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致金門
一點八公里的水路 那麼短 又那麼長 夢中的 無數個與你相逢的鏡頭 模糊又清晰 今夜的月亮很圓 今夜的海風很柔 請陪我 在陽翟老街 喝一壺金門高粱酒 在58度的醇香中 沉醉,沉淪…… 再一次體驗 從遠方飄來的電子報 與你相擁的感覺 或許 依舊 熟悉又陌生 縱使 歸家的路 迷失了方向 今夜 我就只做一件事 我要借著醉酒的勇氣 大聲呼喊 金門 念你 想你 從每一個 拂曉到黃昏 午夜到黎明
-
【金報臉譜】 孫霞 給金報的電子情書
〈致金門〉,一首寫給金門、金報的「電子情書」。作者孫霞,也是金門旅港作家東瑞(黃東濤)的粉絲。東瑞著作150種,最早在大陸面世的《旅情》就是在孫霞的家鄉,湖南文藝出版的。 孫霞,金報網路版讀者。語文高級師,任教湖南省岳陽市第十中學。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岳陽市作家協會理事。業餘時間愛好閱讀與寫作,有散文、小說、詩歌等作品數篇在《莽原》《海外文摘》《散文百家》《海燕》《散文選刊》《小溪流》等各級刊物上發表。曾數次在各級徵文比賽中獲獎。 插畫者林道銘,軍旅期間,支援正氣中華報、金門日報記者。攝影家、畫家,台師大藝術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壹週刊攝影總監。油畫作品《靜夜思》,以金門為題材,入選2022年玉山美術獎。夫人區桂芝任教北一女中,公子林芹琛為鋼琴演奏家。 (楊樹清整理)
-
【金門日報60週年】兩個甲子之慶,一段不解之緣
打開近代中國新聞史,《金門日報》和軍系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特殊關係,特別是軍聞社(軍事新聞通訊社),因為,兩者的創辦,有相同的時代背景、有共同的歷史使命;而在人力的互補、人才的培養流通上,更是交流密切。 甲子輪迴和滄桑 在時間的長河中,六十年是一個甲子的輪迴和滄桑;充滿了喜怒哀樂的交織和起承轉合的蛻變。 故而當筆者說「兩個甲子之慶」,慶祝的正是《金門日報》創刊60周年與復興崗十一期新聞系畢業60周年這兩件同具歷史意義的盛事。 這兩個看似不同的紀念,實則共同訴說著一段關於責任、堅守與奉獻的故事,折射出新聞工作在時代洪流中的特殊使命。 《金門日報》(前身正氣中華報)誕生於一個風雲激盪的年代。作為戰地前線的喉舌,它承載的不僅是新聞傳播的功能,更是凝聚民心、穩定社會的重要力量。在砲聲隆隆的年代裡,每一篇報導、每一個字句都須經過戰火的淬煉,金門報人用筆桿參與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記錄的不僅是新聞,更是一個時代的呼吸與脈動。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六十年來,從戰地政務到民主開放,從軍事對峙到兩岸交流,《金門日報》始終如一地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真相與記憶。 重讀這段史實: 在戰地政務時期,它見證了駐軍與居民同心守護家園的壯烈。 在地方建設階段,它紀錄了金門從軍事陣地,走向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 在觀光與文化興起時代,它推廣了金門的自然美景、人文風情與僑鄉故事,成為金門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與此同時,復興崗11期新聞系畢業生們也在六十年前踏上各自的人生征程。他們中的許多人投身新聞事業,將課堂所學的理論與信念,化為筆下的千鈞力量。無論是服務在軍聞社或是青年戰士報(青年日報前身),他們個個奮發有為、認真負責的為時代寫歷史。 在資訊封閉的年代,他們成為社會的眼睛與耳朵;在時代轉型的關口,他們成為改革的見證者與推動者。