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春鬧
三月是杜鵑的媒妁 在小雨紛飛前 決心聽其言 以嫣紅嬌嫩的妝容 相親春天。 總是趁著晨光初露 讓崇山大景走進眼眸 雲兒聯袂停泊峻嶺; 俯視鬱綠山坡 如何打造子鵑的天堂 述說一段淒美的故事 春華短暫,我們也格外珍惜 不願獨讓滿山紅爭豔; 與春色喋喋不休 珍珠花白是守候的顏色 每到夜闌人靜 等待幽霧輕冉縈繞 夜夜,籠罩一層薄紗 霧散時,幾許心事傾訴?
-
買雞卵
這幾日聽著電視新聞咧講:「足濟人四界買無雞卵」的消息,本來我無足關心這個話題,毋閣年兜到矣!二九下昏過後彼幾日有可能外口的店無開,阮愛食家己,翁仔叫我去買「卵餅皮」佮「雞卵」來囥冰箱內,到時才袂枵腹肚。 無想著連金門嘛揣無雞卵,大賣場行足濟逝攏揣無,去農會嘛看無,問店員,伊講:「中晝可能有,愛看有卵無。」我行路去漁會看覓,結果看著「白卵」,賰無偌濟,先買才講,若無到時無雞卵通摻,著毋是「卵餅」矣! 「雞卵」為啥物會減少?為啥物足濟所在攏空空?有錢無塊買,有啦!我看水果店內猶有,雞卵,平常時逐家攏愛食,這陣煞變做愛去揣才有,咱愛好好好珍惜矣!
-
時代的悲劇
戰亂,使人離鄉背井,別妻離子的海峽隔阻,縱使日思夜想,魂牽夢縈,卻也只能淚濕衣襟,無語問蒼天。 遙想那年才新婚半年,妻子已懷有身孕,而他卻因國共內戰,兵慌馬亂,跟著軍隊來到臺灣,本以為戰局穩定後很快就可凱旋回返故土家園,與那留在老家侍奉公婆的「新婚妻」團圓偕老,摟抱摟抱那「還未曾謀面」過的「骨中肉」。 豈料,「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這安撫人心的口號,竟是「永難竟功」,遙遙無期,天倫夢碎! 老人家當年,看著同儕們一個個都娶了臺灣姑娘,都有了家眷,有妻有子的溫暖家庭生活,何等的熱鬧;但,就獨獨他,「眼中淚、心中石」,無法忘卻留在老家幫他侍奉爹娘的「新婚妻」啊!還有妻子那腹中的娃兒啊!那娃兒是男孩?還是女孩呢?長得可像誰呢? 義理道德上,怎能負義忘恩的在臺灣另組家庭呢?老人家當年正值青壯時歲中,在年歲日月遞嬗裏,內心煎熬的捫心自問著,就在同鄉們一次次的「再娶吧」的鼓吹哄鬧聲裡,百般矛盾的掙扎著。 獨身二十年,一位臺灣姑娘的溫婉性情與標誌出眾,讓他「為之傾心」,決定在異鄉臺灣另組家眷。 那姑娘不安而疑惑的問他,在對岸可有成婚過?可有妻小? 他,「良心一昧」,信信誓旦旦的說,「絕對沒有」! 就此,他,不再孤家寡人一個了,有熱騰騰的飯菜可吃,有兒女歡聲笑語承歡膝下,日子不再空冷孤寂了。有家眷的生活讓置身在臺的他,生命有了陽光的溫熱。但,愧疚的良知,總在他的心深處時不時竄出的嚙咬著他深隱藏蟄的心魂,「我對不起這兩個女人」! 終究,「紙包不住火」!大陸是反攻不了了,可是,卻已是開放可以回鄉了! 幾十年的「秘密」,就在他涕淚如雨的「下跪」中,對著臺灣的「髮妻」,一一如實招供。 「做鬼我也不原諒你當年的謊言!」妻子就此「恨」與「怒」,不再同他有隻言片語的交談,直到他離世! 老人家千里迢迢的霜白著髮,回到老家了。當年那清秀嬌媚的「新婚妻」,也已是皤皤白髮的老婦人了,把手淚眼相對無言,卻是傷楚悲痛萬千;爹娘的墳已看過了;可是,孩子呢?孩子呢?當年我們那個孩子呢? 那一生孤寡守貞,侍奉公婆的妻,老淚涕泗縱橫著說:「二十來歲時,被鬥爭清算死了。」 兩人,淚眼婆娑,酸楚咽哽,「我回來遲了,這一生,辛苦妳了;我虧欠妳,太多、太多、太多了……。」他,悲痛難以抑遏。 老人家回到臺灣後的個把月,一生只為貞節寡居的髮妻,在「心願已了」的睡夢中,辭世了;而老人家,在「謊言」的「罪疚」裏,直到臨終前,臺灣的妻子,仍執倔著她的「不原諒」,未曾再同已是90高齡的老人家說過任何一句話。 三個老人家都已離世,三個老人家的悲苦情緣,在在讓人傷懷感喟,只能說,這,是個時代悲劇……。
