齡十九歲的青春美少女,擁有迷人的淺笑酒窩和一頭及肩的秀髮,特別是一口流利的英文,很難不引起注意。 來校當天,學校慎重其事地為她舉辦了場歡迎會,想藉此拉進彼此間的距離。歡迎會才剛開始,有位日語系畢業的女老師,鼓起勇氣主動獻上準備許久的一席迎賓台詞。或許熟悉的母語讓Makiko聽來倍感親切,只見她頻頻含笑點頭表示感謝,臉上的笑容也更加燦爛了。她謙虛的說自己是個不懂事的小孩,如有做不好地方,希望老師們不吝惜的給予教導和提點。同時希望在短短的六個禮拜留台期間,能做好文化方面的交流工作,並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語文專長。 有了她的協助,學校在英語教學的推展上,確實獲得了極大的助益。她不但是個稱職的助教,在課堂裡幫忙輔導學習進度落後的學生;她更能放下身段,模仿表演著英文童話故事書裏出現的可愛精靈、討喜的擬人化動物,舉手投足間都能攫取眾孩童的專注目光。讓以往原本有點枯燥無味的英文課程,一時間彷彿注入了活水,整個學習歷程都熱絡了起來。 由於Makiko與孩子們的年齡相仿,每逢下課時間,總會有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孩,在她身旁圍繞和追逐著。任憑好奇的孩童拉扯著她的頭髮,如無尾熊般摟抱著她嬌弱的身軀,她依然不以為忤,童心未泯的和孩子們玩在一起。 校長體恤她隻身來台,在生活起居上必有所不便,不但替她覓尋鄰校寄宿家庭,還央求學校老師們負起假日認養的工作,好緩解她思鄉的情切。如此自發性的意願徵詢,學校方面原本擔心共鳴者少,畢竟語言不通,又加上老師們各有其家庭生活要兼顧,哪有時間撥冗幫忙。怎知訊息一出,老師們競相自告奮勇發聲接受,最後還必需靠抽籤以決定人選。 第一個連續假日由會計主任搶到頭香,帶著Makiko暢遊大溪老街、石門水庫、遊覽慈湖當地美景。第二個連續假日則由另一女老師接棒,因該師家居台北,不但就近招待其參觀亞洲地標一零一大樓,更不辭假日塞車之苦,圓其來臺前心儀已久的九份、野柳之旅心願。就連貴為一校之長的校長,也還得透過溫情攻勢,勸退早已排定接續的熱心老師,好善盡地主之誼。接下來的幾個禮拜假日,Makiko經由其他導遊老師的陪伴下,跑遍了整個北台灣,旅途中不但感受到台灣民眾好客的熱情,也見識到台灣生活的富足康樂。 時光荏苒,六個禮拜的相處時光,轉瞬間就成為了過去。Makiko在離台前的歡送茶會上,語帶哽咽的感謝全校師生們的疼惜照顧,能讓她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保有這段刻骨銘心的甜蜜回憶。其實不光是她的來臺之行有所收穫,就連我們這群教學多年的老師,也間接地從她身上沾染了不少青春的活力,同時更懂得耐心傾聽孩子們的心聲。能相遇即是有緣,但願彼此都能珍惜這份短暫的情誼,並期待下次的再次相聚。
-
夢想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沒有夢想的人跟死人沒兩樣。」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更曾言:「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一個人若沒有夢想,人生的結局便會以碌碌無為來落幕,初長成的我也許還沒給自己定個清晰遠大的目標,但也在學習之中跌跌撞撞地漫漫尋覓,學海無涯,一直深信著只要我努力,小小的帆也能在浩瀚無垠的海上遠航,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樂土,因為我知道,「夢想」,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勇於作夢的人,便是在人生的銀行裡開了幸福的帳戶,只要努力積蓄,在心靈上終將富有;因為我知道,「夢想」,是人類動力的泉源,唯有努力去追求夢想,扎扎實實地踏穩每一步,奮力一搏,才能使生命更有意義,使單調平凡的人生更有色彩;因為我知道,追夢的過程中必有挫折與失敗,只要以關關難過關關過作為信念,使自己化身為堅韌不拔的礁石,每一個險惡的浪,都會有美麗的浪花綻放,若不勇闖,夢想永遠只會是一個夢想。 