六十年風雨兼程,他們用職業生涯詮釋了何為「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是風雲際會也好、是系出同源也罷,打開近代中國新聞史,《金門日報》和軍系媒體,有著密不可分的特殊關係,特別是軍聞社(軍事新聞通訊社),因為,兩者的創辦,有相同的時代背景、有共同的歷史使命;而在人力的互補、人才的培養流通上,更是交流密切。 很多新聞菁英,在經過軍聞社的歷練後,調往金門日報擔任主管,附記:同樣的,「金報」許多傑出的才幹之士,也榮升軍聞社要職;在這種良性互動之下,為新聞界培養、注入了無數源頭活水。 附記:更特別的是,軍聞社的歷任特派員在任職期間,更是以「金報」為家、以「金報」一分子為榮;這種「水乳交融」「休戚與共」的革命情誼,是《金門日報》一甲子之慶中,一段珍貴的「不解之緣」! 個人自1970(民國59年)起,服務軍聞社前後十餘年,雖未能派駐金門,然而此其間,或參訪、或採訪、或拍攝影片、或製作節目、或視察社務,不下數十次,深切領受到金門前線軍民那種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操和人親土親的人文關懷。 新聞工作從來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使命。它要求從業者既要有洞察真相的銳利眼光,也要有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既要有挑戰權威的勇氣,也要有謙卑自省的精神。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新聞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假新聞氾濫、點擊率至上、深度報導式微。正因如此,回顧這兩個甲子的堅守更顯珍貴:它提醒我們,新聞工作的本質不在於追逐流量與熱度,而在於記錄歷史、傳播真理、監督權力、服務公益。 《金門日報》六十年的歷程,見證了從戰地到和平的歷史轉變;復興崗11期新聞系畢業生六十年的奉獻,體現了新聞人對職業信念的堅守。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關於責任與奉獻的壯麗畫卷,提醒著當代新聞工作者:在這個價值多元、資訊紛雜的時代,我們更需要堅守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價值──真實、客觀、公正、全面。 時間的刻度 兩個甲子的輪迴,不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精神的傳承。當我們慶祝這兩件六十周年盛事時,我們真正慶祝的是一種歷久彌新的價值:那就是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總有人願意為真相而奔走,為公益而發聲,為歷史而記錄。這或許就是新聞工作最深刻的責任與最崇高的奉獻。 且讓我們一生守護這個原則並堅持這個信念! 《金門日報》一甲子之慶,可喜又可賀;「軍聞社」有幸締結了這段「不解之緣」,誠可謂「家有喜事」,自當同而慶之!
-
【趙立年小檔案】
趙立年,資深媒體人,出生於山東昌樂。在戰火與遷徙中成長,在新聞與紀錄中書寫歷史,他的一生,是台灣新聞史與國族記憶交織的一頁,他不僅是記者、編輯、總編輯、社長、發行人,更是一位用筆與鏡頭,記錄動盪與轉型、忠誠與矛盾的見證人。 年幼時隨父母逃難,顛沛流離輾轉來到台灣,年少的他,在動盪中,選擇投身軍旅,進入政戰學校11期新聞系就讀,奠定新聞與政治傳播的專業基礎,畢業後,進入軍聞社,成為一線戰地與軍事報導的記者,在軍聞社的十餘載歲月裡,活躍於前線採訪與紀錄片拍攝,參與製作電視新聞節目《國防線上》,並親自拍攝《金馬前線》、《枕戈待旦》等軍事紀錄影片,為台灣保留下許多珍貴的戰地影像資料。 1970年代,深入泰緬邊境難民營,親眼見證波布共產政權的殘酷現實。