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我當年涉及的匪諜案,大家都知道是冤案,所以我是相當坦然的。倒是春蘭討契兄、偷生囝的不恥行為,至今仍然留在老一輩村人的記憶裡,從他們異樣的眼光中,我能感受到。所以每一想起或是在路上遇見那個袂見笑的臭查某,我就是一肚子火,只好朝地上吐一口臭瀾來消消氣。」 「事情已過去那麼久了,就不要有那些如同三歲小孩的動作,而且她和張老師生的兒子海建,現在『好名好聲』在美國留學,也是政府培養的人才之一,將來一定有前途。你以後就不要罵人家的母親是臭查某,萬一將來不小心被他聽到,勢必會讓人家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況且海建這個孩子,他不也叫你阿爸嗎?你不也疼愛有加嗎?所以我必須提醒你,以後不要罵人家是臭查某。」勝國仔開導他說。(一九○)
-
績優志工參訪
108年10月16日至18日金門縣政府社會處舉辦績優志工參訪團前往好山好水好秀麗的蘭陽平原。難得機緣,志工好友齊聚一堂,攜手向前,觀賞別人的智慧,學習別人的長處,帶回仙丹妙藥分享大家,增強樂觀和積極的心態,讓處處充滿正能量,融入平凡生活中。 參訪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第一映入眼簾的是,新鮮有趣的鐵牛力阿卡,50年前農業器具,負責插秧播種的機械,還有專載地瓜、芋頭、稻穗等沉重農作物的力阿卡。50年後,舊機械新合併,資源再利用,兩者合一,變成簡易交通工具,一車容納6人,聲勢浩大的鐵牛力阿卡,噗噗噗的車聲,緩緩前進。沿途,迷魂似的野薑花,淡淡幽香,深綠撩人的三星蔥隨風搖曳,頻頻相迎,分布遼闊的田野,稻田裡的稻穗與筊白筍讓您傻傻分不清楚。歇息處的文物館,誘人的咖啡香、小魚乾、筍乾、蘿蔔乾、手工豆腐乳、黃橙橙的芭蕉、白嫩嫩的筊白筍……,應有盡有,自由選購。 內城社區的產業服務區內,國小廢棄舊址新利用,名為不老學校。教室當示範教學區,如各類糕餅製作、各類藝術畫畫、插花等等。阿公阿嬤甘仔店生機蓬勃,不老泡茶坊熱鬧非凡。午後陽光溫暖,操場上、池塘邊是阿公阿嬤休閒聊天好地方。深深感覺大家對社區的盡心盡力,令人感動。 參訪宜蘭縣三星鄉尾塹社區,蜿蜒的河邊,河水潺潺,兩邊微凸的小山坡,佈滿綠意盎然的植披,平日、假日是社區民眾散步、郊遊、烤肉團聚好去處。如今已轉型高爾夫球場,平整柔軟的草皮,青蔥翠綠,欣欣向榮。從架網,布置練習場,瞄準小白球,體驗揮桿和一桿進洞的樂趣,熟悉規則,逐步規劃,初辦聯誼賽,再辦進階賽,累積經驗與成效再擴充國際邀請賽。一步一腳印,築夢踏實,活絡周邊的商圈,興建民宿,開闢果園和遊樂設施,讓比賽、休憩、住宿一體成形。感佩社區民眾的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切為興盛社區而努力。 參訪宜蘭縣頭城鎮新建社區,大串的鞭炮熱烈迎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舞動的土風舞社,活耀的我們紛紛加入,一起與快樂共舞。共餐食堂,燈光齊亮,整潔溫馨,食物種類豐富,葷素均衡,溢出的香味,瀰漫感動。整個活動中心活力十足,像辦喜事,親切的笑容,掀起快樂的每一天。 參訪宜蘭縣名聞遐邇的龜山島,是台灣東北角神奇的地標。深藍的大海中,趴著一隻神龜,龜首朝向東方,陽光照射,金碧輝煌,散發獨特的貴氣,守護著天下蒼生。 登上船後,扣緊紅橙橙的救生衣,多了一層保護,神情泰然,意氣風發。正想乘風破浪,顯現唯我獨尊的神氣,然,秋風乍起,東北季風悄悄跟上,船隻跳躍在驚心動魄的大海中,如斷了線的風箏,抓不住源頭,隨風飄盪,嚇得我臉色蒼白,不知所措。失控的胃腸,上下翻攪左右晃動,緊緊捏住塑膠袋是唯一的依靠。不知誰帶頭「哇」的一聲,不多時,此起彼落,幾乎個個中箭落馬,異味橫掃,慘不忍睹(驚覺口罩帶了沒)!突然,一陣尖叫,攝住剛剛的不適,猛一抬頭,晶瑩剔透的小海豚,輕身搖滾,以巴蕾舞姿,跳躍翻轉,驚鴻一瞥的畫面,真實又神奇,雖然只是片刻,卻留下永恆的記憶。回程,心神平穩,面對大海,偷偷把笑容掛回臉上! 老天恩賜每個地方都是最優渥的資源,因此,每個地方都是地靈人傑的好風水,走遍天涯海角,各有所長,我們羨慕別人,別人也羨慕我們! (稿費贈金門縣家扶中心)
