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模範生
每年將近四月,就是選模範生的時候。面對剛上中年級的孩子,一方面要讓他們學習民主的選舉方式,一方面也考慮他們思考方式的不成熟,所以在選前總會再次提醒他們選出來的模範生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人,是品性好,喜歡助人,工作負責,熱心公務;或是學習認真,成績優良,多才多藝或有特殊才藝,絕不是選你的好朋友等等,經過一番討論後,再請孩子推薦人選,並說說他的優點。 當然,每次在選舉之前,身為老師的我也會猜想應該是哪幾個人會誰當選,但我不做暗示,希望學生平常能學會觀察同學的言行。選出來的兩個人也常常不離我的推測。只是這一次學生選出的模範生真的有點跌破我的眼鏡。 當然,第一位推選出來的模範生熱心助人,落落大方,台風穩健,做事負責,成績優良,當選模範生當之無愧。但第二位當選的模範生小可(化名)卻是一位平時安安靜靜,成績甚至在班上後三分之一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是寶,小可當選了我當然也恭喜她,但更猜想為什麼她會當選模範生?或許是上一節我才稱讚了她寫的字很漂亮,或是前幾日稱讚她打掃得很認真,而學生們聽進去了我的稱讚所以才選她的吧。果然,學生們講的理由也不外是這兩個,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 在班上個子最矮的小可那單純稚氣的模樣,不像是中年級,反倒是像低年級,行為表現也不成熟,常常一點小事就要跟我報告或三不五時出點小差錯。猶記中年級開學第一天她的母親就憂心忡忡拜託我要特別照顧她,因為她是早產兒,生出來還不滿一千公克,母親與外婆費了好大心力才把她照顧長大,但她的身體或心理成長都比同年紀慢;一禮拜後的班親會,母親和外婆又與我詳談甚久,仍是希望我多關照她,甚至還說可不可以每次上完課後再特別點名問她懂不懂? 在先天的發展不如人,加上母親與外婆的特別擔憂與照顧下,小可其實是依賴心重,且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所以我總是特別稱讚小可,希望能提升她的自信心與做事能力。而可愛的小可,也總是一付天真的模樣,你交代她的事或功課(雖然常常要解釋比較久),她也從不投機,做什麼事都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認真做完。雖然功課不好,但作業卻總是寫得很認真,尤其是寫的字體非常端正,看起來讓人非常心曠神怡,所以我常常稱讚她的字。在打掃工作亦是,大部分的學生,常常都是邊掃邊玩,除非老師在旁叮嚀,而小可卻總是安安靜靜的做完打掃工作後,就拿下椅子看著書,不像一般的學生會找時間偷玩或聊天。 寒假小可全家去沖繩玩,竟然還買了一個小小的擺飾品給我,真讓人感動。表示在孩子心中我也占有小小一席之地。但我萬萬沒想到這孩子會當選模範生。但是,當小可被選上模範生時,我比任何人都為她欣喜,也為班上的同學喝采。 我忍不住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給學生聽,小可當上模範生,表示每個人都有機會當上模範生:你不需要功課很好,你不需要很會講話、人緣很好,你不需要體育很強,你不需要比賽常常得獎……你只需要做事認真,寫作業認真,對人友善,念書認真,雖然你不一定會考得很好,但是你已經盡力,老師注重的是你的態度,認真的人最美麗、最帥氣。 今天,學生們選出了這樣認真、卻不顯眼的人,突然,讓人覺得他們比很多大人都成熟,真是一群讓人刮目相看的孩子啊。
-
桐 花