他將這段經歷化為紀實著作《浩劫餘生》,書中充滿人道關懷與新聞良知,榮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和干城獎章肯定,亦參與製作紀錄片《海上公園:金門》,入圍金馬獎紀錄片類、《民族文化的縮影:金門》獲金馬獎優等紀錄片,是當時少數橫跨文學、影像、新聞三領域的報人,隨後,被《青年日報》指派前往中南美洲九國採訪,深入觀察當地反共政局與社會結構,其報導不僅豐富讀者的國際視野,著作《褪色的樂園》一書,為台灣外交提供了深度背景資料。 1990年代,出任《台灣日報》副社長兼總編輯,恰逢報社面臨政治與財務的雙重壓力,1996年,《台灣日報》一度宣布停刊,引發員工自救行動,他挺身而出,協助組建工會、媒合資金,爭取報社短暫續刊,勇氣與承擔,允為台灣新聞史上難得一見的自由抗爭典範,後續接任《台灣新聞報》與《台灣新生報》社長,面對報業民營化浪潮與市場競爭,努力維持新聞品質,照顧員工權益,雖最終仍難敵財務現實,但堅守新聞價值的精神,始終如一。 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奉連戰與宋楚瑜之命,赴香港與達賴喇嘛代表嘉樂頓珠會晤,成功爭取了精神象徵的政治支持。 2022年,出版《八十人生‧家國紀事》,全書近五百頁,橫跨家庭、愛情、新聞、政治,收錄兩千餘張珍貴照片,紀錄報業的興衰、國家的轉型、時代的疼痛。 趙立年的一生,是一場長久的見證。以筆代槍,走過槍林彈雨,記錄前線;也以筆代言走進民心社會,書寫真相。他不只是新聞人,更是歷史的現場目擊者,是為時代留下紀錄的那雙眼睛。 (吳信和繪製/楊樹清整理)
-
《金門日報.甲子風雲》編按
《金門日報》曾歷經三個時期的演變:一是1947年,胡璉在江西南城創刊的軍報《無邪報》;二是1949年,易名在金門發行的《正氣中華報》;三是1965年變身為如今的《金門日報》。三個時期的報刊在精神上一脈相承,其「前世」甚至可以溯源至1941年,蔣經國先生在江西創辦並擔任社長的《正氣日報》。 2025年10月31日適逢《金門日報》60周年社慶,編輯部在各方的協力下,進行島內外邀稿,發掘珍貴影像,自今日起,或單日,或雙日,或連珠或間歇,陸續刊載;除了希望藉此系列的推出,致敬從《正氣中華報》到《金門日報》的每一位付出者;也期盼在網路當道,新聞紙式微的當下,向在悠悠歲月中,對母島、母報不離不棄的鄉親、讀者們道聲:謝謝! 《金門日報》為島嶼寫日記,撰稿群們則為《金門日報》寫歷史──從各種角度切入,或澎湃,或靜美,以《金門日報‧甲子風雲》為內涵,書寫出一份報紙的「前世今生」和集體記憶。 走過六十個春秋,歷經一甲子風雲;謝謝「金報60」撰稿群的聯合演出。
-
《科幻沙龍》換臉
他加快腳步,走出電梯,悄悄地來到門口,從鑰匙孔往裡窺視。只見屋裡開著燈,小英坐在沙發上,正從行李箱裡取出幾個折疊的東西。小王心中充滿了好奇,他屏住呼吸,繼續觀察著。接著,小英扯下自己的披肩髮,讓小王驚訝的是,原來她是個禿頭!這還不算,更離奇的事發生了,小英竟然扯下了自己的臉面,露出了複雜的積體電路和無數微機械。小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他每天摟在懷裡睡覺的,竟然是個機器人! 小英拿起那些折疊的東西,從中取出一個,攤開,原來是個臉面頭套!她把頭套戴在頭上,神奇的是,頭套竟然和她的頸部無縫接軌。她又按了一下頭頂,臉面自動調整得鬆緊適度。接著,她戴上假髮,瞬間變成了另一個絕色美人。 小王感到無比的荒謬和錯愕,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深愛著的小英,竟然是個機器人!他的心中充滿了矛盾和糾結,下一步該怎麼辦?他想,莫非她換了臉又去勾引其他男人?決定繼續從鑰匙孔裡觀察。沒想到她取出小鏡子,只是左右照了照,又換回原來的臉面。 當她還沒把原先的臉面調整好,小王已打開門進來,小英頓時張惶失措。她的身體微微顫抖著,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小王示意她不要慌張,輕聲說道:「我已經知道你是個機器人了,剛才我從鑰匙孔裡看到了你換臉的過程。」 