-
浦邊何肅墻洋樓
浦邊洋樓群,幾乎都能躋身「歷史建築」之列,這群洋樓大多於何氏字行「敬」「肅」兩代人所建,而「肅」字輩洋樓之中又以「何肅墻洋樓」歷史最悠久,可謂開創「肅」字輩興建洋樓之先河。根據「金門縣立文化中心」《金門歷史建築影像》(李錫隆總編輯)所記:本洋樓創建於清朝末年,迄今已逾期頤之壽。 何肅墻洋樓位處浦邊村中心地帶,背後即是浦邊小街,從洋樓左側小巷進入可達,或從何肅闕洋樓後埕之巷口進入亦可,它是浦邊量體最小的洋樓,小巧玲瓏、華麗美觀,洋樓正面二樓是三面拱形的窗戶,右側緊貼一棟一落四櫸頭三合院,左右各建一疊樓;左側連接一間長條型護龍,正面一樓還搭建遮雨棚,「左擁右抱」地將洋樓包縛其中,看不清一樓的真面目,也感覺不出一幢獨立的樓體,每次返鄉,為了拍照,總是喬不出好角度。 洋樓樓體雖小,但屋主名氣不小,民國十四年,盜賊橫行,富裕之家,人人自危,遂倡籌組保董公會,專備盜患;民國十九年,保董公會議改為民團,由何肅墻擔任團長。難怪家父一直尊稱他為「團長」,而自稱是他的「勤務兵」,兒時不明就裡,查了史料,才知原委。 家母說:「浦邊『肅』字輩的這一代,有三位『公親老大』(和事老)」,年高德劭、光風霽月,依其年齡排序是何肅墻、何肅(忄存)、何肅海,而何肅(忄存)即我外公。三位長老地位崇高、處事超然,本村或外村發生任何糾紛,他們能說善道、才思敏捷,經常出面主持公道,調解爭端,扮起「魯仲連」的角色,直到雙方心服口服。而何肅墻又是三公之首,所以自幼我便尊稱他們為「墻伯公」、「海叔公」,原因在此。 在我未出生前,浦邊商店林立,儼然成街,人聲鼎沸,熱鬧繁華,更勝於我出生後的榮景,而商店中又以雜貨店居多,外公也是經營雜貨店,而墻伯公的雜貨店設在洋樓一樓,貴寶號名曰「義發商店」,但兒時買東西只知「墻伯公、墻姆婆」的稱謂,從不知其店號,民國三十八年開幕,經營了四十餘年。印象最深的是門口埕右側角落始終放置一大缸「酸菜」,那股濃烈的酸味,傳遍附近鄰里,令我難忘!兒時頑皮好奇,曾與同學擅自掀開木蓋,一窺裡面浸泡何物?蓋子一掀,「真味」嗆鼻,從不知它的用途? 墻伯公與外公是同輩堂親至交,與家父也頗有交情,記得在我年幼時,墻伯公便已拄杖步行,白鬚飄逸,始終一襲長袍馬褂,一副仙人氣息,具有長者之風,令人望而生敬,家父(浦山、何浦國校校長)對他禮遇有加,每次何浦國校畢業團體照,都會邀請他參與合照,且固定坐在居中尊位,另外家父還會邀請村長周水能先生與家長代表趙江珍(趙維文之父)先生一同合照,因為這幾位都是地方上重量級名人。 不僅如此,墻伯公一有需求,便會差人來找家父,代為回覆一些「南洋信」,當年看懂文言文且會寫英文的並不多見,家父正好可以效勞,固定在洋樓二樓書寫,由家父代為「捉刀」,一去都是一個晚上,有幾次太晚回來,家母遣我去催,才有機會登上二樓。 墻伯公一家人我都熟識,墻姆婆慈祥和善、待人客氣,個子不高、長相很美。