我們走到歲月盡頭 堅持雪白翅羽 幽靜的墜落,雖是殘骸 仍布置優雅晚境 冬季過後 枯黃斑點茄苳 一片片繁華褪色 我們與浪漫詩人 相擁而眠 透過秋光金色鑲邊 如果晚年風雨瀟瀟 隔世的蒼涼 枕著落瓣殘紅 覆蓋 一朝春盡……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天賜雖然會讀書,但如果個性不改的話,將來進入社會一定會吃虧。」罔腰仔憂慮地說。 「妳不要替他煩惱,年輕人一旦進入社會,在大環境的使然下,一定會識時務,也會見風轉舵,絕對不會墨守成規,如此才能立足。天賜既然會讀書,必然也是一個聰明人,只要好好培養,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福生哥,說來簡單啊!有錢才能培養出好子弟,沒錢什麼都不必說。現在天賜只是準備讀高中而已,籌措幾百塊錢學雜費都有困難了,別說是將來到台灣讀大學。如果有一天他真的考上大學,雖然是我們村莊的第一人,理應高興才對,但是高興的背後卻也是煩惱的開始,錢從哪裡來?假如沒有錢供給他去繳學費及生活費,大學的大門還是進不去,只能空歡喜一場。生在我們這種窮家庭,說來悲哀啊!」罔腰仔感嘆地說。 「實際上也不必那麼悲觀,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啊!而且距離考大學還有三年,雖然其中會有什麼變化沒人知道。但隨著科技的發達社會的進步,生活和經濟勢必也會慢慢地改善,相對地收入也會慢慢地增加,到時情況就會不一樣。」福生哥開導她說。(一五七)
-
思我眼中的炮嬸婆││奶奶的一生
曾幾何時我敬愛的奶奶─鄉親眼中的炮嬸婆,一瞬間也往生十年了,在那個農業社會,戰地政務管轄的年代裡,那個金門一切貧瘠,民不富、政不裕、國不強的年歲裡,從事討海、農耕、兼做阿兵哥生意,是我奶奶當下的謀生技能與討生活的方法─兒時回歸時代反射縮影一一浮現在腦海。 我的阿公─個人認為我阿祖也太會取名了吧,那個年代取名字根本是雜亂無章,毫無章法,罔市、罔腰、招治、招媚等菜市場名字,一應俱全、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我阿祖竟將我阿公的尊名取為春炮,這便是我奶奶炮嬸婆名謂的由來。 自我有記憶以來,阿公在我人生中就已缺席了。據悉,我阿公以前係從事農耕活,當時在沒有節育觀念的前題下,我阿公竟然生了三男三女六個小孩。在未有恆產的狀況下從事農耕活要養活一家八口何其容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份辛苦可想而知。奶奶為幫忙家計,減輕阿公負擔,清晨磿豆漿、做豆腐(乾),白天開椪仔店含撞球室,專司服務鄉親及阿兵哥的生意,對家庭經濟不無小補, 但蒼天招弄人,阿公在從事農耕活辛苦當下,為紓解壓力竟因此迷上煙癮,導致身體每下愈況,終因體力不支倒地,一蹶不振,在三十多年華裡驟然逝世。奶奶─炮嬸婆又在因緣際會下成了神明代言人,也因此開啟了他為鄉親占卜、求神問事、觀落蔭、收驚的服務歲月。 因當時家裡係開椪仔店,又兼做小吃生意,因熟能生巧致奶奶練就一手好廚藝,對往後我對吃的講究有絕對性的影響。在奶奶為神明服務的日子裡,只要奶奶一開壇,我幾乎都會在旁邊,終究那個年代裡沒什零食,跟在奶奶身邊有在起壇過後的供品可供食用,而我也在這氛圍下逐漸對佛、道教的神秘產生濃厚的宗教信仰與興趣。 奶奶因教子有方,持家有功,於民國56年榮獲金門縣政府模範母親之表揚殊榮。至今那獎狀仍高掛古崗老家牆上,成為家族的光彩,甚獲鄉親肯定與讚賞。 唯老天捉弄人,奶奶在經過年輕喪夫之痛後,歷經十來年後,奶奶的二子--家父竟於民國64年來離開她。早年守寡,中年喪子,猶記得當時奶奶呼天喚地的淒然哭訴聲,那錐心刺骨之痛,驚天地泣鬼神啊! 依稀記得奶奶想用其與生俱來神明代言人之本職與死神拔河,救回她的二公子,正所謂要人也要神,奈何人終究無法與天鬥,奶奶中年就在喪子的痛苦煎熬輪迴裡度過了數十寒暑。 我叔叔為避免奶奶留在家鄉觸景傷情,就搬到金城來居住,因叔叔與嬸嬸都要工作,當時鄉下人祖無產業,要來金城討生活及買棟房子談何容易啊!