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五月節
孩子小時候,買了不少有聲書,唸故事、唱兒歌,是很有效的沉浸學習,不但培養閱讀習慣,也自然學習到很多節慶資訊。 「五月五,五隻老虎過端午。一隻包粽子,一隻插菖蒲,一隻做香包,一隻划龍舟,一隻咚咚咚敲鑼鼓。」信誼出版很多適合幼兒閱讀的兒歌集,唸唱這首〈五月五〉時,孩子覺得有趣好玩,經常掛在嘴邊反覆誦讀,到了端午佳節,看到家戶插艾草菖蒲,吃粽子掛香包看龍舟賽,虛擬變真實,就愈發興奮。 我曾教孩子利用吸管製作粽子,在折疊過程中,認識了三角形、正方形和三角錐,是兼具美勞手藝和數學圖型的學習課程。當一顆顆繽紛可愛的彩色粽子出爐時,孩子們雀躍不已,有人用針線縫做成粽子串,一如市面販售那樣,也有人用保麗龍膠將粽子拼黏成一顆大彩球,有稜有角七彩絢麗,漂亮極了。 體育課時,兩根長木板,三人一組,就能玩踩木屐團康遊戲。為了避免摔倒窒礙難行,隊友之間必須培養絕佳默契,相互合作才能順利前行,除了訓練肌力協調也從中領悟團結協作的重要,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也激發了謙讓美德,是個很棒的體適能活動。 對孩子幼小單純心靈來說,不懂愛國詩人屈原為何要用投江方式明志,也不懂蛇妖白素貞沒做傷天害理的事為何要被法海趕盡殺絕,傳說故事到了開智現代,那些慷慨言詞過激行徑,都變得有些陳舊迂腐。所以,教學時得加入新元素,比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又如「萬物皆有靈,眾生皆平等」,只要平安活著就有希望,即便是螻蟻生命亦可貴。故事情節虛虛實實,但生命教育、愛情真諦,千古不變。 前些日子,兒子曾對我說,咱家沒啥過節氣氛,但岳母家卻很重視。剛開始我也覺得有些麻煩,輕鬆自在過個端午不是很好?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煮一鍋蛋,然後等到正午時分大家一起立蛋?直到為人父,想給小寶貝一個難忘童年,竟也樂在其中,立蛋、繫五彩繩,驅邪惡求平安的用意,了然於心。 邊包粽子邊念咒語,「層層粽葉層層深情,一層送你身體康健,一層送你生活安好,一層送你家庭和美,一層送你諸事順遂」。收到這麼深情厚意的粽子,是多麼令人感動又窩心哪!
-
粽香處處飄
哇!一股熟悉而濃郁的粽子香味撲鼻而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已悄悄的到來,下班之後總愛到黃昏夜市走走逛逛,各式各樣的攤位擺滿琳琅滿目的粽子,無論是傳統肉粽的滷肉香,還是紅豆沙粽、水晶粽、綠豆粽,每一種濃郁的香味都訴說著濃濃的人情味與家鄉記憶。不同地區的粽子有不同的風味與包法,在這個節日中,展現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粽香處處飄,不只是美食的誘惑,更是一種愛的呼喚,也是傳統文化的延續。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家家戶戶忙著祭拜祖先,除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而粽子,正是這份節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每當這個節日來臨,金門的老家總會熱鬧非凡,左鄰右舍就開始忙著包粽子,有人洗粽葉、有人泡糯米、有人準備各式各樣的食材……等,最後再用麻繩一圈圈地綁好,蒸煮之後的粽子高掛在竹竿上,此時濃濃的香味飄漫整個村落,溫暖著每一顆期待家人團圓的心。 對我而言,粽香是童年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小時候,總喜歡圍在母親身邊旁,看著她用靈巧的雙手,我們一邊哼唱著:「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端午習俗傳千古。」