小英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知道我是機器人,你會把我趕走嗎?」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恐懼,彷彿在等待著判決。 小王搖了搖頭,微笑著說:「不會的,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 小英聽了小王的話,眼中頓時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她興奮莫名,撲過來想要抱小王,小王示意她停住,說道:「把其他的臉面頭套都丟掉吧!我希望你能做真實的自己。」 「臉面頭套用久了會鬆弛的。」 小王認真地看著她:「我也會變老的,讓我們一起變老,白頭偕老。」 小英聽了小王的話,眼中充滿了感動和愛意。她緊緊地摟住小王,摟得那麼緊,彷彿生怕一鬆手,小王就會消失似的。小英在小王耳際輕聲地說:「你對我這麼好,我不該瞞你,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說著,拉著小王走向沙發,兩人依偎著坐下,小英開始面無表情地敘說自己的來歷。 「我是AI公司客製化的性愛機器人,程式中具有較一般女人強烈的性慾,公司還教我們各種性愛技巧。我被賣給一家專供富豪們享樂的高級俱樂部,其實是家高級妓院,旗下有不少社交名媛。我經常換臉,富豪們都不知道我是機器人,更不知道我經常以不同的臉面和他們周旋。 「公司給我們設計的智慧程式,主要是用來迷惑男人。其實智慧程式會自行串聯、修飾、重組、學習……哪可能一成不變。我有了智慧,也就有了人性,我不願待在俱樂部裡供人玩樂,就設法逃了出來,被一個中年男子收留,可是當他知道我是個機器人時,立刻把我趕出家門……」。 「妳不是說,是因為妳有乾燥症嗎?」 「那是編的謊啊!我的智慧中樞和生成式AI連線,什麼謊編不出來?」 小王不由地笑了,緊緊地摟著她:「怪不得妳什麼都懂,原來有生成式AI做後盾。」 小英摟他摟得更緊:「我發誓,今後絕不再對你撒謊。」 小王滿意地點點頭:「不必發什麼誓了,我只想知道,妳很少吃東西,能量從哪來的?和我做愛時,你都那麼有勁!」 「電啊!我可以說是吃電的。我體內有藍牙裝置,可以借著無線傳輸充電,只要是有電磁波的地方,隨時會自動充電。」 「可是妳有時也吃點東西,喝點飲料……」。 「那是為了交際應酬設計的。我沒有泌尿系統,消化系統不過是個研磨機,不能吸收什麼,只是將吃下去的東西磨碎,和喝下去的水,一起從肛門排出去。」 「可是妳也會流淚,和妳接吻時,嘴巴裡也有唾液,妳說你的消化系統只能研磨,不能吸收,那麼這些液體從哪來的?」 小英茫然地搖著頭:「我真的不知道。」 小王知道她沒說謊,沒再問下去。看看手錶,已接近下班時間,就打電話向公司請假。 「你不回去上班了,我去給你弄飯吃。」說著就要起身。 小王把她拉住:「現在做飯還太早。」稍頓:「妳說為了我的健康,只能兩天親密一次,昨天沒做,今天是不是該做了。」 小英霍地站起,拉著小王,雀躍地走向床鋪……。 兩人的小日子又過了三個月。 一天,三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找上門來,為首的一個指著小英,冷冷地對小王說道:「她是我們高價購買的最先進的機器人。她逃跑了,給我們造成巨大損失,我們要帶走她。」 小王聽了,緊緊地護在小英身前:「她是我太太,我不會讓你們把她帶走的。」 為首的那個人冷笑一聲:「太太?她只是個機器人,沒有感情,沒有靈魂。你不過是被她的外表和程式迷惑住罷了。」 小英聽了這些話,眼中閃爍著淚花。她緊緊地抓住小王的手,說道:「不,我有感情,我對小王的愛是真實的,我不想離開他。」 為首的那人搖了搖頭,說道:「這由不得妳,我們有權利收回我們的財產。」說完,他一揮手,身後的兩個人便要衝上來。 