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 大箍呆
西安分析著說:「秀香的賢慧是大家所公認,昆山從小到大照顧她也是沒話可說;每當他娘無緣無故打她時,他更是挺身而出來袒護她,讓她少了許多皮肉之痛,這些大家都看在眼裡。但大箍呆始終以大哥哥的身分來疼惜她這個妹妹,秀香也以妹妹的姿態來敬愛哥哥,如果要在短時間裡讓他們兄妹變成夫妻,我看不是那麼簡單。」 美卿姨囑咐他說:「既然虎嬸仔知道昆山和秀香經常在我們家走動,和我們家也有不錯的交情,如果我們再推三阻四不幫她這個忙也說不過去。你找時間先去探探昆山的口氣,要是他同意了,我再去找秀香溝通。不管他們的想法如何,總得對虎嬸仔有一個交代。」 「娘,妳像是幫他們穿針引線的媒人,希望昆山不要不識抬舉,一切尊重他娘的安排,才不會辜負妳這個媒婆的美意。到時虎嬸仔除了要包一個大紅包給妳當做『媒人錢』,也會送幾斤『媒人肉』給幫他們牽新娘的媒人婆。認真說來,做媒人除了做好事,又有紅包可拿,還有媒人肉可吃,真好!」 美卿姨白了他一眼,笑著說:「少跟我貧嘴!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難道連這點道理你也不懂,真是的!娘交代你的事可別忘了,有什麼消息要趕快告訴我,知道嗎?」 (一四)
-
從〈被遺忘的時光〉到《Welcome to Peng-Hu》─ 陳宏銘的音樂旅程
按:歌手陳宏銘在過去幾年間曾造訪金門演唱達12次,在去年2024年底的跨年演唱會中,他也是唱第一棒,是金門鄉親最熟悉的歌手之一。今年2025年,陳宏銘也有再來金門演出的計畫。本報特刊出陳宏銘專訪報導,以饗讀者。 不論從地理、歷史、民生經濟乃至於文化等層面看,澎湖相較於台灣本島,都是邊陲而弱勢的。提到澎湖,大部分的台灣人耳邊除了響起海浪聲,也馬上會想到那首家喻戶曉的〈外婆的澎湖灣〉:「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熟悉這首歌的人應該會知道,這首歌並非作者葉佳修的自述,而是他為出身澎湖的歌手潘安邦(1954-2013)所量身訂做。葉佳修不是澎湖人,寫這首歌的時候甚至還不曾到過澎湖。這首歌的旋律輕快、熱情,歌詞優美、易懂,令人朗朗上口,確實是一首好歌,但它的誕生並不曾受到澎湖海水與海風的滋養。 去過澎湖旅遊的人,多半知道澎湖設有潘安邦紀念館及張雨生(1966-1997)故事館,他們的紀念館/故事館顯示澎湖對自身音樂文化的驕傲。但這兩人都是在過世之後才受到地方政府機構的重視,實在有點悲哀。 然而,關心現今澎湖音樂發展的人,也都知道還有一位已在澎湖深耕多年的陳宏銘(1960-)。 澎湖是陳宏銘的音樂起點 陳宏銘出道很早,高三時就和兩位好友黃力奇、江志棋組成「小烏鴉合唱團」,在校園民歌時代初期曾灌製〈別了彩雲〉(陳宏銘詞曲)、〈大海邊〉(趙曉潭詞曲)、〈盼望〉(江志棋詞曲)、〈俏姑娘〉(救國團康樂歌曲)等單曲,收錄於海山唱片發行的《民謠風》第一、二、三輯裡(1978-1980)。 〈別了彩雲〉的開頭是這樣的: 輕輕地走在白沙上/默默地望那彩雲飛/靜靜地聽那海濤聲/給我無限的凝想 寫這首歌時的陳宏銘就讀於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歌詞中的那片白沙灘,就是他曾經度過童年的澎湖林投沙灘。可以說,澎湖就是陳宏銘的音樂起點。 