-
明代馮夢龍的荊軻軼事
明代馮夢龍(一五七四~一六四六)在《喻世明言》第七卷〈羊角哀捨命全交〉,記載一個關於荊軻鬼魂的故事,藉此彰顯左伯桃、羊角哀兩人的交情。 故事原典是西漢劉向《烈士傳》:「六國時,羊角哀與左伯桃為友,聞楚王賢、俱往仕,至梁山、逢雪、糧盡,度不兩全,遂並糧與角哀。角哀至楚,楚用為上卿,後來收葬伯桃。」馮夢龍演繹這段原典:故事起始是兩人原本計劃一同前往南方求仕,半路遇到風雪甚大,而且都沒有人家投宿。兩人恐怕都會凍死、餓死在途中。左伯桃就把身上的衣服與糧食都留給羊角哀,自己則死在一株枯桑之下。幾經辛苦,羊角哀來到楚國,首陳十策涉及當時急務政事。楚元王便拜羊角哀為中大夫,賞賜黃金百兩、彩緞百疋,羊角哀就告假回去安葬左伯桃。之後的發展則完全超出《烈士傳》的記載,出現荊軻的身影。 沒想到左伯桃因為墳地與荊軻墓相近,惹得荊軻鬼魂不悅,無論怎麼做都無法平息紛爭,況且高漸離的鬼魂也在一旁協助荊軻。即使羊角哀想要毀掉荊軻廟宇,也同樣會被村人阻止。最終羊角哀沒有辦法了,決定拚了自己的一條老命,拿起佩劍自刎而死,屍體就埋在左伯桃的墓側。合兩鬼之力,大戰荊軻、高漸離,結果成功擊垮荊軻,讓荊軻墓整個毀壞。 馮夢龍〈羊角哀舍命全交〉就是講述這兩人,「兄弟如此,夫復何求」的故事。只不過,對抗殘暴秦王的荊軻,死後竟然變成大反派,烈士高漸離竟然也同樣變成幫兇,這個形象不太符合一般人的認識與評價。可謂跨越時空,組合不同的故事,展現新意(荊軻生存在戰國末年,時代其實反而較晚)。答案或許在該文的一段話:「汝乃燕邦一匹夫,受燕太子奉養,名姬重寶,儘汝受用。不思良策以負重托,入秦行事,喪身誤國。卻來此處驚惑鄉民,而求祭祀!」指責荊軻受到燕太子的奉養,卻沒有思考出一條良策來扭轉當時即將亡國的局面,使用刺殺的方式意圖報恩,依然失敗告終。另外,還有一句:「吾兄左伯桃,當代名儒,仁義廉潔之士,汝安敢逼之?」跟荊軻相比較,左伯桃起碼是當代名儒,德行甚高。重文輕武,文人看不起刺殺的行為,應該與漢族士大夫的調性偏於陰柔相關。 羊角哀為了報答兄弟的恩情,為了完成兄弟交付的請託,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使自已以鬼魂的身分完成任務。用一命,報恩一命。對照組方面,荊軻卻刺秦失敗、燕太子之後也被殺害。前者圓滿,後者不圓滿。一高一低,優劣明顯。 人與人之間那份真誠的情意,在〈羊角哀舍命全交〉彰顯無遺。讀者不妨回顧思考,這一切值得嗎?付出生命值得嗎?從經濟理性來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左伯桃竟然甘願放棄自己的生命,目的是要成就自己朋友的偉業,似乎不值得。羊角哀為了報恩,甘願付出一切與荊軻、高漸離的鬼魂對抗,似乎也不值得。可是文學作品彰顯的正是一種價值感,一種「捨生取義」的崇高感,一種隱藏在人們流淌的熱血裡,現實生活中卻極其稀少的精神價值。「捨生取義」值不值得,或許只有當事人能夠做出評斷吧!更何況,值不值得的問法,本身預設了一切都能夠放置在天秤上衡量。這樣的預設到底合不合理,恐怕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