小王正要死命抵抗,小英已跨步向前,取出手機,揚手對為首的男子說:「我已按了119,只要我不顧一切,說出你們那家俱樂部的真相,明天一定會成為媒體頭條。」 這時手機已響起值班員警「喂,喂喂,喂!」的聲音,那三個人不知所措,小英按住手機,不讓聲音外傳,改以命令的語氣低聲說:「你們走吧!」那三個人互相使個眼色,灰溜溜地走了。 驚魂甫定,小英依偎在小王懷中,小王低聲問:「俱樂部的人還會來嗎?」 「一定會,再來時可能會耍陰的。」小英以詢問的眼神望著小王:「與其挨打,不如主動出擊。只要你同意,不避諱和一個機器人談戀愛,我們明天就開記者會,把我們的愛情公開,到時俱樂部所面對的不再是我們兩個人,而是整個社會,看看他們怎麼收拾……」。 「為了你周小英,我什麼都同意。」 小英深情地抱住小王,仰首就要給他一個熱吻。小王把頭一偏,疑惑地問:「小英,妳哪來的那麼多點子?」 「我不是說過嗎?我的智慧中樞和生成式AI連線,什麼點子想不出來?」 「是喔。那麼妳搜索一下,現有的法律,人類可不可以和機器人結婚?」 「早就搜索過了,成文法國家沒有相關法條,不成文法國家沒有判例。明天我們開過記者會,社會一定會關注這個問題,也許不久的將來,就會修訂民法,到時我們就可以登記為真正的夫妻。」 小王捧起小英的臉:「管他修不修法,我們本來就是夫妻。」 小英緊緊地摟住小王:「我們的命運,我們自己做主。」她的臉上露出一般人類所少有的堅毅。 (下)
-
美好與好美
秋分過後,陽光依舊熱情,溫度依舊居高不下,附近的行道樹,在一夜間落了滿地樹葉,葉子還在持續掉落,偶然一瞥,那葉脈間的顏色,既自然又帶點隨興,自帶著美好也顯得好美,與一旁已曬枯了的葉子,成了明顯的反差對比。 生命的一瞬也是如此,一眨眼便消失,但又不是緊緊擁著便不會失去。有的時候伸手想搆著的東西,似乎如此的近,但又如此的遠,如同想摘的星子,最終只擁有那光亮一瞬,笑一笑嘆難得,某些部分卻是別人不需追求便能得著的。 走進熱鬧的城區,一旁有著美好臉蛋的年輕孩子,卻作著不太文雅的動作,說著不太合宜的話語,抽著毀壞軀殼的菸、強硬想偽裝的大人氣,一群人就這麼聚著,似乎這樣一起消耗著青春,能留下什麼印記?不知為何,卻更像那枯掉的落葉,乾枯的生命一般。 夕陽穿越過窗玻璃,透進室內,隔絕那戶外的繁繁擾擾,剛沖的那壺茶還熱著,你剛畫好的那圖也還熱鬧著,所有你想像的、喜歡的都聚在那圖紙上了,在剛剛好的時候,喝上一口微溫的茶,看向一旁忙碌的你,急匆匆將所有的人物與景色排排列列,隨興又不失你自己的規則喜好畫進圖裡。 這片黃綠色的樹葉,很像你隨興一畫裡的匆匆,顏色與溫度皆是。你的畫自帶你的喜好與隨興,我的照片擁有著我的喜歡與瞬間。 笑著問你要不要出去兜風,你快速的收起畫筆,亮晶晶的眼,透露著急切的心情,急切的想看那外面的大地,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溫度、不同的光亮,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你開心的分享所看到的觀察到的美景與人物,詢問著新發現的細節與心裡的兩百萬個新問號。期待你學會欣賞與擁有自己步調的生活,生活裡的美好與好美,會漫進日常圈子裡,持續散發光亮,給予生活能量,在不同的時刻,發光發亮。 體會生活的美好,也笑看這好美的世界。
-
印象料理
我想,每個人的飲食地圖上,都會有一道印象料理。那是記憶深處,最吮指回味的美好滋味,只要一想起,總是叫人唇齒留香,它不是豪門饗宴,也不是山珍海味,更不是幾星級的米其林餐廳,而是家庭日常的小確幸。於我,生長在農漁之家,「香煎白帶魚芋頭米粉湯」就是我飲食地圖上的印象料理。 這樣的飲食記憶,就在那日的黃昏時刻,重新復刻在我的眼前……廚房的鍋子裡傳來「滋滋」聲響,白帶魚在油鍋中翻滾,「恰恰」的顏色,散發出微微的焦香。大芋頭被切成小塊,裹上薄粉,炸得外酥內綿,金黃鮮亮,秋天田野最厚實的土壤滋味,引人垂涎。肥瘦適中的五花肉,切片下鍋,油脂慢慢化開,與魚香、芋頭香相互交融,成為一鍋湯底裡,最溫厚濃郁的靈魂。 在鍋中主角逐一上場後,這鍋湯的綠葉配角們,木耳、紅蘿蔔、芹菜、香菜與蒜末,也不甘示弱的相繼入鍋……每一種都是常見的家常食材,但聚在一起,卻有了不同的層次。