陳宏銘就讀高中及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三專期間,適逢校園民歌開始興起。眾所周知,校園民歌是台灣流行歌曲一段重要的寧靜革命。當時的年輕人曾因不喜歡主流的華語歌而寧願選擇聽西洋金曲,直到校園民歌提倡「唱自己的歌」,有才華的青年(大部分是在學學生)開始拿起吉他創作,最後發展出燦爛的校園民歌時代。陳宏銘身在其中,深受影響。 〈被遺忘的時光〉是上天的禮物 與〈別了彩雲〉同一時期,某一天正在背英文的陳宏銘,忽然回想起少雨的澎湖,童年時聽著雨滴打在玻璃上,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心血來潮之下,很快就創作出〈被遺忘的時光〉(陳宏銘詞曲): 是誰 在敲打我窗/是誰 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迴昇出我心坎// 是誰 在敲打我窗/是誰 在撩動琴弦/記憶中那歡樂的情景/慢慢地浮現在我的腦海// 那緩緩飄落的小雨/不停地打在我窗/只有那沉默不語的我/不時地回想過去 這首歌後來交由蔡琴演唱,收錄在她的首張個人專輯《出塞曲》(海山唱片,1979)中,傳唱至今。蔡琴的原唱固然膾炙人口,但這首歌日後又衍生出數十種版本,包括香港電影《無間道》三部曲(2002-2003)及候孝賢執導的法國片《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2007)都用它來當主題曲。在語言方面,除了華語歌詞的原版,還有法語版、藏語版、客語版及兩種不同歌詞的閩南語版。而在歷屆金馬獎的頒獎典禮上,這首歌更是常客。至2023年第60屆為止,這首歌已在頒獎典禮上唱過九次,堪稱最令人難忘的電影歌曲,甚至是最令人難忘的華語歌。 陳宏銘認為〈被遺忘的時光〉是上天給他的禮物,因為這首歌的走紅並非他預期的。而這首歌也造成他的壓力,因為許多向他邀歌的人都期待他再交出一首同樣受到歡迎的歌,而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從此陳宏銘發表作品變得謹慎,因為如果拿出一首泛泛之作,很怕被人嘲笑「那個寫出〈被遺忘的時光〉的作者如今不行了」。 在1993年,陳宏銘曾與包志青組成二重唱「小烏鴉與野鴿子」,發行過一張華語專輯《勸情》。雖說兩人組合隱約有「優客李林」(1991出道)的影子,但論輩份,陳宏銘無疑是大前輩。只可惜這樣的組合曇花一現,沒有延續。 閩南語歌創作數量已超過華語歌 但陳宏銘對於音樂始終不能忘情,到了2006年左右,他的音樂創作出現一個大轉折,原因便是他開始寫起閩南語歌,一寫就不可收拾。最初是受到歌手李明洋的鼓勵,他和邱芸子對唱的〈無你的城市〉是陳宏銘閩南語歌創作的初試啼聲。至2024年為止,他正式發表的閩南語歌已超過一百二十首,超過他自己的華語歌創作數量。 事實上閩南語原本就是陳宏銘的母語,並不需要從頭學起。但音樂創作上,七聲八調的閩南語歌確實比華語歌困難。不畏挑戰的陳宏銘找到一個新戰場。這十幾年來他創作的閩南語歌裡,比較走紅的至少包括:〈夢你夢到醒〉(洪榮宏演唱)、〈秋風秋雨秋夜情〉(洪榮宏演唱)、〈河邊又春夢〉(洪榮宏與張瀞云對唱)、〈聲聲歎〉(陳百潭演唱)、〈聲聲叫著你〉(陳雷演唱)、〈煙花夢〉(秀蘭瑪雅演唱)、〈冬天的日頭〉(翁立友演唱)……等歌。但若問陳宏銘,在諸多他所創作的閩南語歌中,是否有哪一首是得意之作,他的答案卻是:還沒出現。 陳宏銘深知閩南語歌自日本時代的鄧雨賢以來,就有雅俗共賞的傳統,真正好的閩南語歌經過時代淘汰仍會流傳下來,就像鄧雨賢的許多歌曲一樣。而他投入閩南語歌的資歷還不夠久,實在說不上有什麼成績。但內心深處,當然期待有一天他的閩南語歌中,也能有一首像〈被遺忘的時光〉那樣傳唱廣遠。 (上)