10願書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是普賢菩薩行願的代表。 普賢菩薩十大願是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希望一切眾生都要提起生命無限地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星雲大師銓釋普賢菩薩十大願:一、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二、稱讚如來─是語言的佈施;三、廣修供養─結緣的實踐;四、懺悔業障─是生活地反省;五、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六、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七、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八、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九、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十、普皆回向─是法界的平和。
-
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曾經以為人生註定單調 唯一能變的只是會繼續變老 突然之間妳的來到 無波的生命湧現高潮 妳的笑 妳的好 妳的溫柔 妳的美貌 深深將我纏繞 沒有妳的我毫無依靠 像隻孤鳥 貪心的我願望一向不少 如今只希望能與妳到老 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我要追妳到天涯海角 那裏能找到追妳的訣竅 知道的人請行行好 余誓以至誠用生命回報 讓我疼妳不要逃 不要跑 讓我解決妳的煩惱 一切都已不再重要 讓我陪妳到天荒地老 「易求無價寶 難得卿一笑 為求卿一笑 生命財產皆可拋」
-
畢業生
我已經畢業兩年多了……大學的我學會了一個人好好相處,很珍惜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學會了跟各種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相處,在這個城市成長了,也愛了。最後還是要離開,離開之後回想起所有的過程、不開心或著無助的夜晚,全都只是過程,所有的一切變成了-好。 不會再有一起在頂樓大哭還有吵架或著看星星聊天、抱怨著做很硬的報告老師很機車、在晚上的操場散步兼八卦、還有好多好多……。好的室友真的足夠回味一輩子,雖然搬出去後我們越來越少見面了……有些人後來還是錯過,這些日子無論多麼無奈難過難熬,憂鬱孤獨的夜晚和時刻。畢業那天的我們很開心很興奮,終於拿到了學分正式畢業!感覺一切真的落幕!我們努力過! 我很幸福也很幸運,遇到很棒的師長跟每個人。沒有人擅長告別,讓我好好地在腦海中畫上美麗的回憶。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鄉下人較保守,如果有出過社會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想法。即使有些兒女親家講的是門當戶對,但他們是嫁女兒與娶媳婦,挑選的應是一個勤奮務實又無不良嗜好的女婿,或是一個具有賢妻良母典型的媳婦,這樣對家才有實際上的幫助,而非拿人家的父母來作文章。就譬如海山的岳父母,他們就是看中海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青年,才願意把獨生女嫁給他,甚至把他辛苦打造的鐵工廠也交由他來經營。