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海若有情
過去,這所新店中學的體育,應該稱得上略備一格,默默無聞。體育展覽室空蕩蕩的,牆上掛著兩三面錦旗,塵封多年,已看不清錦旗的字跡。 過去,這所中學從未參加過運動會。因為沒有球隊,也沒有運動員,只有觀眾,在運動場觀眾席上鼓掌、吼叫,到底為誰加油,同學也莫名其妙。 杜恆夫婦在短暫的時間,組織了排球隊、籃球隊以及划船隊,利用時間加緊訓練。他們抱定三不政策:一不對外宣傳,二不耽誤功課,三不影響身體健康。因此,這種訓練深獲學生家長的支持和擁護。 新店的碧潭,每年端午節舉辦龍舟划行比賽。為了爭奪冠軍,杜恆親自操舟指揮,他做過水手,是游泳健將,在翌年舉辦的龍舟賽中,這所默默無聞的中學,勝利地獲得了冠軍,奪得一座金光閃爍的獎盃,為學校爭取了空前的榮譽,從此聲名大噪。 這所中學有了盛名,士氣大振。排球隊、籃球隊也在縣運會、省運會出盡了風頭,奪得錦標;最可喜的,暑期畢業生參加大專聯考也提高了升學率。一位著名書法家、學生家長送來一軸條幅,上書: 人才衰靡方當慮 士氣崢嶸未可非 右錄陸放翁 送芮國器司業詩 送呈 沐天校長雅正 鄭明聲於南勢溪岸 秋季開學,杜恆被提昇為訓導主任,這原是童沐天的有計劃的安排,卻引起幾個資深教師的不滿。
-
●北樓詩抄 屋自語─荒屋系列之三
歡笑走了 悲悽走了 那夜夜點燈的人兒走了 數十寒暑的守望也走了 窗明几淨的日子 琴韻書香的時光 竟是這般短促 想起昔時 正是因為我的庇蔭 才能擁有 向陽門第春先到 五福臨門吉慶多 曾幾何時 人如禽鳥般的遷徙 誰也不知下一刻的落腳 只是此地 已是風聲吹盡而人聲杳然 不解的是 我風韻猶在 卻功能盡失 如今 一室的幽林野趣 滿屋的蟲唧鳥鳴 眼前盡是 數不完的落寞荒涼 什麼時候 我舊時的親人啊 你可得回來看看
-
●長篇小說連載 歹命人生
當老舊的公共汽車停靠在後浦車站後,同車的雖然多數是一些陌生的面孔,但從男生黃卡其上衣配短褲,女生白色的上衣配黑裙來看,可說大部分都是來參加初中入學考試的學生。 從婉玉和志宏黝黑的面龐,以及不起眼的土模樣,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從鄉下來的。然而,他們純粹是來考試,並非與人比家世,真正的本事在考場,誰能金榜題名尚不得而知,考試憑的是實力,絕對沒有僥倖。 他們跟在同穿學生制服的人群中,穿過一條窄小的巷道,經過典雅的金門基督教會,前面那棵綠葉扶疏的古榕樹右側,就是金門校區範圍最大、學生人數也最多的小學──示範中心國民學校。也只有這裡,才能容納數百名考生一起應試。 第一節考的是「國語」,當鈴聲響起時,他們依著准考證上的號碼,找到自己的座位。不久,監考老師帶著一疊考卷走進教室,在未分發時,難免要囑咐一番,不得作弊、不得偷看,下課鈴聲響時,不得再作答,要盡快地交卷。這些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是監考老師的職責。 從整份試卷看來,可說難易適中,除了是非、選擇、填充外,尚有佔國語分數30%的作文。作文題目為〈金門〉,金門這兩個字讀來雖簡單,真正要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則相當不容易。儘管應考的同學,都是在這個島嶼土生土長的在地學生,歷經過砲火的洗禮,走過艱辛苦楚的戰地歲月,大部分亦來自鄉村。誠然,多數均能深入主題、暢所欲言,把金門的民情風俗、社會型態、怡人景緻、未來展望,書寫得活潑生動。
-
南海有幸藏忠骨緬懷完人吳稚暉
