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名山名閣江西行
離晚上六點用餐,還不到一個小時,躺在溫暖的床上累了不想動,昨晚濕氣重沒睡好覺,頭疼得好不舒服,等用餐時間到了,相約下樓,偌大的餐廳,才我們兩桌十四個人,但菜色還算可以。 本想去找家足浴按摩,但酒店離市區搭車得十五分鐘,而小潘說城裡十家有九家是有顏色,技術也不怎麼,而酒店雖設有足浴按摩,卻只有五位服務工作人員,我只好讓賢,蔡緣說我沒去是對的,技術比巴渝堂的遜,服務態度也差,圓目說連拜託多按兩下也要錢。 本以為天氣不好,四月二十八日早上起床,一看窗外老天賞臉是個好天氣,這家餐廳還不賴,早餐自助餐菜色還不少,原來這酒店大都是商務旅客,八點半才要出發到龍虎山,這群老人家在這新開發區也真沒地方逛,酒店對面的大型建築是新搬遷的上饒縣政府,路兩旁是整齊的店鋪,等著投資客來撒錢,吳老先生和許先生和一商家老板大談投資生意,心想這那有什麼生意做,也沒見著幾家店面是開著的,老板說得好似商機處處財源滾滾,原來這些蓋好的店鋪還在等著買家,想當包租公、包租婆是可以考慮,因為這兒離福建武夷山市車程不到三小時。 無聊地等八點半,剛好一群小學生浩浩蕩蕩路過,大家有了話題,猜猜這群學生是幹什麼去,還用說不就是校外參觀遠足,猜有多少人,不少哩上千人有,比您們中正國小的人來,差不多吧,我的媽呀!後面還排著一隊一隊呢,大地方就是人多,連這種縣城小學生一出來就恍如螞蟻雄兵。 原來從這兒走高速公路到龍虎山才一小時三十分,時間滿充裕,離龜峰風景區不遠,屬丹霞地貌,當地山石以龜形為主,因為路旁的丹霞地貌不甚突出不吸引人,當地建築以丹霞紅土為材料,所以出現很多大坑洞,雖然小潘用心介紹,大家沒多大興趣。
-
誰是主角
「汪!汪汪!」小黑發現那台比牠身上毛色更黑亮的黑頭車又來了。「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小黑使勁的狂叫,牠超不愛開黑頭車的那中年男人,每次把女主人接走後或趁男主人出差入住後,女主人就忘了小黑的存在,常忘了餵食小黑,女主人像是「見色忘狗」似的,一見那中年男子就忘了陪她多年的小黑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小黑發出最凶最不歡迎的叫聲警告中年男人,似乎要告訴他「再來,我就要告訴男主人了」,只可惜男主人聽不懂狗話,任由這矮胖中年男人在他出差或上班時出入林宅。 「黑!別叫,乖乖!」女主人月月賞小黑一個大漢堡後摸摸牠短亮黑毛「黑,別叫了,待會再給你一個加肉的」。「汪!」小黑知道月月女主人對牠的好無話可說,但往往月月和開黑頭車的中年男子周民在一起後就變得像患了見忘症一樣,答應小黑的事一下下就忘了。 中午時分的太陽烈得像火球照在林宅的院子,小黑的狗屋就在院子角落一棵芭樂樹下,牠跑出狗屋伸出舌頭散散熱「汪!」小黑朝月月的二樓主臥室叫著提醒女主人中餐到了,快賞個加肉大漢堡,「汪汪!」小黑不耐的望著月月的房間喚著女主人,「汪汪!汪汪汪!」無奈月月女主人完全不理會小黑的呼喚,小黑只好悻悻然放下尾巴捲回自個兒的窩內。 打個長長的盹兒後已是下午三時,小黑飢餓難耐,月月果真遇見了周民就忘了小黑也忘了要賞牠大漢堡的事,牠喝幾口地上的積水還是難止飢意,仰頭一望「汪!」了一聲,月月還是不理牠。 小黑門前門後巡了一迴找不到可充飢之物,至於門外那些雜七雜八垃圾物已不是小黑這等狗輩所嚥得下的,「咦!一樓客廳旁的窗戶沒關!」小黑蹭上窗下的紙箱跳了上窗內。 客廳除了茶几上的香煙口香糖外沒有可下肚之物,廚房也收拾得乾淨一空,小黑用牠的前爪抓抓冰箱確定沒法打開後放棄了冰箱內的食物,牠逛了樓下的幾個客房後、覺得失望無比,這若大的空間竟找不到可以充充狗肚之食。 小黑夾著下垂的尾巴望著窗外,牠實在恨死周民,要不是他,月月也不會忘了給牠食物,也不會餓到這等狠狽地步,現在這窗口對牠來說有點大高了,已沒有狗力彈跳上,況且進來時有紙箱踮狗腳,現要出去沒有踮腳物已跳不出去了。 牠趴在客廳的角落失落等女主人下樓或男主人回來,橢圓黑白分明的大眼盯著大門或樓梯口,好一陣子除了樓上傳來細微悉簌聲外也沒啥動靜,又過了一陣子,應是離晚餐不遠的時餉,牠依然攤在那角落,失望的想著這些年月月對他的好給牠好食好住,牠已不像外面的野狗們有著耐飢耐寒的能力,如果現在月月不理牠,那不就完了。。。。牠決定上樓看看月月,至少讓月月女主人知道她曾經心愛的小黑如今是這等狼狽相。 樓上靠右第一間大房就是主臥室,小黑躡躡的到主臥室門外,用牠的犬口一推門逕開了一縫,月月和周民在床上赤條條的打狗滾兒,小黑用牠那黑白分明的犬目用力的盯著他們,但這對男女似乎太忘情了而不知小黑已在門口,只見月月瘋了似的呻叫,小黑覺的人的世界大奇怪了,上回牠撞見月月和男主人林華演這般光景時為何月月沒有發出這般聲音,月月和林華沒有小孩,小黑是他們的狗伴兒,也是他們的忠狗,小黑覺得有些不適應月月和周民上演這幕戲。 「汪!」 「黑!乖狗兒,怎麼上來了?」月月驚慌的起坐在床被上,赤裸裸的身體像條白魚,水油油的臉,汗漓漓的髮,踹呼呼的氣兒,像作了極大的工,用了千斤力,動著了體內深沉的血脈真氣。周民則攤躺在床上,看不見他是醒是睡。 「汪汪!」 「黑!乖狗兒,你一天沒吃了,餓了吧?我也餓了,先生出差去了,待回兒我和民哥出去晚餐會帶回來給你吃!」月月有些愧意的安撫小黑,卻完全不在乎自己光裸的身體會讓小黑害羞的。 