-
島鄉郵便
歲末的月,年近的冬,我探索著城市古老的據點,郵政博物館。懷想的看著大陸時期的郵務遞送,轉山的駱駝,馳騁的驛馬車,鳴笛嗚嗚的亮黑火車,還有我熟悉的野狼機車。 昏黃柔光,老建築挑高的天頂,迴旋的展場,留著餘地讓我默默走向時光的動線。拉開木質書桌抽屜,是準備寫信的起手式,拿出疊放齊整的信紙信封,細細撕開一枚郵票,串起散落的是這大半生寫著的那個收件人。 舔著郵票寄語,有飛揚的國旗,清■的梅蘭竹菊,寬幅古色的清明上河圖。郵票,見證緣淺情深;相見時難別亦難;不如見一面的所有朝朝暮暮。認真寫信的女孩。深刻烙印的一行地址。那個應該遺忘的名字。 郵票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英國。stamp有郵資與蹦跳傳送之意。一枚郵票的設計印製,是入郵成票的各種方面與思量。一封掛號信的郵資計價,是天秤兩端各執一方的,重量與鎳幣抗衡。原來,高高櫃檯內的行員,是這樣有趣的錙銖必較。 信封上的郵戳有圓有方,有黑有紅。日期,城市、小鄉小鎮,工整的分據上下。是一封信的履歷,印記分明。本地外埠信箱,是我島嶼投遞的日常。曾經,我後悔寄出一封信,所以提早半小時站立郵筒旁,等著郵差來開啟信箱,信件由外埠開口如滑梯溜出的剎那,我一眼便認出那幼稚推擠的字跡,郵差確認後,還給我。羞赧的我;沒有太驚訝的他。我深吸一口氣,安慰自己並沒有太離奇。 島嶼人的一封信,是飛機輪船先啟程,總局分派後,再摩托車接力。問候相思堆疊如山,親情愛情,澎湖山台灣人,在那個距離迢遠的時代,千思萬想,海邊人總在握著信時,猶豫的心擺盪如浪:沒有非走不可的理由。那,留下來,就是永遠了。我們的出外,顧慮,艱難。 漸老後,紀念品店成了到此一遊的記憶佐證。2025年生肖,青蛇與粉白蛇為發想的永續環保套票,郵票尺寸是不曾見過的細瘦條狀,別出心裁的呼應拯救地球的心切。巡走角落,印著注音符號的文件夾好可愛,是ㄅㄆㄇ……,初心萌發,ㄇ的代表字竟是:馬公。鋸齒狀小方格內裝滿深藍的夜,閃耀的虹橋,雀躍的花火。再繼續讀著,ㄞ是:白沙。是我們大海限定,淘洗而成的精細,白似初雪,潔如新紗,這方寸間,收容我不覺滿溢的鄉愁,如篇似韻的一再溫習。郵差曾是我童年最熟悉的陌生人。正中午摩托車彎進家門埕,狗狗大聲狂吠,鐵鍊跳動圈繞。他嗶嗶兩聲暗號,我立刻飛奔到門邊,摩托車沒有熄火,他身體稍稍斜傾,左臂挪前壓著油箱上一大落的信,右手遞出我們家的信件,有青溪月刊、青年日報、情書、明信片。我鞠躬道謝,待他旋身,我再抬頭目送:因為他,沒有左手掌。馬公到湖西西區的各村子,有一半以上的路程是上坡,是一路浸風的北向。他後載裝填滿滿,披掛層層的郵件。御風前行。有一天,三歲堂弟在門檻玩,見郵差來,忽然大聲哭喊:他沒有手他沒有手。我一把抱起堂弟,跑進老宅大廳內,心怦怦跳,不知該如何收拾。待摩托車聲遠離後,我才靜靜的撿起門檻上的信件。那一天,無限歉意。悲涼未已。 台灣大城市寄來的信,海運,是四天。冬季海象差,或許一星期。「這幾天船沒開」,是澎湖人秋冬言談的起始句,解釋了島嶼運行的一切規則;延遲與缺乏。 有智慧手機、超商後,我很少到郵局。綠色身影漸漸失落在我的城市街道。偶然看見郵差,已是電動車的來去輕巧,車身裝配也大不相同了。近日,我常想起一張黎黑的臉龐,一個灌滿海風的綠袖子。
