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鄰人讓蛋
這一年,民眾常因買不到蛋而困擾。 我在豆腐攤買素料,跟老闆聊到:今日去雜貨店又買不到蛋,雜貨店店家還說:昨天下午蛋進不久就被民眾買走的事。 豆腐攤對面民宅隱藏著一家家庭式的早餐店,專賣三明治、蛋餅之類的早點。老闆娘因生意之故,經常進一整箱的蛋,在缺蛋嚴重期,她保留做生意的需要量外,剩餘部份便以一般蛋價轉讓給熟客朋友,因賣蛋是她偶一的行為,她沒抬高蛋價。幾個月前大缺蛋時期,我曾透過豆腐攤老闆向她買過一次。 今日,豆腐攤老闆又好心腸的幫我去向早餐店老闆娘說情。所謂的早餐店是在市場巷弄裡的一棟民宅的前庭院,沒招牌,庭院有遮雨棚、四周有圍牆,只有老顧客才知這裡有賣早餐。我尾隨其後,進到早餐店裏。店內有二、三人坐在小椅子上跟老闆娘聊天。豆腐攤老闆跟早餐店老闆娘說明來意,老闆娘聽後,說要賣我兩盒蛋,但當她打開冰箱盤點蛋量,卻改口說只能先賣我一盒,明天蛋進貨,再賣我一盒。恰巧在店內聊天的一位顧客,是跟我住在同條巷子,她住在巷頭,偶爾買菜碰面會彼此點頭致意的鄰人。她當下毫不考慮說:她每天來市場逛,她願意把剛買到的兩盒蛋釋放出來,轉讓給我,她先拿一盒就好,明日她來市場再買另一盒。 古有孔融讓梨的故事,今遇到鄰居,珍惜見面三分情的情誼,為我設想,大方割捨,讓出買到手的商品,我立馬鞠躬向她道謝。此暖暖情意也縈繞我心中許久許久。
-
背 影
你,最堅韌的弱者 眼神如星斗晶亮 謙卑,善良,忠誠,忍辱,無怨負重 默默出場沒有台詞 從泥濘爛路到亂石巷道 一車又一車 耕田,拉石臼,接駁,負軛而行 像故事裡的女性與鄉村 牛捽仔隨時隨地逼仄 一鞭又一鞭 你,土地魂靈的化身 貧窮讓人走投無路 說話不算話的是生活 你,跟著陌生人踱出家門 被牽走的背影停格心田深處 聽說待宰牛隻能預知死亡而流淚 我也為此流淚 流淚的牛一直踽踽我年少的尾巴 許你已跟隨菩薩修行 星星眨笑 銀河唇角一抹微笑弧度 愛縫補現實破綻
-
進擊的芋頭
還記得圖片左邊的這七顆芋頭原本是臉朝向著機車專用道,因此坐在坐墊上等待排隊刷縣民卡的時候會被十四粒大眼珠瞪得死死:實際上正在爬牆的七位芋頭君正是烈嶼舊版的吉祥物。 目前的吉祥物芋頭娃娃曾歷經過一次改版,時間約在西元2020年時候。對照下,新版明顯比較可愛、比較萌,看得出來地方對於觀光業的重視。然而舊版也不是沒有它的優點,最主要是極具「威攝力」,以至於筆者在拍照留念的時候只敢站得遠遠。 奇妙的感覺實在難以言喻。 久而久之,竟然會勾起人們回憶起過往沒有通橋的歲月,即使那是個相對在通勤方面較為不便利的時代。
-
黃昏草原上的童年
每到深夜,我喜歡回到安靜的自己,不需要音樂,在純粹的時刻,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想想一些美好的過去。 今晚再度趴在窗邊,望著窗外左邊的大樓,有些嘆息,也有些回憶。「幾年前那裡是片大草原,沒有這些大樓……」於是我走回桌前,打開電腦看看幾年前幫孩子拍的很多照片,其中一大部份是黃昏時他們在草原上玩耍的快樂身影,如今看來很不真實,但又確實存在過。 ※ 我住土城青雲路的山腳下,幾年前社區左前方是片草原,當時那裡荒煙漫草,有幾條產業道路交錯,偶有車輛經過,每到清晨或黃昏,會有些居民來這散步,那時我把這取名為「青雲路大草原」。 我尤其記得,每逢午後陣雨過後,草原的黃昏特別漂亮,彩霞流雲,萬紫千紅。被洗滌過的大地,萬物純淨,如換新裝。還有帶著青草香味的空氣,隨晚風流動,聞起來好清新、好舒服。後方大尖山有幾戶矮房錯落山腰上,雨後的山嵐若隱若現,瀰漫於矮房和樹林間,宛如催煙裊裊的意境。 傍晚騎車接二個孩子放學回家途中,也會經過這片草原,通常我會稍作停留,讓他們在這兒跑跑跳跳。 ※ 大雨過後的草原,知了、蟋蟀,唧唧復唧唧,還有蛙鳴、鳥叫,滿是大自然的聲音,悅耳動人。頭頂不時有麻雀與野鴿掠過,抬頭看著牠們飛翔在絢爛的彩雲前,我猜想這應該就是「落霞與孤鷺齊飛」的詩意了。 行走在主幹道的產業道路,兩旁綿延著比人還高的芒草,毛毛的花穗在夕陽照耀下,金光閃閃,窸窸窣窣隨風搖曳,像極了一波波金色的海浪。孩子會各折下一支最長的芒草,當成寶劍,打打殺殺,也會當成掃把,邊走邊掃地。 他們真的好像天使一樣,在草原上飛舞,在草原上歡笑。 玩累了就蹲在草叢裡觀賞蝸牛,草叢的葉上,因為雨停之後佈滿晶瑩露珠,一滴一滴落在泥土成為水窪。蝸牛就喜歡在這濕潤的爛泥上,緩慢爬行,我跟孩子說,牠們可能正在找尋晚餐,也可能要去拜訪朋友。 