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夜行軍
漆黑的夜裡,有著許多荒野傳說,所以家鄉的父老,拉下鐵門後,通常不太會外出。解除戰地政務前的金門,夜晚除了有鬼神的聯想,更有大陸的水鬼、不堪操練的逃兵、犯了死刑意欲偷渡出境的通緝犯等繪聲繪影的故事。 那已是幾十年前的往事,記憶卻是異常清晰。那天家裡早早熄燈,我與大哥翻來覆去難以成眠。我就跟兄長說:「反正也睡不著,不如騎腳踏車出去夜遊探險。」 兩人躡手躡腳,偷偷的打開三合院的門閂,牽上腳踏車,在微弱的夜光下緩緩前進。沒有太多的浪漫,剛出了家門,就被村莊的惡狗發現,幾聲嚎叫,頓時五、六隻凶狠無比的土狗從暗巷跑出。正想打退堂鼓,卻有一台野狼機車呼嘯而過,狗群被引擎聲吸引住,紛紛往前追趕,我們立刻逃離現場,死命地踩著踏板。 氣喘吁吁,一路上逕往羊腸小路騎去,因為要避開碉堡的哨兵,因此繞了好大一圈。忽然,兄長說停,要我立即將腳踏車斜放,人與車藏在大樹後。沒多久,見到一群頭戴鋼盔,手持槍械,身穿迷彩服的軍人走來。隊伍綿延,卻未有交談的聲響,在樹影及草叢的遮蔽之下,我們不擔心會被發現。 待他們走過,兄長說這是夜行軍,可能負有重要任務。我說:「該不會是演習吧?跟上去瞧瞧。」 尾隨隊伍的腳步,又怕被發現,只能牽車遠遠跟著。越走越偏僻,燈光越來越暗,只能仰賴微弱的月光指路。地勢逐漸往下,聽得到波濤的聲響,看來是往海濱走去。 「這支隊伍不會是要去捉水鬼吧?」我好奇的問兄長。只見他搖搖頭,好像要說些什麼。「站住,你們要去哪裡?有登記嗎!」上方傳來聲響,手電筒朝我們的方向照來。 聽說夜間私自行動要接受軍法審判,我們不確定這是家長恐嚇小孩的話,亦或是真實,見到士兵走來,立即調轉車頭,深怕走得慢些就會被關進牢裡。 一路上狂飆,汗水直冒,不知騎了多久,見到後方沒有人追來,才敢停歇。休息未到一炷香,後方又有燈光閃爍,趕緊往旁邊躲藏。兩個熟悉的身影,騎著摩托車駛過,兄長大喊:「你們要去哪裡?等等我跟弟弟!」 父母半夜醒來,發現兒子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因此馬上出來找尋。他們在前方引導,我心中想著:「這趟夜行軍,可真折騰,還勞動父母,真是不應該!」
-
米 豆
有天深夜,她精神特別好,我都想熄燈上床了,她還捧著小說不放,等我躺下床了她卻一把拉起我:「我明天要走了。」 「去日本?」我一點也不意外,本來就說只待一陣子。 她搖搖頭:「加拿大。」 「不是一直去日本嗎?熟門熟路的。」 「妳記不記得,小學時阿發作弊那件事。」 「關阿發什麼事?」我有點莫名甚妙:「你們一起去?」 美荳白了我一眼:「作弊要合情合理、適可而止,這事我小學就懂了。」 作弊還講情理?我從沒想過的事,她卻牢牢上心了這麼多年,她的心裡到底裝了多少事? 她說幾個姊妹被遣返了,暫時得避避風頭,日本這條線可能斷了,有人去加拿大探路,她也想去試試。 這不等於一切得從頭來嗎?語言通嗎? 「都在華人圈子啦,真要學英語也沒什麼問題,我日語溜得很呢。」說著她嘰嘰呱呱吐了一堆日文,反正我不懂,她訛我我也不知。 東扯西談了一夜,最後美荳乾脆歪在我床上睡著了,天亮送她離開時,我預感著我們會有很長時間沒見面,有點不捨,拉起她的手,仍是十指光禿禿,我在心裡輕嘆了口氣,彷彿心意相通般,她反手一握,淡淡的說:「工作需要啦。」說著食指和姆指往我眉頭輕輕一撥:「幹嘛『憂頭結面』,好像我不回來似的。」 