「汪!」小黑回應了一聲,牠和月月及男主人之間有著自個兒溝通的方式,通常小黑的單聲是吮諾,三聲以上是反對。 月月和周民在小黑的目光下梳洗整理後便駛著黑頭車外出用餐,小黑捲在門口,目送他們離去後即開始等他們回來,不,應說是等牠的晚餐吧!望著門前那條通往城裡的小路,小黑的眼快望穿了,飢腸快餓破了。 「為什麼月月去這麼久呢,牠開始有些不耐煩,一定是那可惡的周民,只要周民一出現,小黑我就得受苦,月月不理我,又沒飯吃,一定要告訴先生的」小黑開始想著周民的壞,又氣先生不了解牠,聽不懂牠的狗語。 「叭!叭!」周民的黑頭車來了,月月終於回來了。 「黑!看!給你帶來加肉大便當回來了。」月月果真帶回來豐富的晚餐給小黑,月月真的在便當上外加滿滿的炸肉片,美味極了。小黑滿足的吃著,舔得不剩一飯粒。 「黑!明天先生回來你可別跟他說周民來過,你看,我給你這麼多肉吃呢!乖乖,下回再給你。」月月望著小黑吃得精光的便當盒說服著牠。「對了,明兒你見著先生可別汪汪汪叫個不停,這樣先生會以為我沒照顧你或作了啥事。」 小黑飽餐後滿足得搖搖尾巴,算是先答應了月月的「要求」。 一會兒周民拎著簡單的包包駕著黑頭車離去了,臨行前還與月月深深擁吻而別,小黑覺得月月不公平,每次先生出差或上班她也只是輕輕一吻道別,這討厭的周民為何月月要對他這麼好? 先生林華出差回來了,那台白轎車和平常一樣下了班就停在門口,林宅回復到平常的步調,小黑還是林家夫婦的狗兒子,三餐被侍候得好好的,不愁吃住的。 「Honey,你不在時我可無聊死了,除了黑以外沒人陪我,而且黑又不會說話,不懂我的心事」晚餐後月月嬌憨的向林華撒嬌。 「月,我出差是不得以的,還不是為了妳跟黑,乖,下次出差回來我給妳帶回禮物。」 「Honey,我就知道你最愛我的,我們去日本旅行吧,我好想去!」 「什麼時候?」 「我想下週吧!下週找個空檔,你不是才完成好幾個重要案子,休息一下吧。」 「月,我多想和妳去日本再度個蜜月,但臨時有重要客戶要見,下週真得有困難,這樣吧,我出旅費你自個出去散散心,成日待在這房子總要出去透透氣吧,下回有空再一起去歐洲。」 「可是自己一個人..」 「月,放空一下吧,老公要賺錢呢?」 「嗯,好吧!」 「明早我就叫助理幫妳辦手續。」 月月帶著林華的愛心赴日本旅行的日子到了,林華細心的替月月整理行旅並送她到機場,月月應是這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了,有林華的真愛還貪婪的索求周民的非份之情。 林華不但對月月好也對小黑好,月月旅行去,他為小黑準備了各式肉罐,和月月不同的是林華從不讓小黑餓著了,再忙林華都會給小黑一罐速食肉,雖然沒月月的甜觜柔情,沒有月月現買的便當及漢堡美味,但至少黑不會餓得大腸套小腸。 吃了數天罐頭,受寵的小黑開始思念月月的現買炸肉堡,這幾天吃膩了林華的肉罐小黑開始盼望月月的出現。 「先生開著那台白轎車回來了,奇怪今天特別早!」小黑注視著林華駛近的白色轎車納悶著。 「小陽,把這肉漢堡拿給我的乖狗兒!」 「才不呢?怕牠咬我!」 「不會的,牠是我的狗兒子,乖得很,這是牠最愛的食物,喏!和牠打打交情吧!」 「不要吧!會咬人的!」 「陽!去去!和我們的寶貝狗兒子套套交情。」 「那個長髮白皮高瘦大眼的女人是誰?為什麼先生要她拿肉漢堡給我,還要和我這狗輩套交情呢?」小黑豎耳瞪眼防衛者。 「狗狗,給你吃!」冷不防一個香噴噴油漬漬的大肉堡掉在小黑的正前方,小黑被這上大掉下的大禮驚得失去狗的天性,見了這陌生女子竟忘了發出吠聲警告。 小黑一口就把大半肉堡送下肚內,心想這女子和月月一樣好,知道牠愛新鮮溫暖的大肉堡勝過冷冰冰的罐頭食品。 牠吞下那個美味的肉堡後對眼前林華喚她為「小陽」的女人搖了搖尾巴,發出感恩微弱吠聲,完全失去狗的天職,平時雄猛的黑狗性格完全臣服在小陽肉堡的攻勢下。 「華,看牠對我搖尾巴呢!」小陽興采采的說著。 「要記得牠是我們的一分子,愛吃肉的狗寶貝。」林華指著小陽的鼻尖叮嚀她。 月月旅遊日本的這幾天小陽幾乎替代了月月的角色,小黑覺得一切和平常一樣的自在,小陽的體態和月月沒差多少,還同樣的會準備肉漢堡給小黑。 又是無聊的夜,小黑在芭樂樹下窩了一會兒覺得有些想念月月,牠幌了一圈林家宅子後發現林華沒鎖大門直接推進了大廳。 這屋子顯然比月月在家時髒亂許多,零零落落的杯盤到處置於茶几、書桌,甚至浴室裡也堆滿未洗的衣物,上了二樓,先生和小陽在主臥室內。 小黑從主臥室門外瞧見他們在房內上演著和月月與林華一樣的戲碼,此時小陽纖細身體的和先生纏弄一起,平時柔弱的小陽頓時成為一條猛蛇,不停的在林華身上廝鬥,小黑驚覺小陽有如上回芭樂樹下的那條蛇,迅捷多形,好戰又易縮。 牠覺得這屋子挺奇怪的,在同樣的地點,不同的人上演同樣的劇本,發出同樣的聲音,甚至吃同樣的食物作同樣的動作,不同的人組合又產生相反的劇情。 有些不解,有些詭異難懂,對於背朝上四肢均踏地的小黑更難理會,這宅子的成員是幾人?二人加小黑?四人加小黑?喔!牠搖了搖頭,短黑的犬毛在空中堅成許多問號,也許牠應算算有幾個肉堡或幾罐肉可食才重要………那誰是牠的主人呢?喔!牠又搖了搖空中那些黑色問號………不想了………。 晨光暖和得透過芭樂樹灑在小黑的狗宅裡,「小陳,快請李嫂過來清理房子,我太太要回來了,看過原先的數位照嗎?記得全部的擺設要照原來的樣子,還有晚上陪我一起到機場接月月...快點,這幾天家裡弄得比狗窩還亂。」一陣生先講電話的聲音擾亂了小黑的清夢,破壞牠難得享受晨光的美夢。