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等待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朋友從合歡山回來,送了山櫻花的種子,他說,這可用來做盆栽,我想到家裡未來可能會有山櫻花鮮紅美麗的身影,覺得有趣。不過,他也事先聲明,山櫻花不好種,要有耐性。 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進行,所採用的方法,便是朋友教的暖低溫層積法。簡單來說,就是先將種子擺到有陽光的地方,接受一段時間的曝曬,然後將其移到低溫區存放,當破芽後,就可以置於盆栽土壤內。不過,在前兩個環節裡,或許是我時間拿捏不當的關係,種子總是會發霉,我試了好幾次,終於看到種子發芽,可惜的是,將它放在盆栽裡,它並沒有順利的成長,過一陣子就凋零了。 家中的冰箱,除了存放山櫻花種子外,還放了不少顆檸檬。當我在打點山櫻花種子時,也順便切檸檬來吃,至於那些檸檬種子,並沒有丟棄,而是直接埋在另一只盆栽裡,除了定期澆水、施肥之外,就沒有另外特別照料。有趣的是,當我感嘆山櫻花每次種植失敗時,悄悄躲在陽台一側的檸檬盆栽,卻有如童話故事《傑克與豌豆》一樣,默默的成長,還冒出綠油油的果實,芳香四溢。我摘下新長出的檸檬,切片咀嚼,望向冰箱裡被呵護的山櫻花種子,看著它們的嬌柔模樣,我體驗出「有心栽花花不開」的格言。的確,很多事情,無法朝著原本預期的方向發展,但也不用太擔心,如果眼光放寬一點,就會看到在身邊,可能會出現「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喜。 慢慢的,最後一顆山櫻花種子,也淪落到夭折的命運,我放棄了種山櫻花的打算,我承認,自己並不是盆栽高手,但是,陽台上的檸檬盆栽,長得豐碩茂盛,這倒是讓我省下了去市場買現成水果的開銷。換個角度來看,我也算是等到盆栽開花結果的那一天。
-
單戀
春天的風 是你從我身旁走過時的空氣對流 讓我屏息5秒 在心中起了一波一波的漣漪 在我背後的你 藉著風的傳遞 我感覺空氣中夾雜著你的氣息 心悸動著 靈期盼著 不經意擦肩而過 空氣剎時凝結 零距離的碰觸 心得到了停靠 夏天的風 是你運球時刮起的風 烈陽下 挺拔的身軀膛 遙遠著你 汗珠在陽光下 耀眼奪目 運球時的律動 好似送來和煦的微風 吹走我的不安與焦燥 秋天的風 單車上的你 迎著風 奮力踩著單車腳踏板 讓風吹走塵囂俗事 沈浸在勁速時暢快 你是風我是雲 我願一直跟隨你 直到撥雲見日時 冬天的風 沈靜的你 若有所思 蒙上霧氣的鏡片 彷彿時光穿梭 回到泛黃的照片裡 相遇相知是上天的恩賜 曖昧不清是等待的浪漫 珍藏分秒的回憶 坦白 結束如幻似夢的追隨 換來 如膠似漆的真實 或是 痛徹心扉的覺醒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你呢?」添丁嫂有些不好意思。 「不會啦,妳田裡剩下的那些高麗菜,如果能迎合市場的需求,頂多三次就可以把它解決掉,又不是天天這樣。」 「萬富,既然你那麼誠懇的想幫助我,我就不跟你客氣了。我等一下就下田採收,明天正好是雙號,我們一早就上路。」 「記住,我們必須趕在五點宵禁解除時出發,如果太晚,採買都已經買好準備回部隊了,到時可能就賣不出去。」萬富說後,卻也有些擔憂,「明天那麼早,妳起得來嗎?」 「可以,一定可以,我準備好等你。」添丁嫂信心十足地說。(四十五)