──記述吳公治喪經過與海葬始末 前言 今年(九十六)十二月一日是民國哲人吳稚暉海葬金門南海五十四週年紀念日。每年的今日金門地區各界代表前往水頭灣展謁吳稚暉海葬處,向吳公銅像行禮致敬。吳稚暉臨終仍念念不忘故國山河,遺命願海葬於金門水頭灣,是海誓山盟的意思,對故國的眷念,先生要捲起太平洋的新潮,遺願神州大陸的重光,語極悲壯。回顧半個世紀前先生的超世壯舉,以國家民族為懷,實值得後人景仰與省思。 金門與吳稚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稚暉銅像、吳公亭、稚暉書屋因他老人家而設,亭之四週砌有白欄杆圍牆,滿植花木細草,植樹蒔花,闢廣場、築圓環、林木蓊鬱、光景清幽、天風海濤,極雄麗蒼茫之象,已成為金門重要勝蹟之一,來亭遊人,多在像前瞻仰默悼,並留詩詞誌懷。 碧波浩瀚,綠水泱泱,先生之高風碩德,從此永垂千古,「南海有幸藏忠骨」此稚暉先生與金門的特殊淵源,甚具歷史意義。願先生之英靈永佑金門萬世太平,與金門同在並垂不朽。 先生遺囑 歸葬南海 先生來台染有勝胱石之症,屢治無效,後住入台大醫院,至民國四十二年十月三十日下午,竟遽然逝世,享年八十有九歲。先生生前則自預立遺囑,其原文如下: 「○○年○月○日奉總統令總統府資政○○○遺囑火化於中華民國○○年○月○日,骨灰由海艇國葬於中華民國南海,此令。 用百元僱一漁艇,張旗曰國葬艇,即所謂骨灰由海艇國葬矣。 骨灰置一小瓦器,用繩密繫之。 若推墜此器于海時,僱四樂工大奏國樂(……),尤副國葬之實○……才合火化海葬之意。 四十年九月二十七日天明時候」 (見民國四十二年十二月一日台灣新生報) 國家治喪 先生殊榮 民國四十二年十月三十日下午十一時二十八分(中原標準時間)當先生彌留時,蔣主任經國肅立先生病榻前,手扶床架,表情嚴肅。陳洪負責報時,蔣主任經國宣布先生逝世時間。關於治喪,張道藩徵詢親屬意見,究由親屬抑國家治喪,陳洪代表親屬發言,謂:「先生嫡系親屬皆不在台,先生盡瘁黨國,至死方已,自宜由國家治喪。親屬絕無異議。」張道藩率領先生友好暨親屬數十人向遺靈行三鞠躬禮致哀。再與張其昀、王世杰等旋至休息室商討治喪發布新聞事宜。並由沈昌煥發布新聞。由張其昀拆封遺囑。先生遺囑內容,所講雖為家事,但富有教育意義。先生將抵台以後數年來之收入,包括薪津,蔣總統中正贈與之醫藥費、鬻書潤例諸款,除去開支,所有剩餘,存在第四信用合作社全為倒賑。先生在結賑時寫上「恰當」兩字。至遺囑後之少數收入,先生分別贈給指定清寒親戚。並在遺囑上寫了一句「生不帶來,死乃支配,可恥。」三十一日晨一時,張其昀、王世杰、張道藩、蔣經國、何應欽、朱家驊、蔣鼎文、洪蘭友、李中襄、沈昌煥、羅家倫、錢大鈞、錢思亮等商定,由先生親友分在醫院病房守靈,每批三人,每次守靈二小時,至三十一日晚十二時為止。其名單如下:陳洪、張壽賢、諶忠幹、朱家驊、衡權、李中襄、羅霞天、余井塘、葉秀峰、姚大海、王秉鈞、狄膺、何應欽、錢大鈞、桂永清、羅家倫、谷鳳翔、周宏濤、張道藩、洪蘭友、張其昀、陳雪屏、錢思亮、沈昌煥。 十月三十一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舉行第六十六次會議,決定成立治喪委員會,主持一切事宜。以全體中央評議委員:于右任、鈕永建、丁惟汾、王寵惠、鄒魯、吳忠信、閻錫山、李煜瀛、張群、吳鐵城、何應欽、鄧家彥、陳濟棠、朱家驊、馬超俊、張厲生、王世杰、何成濬、賈景德、時子周、章嘉、蔣宋美齡、雲竹亭、戴愧生、蔣夢麟、徐永昌、薛岳、胡宗南、黃杰、狄膺、羅奇、張默君、錢公來、鄺瑤普、桂永清、萬耀煌、堯樂博士、俞飛鵬、洪蘭友、謝冠生、葉公超、嚴家淦、田炯錦、田崑山、蕭吉珊、王宗山與全體中央委員陳誠、蔣經國、張其昀、周至柔、谷正綱、鄭彥棻、吳國楨、陳雪屏、彭孟緝、郭寄嶠、孫立人、沈昌煥、上官業佑、袁守謙、張道藩、王叔銘、俞鴻鈞、倪文亞、陶希聖、唐縱、石覺、黃季陸、黃朝琴、黃少谷、胡璉、楊爾瑛、王星舟、張子田、蔣賜福、吳化鵬、陳逸雲、梅友卓及候補中央委員鄭介民、馬紀壯、黃鎮球、毛人鳳、陶一珊、谷鳳翔、羅家倫、李彌、馬呈祥、劉聖斌、孫桂籍、李永新、張希文、陳甘亨、林天祥、蔡功南等為治喪委員。