「原來是月月要回來了,愛乾淨的月月是不容許家裡成為狗窩的,先生真是體貼月月,趕在月月回來前派人把家裡清理乾淨。」小黑心想月月真是好人命勝過牠的好狗命。 「黑,想我吧?喏,這是日本奶糖,挺香的。」月月放了塊牛奶糖在小黑的口中,「汪!」小黑輕聲的回覆她,這麼多事,這麼多感想女主人是無法從「汪汪」聲中了解的,就像牠不了解這宅裡人們的關係。 「Honey,我在日本你有想我嗎?」 「想死了。」 「騙我?」 「我那敢沒這屋子?有妳在多乏味。」 「是有我在才乏味吧?」 「寶貝………」 「Honey,誰用山茶紅色L牌口紅?臥室的白磁杯及口杯上留著證據!」 「寶貝,誰使用白色的方巾,其中有M牌洗面皂的味道,那方巾在我枕頭下,留著幾根灰髮也是證據。」 這晚這宅裡出現這樣的對話,那是月月從日本回來後的第二天晚上,小黑閃著黑白分明的目,聽男女主人極冷極無奈的對話。 無言,無聲,無光,無談判,在這宅裡的這一刻就屬小黑的狗踹聲最響,小黑的黑白犬目最亮。 「汪………」小黑惴惴的輕吠一聲,男女主人還是不理牠。 陷入一片寂聲。 「汪………」 還是陷入一片寂。 沒有一方提出解釋與辯駁。 依舊一片寂;除了男人握拳時骨骼咯擦聲、女人淚珠滴落聲及小黑的狗踹聲外。「寶貝!上樓吧!那臥房的男女主角應是我們。。」林華鬆了握緊的拳頭,臉上扭曲的線條也放弛許多,打破這場沉寂,月月還是無聲。 「月………,」林華抱起月月上樓去了,月月還是無聲,小黑也跟著上樓,在這二人加一犬的家裡,牠也是重要的角色,而且沒人會設防牠。 月月終於出聲了,發出了震動山河的狂叫聲,那呻吟哀嚎聲勝過她之前的演出也勝過小陽,林華像巨人一樣盡情的在自己的舞台揮灑………小黑還是他們唯一的觀眾,此刻牠已知道這林宅裡真正的男女主角是誰。
-
青春在蔚藍的海岸嘆息
從小我就害怕離別。 小時候,一聽到馬山播音站傳送到對岸的歌曲,那忽遠忽近的音節像將人趕盡殺絕似的,立刻會讓我有想哭的衝動。就連大一點的年紀聽到時還是叫人忍不住想要捂住耳朵逃離現場。雖然它代表戰地家鄉某種時代衍生的歷史背景,但我還是懼怕這等悲悽的音樂在我耳旁響起,好像這轟隆轟隆的聲音一傳來,就有人要離開我。 軍管結束,駐軍大量撤離,金廈兩地人民早已往來頻繁。幾次返鄉,午夜夢迴,耳邊偶爾還會浮現這等若有似無的曲調,定神一聽,發現什麼聲音也沒有。我提醒自己都已經什麼年代了! 2001年我們還在家鄉生活的日子,小三通處在曖昧不明的階段,小額貿易早已在各村海岸悄悄運行了。鄉民與海巡人員咆哮爭論、大打出手的劇情經常上演,強韌的謀生能力令我感到駭怕。每天傍晚都有人聚集在村子裡頭轉述一段段與大陸仔(鄉民習慣的稱呼)交手的實戰經驗,如果妳願意停下腳步,保證妳會聽到許多層出不窮的精采故事。 那陣子金門的市集、街道、民宅充斥著琳瑯滿目的大陸貨,連遠從台灣來的觀光客也愛趕熱鬧的湊上一腳。一時間,邊陲小島成了媒體關注的對象,再過幾天,又如同許多新聞事件一樣,飛快地被媒體鏡頭及所有的人遺忘。 小額貿易盛行的時節,我們抱著嚐鮮的心情去了一趟鄰近妳家的海域。我還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微風吹動我們的髮梢,空氣飄來鹹鹹的海水味。我們穿著短褲踏著浪花,按著妳的指示,涉水來到了遠從對岸冒險開船等候的小販面前,掏出一百塊興奮地抬回一箱飽滿又多汁的水梨。兩個人野蠻地用衣角擦去水滴後,坐在沙灘上大口大口吃了起來,那滋味真叫人難以忘懷呢。 剩餘的我們分配得當藏在彼此寬鬆的衣服內,自以為聰明地偽裝懷了身孕的大肚婆企圖走私上岸。走著走著,一個不小心,水梨從我懷裡滾下來落在沙灘上。我驚聲一叫:「怎麼辦?孩子早產了………。」妳綻開笑容說:「還好妳懷的是六胞胎。」 妳在前我在後,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踩著不太穩健的步伐和故作鎮定的神情蒙混過關,未等海巡人員識破,自個兒卻先洩了底………。 「下去的時候肚子是扁的,怎麼才一會功夫全變成了孕婦?」海巡人員幽默的盤問。我瞇起眼睛笑著求饒:「就請您行行好,幫我們領養一個?」對方雖沒有接受我們遞出的果子,卻也睜隻眼閉隻眼的放我兩通行。我們雙手捧著肚子邊跑邊笑回頭大喊:「看在我們年輕貌美的份上,想跟我們交個朋友是不是呀?」奔跑的過程中,青春用一種僥倖而歸的身影戲謔地緊跟在後。 好一個雲淡風輕有妳同行的日子………。 意料不到的是2005年那個夜裡,妳轉身一離就離我那麼的遠。算妳狠,明知我害怕離別偏又給了我一次驚-心-動-魄的離別。親愛的摯友,悠遊在天際的妳,此刻,究竟能不能穿透我的心情?知不知道還獨留在異鄉的我,不管身處在何方,只要一目睹兩個女孩結伴對坐眉飛色舞聊天的景象,我的心便溢滿了忌妒。
-
金門共和國獨立日記