歌聲縈繞著粽葉香,勾勒出歡樂與溫馨節慶的畫面。母親慢慢將粽葉折成漏斗狀,然後,再裝入炒過的豬肉、花生、海蚵乾、干貝、香菇與糯米,最後包裹、紮緊。小時候不懂包粽子的複雜手藝,現在才能理解包粽子是一門大學問呢!只覺得那一串串高掛在竹竿上的粽子,就像一個個神奇的魔術袋,蘊藏著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粽香處處飄,人間處處有佳餚,真是美好又溫馨的日子。 在台北生活多年,最懷念的,莫過於金門家鄉的粽香。記得有一年,在國外旅遊,雖然在超市裡也能買到冷凍的粽子,但那味道總缺少了母親暖暖愛的味道。是啊,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才是我心中最珍貴的滋味。雖然母親已漸漸年邁,但那雙巧手卻總在端午節時,幫我們準備濃郁美味的粽子,讓我們在異地也能重溫家的味道。那一顆顆精心包裹的粽子,不只是粽子而已,更是母親對兒女深情的付出與暖暖的愛呀! 每次吃到母親親手包的粽子時,那股熱騰騰熟悉的香味,瞬間勾起我的童年回憶,此時的我,感覺有一種跨越時空愛的連結,竟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粽香,也代表著團圓的意義。無論工作有多麼忙碌,端午節總會讓出門在外的遊子利用假期回家、團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聚餐,家人凝聚的情感勝過人間美味。喜愛粽子的味道或許各有所好,但「家」的味道,卻是永恆的,「家人」的愛是永遠深植人們的心中。 在這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人們的腳步匆促,家鄉的許多傳統習俗已漸漸被簡化或淡忘,但每當端午節來臨,粽香依然能喚起人們的心,遠在他鄉的遊子,只要聞到家鄉的粽子香氣,便能喚起我們對家鄉文化的記憶及對家人的思念。 粽香處處飄,在這個飄著粽香的節日裡,我們不僅是品嘗美食,更是在享受一種情感和家鄉文化傳承的連結。粽香悠悠,情意綿綿,共同譜出一首最動人的端午節交響曲。
-
端午粽子情
喧擾的城市駐足片刻 家鄉的節奏響起 午后的陽光蒸騰粽葉香 阿媽在廚房綁著記憶的形狀 艾草 香包 立蛋 世代流傳不停歇 粽子一口口的品嚐 粽葉響起相思曲 江水紀念屈原的名字 鼓聲咚咚 齊划龍舟 人生忘記背後 努力面前 心中祈願 平安喜樂
-
【小說連載】大箍呆
「聘金放在箱子裡,既不會臭也不會爛,隨時要用就有,我當然高興。但看到豬肉沒醃好,讓它發臭又生蟲,吃多了又會落屎,實在高興不起來。」 「娘,不是我說妳,妳實在有點貪心。」 「什麼?你這個夭壽死囡仔竟然說我貪心!老實告訴你,我當初的想法是,故意增加美卿那個富婆的困擾,因為豬隻少,一時要買到那麼多豬肉不容易,但有錢則能使鬼推磨,她還是買到了。不但沒有增加她的困擾,反而替自已製造麻煩,只好把請客剩餘的豬肉醃起來。想不到鹽放太少竟讓它發臭又生蟲,在不得已的情境下,只好把它拿出來曬成肉乾,將來要吃時再泡水浸軟。」 「先講好,這種臭豬肉我是不吃的,要吃妳自己吃。但如果吃後肚子痛,落屎落在褲子裡,我可不幫妳洗。妳自己可能沒有感覺,吃臭豬肉落出來的屎特別臭!」 「夭壽死囡仔咧,屎會是香的嗎?」 「我們吃安茨拉出來的屎,絕對不會那麼臭。」 「好,既然你怕臭,我就天天煮安茨給你這個夭壽死囡仔吃!看你有什麼力氣上山耕種。」 「萬一沒有油水而肚子餓,我就到秀香家吃飯去,她一定會很高興,而且還會替我加菜。」 虎嬸仔不屑地說:「堂堂男子漢大丈夫,竟然跑到養妹家吃飯,你不覺得好笑嗎?不覺得丟人現眼嗎?即使秀香和西安對你這個大箍呆哥哥無話可說,但美卿那個富婆會歡迎你嗎?到時不被人家趕出來才怪!我看還是臭豬肉加減吃,至少還有一點油水,儘管吃多了會落屎,但不會死人,這也是我捨不得把它丟掉的最大理由。」(一四二)
-