-
【小說連載】大箍呆
然而,當美卿接到這個任務時,不禁想,雖然她跟秀香和大箍呆都很熟,兩人也經常在她家走動,但碰到這個問題,卻也讓她有些摸不著頭緒,不知如何向他們開口。經過苦思後,她決定叫兒子西安探探大箍呆的口氣,因為兩人同是年輕人,又是好朋友,說起話來也相當投機,有時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可說是無話不說的死黨。而且只要大箍呆沒問題,向來聽話的秀香或許也不會有意見。可是當她把她的想法告訴西安時,西安卻笑著說: 「娘,妳有沒有搞錯,小時候昆山一聽人家說,秀香長大後要跟他做大人,他就馬上變臉,所以非常討厭秀香。他娘如果打她,他還會站在旁邊鼓噪,要他娘打死她、打死她。經過我的勸導後,昆山終於想通了,兩人就以兄妹的姿態一起成長,也培養出兄妹之間的好感情,現在竟然要叫他們做大人成為夫妻,不是很奇怪嗎?」 美卿姨不認同地說:「虎嬸仔收養秀香的目的,就是長大後要跟昆山做大人,村人幾乎都知道。所以我並沒有搞錯,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西安辯解著說:「小時候昆山最討厭的,就是要跟秀香做大人這一點,所以對她相當不友善,甚至還會欺負她。每次他娘打秀香時,還會在旁邊拍手叫好,直到我要他把她當成妹妹看待,他才及時領悟。從此之後才培養出兄妹之間的好感情,一旦要把他們送作堆,或許秀香不敢有意見,但昆山就不一定了。」 「昆山跟你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你就幫娘一個忙,探探他的口氣,好讓娘對虎嬸仔有一個交代。」 「我敢保證,這件事絕對不可能。」 「你又不是昆山,怎麼能替他下定論。」 「我太瞭解他的個性了。」 「你可以勸勸他啊!秀香是一個不錯的女孩,長得又漂亮,將來必是一個勤儉持家的賢妻良母。憑他昆山,打著燈籠四處也找不到。」 「他人雖大箍,但一點也不呆,而且他有他自己的想法。要是他不同意,不是很尷尬嗎?」 美卿姨提醒他說:「你都還沒問他,怎麼知道他不同意?你要發揮你當年勸導他、要他把秀香當成妹妹來疼惜的精神,要他接受他娘的安排,跟秀香做大人,而且還要把秀香的優點分析給他聽,如果錯過這個機會,絕對討不到像秀香這麼好的老婆。」 (一三)
-
一元復始
窗外,風拂過樹梢,捲起一片金黃落葉,隨著風的指引,飄搖著跌入不遠處的小池。水面漣漪微蕩,恰如心中泛起的層層思緒,在這歲末時節氤氳開來。回首過往,那些或深或淺的足跡交織成一條蜿蜒小徑,通往名為「成長」的彼岸。喜悅如煙火般在心頭綻放,短暫卻絢爛;憂愁似細雨,雖無聲無息,卻浸潤心靈,使我更加堅韌。人說「時光荏苒,不待人」,但我知曉,每一段流光溢彩的時刻,皆是生命贈予的寶藏,不容輕易錯過。 曾幾何時,我也曾站在選擇的岔路口徬徨不前,然而時光教會我,即便步履蹣跚,只要心中仍燃著希望之燈,終能跨越那道名為「困難」的峽谷。歲月宛如一位沉默的匠人,以細膩的刀鋒雕刻出心靈的模樣,讓稜角分明的自我漸漸圓潤,迎風而立,心靜如水。偶爾駐足於過去的片段,發現那些曾令我失眠的煩憂,如今竟化作微不足道的塵埃,被時間輕輕拂去。年末將至,這份靜謐而綿長的感懷猶如冬日暖陽,照亮心頭每一隅。