十二月一日 星期五 陳致中與黃睿靚今天深夜回來,媒體沸沸揚揚,他們回不回來關台灣人甚麼屁事?只是陳水扁話講得太滿,而且貼上政治標籤,所以發動親情攻勢、人情壓力,把他們倆從美國『綁架』回來,這樣子就足以證明愛台灣了,陳水扁為堵住別人的口,也為塞自己的責,用孫子作籌碼,這是陳水扁式的賭局,別開生面。 金門人隔海看陳水扁的賭局,實在沒多大興趣,台灣每天紛紛擾擾,污染了金門追求道德、民主、法治、人權的崇高理想。我們跟台灣綁在一起,玩選舉的民主制度,用數人頭代替打破人頭,然而每天只看抹黑與口水戰,民主的理想在那裡?價值在那裡? 金門人很「鬱卒」,想走出去又走不出去,坐以待斃又不甘心,眼見大陸的發展直逼上來,金門人除了到廈門買房子還能作甚麼?謝宜璋告訴北大副校長郝斌:「金門人五年內到大陸買了六千套的房子。」金門人壓寶大陸,但又受台灣羈絆,這是金門人的困局。 李炷烽縣長要中央給政策,不能讓金門在兩岸夾鬥之中空轉,打圈圈,現在大陸改變思維,發展經濟、裕國裕民為先,台灣反而一再內鬥內耗、兩岸對抗,金門人政治上不能揚眉吐氣,經濟上也撈不到好處,只有從獨立才能找到生機。金門人,福氣啦! 十二月二日 星期六 行政院長蘇貞昌認為特別費案是歷史共業,為馬英九解套,被獨派人士罵得臭頭,認為講話時機不對,甚至逼他辭職;羅文嘉在美國批扁,也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罵他忘恩負義,違背民進黨要死一起死的政治邏輯,這兩人的行事都有些怪,難怪引起民進黨的強烈不滿,不曉得安甚麼心? 羅文嘉趕緊束裝,今日返抵台灣,相信他也澄清不了了,民進黨大概沒幾人會聽他說明了;蘇貞昌此舉會不會讓獨派大老懷恨在心,影響他問鼎二零零八,頗值得關注。舉國現在只問立場,沒有是非,更別說體諒與反省了。 民進黨對六年的劣政,堅不反省;往下沉淪,堅不道歉;民不聊生,堅不悔過;貪污腐化,堅不下台。要死大家一起死,黨生則共生,黨亡則共亡,不准有人跳船,如林濁水、李文忠;不准說老實話,如羅文嘉。以欺蒙的手段,為阿扁護航,這就是民進黨的執政哲學
-
名山名閣江西行
下山時就我和雅容、圓目三人殿後,邊走邊停,互相扶持、加油打氣,碰上幾位挑著上百個煤球及日常用品的挑伕上山,有位上年紀的挑伕,挑得好費勁,停下休息,一不小心,竟掉壞了幾粒煤球,圓目見了心生惻隱之心,問他從山下挑這一趟多少錢,論斤兩重算工錢,損毀了還得賠償,圓目不忍挑伕肩傷腳脫皮,賺著血汗錢,就給了他十元人民幣,那位挑伕好不感激,一直向圓目說了好多祝福的話,我和雅容也稱讚她好心腸有好報,少少幾塊錢對有些人來說真的是感恩不盡。 我們還是有腿力撐得回來不用抬,給自己來個愛的鼓勵,小潘說得五個小時的路程,我們才走了四小時半,總算趕在中午十二點半回餐廳用午餐,雅容和圓目比誰都樂都爽,覺得不虛此行,真的是不去遺憾去了流汗。 要下三清山景區了,一想要搭那種停車時超快速就緊張,這下不只緊張,簡直是提心吊膽,下山的纜車,不知運什麼玩意兒,行駛中途不上不下,我們這團的幾個車廂,剛好都卡在兩岸青山翠谷間,沒有懼高症心臟有夠力不怕死的人,倒可回首來時路,左瞧三清山峰巒疊翠,右觀奇石林立,往下林壑深谷萬丈深淵,說真的還是閉目養神,心唸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停停頓頓約十分鐘,心裡七上八下,總算平安落地,腳踏實地還是最實在,大家還為剛才那驚險的一幕,心存餘悸,順利下了纜車,才鬆了一口氣,露出笑容互談卡在半空中的心情,有人臉色慘白未褪。 我們這團可真福星高照,一離開三清山,老天爺就哭喪了臉,我們卻睡昏了頭,來到玉山冰溪鎮,小潘客氣地要我們去土產店光顧賞臉,還在睡夢中被吵醒,一看天黑黑,以為晚上了,到酒店了,瞧錶還不到四點,原來是上土特產店,賣著當地的葛根、葛粉、野生彌猴桃乾、山筍乾、茶葉、葛粉加工的糕果等,看了半天,大家買個小意思,不像大陸團的每個人都是一大包袋的提著,像我買了十塊錢的野生彌猴桃乾,一路拜託人家吃,還吃不完,小潘說他帶過一團內陸客四十人買了八千多塊人民幣,我們十四人才花了一百多塊,真是無利可圖(這是我想的)。 在雨的陪伴,終於來到了上饒市,下榻的京都國際酒店是位於上饒的新開發區,是剛開幕不久的酒店,誰也沒去住過,連小潘都不知道、怪不得秦師傅開錯了方向,還好問了路,總算看到高十七層的大樓,很氣派的歐式建築,大廳很豪華,一看就知剛開張不久,張燈結彩,一把把江南小傘點綴樓梯杆,旁的大餐廳前還有荷花仙子立在荷花中的大型花燈,上還擺著裝飾的小點心,吸引客人來用餐。
-
清水溝的婦人
那個婦人大概四十五六到五十一二歲的樣子。她的年紀不好猜,原因是她的服裝打扮常常會有著很大的差異,令人無所依據。 譬如說她在清理水溝的時候,穿的是那種寬大的老式舊衣褲,腳上著半統高的塑膠雨鞋,頭上包著那種粗布花巾,露在花巾外的那張臉顯得既粗糙又蒼老。因此,那天和她搭訕的時候,我叫她歐巴桑。 可是,有一天當我在巷子裡碰到她時,她穿著合身的洋裝,頭髮梳得整齊光亮,腳上著一雙平底涼鞋,手腕戴一只玉鐲,無名指戴個金戒。這樣子一襯托,連她臉上都覺得光滑了許多。雖然我確定她沒有使用任何化粧品,看起來仍然覺得年輕。所以稱呼她的時候,便不覺衝口而出叫她阿嫂。 我家搬到這個社區一年多,由於大家都忙,鄰居之間談不到什麼交往,見面頂多點點頭笑一笑。有的常見面卻形如陌路。只有那個婦人,是我最先跟她打交道的鄰居,因為她隔幾天就在巷子清理水溝,而且每次都在早晨六點半到七點之間。 為了趕車上班,我都在六點多出門,出門時總是順便把塑膠袋包好的垃圾從樓上提下來,因為垃圾車差不多也在這時候來到這裡。 所謂差不多,是因為垃圾車並不準時,前後相差三四十分鐘是常事。而我要趕車,可不能等。於是自然地想到請那位清理水溝的婦人幫忙。 婦人非常爽快地答應著,說有好幾家常常託她做這些。然後向旁邊的電線桿一指,叫我把垃圾放在那裡。果然,那裡已有幾包垃圾放著。 自這以後,我也常常請她代勞,久了彼此漸漸熟悉,於是在打招呼後有時會站著聊幾句。因見一個婦人做這髒工作,想必家庭環境不好,便不覺的問起她的家庭情形來。