湖光山色伴古城,書香弦歌有古風,義學書院教育新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村舍三面綠。湖畔樓影任徘徊,港灣岩青隨君駐。史蹟此城古,古城文物多。南明遺緒在金門,教化文風揚古城。書味酒香紋寶塔,紅山崗上雲漢影。翟山官路輝古今,燕南祖師共一家。古有書院朱熹來教化,今則古城草堂勤育材。置身古城國小學區,如穿梭在時光燧道,仿古城門牆垣內外,散佈古厝、洋樓、老街及現代建築,寶月泉蘊好酒,工坊酒香高粱,城隍鎮四方,文台護千帆。諺語:「要丁東門外,要富西門外,要興南門外,要官北門外」,流傳至今,昇華四個城門的想像空間,古味悠揚。校區座落於大古崗與金門城交界,得天獨厚擁有金門文化知識寶庫,能內化為該校親師生共學共好教育素材,培育金門文化復古揚新的「點燈人」。沿著東門路旁,矗立「明贈昭勇將軍都指揮僉事,朴庵邵公暨楊氏淑人神道」石碑,及妾身未明的碑石等構件,迎來古城國小入門徑。這是金門第一位「武進士」邵應魁墓園構件。若由北門方向或明遺老街入門徑,是從新文明穿越舊傳統的實境體驗。從校門往左通賢厝、水頭,右往古崗、珠山、歐厝。珠水路如匹練似的迂迴曲折,串連金門城、古崗、珠山等文化幽境,環抱著校區,滋養文化素質。 創校後,大古崗之「古岡學校」,舊金城之「金山中心學校」,與1932年興建於水頭村內的洋樓式「金水小學」,及設於歐厝之「愛華國校」,四角分立,後來經熱心教育人士倡議捐資興學,於現址新建中棟校舍及前運動場,1963(民國52)年完工啟用,首任校長王金錠(50-53)肩負重任,經陳義乞老師建議,奔赴酒廠晉見王多年司令官,爭取解決困難,獲得首肯,親臨擇現址興建校舍,整合為一定名「古城國民學校」,開啟古城國小時代。因金水小學登錄為文化遺產而保留,附近另地興建分校,安置低年段與幼稚園學童(1986後迄今保留幼兒園),愛華分校1976改附屬賢庵國小,這樣校區分散兩地之型制,地區唯二(另賢庵國小附設垵湖分校於后湖)。古岡國校對聯「古博今通振興教育,岡靈水秀鍾毓賢才」,說明其教化精神,具教育史價值而保留。楊太平(53-54)、盧金龍(54-58)繼之,直到第四任許丕府校長(58-68)之後迄今,諸校長均需督導兩個校區,幸而老幹堅挺,新枝煥發,教學團隊專業成長,成效優異。最特殊者是從農工職校借調盧兆睦主任主持校務一年(74-75),創地區從高級職校教師調派國小校長先例;另孫麗琪校長(111.8.1-112.7.15)受陳福海縣長重用,由國小校長提拔高升為第一位女性教育處長,校務委由董麗芬主任代理(112.7.16-113.7.31),這也是金門教育史創紀錄。再遴選薛奕龍校長(113.8.1-),以其本土語言專長,並在國立清華大學金門中心「跨院國際博士學程公共政策與教育組」進修博士學位,帶來新氣象。從李仁木(97-101)起,之後董國正(101-105)、楊成業(105-111)等三任校長相繼在古城實現自我榮退,為自己公務與教育生涯劃下句點。董校長榮退時服務滿四十年之陳耀明主任、主計毛安輝等三人同時榮退。楊瑞松(75-79)、楊肅正(79-82)、鄭藩志(821-87)、莊聰榮(87-90)等四位校長均為正常的四年至八年再榮調他校。2017號稱「十項全能」的校工,服務超過24年,師生口中的「錢爸」(錢發達)退休,送別場面感人,最能體現古城校園的溫馨友善。民國86鄭藩志校長授權活動力十足的輔導組長倪振瑞,笑如彌勒佛般具有感染力,爭取到縣議員許華玉帶頭作用,積極投入召喚家長,籌組「愛心媽媽志工社」,由18位創社擴展至60多位;組織擴大了,因學區分散,為使服務貼近需求,設置前水頭、金門城、古崗等三區組長,更為周延。2018年起創辦「金愛獎」,激勵熱心家長涓滴匯聚,學習成長,故從鄭藩志以降諸校長任內,「愛心媽媽社」是最優異之校園志工團,歷年社長包括許華玉、蔡碧華、陳惠珠、楊麗娟、許麗珠、黃金玉、董婉君、周手治等,不僅成為古城國小最堅實後盾,更是最美麗的名片。李仁木、董國正、楊成業三位校長拓展校區空地,闢建「開心農場」,種植向日葵、洛神花及蔬菜等,食農教育外一章,親師生樂陶陶。由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為偏鄉教育興辦之「鹿樂」平台,2019閱遍古城校園後寫下「開心農場裡,孩子們親手種下的青菜隨風搖曳;操場上,以獅鼓為原形設計出的遊樂器材佇立。