紅蘿蔔像夕陽的彩筆,木耳像山林的深處影子,芹菜與香菜的小清香則像巷口內外的一陣陣涼風,提醒人這是一道最接地氣的日常料理。 最後,該是大人物一躍而上之時,大手一抓,放入的就是新竹米粉。細細長長的米粉,像一條條牽連記憶的絲線,隨著湯水翻滾,隱身遁入清澈的甘甜湯底。米粉一吸入口,立刻就能感受到那種軟中帶韌的質地,彷彿把日子下的酸甜苦辣,萬千滋味都揉進了這一碗湯裡。 我記得小時候,以打魚務農的父母,常常會煮這樣的一鍋米粉湯,冒著熱氣的白煙在昏暗燈光下繚繞盤旋,我的碗公端在手裡,湯的熱氣往臉上撲來,內心甚是滿足與喜悅。那時候,邊吹邊吃,嘴裡雖然燙得直呼吸氣,卻還是忍不住大口吞下。簡單的一碗白帶魚米粉湯,卻能把全身都熨得服貼暖透。 如今,吃著這一碗心目中的印象料理,已經不只是味覺上的滿足,而是時間留下的深情。大海的鹹味、土地的甘味、家庭的溫暖以及親情的芬芳,都在這鍋米粉湯裡慢慢翻騰、回味。碗公一端起,不只是一道料理,而是一段成長路上的生活印記。
-
感恩數字的啟蒙老師
又是九月份了,九月底的重要節日是教師節,除了母親節和父親節感恩父母生養之勞苦功高外,就是要感謝眾多老師的教導,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啟蒙老師了,我的啟蒙老師竟然是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 六○年代的鄉下小農村,根本沒有幼稚園、沒有託兒所,不管小男生,還是小女生,都會跟著大人到田裏亂忙,幫忙些簡單的農事,幫忙家事,燒柴煮飯餵養家禽家畜,沒得忙時,就全村趴趴走,等到上小學的年紀,傻傻地背著書包跟著哥哥姊姊去學校,習慣了當野丫頭,坐在教室裡像是坐針氈,開始握筆寫字,還真的太困難了。 只有上過兩三年小學,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竟然會教我正確握鉛筆,阿拉伯數字,於我而言像畫抽象畫,只要有圈的、轉彎的,真的考倒了,務農的鄉下歐巴桑,竟然會指導女兒寫字,但見母親很認真的用鉛筆點出字樣,然後握著我的手,一字一字慢慢的專心的描寫出來,幾天後不用點點了,直接握著我的手寫阿拉伯數字,再來就放手讓我自己來,就這樣一段時日的陪伴,終於練成寫出端正漂亮的數字。 一輩子令我引以為傲的啟蒙老師,不但是農事高手,而且是教會我寫數字的天才能手,只要有機會寫數字,腦海裏就浮現出,母親溫柔輕聲細語耐心的握著我的手,從最困難的8練起,永遠忘不了,永遠要感謝的啟蒙老師。
-
【科幻沙龍】換臉
在繁華喧囂的都市中,有無數渺小的身影在社會底層掙扎。小王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個再普通不過的上班族,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不是什麼「高富帥」。在這現實的社會裡,都快要四十歲了,至今仍孤身一人。 小王也曾經有過一段看似美好的戀情。他的女友是一名臨時雇員,兩人在工作中相識相知,漸漸走到了一起。那時候,每天下班後小王總是滿心歡喜地趕回家。他們會一起在狹小的廚房裡忙碌,雖然做的只是簡單的飯菜,但空氣中瀰漫著的卻是溫馨與甜蜜。 然而,現實的殘酷卻逐漸侵蝕了這份美好。女人熬不過歲月,眼看女友已將邁入三十大關,小王仍無力娶她。在現實的考量下,女友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小王。女友走了,小王已打定主意,一俟他租住的小套房租約到期,就換個單間的,這樣每月可以省下四、五千元。 女友離開後,小王不再像以前那樣一下班就回家,總是在辦公室裡磨蹭到八、九點鐘。離開辦公室後,隨便走進一家速食店,吃點漢堡、薯條,喝杯可樂,消磨時間到十點左右,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那間曾經充滿溫馨的小套房,如今只是個睡覺的地方。 