只見她輕鬆的笑著,說跟大家一樣,都差不多。我不懂她這話的意思,但看那笑容知道她的家境不會是我想像中的不好。 然後她告訴我,她先生跟自己一樣,常常到各處打些零工。一兒兩女,兒子在工廠上班,女兒大的在一家公司當會計,小的還在上學。 問她住在那一家?往後一指,她告訴我住在後面那條巷子,靠街道的那一排邊間。 「幾樓?」 「一樓。」 那間一樓有個院子,從那經過時見院子有花有樹,是個很雅致的居住環境。既然有此好的環境,為什麼還來做這種工作? 我想問下去,一看時間不早,只好向她揮手,急急的去趕車。 因為有著這種疑問,下班後便和妻談起來。妻說她也知道那婦人家境不錯,為什麼還做這種髒工作也是想不通,何況這又沒有多少錢。 「對了,她向誰要工資,我們住戶好像沒有分攤過這種錢。」 「向村長要。」 原來這裡有個村民活動中心,裡面編制有個管理員和一名工友,那婦人就佔工友的缺。活動中心工作輕閒,村長便要她負責社區的清潔工作。嚴格說來這工作是額外的,但婦人做得非常澈底。我們這些巷道的小水溝清理起來還沒什麼,前面路旁的水溝相當深,雖然個把月才清理一次,工作起來可相當吃力,因此便把她丈夫找來,兩個一起做。 做這些工作都是在早飯以後,要不是妻說出來,我那會知道?因此對這個婦人的工作精神,不覺肅然起敬。 這以後,每次看到她,總在談話中向她稱贊幾句:工作勤奮,負責盡職一類話都說了出來。把她說得怪不好意思,總是「沒有啦,沒有啦」的謙遜著。 「其實你用不著這樣辛苦。」這天在談了一會後,我說出自己的看法: 「你先生和兩個兒女都有工作,生活過得也不錯,又不是等著錢用,何必一定要你出來做這種工作?」 「不工作不行,閒不住。」她向我一笑:「這叫做勞碌命。」 我告訴她,真要閒不住,打發時間的方法多的是。譬如早上可以跟著大夥去跳土風舞,白天學插花,晚上學瑜珈什麼的,這些既可調劑生活,又可鍛鍊身體,是很流行的活動。 這回,她大聲笑起來。 「先生,你真會說笑話。」笑了一會,她說:「我們是種田人,我們那懂這個?」 「你們種田?你不是說你先生做零工,兒子在工廠上班?」我感到很疑惑:「既然種田,你怎麼還有時間做這些?」 「是以前種田啦,現在只種點菜,山上還有點竹林,」說著,她望我一眼:「告訴你吧,我們種田人家,就是不能懶惰,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要這樣傳下去,子孫才不會沒出息。」 這話說得是。由這,我對這婦人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覺得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們某些優良傳統。 大約是一星期以後,下班剛走到巷口,看到好些鄰居圍著一輛機車,有人在大聲叫罵著。好奇之下,我便走過去看看。 原來是那婦人在罵她兒子。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騎在一輛嶄新的越野跑車上,婦人一手抓住車把,一手指著他罵。她的閩南語速度太快,一時聽不太懂。過了一會,終於聽懂了那意思:兒子從朋友處買來了這輛兩百西西進口越野車,做母親的不願意,要他馬上退還人家。兒子不肯,並騎著新車出去兜風。母親就追出來,抓住車子不放。兩母子就這樣僵住了,母親一火,就大聲的咒罵開來。 鄰居們在旁邊勸解,有的勸兒子,說玩這種車危險,要玩,不如買輛汽車還比較實用。有的勸母親,說兒子大了,不要管得太緊,只要不做壞事,玩玩進口機車也不算什麼。何況他們有錢,又不是玩不起。 做母親的可不管別人怎麼勸,只是堅持著自己的主見,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如果硬是不聽話,她就不要這個兒子。 正在這時,一個中年人走過來了,有人向他打招呼,原來是年輕人的父親。 做父親的並不多話,只是嚴厲的瞪著兒子。 終於,年輕人軟下來了,答應把這輛跑車交還朋友。不過他提出一個要求,希望把原來那輛舊車換一輛新的速克達車。 母親還要說什麼時,父親點頭答應。 當那一家三口離去了時,我聽到兩個鄰居的對話: 「他家又不是沒錢,這樣過份拘束孩子也不好。」 「要是我像他們一樣有好幾百萬的財產,我就買輛轎車來坐坐。」 「他們家有好幾百萬?」我插嘴問。 「這社區的公寓,有一部份是他家土地蓋的。」鄰居說:「你想他家會沒有錢嗎?」 聽了這話,我在心裡喝著采。慶幸著那漸將式微的傳統在這一家子出現。
-
點滴憶正義
我是母校——正義國小的第十七屆校友,民國四十九年入學,民國五十五年畢業,入學時的校長已經忘其名姓,畢業時的校長是李贊發先生。 我讀小學一、二年級的導師是徐秀鳳女士,三年級到畢業時的導師是蔡清楚先生。 負笈母校六年,趣事、糗事甚多,現謹就記憶所及,略述一、二,除就教於母校的各位師長及各位學長、姊外,並期能誘發小學弟、學妹們愛鄉愛校、尊師愛校的熱忱。 其一:老師愛女生 記得,我唸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上勞作課(類似現在的美勞課),教勞作的老師是呂水泉先生。他教我們張貼鳳梨紙(就是環繞在罐頭外面的那一張包裝紙),因為,我們幾乎都是生平第一次拿剪刀,也幾乎都是第一次使用漿糊,要把剪下來的水果圖案,平平整整的貼在勞作簿本上面,心理上的緊張跟技巧上的笨拙,早是預料中事,自不在話下。 