雖然這並不一定是我將來的職業,但是能成為一名專業的烘焙師傅是我所夢寐以求的,烘焙的初體驗是在我國三基測結束時,因緣際會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一間咖啡店打工,一開始只是在後場當助手,偶爾客人多時才幫忙出餐當服務生;後場主要製作甜點與麵包的是一位有專業烘焙證照的姊姊,一天心血來潮時,開始教我如何製作簡單的餐點與調飲,慢慢地培養出我對烘焙的興趣;烘焙溫度通常在攝氏一百到兩百二十度之間,一般來說,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製品的烘焙應在盡可能高的溫度下與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然而過高的溫度還會使蛋糕頂部突起,太高而導致破裂,這是由於表面漿料開始成形後在內部仍不斷膨脹的結果,因此當製作者不只一人時,彼此之間必須培養出一定的默契,例如,當一個人在為下一餐點做麵粉打發的步驟時,另一人能夠注意在烤箱裡,上一餐點的表皮和底部的色澤,必要時並適當地調節面火與底火以防止色澤過深或焦糊;反之,若搶著做同一個步驟,不僅是時間的浪費,更導致雙方忙得焦頭爛耳,最後成品的品質也無法保證,對於享用者是件很失禮的事;向姊姊學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不少基本技術與經驗,更學到了如何與食材對話方能製作出可口誘人餐點,細心地處理每一道環節便是對享用者的尊重。 後來上了高中,因為課業加重,所以爸媽希望我辭掉工作並全心全意灌注在學業上,拚命讀書而沒有烘焙的日子持續了大約半年,腦海卻總是掛念著,無時無刻不停歇,有時好似還能聞到剛出爐的麵包香,在內心幾番折騰下,我鼓起勇氣、壯起膽子,與爸媽溝通讓我偶爾能去咖啡店幫忙,卻老是以在課業上會分心和手上大大小小被烤箱燙出的傷疤被一口回絕,在幾次不和平的爭執下,我決定以條件換取爸媽的同意,承諾會兼顧成績且注意自身的安全,才終於得到期待已久的爸媽的同意;雖然不像之前一樣頻繁進出,但偶爾能去咖啡店幫忙製作餐點與調飲,使我的心情總是能常保愉悅,由於這是我的興趣,製作時總能樂在其中,因此成為我抒發壓力的管道,不知不覺地,成為烘焙師傅的夢想悄悄地在我心中發芽。 剛步入大學生活的我,仍持續交織著我夢想中的藍圖,雖然速度不快,但至少不停歇,在旁觀者眼中也許這夢想看似不起眼,甚至覺得達成這夢想的路上是無風無雨且一路暢通的,手上的傷疤與對烘焙執著的態度在他人眼中也可能成為拿來取笑的玩意兒,雖然無法避免內心感到難過,就像一開始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一樣,但是無論要花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才能得到認同或是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我會毫不猶豫的正視它、接受它並解決它;人生中最不快樂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不喜歡且不願做的事,然而,我知道我所正在做的事是我打從心底喜歡且心甘情願願意做的事。 