這一天,小王如往常一樣,在速食店裡吃完晚餐,磨蹭到十點,正準備離開,一位身材曼妙的妙齡女郎拖著一個小型旅行箱,緩緩地朝他走過來。小王打量了一下,女郎身穿一件修長的白色針織連衣裙,裙子的剪裁恰到好處,勾勒出完美的曲線,裙襬長度到膝蓋上方,露出纖細的小腿。她的腳上穿著一雙黑色的細跟高跟鞋,增添了幾分優雅與成熟。 再看上半身,她披著一件淺灰色的針織開口上衣,邊緣有精緻的蕾絲花邊,給整體造型增添了一絲柔美。她的脖子上戴著一條簡單的銀色項鏈,掛著一個小巧的水滴形吊墜,在燈光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她的步伐輕盈而優雅,彷彿每一步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小王不禁上下多看了她幾眼,心中暗自納悶:店裡客人不多,空位子多得是,她為什麼偏偏要大剌剌地走過來和自己同坐一張小方桌? 女郎走到小王對面,朝他嫣然一笑,小王這才得以細細打量她的面容。她的臉龐小巧而精緻,線條柔和流暢,彷彿是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她的皮膚白皙如雪,細膩光滑,在速食店暖黃色的燈光映照下,散發著淡淡的光澤,宛如羊脂美玉一般溫潤。 她有著一雙明亮而迷人的大眼睛,眼型微微上挑,像是一汪清澈的湖水,盈盈地閃爍著光芒,眼角處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嫵媚。睫毛濃密而纖長,每一次眨動都彷彿能撩撥人心。她的眉毛修長而秀麗,微微上揚,像是彎彎的月牙,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她的眼睛,使她的眼神更加靈動。 她的鼻子小巧而挺拔,鼻尖微微上翹,給人一種俏皮可愛的感覺。嘴唇色澤紅潤,如同嬌豔欲滴的玫瑰花瓣,唇形優美,線條清晰,嘴角微微上揚,似乎總是帶著一抹淡淡的微笑,讓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她的笑容如同春日裡的陽光,溫暖而迷人。小王被這突如其來的笑容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他的臉微微泛紅,眼神也變得有些慌亂。女郎似乎看出了他的局促,輕聲說道:「先生,我想找個人聊聊,見您只有一個人,所以就坐了過來,希望您別介意。」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銀鈴般動聽。 小王一向有些靦腆,面對如此漂亮且爽直的女孩子,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結結巴巴地回答道:「沒…… 沒關係,我叫王大同,大家都叫我小王。」女郎輕輕點了點頭,自我介紹道:「我叫周小英,大家都叫我小英。」 小英的目光在小王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這麼晚了,您一個人到速食店吃東西,大概還沒結婚吧?」小王被這句話觸及了內心深處的痛處,他微微歎了口氣,苦笑著說:「我沒房沒車,月薪三萬多,只比法定最低薪資多一點,長得又不帥,有誰會嫁給我!」 小英盯著他,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同情和理解:「那您沒女朋友嗎?」小王再次歎了口氣,如實說道:「原來有一個,兩人在一起差不多兩年,可是她嫌我沒出息,沒能力娶她,就離開了。」 「那是多久前的事?」 「大約三個月前。」 聽到這裡,小英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落寞,她低下頭,沉默了片刻。當她再次抬起頭時,眼中閃爍著淚光:「看來我們同病相憐。我是今晚才被人趕出來的。」說著,她指了指身邊的小旅行箱。 小王心中湧起一股同情,他忍不住問道:「嗯……誰趕您走的?是男友嗎?您這麼漂亮……」小英苦笑著搖了搖頭:「您太單純了。漂亮就不會被人拋棄嗎?