並推于右任為主任委員。陳誠、王世杰、張其昀為副主任委員。洪蘭友為總幹事。蔣經國(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為副總幹事,料理喪事。並由全體委員分組,以三小時為一班日以繼夜,輪值守靈。此為 國父以後,享有此項殊榮之第一人。先生遺體,經台大附屬醫院施行防腐手術,易服藍袍黑馬掛,白襪布鞋,安放病房。十一月一日晨由張其昀、洪蘭友等陪同移靈至貴陽街實踐堂。移靈時不用儀仗,臺大附屬醫院所設護理學校全體學生,穿制服列隊恭送。是日上午九時起至下午六時止,聽各界自由瞻仰遺容。特別護士李文如、朱定金兩女士仍照平時侍病形狀,在旁守護。二日上午九時舉行大殮,國民黨推于右任、王寵惠、張群、吳忠信四人,以綴製黨旗覆蓋靈柩之上,由蔣總統中正主祭,張道藩讀祭文,並題匾輓曰:「痛失師表」。祭奠者,有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暨各機關及公私團體一百四十餘單位公祭。親屬如:陳洪夫婦、陳凌海夫婦、蔣道輿兄弟、陳子寬、儲福興、浦士英、馮熙、吳則中、馬光啟等在旁陪祭還禮。三日,遵先生遺囑,舉行火化。四日,治喪委員會代表蔣經國、洪蘭友、及親屬陳洪、馬光啟、陳凌海等數人,親往舒蘭街火葬場,由治喪委員會代表蔣經國及陳洪檢取未完全焚化之牙床及碎骨等,盛於香沙木製之小匣內,上鑄青天白日黨徽,前面雕刻「吳公稚暉之靈骨」,後面則署出生與逝世之年月。該字係由狄膺囑表侄陳凌海所書,以凌海行書,幾與先生可以亂真也。靈骨暫厝圓山忠烈祠。先生遺命葬於南海。嗣恐骨匣過輕,不適於海葬,為增加骨匣重量,將在骨匣外另加白水泥鋼筋盒。該盒正面亦書「吳公稚暉靈骨」,此六字則為洪蘭友囑陳凌海用模擬先生之行書所寫者。 先生靈骨 專機護送 十二月一日晨,由洪蘭友、張劍鳴,及先生親屬陳洪、馮熙、馬光啟、陳凌海、吳晉等數人至圓山忠烈祠恭奉靈骨往松山軍用機場。當時在場送靈者,有五院院長陳誠、于右任、王寵惠、賈景德、張道藩、何應欽、張群、吳忠信、朱家驊等百餘人。于右任於領導行禮後,致告別辭曰:「今日遵奉先生遺命,葬先生於南海,願先生骨灰化為百千億之祖國精神,拯救百千億受苦受難之同胞。」旋由代表蔣經國、張其昀、狄膺、陳洪、馮熙、馬光啟、吳則中等護送,乘忠勇號軍用專機,空運金門。當啟靈時,松山機場人山人海,大家莫不哀悼,痛失國師。 金門迎靈 天地含悲 是日,金門天氣陰霾,風砂撲面,上午九時五十分,專載先生骨灰軍機降落在金門機場,守在機場的大群迎靈人員,心情都是何等的沉重,奉靈官前金門縣長張超首先登機,敬謹奉靈下機,端立機場正中,十六名武裝憲兵高舉四面巨幅黨國旗,倚立四週,機場全體肅立,樂隊奏哀樂,全體人員向靈櫬行三鞠禮,儀式完後,迎靈行列則徐徐向太武山公墓進發。 隆重公祭 莊嚴肅穆 十時三十分,迎靈入太武山忠烈祠,金門各界舉行公祭,由胡司令官主祭,全島軍民代表三千餘人參加,莊嚴肅穆,先生靈骨正中供奉,主祭官上香獻花後,王守仁上校恭讀祭文,全體軍民行三鞠躬禮,中委張其昀繼則致詞,報告先生之精神,及遺囑將骨灰海葬南海之意義,他並指出:「………吳先生遺囑海葬,是海誓山盟的意思。他壯懷激烈,要捲起太平洋上的新潮,遺願神州大陸的重光。」語極哀壯。 (上)
-
●長篇小說連載歹命人生