生命的無常、人生的長短我們無法也無能控制,但我們能決定的是生命的色彩、人生的寬度,夢想萌芽的一剎那便是具備了調色盤,調色盤上顏色的多寡正是我們要去爭取來達成夢想、豐富人生的元素,而各式各樣的畫具正是當我們克服種種困難而練就一身才能時,考驗自己能否駕馭並運用所能揮灑出美麗的線條與弧度;人因夢想而偉大,所以勇敢做夢,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也許有顛頗崎嶇的道路,也許有舉步維艱的吊橋,又或許在滂沱大雨的泥地中孤軍奮戰,偶爾還被路上美麗誘人的風景給滯留住了,即便種種的困難與誘惑使正在奮力逐夢的我們寸步難行,只要告訴自己莫忘初衷,並且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即使速度慢得像蝸牛爬行,慢慢地、不疾不徐地踏穩每一腳步,終能成就夢想也活出自己。 金大1031通識文學獎 散文〈入選〉/企業管理學系 一年級
-
照見島鄉百年尊嚴
看見島鄉百年人瑞,許多人的第一句話都會問說:老阿祖啊!您真正是福氣啊!真好命吃到百二子孫滿滿是啊!我也曾遇見過多位金門百歲人瑞,每回我見老人家的一句話:阿祖您好,身體有勇健吼!您能讓我照一張相好不好?最常聽到的回答語就是:我這隻親像哪老妖怪誒!麥啦!我麥才啦! 看見一張百年老容顏,我們心中能感悟到什麼?一張長滿老人斑的臉龐,用無盡歲月皮雕成的細紋臉,那是一張歷史經典面具,百年老人內心是最孤獨的,但也是最具藝術的人文之美,走過一百年他們是資深的生活家,經驗島鄉人生酸甜苦辣的味道,更與金門烽火死神擦身而過,他們嘗盡人間不少苦日子不是嗎?在歲月的盡頭她顯得格外孤獨無助沈默寡言,早已看盡人生,時常是一整天發呆靜坐著,就等候三餐吃上幾口早已沒有味覺的飯粥。 或許您也曾聽見過那一句話「父母是大家的」,有些人家兄弟姐妹請外傭來看顧老人家,希望能細心照料所剩餘年,這也是孝順的做法之一,是全職看護老人的最後生活方式。百歲之後老人家身體已經全身無力氣了,起居坐躺全依賴看護者雙手攙扶打理,即使想張開口說句話都使不上力氣,唯那還炯亮的眼神與女外傭相應互視,或許老眼神能傳遞一點點心裏想表達的意思,直到有那某一天突然老人家要遠行,都還不知這名曾經照顧她的女傭叫什麼名子,真想道一聲「謝謝妳曾經照顧我」都無法說出心語來,也許她早已是失智的人了,呼下微弱的一口氣閉上了雙眼長眠了。 那年我的大伯父也活到101歲,有一天我與他老人家同坐小板凳聊天喝老人茶,細聽他談那年在南洋打拚的辛酸往事,突然間他反問著我:阿國啊!人生一百年到底有多久呢?你甘ㄟ知影?我不知影咧!我還沒到一百歲啦!我甲你講~一百年一目時啊呢!眼睛一閉就到了,這句話確實太經典了,聽了直教人們好害怕呀。 幸運的話您也會擁有這一百年的光景,百年是心酸是喜樂,應該深思好好計畫踏實生活,終老時那個在你身旁的人是最愛你的親人。再不然每個人總有百年過後的人生故事留給後代懷念吧!
-
在閱讀中找智慧
「愛自己」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就在四十五歲生日前夕,遇見幾本好書,或許是老天賞賜,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禮物。 閱讀一直是我的興趣,閒暇時光有一本能產生共鳴的書籍相伴,真是人間最幸福的事。而會接觸到這些影響自己後半輩子甚巨的書,緣於電郵裡的垃圾信件。垃圾終於變成黃金,這些心靈成長系列的書也不是從沒看過,只是以前似乎看過就算了,也沒想過要落實在生活態度中。此番會下定決心要改弦易轍,是因為一場會議中的脫序表現。 從來沒有料到自己有一天竟然會淚灑會議,當時很氣憤被主管誤會,這些年來的努力被一筆勾銷,彷彿我是辦公室裡的寄生蟲。