「會嗎?」我不太有信心。 「三八姊妹。」她往我肩頭一拍:「當然會啊,畢竟………我只有這二個親人。」她望向遠方初升的朝陽,眼睛瞇成一條線,巧妙的遮住眼裡的情緒,也許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孤單吧! 美荳這一走又是音訊杳然,我也沒去打聽,她臨走時的那一番話讓我相信她一定會回來,料不到的是,她挺個肚子回來。 拎著簡單行李,美荳一人回來,一人張羅生活、產檢、準備嬰兒用品,甚至想自己養雞坐月子,十足像個準媽媽,但「孩子的爸呢?」她沒回答我,只是撫著肚子喜孜孜的說:「我不是一個人了。」眼裡光彩熠熠,洗盡鉛華的臉上有滄桑掩不住的光輝,我從沒見過這樣的美荳,可是喜悅過後呢? 「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我為她擔心。 「我媽答應幫我帶,我會給孩子一個家。」 想起美荳那個家,酒鬼爸爸、離不開三色牌的媽媽,我只能嘆氣,她真的想清楚了嗎?但她顯然沒我那麼悲觀,拉著我進入房間:「看看我幫小豆子佈置的房間。」連小名都取了。 「看!」她展示般拉開窗簾,西曬的陽光剎時灑滿全身,金光閃閃:「只要有陽光,就有希望。」 「那是夕陽,不出十分鐘就消失了。」我兜頭一盆冷水。 她臉色一沉,唰的一聲又拉上窗簾:「妳到底想說什麼?」轉身坐到床沿點了根菸,忙又按熄,她正努力戒菸。 俗話說「十月日生翅」,冬天太陽下山得快,一會兒房間已陷入一片黑暗,我起身點亮了燈蹲到她面前,雙手輕按在她膝蓋上,用近乎自語式的聲音說:「何苦再複製一個美荳。」我不知她聽到沒。 「今年轉作種什麼?」我唸著手裡的「活化農地獎勵作物一覽表」:蘿蔔,去年種過了,失敗;絲瓜,得搭棚,太麻煩;米豆……米豆,「米豆好」,媽媽發聲了,早年種過,不難照顧,就米豆吧。 不過幾個月,一鍋米豆鹹粥已熱滾滾端上桌了,顛覆以往簡單的作法,媽媽這次移花接木,用米豆替換白米煮了鍋鹹粥,豆香和著香菇肉絲韭菜末,似曾相識的滋味,卻有全新的口感;幾天後,芋梗炒米豆、米豆排骨湯接著出現在餐桌上,原來從前太小看米豆了,它不只一種風貌,我一口一口吃著,記憶輕飄到一直不願翻閱的那一頁:前一晚電話中還說著已開始陣痛,天一亮就接到美荳血崩搶救不及的消息,生命的起落快速得讓人措手不及。 喝完最後一口米豆排骨湯,想起那年幫美荳算筆劃改名字時,爸爸無心的一句話:「命生帶骨,用刀削未律。」美荳終究不是米豆。(下)
-
葡萄柚
院子裡有一棵葡萄柚果樹,自從前年春天第一次開花結果之後,今年更是開滿潔白色的花朵,看到它們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模樣,總是充滿了喜悅和愉快的心情,尤其聞到撲面而來的清香花氣息,更感覺到春天萬物生機盎然的意境,自然而然從春天的院子裡散發出來。 這一棵葡萄柚子果樹的果實,乃是多年以前收到友人致送的果子,那是一種綠色果皮而有別於印象中橙黃色的品種;我們將它的種子種植在院子裡,大約經過十年漫長的光陰之後,才開始發現它竟然可以生長出和原來母株一樣好吃的葡萄柚,真是讓我們感到極其驚訝不已,因為聽人家說,果樹必須要特別經過繁殖才能夠長得好,否則即使長大了其所結成的果實通常都會變質,也就是沒有辦法像原來那麼樣的好吃。 