他的後代晚輩,蘭薰桂馥、子肖孫賢,有乃父乃祖之風,個個傑出,何克熙先生是本村知名人士,人稱「憨慈」,與家父交情甚篤,我的國小畢業團體照,墻伯公與克熙先生均坐尊位合照;家父來臺診治,特別與我去臺北拜訪他,目前何浦國小設有「何克熙先生紀念獎學金」,嘉惠何浦學子。另外何金鐘、何素華、何翠瓊先後畢業於浦山或何浦國校,都是高我幾屆的學長姊,個個頭角崢嶸、出類拔萃,只知何素華老師在我讀金城國中時已是母校恩師。由於吾家搬離浦邊接著來臺而無聯繫,未知他們日後的發展詳情。 近年來常寫浦邊洋樓,一方面見到許多網路或書刊資料紕漏顯出,以訛傳訛、人云亦云;一方面將自己親身所知所見述諸文字,以供參考、以正視聽。由於何肅墻洋樓歷史悠久,年逾期頤;且屋主地位崇高、身分尊貴,又與吾家淵源深厚,故而應當一述。
-
晴了
心,清了,晴了 當身體裡流竄的青春 微笑時,我們 便在彼此的眼眸裡 瞰見動容,瞰見 清透,瞰見溫柔 瞰見,愛情的顏色 我的溫柔被你一片片裁翦 織錦成一汪汪的彩虹 我欲醉舞逐月 滿天星閃 我若流星,落至 凡塵甦醒,驚豔 每一次的追夢探險 都是一串串美麗的驚嘆號 召喚完美而豐滿的幸福 我安靜地欣賞 翅膀,不飛 心,不再擺盪(稿費贈金門家扶中心)
-
堅持,讓我贏了
許多身為父母的,尤其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親,總是希望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於是從小就讓他們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各種樂器,甚至各種語言之類,這麼做無非是讓孩子個個能夠成為「人生勝利組」。 若以「起跑點」論輸贏的話,我可能就是「人生失敗組」了,因為我30歲才走出家門,步入社會工作,落後人家實在太多太多。所幸,人生不是一場百米的競賽,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先跑的人,未必就能夠成功地跑向終點。 為了彌補之前落後的好大一段路,我開始培養恆心與毅力,我認為努力是重要的,但堅持更重要,兩者合為一,才能連結成「努力不懈」一詞。 每天我一定會做的兩件事,第一件事如廁,第二件事寫日記。為什麼會將這兩件事,列入持之以恆的計畫之中呢?先從如廁開始說起,由於我是重度障礙的輪椅族,出門在外,最困擾我的,可能就是如廁問題,除非我很幸運,所到之處有無障礙的廁所,要不就是有家人和志工的相伴同行,否則,光是如廁一事,就會讓我難以跨出家門了。 現在的我,每日早晨起床後,出門上班前,必做的就是完成「大號」,這樣出門後的困擾,就完全迎刃而解了。至於小號部分,已隨身備有「魔法袋」的相助,對我已不構成任何的問題了。 有人問我,難道出門在外,都不會遇到拉肚子嗎?說也神奇,在外工作的這30多年,在我的記憶庫儲存對此事的數量,大概就只有兩、三次吧!如此的「養成」訓練,不但讓我養成了持之以恆的習性,每日如廁的好習慣,更讓腸道得以潔淨健康,再配合飲食方面的注意,讓我永遠不會成為「啦啦隊」的一員。 再說寫日記,實在好處多多,將其歸納成三大好處。第一,如果筆是刀的話,那麼日記就是磨刀石,可以將這一支筆刀越磨越鋒利,就像鐵杵磨成繡花針一樣。所以要讓自己有好的文筆,就從寫日記開始,是極佳的鍛鍊。 第二,生命要有出口,情緒何嘗不需要有出口,寫日記就可以讓情緒有個出口,而且還可以讓生活和生命,留下印記與軌跡。