或許成長便是如此,在不經意間積累,於點滴中沉澱,終於有一日,回首過往時,能坦然一笑,心無遺憾地迎接新一輪晨曦。 夜幕低垂的跨年夜,城市的燈光如點點繁星,在冷冽的空氣中閃爍著熠熠光輝。今年,男友興致勃勃,提議我們一同前往高雄夢時代參加跨年倒數。當這句話落入耳畔,心底便湧上一陣暖流,眼前浮現出熱鬧非凡的景象--廣場上人潮洶湧,歡聲笑語交織成樂章,舞台中央燈光流轉,知名歌手依次登場,音浪滾滾如潮水,席捲每個角落。即便寒風輕撫臉頰,那股熱烈的氣息卻像熊熊火焰般點燃心房,將冬夜烘托得如同盛夏,熾熱且明亮。 我彷彿已置身於人群之中,手牽著男友,肩並著肩,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舞動,笑聲隨風飄散在夜空。時間悄然流逝,心緒愈發激動,直至倒數的號角吹響,所有人齊聲呼喊,三、二、一--煙火猶如銀龍飛舞,躍上天空,在星辰之間綻放出絢爛奪目的光彩,如同一場無聲的盛宴,照亮了彼此的笑顏。那一刻,所有的期盼與憧憬凝聚成一顆顆跳動的心,與夜空交織,熱血在血脈中奔流,心潮隨煙火的炸裂而翻湧不息。身邊的男友轉頭對我微笑,眼神中閃爍著細碎的星光。此刻,寒冷彷彿不再侵襲,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洋溢著幸福的暖意。我想,這正是跨年的魅力--讓我們在歲末之際,與摯愛之人並肩而立,共同迎接嶄新的明天,讓每一個瞬間,都在心底烙下無法磨滅的印記。 然而,朋友的另一番提議是火花般點燃心弦--義大的999秒跨年煙火,全台最長的煙火秀!他的話語宛如畫筆,勾勒出一幅壯麗無比的夜空畫卷:「煙火如銀河倒掛,星光灑落,接連綻放的火樹銀花映照山巒,彷彿將深邃夜幕燃燒成一片燦爛白晝。」腦海中瞬間浮現那片絢爛至極的光景,耳畔似乎已響起此起彼落的驚呼聲,心頭湧上一股難以抑制的悸動。站在山頭眺望,煙火在天際中層層交織,宛如五彩霞光染透雲端,每一次炸裂,都像是時間刻下的絮語,將舊歲的點滴揮灑成光與影的交響詩。 光是想像便心醉神迷,但現實卻如沉重的鐘擺擺盪在理智與渴望之間。義大的山頭每逢跨年,早已人滿為患,摩肩擦踵的場景可想而知。屆時車輛恐怕如潮水般湧入,擁堵得水洩不通,離場之際,更將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心中浮現車陣如長龍蜿蜒,紅燈尾跡點亮整條山路的畫面,彷彿能聽見引擎聲此起彼落,瀰漫在冷冽空氣中。雖然眼前困難重重,卻又無法輕易掩蓋那份對壯麗煙火的期待,正如明知荊棘滿途,仍願意踏上一場未知的旅程,只為捕捉轉瞬即逝的美好。或許,這正是跨年的矛盾與魅力--在人潮與車陣中,在選擇與放棄之間,醞釀著屬於這一刻的獨特回憶。 跟親友們談及跨年,台北101的煙火無疑是點亮夜空的璀璨焦點,宛如歲末之夜最奢華的篇章。每當電視直播切換至倒數畫面,那座摩天大樓便如時光的界碑,矗立於城市脈動之巔,肩負著迎接新年的使命。數十萬人匯聚於樓下,萬頭攢動,仰首屏息,等待那一瞬火光沖天、銀花飛舞的時刻。當煙火自101層層炸裂而出,如流星劃破天際,五彩光束交錯成絢爛的巨花,夜空彷彿化為光影編織的華蓋,令人心醉神迷。每一次的絢麗綻放,都像是在夜幕上烙下時代的印記,宣告著舊歲已逝,新年將至。 在這場視覺盛宴的背後,亦藏著不小的挑戰。台北101周邊每逢跨年之夜便如潮水般湧入無數人群,擁擠程度猶如將整座城市的脈搏都匯聚於此,街道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卻也步履維艱。