看完蝸牛起身往前,有一排棗紅色欄杆,那裡有很多白色小菊花,孩子會採下一堆花朵,然後哥哥將一些菊花闔在掌中,從弟弟頭上撒落,大喊下雪了,弟弟嚇一跳眨眨眼,覺得有趣極了,有樣學樣,也捧著菊花撒向哥哥,兩人不停呵呵大笑。 我癡癡的望著他們,好生羨慕,我知道這是童年才有的快樂,好天真好可愛。 再往前向右拐個彎,有條溪流,溪水從大尖山上流下,雨後溪流湍急,但仍清澈見底,魚群在激流中游著,時常會來個華麗轉身,露出肚上銀白線條,在溪面上泛著點點銀光,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我們站在橋上看魚,魚群很聰明,一有人接近就會爭先恐後游來橋下,有的翻滾、有的跳躍,彷彿逼著我們趕緊餵食。弟弟那時還不大會說話,但他卻會嘰哩呱啦對著魚兒大叫,我知道他在跟魚群對話,可是那是我聽不懂的語言。 當走到橋頭這看完魚,美好的旅程就已近尾聲,「好了差不多要回家了,明天放學再來吧!」我看看手錶,再看看天空,夕陽漸漸隱沒到山頭後面,琥珀色天空也慢慢染成灰色,腳下的影子越來越長,我們轉身背對著夕陽漫步回程。 期間哥哥還會邀我一起唱周杰倫的稻香,他說音樂老師有教,他認為歌詞的意思就是這種感覺。而我,除了對他們瞻前顧後外,還會用專業的相機,幫他們拍照,紀錄這段黃昏下燦爛無比的童年。 ※ 我帶著微笑看完照片,沉浸在過往的畫面裡。如果以後他們長大了,會記得這裡曾是有山有水的草原風光嗎?會記得自己曾像天使一樣,在草原上純真浪漫的飛舞嗎?如果他們再次看到這些照片,是否也跟我一樣,有著不真實但又確實存在過的感受呢? 想著想著,再次走到窗邊,望著左邊那些大樓,「啊,都市化還是不經意的蔓延到這個純樸小鎮了。」此刻它們好像一堵巨大的高牆,硬生生地隔絕了我與夕陽、大尖山、還有我最愛的大自然,這似乎讓我徹底失去「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美麗景緻了。 但我依稀還看見孩子於草原上玩耍的身影,宛如電影投映在高牆上,好比兩個可愛音符在「稻香」的曲譜上跑跑跳跳,大聲歡笑。只是,夜越來越黑,這場關於童年的電影也越來越朦朧,一點點,輕輕的飄散風中,慢慢的消失在今晚濃濃霧氣裡了。
-
犬道和 價格會高
犬道和 目前 被用 監視器 監視 捉弄 長期 製造一些 事由 在 貶抑 玩弄 人 聽說是什麼偵查隊長 所為 不過應該是政黨人物 在操弄 犬道和 並沒 參加 任何政黨活動 但 卻像 蘇東坡 一樣 遭到 黨禍 所以 犬道和 畫作 價格 會高 犬道和 的 故事性 目前 有三 1.是因為被排擠 開始作畫 且是 依思想 作畫 2.畫作的形式來自古中國的根基 又 自創一格 3.是在被政權壓迫的情境下作畫 是壓抑下的昇華 以上 都使 犬道和 的 畫作 有 高價 的 可能
-
一張老照片的漣漪
日前在金湖鎮圖書館裡閱覽,有一書櫃是文化局出版的書籍,其中有一部份是村史,信手拈來「官澳風華」一書閱讀,書中的一張照片是村民南管樂練唱,像片中吹洞簫者是爸爸嗎?心情悸動不已,久久無法平息,仔細端詳數遍,回家後馬上發line給兄弟姊妹確認是爸爸。 爸爸是莊稼漢,白天忙於農事,辛苦幹活,晚餐時喝一杯五加皮酒,飯後是爸爸說故事時間,講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元末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他一介平民,生活困頓潦倒,幫人放牧,甚至剃渡出家當和尚,後從軍,兩軍對峙,奮勇克敵,累積戰功,故事內容精采,高潮迭起,爸爸口沫橫飛,滔滔不絕地講述,兄弟姊妹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目瞪口呆,這是我們睡前的歡樂時光。 兄弟姊妹一共七人,食指浩繁,生活艱辛,大姊、二姊相繼出嫁,大哥從軍報國(陸軍官校專修班),從新頭碼頭搭乘登陸艇(俗稱開口笑)到高雄13號碼頭,懷著夢想,開啟往後的人生,其餘弟妹們,國中畢業或高中畢業,也相繼搭船赴台並落地生根。小時候,不知道爸爸多才多藝,是南管樂吹洞簫者,搭配二絃、三絃、琵琶等樂器演奏,於喜慶、廟會熱鬧登場,或於農暇時期消遣娛樂,當時雖無法躬逢其盛,但能於您晚年來台時常聆聽,實足以撫慰工作的煩心而趨於寧靜。 早期在金門收音機是管制品,您一向喜歡新奇的東西,來台後買了一台新的小收音機,不同的時段、頻道,廣播內容包羅萬象,從新聞、生活、醫療保健、講古、歌唱等等,應有盡有,您卻情有獨鍾於講古,您隨身攜帶它,愛不釋手,不知是歲月更迭、角色更替,重溫昔日時光? 