人們記憶當中,有關果樹培養好像包含有性與無性繁殖兩大類,所以通常以種苗、扦插、分株、根插、壓條或高壓等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且必須要有專門的技術和學問,才能過讓幼苗生長得比較好,因此對於院子裡這一棵葡萄柚果樹,我們僅僅將其種子種在土壤當中,卻可以長出如此美好果實的結果,總覺得它好棒而且備感欣慰不已! 隨著春天的腳步慢慢滑過,葡萄柚花朵恣意綻放在果樹上,當然每一天都會吸引辛勤工作的蜜蜂和蝴蝶們飛來汲取花蜜,而且體型輕巧的小綠繡眼,以及身材略為大隻的白頭翁和吱吱喳喳的小麻雀等鳥兒,幾乎天天都在果樹上溜達,像似流連於兒童樂園樂而忘返的小孩子一般,把春天的院子妝點得更為活潑而有朝氣呢! 「每天經過葡萄柚果樹下的時候,總會發現樹底下掉落了很多的花朵,而且那些凋零的花朵裡面,已經可以看到細小的葡萄柚果實之模樣,然而卻來不及生長成為美味可口果實就飄落了,真的好可惜呀!」太太一邊說著之餘,卻也一邊都把這些落花收集起來當作盆栽堆肥,著實印證了清朝詩人龔自珍辭官之後所作的那一首詩,其中就提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形,想必也可以當作這種意境吧! 不過即使天天掉落了這麼多的花朵,葡萄柚果樹上的枝椏依然宛如夏夜的銀河,整棵樹上的白色花朵,如此像似繁星鑲嵌在無垠的蒼穹裡,使得夜空看起來熱鬧極了;尤其白色花朵和隱約可見的綠色枝椏,在燈光與月光照拂之下備感一種浪漫之美。 於是我們不禁漫步而佇立於院子當中,靜靜欣賞如此大自然美麗的景致之際,彷彿可以聆聽到生命氣息從樹上飄灑出來,那是一種挾帶驚奇、探索、愉悅和充滿希望的氛圍,似乎和大自然融合之後,正在院子裡訴說著一段珍貴生命旅程的故事。 雖然我們會為了那些來不及長大而掉落的花朵惋惜不已,不過卻也明白那是大自然本身運行的節奏,因為假使沒有經過這一種自然替換與淘汰的過程,讓每一朵花朵都要成長的話,那麼花團錦簇的擁擠情況,葡萄柚果樹將無法提供必要與足夠的養分,反而使得大部分花朵與即將長大的果實,失去了可以成長的空間,因而沒有機會把果實生長如此漂亮和好吃了。 如此大自然之定律,對於原本開滿整個枝椏的花朵來說,想必有些體質比較不適合健康成長的花與果,當然就得要經由自然淘汰過程而掉落,然後空出位置讓其它健康的花果繼續滋長,才可以共同成就母株原本開花與結果的本質了。 此刻想起紅樓夢林黛玉的葬花心情,我們感受到瀰漫細膩而溫柔婉約的情懷,雖然人們有很多不同的詮釋與領悟,不過故事卻依然傳唱千古而讓很多人備感不捨;當然假如從生命緣起緣滅的角度切入,似乎飄零落花的模樣,正象徵著無比珍貴的生命,總是透過因緣巧合和激烈優勝劣敗之競爭,才可以綻放出具有質感的光芒,而且也因為凋零和死亡的襯托,才更能夠像上述那般而凸顯出生命存續的可貴了。 提到生命的存續與死亡議題,其實人們偶爾也可以在媒體看到一些名人往生的訊息,在如此大自然更迭的定律當中,似乎越來有越多人人已經參透此種生命法則,因而選擇自己最為滿意和欣慰的方式告別;這些例子當中充滿智慧的生命告別,似乎沒有蒼涼與悲情,而是了無遺憾與坦然面對的心情,並且為自己曾經擁有此生而心滿意足,不但讓人感到生命彌足珍貴,從他們的生活態度、人生觀點與逐漸接近生命終點之行為當中散發出來,而且更能夠領悟到蘊藏在內心深處的那一難以形容之種悸動,當然也會讓人覺得生命充滿恬淡而滿足的心情,因而把每一剎那和每一天,都會視為值得珍惜與讓人感激的幸福時刻呢!