婉玉和志宏儘管要溫習功課、準備初中入學考試,但清晨則依然要到鎮上的雜貨店幫忙,回家後又有做不完的家事和農事,真正能靜下心來讀點書的,只有在晚餐過後。 經常地,可以見到姐弟倆,在一盞微弱的「土油燈仔」映照下,聚精會神地溫習功課。然而,或許早上必須早起,工作又太疲累,不一會,志宏就趴在桌上睡著了。有時,任憑婉玉怎麼叫、怎麼搖,都無法讓他提起精神重溫課業。 美枝眼看孩子如此的疲憊,實在也不忍心責罵他。總是說: 「志宏『愛睏』去『眠床』睏;婉玉妳也不要讀太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儘管對志宏有些無奈,但對婉玉則充滿著無比的信心。雖然她不識字,卻也知道讀書除了必須自己努力外,天份也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能兩者相輔相成,讀來勢必駕輕就熟、輕鬆愉快,婉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從啟蒙到現在,功課一直名列前茅,幾乎不必她督促和操心,若與志宏相較,簡直是兩種不同的典型。 對於這兩個可憐的孩子,美枝迄今未曾偏袒過任何人,即使兩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但同是她拉拔長大的,也同樣是她往後的依靠。婉玉比志宏懂事已是不爭的事實,婉玉比志宏聰穎也是母庸置疑的,如果今年的初中入學考試,婉玉金榜題名而志宏則名落孫山,她的內心也絕對不會有不平衡的跡象存在著。誰能考上誰就有書讀,更是她的堅持;如果兩人能同時考上更好,萬一有人落榜,該怪的是他們自己,相信不會有人來怪她的。美枝內心也相當地清楚,她對婉玉的信心,遠遠地超過志宏。 考試那天清晨,他們依舊在鎮上的雜貨店幫忙。頭家娘特別煮了兩碗麵給他們吃,麵中除了有蝦米外,上面還有好幾塊用蔥頭和花生油一起爆香的五花肉,而且還灑了一點翠綠色的蔥花,真是色香味俱全。吃完麵,頭家竟然每人給他們十塊錢零用金,並要他們提早到車站等車,以免過於倉卒。姐弟倆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對於頭家夫婦的恩德,他們會永遠銘記在心頭的。
-
海若有情
杜台和思前想後,像將被遣返的小孩,母親已經下逐客令,他感到孤單而可憐,最後竟然嚎啕大哭。杜恆抱住了他,為他拭淚、擤鼻涕,他說將來台和回屏東時,爸爸會陪伴他一同回去,幫他揹著書包和玩具。 「你還回來麼?」孩子問他。 「我到萬隴國小當校工,陪你上學。」 「校工幹什麼事情?」 「掃地、打鐘、勸阻學生不吃零食、不准外面閒雜小販進學校……」 「媽媽到學校看我,你叫不叫她進去?」 「不准進校門。只許站在門口,跟同學會面三分鐘。」 杜台和聽了父親的話,噗哧一聲笑了! 三 雖然杜恆和卓金花都是體育教師,但是在中學生的心目中,卓金花名氣大,具有明星形象資源,許多學校都想利用明星形象來提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童沐天做校長,他重視教育質量與科研水平,對於台灣教育界的「追星」風氣,嗤之以鼻,看作旁門左道。卓金花曾是台灣運動會的「明星」,青年學生歡迎她、崇拜她,學校進來了明星,迅速地傳播開來。客觀地說,這對於一般體育教師是不公平的。 這絕不是說一般教師比運動員出身的明星高明,而是因為分工不同,「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作家當不好文學教授,體育明星當不好體育教師。雖然卓金花受過體育專業教育,但是她不能因為做過運動明星而疏忽了本身的教師責任。 卓金花報到時,童校長就直截告訴了她。金花是一個質樸實在的女青年,她虛心接受童校長的指示,決心做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 童校長不肯接受杜恆教國文的意願,乃是基於愛護他的心理。過去的「安屏二號專案」,雖是一件烏龍案件,但對杜恆的事業有一定的影響。他不知道,童沐天卻心知肚明。杜恆教體育駕輕就熟,經驗豐富,而且不會惹出政治風波,夫婦二人互助合作,把學校運動風氣造成蓬勃現象。那將是指日可待的事。