您的個性不急不徐,來台後跟小弟們一起住,(三姊及我又相繼出嫁),因小弟做生意,生意繁忙,又有二幼子讀幼稚園,平常孫子上下學的接送由您負責,祖孫手牽手漫步在街頭,時而低頭交談,時而歡笑,祖孫之情溢於言表。小弟生意往來書信的寄送,您亦自告奮勇於每日下午三點半去郵局寄信,生活作息安排的井然有序,幫晚輩分憂解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最佳的詮釋。 我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假日才有空採買魚肉等生鮮食材及家裏的清潔工作,父女倆經常在菜市場裡巧遇,或是刻意的等待,從市場頭逛到市場尾,一樣東西也沒買,只是為了話家常。有時甚至於陪我上頂樓曬衣物,您遠眺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地標福德正神,忽然間,飛機起飛聲轟隆隆響起,嚇了一跳,原來是國慶預演,飛機飛過總統府的上空,往淡水口去,彼此相視一笑,父女的日常是多麼自然溫馨。 您85歲時,與三姊、我及小弟等各一家人,一行十三人浩浩蕩蕩去阿里山旅遊,從台北搭乘墾丁公主號的火車,在嘉義轉搭中型巴士前往阿里山,山路崎嶇、蜿蜒曲折,車子顛簸很厲害,後輩們不敵瞌睡蟲,紛紛睡著了,唯獨您精神奕奕,飽覽車外的風光,於傍晚時分,抵達阿里山,入住賓館。第二天上山觀日出,半夜即被賓館morning call電話叫醒,山上天氣非常寒冷,大伙們不斷的打寒顫、哈欠連連,回程時天才亮,稍事休息、盥洗、吃早餐,即前往國家森林遊樂區巨木群步道、兄弟樹、姊妹潭等等尋幽攬勝,所到之處,充滿了歡笑聲,您處處興緻盎然,充沛的好體力,讓我們自嘆不如。 您95歲因摔倒而病逝,迄今已10年,爸爸!我懷念您!
-
同學會
第二、再次的畢旅 曾經我們,有過北、中、南全台灣的畢旅兼教學參訪活動,邊旅遊邊學習是最幸福的事。在快樂中學習效果自是特佳,所以,當年大家一個個儼然天之驕子、天之嬌女,且一畢業便擁有「鐵飯碗」,真不知羨煞多少人啊,當年一個個都胸懷大志,擁有高遠的理想,還編織著人生大夢,當然社會也寄予無比厚望。在當年老師一職,的確擁有較崇高的社經地位,這群對未來充滿著憧憬的美少女、美少年,在當時也許未曾體會出「歲月無情、青春無價」,可轉眼間大家都來到退休年齡,體能尚佳,若能再次結伴出遊、回味當年,豈不是美事一樁。外子常在耳邊叮嚀:「人間的飯吃一碗少一碗、身邊的人見一面少一面、腳下的路走一天少一天。」所言甚是,我們豈能不好好珍惜、把握當下呢?理當分秒不空過,因為青春不復來,所以,「再次的畢旅」,是我擔任會長的最大心願,也是任內想要達成的夢想與第二目標。當然,這還得仰仗大夥兒一起來實現,若能邀請到我們特師科的每一位任課老師同行,師生共聚一堂,該有多好,那可真是吾生之福!但願這不是夢想,期盼美夢成真! 第三、常聚會(餐) 千萬別小看「吃飯」這等事。雖然,稀鬆平常,一點也不足為奇,可說是司空見慣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殊不知這食衣住行,為首的乃是「食」。可見「吃飯」事大,不也常說「吃飯皇帝大」嗎?再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所以,能坦然的拋開己見、相談甚歡,開心的同桌共飲,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唯有「同學」這前世的緣、今世的情,彼此毫無利害關係的把大家牢牢靠靠的緊密的兜在一起,即便是粗茶淡飯也勝過天之美祿,所以,盡可能的找機會聚聚。不論是喝茶聊天,或喝咖啡聊是非,在在都是人間美事啊,也就不必再僅限於7月1日的明定聚餐日而已。大家也都頗有同感,今後舉凡有同學自遠方來,便召集聚餐接風,藉以展現友情的魅力與芬芳,珍惜友誼、把握當下,因為,人間的飯吃一碗少一碗啊!也唯有此刻方領悟到「能吃就是福」的真諦,切莫等到齒危髮禿,悔之晚矣!當下,疫情遠颺,是該積極的去尋找機會、製造可行(名正言順)的機會,進而創造機會,把握機會的時候了。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自是有緣,特別是同學一場,別忘了常聚首、多交流,好好珍惜這一世情緣,莫待緣盡情了,空留餘音,辜負了同學緣份。 