-
再玩一次「壓床囉」
第一次踏上金門這塊土地,不是因為年輕時的「金馬獎」兵役,也不是金門戰地開放觀光後的好奇旅遊,而是帶隊前來參加第一屆的太武盃棒球賽。 比賽空檔時,走訪金門名勝,當然包括很多的軍事設施,儘管都是陌生的場景,但卻因為熾明曾經在金門當兵,而深深勾引出心裡的一段回憶……。 那是大學三年級下學期末的一個晚上……。 我挑燈夜戰準備期末考,租屋處四米窄巷子對面的頂樓是一個中學生的房間,也為了準備聯考大亮著燈,那亮光,完整從沒有簾子的落地鋁門透了進來,超亮的! 大約一點多,對面終於關燈,少了對面的亮光,我很快也有了睡意,於是關燈上床。 大學讀的是中文系,班上男生只有八個,七個住在校舍,所以感情很好,熾明跟我同樣是來自台北的高中,感情更勝一般。升大二時,熾明對這個系沒太大興趣,於是轉系了,但他還是經常來宿舍找我。 大二下學期,熾明越來越不喜歡讀書,連課都不去上了。原來,他迷上了搞社團,而且自己糾眾成立一個新的社團(社團名字我忘了!),表示要「監督」學校。這在還算管制甚嚴的當時,可說是犯了大忌,熾明也因此引起教官的高度關注。
-
黃埔人的宴席
當脫下軍服,怎奈染來鬢霜一頭,嘆疆場覓封侯已過往雲煙。馬革裹屍夢一場,然憂懷斯土卻無間斷,這是黃埔人的共業,頗有生不逢時之喟嘆。 然時代如洪濤般滾滾而來,所有局勢非吾小卒所能抗拒,思前人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扛起青天白日旗幟,創一番驚天泣鬼神的剛毅豪邁,讓吾輩安居於寶島臺灣。真不知上輩子做了啥好事,竟然平安幸福活在暗潮洶湧、詭譎多變的寰宇中。聽聞那些保家衛國的無名英雄們,歷經硝煙洗煉的孤寂與離鄉思愁的悲痛。我輩真是得天獨厚的幸運與確幸,因而能安逸於解甲後效古人閒耕桑籬間,雲遊曲觴笑談都是兒孫經。 當投名狀不再叱吒風雲,我們沒有忘懷「親愛精誠」校訓,在皺眉橫生、鬢霜禿圓,依舊保有「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五大信念的精神感召,凝固著血氣般的革命情懷,這就是黃埔精神的傳承。雖然已經看不見也無能思索現今軍魂真諦何在!在混淆的意識形態裡國家認同似乎已失去了鏗鏘精髓,但一日黃埔終生黃埔的革命情緣,都牢靠著我們這一代先後期學長、學弟心中,永遠忠誠、忠義、忠勇、忠勤與忠貞。此一黃埔軍魂情緣,均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與體會。 如今國家認同已經崩裂,愛台與買台充斥著整個島嶼,到底是廉頗老矣,每一次喜宴中瞧我輩脫下戎衣,浸溺於含飴弄孫之樂,仍不失豪氣干雲的神韻。問天下事盡在杯盤狼藉後高歌一曲「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每一次喜宴同學們真情流露著三、四十年的兄弟情誼,一種屬於各兵種與兵科間同甘共苦的真情流露。飽嚐盛年時期孤寂與漂泊的回憶錄,更是常年駐守外、離島下淬煉的袍澤情感,更是同學也是兄弟們滿腔血性的見證,一種浩然的黃埔精神,注入每一位黃埔人的血液裡。如今卻在去蔣、去中的汙名化,讓這國魂剎那間不知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怎不令人唏噓。 歲月無情,耳順之年,兒女成家立業者各有天地,然每一回喜宴總是觸景傷懷,早去仙家的、病殘隨身的、寡居的或事業有成的及功成身退的,總一回見少一回寒暄,留下尚能飯食的總是風霜的臉,甘苦自嚐。人生苦短,趁康健時走一趟宴會,觥籌交錯後挺直身軀將校歌一唱:「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別牛飲、小酌盡歡即可。同學!乾了這杯,請多保重,下回見。