-
高粱﹑燕菜﹑胡椒包
去年冬天,大兒子結婚,家裡辦了一場喜宴,從頭到尾,裡裡外外,全家人著實忙翻了,還好親家滿意,親朋好友開心,賓主盡歡,透過自己操辦這一場喜宴,深深感受到時代不同,宴客方式大大的不一樣,不禁的想起八零年代以前,我在金門參加過,或幫忙過的喜宴,在湯湯盤盤,高粱酒助興的氛圍中,熱熱鬧鬧,充滿著家鄉的民俗人文元素,那些喜宴過程,記憶猶新。 那些年,那一天早上出門,走在鄉里中,只要哪一家的門口廣場擺上大圓桌,大爐子,大蒸籠,工作人員四處走動,我心裡就有譜,這一家人肯定要辦喜事啦,到了下午,再從他們家門口走過,場景就不一樣了,掌廚的館棧大聲吆喝著,指揮這,要求那,男工們手忙腳亂,刀子剁聲不停,吱吱喳喳的阿姨大嬸也沒閒著,洗洗刷刷,撿菜撥葉,傍晚再路過,廣場上打著燈光,主人家門口好像餐館一樣,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廚師們各司其職,大鼎熱炒,油鍋嘩啦,蒸籠陣陣白煙,桌上堆滿著菜啊,肉啊,魚啊,調味料,醬油醋酒,三不五時,南北乾貨,瓦斯大桶不停地送進。 在這個時候,主人家通常會在廣場的一個角落,擺上幾張四方桌,那是金門常見的木桌,主人家早已備妥飯菜煙酒,時間一到,主事的鄉里大老,打雜,跑腿的各路朋友,都是主人家邀請來幫忙的,集合在一起吃飯開會,協調細節,分派任務,因為這一場喜宴要辦的風風光光,順順利利,全靠這一票人馬方能成就大事。中學生時代,我也常幫忙這檔事,而且挺愛參一腳,除了展示朋友道義之外,還能吃香喝辣,有紅包可拿,我的同學阿海說,這就是家鄉的人情味。 那個年代,喜宴幾乎都安排在中午,所以隔天,一近中午,喜宴會場就開始湧現客人,來賓們紛紛尋找中意的位子坐下來,主人家則喜氣洋洋,到處跟客人打招呼,若有重量級人物出現,那是給主人家天大的面子,只見主人家禮數周到,趕快引導到主桌,或者大位就坐。我嗎,一般般的小咖,自己會找些相識的坐在一塊,當然菸酒一家的死黨更理想,預定時間一到,母舅列席,長者就位,主桌坐滿,主人家就會交代下去,鳴炮,開桌。 客人一旦就位,無不盼望著開桌,在那個物質缺乏的年代,能夠大魚大肉,酒足飯飽,就指望著喝喜酒啦。鞭炮大響,只見端菜朋友一邊吆喝,一邊上菜,冷盤上了,沒多久,燕菜也來了,只見桌友們筷動匙撈,又挾肉,又喝湯,趕快填填肚子,潤潤腸胃,當下的那種感覺,只能用滿足兩個字來形容。後面還有十道菜,好料在後頭,這二道嚐嚐就好。哇!對菜上桌了,桌友們開始邀約喝酒,在家鄉不喝高粱還能喝啥,對菜是道工夫料理,識貨的挑干貝下酒,個人偏愛酥酥的排骨,配著高粱下肚,對味極了。喝完酒後,有些口乾舌燥,不用操心,端菜朋友又吆喝著,雞湯來了,咱們家鄉的館棧真窩心,適時地給大家喝一碗配料豐富的雞湯,去燥潤囗。緊接著,油炸點心等等上桌,桌友們品嚐之後,大家已有幾分飽,起來動動吧,只見喜宴會場,有些人開始四處走動串門子,喜宴把親朋好友,長官下屬串在一起,我很喜歡利用這個場合,敬敬長官長輩,表示尊敬,敬敬同事同學,熱絡熱絡。出社會工作,一定要做好公關。當然碰到酒國英雄邀約喝酒,自己先衡量斤兩,能喝再上,沒那份量就閃。新人的伯叔兄弟,這時候也會出面打招呼,遊走各桌,遞煙敬酒,把喜宴的場子炒的熱熱鬧鬧。 