在這純樸的小校,孩子們多方嘗試,快樂成長」,印證校園俊美秀麗的鮮活影像。 歷任校長暨教學團隊長年推動閱讀、品德教育、藝文深耕、本土語言教學、雙語教學等課程,親師生致力於經營友善校園,深具特色。2025推動"開心閱讀、快樂表達",成效顯著,吸引「台灣偏鄉兒童教育基金會」賞識,拍攝校園紀錄片表彰。薛奕龍校長更以《石獅爺的守護》主題設計本土語教學計畫,榮獲優良教案,親身發表與演示,蔚為典範。薛校長總結該校是「課程發展多元,尋找學生的亮點」,全方位提昇學童人文素養。 民國88年拆除改建中棟教學大樓教室,90年5月12日落成啟用。99年擴建辦公室。幼兒教育起於民國65年,老舊園舍直到107年楊成業校長爭取到8,124萬3千元經費,整建幼教大樓,是建校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案;恰好110學年迎來二歲幼幼班,增添活潑。矗立50多年的北棟教室,禁不起歲月濕潮,有些鋼筋裸露遭列危險, 2024經關心教育的陳福海縣長率員親自履戡,同意超前部署准予先拆後建,打造友善共好的學習環境。校區從此像「聚寶盒」般完整而引人入勝。 吳水澤校長引進,李仁木校長任內積極倡導獅鼓陣,延請教練,大力轉型為「七星鼓舞獅」(腳踏七星鼓,手舉文武獅)藝陣,後任校長持續努力,成為地區繼上岐國小、開瑄國小、寧中小之後校園四大鼓藝陣,經常擔綱各種活動開場,振奮人心。 「燕南山書院」及「古風草堂」,是另創一格的現代化「教育番外篇」(非正規教育體制,自訂規準)。出身古區10號的「遊俠兒」楊樹清催生,在金門縣文化局行政支援下,創設「燕南山書院」,聘其為院長,推廣朱子遺教,倡興「金門學」,具有振興金門文風崇高意義。配合朱子冥誕,循周朝祭天之古禮祭祀,古城國小學童受邀表演獨樹一幟的「六佾舞」,增添書院古風。從軍職榮退之倪振金教授,懷抱琴心劍膽、遠見卓識之氣度與格局,自宅開設義學,並創設以小學生為主之「古風小學堂」關懷下一代,以「忠、孝、節、義、書、劍、江、山」為入學輩份,傳博雅,重實踐,孕育國學素養,振興華夏文化。古城國小恰好共伴,書香弦歌蘊古風,義學書院教育新。2024由教育部資訊科技司資助、台灣大學主辦的「國際學伴」計畫(ICL),該校五年級學生在外師Rylee及Rosslyn指導下,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線上相遇,不僅提供跨國多元文化學習機會,拓展視野,並且透過線上增進友誼與進行交流。2024國立金門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與社會工作學系的教授與學生們協助辦理「AI科技體驗營」,初識智能化與數位學習。六年級學生赴城中參訪「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透過體驗實作,增進對工作世界的認識;跟著縣議員董森堡走讀老房子-古岡學校,培養愛鄉愛家沃土;在金門農工養殖科師生協助下,到古崗湖畔放流5千多尾鯉魚、鯽魚、羅漢魚及蓋斑鬥魚等原生魚種,關懷古崗湖生態。嘗試在傳統與現代間架構課程發展,從現代邁向未來化,董麗芬主任主導「書韻飛揚在古城」校本課程大計畫,若能整合周邊資源,增強夥伴合作關係,注入人文教育實驗,具有持續發展性,或能創造教育新格局。 古城國小以本土深耕與創新活化之現代化教育,伴隨書院、義學、國際學伴,四維共構之特色,為全國唯一僅有。古城國小底蘊深厚,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薛奕龍校長認為「教育是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美麗過程」,古城帶領的學童,如天蠶再變,鮮活的推演「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美麗篇章!