搬到金城後,為便於嬸嬸製作服裝之便利,首先即在北門里浯江街租賃房子居住,後來才置產,落腳於西門里鳳翔新村,而帶孫子送孫子上下學與炊煮料理三餐、整理家務的重擔,即便落在奶奶的身上。奶奶因係後豐港洪氏,致其從事家務之工作駕輕就熟,且有條不紊,我個人生活習性及行為的有條不苟個性深受其影響啊! 家人平凡、平淡、平安的過日子是一種幸福,也是種福份奢求,在其照顧的孫子一天天長大的同時,誰又能想到惡運又再次降臨奶奶身上,其三子在一次赴台搭乘運輸機的路上,該運輸機130竟於民國72年發生空難,掉落於料羅海域喪身海底,奶奶因一次的意外奪走了她的第二個兒子,奶奶的命運是何其坎坷,何其不幸啊!奶奶神職的工作在發生二次兒子往生的當下已絕望,已截然失去信心與希望,從此她的神職工作也在此告一段落。 奶奶因早年從事勞力工作過勞之故,致使晚年深受巴金森氏症所苦,手腳逐漸不聽使喚,甚至擻抖著,為其生活帶來諸都不便,做為晚輩的我們也很痛苦,痛在奶奶身,疼在我輩心,我輩又無法分擔其痛苦,那種苦深烙心坎深處,久久無法自己,承載了無盡的感傷。 一個家族的興衰,古云一命、二運、三風水,果真如此嗎?不盡然吧!只能說是命運捉弄人,人的造化,人的際遇有所不同,有人身在富貴之家,有人身在官史之家,有人身在窮困之家,有人身在身障之家,那以後所走的人生路,所過的生活日子也因命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奶奶從不抱怨,從不言苦,女人係菜仔命,在奶奶身上得到應證。 奶奶在從事神的代言人當下,是無給職,不求回報,一味付出奉獻,舉凡鄉親有所求須問事時奶奶僅適時配合樣,給人方便,致而贏得鄉親的認同。其炮嬸婆的封號,我家論輩份,在阿公那個年代屬春字輩,在鄉親的輩份上算前幾位呢! 在堂兄弟們學成後,奶奶的身體每下愈況,在兩權輕重相衡下,奶奶怕拖累嬸嬸,毅然決然要求大伯將其帶往古崗頤養天年,就在依依不捨的狀況之下,奶奶又回到原始地家鄉--古崗度過殘年。 年年歲歲在一個夏季的午後,奶奶預知天年將屆,主動央求家人將其送往古厝,在等待過往,日子反而是平靜的。在得知的第七天,我心一悸動,上午六點又特地返回古厝探望奶奶,然後又去上班,在上班不久,接到僅存姑媽來電話,那一頭傳來奶奶往生的壞消息。親人一個個走掉,一個個過往,人云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沒錯,但當下又有誰能如此灑脫呢!正所謂三千繁華彈指剎那間,百年過後不過一捧黃沙而已,所有難分難捨,因為親情使然,不想觸及哀慟,唯有放下割捨,先人走得安心,親人緬懷在心。 人最重要的價值,就是感恩圖報。奶奶充其一生謹守傳統婦德,儉約持家,悃款待人,仁恕積善,在平凡的人生中,卻留下了令人懷念的不凡慈範。所謂一代過去了,另一代又來臨,大地卻永存,奶奶您的慈範常駐我輩心中。 (寫在母親節前夕/稿費轉贈大同之家安老組)
-
諾言&留言
那一年相遇在海邊,一抹夕陽閃耀你嘴邊 銀鈴般你的笑聲 牽引我走到你身前 第一次害羞的牽手,心頭小鹿亂撞到昏頭 何等幸運遇到特別的你 讓平凡的我深感榮幸 某一秒曾想推開追求,怕會心碎受傷害 你溫柔唇語吻了我額頭、暖了我心頭 這靜默的時刻,開始懂得什麼叫真愛的諾言 有一天時間久了,轟轟烈烈已慢慢變為平淡 歲月帶走了你當年的年輕與美麗、自信與勇氣 你用茫然的眼神看著我問:你還要我嗎? 親愛的 當年的遇見、陪伴、不離棄 你將年華的諾言交託給我 現在我會用一輩子的幸福留言 永遠永遠保護你 讓你隨時都看見。
-
替小孩取名字