做好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是失職,似是而非的指控,讓人氣餒至極。不知道淚腺怎會如此脆弱,瞬間崩潰,滔滔不絕。 不過事後我並不訝異主管的責難,應是自己也有不週到之處。人沒有十全十美,但我會盡力完成能力所及的任務,並且竭力做到一百分。惟對於現實條件無法圓滿之事,也只能放手。但就是這些缺憾,所以我被萬劍穿心,被批為一無是處。 後來,我看到『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大錯特錯。 過去的我,如是被批判後,會有好長一段時間陷在厭惡自己、逃避自己的漩渦中,不斷看著自己辦不到的缺點,久久無法自拔。想抓著朋友倒垃圾,卻仍在泥淖中無法抽身。原來,我始終沒有真正愛過自己,我徹底的迷失自己,我只活在別人建構的世界裡。 該是脫胎換骨的時候到了,粒粒珍珠般的佳言美句,飽滿我的心靈。蛻變的列車重新啟動,學習關於「愛」的功課,開始欣賞自己的優點。
-
《尤莉小札》約定
去年的清明節我跟老爸有個約定,那是在我們一起去看了興建中的金烈大橋之後的彼此約定。 去年清明節假期,我記得是個冷吱吱的天氣,忙完清明節的祭祖重頭戲,我跟老爸老媽偷閒乘著電動代步車去逛大街,走著走著老爸問我說要不要去看看金烈大橋,我猛點頭稱說要去,因為那是我跟老爸打電話聊天常講到的一個景點,我總是停留在有聽過沒見過的階段,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親眼見識。 但我是個天兵,我老是以為這座橋是由水頭開始(因為之前去小金門都是從水頭搭船讓我產生的謬誤所致),還問著老爸怎麼走往金門高中的方向去了?老爸瞪了我一眼要我跟著就是,摸摸鼻子想說,大概老爸想先去別的地方走一走吧!過了一段路程我才發現金烈大橋的工程指示牌就矗立在湖下路邊,這才發現我的愚昧,老說自己是金門人卻連這個都不曉得。我跟老爸說我要下車好好看看,過了一會兒老爸不耐煩的直問我看好了沒,拖拖拉拉的我讓老爸又是賞了我一個白眼,我不敢辯駁直覺自己常識真是太淺薄,因為家鄉的事都沒能關注老是只看標題而已。沿著蜿蜒的路我們來到了金烈大橋在湖下建造的起點,老爸說離他二個月前來看進度又增加不少,橋墩在濛濛的霧裡還是顯而易見,老爸說聽說小金門那頭也準備要開始建造了,我問老爸說那甚麼時候會建好,老爸直直看著我說又不是他在蓋,他怎麼會知道呢?還反問我剛剛不是在看告示牌難到沒看到預計的工程進度?真讓我啞口無言,因為我又再次證明我果然是個白目……。 我們一邊望著橋一邊吃著一起剛去模範街買的油條,我問老爸甚麼時候要再來,老爸說隨時都可以啊!我跟老爸說中秋節好不好?老爸一口應允還說到時候中秋節再來看,橋肯定已經蓋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遠處。不過這約定沒有實現,老爸食言了,因為老爸跟老媽也失約了,我們誰都沒在中秋節去湖下看橋,看這座終於不再因為選舉而載浮載沉的金烈大橋。 今年春節有機會再經過湖下,老媽提起老爸生前曾說要坐著他的電動代步車到小金門遊覽的心願,讓我想起我跟老爸之間有過的這個約定。遺憾與無奈此刻正在我心交磨,來年等到新橋正式落成,我就帶著老媽走一趟老爸您所期望的旅程吧!我們就這麼約定了!
-
荷包牡丹之愛