-
初夏在客庄永興村
所有紫色菖蒲都在水塘裡直立伸展, 或迎接白鷺,或傳遞愛的信息——我卻愛上 這座樸實無華的客庄裡保存的在地記憶。 喔,那隨風搖曳的風鈴木, 伴著水圳、水車和涼亭——那圍繞著 表演樂手的一群,都成為初夏光影錯落的 另一種浪漫,而我那時——同在繽紛吉安的 旅者,期盼將親身感受……與蓬白桐花相遇! 註:吉安鄉是花蓮縣客籍人口最多的鄉鎮,鄉內的永興村位於早期北部客家族群東移後山進入花東縱谷的落腳處,居民多以務農為生,有的自售農產品於市場外,堪稱花東縱谷客家第一庄。
-
【小說連載】大箍呆
大箍呆深知她不認輸的個性,趕緊說:「娘,妳不要發那麼大的脾氣,可能是我聽錯了,把虎嬸仔聽成虎豹母。」 虎嬸仔責怪他說:「都是你這個夭壽死囡仔在胡說八道,我知道在這個村莊沒有人敢這樣叫我,如果真有人叫我虎豹母,一旦讓我聽到,絕對會跟他沒完沒了,不要以為我這個老太婆好欺負!」 大箍呆眛著良心,故意誇讚她說:「不要說我們村子裡,鄰近的村落,不也很多人都領教過妳的厲害麼?如果還有人敢欺負妳,未免也太不識相了,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簡直是瞎了眼!」 「我知道你這個夭壽死囡仔是故意誇獎我,其實你心裡跟秀香一樣痛恨我。認為我是一個會苦毒新婦仔,以及無法跟左鄰右舍和睦相處的『歹老母』,將來必也是一個無法跟媳婦相處的『歹大家』,所以才讓你娶不到老婆。幸好秀香先嫁,而且還嫁給一個有錢人,美卿那個富婆也說到做到,要聘金給聘金,要豬肉給豬肉,給我十足的面子。要是嫁不出去的話,一定會被人批評是『歹外家』或是『歹親晟』,加上一個『歹丈姆』,才會沒有男人敢娶。果真如此,我的罪過勢必會更大。」 大箍呆笑著說:「妳不要想太多啦!」 虎嬸仔反問他說:「我能不想嗎?怪來怪去都要怪你這個大箍呆,如果你聽我的話跟秀香做大人,或是跟林家姑換嫂,那不就天下太平了麼?若依時間來推算,老早就有孫子叫我阿嬤了,怎麼會到現在連一個影子都沒有看到。」 「過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看到秀香幸福美滿我就很高興。」 虎嬸仔不屑地說:「你高興,我可不高興!」 「妳拿人家那麼多聘金和豬肉,還不高興?」(一四一)
-
初訪金門
「金門」對我而言,是個既神秘又遙遠的地方,對它的認知,僅僅是來自師長口中的一些片段敘述,那些年金門尚屬「戰地政務時期」,未曾想過可以親臨登島,揭開神秘面紗! 就在一個機緣下,跟隨同窗好友造訪嚮往已久的英雄島,一窺「廬山真面目」。終日埋首書堆,未曾出過遠門、離開臺灣本島的我,有如「井底之蛙」跳上陸地。