第四、製作專輯 保存記憶的方法便是拍照留念,當年拍照不普及,所以備感珍貴。而畢業就一定要拍一張美美的畢業照作為紀念,除了感恩一個階段的結束,進而迎接、開啟另一階段的開始,同時也可作為製作同學錄、畢業證書……之用,亦可作為交換留念的照片,照片背面還得題字、簽名,並寫上祝福賀詞,好像從此一別,孤鴻千里,不知何年何日再相逢呢,所以畢業照何其可貴,讓人倍加珍惜啊! 可如今,有了智慧型手機,隨拍隨刪,不滿意大可重新來過,還有特效功能,修飾得要多美就有多美,儼然攝影沙龍般的藝術照,一個個都成了美若天仙的藝人,看似找不著真實的自我,但卻擁有滿滿的幸福感、成就感呢,所以,我渴望同學們將手中所珍藏的最珍貴、最難忘的團體照與大家分享、蒐集成冊,再配上當年我們耳熟能詳的流行歌謠,製作成影音專輯,留待老年回味,相信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呀! 人生有無數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階段的即期目標與期程,就在我擔任會長後的某一天,我的失聯閨蜜好友竟突然聯絡上我,讓我好生歡喜,卻也給了我莫大的考驗,我費了一番唇舌竟無法勸說加入群組。也許「近鄉情怯」,畢竟睽違50年之久的漫漫歲月,一時之間還真難以坦然去面對因應。罷了!一切隨緣,既已聯繫上就不怕再次失聯。唯有靜待機緣成熟,博取共識,為時不晚,這冥冥之中好似也給了大家一番啟示,切切的叮嚀:同學之情,緣未盡、情未了。雖然緣起緣滅自有定數,但願再續前緣、夢想成真!真的,人生有夢最美,但要築夢踏實!相信我的小小心願,能換來大大的驚喜,一切尚待第九屆特師科同學們一起努力囉!加油!(下)
-
同學會
每年的7月1日是我們第九屆特別師範科(簡稱特師科)同學選定聚會的好日子,因為這一天正式開啟暑假生活之始,也是了卻一學期的辛勤耕耘,暫告一階段,可以稍稍喘口氣、略作放鬆調適,以便迎接下一回新的挑戰,是大家找不出任何理由請假的良辰吉日,亦可說是大家都比較能騰出聚會的大好時光。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這難得又有意義的餐會,不僅可以話家常、聊心事,還能交換教學心得、工作經驗,甚而談古論今、縱橫千里,時事政論兩相宜。即便是兒女經、芝麻小事均可搬上檯面,大有「縱談天下事、洞徹古今情」的瀟灑豪邁。現如今,一個個都退休賦閒在家,天天都是星期天,但是,想不到大家卻更加忙碌,外務更多,真是始料未及。 近兩三年來,由於疫情,停止了所有的聚會活動,包括我們特九女的私房閨蜜下午茶也都停擺,直到今年疫情稍趨緩解,獲得鬆綁,我們的清土會長旋即秉持著科學精神及職責所在,一本初衷、遵循慣例,如期舉行,讓人十分佩服其做事原則之嚴謹,處事作風之慎重。 料所不及的是,退休後的同學們忙碌加身,不僅外務多,且諸事浩繁,告假的人卻是不少。原本大家認為以大多數人可參加的時間為依歸是最佳的選擇,擇期再辦無妨,稱得上是兩全其美。但,一經會長解釋,大家都釋懷了,他說:「若更改時間卻導致原本可以參加7月1日聚餐的同學無法參加,這又該如何讓這些人心服呢?」主辦人所言甚是!又說:「設若非更改聚餐(會)時間不可,也得經過會議通過再執行。」此乃真正的民主精神,太有道理!為此,不得不讓人讚嘆,更是讓我十分欣賞!佩服其人:心思之細膩、設想之周到,真不愧是我們的會長(學理工出身的)! 第九屆特師科同學會歷經金土、為學、立邦、輝國、秀華、賜福、莉莉、清土諸位會長盡心盡力的經營、服務之下,使得同學會的婚喪喜慶、送往迎來……等等,都溫馨的推展開來。在這友情天地裡慢慢地醞釀著一股無私的大愛,藉著愛心的傳遞,讓人享受到滿滿的溫情、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對於歷屆會長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深感佩服。以至於,這次同學會改選新會長時,雖然前幾任都是選賢與能,精選出來的,可到如今,大家都說大部分都擔任過了,現在就讓沒擔任過會長的同學輪流擔任來為同學們服務。沒想到話鋒一轉,會長指標指向我,又獲得大家一致通過。心想:既是服務性質豈能推託,我就義不容辭地接受了這項任務,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如此爽快地答應此次重責大任。