一開始,一班三、四十個小蘿蔔頭,幾乎都不知所措的「杵」在位置上,等待老師關愛的眼神及適時的援助,巧的是,坐在前排的同學,又幾乎全是清一色的清湯掛麵,當時,一節課(除國語、數學外)只有三十分鐘,呂老師在第一排指導女同學,幾乎用掉他一半以上的時間,我個子不算矮,坐在最後一排,坐在我旁邊的是「雞婆」的王維權同學(他哥哥是已故的王維鐉老師),我越等越不耐煩,就跟他發牢騷說:「老師都不來教我們,一直教女生,老師愛女生!」 他不聽我說「老師愛女生」還好,一聽我說「老師愛女生」,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嚷嚷:「喔,你說老師愛女生,我一定要報告老師!」我哪會把他的話當真,等了一會兒,老師還是在前排專注的教女生,壓根兒就沒有移駕後面幾排來指導的跡象,那時,我又開始發飆了:「王維權,我跟你說老師愛女生你不相信,你看,老師還是在前面教她們,都不來教我們,老師真的是愛女生啊!」 這一下,王維權受不了了,只見他一隻小手,放在低得不能再低的位置,幾乎就要貼近地面了,嘴裡更念念有詞的嚷嚷著:「報告,報告,報告!」剛一開始,老師還不太愛搭理他,可是,禁不住他一再的報告,老師只好讓他站起來說話,老師問他到底是發生了甚麼事情,只見他結結巴巴的對老師及全班同學大聲說:「報告,報告,報告!報告老師,他,他說你愛女生!」一隻小小的食指,已經毫不客氣的怒目指向我,頓時,我成為全班目光的焦點,羞愧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沒想到老師當場辯解說:「誰說我愛女生,我是要先把前面的同學教會,再教你們,不是不教你們啊,嘖!嘖!嘖!奇怪,怎麼可以說老師愛女生呢?」事情到此,還不是完結篇;因為當年我當學藝股長,下課以後,我把國語作業,按照座號整理好,拿到辦公廳交給老師,依稀記得,當時呂老師正要喝茶,一看到我,馬上像似要向導師和其他同仁告狀的樣子,只見他幾乎要噎到茶的指著我說:「就是他,就是他,就是他說我愛女生的!」 那已經是民國五十一年的陳年往事了,屈指一算,事隔至今,已經是四十五個寒暑了,但是,每當我向學生敘述一次這個故事,我都幾乎忍不住;「老師愛女生」,應該還會在校園裡轟動一段時間,因為,在那個男女關係「授受不親」的年代,無論是男生愛女生,甚至是子虛烏有的「老師愛女生」,都屬於禁忌的話題,是輕易碰觸不得的。你說是不是? 其二:三千寵愛在一身 我在母校讀五、六年級的時候,幾乎就是學校裡一把罩的「大紅人」,只要你想得出來的頭銜,我幾乎都已經擁有;甚麼班長、糾察隊長、升旗司儀、值星官、體操指揮、路隊長等等頭銜,只要你叫得出名字的,我幾乎都當過。 我讀六年級的時候,訓導主任(當年的編制是一處、四部,有五位主任)是陳水土老師,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項羽說:『地球沒有圈子,如果地球有圈子的話,我一定要把地球舉起來!』」他就是這麼一位充滿自信的好老師。 有一次,我代表學校到中正國小(以前叫做「示範中心」)去參加他們的自治幹部選舉會議,就是陳老師帶我去的。記得那天,他們正在補選副鎮長,有三位六年級的候選人,先後上台去發表政見,然後,就進行班級代表投票,當選的人,後來經證實是張樾同學(現任金湖國小校長),我還清楚的記得,他上台的致謝辭是:「謝謝各位,謝謝各位,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力量,來為大家服務!」 後來,我和張校長成為高中的同班同學,有一次,在開班會的時候,他即席講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話語,記得他的講題是「我們的故事」,全班同學都為他的好口才而動容不已、感動不已!可惜,時間已經過去太久了,說不定連張校長,都早已記不得這一段塵封的往事了。 我老家世代居住夏興(原名下坑),每天的學生路隊,就是我一天往返四趟的重點工作,因為,我是負有安全維護重任的頭號人物──路隊長。有一次,夏興路隊,因為秩序太亂,我主動向陳水土老師舉發,那天下午,陳老師就把夏興路隊留下來「操練」一番,舉隊上下,只有我一個人不用特別操練,還記得整隊在辦公廳前面,來回繞了十幾圈,少說也花了二、三十分鐘,事後,全隊大小,都把矛頭指向我,並且酸溜溜的向陳老師抱怨說:「為甚麼路隊長不用操練,我們卻要繞操場十幾圈!」只見水土老師不疾不徐的說:「陳為學,已經盡到了他身為路隊長的責任,他當然不用受罰!」 如今,陳水土老師已經作古多年了,但是,他的嘉言懿行,他對我個人的照顧與愛護,永遠活在我的心目中!想必,也一定會深值在每一位他的親人、同事、朋友、學生的心靈深處! 離開母校──正義國小,已經四十一個年頭了,但是,在我的記憶深處,母校的一點一滴,都好像還是昨天才剛剛發生的往事而已!母校有太多值得記取的溫馨往事、有太多值得回味的陳年記憶、有太多值得書寫的杏壇芬芳、更有太多的不為人知的嘉言懿行,但是,由於篇幅所限,恕我一時無法一五一十的敘述出來。 民國九十六年的十月八日,欣逢母校校慶,「一校有慶,萬民賴之」,忝為母校的第十七屆畢業校友,欣喜之情,絕不是筆墨所能道其萬一的,紙短情長,雖不能道盡個人慶賀之微意,但是一顆「孺慕之情、思念之心」,卻定是綿延而久遠的,這是可以為母校校長、諸位師長暨諸位學弟、妹們告者也!