對育提來說,能當爸爸是莫大的喜悅,不過,在小女孩出生後,就多了甜蜜的煩惱,到底孩子要取什麼名字才好呢?小孩已經出生兩個星期,不過,正式的名字一直沒有確定,而保溫箱上的名牌,也只好暫時寫著「小甜甜」,等父母想好名字再來更動。 其實,育提早就構思了名字,他列了將近十個,不過,老婆都不喜歡,覺得這些都是菜市場名,太常見了,缺乏獨特性。相較之下,念中文系的老婆,從中國古代的文學經典裡取材,思索出不少具有深刻涵義的名字,但是,這些字非常冷門,一般人幾乎念不出來,還必須特別去查注音,育提的爸媽逐字詢問老婆,言下之意非常明顯,要是小孩的名字,無法輕鬆被唸出來,對小孩的成長過程,會造成不小的打擊。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就是無法凝聚共識,而「小甜甜」的名字,反倒成為好幾個月來,最常被提到的名字。 後來,育提的爸爸向廟宇的住持請益,這位住持提供一個大家都不會反對的意見,就是讓小孩自己來決定。住持非常熱心,整理出每個人所提供的名字,並加上編號,像是「志玲」,就將「志」編成1號,「玲」編成2號,如此一來,就有將近九十個字,接著,就是讓小嬰兒抽號碼籤,她躺在嬰兒床上,伸手摸到「5」和「8」號碼,於是,名字便產生了,不但有特色,而且也簡單易懂,讓大家都能滿意。 報了戶口之後,育提和老婆也有新的體悟,如果要教育小孩,不妨從小開始,讓孩子能自主做決定,如此一來,在長大之後,也能靠自己走出一片天地。
-
【生活筆記】 楊梅果
農曆進入四月後,天氣漸熱,正是楊梅結果的季節,一顆顆鮮紅欲滴的楊梅果,酸酸甜甜的,生津止渴渴之餘,還是戶外教學的焦點,讓楊梅的學生們能認識原生樹種與鄉土植物之美。 楊梅區公所前二棵粗大的楊梅樹,結果累累,風一吹就紛紛掉落,鋪滿了區公所的停車場,許多洽公的民眾還會順手摘幾顆鮮紅的楊梅放進嘴裡嚐嚐,風味絕佳。在縱貫公路與高速公路交叉的楊梅交流道旁,可以見到大片的楊梅樹林,且已綠樹成蔭,枝葉迎風招展,許多人看到了楊梅樹就知道楊梅已經到了。 以水果命名的行政區目前所知只有楊梅區,為彰顯楊梅區的特色,近年來,楊梅區公所大力栽植推廣,讓楊梅樹隨處可見也名副其實。楊梅樹曾經陪伴著先民們走過披荊斬棘的歲月,共同渡過那段酸甜苦辣的開拓日子,早已融入地方的開拓史中。很多人沒見過楊梅樹開花,以為它不會開花,但有句老話說:「到處楊梅一樣花」,用來比喻人間處處有溫情,可見還是有許多人見過楊梅花的。客家庄有一句話說「四月八,楊梅叭叭跌」,每年農曆四月中旬,就會看到成熟的楊梅果實於風中掉落。 在楊梅國中校園裡,有三株高大楊梅樹,樹齡約十餘年,枝葉茂密,樹影婆娑外,區公所前也有二棵楊梅樹,一直是戶外教學的焦點,讓楊梅的學生們能認識原生樹種與鄉土植物。
-
失智~遺忘
常常以為我們大腦的記憶容量,就像一部電腦的記憶體卡匣,能容納所有我們讀過、看過的事物,當我需要時,只要隨時按下一個鍵盤上的按鍵,輸入一個密碼,螢幕就會立刻跳出,我所需要的任何資料! 然而,我卻忘了,人腦會隨著時光的流逝,大腦的記憶體也就逐漸萎縮,它的名字叫做~遺忘! 記憶鼓動遺忘的羽翼,以決裂的姿態,杳然飛入那不可知的世界,藏匿無蹤! 在生命中走過的曾經,是那麼真實地存在過,隨著歲月,那些斑駁的記憶,如今卻是那麼虛幻地成為無法挽回,似乎不曾存在的過往! 我們害怕「遺忘」會把所有生命中的美好記憶消散、剝落,所以我們用記憶時光的方式,期望能留住美好的本身,我們用文字、影音給記憶穿上剛強的金縷衣,讓「遺忘」無法如箭如矢潑狠耍辣! 婆婆的晚年,得了失智症,在公公去世後,病情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她回顧自己的一生,足跡蜿蜒如逐波萍影,揪然流逝舊日滄桑!這一生,她承受了多少塵世不盡牽腸的熬煉,如今,她把一生恩怨直接沉入了記憶的深海,把湧盪的深愁永遠推拒在輕闔的雙睫之外! 失智的十年歲月裡,她無知無畏地活在自己一個人的美好時光裡,她用過去的舊夢去裝飾她自己的異想世界,做起她層層綻放的新夢,那單純而鋪天蓋地的快樂,給予了她遠離現實的想像空間,那空間比任何地方還誘人。她無邪無憂地回到記憶中的童年,直到她尋回了母親召喚的那一天,她在甜甜的夢裡永遠沈睡而去,那一年,她剛好80歲! 當我年歲漸長,我慢慢地了解,失智讓我們看見了生命的殘敗與凋零,卻也有那麼一個地方,讓他們找回了快樂的童年!