端菜朋友又在吆喝著,八寶甜飯上桌啦,會場四處串門子的朋友,紛紛回桌就位,除了要品嚐美食,最重要的是新人要起身敬酒,只見引路的,執壺的走在前端,主人家,新人走在中間,後頭跟著擋酒的,敬酒軍團出動了,就這樣逐桌敬酒,大家互相恭喜一番,不外乎早生貴子等等吉祥話。這時候桌上也沒閒著,湯湯盤盤道道端上,尤其是紅燒黃花魚上桌,幾乎桌桌玩起魚尾遊戲,高粱酒賣來賣去的,掀起一番喝酒高潮,賣酒的,勸酒的,吆喝戲笑,整個喜宴會場已經玩成金門特有的嘉年華會。 天底下無不散的筵席,端菜朋友吆喝著禮餅上桌啦,就是預告著,吃完了禮餅,喝過了鳳梨湯,喜宴要撤了,只見主人家,一對新人早就站在門口送客,不能免俗的,再次對新人祝福一番。我嘛,如往常一樣,在酒足飯飽之後,邁著愉快,但微醉的腳步回家,路上不時的回味著,今天哪一道料理最好吃,封肉嗎?燕菜嗎?禮餅嗎?還是……。 對著家人細說著家鄉喜宴的種種,說得活靈活現,其實我已經三十多年沒吃過家鄉的喜宴,心裡蠻想念的,不知道那一天,我才有機會再一次吃到家鄉館棧菜,細細的體會故鄉人情味,踏踏實實地滿足內心的那一份渴望。
-
漫談做人與做事
以前常聽人觸及做人與做事孰輕孰重的討論,爭議之後通常都以這句「做人比做事重要!」耐人尋味的感嘆做結尾。 做人之所以重要,可從官場上「政通人和」得到佐證,做人成功事務才能推動順暢。 但能光做人不做事嗎?當然不行!只憑做人是成不了事的!如果做人就能成事,那恐怕也只能成一時之事,成其一時,人在人情在,人去政息或經驗無法套用與傳承,甚至還可能衍生後遺症,憑做人來做事,後事堪憂。 人會主動改變,因為情分增減有無,但事情不會自動完成,必須人去推動促成。事情還是得人來做,真會做人的人,是臨門一腳,是順水推舟,是水漲船高;做事認真,做人成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相互拉抬,雙軌並進,那是成功立業最佳的策略與模式。 然而說來可笑,做人做事雖然必須相互支撐,只可惜做人圓通做事明快兼具人事融洽的人並不多見,通常不是勤於做事卻拙於做人,就是巧於做人卻不擅於做事,總是互有消長,難以均衡。 做人與做事,應不是兩難-做了人就成不了事,做了事就得罪人。但兩者在比重上的確不容易拿捏,這不只是分寸的衡酌而已,關鍵在個性和磨練。 既為個性自有特質,鐘鼎山林各有天性,個性是既有先天孕育也有後天調教而成,那是長年形塑而成的結晶,當然不容易改造;至於做事,也得累積經驗轉化智慧,才能得心應手,展現成效。做人與做事的均衡育成,得靠師長、親友、同僚、夥伴們點點滴滴的點撥滋潤。友直有諒友多聞,我們希望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幸運有這樣的人陪同。 此外,成長就是不斷修正改造突破的磨練,無論做人與做事的獨立發展或調和勻稱,從做中學、從學中改的經驗體會無疑更是重要。這個過程,最重要的不只是旁人的耳提面命或殷殷期待,而是自己用心覺察醒悟及努力實踐。有心體察,見微知著,舉一反三,身體力行,才能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改變讓人驚豔;反之,無心而為,進步必然有限,有人一輩子一副德性一事無成,說是甘於平淡不誇張,說是不求長進也不失真。 做人做事要應對進退有據、身段柔軟而不失立場、手腕靈活而不流於虛應,講求績效卻不短視近利、急切求成表功,而是注重方法效能,創新思維,事半而功倍。