想起歷史老師每當提起金門,總是慷慨激昂、熱血沸騰,好像曾經參戰「古寧頭大捷」或是「八二三砲戰」,因此,對於金門的名氣,早已如雷貫耳,深知由於當年前線軍民的出生入死、犧牲奮鬥,才能保國衛民,也才讓大後方安居樂業、安心求學,內心充滿敬佩與感恩! 在我大學年代,造訪金門難度甚高,也出我意料,首先要申辦「中華民國金馬地區往返許可證」,兌換等值「金門地方幣」,彷如出國辦護照、換美金一樣新鮮,見識到戰地的另類「不同凡響」! 等待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慢,好不容易地來到「高雄十三號碼頭」(軍用港口)搭乘「登陸艇」,如見龐然大物,這是此生首次搭船,感覺特別新奇,駛出港口,見到書中的台灣海峽,海水由淺及深、由綠轉藍,逐漸湛藍如黛,似在橫渡黑水溝,出了外海,浩瀚無垠、一望無際,滾滾浪花,潔白翻騰、碧海青天、白雲飄揚,令人心胸開闊、心曠神怡。 起初搖晃溫和,似坐搖籃;後來愈搖愈晃,隨著海浪起伏,我已天旋地轉、頭昏眼花,不支倒地、動彈不得,接著噁心嘔吐,全身不適,首度感受到「暈船」的滋味,當下真有「誤上賊船」、悔不當初的念頭。 歷經二、三十小時的煎熬,終於來到慕名已久的英雄島,走上一片潔白無瑕、晶瑩剔透的白沙灘,清新的空氣令我通體舒暢、疲憊全消。 由於好友家住金城老街,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成了我初訪金門的第一個景點,牌坊建於1812年,有「閩臺第一坊」之美譽,高約11公尺,石材堅硬、雕工精巧,雖歷經一、二百年的風雨,依然完好如新,頂端有石雕「聖旨」匾,其下有「欽旌節孝」匾,矗立老街,格外吸睛,印象最深。 經過一夜養精蓄銳、休養生息,翌日改搭公車,筆直的中央公路,平坦舒適;兩旁木麻黃樹,高聳入雲,形成一條天然的「綠色隧道」。來到成功村陳景蘭洋樓與金湯公園,遙望大海,水天一色,海闊天空,橫無際涯。隨後見到一旁的「金門日報社」,像是發現「新大陸」,聞所未聞的「地方報」,我們就在大門口合影留念。午在附近用餐,首見《金門日報》,每日出刊兩大張,細看各個版面,面面俱全,尤其副刊內容,一向為我所好,見識到金門作家文采不凡,難怪有「海濱鄒魯」之稱,文風鼎盛、人文薈萃。 接著來到全國唯一的官窯「金門陶瓷廠」,金門盛產白瓷土,就地取材,發揮創意,產品遠近馳名,仔細觀賞,畫工精巧、匠心獨運,瓷瓶瑩淨、淡雅脫俗,尤其仿古青花瓶,令我著迷! 短短幾日,早出晚歸、馬不停蹄,幾乎遊遍大半金門,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金門的山光水色,烜赫有名的「太武山」是金門的一座「聖山」,整座花崗石岩構成,當地人尊稱「大山」,全島最高峰,海拔253公尺,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山巒起伏,連綿橫亙於金門島中央,軍管時期,軍事據點全未開放,太武山只可遠觀而不可近身,可望而不可即,不能登山觀景,最為憾惜! 