-
金門共和國獨立日記
金門將來要成為仙山、海上公園,一定要清除地雷,金門要發展、要獨立,一定要清除地雷。因此,清除地雷是金門的首要目標;獨立是金門的終極目標。 金門應發展成為一個獨立共和國,適合居住、休憩、養老,建成一個海上公園、文化之島,享受心靈的、優質的生活。這是金門應走的正路。 十一月三十日 星期四 陳水扁的兒媳婦不打算回台生產,民進黨慌成一團,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總統媳婦黃睿靚可能在美生產,民進黨中常會昨天一片砲聲隆隆,連一向挺扁不遺餘力的嘉義縣長陳明文都疾呼,中南部鄉親挺陳水扁總統就是挺愛台灣,『若陳總統連愛台灣都失去,要怎麼挺得下去?』 鮮少出席中常會的副總統呂秀蓮也特別到場喊話,「黃睿靚應該快回台灣生產,現在回來生,會得到很多人祝福」。她表示當初黃睿靚赴美待產是怕受到媒體干擾,但如今媒體都已跟到美國,在海外也不得安寧,她會去向陳總統建議要黃睿靚快回台生產。 儘管府方高層一再釋出黃睿靚會回來生產的消息,但與第一家庭親近的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昨天在會中間接證實,總統兒子陳致中夫妻不想回台生產。 依照陳水扁過去的邏輯,回台生產就是愛台灣,不回台生產就是不愛台灣;回台生產就是對台灣有信心,不回台生產就是對台灣沒信心。 陳水扁常批評其他政治人物的兒子是美國人,擁有雙重國籍,是不愛台灣的明證,是隨時準備落跑的,現在他打別人打到自己,傷別人傷到自己,而且是自打嘴巴,他兒媳不想回台生產,逼迫陳水扁「作美國人的阿公」,果真如此,黃睿靚就砸了公公──陳水扁──愛台灣的神主牌。 今天只有由兒媳婦打陳水扁的耳光,民進黨拉下陳水扁,讓愛台灣得到新的詮釋,讓台灣民主得以新生。陳水扁將會扮演愛台灣的第一丑角,由第一夫人吳淑珍殉葬嗎?(今天聽說她掛點滴,血壓很低)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陳水扁政權今天已經荒腔走板,就等時機看他眾叛親離,這個日子似乎不遠了,黃睿靚若不回台生產,陳致中果如邱毅所爆的投資美國、申請綠卡,北高市長選舉民進黨慘敗,反扁聲浪就會席捲過來,把陳水扁淹死,到時他連基本的尊嚴恐怕都會失去,印證了施明德的話了。 昨天聽說台灣一家上市公司來金門買了八公頃土地,而且還想再買,買大面積的。今天看金門日報,行政院核定金門三件重大投資案:酒廠、大型賣場、風景區開發,可以看出財團的腳步以及金門發展的端倪。 同時北大副校長郝斌昨天拜會議長謝宜璋,他說:「金門要朝大旅遊概念著手,不是源於經濟交流,而是從文化遺產的角度、民俗民意、閩南文化與僑鄉特點等。」這也沒有新意,不過他繼續說:「有關大陸最近熱門的區域經濟概念,要從大格局,市場經濟架構來說,金廈其實應該聯合起來,多開一些論壇、研討會,把觀念互相談一談,兩岸不要為了一些『小事』,而耽誤『大事』。」金門的前途大家看得很清楚,不必多說。
-
名山名閣江西行
其瑞一路提醒他老婆,哈哈還是撞了,這得怪我們幾個女人家,走不動還一路嘻嘻哈哈、有說有笑,還有閒情跟人家閒聊,碰上正要下山的兩位老婆婆搭訕,好厲害的婆婆們七十幾歲人,清晨五點多天未亮,從山腳下沒搭纜車,一路靠著兩腳走上來,原來是虔誠信徒上山拜拜,還告訴我們九華山、齊雲山也很不錯,可以去走一走。 來了位自助行的廣東客,聽小潘介紹及替我們找景入鏡,也來請教小潘,直誇三清山的山峰美景比黃山來得親近美麗,三清山是一九八○年才開始發展旅遊業,面積約二百二十多平方公里,有東險西奇、北秀南絕,兼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雲、匡廬之飛瀑,雖然今人讚譽三清山「攬勝在五岳、絕景在三清」,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如去過黃山者仍覺得徐霞客對黃山的稱讚還是最佳美景。 登上南清園的頂峰,可以清晰遠望三清山的主峰,也是最高峰的玉京峰,海拔一千八百一十七米,不是很高卻是很崢嶸險峻,是三清山觀日出最佳景觀點,但我們卻被「玉女開懷」的奇石勾住,每個人都想利用相機的結合,把雙乳捧起,來到「立馬松石」也就是馬頭石,是個風口,風好大,是繞到另一山峰的缺口,要觀看「仙翁唱歌」的人,得爬上小山峰再下來,以為大家沒力往上走,沒想到好奇心驅使,全都上去聽仙翁唱歌去了,找了半天,原來是「仙翁現陽」,還可見到「岳飛別母」,這都得眼力加想像力。 走過千年杜鵑林,我們來的還不是花開時節,但都已含苞待放,心想這麼一大片杜鵑山林,花盛開時一定映得滿山紅,但「司春女神」卻已在眼前報春曉,遠望的岩石真是鬼斧神工,形象逼真得就像個女人端坐在崇山峻嶺之間,還可見「巨蟒出山」,兩座山石遙遙相對,又相當神似逼真且突出,還有美麗的傳說穿鑿附會,玉皇大帝派黑蟒神要捉拿善良的靈芝姑娘,靈芝姑娘不顧自己的生命為救三清山的居民,展開殊死的拚殺,卻被玉帝令太白金星把它們點化成石,就成了我們看到高八十六米的「司春女神」,及高一百二十餘米的「巨蟒出山」。 