-
【小說連載】 島鄉往事
「罔腰仔,妳的思維比我縝密多了。說一句難聽的話,我實在是窮慣了,即便身邊有兩塊別人寄放的金條,竟也會為自己製造那麼大的精神壓力。我看這輩子不僅翻不了身,也永遠成不了富翁!」福生哥笑著說。 「你說得沒錯,像我們這種靠天吃飯的種田人,每年的收成如果能填飽一家大小的肚子就算不錯了,任誰也不敢冀望能成為富翁。」罔腰仔附和著說。 「或許,我們這一代已沒有指望了,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普及,年輕一代可能就不一樣了。尤其像妳家天賜那麼會讀書,只要好好努力,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福生哥誇讚著說。 「福生哥,讀書要錢啊!如果沒錢培養,天才也沒用。雖然天賜如願考上高中,但馬上就要開學了,學費從哪裡來還是一個問題啊!」罔腰仔憂心地說。 「我剛賣了兩頭豬,還清小舖的欠款後還剩下幾百塊,如果有需要,妳可以先拿去用。」福生哥大方地說。 「真的!」罔腰仔興奮地,「這樣好了,你先借給我應急,等我賣豬後再還給你。」 「沒有問題啦!」福生哥爽快地說。 (一五六)
-
花漾母親
女孩兒、女人、女性都是一朵花。母親節時我們用外表樸質香味醇厚的康乃馨感念母親們,殊不知母親們也曾似鄰家女孩的茉莉花,是笑豔開朗的向日葵,充滿濃烈愛戀的玫瑰,是儀態高貴的牡丹,一路走來,她們將所有的花漾,藏在內心,瓣瓣花兒被繁雜俗務層層包裹,直到兒女離巢有點閒暇,花心漸漸蠢蠢欲動。 都說年歲越大越用節日過日子,那尋常日子該用什麼來過呢。在期待粽子飄香前的閒情日,輕輕的想念母親節,今年該用什麼心情與家鄉老母親心繫呢?離家時,母親手植的桂花還未飄香,玫瑰應雨零落,金桔綠子泛酸,白茶花含苞欲墜,榮湖邊路上的小葉欖仁行道樹,只剩枝葉伸向天空,一排挺立,我喜歡叫它為「小氣男人樹」。草叢方磚路上一雙藍布鞋顯影是我在家鄉的停格。來與去,只須轉個方向,看看太武山的霧濃否。 清明後母親節前,穀雨立夏節氣間,天氣紛亂,風雲雨霧來來去去,冬衣被褥該緩收嗎?待母親節後待端午過後嗎?我問母親。想像另一頭的母親雙手泥土忙著花事,匆匆交代天氣未穩先別急著收棉被。這樣的天氣卻讓花草樹木盎然滋長。島上沿路隨處可見的紫花馬櫻丹不知香重嗎?大片大片覆在二旁路牆,陰晴天地間靜靜攤開,隨道路蜿蜒迤邐。送機接機時,有了紫色小花,心跟著車動,路一直退後,花樹一直迎面而來,少了道別的氛圍多了簡單的初心。 閑日,整理七里香圍籬,因雨地上都是雜亂小白花瓣,忽想起有人問,七里香真的香傳七里嗎?我俯身聞了聞,不覺得有香氣,想是白天被多樣空氣稀釋了。倒是隔壁鄰居的一棵老桂花樹在微風中透出淡香。作家喻麗清的後院有二棵蘋果樹,就能安心自在,書中寫:伊甸園的蘋果樹上有蛇,我的蘋果樹上有許多快樂的食客。我的母親菜園旁也有二棵芭樂,芭樂包裹的防蚊蟲套,仍是防君子不防小人,蚊蟲自由進駐,也是食客。母親有桂花盆栽臉上就祥和,而我的圍籬就只有七里香,厚厚矮矮的綠隔離想飛的心,端午節還遠嗎? 去機場那天早上,母親正在院落外草地菜園間移植花木。她說,這株桂花囿限在盆栽,花枝施展不開,可惜了,她把約一孩子高的桂花移出盆外,在草地上挖洞植入,又移來玫瑰、金桔,修剪枝葉,在盆底挖個洞,盆盆放草地,她說,吸些土氣會開更漂亮。