金門大小湖泊也令我難忘,「太湖」是金門最大淡水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夕陽餘暉,紅霞映半天,金粉灑滿湖,光彩耀眼、璀璨奪目,風光旖旎、景色幽美,令我流連忘返。「古崗湖」風景區,湖光樓影,水波不興;遠山環抱,蔥蘢蓊鬱;楊柳低垂、隨風搖曳,景色如畫,沉醉其中,陶然忘我;湖畔古崗樓,朱樑碧瓦,典雅古味。 「莒光樓」是金門地標,位處高地,樓高三層,巍峨壯麗,登樓遠眺,對岸山河,近在咫尺、也盡收眼底,附近「莒光胡」,湖平如鏡,波光粼粼。還有那嬌小玲瓏的「蘭湖」,一側臨路,三面環樹,有石板路可達湖心「蘭亭」;湖畔「蘭廬」,隱匿森處,綠意盎然,清幽靜謐,彷若含羞帶怯的少女。 鄉村聚落也是閩南一大特色,漫步田間阡陌,寂靜無聲,蟲鳴鳥叫,悅耳動聽;蜂蝶齊舞,婀娜多姿,賞心悅目之餘,心靈為之沉澱。迎面而來的「風獅爺」,似在招呼我們的到來,不捨晝夜地守護村民,千姿百態,各異其趣;徜徉洋樓古厝,錯落有致,交相輝映,古色古香。 順著海風,前往「吳稚暉海葬處」,「落霞與孤鶩齊飛」;佇立「吳公亭」,緬懷功勳卓著的開國元老,心中頗有感慨! 好友帶我嚐遍金門道地小吃,廣東粥當地人叫「粥糜」,米粒熟爛、料多實在,加上油條是絕配,油條外脆內軟、嚼勁十足。海蚵粒粒精實、碩大飽滿,蚵仔煎、海鮮粥,鮮氣逼人,還有那香酥可口的貢糖,香味傳千里,馳名海內外,讓人食指大動,欲罷不能,「愈食愈續嘴」! 單號晚上不平靜,首聞宣傳砲聲,自遠及近,爆炸聲震天價響,我正驚慌失措,但見好友淡定自若,他們早已習以為常,且能聽音辨位,防空洞備而少用,這種生活模式,已成金門人的日常。 金門與臺北,似乎是兩個不同的天地,臺北繁華鬧市,街燈如晝;金門在多方管制下,夜間闃寂無聲,行人稀疏,沒設路燈,觸目所及,一片漆黑,益顯星空閃爍之美、星月交輝之麗! 數日來體悟出金門有三多:軍人軍車多、木麻黃樹多、古厝洋樓多,見所未見。金門有三殊:閩南腔調重,硝煙味道濃,高粱酒香醇,這是個人的所見所悟。 感謝好友不辭勞苦、出錢出力,千里迢迢,帶我訪金,領隊兼導遊,帶路兼解說,讓我增長見聞,獲益良多!數日戰地巡禮,倏忽而過,雖然歷經風浪之悚、暈船之苦、宣傳砲之驚,但回想這是此生難得的機緣,金門保存了傳統的閩南建築,完整的戰地史蹟,優良的淳樸民風,這是一筆豐厚珍貴的文化資產,應該永續保存。買了伴手禮,帶回「金門情」,我空手而來,卻滿載而歸,「金門!我愛妳!」我永遠忘不了妳!這份記憶,將永遠珍藏我心,日後分享友人,希望來日再相會!