想要尋得一處絕佳觀賞位置,更如大海撈針,需得提前數小時,甚或一整日占位,只為不錯過那短短幾分鐘的光輝。稍有疏忽,便可能隨人潮漂泊,錯失煙火最壯麗的瞬間,待反應過來時,煙霧早已四散,夜空一片朦朧,只剩餘火藥味在空氣中縈繞,令人惋惜不已。也許,這是台北101跨年的獨特魅力--人潮雖多,寒風雖冷,卻難掩心中對璀璨未來的期盼。在炫目的煙火映照下,每個人都成光的旅人,攜著希望與憧憬,踏入嶄新的一年。 而在往年跨年,我總習慣留在金門家中,與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聽著主持人熱情洋溢的倒數聲,窩在暖爐旁,感受屋內暖意融融。窗外寒風輕敲,屋內卻如春日般溫暖,一杯熱茶在手,煙火於螢幕中璀璨綻放,這份寧靜與祥和,彷彿成歲末最踏實的依靠。有時,我也選擇在高雄總圖的閱覽室裡,沉浸於書香之間,靜待新年的鐘聲響起。圖書館夜幕低垂,燈光柔和,翻書聲沙沙作響,宛如時光在指間流淌。窗外城市燈火璀璨,館內卻一片靜謐,只有筆尖輕觸紙頁的細語。這樣的跨年方式或許與熙熙攘攘的人潮背道而馳,卻自有一番風味,在靜謐之中感受歲月更迭,別有一種沉靜而悠遠的浪漫。無論是與家人共享的溫馨片刻,還是與書本為伴的獨處時光,這些跨年方式或許平凡,卻讓人心安。新年的腳步總在不經意間悄然而至,而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在這些微小而確切的幸福中,迎接嶄新的開始。 接下來的重頭戲--元旦升旗,對某些人而言,是迎接新年的莊重儀式,亦是心靈的一種寄託。我仍記得國中那年,與三五好友相約,在寒風凜冽的清晨步行至升旗典禮現場,領取那張象徵新氣象的禮券。前一夜輾轉反側,滿懷期待,天色方亮便踏上街頭。北風如刀,無情地掠過臉頰,刺骨寒意滲入指尖,即便雙手緊縮口袋,仍止不住微微顫抖。然而,內心卻泛著暖流,興奮之情如火苗般跳躍,照亮清晨的黑暗。當國歌響起,目光凝視著冉冉升起的國旗,天邊一抹魚肚白逐漸染紅雲層,日光灑下,將所有人的臉龐映得熠熠生輝。那一刻,彷彿所有寒冷都消散在曙光之中,僅餘滿腔熱血與振奮不已的心緒。這短短的片刻,如同歲月贈予的勳章,刻印在年少記憶裡,成為青春裡獨特而深刻的一筆。 還有那些熱血澎湃的大學同學們,總喜歡在跨年夜徹夜未眠,直奔東海岸,只為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阿里山的雲海翻湧,台東三仙台的浪濤拍岸,花蓮七星潭的晨曦灑落,每一處東方地平線之地,都留下過年輕旅人的足跡。他們或是夜唱狂歡後,直接跨上機車,伴著星辰,沿著蜿蜒山路疾馳,海風如刀,冷冽卻激昂,劃過臉龐,將倦意一掃而空。黎明前的黑暗最為深邃,然而他們的目光卻緊緊追隨著那抹即將升起的光。 當旭日從海平線緩緩升起,金光灑滿波濤翻湧的海面,天地彷彿在剎那間甦醒,年輕的呼喊聲迴盪於山巒與海岸之間,激昂而暢快。我敬佩這份不顧一切的活力與冒險精神,卻始終無法像他們一般放浪形骸,將夜晚交給奔馳與星光。與喧囂為伍的跨年方式令人熱血沸騰,但我更偏愛在靜謐中,讓新年的鐘聲輕輕敲響心扉,悄然迎接嶄新的一年。 時光如水,靜靜流淌,歲月的河流無聲地沖刷著過往,將每一刻的記憶融入時間的長河中。跨年夜,無論選擇如何度過,最重要的,始終是那份心靈的滿足。煙火的璀璨、升旗的莊重,或是書本的寧靜,這些都成為我迎接新年的方式,每一種都是對自己內心需求的回應。