國父曾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這豈不是為同學服務的大好機會,且多年來蒙受歷任會長的不辭辛勞,是該有所回饋的時候。慶幸的是,今年還多了一位自願輔佐會長的副會長─杭惠同學,外加增設一位總幹事─秀華同學,如此一來,不啻是如虎添翼,大家有志一同、齊心協力,真是太健全、太完美了! 說真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此時此刻的我們,都懷抱著世間最美、最燦爛的夕陽,擁有最美好的時光,可說是了卻了人生重責大任,除了好好珍惜、好好享受之外,真的還要盡力揮灑。在既有的條件下,享受當下無涯的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進而發揮至極致完美。特別是同學間的這份情誼,讓人備感珍貴,更加要珍惜擁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說:「同學是前世的債,今世的情,常來常往,格外芬芳!有同學的地方,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的確,在年歲漸長,退休後的時日裡,「同學」讓人得以重返年輕的歲月,雖然往事只能回味,但卻能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從前。所以,近日裡常不自覺的、意味深長地細細品味,咀嚼再三、懷想當年……。 順便一提的是,早期的金門可說是文化沙漠。師資相當缺乏,因為有了歷屆特師科師資的投入而翻轉了金門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作育英才、端正社會風氣、提升文化水平,可謂功不可沒。特師科不是每年都辦,而是視國小師資需求而辦。從民國49年開辦第一屆特師科起,至民國65年(若沒記錯的話)的第10屆止,前後大概陸陸續續地辦了10屆,計造就了475位教育尖兵投入金門教育界,可說都是金門地區的菁英、佼佼者。雖然往事已矣,但此刻翻閱舊史,重溫當年,還真的以身為特師科一員為榮、為傲。 隨著科技的與時俱進,網路世界的無遠弗屆,不因時空的阻隔而真正的達到「天涯若比鄰」的境界,更因Line上群組的聯繫,使久違的同學得以在群組裡寒暄問候、相互關懷,也能彼此交換意見、增長見聞,甚而新知交流、更上一層樓,真的!在這一日萬里、突飛猛進的時代裡,即便是窮追猛趕也及不上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所以,好好的善加利用科技文明的產物,讓友情天地更加燦爛輝煌、光輝四溢。 誠如莫言所說:「找一個理由,和同學見一面,聚聚,或喝杯咖啡,都好」「找一個理由,和同學見一面,不為別的,只想一起懷念過去的歲月,一口老酒、一首老歌,……。」、「……只想看看彼此,一聲同學,一份關切,情誼綿長。」「找一個理由,去見一見同學,時間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華已老,一聲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這些動人的言詞深得我心、契合我意,真的!再不好好把握當下,怕再回頭已百年身,無限唏噓。 也許有一天,當你老了,你可能把同學的名字給遺忘了,但,依稀似乎還記得他曾是我同學,這樣便已足夠。當下的你,也不必覺得喊不出她的名字來是一種愧疚、一種尷尬,只要說出世上最美的一個代名詞「同學」,便足以化解尷尬,彌補一切;只要一句「同學」,再無隔閡,一座心橋便架設在你我之間,依稀彷彿的往事如煙歷歷再現,恍如昨日,那是多美好的往事。所以,「同學」一詞是多麼溫馨親切的話語,它拉近了彼此多少距離,恰似隸屬於同學間的一台倒帶機,裝滿了甜美的回憶,溫暖動人且歷久彌新,讓人感受深刻。 所以,身為同學會會長的我,期許懷抱著三個願望: 第一、把同學找回來 在資訊不發達,交通不便捷的「遠古」時代裡,相隔千里,見上一面何其困難,縱使是鴻雁往返,即便是隻字片語、字字珠璣亦如獲至寶般的備感珍貴與珍惜。古人有言,見信如見人,頗有道理。此時此刻,我們歷經了魚雁往返、家書萬金的年代,來到了資訊發達的科技現代,電話、手機、Line、WeChat、Message……等,真真是千里音訊一線牽,還能視訊遙望,聊慰相思之苦,說多方便就有多方便,能不好好珍惜擁有、把握當下嗎?