-
●浯江詩選 重返泉州海上絲路之旅
莫非躍身禹門的鯉魚 才能成為人中之龍 那大海的故鄉 揚起風帆破浪去吧 走了生命無盡頭的水路 成了泉州繁華市井的滄海桑田故事 我從海上金門 航向圍頭灣 深滬灣 到達泉州灣內的市舶司古街道 南樂迎風歡送 老榕揖手笑問 客倌是歸航 還是準備落番呢 我回首 忽然看到難以忘懷的一景 纏頭赤腳半番商 大舶高牆多海寶 衷心祝願討海的拼搏者 順風相送 大丈夫志在四方 好男兒迎向海洋 探險尋寶去吧
-
●民宿365 九份記憶
記得是一個下雨有點涼的夜晚,你來電問我有房間嗎?今年暑假八月初吧,我那時剛好跟朋友用完餐正要回家,對啊那天是父親節,你說你在歐厝,想要住民宿,對於這樣的突然我本有點猶豫,你接著說你是一個父親帶著三個小孩,引起了我的一點惻隱之心,於是答應去歐厝接你們,心裡倒是想著怎麼現在才在找房間呢?可能家裡臨時住不下?訪友或著回鄉之類的。 隔天早晨,我看你在院子裡赤著腳,閒散待著,又看你跟小朋友打籃球,騎腳踏車,我們漸漸聊了起來,原來你在九份買了間老房子用兩年的時間親自當木匠、水電工,佈置了你們的民宿,你腆靦的說著,說你不會經營,都交給太太經營,你也畫畫,無意中我想到前不久看到的書「民宿、夢想、家」,才跟你提起有介紹九份民宿,你居然說封面就是你們家的照片,我忙去找出書來,好有創意的民宿,原來你們這麼用心的用雙手建構自己的夢想,你說房子買來的時候只有兩面牆?很難想像眼前美麗的家之前的斑駁景象,你有著道地金門人的樣子,樸實無華,我翻著書當下決定用這次住宿跟你交換未來造訪你的民宿,你笑笑說歡迎啊,一定要來,當然,我一定要去拜訪的。 這次,趁著北上探望母親,我終於可以如願去拜訪你們的家,雖然台北溼冷的天氣又下著雨我很不喜歡,卻擋不住我圓夢的心,九份我可是來過許多遍,以前帶著遊覽車的客人上九份,有過一次五台車的紀錄,周日還要教他們如何換搭公車,車上總是說起悲情城市、九份的九戶人家故事、黃金博物館,有一次還請我的星座老師在車上對高中同學說星座,我喜歡試探不同的旅遊模式。我最喜歡帶著他們走豎崎路的石階,一戶戶的老房子,彎彎拐拐有點像我成長的金門老家南門,加上好吃的阿柑姨芋圓、木屐、唐裝、牛肉麵、魚丸、童玩、紅糟肉丸,彷彿所有穿的玩的一到九份就像在地土生土長似的不突兀,老街的人氣沒有甚麼是不能賣的。往往是看完九份就安排走宜蘭的三天二夜行程,或是當天來回台中的一日遊,九份的遊憩資源算是豐富,地理條件上也是東北部行程的中繼站,來九份對我來說既是工作也是遊樂。可是,今天,我造訪九份,是為了我自己,我以一個同鄉的心情來見見朋友,走在石階上,不斷湧出的雨水順著石階流向我,淋溼了我的褲管,我也嚐試以一個閒散旅者的心情,體會對民宿主人的渴求與對民宿景觀的企盼,九份民宿算是發展得很早,民國七十年代民宿崛起除了最早的墾丁之外就是九份民宿了,所以我多少也有摻雜一點取經者的心情。 