或許,未來某一年的跨年,我會融入人潮,站在現場,感受那股沸騰的熱力,聽著人群的歡笑與呼喊;或許,我仍會選擇在書本與靜謐中度過,讓心靈在安寧中慢慢與新年的鐘聲合一。無論如何,當牆上的時鐘再次滴答作響,當日曆翻開新的一頁,我知道,歲月的車輪不停歇,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篇章早已在眼前展開。 跨年的方式雖千差萬別,然而時間的年輪從未停歇。每一個新年的晨曦,都是對過去的溫柔告別,也是對未來的期盼和希冀。踏著歲月的階梯,我在光陰的縫隙中拾級而上,無論身心靈,都在不停地成長與蛻變,向著更高、更遠的境地邁進。每一次的歲月更替,都是一次重新出發的機會,一次對生命深刻體悟的契機。新的一年,我願心懷感恩,帶著對過去的珍惜與對未來的憧憬,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篇章,讓每一個瞬間、每一刻的存在,都如星光般閃耀著獨特的光彩,成為生命中的璀璨時刻。
-
吟詠自己的歌
面對一路浮塵 天空作祟的精靈 繾綣蕭瑟言語 飄零的心 攪亂了 吹皺絕美痴迷 聽到心在多樣宣誓 問一問光陰 那群裝滿行囊漂泊 舞出的青春 是否期待 一口口窒息長長印吻 熱火夢慾 一再來去纏綿 寫在 隱瞞眷戀思念裡 動感吟唱著 往事如煙 無序影子 牽繫顯學於轉換間 這些年多情的陌生 命運損益走近兩端 蒼穹多變 都在感性中平平淡淡
-
為自己而活
生命短暫、稍縱即逝,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 不用畏懼旁人投射的眼光, 不滿足他人不合理的期待, 放棄討好別人的不良習慣, 鼓起拒絕說「不」的勇氣。 純粹為自己而活。 善待自己、正向思考, 學習「課題分離」很Easy, 永遠記住以下三句話: 第一句 老天爺的事你管不了。 第二句 別人的事也不歸你管。 第三句 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就萬事OK啦! 這輩子只有一次, 活出屬於自己生命的色彩!
-
【小說連載】大箍呆
虎嬸仔興奮地說:「如果他們都無異議,願意了卻我這個老太婆的心願,那是再好不過了。這件事就請妳多幫忙,找機會探探他們的風聲,瞭解一下他們的意願。如果能順利地讓他們成親,到時就由妳來『牽新娘』做現成的媒婆,也要請妳『坐大位』。」 美卿笑著說:「牽新娘我願意,坐大位我承受不起,希望這件事能順利進行,那是我們共同的期望。虎嬸仔,妳說是不是?」 虎嬸仔難掩內心的喜悅,不斷地說:「是、是、是,就是這樣。美卿啊,妳太瞭解我啦,這件事全靠妳的幫忙了!」 美卿誠懇地說:「我會盡我最大的力量來說服他們,若以他們平日的好感情,應該不會讓我們失望才對。但我們都不是當事人,也不能把話說得太滿,必須聽聽他們的意見才能做決定。虎嬸仔,如有什麼好消息,我會盡快告訴妳,這樣好嗎?」 「好、好、好,我們一言為定,希望妳能幫我這個大忙,盡快給我好消息。」(一二)
-
斷腸人,在天涯(之二)