下了一山又要上另一山峰,在此觀看蟒蛇石峰更是逼真,猶如伸長直立出洞的蛇妖,最妙還真有人弄條真的大蛇在山路口耍噱頭,蛇不會傷人,纏條真蛇和「巨蟒出山」的直立峰合照,是不錯的點子,可是很多遊客跟我一樣,看看而已,來真的還是心裡怕怕,在這小平台可瞧見不少有模有樣的奇石,像萬笏朝天、兩隻山企鵝、神貓待鼠、狐狸啃雞等,我們幾個女人家走得慢又好奇,看了家小商店賣些小玩意,刻著三清山的十二生肖的紀念掛牌,賣相不錯,老板娘又講一口閩南語,更加親切,原來是從福建來三清山做生意,這下更有得聊,李老師、海哥、四兄他們就先行直攻上山頂,小潘等著我們,其瑞當然得保護他老婆了。 望著他們三個人上了一千六百二十七公尺的禹皇頂,陡峭台階在望,要攻上頂腳就軟了,還是小潘心細體貼察顏觀色,叫我們走另一緩坡的一線峽,這回我們在山頂下等他們,他們還在高山遠眺,我們也在休息享受松濤清風,欣賞三清山的美景,也不知誰在等誰互相等著,小潘走回一線天喊叫,其瑞乾脆朝另一頭台階衝上峰頂,總算人都到齊,平安下山心情愉悅的走到兩道山門,是要走幸福門呢?還是長壽門咧,繞一圈不就全得了,人還是貪得無厭,但人生的路真要你選呢?長壽還得健康才有意義,但也有說那兩個門是左長壽右富貴。
-
前清優行廩膳生許嘉南
許薰、又名許涂、字嘉南、浯洲珠湖鄉人(今金寧鄉后湖村)生於清同治六年丁卯年(1867年)六月二十三日丑時,卒於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年(1932)七月二十二日酉時,享壽六十六歲,前清廩膳生,妣顏氏瓊娘為歲貢顏有家千金、繼妣陳氏桃娘、長子白修字乃文,業儒,為著名私塾教師,後裔旅居印尼棉蘭。 按廩生每歲有俸米,謂之食餼,故曰「廩膳生」,簡稱廩生。廩生職責專為童生作保,亦惟有廩生始有為童生作保資格。童生無保,不能考試,廩生作弊,輕重處罰。 依據金門珠浦許氏族譜記載:許嘉南為后湖後翰房世系五房二十一世,是許獬會元傳臚的直系裔孫,自幼聰穎,七歲啟蒙,因父早逝,幸賴兄長嘉北的辛苦栽培,光緒十八年(1892)年二十六歲中式秀才,後設帳授徒於後浦南門魁星樓旁,從遊者眾,著名「義和十八擔書籃」的私塾教師,門下著名的弟子包括:許乃宣、許增垓、許大鯤、許仲鶴、計仲茗、許仲龍、何為善、許騰蛟、楊嘉賓、許天作、許揚鷹、許書麟、許宗光、李炳章、許崇正、陳鏡如等人,這些清朝末代的科考童生,在民國初年擔任地方的私塾教師,教授漢文傳承文化、或為商行書記、或為醫師、或是地方意見領袖,都是社會的中堅分子,另外對於家境貧困子弟,則不收束修,義務教授。 許嘉南學問純正,為人公正,深獲鄰里看重,鄉里有事每與會商解決,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印的「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一書中第十五及二十七碑可窺見,第二十七碑:嚴禁爭佔后浦許姓渡頭世業碑記,該碑於民國元年九月十三日立於許氏家廟左外側,內容勒石示禁事,依據許耀杰、許贊虞(字友候、廩生)、許煥文、許薰、許評等狀稱,金門后浦港內之海地及渡頭,久為許姓納糧世守之業;此後無論何姓,一概不准妄串爭再客貨,致生事端,為此通告閣金商民、船戶、各界人等一體知悉。 另一碑為前書第十五碑:「金門縣縣長韓福海去思碑」立碑時間為民國十八年三月由張茂椿(字冰如,後浦人、歷任長泰海澄各縣學教諭)撰,林乃斌(字劍芝、前清優廩)篆,許允之書,內容為金門自設縣以來,長是縣者,求其德政,可歌則惟韓公稱最。公本將種,歷治軍民有政聲。首革陋規、增學校、寬田賦等等有裨蒼生,民情愛戴,萬家方奉為生佛。金門縣公民代表吳錦章(即吳光枰)、蔡嘉種、許薰、陳景蘭、許允選、顏臣宇等仝立石。 當時金門西半島首富小西門吳光枰僑領仰慕許嘉南學問、品德與為人,聘其為西席及小西門私塾教師,一來教授村里弟子,二來防止其他村里藉故欺負興訴,私塾一職後由其子白修,字乃文,克紹箕裘,承繼其志,後吳光枰在印尼蘇門答臘設立培基學校,以教育華僑子弟,就是延聘許乃文主其事,對於許嘉南父子致力於小西門教育一事,至今該村老一輩鄉親無人不識、無人不知,感念其父子春風化雨之恩。 另,由其家屬保存的同安縣中式秀才試卷中,清楚可見年二十六歲中式頭場第二十名及覆試第七名,家住翔風浯里珠湖鄉,以及祖宗三代曾祖公澌、祖允宜、父烈候,及廩保顏有家等相關資料,論文題目為:「使民戰栗子聞之」、「赤爾何如」、「師道立則善人多論」四書五經文各一篇,縣學教諭評為「筆意開展,惟審題未確,故語多溢量,面試小講清適,論詩平」,從中可見,楷書精整秀逸,為「館閣體」之典型。 據已退休許丕永校長說:許嘉南為其叔祖父,昔時他的叔祖父為浯江書院童生,即受教於顏有家歲貢門下,顏氏對於許嘉南的文章、品德及學問,都非常欣賞,經由顏有家歲貢的細心調教八股制藝及策論、詩詞,赴同安縣城考秀才的許嘉南,顏有家並親為學生作保,後來許嘉南不負眾望,即以優異成績考取廩膳生員。另外,藉由一杯奉茶的巧安排,顏有家的女兒也許配給自己的得意門生許嘉南,一世恩師岳父大人,當時傳為一段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