-
米豆
忘了多久沒吃米豆了。 不如綠豆、紅豆的多用途,在豆類食品中,米豆似乎沒什麼角色,以我有限的飲食知識,只知道有米豆粽子,再不就是水煮了當點心或正餐。 米豆做法很簡單,通常都只是白水煮熟,起鍋前灑些韭菜就行,或許就因這麼簡單,所以它一直當不了餐桌主角,幾次被冷落後,米豆就退出了我們家,為此爸爸頗有感慨,他說日據時代,空襲時大家忙著躲防空洞,阿公卻因放不下手上的一碗米豆湯而讓碎屋瓦砸中,差點丟了命,「你們呀,好命喔。」他總是這麼作結。 米豆退出我們家餐桌,卻進入了我的生活。 大概是小學三年級吧,班上轉來了一位女同學,老師介紹時,像怕我們聽不懂似的,還特地在黑板寫了大大三個字「黃米豆」,都還沒來得及放下粉筆,教室就響起一陣笑聲,老師雖然也是一臉笑意,卻口氣嚴厲的說:「笑什麼」,同時點了我的名:「你們住得近,就坐一起。」 從此米豆跟我就分不開了。 米豆家是零食批發商,客廳、房間堆滿各式酸甜苦辣的食物,走路還得左閃右躲,像踏「凌波微步」般。每天放學是米豆忙碌的開始,她得把辣橄欖、酸梅乾、口香糖或是棒棒糖,和大多寫著「銘謝惠顧」,久久才「再來一個」的紙牌分裝到塑膠袋裡,再點起蠟燭,就著燭火封口,通常封口是我的工作,一開始只是客串性幫忙,幾次下來,米豆自動把它派給我,每天寫完作業晚飯前我得去當童工,二人手上動著,嘴巴說著,忙得不亦樂乎,偶而米豆會趁爸媽沒留神,偷偷塞個餅乾或糖果進嘴裡,覷個空檔再塞塊給我,緊張又刺激,可惜媽媽不懂其中樂趣,不僅狠狠數落了我一頓,還特地叮嚀「以後自己買」,所以往後變成我到米豆家買零食請米豆吃。 米豆的爸爸是個大鬍子,遠看滿臉毛茸茸,幾乎找不到一塊淨土,有時我真擔心他找不到嘴巴吃飯,但我顯然多慮了,只要有酒喝,吃不吃飯他好像不太在乎,工作時,身旁必定有瓶俗稱「晃頭仔」的紅標米酒陪著,沒酒了,就丟幾個銅板打發米豆去買,還限時來回,有次耽擱了幾分鐘,他抬腿就掃了過去,幸好米豆練過凌波微步,適時閃了一下躲過了。 逃過一劫,米豆沒事人般繼續工作,倒是我著實嚇了一跳,拍拍胸口,附在米豆耳旁悄聲說:「妳爸爸好兇。」 「他不是我爸。」米豆面無表情,像怕我不懂似的又加了句:「他是我媽的尪。」 「那就是妳爸啊。」不是這樣嗎? 「不是啦,我也不是我媽生的,我親生爸爸是她前夫,死了。」米豆說。 這未免複雜了點,我在腦海理了理頭緒,最後得到一個結論:米豆身世太坎坷了,這讓我對米豆起了份憐惜之心。 或許就是這份憐惜,考試時米豆要求我「稍微」關照她一下,我也不忍拒絕,之所以只能稍微是因為有前車之鑑,班上一向最後一名的紀錄保持者阿發,有次月考健康教育突然得個滿分,老師既沒審也沒問,直接判旁邊同學連坐,通通零分,所以米豆每次都不貪心。 進了國中,我沒法繼續關照她了,只能利用每日上學十幾分鐘勉勵她要用功呀,才能考好學校;有時則安慰行行出狀元,不一定非唸書不可,矛盾得自己都覺沒說服力,其實不管我說什麼都只是自作多情,米豆壓根沒聽進我的話,她只是嗯嗯嗯,低著頭儘管咬手指頭,這是她的壞習慣,打從小學就這樣,沒事把十根指甲啃得光溜溜,有時都見血了還不肯作罷。 有天我正看著小紙條背英文單字,她突然掏出本「天運五行姓名學」來,指著幾個名字問我哪個好聽,她想改個名字,我接過翻了翻,覺得有點無聊,不過也很善良的說:「米豆沒什麼不好啊,我們班還有人叫『水盆』呀。」