這世上除了親情、愛情、手足之情,便是友情最叫人牽腸掛肚,難以忘懷,即便曾經有過的恩怨情仇也都因年歲的增長隨風而逝,化為和煦的春風,如在春風裡,雖然往事只能回味,但曾經擁有便是永恆。若能把同學一一找回加入群組亦是功德一件!總能讓人看見了他,便憶起了她,連鎖反應下逐一找回,只要有信心,大家分頭尋覓,相信這不是件困難的事,何況大家現在可都還是能跑能跳、耳聰目明,且還是「有錢(至少還有零花的退休金)有閒」,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有了群組就好好經營,使其蓬勃滋長、生氣盎然,常常大家傳來各自的生活點滴,幸福小確幸。除了愉悅自己,進而與人分享,誠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自開心是小樂,與人分享是大愛。所以,每天總得往群裡轉轉、溜達溜達,時刻跟上大夥兒的腳步。再說,群組裡擁有滿滿的資訊,溫馨的關懷,別有一番天地,也才不至於退休後與社會斷了線、脫了節,成了獨居老人。 錫忠同學除了常常分享其大作,也常曬出登山樂、秀恩愛,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退休後還能有伴同行,志趣相投的徜徉於山水間,逐山林、登百岳,讓人只羨鴛鴦不羨仙;雖不是音樂科班出身,卻還能創作小曲,既寫詞又作曲,自娛娛人,樂在其中,倒還真有幾分能耐,真是羨煞大家了!也為群裡做了最佳典範。 為學同學校長從文青進化到老文青,自始至今,功力不減,不啻有兩把刷子,許是年少博覽群書奠定了文學根基,加之人生歷練豐富,又是多情種子、善感之人,懷舊、念舊、滿懷感恩!所以行筆走來,字裡行間、真情流露,在在引人入勝!退休後,有閒得暇的努力創作、辛勤筆耕,除了見報率高,更是一口氣出了3本書!不啻是「多產作家」,也不愧是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 諸多同學亦常常不忘在群裡分享新知,散播熱點,問好問早,溫馨親切,像極了一個知書達禮的大家庭,溫良恭儉讓,這樣的一個大家庭夫復何求?(上)
-
論閩南語的重要性
108課綱讓閩南語被正式納入國小教材。對大部分人來說,講閩南語稀鬆平常小菜一碟,但對於我們這種家族裡都操國語,甚至聽得懂外公外婆的浙江福建方言,或爺爺奶奶廣東四川腔的孩子,在生活中的語言轉換,免不了鬧出不少笑話。 記得小時候聽舅舅說起某次看醫生的黑歷史,護理師要幫他打針。她親切地問:「住哪裡?」舅舅秒回:「『注』屁股。」弄得診間哄堂大笑,舅舅光著屁股趴在那兒,滿臉黑線尷尬不已。 小時候哥哥寫作文,題目是:我最愛的一道菜。沒想到被批成滿江紅,原來哥哥把「九層塔」寫成「高讚塔」,每誇一回「高讚塔」就被倒扣兩分。哥哥既狐疑又震怒:「『高讚塔』到底錯在哪?」老媽忍俊不禁,畢竟這確實是她一手誤導,我在旁也是幡然醒悟、銘記在心。 以為這種蠢事長大不會再發生,沒想到近日小女兒拿回熱騰騰的期中考卷:我最喜歡的水果是(╴╴)。只見她用歪七扭八的注音填上(ㄅㄚˊ ㄌㄚˋ),卻被老師用紅筆改成(ㄅㄚ ㄌㄜˋ),因而與她期待的一百分失之交臂。她衝著我滿臉問號:「妳不是都叫我吃 『ㄅㄚˊ ㄌㄚˋ』嗎?這ㄅㄚ(芭)ㄌㄜˋ(樂)又是甚麼?」我顫抖著抽搐的嘴角跟她娓娓闡明,這只是國台語切換罷了,為此九十九分也很可愛。 沒想到這類趣事可以橫跨三代成為家族笑史,看來每種語言不只有其重要性,還有令人莞爾的俏皮功能呢。
-
一字之差
總統大選逼近,拿到政黨門票的以逸待勞,沒黨沒派獨立參選人猛衝跨越連署門檻那條線,週末到百果山爬藤山步道,路旁見一與眾不同插旗攤販,是那位赫赫有名者的連署站,遞身分證簽名共襄盛舉,隨口問連署送米嗎?工讀生拿一瓶米酒說送這啦,再問為何宣傳字報偌大字寫「連署送米」,他輕移米酒箱,箱子擋住酒字造成誤會,原來如此哩! 假日舉家到高雄西子灣看海,一下車讀小三大女兒便怯怯講:「爸爸我們快離開,這裡常有瘋狗來流浪,雖少一個字,我懂得它意思喔!」看了看海邊警告牌,吾笑著說:「那是叫遊客小心瘋狗浪啦!」沒想到幼稚園小女兒更自作聰明附和:「我知道,流字一定是狗狗故意用爪子抓糊的。」言下之意是流浪狗故佈疑陣,兩小鬼似懂非懂,傷腦筋也! 例子無獨有偶,某公司中秋節前夕貼出公告─「因上半年度業績長紅,每員工加發4個月慰勞」,大伙兒興高采烈計畫著下班餐廳慶祝,及怎麼運用這筆額外獎金,不料董事長特助又來貼一新公告─「更正啟事,是每員工加發4個月餅慰勞」,僅一字之差,意義全非呀!