見到你們夫婦一股熟悉溫暖之情湧現,你們一樣的樸實熱情,進入了「九份記憶」,我的心是欣喜的,從玄關到屋內、樓上的漂流木、木床、木椅、手工燈具、山城民居復古況味、一進來心就安頓了,你們熱情的泡茶、烤餅乾、聊天,其實我好想趕你們走,我好想細細體會每個角落的巧思,好想學學主人的復古經營理念,我一再暗示你們去忙沒關係不用陪我們,你們卻好像把時間空出來了,就像老友般親切的敘舊交換想法,外面的風雨強而未歇,你又帶我們去看另一棟在金瓜石的民宿,漂流木自然的銜接二樓,你放了義大利男高音的DVD,配合著大螢幕與音響,隔絕了外面的風雨,在地處偏僻的民宿有著另一項電影主題,貼心的安撫旅者的心,同樣是一次只接一組客人的堅持,你們讓旅者有家的溫馨,不被打擾的安適,任誰進得門來早已忘了外面的紛擾,身心安頓的不想出門了。 沒有星星的夜晚,伴隨著瀟瀟的風雨聲,窗外黑色的斜屋頂,滴滴答答伴著蔡琴的歌聲,我隨手拿起一本「半農半X」,書上說要過以自己為主角的生活,所謂半農就是盡量可以自耕自足的種些蔬果,遠離農藥,過簡樸少欲的生活,不為生活忙忙碌碌,而半X卻是要以上天付予個人的才能、所知所學、服務社會貢獻社會,融合著生活與理想積極面對生命的態度,我想這真是幸福人生最好的模式了,你這位民宿主人可以說是很接近這種型態了。清晨,我在風雨聲中醒來,推開窗廉,屋外一片灰黑白的山與海,像是隨性一揮的潑墨山水,白的推向灰,灰的暈向黑,飄飄渺渺,靜止而安靜,我坐在木板床上,啃著饅頭,一杯熱的七葉膽茶,我明白了主人的心思,呼應著桌上好幾本美麗的留言簿,記得你說有些旅者一來再來,我也在內心想著,這是我在九份的家。 離去的時候,我將金門茶點擺在玄關桌上,我用金門的味道跟你交換九份記憶,你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最後只留下記憶,所以要盡其可能創造一些深刻美好的記憶,所以你們的民宿就用了「九份記憶」,該傳達的該領悟的都在這房子之中了,雖然聽說九份有100多家民宿,我想我的記憶只留在這裡,關上金門式的木門,我將鑰匙往縫裡丟的時候,猶豫了好幾秒,好捨不得走喔,踏下一階階的石階,我心裡告訴自己,我將有約,不管多久,我將再來「九份記憶」,因為在我心裡我的另一個家在九份。
-
一根草一點露
最近參加了好幾個親子座談會,發現父母有個共同的困惑就是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小時候還叫得動,越大越抗命,講不聽,叫不理,我行我素,令父母很頭大。有個父母甚至說譬如當初不生、當初不養,可見父母的挫折感。造成這種行為的因素很多,每個家庭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孩子對父母失去了尊敬。這個尊敬不是決定於財富和權力。很多有錢有勢人家的孩子對父母講話一樣的不禮貌,目前政府有位閣員就管不動他的孩子,更有一個董事長說:我在職場呼風喚雨,每一個人都聽我的,只有我的孩子不聽我的,談到他的孩子,老淚縱橫。對還不知世道艱難的孩子來說,金錢真的不及父母的陪伴和關心來的重要,一個尊敬父母的孩子是不敢對父母行為放肆的,一個溝通良好的家庭是不會有青春風暴期的。 我們常在醫院中,看到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不分晝夜的照顧父母,一下班,飯都來不及吃,就先到醫院來探望父母,倒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很少出現,都是菲傭或特別護士在看顧。我父親住院時,隔壁床是個賣肉的屠夫,他的子女天天來陪伴,不因父親的職業而感到羞恥,反而感念父親摸黑起床上工讓他們都完成了大學教育。孩子說他父親童叟無欺,從不偷斤減兩,所以賣了三十年豬肉,生意很好,現在是因為洗腎來住院,住院時還掛念市場的流浪貓,因為肉舖多少有些剩餘的肉屑,常去餵那些可憐的貓,「一根草一點露」,貓也是一個生命。