說完覺得有點對不起那個水盆。 「還不是差不多。」米豆扁扁嘴,硬把本子又塞回我手上。 我只好大略看了看,覺得那些名字都不太理想,要改名,至少得找個能改變命運的好名,起碼不再老挨她爸揍,她說:「不用啦,好聽就行,反正我也不知生辰八字,算不出好壞啦。」 這樣啊,真是坎坷,我對米豆的憐惜又多了一分,接過本子,決心幫她找個好名字。 我憤重的算筆劃、研究天地人,真心想幫米豆換個好命,但還沒來得及送她一個好名字,米豆就不見了,一聲招呼也沒打,像人間蒸發似的,各種傳言繪聲繪影,有人說被賣了,也有人猜離家出走,我都不太相信,每次經過她家都要探頭望望,希望她能突然出現在眼前,卻只看到那因躲債而大半個月不見人影的米豆爸爸拎著酒瓶又出現了。 高三那年一個溫書假的午后,我正抱著課本昏昏欲睡,門口忽然傳來扣扣的敲門聲,一個冶豔的女子笑盈盈立在眼前:「唸書還是度估?」說著伸手拿掉我的書本。 誰呀?怎麼這麼冒失!我滿心疑惑的打量眼前這女子,大捲髮和紅紅綠綠一臉的油彩,記憶中搜尋不出這號人物,是媽媽的朋友或是哪個沒見過面的親戚嗎?我起身想喊人,她卻自動坐到書桌前:「米豆啦。」 米豆!多久沒想起這人了?我推推眼鏡,湊近仔細看個清楚,是米豆沒錯,脣邊一個小梨渦就是她的註冊商標。 「幸好妳的酒渦還在,不然真認不出了。」一旦認出是米豆我就放肆了,攏攏她那頭雞窩:「怎麼變這德性。」 「很好看啊。」她站到鏡子前搔首弄姿一番:「妳不覺得風情萬種嗎?」 我搖搖頭不敢恭維,突然覺得平日嫌到爆的西瓜頭清純可愛許多。 「這幾年妳都跑哪去了?」嘻鬧一番後,我終於想到正題。 「賺錢呀。」米豆說得理所當然,像我本來就該知道似的。 「才國中能做什麼?」 「多啦。」她拉里拉雜說了一堆,都是超乎我生活經驗的事,我打斷她直接問:「現在呢?」 「現在呀!」她走到我身後,雙手搭上我肩膀:「按摩。」 按摩!這也在我生活經驗之外。 她說這幾年來回台北、日本間,用的是觀光名義,實際是違法打工,每次只能待個十天半個月的。 「這樣來來回回多辛苦。」 「至少安全,待太久一旦被查獲遣返,就不能再入境了。」米豆重重捶了我一下:「懂不懂。」 她這樣一說,加上超齡的打扮,我一下就往歪的方向想,一想岔就接不下話了,偏偏一直嘰哩呱啦的米豆這時也像個悶葫蘆般不吭聲,好一會兒米豆才突然開口:「我不叫米豆了。」 啊!我一時腦筋沒轉過來。 她拿起筆在我的計算紙上寫了二個大字「美荳」,方方正正,力透紙背,仍和小學時一樣,一字足有一斤多重。 我拿在手上看看,不錯呀,又用台語唸了一遍,發現發音還是米豆。 「至少順眼多了。」她看來很得意。 美荳自認天生勞碌命,閒不下來,白天到廟埕或公園混老人堆,除了按摩舒展筋骨,還陪著聊天解悶,她特別會哄老人,什麼話題都能沾點邊,從明治天皇扯到三七五減租,也能從《說唐》講到楊麗花歌仔戲,遇上喜歡佔便宜的老色鬼,她巧妙的給些小豆腐吃,有時我看不過勸幾句,她說「又不少塊肉」,所以鎮上百年歷史,從不二價的鞋店,她能拿到八折價、免費電影招待券整本任你用,每晚她數著「加減賺」來的錢,哼著「有錢人講話大聲,萬事都佔贏,……歹命人就要打拚,不通乎人驚……」;轉個身,卸下濃粧,窩到我房間角落蹺著腳看「羅曼史」小說,沉浸在虛幻的愛情故事裡,清純得如高中女生。 (上)
-
雪人飛越閩南古厝