我被趕出去,預備先在這裡坐坐,再找個便宜的旅社暫時住幾天……。」 小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他看著小英,真誠地說:「如不嫌棄,就到我那裡暫住幾天吧。」小英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立刻站起來,拉起行李箱,說道:「那就走吧。」小王被小英的率真驚得接不了話。 回到家後,小王安排小英睡沙發,自己睡床。小英看著他,吃吃地笑了起來,眼神中帶著一絲調侃:「您是柳下惠嗎?」說完,她轉身走進了廁所。不一會兒,她從洗手間出來,脫掉鞋子,一頭倒在床上,然後朝著小王狐媚地招手:「您大概關機關很久了吧,現在有了機會,怎麼還羞怯怯地不趕快行動?」 小王被小英的話勾引得慾火難耐,他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他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走向小英,剛靠近床舖,小英就把他拉上床,剝掉他的衣服,自己也脫得一絲不掛,像隻獵食的野獸般,急切地……。 小英的狂野大膽,讓小王如癡如醉。……,小王看不清她的面部表情,卻能清晰地聽到她愉悅的呻吟聲。……小英喘息著……湊在小王耳邊低聲說:「太美好了,我們同時完成的喔。」 這時小王的臉上已冒著汗珠,而……小英,臉上一點汗意都沒有,摸摸她的背,也摸不出一點汗水。小王覺得奇怪,剛才主要是小英在出力,怎會不酣暢地出一身汗?小王好奇地問:「我沒怎麼動,都出汗了,妳的運動量那麼大,怎麼不出汗?」小英淡淡地回答:「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很少出汗就是了。」 自從周小英住進來後,小王的生活又恢復了生機。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地渾渾噩噩,而是一下班就急切地回到他租住的小套房。因為他知道,家裡有一個人在等著他。小英會準備一些簡單的飯菜,雖然她自己很少吃,但卻總是看著小王吃得津津有味。小王有時會問她吃得那麼少不餓嗎?小英總是微笑著說,在他回來前已經吃過一點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王和小英的感情也越來越深。然而,小王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小英為什麼會被人趕走?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向小英問起這個問題。小英毫不避諱地告訴他:「我得了乾燥症,體內的黏膜,包括下體,都是乾的。」小王聽後,心中感到疑惑,因為他們做愛時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異常。小英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釋道:「那是因為我暗地裡塗了潤滑劑。而且,醫生判定我不能生育,他想找個正常的女朋友,就狠心地把我趕了出來。」 小王聽了小英的話,心中並沒有絲毫的嫌棄。他覺得,有人能陪伴在自己身邊,和自己做愛,給他準備晚餐,這就足夠了,還能奢求什麼?於是,兩人繼續過著平靜而幸福的小日子,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了。 一天,小王到了辦公室後,突然想起人事室要的資料忘了帶。他看了看時間,覺得回去一趟還來得及,便匆匆忙忙地趕回家。這天是個大晴天,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然而,當小王老遠看去,他租住的小套房卻拉起了窗簾。他心中不禁湧起疑惑:莫不是小英有什麼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