凡此,總得歷經一段刻骨銘心的磨練,方能脫胎換骨,恰到好處。妙在天成,其實必然有段不為人知的奮鬥過程。這歷程,唯有成功之後才有人樂意話說從頭,也才有人甘願聆聽。然則,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誰有機會站上舞台娓娓道來?誰又聽得出幾分艱辛而有了決心?星星之火能夠燎原是因為柴薪,沾光的終究只能靠邊站。成功絕非偶然,寒天飲冰水,只有過來人明白。 是做事還是做人比較重要?老實講,我也不明白。但我相信:做人是為了做事,做事也為了做人,做人做事其實是交織與糾纏的螺旋,不同的角度或層次總會看到不一樣的狀態呈現。如今,反躬自省且自問:我究竟是哪種人?原來,我既不善於做人,也不長於做事,做人做事都不成形樣。雖然一事無成無功可表,慶幸猶有體恤的知音,以及相互扶持的夥伴……。
-
學習教戰
大哥的小孩終於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因此在家人之間的談話也多了學校、教育,甚至課後補習的話題。其中,為了課後要不要上才藝班或補習班而意見分歧,這是必然的,因為在台灣,「不要輸在起跑點」是家長間相當流行的一句至理名言,所以在念幼兒園時除了開始外語學習,琴棋書畫最好都能沾上邊。近幾年來,甚至有所謂的零歲教育的口號興起,強調小孩在零歲時就可以啟發智力或學習力等,到底如何對小孩的發展才是最好,是一項艱難的課題。 我在大學時有在安親班兼過兩份工,小孩子什麼時候最開心呢?就是當家人來接回家的時候。每一張表情,都雀躍不已,跟我揮手說再見的時候特別高興。那算是一家在住家附近有點名氣的幼兒園,我是在附屬的小學安親班的櫃台上班,除了改功課之外,當然也要打雜,要等到所有小朋友都下課後,從上到下,把所有的教室的桌椅倒放,環境要打掃整潔。地上總是可以撿到鉛筆、橡皮擦、蠟筆之類的,最奇特的是有次我撿到一本小本子,打開的第一面除了寫有名字外,居然寫滿了如同少年維特的煩惱般的戀愛情結,隔天交還給失主,那是ㄧ個才念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我望著她稚嫩的臉龐,忍不住問她怎麼寫滿這些話呀!但她毫不扭捏,也不覺得有什麼丟臉的回答因為她實在太喜歡對方,非常想要知道對方的心意,當下我真是啞口無言。 因為標榜全美語,所以除了安親班之外,幼兒園也有固定幾天是上美語課,課程不是請外籍老師,就是華裔ABC來教導,可是這些「老師們」的水準良莠不齊,雖然上課有一個中文老師輔佐,可是效果卻不是很好。曾見一個小朋友被老師指使派去跟廚房阿姨拿鹽巴,可是他只說的出鹽巴的英文,卻不知那個單字的中文意思是鹽巴,完全是跟廚房阿姨雞同鴨講,結果老師見他許久未歸,就親自來拿。中文老師有些是幼教系畢業,甚至還有職照,但這些外國老師大部分並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訓練,有的人前一個工作甚至是在動物園上班……。 之前曾看過一則報導,那是一名外國人描述在台灣的怪現象,就是只要國籍是在以英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就可以在台灣教授英文。確實,我打工的這所幼兒園的外語老師也是以這樣的標準錄用,母語雖是英文,可是卻完全沒有教學經驗,也沒有教學熱誠,打混聊天是樣樣來。