父親平常的行為令孩子看到父親的為人和愛心,職業本來無貴賤,只要行的正、坐的端,孩子一樣尊敬你。 美國最近有篇報告發現領社會救濟金的單親母親出去上班工作後,她的孩子功課反而更好。這點完全出乎研究者的意料之外。美國法律規定救濟金不可領超過五年,並且必須以工代賬,接受救濟者得去外面做工。一開始時,有人反對,擔心孩子無人照顧會變壞,想不到這個研究追縱了2402個單親媽媽三年之後,發現10~14歲的孩子不但沒有受到母親外出工作的影響,成績反而變好(2402是很大的樣本群,在統計學上樣本群越大,可信度越高),研究發現他們原來的焦慮、沮喪的症狀減少很多,喝酒和吸毒的比例下降。 經濟的改善本會改善孩子的成績,研究者發現母親出外工作,使家庭收入增加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是最主要原因還是工作帶來了自尊,使孩子在同儕間抬的起頭來,自尊帶來自愛,行為因而得到改善。很多人不了解校園文化的殘忍性,一個老師告訴我,最近景氣不好,有一個孩子的父親失業交不出午餐費,但是他還是允許她吃午餐,這個孩子去拿飯菜時,有個同學大喊「老師,她沒有交錢,不可以吃我們的飯」,女孩子當場哭起來。孩子不懂事,說話不知輕重,常說出非常傷人的話來,使領社會救濟金的孩子因自卑而自暴自棄。因此,研究者認為自尊是自愛的先決條件,這兩者都是成績上揚的主要原因。 同時母親的辛苦工作也使孩子感恩,願意好好讀書以報答母親早起晚睡的辛勞。研究也發現職場的要求使得母親衣著整潔、行為檢點,談吐得體,這些都改善孩子對母親的觀念,增加親子之間的敬意。孔子說「不敬何以別乎」,「敬」真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一環,夫妻如果能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就不會吵架。教育整個歷程說穿了就是教孩子如何獲得別人的尊敬-從品德上、知識上、做人上得到別人的尊敬,能做到這一步,這個孩子的教育就成功了。 在現代,要贏得孩子的尊敬,除了自己的言行要一致之外,還必須跟孩子同步成長才行。現在新資訊大量湧出,如果不是一直進修,很快就會與時代脫節,有位母親跟我哭訴說每次她給孩子任何忠告,都會被孩子頂回來「你不懂啦!」。其實父母不是要變成什麼萬事通,而是一定要多看書、跟得上時代,始終保持你在孩子心目中領先二十年的距離。著名心理學貝露姬(Ursula Bellugi)在她父親八十歲生日時說「小時候覺得父親是神,什麼都懂,長大後發現他原來是人,不過他是個什麼都懂的人,到現在還是領先我」。做父親能讓孩子這樣的服氣,孩子跟他講話的口氣自然就客氣有禮貌了。 古人說「家和萬事興」,家應該是個溫暖的窩,不應該是大眼瞪小眼的地方,古人又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謝絕外面的應酬,回家陪孩子吃飯,欣賞他的長處,改正他的短處,好好把他教養長大,他自然會用孝順來回報你,等你老了,需要他陪伴時,他會把你當年陪伴他的時間,加利息還給你,這時你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了。
-
留白
答答的馬蹄聲後………您帶著笑容走了 在您文學與藝術深情之步履 柔化了競技場的跑道 迎向浯江溪的朝陽 環抱太武山的 兒女 2007.10.12 為您 我留住 空白的底片 如沒有彩墨的形體 似落幕後平靜的舞台 那是您………叮嚀於我的………留白 註:2007.10.12探望楊媽輝老師於亞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