-
地球與地球儀
聽說它傾斜23.5度 我站在它身上 怎麼不會跌倒? 我站得端端正正的 用手轉動全世界 你如果仔細聽 就會聽到哦 那些被我甩出來的 小孩子的笑聲 都是一樣的!
-
浯島漫遊
二○二二年,詭譎多變的渺小病毒,癱瘓世界巨輪的運作。不安的言語在巷弄裡流動,無論明日世界如何,我們總能練習安適自處、波瀾不驚。讓狂風肆虐,讓驟雨滂沱。平靜的日子,如常依舊。 正因疫情之故,獨旅更加盛行了。失業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亂流中,就像一葉扁舟,在風雨中激烈擺盪,不知道如何前行,也不知道何處可依。想起西方哲學家奧古斯丁曾說:「世界就像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其中的一頁。」在疫情肆虐全球,各國都呈現鎖國的情形下,反而可以使我們捨遠求近,去思考是否還有什麼鄰近的地方未曾造訪過。於是,這一趟旅行就這樣啟程了……。 黎明時分,我獨自騎車到台東車站,搭乘火車到高雄,再轉乘捷運至小港機場,搭下午的班機前往金門。興許是久未搭機,我內心緊張不已,汗也多淌了幾滴。終於,飛機平安抵達尚義機場,我忐忑的心也終於落定。 我騎著預訂好的機車小藍(我這樣稱呼它),前往下榻的旅店。抵達旅館時,約莫五點,老闆娘是一位樂於分享的人,她一一向我介紹金門的各家美食,若我沒打斷她,大概可以聊到我搭上回程的飛機。我依循她的推薦前往米香屋享用蛋餅、乾麵、小米粥和紅茶,道道皆美味!之後,我隨意在金城老街蹓躂一會兒,便前往車站和今晚導覽的導遊會合,參加的遊客只有我,導遊是一個移居金門十二年的臺北人,他開車載我先後去了慈堤夜眺廈門、三角堡、北山播音牆、流光之徑和龍宮鱟藝術展,再去成功沙灘追藍眼淚。這是我人生初次「追淚」,幽暗水中閃爍著電光般的藍光,不禁令我心醉。過程中,我問導遊:「是什麼原因讓你移居金門呢?」他笑回:「因為愛。」我本以為他在開玩笑,但他接著說:「因為我老婆是金門人,所以,我就過來了,沒想到一轉眼就過了十二年啦!」離別前,他指著海上跟我說:「你有沒有看到那座橋?」我點頭,「那是金門大橋,用來連接大小金門的,蓋很久了,聽說今年就會完工,也不知道會不會實現。」我問:「現在大橋尚未完工,大小金門之間只能搭船?」他點頭說:「超麻煩,因為,我老婆娘家就在小金門,每天都要搭船來回。」「我明天會去小金門。」「那你應該會覺得有趣,畢竟只搭一兩次跟搭一千次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心想,等到大橋完工後,我一定要再來金門一趟。 隔日一早,迎接浯島第一個日出。賴床片刻,我匆忙趕去水頭碼頭,今日安排小金門半日遊的行程。抵達碼頭見到導遊,沒想到竟然又只有我一個遊客!導遊是一位大約五、六十歲的大哥,他引導我搭船,乘客也沒幾個人。過沒多久,船便抵達小金門的九宮碼頭。登島後,他向我介紹金門守護神除了鼎鼎大名的風獅爺,在小金門還有風雞!隨後,我們踏入九宮坑道,他對景點十分熟悉,從歷史人文到岩石生物都如數家珍。後來,他開車載我前往下一個行程,途中路經八達樓子,他主動幫我拍照,並建議我爬上去看看附近的風景。 前往下一個景點沙溪堡,路中竟在施工,完全無路迴轉,這時我發現大哥有些緊張,可能是因為他的駕車技術並不熟練,幸好路上有一位女性工人幫他指揮(他們說的臺語我聽不太明白),過程中大哥還差點把她的機車撞倒,移前移後約二十多次才成功轉向,看得出來他大大鬆了一口氣(我也是)。抵達沙溪堡,進入砂溪坑道,大哥依舊熱情的幫我拍照,還提供專業的動作指導。在堡中,我用望遠鏡眺望廈門,甚至能看見正在行駛的車輛!原來,距離真的如此近! 後續,我們前往湖井頭戰史館,再到西方社區看百年風獅爺,中途還到百年餅店買伴手禮(本說不買,結果卻買了四大包),再去烈嶼鄉文化館看展覽,許多戰時的歷史被詳細記錄下來,除了文字與當時的器物,那些回憶都被鐫刻在每個人的腦海中,也讓我更體會到戰爭的殘酷,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縱然那些歲月已隨風遠去,看似雲淡風輕,但那一頁的血淚卻永將被人們所記得。 