英國作家雷蒙布瑞格(Raymond Briggs)在他家喻戶曉的「雪人」繪本裡,讓雪人活了起來。書中描述下雪天,一位男孩於門前堆了個雪人。午夜,男孩驚訝從窗內發現戶外的雪人動了起來,有了生命。他邀請雪人進屋內一塊戲耍,雪人則帶他翱翔於無垠的天際,飛過高山大海穿越田野村莊。繪本後來改編成卡通動畫,配上悅耳動聽的Walking in the air,浪漫氣氛讓人陶醉。 剛開始,一時好玩,於磁磚上畫了一幅雪人飛越一處林木,天空有一輪又大又圓的明月。後來靈機一閃,有了新構想,何不畫一系列雪人飛越各地有不同建築的圖畫?因此,先後完成「雪人飛越閩南古厝」、「雪人飛越高聳教堂」。後來,因燒窯不便,不得不中止這個系列。 這磁磚畫是在磁磚上彩繪後,再經約七百度C的溫度窯燒而成的。
-
一曲金湖
聲響迍邅,指向 擎天廳的英魂啊 迷茫不會再孤單了 迴音虯蟠繞盤 花崗石稜稜的方向 彼岸的韻味,終究只為 一蕊行軍的心臟。 遙曲太武山 毋忘在莒的胸膛心如明鏡 焰紅的淚滴 瓊林坑道冉冉而至 倔強的眼神 肩軀不願多談,只願在夜暝 守著溫柔慢慢呼吸, 太武山的眼神,始終 揹著懸命的始終 走過多少餘生多少足跡 金湖的心願,拎起 藏在太湖裡的夢想 梅雨季來了 料羅眼披著深海 南石滬的浪底是等誰 或許那片沙,萬語千言 不過一幀枯黃的行囊; 尾後我卻愣愣地看著 聽著鄰旁金寧鄉,風雞咬令箭 鎮風火爐八卦相 蒜喻:東一點紅
-
巷弄情愫
在冬逝春臨的氣溫下,最適合掛念稍微帶有焦澀感的舊時光;我想起記憶深處的紅色大門,便踩著輕快步伐向著目的地前行。 一路走向座落於母校一偶,印象中紅色大門處處林立的眷村聚落,卻發現遍尋不著當初映入眼底的美麗景色,那自然斑駁的水泥牆呢?那參差不齊但富有美感的竹圍籬呢?最重要也最令人驚艷的,重複塗上紅漆形成豐富層次感的紅色大門呢?一眼瞥見巷弄裡的一切,全是最珍貴的寶物,有關這巷弄裡的一切故事,從古至今,從軍旅首站到退役,追憶輾轉歷史紋理不斷的變化,卻都有跡可循。 在連春天都還沒甦醒的焦糖薄暮,命運就如此把我打入了蜿蜒的圍牆小巷中。一回首,又是浮雲殘殘,街巷阡陌中,楓紅片片,楓樹在寒煙中清唱了二月的傾城,每一株挺立楓樹都有獨特的妖嬈身段,楓葉的毛細孔,似乎也張開來深呼吸,每片葉子充滿盎然生氣,光線透過葉心,紅了眼前的姿態。 踏過濕漉漉佈滿青苔的紅磚,正如一滴雨偶然落入我的口中,想著、想著,撫摸著紅白相間的門板;感覺到門板傳來晨曦日曬後的餘溫,欣喜露出微笑,腦海迴盪著:「是了、是了,門板所傳來的溫度,一點都沒變。」就像是童年與鄰居玩伴捉迷藏,扮起鬼頭雙手倚靠門板遮住雙眼報數著,同樣的溫度存留在雙手上,永遠不會被遺忘。此時響起叩叩叩的打擊聲,原來是那老舊泛黃門板,不甘寂寞的隨風敲打節拍,形成歡欣鼓舞又美好的樂章。 這靜的詭譎小巷,沒有人懂你們的寂寞,知曉風月,卻癡癡地徘徊在這迴轉著倉皇的小巷內。翻湧了春夏自在明媚,擾動了秋冬甘甜薰風,我都沒有駐足留戀,思緒暫留當年的風華盛況點滴流露。眷村人油然孳生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與國家命運歷程休戚與共,不怕苦的拚搏忍勁真實的嶄露無遺。緬懷太久沒發現路燈已點起,我穿上外套,吸吸鼻子,轉身離開那些永存的美麗回憶,留待它日登臨相見。頓時此刻,縈繞母校操場和諧振奮的軍樂聲,再度澎湃激昂響起,招徠眷村人群齊聲唱和。迎面而來的那抹景象,差點以為自己掉入了時光隧道。
-
序《天殺》王學敏短篇小說集