用小圓石塊當椅座,小推車移盆栽,小鏟剪刀接雨水的桶,散落在地,天陰霧氣深重,離班機時間還早,我偷偷的用手機將她拍下,替她不自覺的尋常日美麗的片刻停格,她忽然說,我喜歡栽花。 一直不知道母親喜歡栽花,會玩弄花草的必屬清心好命,母親的命格一直是勞碌,不注重自身食衣住行。院落屋外道旁的幾十盆栽是父親在照顧,他的照顧也僅是清晨灑水掃落葉,直到他年老坐輪椅,盆栽也漸次荒廢減少,剩下的任其自生自滅,忙碌的母親偶爾接雨水茶水灑上。不知何時母親開始接手照顧盆栽,把花兒當一回事,修剪枝葉移植澆水。花若枯了,她說可惜,花若開了,她剪下供佛,隔日的花葉也安葬堆肥。 84歲老母親,靠著年節過日子,年中大小民俗節日,她認真過,節前忙到節後,送往迎來,撐到家人兒孫各自歸位,剩下的日子,她用智慧來過。她重聽,不與鄰居話長短,與人路過相遇寒暄,常常是雞同鴨講,大部分她有聽沒有懂,她微笑點頭,用一二字應和,大方得體。年輕時,我們不懂她的花漾心思,沒能顧及她也有閒情逸致,她與島上的每位母親一樣,堅韌認命辛苦勞碌,在炙烈的島嶼陽光下慢慢粗老,在寒冬霜花中眼歛深重,在年節雨霧時,抬頭憂心飛航,直到兒女安全返家,臉上才漾起一朵花。 年老母親禮佛念經食素時蔬,管老伴三餐還管一隻聽英文的狗。髮越白的母親,總是將自己收拾好才出房門,捨不得買胭脂花粉,我返鄉前先買好開了再給她,我用過的她才安心接收,她會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偶爾才用,有人來訪我會先讓她知道,讓她有心理準備整裝換件外出服。越年老越顯見母親的花兒心思,一個人悠遊花草菜園,母親粗糙的手盡是浪漫。玩花在天氣祥和的日子,修剪花枝注入溫柔能量,陽光不能烈,風不能大,雨不能多,易傷花心。有時將盆栽移至園中,有時移至樹陰旁,一早醒來最是捨不得一夜風雨搖落的花瓣,等陽光出來晾乾掃成一堆和在土裡,在曹雪芹眼中或許成浪漫,現代眼中環保,在我眼裡只覺母親與花兒一起老了。 天很藍,枝葉很綠,花微香的日子,我想就是母親美好的時光,母親的花樣年華,在84歲這年初,清明時刻,讓我遇見,花叢中銀髮映薄陽,紅毛衣絲繡綠花樣,手把花剪修桂花株,花樣溫柔溢滿皺紋臉上,從此百花依她許她將隨光陰一起老。
-
承歡慈母膝下的日子
1989年夏暑告別親愛雙親後,提起行李,前往料羅灣候船,自此展開在外求學、工作及尋夢之旅,過往於高雄13號碼頭迷惑之遊子,如今,已不惑,而慈父也於2006年初春撒手歸天,慈母更高齡八旬,愛做夢之遊子,再也見不到慈父之容顏,愛做夢之遊子,依然在追尋夢想,真不知何時能停止那追尋? 依稀記得,過往家母常言,現今世道,父母無論米飯養育子女,為人子女長大成人,看見父母年邁,卻你推我,我推你,不懂慈烏反哺道理,著實人世間的悲哀,曾幾何時,高齡八旬的家母,自2014年始,日益衰老,而且老得無法照顧及打理自己,或許因家母長年身患糖尿病及口腔僅剩稀疏2顆牙齒咀嚼食物,2014年夏暑在金門差一點失去生命,胞姊(兄)遂接往調養,惟自2015年2至12月及2016年12月底迄今,筆者每天清晨5點叫醒家母起床及打理其早餐與服藥及訓練其自行穿衣物與擦屁股,以及風雨無阻牽著家母走路兼聊天的到住家附近之日間老人安養院臨托 「週一至週五日間臨托費用2萬元,夜間及週休二日接回家自己照顧,晨昏各步行350公尺(每趟約20分鐘)」,筆者才開車去上班,俟夜間下班之後,再於19時30分前往住家附近日間安養院接高齡83歲老母親回家安養天年,並重複清晨步驟讓其慢慢走路回家,周休二日則陪家母於住家附近溪畔散步兼練習走路「步行約1000公尺,約需60分鐘」,家母原本虛弱身體及舉步維艱腳步,日益硬朗,以及能自行穿衣物與擦屁股和持單腳拐杖慢慢步行。 