-
舞動的水瀑
想要欣賞美得令人叫絕的舞動水瀑,一定要到台北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一遊喔!賞景賞花賞水舞之外,還可以散步兼散心,當然想要喝咖啡聊是非,也沒有問題啦! 我每次經過北捷大安森林公園站,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要更親近一點,甚至於流連忘返,由於站體建築採用下凹式的庭園設計,加上最引人注意的亮點,水舞表演秀;有時候運氣真的很好,只要聽到音樂聲響起,多數人都會快步前來,欣賞一齣最舒心最療癒的露天即興表演秀。 水舞表演秀,不管有沒有觀眾,只要展演時間一到,便會準時展開浪漫絕美的橋段;不過大多數愛好大自然的雅士,或是遠地前來欣賞水舞的遊客,一定不想錯過,也不會錯過,這樣玄妙而令人驚嘆的舞動水瀑。 大安森林公園站的設計亮點,最重要的是想要讓空氣、水,還有陽光融為一體,以轉場漸進的手法,讓水舞與周邊都會公園景觀無縫接軌;其中最讓人心繫之處,就是瀟灑舞動的水瀑,還有華麗的水簾,如同晶瑩剔透水晶簾一樣誘人,當然跳泉和造霧,更是迷人,讓前來觀賞者,如同置身在水簾洞,也如同置身在大自然的山水畫之中,順勢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看到氣勢磅礡的水瀑,從平台上狂瀉而下,在光影、水影交錯下,形成令人驚嘆的場景;尤其下方的跳泉,與上方的水瀑,交融成波浪的形狀,迷濛魔幻的樣態,果真成為無敵美景,讓人看了,直呼:「賺到了。」 親身目睹這麼曼妙的水舞景致,一定要擁有巧妙的機緣,方能得償宿願;沒想到看一場神韻天成的水舞秀,不用花半毛錢,就能享受到令人拍案叫絕的舞動水景。除了目不暇給之外,也想要用智慧型手機,透過不說謊的鏡頭拍攝下來,好讓更多人有機會分享喔。 瞧!那水景曼妙華麗的轉場過程,果不其然韻致流轉,和諧暢達,得以和大自然完全交融;看來水舞表演秀,不但充滿感動的能量,也充滿活力,更讓人湧起無數美麗的遐思。 總之,只要來到這裡,除了欣賞水舞表演秀之外,還能親近一大片的森林公園,如同走入大自然的森林裡,順便來個「森呼吸」,讓芬多精與我們同在;如此一來,一切的疲憊,一切的煩囂,都能夠輕易袪除喔!
-
母 親
母親這兩個字很偉大,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角色,每一年五月的第二個禮拜總是溫馨,一朵朵康乃馨代表對媽媽無盡的愛,謝謝媽媽從小到大無微不至的照顧,因為有這個家促使我們得以成長茁壯。 之所以偉大,母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懷胎十月,歷經總總不適,一路走到十個月小孩子臨盆,捧在手心的那一刻為之動容,淚水不斷潸潸滑落,感動加上疼痛,對於三寶媽的我來說真的經歷了一場華麗的冒險,尤其生老三的過程,從待產到出生,嘴巴用盡多少力氣不斷告訴護理師我要打無痛;我想剖腹,可以再來幫我評估開幾指了嗎?我想當時候的護理師心裡一定也很憎恨也很受不了我。但是當在規律陣痛時侯的那種痛真的完全無法控制自己想做的一切,怎麼第三胎讓我歷歷在目,因為第三胎距離二胎已經隔了十年之久,也或許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不耐痛、體力也大不如從前,也從沒想過生完二胎的我對於第三胎應該也可以和平相處,殊不知這胎讓我刻骨銘心,那個痛完全根深蒂固在我心底。 而今為人母的我也能感同身受當時候母親對我們的細心呵護,從小拉拔長大,提供一切我們所需,現在自己為人母,同樣也會遭遇到小孩子蹂躪的過渡期。小學年紀的他們,正在努力往學習的路上邁進,無論想做什麼,母親立場總是贊同,譬如參與學校的一些才藝課程;自己有興趣找到想學習的目標,這些看在眼裡,作為母親的自己總是贊同也欣慰。唯一怕的是小孩子變壞,所以還在小學年紀的時候要教導正確觀念,絕對不能讓他們行為偏差,當媽的,容易嗎?要觀前顧後,總是要細心呵護,但願小孩長大也能體會這些愛與包容。細細品嚐這些母親賦予的母愛。 親愛的媽媽,您是一個如此美麗而堅強的女人,您所教給我的每一個道理都是如此重要和寶貴。感謝您為我們家庭付出的所有時間和精力,我們愛您!同時也勉勵自己在成為母親的這條路上優雅而行。妳養我長大,我會陪妳變老。願天下的母親在這五月溫馨的日子裡都能享有幸福快樂,你們的健康快樂是為人子女最大的財富,希望天下的母親永遠開心!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