王學敏愛寫詩,出版過5本詩集,也寫散文,出過3本散文集。我和她剛結婚時,完全不知道她會寫小說,只略知她曾經擔任《仕女雜誌》笑看人生專欄主筆,世界第一大廣告集團的創意總監,國內最大航空公司的廣告企劃主管。婚後半年多吧?某日午後,她彈古琹〈良宵引〉,對古琹曲無感的我,昏昏欲睡,便到她書櫃裡隨意翻翻,發現好大一疊600字稿紙。瞄一眼,乖乖!是她的小說手稿,而且還寫得有模有樣呢! 「妳還會寫小說?」我問。 「會呀!」她輕描淡寫地加一句:「姑娘我十七歲開始寫小說。」 我逐一閱讀她的小說手稿,眼瞳由瞇著到放大。 我裝作一付評論家口吻,對她說:「我馬上歸納出妳的小說,至少有兩種特色。」 「哪兩種呢?」她故意瞇起眼:「洗耳恭聽。」 我振振有詞:「一,妳不是淑女。」 「嘿!本姑娘長這麼大,還沒有人敢說我不是淑女呢!」她停下彈琴的手:「我不是淑女?你得把這話說清楚。」 「妳看,就以〈天殺〉這篇來說吧!這是一個叛逆女的性幻想故事!正經八百的淑女是絕對不會有這種念頭的。對不對?」 「所以呢?」 「所以,想要寫好小說,萬萬不能是淑女。海明威說,假如殺了自己父親,才能把小說寫好。他就這麼幹。妳也許殺不了自己父親,但妳至少必須殺掉自己。〈天殺〉這樣的小說,沒有一點叛逆和變態是寫不出來的。或者換一個說法,每一個人內在都隱藏著一個心魔。妳不過是撕開了牠的面具。」 「嗯!有點意思。還有說的嗎?」 「妳知道瑪格麗特.莒哈絲吧?她有一篇〈蟒蛇〉,寫一位老處女舍監,每隔一陣子,就會叫一個宿舍裡的女學生到她房間,讓她一旁看著自己換上性感內衣。好像進行一場神聖儀式般的。妳想想,這難道不是作家內心深處,隱藏了一個逆女嗎?淑女就很難成為好作家!淑女會說我很乖,我不離經叛道。但作為一位小說家,這樣是絕對不行的……。」 「……妳那篇〈蛾的宿命〉,萬菲要報復那背叛了父親的母親,她想對母親說:『我已經把妳的丈夫變成妳的女婿了。』這番話是亂倫又極度叛逆的。這也是逆女兼慾女,可驚可駭的表現。」 我繼續說:「還有〈白屋〉這篇,我也很喜歡。」 「〈白屋〉?從這篇你也判讀我是逆女和變態?」 「不著急,等我說完嘛!這篇也是好作品,但它是表現了妳小說的第二種特色。那就是『幻想』。依我想法,想像仍有邏輯性的成分,幻想,則是超越邏輯性的奔騰。妳幻想這世界有一間白屋,只進不出。在裡面,痛苦隨著生命消失。這種幻想,淑女是想不出來的,而且這種設計是會讓淑女感到驚慌、害怕的。」 「這倒是。」眼前這姑娘杏眼圓睜地補上一句:「我從四歲開始,就常有不想活的念頭。」 我拍了一下大腿,提高嗓門兒:「所以我說嘛!妳不是淑女。淑女是好死不如賴活的。哈哈!」 「但是……」我乾咳一聲。 「怎麼著?」她瞪著我。 「但是,唉!妳的逆女身分還是不能貫徹始終。妳有一部份回到了淑女。妳集淑女、逆女於一身,那是妳的矛盾,那是妳的悲劇……,」 「甚麼?」大眼睛射過來兩道閃電似的亮光。 「……和喜劇。」我趕緊接著蹦出下一句。 「這還勉強有個樣子。」 「譬如說〈鋼索上的芭蕾舞〉、〈關閉童年的窗〉、〈小河搖晃著〉、〈愛戀十日〉……等等,都是淑女的文本。」 「怎麼?你的意思是溫馴的淑女不值錢嗎?」 「不不不,但問題是--妳不是純粹的淑女呀!妳是集逆女、慾女、淑女於一身的女人。喔!不不,對不起,妳是詩人、散文家、小說家。所以很具特色。讀者是買這一套的。妳信不信?」 「我信了。你雖是作者、評論者,可也是我的讀者。你不是說作品的生命就是要仰賴讀者的鑑賞力嗎?今天從你嘴裡吐出這一小根象牙,我算是有前途了。」王學敏用乳油木果乳霜抹著自己雙腿,慢條斯理地又說了兩句:「我呢!既是作者,更是你的讀者。往後,你的作品可得給我認真寫了。」 她在奶油黃的燈光中起身,雙眼迷離地瞧了我一眼,一步步登上閣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