好比一個月前的某一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大部分人都很難想得起來,但只要翻開日記,所有的人事物,彷彿歷歷在目了。 第三,這也是我會寫日記主要的目的,就像之前提的,這是訓練恆心與毅力的最好方法。每每我在外演講時,都會和觀眾分享共勉一句話,那就是「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並不多」。如今我寫日記已經30多年了,堅持的能力可說牢不可破,這都是拜寫日記之賜啊。 如今,在這條人生的馬拉松路上,我已贏過了許多人,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廣播、電視主持人,寫書的作者,面對觀眾演講的講師,無論在獲得的獎項,或是在工作的收入,都不會輸給一般人,這就是努力和堅持所締造的成果。 成功不是屬於跑的最快的人,而是屬於每天在跑的人。
-
學習「慢」
咱猶是囡仔的時陣,啥物攏「慢」,慢慢仔爬,慢慢仔行,慢慢仔講話,慢慢仔食飯,嘛慢慢仔學寫字,這是考驗大人耐性的時陣,囡仔可能物件行到佗位落到佗位,愛予大人來收拾;囡仔可能寫字無夠大人要求的程度,大人提著鉛筆擦佇邊仔等。囡仔一日一日大漢,總算會使家己作主,總算會使家己掠進度,總算會使家己負責的時陣,大人才開始沓沓仔放手。 厝裡的序大人一日一日老,開始耳空聽袂清楚、目睭看袂清楚,開始倒轉去親像囡仔的動作,這嘛是考驗咱耐性的時陣,愛陪序大人沓沓仔講話,沓沓仔食物件,沓沓仔起來、沓沓仔倒落眠床,沓沓仔食藥、換藥,所有的動作毋但愛慢嘛愛足細膩,袂使緊,序大人的話愈講愈少,會使食的物件嘛愈來愈少,這時陣,咱咧看伊,伊會笑笑,序大人咧講咱聽有猶是聽無的代誌,咱愛有反應,按呢就有夠矣,其他的,就莫閣勉強伊!莫一直考序大人:「我是誰?」 慢,是一門學問,佇人的一生中煞有足重要的位置,咱愛好好仔去學習!
-
旅遊勝境在厝邊--芝山岩
住家附近僅51.5公尺高的芝山岩,因富涵原始植物生態、地質景觀、歷史文物而聞名。 曾旅行了七十二個國家,由於疫情無法出國旅遊,才想到厝邊地景--芝山岩。清晨順著緩坡富彈性的芝山岩步道漫漫而遊,沿途綠樹葳蕤掩映,翡翠了山林,清芬撲鼻。並見識因板塊擠壓的造山運動而形成的許多特殊地質景觀--洋蔥石、風化窗、太陽石、石硯、石墨……奇岩怪石琳瑯滿目,尤其洋蔥石層層剝落,宛如洋蔥一圈圈殊為可愛。 若從北隘門石頭步道拾級而上,更是步步走入歷史,這本是1859年「漳泉械鬥」,據守芝山岩漳州人防堵泉州人的隘門,如今已成居民祥和的步道,一路青苔含笑,石徑無言,只有歷史喃喃,敘述當年風情。 到了山頂國家三級古蹟「惠濟宮」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再到後方則是日治時代台日衝突而犧牲的六位日本教師的「六氏先生墓」,旁有一棵三百餘年的大樟樹,垂映紀念「中華情報之父」戴笠(字雨農)的「雨農閱覽室」,閱覽室下寬敞的涼亭日治時代是神社,前方才會有「百二崁步道」。涼亭周圍無患子樹,深秋香檳黃蓊鬱樹葉搖曳,琥珀了山間,遊人涼亭休憩有美景、文史與之對話,相當於歷經一場生態、史蹟、文化之旅,收穫盈懷。 有人說:「旅行是為了找尋回家的路。」誠然,人總是貴遠賤近,嚮往遠方的玫瑰,卻忽略眼下花朵的芬芳,珍惜厝邊勝境,才是旅遊王道啊!