悠悠歲月匆匆過,過往愛做夢之遊子,如今,四十不惑,已效法慈烏反哺,改變及調整自我工作性質及業務壓力,好讓能專心於日日夜夜承歡慈母膝下,更不時告訴高齡老母親,再也不會讓其被推來推去之奔波,會無怨無悔及不計較錢財的回饋及照顧妳,因為現今你我對待雙親之態度,未來乃子女效法及學習之對象,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不管你我窮途潦倒或呼風喚雨,錢財及權力與名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千算萬算,談天說地,最後,還是塵與土,不要說三道四,要把握當下,珍惜擁有,及時行孝,人生將無憾!
-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某日,在書店閒晃,突然看到一本書的書名,忍不住停下來駐足翻閱,便是《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這本書,讓我很有感觸,因為不只是空談,而那些書中的方法或例子,幾乎是為人子都用得上,例如怎麼應對失智症,怎麼面對雙親的要求或堅持,還有怎麼重新建構雙方的關係等等論題,覺得那些文字都很受用。 年過三十,雙親也逐漸步入花甲之年,因為在外工作的緣故,只能天天用電話關心他們,等放假時趕回家,每次都有他們怎麼又老了一些的感覺,因為頭髮變白了,皺紋明顯了,行動也開始有些懶散遲緩,甚至有時候記憶力不如往常。 每當我見到他們,就多一次心疼與自責,覺得沒隨時在身邊好好照顧他們,是為人子很不應該的地方,雖然都有寄錢回去,但礙於工作關係,還是只能一個月回去幾次,每次見面也只是短短的兩天,感覺一下子就要馬上再搭車回工作地點。 在還沒看到那本書之前,我有問過自己,真的準備好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了嗎?答案很不確定。看過那本書後,才發現自己應該可以面對,但還有許多心態需要調整,順便調整彼此之間的關係,從我們依賴他們,讓他們可以放心依賴我。 或許很多事情來的早或來的晚,但遲早回來的事,無論早晚,都要準備,最現實的狀況還是需要用到一些錢,用以醫療或帶他們出去玩的資金,然後是我們的時間,雙親都照顧我們大半輩子,也該由我們照顧他們下半輩子,撥出時間不難。 有人或許會說,等遇到在面對就好,但如果事先沒做好心理準備,沒有準備好應該準備的東西,是很難面對的,或是真正面對時可能招架不住,進而覺得沮喪,倒不如跟自己的兄弟姊妹坦誠說出那些雙親晚年問題,他們一定是最好的傾聽者,也是我們最好的幫手。當要做的時候,不妨就拿出勇氣,往好的地方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