古道 起航,西風淡寫整部青春 開口笑真的不好笑 黑水溝有夏日陽光假期 結束波平如鏡豚翼尾浪 就在艙底臨摹一份真摯流浪感覺 讓汽柴油味攪拌均勻戰火硝煙 嘔出的結論興許釣起某些蟹蝦嗅覺 從陽光普照13碼頭落腳 擠進 甘蔗甜味濃醇鹽埕愛河 展開新頁 赤足泥痕微乾 走著瞧著大觀園 翻了又翻轉了又轉的際遇 在日暮島鄉家門尋找句點 一程四十年 遼闊浩浩汪洋 是島人的頭路?後路? 抑或絲路? 西風 輾轉,平快車鐵軌剎不向北移動的心 南方燒烈騷亂如煙 1979詭譎空氣 回頭就是愣愣青澀懵懂 有點擁擠的回憶 大部分空泛的日出日落 風向角度應該很感動 瘦馬過了京都 回鄉還是瘦馬 就是怨西風太惆悵 錯過時間寫字的意思 一箋情詩 總不知道結尾 東北季風都增強了 你還在嗎? 那個釀夢的故事 瘦馬 斷腸人,還在喝酒 牽掛著未乾的寂寞 掛了盔甲 卸了鞍套 脫了韁的老馬也只是一匹瘦馬 窗台掛著整夜冷雨 有一輩子長的濕 巷口轉角街燈淚著 默數過的饅頭籌不出什麼 溫飽日子 往回計算 虛度的何止是光陰 學習頂住歲月 冬風在破口吶喊 童年的色彩很天然 笑聲很海邊 夢境很春天 撕日曆紙也都很豪爽 今天 明天 天天 老馬會瘦,瘦馬會老 連墓草也會長高呢 斷腸人 枯藤逢春會是啥樣光景 老樹佇在陽光班剝黃昏發呆 昏鴉躲在被窩睡覺 時間忘記醒來 古道,詮釋自己 西風,學會如何成為一棵向日葵的笑 瘦馬,總是輕輕鬆鬆地放下一個天涯 在偶而還能有點草糧的時候 斷腸人,沒在天涯 訊息未讀未回 興是宿醉 也許路倒(稿費捐大同之家)
-
清麗高雅的梅花
賞梅的高雅韻事,總是吸引許多人實質參與;每當臘月的冷冽寒風來襲,第一個想到的歡喜事,就是想要前往欣賞傲然挺立的梅花,它有別於與群芳爭艷的花兒,不畏風寒的志節,在寒風中,展現越冷越開花的風骨與情操。 常言道:「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如同高雅之士,謙沖自牧,令人敬佩仰慕;梅花擁有暗香浮動之美,更具備了凌霜傲雪、堅定不移的姿容,深得古今人士的讚賞,希望能夠學習梅花堅苦卓絕的風雅氣度。 賞梅早已成為國人的歡喜盛事,所以梅花具有強大的磁吸效應,讓遊客的身影絡繹不絕;不管山區,或是野外,乃至於路邊、庭園,只要有梅花的地方,就會吸引許多人前來共襄盛舉,清麗出塵,樸實無華,素淨高雅,擄獲了許多人的愛慕與崇敬。 與梅花有緣的話,宜在梅花盛開之際,前往梅花落腳之處,感受一下宋代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高雅意境;我通常選定大白天前往賞梅,得以看到忙碌的蜜蜂與蝴蝶前來湊熱鬧,好心情自不在話下。 梅花叢林中,我喜歡親近梅花盛開的植株,瞧見俏麗姿容,以藍天當畫布,更能襯托出梅花的驚艷素雅;我雖然喜歡欣賞多彩艷麗的繁花,更喜歡欣賞暗香撲鼻,清風傲骨的梅花,不但具有親和力,更讓人擁有卸除煩憂的魔力呢。 賞梅盛宴,在春風來臨之前,可不能輕易錯過喔!有緣與風華絕代的梅花相處,不但擁有心悠情雅的美好意境,更能透過梅花的高雅志節,讓我們不畏艱難,使我們在愈挫愈勇中,展現光明磊落的情操。 我喜歡賞梅,我也喜歡畫梅,所以水墨中的梅花,簡略勾勒,便能展現豪氣,那種感覺總讓人心曠神怡,難怪古今文人雅士,皆偏好梅花;看來趁著梅花盛綻展風華,一定要來參與梅花的盛情邀約,要不然風兒拂來,翩然掉落的花瓣,潔白馨香委地,讓人憐惜,也讓人擁有太多的感觸與懷想喔。 總之,傲而不俗的梅花,當我們細細聆賞之餘,五瓣的梅花,象徵著梅開五福,足以讓幸福快樂永伴身旁;我們也都知道:梅花是我國國花,此刻「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好熟悉的旋律,此刻,似乎在所有國人的心中悄然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