本地的老師都得十年寒窗、拋頭顱灑熱血才能考取教職,外語老師的錄取門檻卻很低,或許是因為家長們都有直接與外國人對話的學習效率較好的迷思,而學校為了提升入學率,也以此為號召,並索取高昂的學費。 我們討論到最後,認為除了上課學習,下課複習更重要,大哥大嫂傾向等小孩在大些,再另外上外語課加強,也不會特別一定要外國老師教授,只希望能激起小孩喜歡學習外語的樂趣,而非為了應付考試。我內心嘆了口氣,作為現代的小孩子們,學習或許會越來越艱辛吧!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添丁嫂家有一塊濕地,每每她都是用來種一些蔬菜之類的植物,而且收成不錯。就譬如說今年的高麗菜,每一顆都長得結實又飽滿,而且品種好、吃起來鮮甜清脆。但是自己吃畢竟有限,一顆重達兩三斤重的高麗菜,就他們一家三口而言,少說也要分成兩次炒才能吃得完,幾乎大部分都是用來餵豬。 有一天她送了一顆給萬富,吃過後簡直讓他讚不絕口,「添丁嫂,像這麼好吃的高麗菜,如果吃不完用來餵豬實在可惜。」 「農家就是這樣,吃不完只好餵豬,其他又有什麼辦法,難道還能拿去賣?」添丁嫂無奈地說。 「不錯,可以挑到市場賣。」萬富認真地說:「自從砲戰後,聽說從台灣調來不少軍隊,現在砲擊已不像之前那麼激烈,他們會開著車子到市場採買,蔬菜更是他們每天伙食的必須品,所以需求量很大。如果把它挑到市場去販賣,只要品質好、價錢公道,一定會有採買來買,說不定很快就賣完。」 「真的?」添丁嫂興奮地,卻也有些憂慮,「可是路途那麼遠,又必須挑重擔,甚至很早就要趕到市場,或許不是我這個弱女子可以勝任的。萬一沒人買,又必須挑回來,問題可說很多。」 「說來也是。」萬富微嘆了一口氣,沈默了一會,突然說:「這樣好了,妳找一個時間把田裡的高麗菜採下,然後去除外葉、裝進籮筐,我負責幫妳挑,妳拿著秤和小籃子跟我走,到市場後由妳自己來賣。萬一真是沒人買,我負責再幫妳挑回來餵豬。」(四十四)
-
心情咖啡
在不耐的空隙之間 夾住孤獨 將夢痕 慢慢 滴 落 緩緩攪拌迷失的自我 靈魂捧著迷霧 搖漾一晨的思情作槳 隨焦香漂泊 然後,放棹成為黝黑 的一部曲 舉杯,淺啜一口…… 酸澀的感覺像沙漠 苦等一籃 紅色果實的抉擇
-
送走憂鬱
如果說現在的天空是藍色的 那麼我現在的心情亦是BLUE到極點 絲毫透不出半點喜氣的顏色 如果說刀子可以殺人 那麼我想不悅的言語亦可傷人 絲毫不遜於刀子濺血時的疼痛 人類的喜怒哀樂一定得喜形於色嗎 不能有半點模糊地帶嗎 不斷堆疊的憂鬱 可否 請風吹走 託雲帶走 還是 下一場傾盆大雨 將憂鬱澆息 好想好想 憂鬱掛在天空裡 讓它也有機會 幻化成七彩的美麗 而不再只是憂鬱
-
現在你還親筆寫信嗎﹖
沒錯,現在誰還在親筆寫信!在這網路爆炸時代,大家連拿筆寫字時都快發生障礙了吧!哈……但我相信一定還是大有奇人在,只是應很少了。 早上部門開會,怕影響到同事,所以隨手用桌上「面紙」寫了已訂好午餐這件事,拿給坐在旁邊的好朋友。看到桌上我用面紙寫下的字,讓我回想到我以前用過面紙寫信,而且還是寫了完整的一封信。更回想到寫信這件事在我人生中的精彩片段。 如果你對紅白直式信紙信封很熟悉,那表示應是70年代以前的人了吧?那時網路不發達,有家用電話就很了不起了,書信往來是很正常的溝通和聯繫方式。在家中不識字的長輩口述,我們會幫忙寫信給在台灣的親人,親人有回信我們也會再幫忙口述信中內容,這種書信往返雖要一、二週才會到對方手中,但在那時應不是奇怪的事。