-
沈歿.超渡
紙錢分成金紙與銀紙:紙錢中間的錫箔有刷金漆的是金紙,是燒給神明用的;沒有刷金漆等是銀紙,是燒給祖先及好兄弟用的,不能混淆,以免不敬。 除了填庫之外,還要燒紙紮屋給亡魂們居住。二十五位往生的淑女,分屬數家不同工廠,老闆們聯合出資買了一棟富麗堂皇的紙紮屋要燒給她們居住。紙紮屋是用各種顏色的箔紙紮粘的四層樓豪宅,每層八戶,一樓有三戶做為車庫,裡面已各停放一輛轎車,做為二十五淑女的交通車,一樓另五戶編號一至五號,二樓六至十三號,三樓十四至二十一號,四樓二十二至二十五號,每間屋子裡都有冰箱、電視、沙發、化妝台,各戶門口都站立一位女傭。四樓有四間是女傭們的起居室。 晚上六點正,紫衣道長用無線麥克風宣布流程:「我們今晚燒庫錢的數量非常多,為了防範意外,已經向消防隊報備,請他們調派一輛消防車到現場戒備,等一下各位看到消防車,不要驚慌。接下來,我們要誦經,然後燒金紙答謝眾仙佛這三天的幫忙;接著,請各家派一人來大靈棚,依照號碼,將魂帛請到紙厝,再按照編號順序把魂帛、庫牒、買地券、地契券放進紙厝;再來,我們會用一條繩子圍繞焚化庫銀的鐵網金爐和紙厝,請往生者的平輩或晚輩依往生者編號順序圍庫,並由其中一人拿招魂幡,在燒化庫銀時搖動招魂幡呼喚往生者的姓名來領受金銀財寶。由於燒庫銀的時間比較久,家屬不必全部出來圍庫,輪流出來就可以了。」 紫衣道長說完,神壇後場樂隊鼓聲三響,接著嗩吶、絲弦齊奏哀樂,哀樂停止之後,紫衣道長手搖三清鈴,引領大家唸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唸完,一位黃衣道士用瓦斯噴槍點燃圓形鐵網金爐裡面的金紙,紫衣道長立即唸誦《阿彌陀經》護持,直到金紙燃燒成灰燼才停。另一方面,在其他黃衣道士的協助下,家屬去大靈棚迎請往生家人的魂帛,依照號碼順序將魂帛及牒、券放進紙厝,然後用一綑麻繩圍庫,由平輩家屬拉著繩子結界。為了安全,盡量拉開結界人員與方形鐵網金爐的距離,至少十公尺。其他待命的黃衣道士,也自動到結界圈巡視,維護安全。 晚上八點半,紫衣道長搖著三清鈴,繞著紙紮屋唸往生咒七遍之後,一位黃衣道士手持瓦斯噴槍點火,紙紮屋火勢迅速漫延,不到十分鐘就化為灰燼。 接著,鑼鼓齊鳴,管弦樂響起,黃衣道士拿噴槍去四方形鐵網金爐的四個面,點火燒庫銀;紫衣道長也拿麥克風用台語吟唱〈十月花(懷)胎歌〉:「……正月花胎龍眼大,父母有身大受磨,袂食卜吐真罪罫,真正艱苦無快活;二月花胎肚圓圓,一粒宛然偌荔枝,田螺吐囝為囝死,生囝性命佇水墘……」。 家屬們搖著招魂幡,哭喊著亡魂的姓名,要她來領庫銀,一時之間,渡船場充滿悲愴的叫喊聲。 鐵網金爐裡的庫銀,冒出了熊熊的火光,照紅了中洲仔地區的天空,陣陣海風把熱氣吹過來,也把冥紙灰吹散。中洲仔位於小港機場飛機航道的正下方,偶而有要降落的定期班機,放下起落架隆隆的低空飛過,火光照紅了機腹,好似飛機意外著了火,令人心驚。 紫衣道長唱的〈十月花胎歌〉有很多版本,歌詞內容也不一樣。他正在唱的這首「正月花開龍眼大」歌詞,出自竹林書局林有來的唸歌。不同的歌詞,源頭故事也不相同,有的前一段唱的是三藏取經,有的唱的是目蓮救母,主題都是勸世人要盡孝道,若說是為往生者做功德,不如說是勸家屬們孝順要及時。 