荷包牡丹,花形如心形荷包,葉形如牡丹葉,因而得名。又稱魚兒牡丹,只因那宋代詩人這般形容:「魚兒牡丹,得之湘中,花紅而蕊白,狀似雙魚……」初次見妳,就愛上了那美麗鮭紅色的心,來自遙遠的中國北方,喜寒畏旱是妳的特性。或許別人會說妳太嬌弱,然自古美女就該被疼惜,但其實妳只是身子弱罷了,妳是個神祕的毒醫,可以治病也可以置人於死。 看著妳就想起那淒美的傳說,可惜玉女沒有妳一半的好運氣,最終她那一個個掛在窗邊的荷包是否送出去,無人知曉。所以有人說妳的意涵是─答應求婚或答應追求,把對玉女心疼而許下的願放在妳身上,世間的人爭先恐後的找尋妳,只因若將妳送出則能與心上人修成正果,然他們忘了,忘了若是不好好照顧妳脆弱的身子,終將失去妳。愛情與婚姻不也是如此嗎? 那個夜裡,女人盤起腿、愣愣的坐在床上,她的視線沒有離開過窗外,妳隱約感覺到她握著手機的左手力量漸增。大約十點,對,就是跟平時一樣的時間,女人的手機響起,妳看見她小心翼翼的接起,她的眉間藏不住那份愉悅的心情。正當妳鬆了口氣時,妳聽見了她的聲音:「好、好,那麼晚安。」那表情妳再熟不過了,昨天晚上、前天晚上、大前天……應該說是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妳總是苦笑著說:她在講電話的那幾分鐘是她一天中最美的時刻,每當電話掛斷的同時,那條拉起她嘴角的細線也跟著斷了。「為什麼會如此?」我問。妳忿忿的回答:還有為什麼!她那麼愛他,愛到不敢打擾他上班、愛到不敢佔用他的休息時間,可是他知道什麼?她的淚他知道嗎? 曾經的那些甜蜜恩愛畫面歷歷在目,如今只剩破碎的回憶散落一地,無人收拾,她無力、他無能,一旁的妳不知所措卻無能為力。但其實我不認同妳的看法,口是心非是自尊心作祟的結果,她逞強不讓他擔心、他誤會以為她獨立。她寧願做個高高在上的愛情施捨者,也不願真實表達心中的不捨。我懂妳的忿忿不平,但其實也是自作自受,不是嗎? 最後壓垮驢子的是一根稻草,那麼美麗的心,壓垮妳的是否是那一個小小卻沒有被實現的諾言?身子本身就虛弱,鬱鬱寡歡使得妳的健康每況愈下。心如刀割的痛是妳無法言喻的悲傷,啊,我忘了,妳本就是顆心,難怪外國人叫妳Bleeding Heart(滴血的心)。
-
淺談金酒的行銷策略與永續經營
走過一甲子的金酒,所創造的產量及品種,已不勝枚舉了。曾經駐守在金門的百萬大軍,是金酒最忠實的顧客;另者,分散在台灣約有四、五十萬的鄉親,亦是支持金酒能在台灣地區佔有約80%市場通路之一。但前者的老兵,正逐年凋零,勢必亦逐年在遞減其銷量,而現在的年輕人,若不曾在金門服役,哪有足夠的故事,讓他們回味金門高粱酒呢?而後者之通路,又能持續引起多大的漣漪呢?長此以往,每年近百億的市場,是否面臨逐漸被蠶食呢?金酒的市場又將何去何從?未來又該如何發展才能讓金酒永續經營呢?這些課題正考驗著執政者及金酒決策者的智慧。 金酒在生產方面,已是非常成熟了,目前遭遇的難題應該是「行銷課題」,近二十多年在縣府的主導運營過程中,每一屆主管者都著重在生產線上之產量與產能,主政者之更替,卻無法體認「行銷課題」之重要。不然,至今行銷課還隸屬於業務處,一個小小的課,又豈能發揮多大的功能呢?既然如此,身為縣民,僅將個人所學所知打開任、督二脈,期使在行銷通路的建言,對於金酒的經營能有所助益。 金酒的消費者,就如同金門的觀光業,起初100%都得依靠台灣地區的光臨,但因兩岸小三通的互通,目前來金旅遊的比例,已是6(陸客):4(台客)了,未來將持續加大比例,最終將達9(陸客):1(台客)的事實。於是在金門的旅行業者,亦體認大陸市場將是來金最主要的客群,其主要行銷方向,已然針對大陸同胞之所需,正加大其能量,發揮其行銷之功能。反之,金酒亦當如是,每年有約近8000億的白酒市場,才是金酒應該覬覦的大餅。因此,如何「行銷」於大陸地區的消費者,應是當前主政者最重要的課題。若仍故步自封,金酒的未來將因錯誤的政策與傳統的束縛所禁錮,金門的福利亦受其影響,實非所宜啊! 要行銷金酒,決策者應當要有改變的決心,不可被傳統的思維所束縛,不可再墨守成規了,若沒有改變的決心,談什麼都是多餘的。 若能真正體認行銷課題之重要,首先,應當將每天來金之旅客視為業務推廣員,不然,又該如何行銷於兩岸廣大的人群?所以既然旅客已經來到金門,怎能不視之為瑰寶呢?這種免費來的旅客,豈能棄之不予以利用呢?