隨時代演進,當然是比不上現在中華郵政或民間郵局,慢則三、五天就可收到一般國內信件的速度。 寫信應不用管文筆好不好,只要管有沒有想把自己想說的交代清楚,而且不用管對方愛不愛聽,就一股腦的寫就對了。所以,你看,這真是種很好抒發情緒的管道吧!個性使然,愛收藏回憶真是件很糟糕的事,先撇開抵萬金的「家書」不談,以下這幾位可真是讓「寫信」這件事在我生命中出現不同時段的「高峰期」,和難忘回憶。 給筆友的信 沒有交過筆友的人無法了解,在未央歌的青澀歲月總要有不同的心靈滋潤,而同儕已無法分享年輕歲月的無知和強說愁,和沒見過面的人反而書信往返頻頻,互相鼓勵分享生活點滴。那時下課回到家總是先留意有無信件,因我是用sailing這單字翻成中文音譯的筆名,(現在看來很幼稚,那時可是完全自我合理化)好怕家人看到信件問東問西的,或是以為是寄錯到家裡的信把它丟掉。筆友是位陽光大男孩,像哥哥一樣的鼓勵我讀書,思考人生方向,每每收到信的那幾天總是像吃了大力丸似的較認真讀書,書信往返的日子是讀書時候的難忘回憶,倒不大記得怎麼後來沒聯繫了,搬家之故我的書信也不見了,但很想再找到這位曾經陪伴的朋友,可以再一起重話當年一定超有趣。 給不想分手者的信 朋友若失戀,我已可冷靜安慰人,只要這個人沒有走到想不開的地步,我其實是不太擔心的,因為有過這種我也不想體會的親身經驗,讓我知道「時間」一定會帶你走過這一切。那一段我不想放手的日子,幾乎是像瘋了一樣「每天」寫信給對方,真不知在傻什麼,哈……但真的寫了有大半年吧!嗯,時間就是良藥,都過去了,我也釋懷了。但對郵筒我變得超有特殊的感情的,因那時每天上班前就先走到紅綠郵筒報到,投了信像交代了心情才安心去上班。 給竹馬的信 竹馬是我的超級好朋友,從小臉皮就很薄的我,其實不太和男生交談的,但我們一起小學、國中同班,高中也同校,現在卻比以前更有話聊,不知這適不適合說因同學太久的革命情感,造就了我們的好情誼。他當兵時,我著實伴演了超級好朋友的角色,幾乎每週和他寫信閒聊,其實我也忘了我都聊些什麼,只記得很愛天南地北,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分享。每次聊起這段回憶,竹馬總是很懊惱他那些信應沒丟,但他都找不到放那去了。但我心裡卻一直阿彌陀佛的竊喜,還好你找不到,不然再翻出來看鐵定糗大了。前幾天閒聊才知道,那時收到信原來還有別的插曲,就是收一封信要做幾十下伏地挺身。他說當兵那段日子因為我的信,讓他做了很多的伏地挺身,但他做得很開心(朋友的價值不就是這樣嗎!看來我寫的也算值得了……哈)。 收藏的信 認識的人中愛寫信的不單單是我,我也收藏著數十封當年某位朋友寫給我的信。一直保留著這些泛黃的信件,其實無關乎感情了,而是對方文筆和字跡都好棒,真的捨不得扔了它們。 現在我收藏的是小朋友寫給我的聖誕卡,就算是我那些好朋友好姐妹提醒她們家小朋友寫給我的,我收到時也會超開心,想像他們寫卡片時的用心,就讓我好珍惜,所以會把卡片放在公司的桌上一整年,直到隔年收到新的再替換。現在除了朋友出國寄回來的明信片外,別太期望會收到朋友寫信給你這件事了,因為收到反而會嚇一跳;但身邊的朋友們請注意,如果有再收到我寫信郵寄給你,那表示我應在重溫和你們美麗的回憶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