「有孝等候燒靈厝,不孝查某嫌尚久,有孝查某來寄庫,不孝偷提馬蹄酥……」歌詞有一千多字,紫衣道長一路唱下來,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第一遍唱完,站在一旁的黃衣道士伸手接過麥克風,要開始唱第二遍時,禮生紅衣道士帶著板鼓過來與他合唱:「……九月花胎兮震動,為著病子不成人,花粉減抹歸斗籠,無食腹肚亦未空。十月花胎苦年代,一個腹肚即大該,想著卜生流目屎,求會順序生出來……」。 時間很快來到夜晚十點半,四方形鐵網金爐燒化的庫銀火舌慢慢縮小了,手拉結界繩的家屬呼喊聲,也不再那麼高亢,一場空前絕後的集體引魂超渡儀式,隨著金爐庫銀火光漸熄,慢慢接近尾聲。 (四之四/全文完)
-
問婚姻幸福嗎 我很美滿
結婚乃人生大事,終身伴侶宜斟酌慎選,記得早年文藝片有段台詞,男主角對女主角說:「全世界有幾億女性人口,我只能從中挑一,焉能隨便。」反過來女人何嘗不必精挑細選呢?因而男怕投錯行,女怕嫁錯郎,男娶富家女可少奮鬥十年,女釣金龜婿圖麻雀變鳳凰,「灰姑娘情結」作祟也。 女性朋友無不夢寐以求嫁入豪門,殊不知少爺花心,所謂侯門深似海,豪媳少奶奶不好當,還是門當戶對的好,龍交龍鳳配鳳掂掂斤兩,頗具姿色係高攀基本條件,少女喜歡高富帥小開,擁身材、存款、顏值「三高症」,飛上枝頭當鳳凰不壞,但慘遭始亂終棄亦非好事,女強人不易征服,千金小姐脾氣不好侍候,對婦女而言,另一半太「煙斗」也擔心「水尪歹照顧」。 我不是亞當夏娃偷嚐禁果才奉子成婚,打扮花枝招展,專職少奶奶我不夠格,飯來張口非我所求,找終身飯票絲毫沒必要,因自個兒捧鐵飯碗,嫁達官顯要可妻因夫貴,過過貴夫人癮亦缺乏興趣,他娶好老婆,我嫁平凡好丈夫,合則來,不合請便,無須嫁雞隨雞傳統認命,也不求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那股浪漫,吾戀舊不思遷,習慣了不會萌生換老公念頭。 夫妻幸福嗎?美滿嗎?外界觀感與自身感受同等在乎,須兼籌並顧,同學會第一句問候語準是在哪邊高就,接下來問「結婚沒」,話匣子就此沒完沒了,依世俗眼光論成就,公務員算好「官差」,婚後恩愛與否,佳偶抑怨偶,五子登科沒,話題不離夫婦領域。 西施傾國傾城,東施欲效顰恐適得其反,小倆口夫唱婦隨較重要,婚姻美滿定義,物質享受VS.心理快樂,孰重?仁智互見也!動物園籠中虎與野生虎,彼此羨慕,野生虎垂涎食住無缺,籠中虎嚮往整座森林都是家的自由,可是一旦環境交換,牠們恐皆無法適應,一隻會餓死、一隻會憂鬱死。 歡喜嫁、甘願受,不怕曲高和寡被笑唱高調,夫妻真正的愛應超越生命長度、心靈寬度、靈魂深度。
-
孤峰頂上飛翔
總是不擇地皆可生 不講優生學 讓孤寂海島仍有藍天 那種孤危與高聳 冷冷陪伴海韻 彷彿是上帝之手將 它們高高舉起 仰望第一片雲彩 浩瀚海域震搖古今 藍眼淚暫時消失 每一條路都是起點 魚鷹於蒼穹巡守 如同戰士巡守島嶼 野戰鋼盔昭和草寒露 風自海上來鹹鹹冷澀 遠方鷹爪是否孤冷? 四周無遮攔的龍舌蘭 仍傲岸伸向天空 搖晃復搖晃 誰也阻擋不了歸途 註:東引海岸線巡守雜感。
-
流蘇
溪風迤邐而來 順沿著低海拔坡面 導聆一場春天的遇見 花白覆雪的身軀展演 動人驚心的那一場 喚作人間壯盛 四月的雪 垂落的花朵淺點 阡陌縱橫的世界 那年打從這兒經過 仿若踏進古典 南方庭園 恣意書寫詩意墨韻 浪漫底蘊如夢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