職此之故,建立一觀光主題工廠,讓旅客親自看到製酒過程,並將健康作置入性行銷,最終再請旅客品嚐,再提供部分酒品販售(其他酒品請旅客在外面商店購買),若能銷售其他高粱酒周邊產品(高粱酵素、高粱醋、高粱面膜等相關產品),方能提高銷售業績,創造更多的產能。如此讓旅客親身體驗製酒過程與氛圍,旅客回家後,定能將金門的高粱酒傳給周圍的親友,這種口耳相傳的效果,比任何廣告更具威力。而只要提供給旅行業者某些回報,相信旅遊業帶來的人潮,將為金酒作輻射狀的宣傳。長此以往,金酒將深入兩岸華人,讓金門與高粱酒劃為等號。 再者,如果要行銷金酒於大陸地區,行銷人員應該要走出去,唯有去大陸地區才能真正了解百姓之所需,如包裝材質、酒瓶種類及酒精度數與價位等等方面,再以其需求開發其所需要的品項。在通路上,可以運用電視購物台及網路上的銷售,不可依賴實體店面的銷售,否則店租與人事費用勢必吃掉利潤。 在酒品方面的運用,可將一廠及二廠分開銷售,不要再將之勾兌,一廠的酒品利用飢餓的行銷策略,將其價格調高,並限制產量,其策略如小米機之行銷手法。而二廠的酒品可以平價銷售給台灣的經銷商,並包裝在大陸的通路上銷售(電視及網路)。但若要在大陸銷售高檔酒品,務必以陶瓷器為主,不然一般的玻璃瓶是無法成為高檔產品的。 要作多元的行銷策略,異業結合亦是行銷手法之一,金酒可以透過地區旅行業者與廈門地區旅行同業及發卡銀行作緊密的共同行銷策略,凡陸客來金在金酒打卡者,贈送行軍酒乙瓶。這種以產品換取在網路上的曝光率,時有所聞,也曾創造諸多的商機。 金酒擁有生產與銷售,這六十年來,在產品的生產作業流程已經非常成熟了,但在行銷上卻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若主事者無法體認這個事實,我們看不到金酒的未來,不設法將產品推銷出去,何來業績可言?因此,凡我金酒人,尤其是負責營運與管理者,你們必須摒除原有的束縛,更要有一顆強烈的企圖心與責任心,廣集縣內對於行銷企劃的人才,共同腦力激盪,會診良策,將金酒行銷於五湖四海,創造金酒最佳成績。 而一個企業若要能永續經營,所憑藉的是產品的創新,因此,金酒的研發人員,請不要再周旋於酒品上了,應該要去開發周邊相關的附屬產品,如當年埔里酒廠的酒蛋、面膜、冰棒、酵素等產品,尤其是面膜約需三個月才能取貨,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何以我們金酒就不能開發諸如此類的產品呢?是因為這幾年業績有成長,所以有了安逸之心?還是因為傳統的官僚思維?還是金酒缺乏創新人才?還是因為太多無聊的公文往返流程,佔去了泰半的時間,哪還有時間思考如何去創新?當然,產品要創新,決不是身在辦公室冷氣房裡就可以研發出新的產品的,不走出去、不去市場調研、不去增廣見聞、不去接收新的知識,何來靈感?沒了靈感,就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只會簽公文的上班族了。 行銷與創新,是金酒未來最主要的課題,或許很多有識之士都已知道,卻因不在其位,無法助其運行。我之所以寫這篇文章,也是希望引起主事者及相關部門主管們,請不要再故步自封了,不要再被所謂的傳統思維所羈絆了,也不要被太多的公文壓垮你們的智慧與青春了。既然在其位,請發揮道德良心與敬業精神,如果你在其位卻無法執行其業務,若有一天,金酒不再璀璨,午夜夢迴,你們何以面對鄉親?面對自己的職位? 千言萬語,念茲在茲,行銷與創新,牽動金酒的未來,也影響金門人的未來。 豈不慎之?
-
黃春明撕畫系列雞冠花
外婆的公雞不見了 上村找、下莊找 到處都找不著 外婆燒香拜拜 請土地爺爺幫忙找一找 土地爺爺偷偷地笑 噢! 原來公雞闖進雞冠花叢 那叫誰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