持續走著,我發現大哥走路速度變慢了,我也刻意放慢腳步配合他。本趟行程的最後,原先預計要吃蔡師父手工麵線,但大哥發現店家未營業,遂開始打電話到其它餐廳,陸續撥了三通電話都沒人接,一旁的我也不著急,心想這也沒什麼要緊的,只見大哥一直聯繫,後來終於打通了!我們欣然前往新大同餐廳,大哥跟我說那裡的芋頭麵線(台語)很好吃,我也很期待。到了那裡,我一看菜單,發現菜單上根本沒有芋頭麵線,只有蚵仔麵線(還有加大腸)!我此時才驚覺,原來大哥說的是指這個!(這裡的臺語跟我熟悉的不太一樣)大哥已經跑進去廚房點餐,我趕緊跟他說我茹素,最後老闆娘端了碗雞蛋麵線上桌,成功化解一場危機。就在這時,我發現大哥吃著炒麵加滷蛋,卻一臉蒼白,他說:「要喝飲料可以自己去冰箱拿哦。」我本來說不用,但在他的鼓勵下還是去拿一瓶最便宜的麥香紅茶,待我回到座位,大哥說其實他身體很不舒服,可能是昨晚著涼,接著他直奔廁所吐了好一會兒!我當下又擔心又有些不好意思,畢竟只有我一個客人,還讓他這樣苦撐著帶我到處走逛,我心想還好我當時只買半日遊,而非一日遊。等他回來,我們就搭船回金門,我心中對他的專業與敬業不禁肅然起敬!離去前,特別向他微微鞠躬說聲:「謝謝大哥!」他也向我苦笑揮手道別。 午後,我到莒光樓外晃晃,再去特約茶室展示館,透過屋內擺設遙想當年百花搖曳的盛況,那些情慾的流動彷彿未曾存在過。想到這,我又前往陽翟老街看電影《軍中樂園》拍攝場景「金東電影院」,淡季沒什麼遊客,反倒多了分愜意,稍憩片刻後,突然想起有名的「建功嶼日落」,我立即查詢潮汐時間,它在退潮的一小時內才可以步行登島,我趕緊騎去,抵達那裡時,已經有許多遊客走向建功嶼,我也依循他們的腳步,在金黃耀眼的日落中,踏著浮出海面的步道,想著這一趟旅行的點滴,這是我在金門印象最深的一幅畫面! 月色宜人,晚風微涼,我徐步至清金門鎮總兵署,正好遇到免費導覽,這個導覽員講解非常詳細,邊走邊講,大約可講三小時,她還分享了她最愛的古人: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則被我猜中了:「蘇東坡。」我們一行人穿梭在浯江書院跟周邊歷史建物,大紅燈籠在夜風中光影飄搖,聽著精彩的故事,彷若走入時光隧道。結束時,我順路去模範街閒晃,本來期待能去酒館小酌,只可惜尚未營業。但也沒關係,畢竟,並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被完成。 在金門的最後一天,起床後想去吃金門名店「永春廣東粥」。到了那裡,點了蛋粥跟油條,竟然才四十二元!肥嘟嘟的油條很美味,跟臺灣本島不同,口感像是紮實的甜甜圈,不若平常吃的那般硬。因為客人眾多,所以我和另外兩位大姐併桌,她們一直攀談,看到我在拍食物,就問:「帥哥需不需要幫忙拍照?」「自己來玩嗎?」「第幾天了?」。若不是客滿還有人在排隊,我相信她可以再問一百個問題。食畢,我前往金門民俗文化村,這裡有十多間古宅,我應景的喝杯「戰地特調」,淡淡高粱酒香沒有搶走咖啡獨有的香氣,二者比例恰如其分。我在此處稍作休息,在前往陳景蘭洋樓途中,被諸多佛像經文的雕像吸引住,慢慢走進去,沿途騎車經過的人都在看我,後來看見一棵大樹綁著五行旗,再往前走,才發現有間萬應公廟,我趕緊離去。抵達陳景蘭洋樓,走上二樓,喝杯曼巴咖啡,放鬆看海,俯瞰樓下擦肩而過的旅人,他們面對各自人生的戰役,有的像陣風,呼嘯而過;有的似花雨,青春洋溢;有的是流水,溫和暢快。若是不能勇敢前行,怎能知曉遠方光景?旅途中,我們擁有許多與自我對話的機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這些那些,都可以趁此良機去面對與沉澱,還丟不掉的,就先收納妥當。人生也是如此,每件事情,到頭來,還是必須由自己去面對。永遠不要委屈自己,竭盡所能去善待自己,活在當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