所以並沒有因為他的父親是被判過刑的匪諜,母親曾經討契兄,而拒絕這門親事。」勝國仔說。 「海山的岳父母不知有沒有後悔過,怎麼會把女兒嫁給這種家庭,讓他們顏面無光。」 「你顧好你自己就好,其他就不必胡思亂想。人家親家翁是有出過社會的人,不會看走眼。更何況麗姍孩子也生了,他們也當了外公外婆了,海山也把鐵工廠經營得有聲有色、賺了大錢,這種女婿打著燈籠也難找啊!說一句不客氣的話,他們高興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會後悔呢?」勝國仔說。(一八九)
-
仙履蘭
與女兒前往中興大學學生餐廳吃早餐,雖是假日,人潮卻是絡繹不絕,除了附近居民晨起來運動的,慕名前來交關有機農夫市集的蔬食愛好者,還有園藝學系因百週年校慶舉辦系列活動,各式蔬果園藝造景,新穎品種盆花切花,及乾燥花束手作活動,讓清幽校園到處充滿歡樂笑聲與藝術氣息。 我們順著作物科學大樓階梯拾級而上,兩旁的朱槿、麒麟花、聖誕紅和日日春,開得燦爛、爭奇鬥豔,眾花拱賓夾道歡迎,讓人左右掃視應接不暇。踏進大廳,目光立刻被黃澄澄大南瓜深深吸引住,我試著用手測量,竟然無法環抱交扣,真是超級巨瓜,好生佩服果農用心栽種技術。 轉身之後,突然一群昂首展臂、開口大笑的花卉植物正熱情看著我,瞧旁邊立牌上寫著「拖鞋蘭」,心裡不禁狐疑叨唸著:「這麼奇巧可愛的漂亮蘭花,怎麼會取名拖鞋呢?」 經在場服務的學生義工解說後,才明白原來是它的花朵唇瓣特化成囊袋狀,長得很像拖鞋似的,而其屬名Paphiopedilum,是由拉丁語paphos(美人)與pedilon(鞋子)結合而成,又稱「仙履蘭、淑女拖鞋」。聽到這兒,反倒讓我連結想起迪士尼動畫電影《仙履奇緣》,亦即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灰姑娘》,Cinderella與王子幸福擁舞,直到午夜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時,灰姑娘倉皇逃離皇宮留下一隻玻璃鞋……拖鞋蘭、仙履蘭,莫非就是Cinderella遺留人間的漂亮舞鞋? 據說原本仙履蘭種子發芽不易,造成無法像其他蘭花一樣快速繁殖,所以栽培並不普遍。但經過很多植物專家與園藝小農的努力培植,及台灣氣候生長環境條件適宜,現在已經頗具發展潛力。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裡,就利用無菌播種技術協助繁殖,而中興大學農學院也作了不少相關研究,都是為了保育此珍奇蘭花各盡一分心力。 了解這些訊息以後,讓我不禁肅然起敬。亮麗花卉背後,有著這麼多人努力付出的溫馨故事。仙履蘭,不但美,還美得令人感動。
-
落 日
每天,夕陽的餘暉灑落在兩岸的海域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生活在這個蕞爾小島,看過多少個年頭的落日餘暉了,從孩提到花甲,從煙硝到平靜。四季更迭,每天的落日依舊,不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爭名逐利,在落日餘暉下,每天上演著各種不同的戲碼。落日依舊,餘暉溫暖過多少萬物,沒有靈性的動物,不會對於每天落日帶走歲月的流逝而有所喟嘆。只有人類才會感受到歲月如流水,一去不再回。誠如唐朝詩人陳子昂在登幽州台時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人表達了人生有限而時空無限,歲月已逝而天地依舊的無奈和孤憤。詩人在巨大的天地之間感受到一種蒼茫之感,才會在「天地之悠悠」的無限下,備感人類生命的短暫,詩人的無奈與悲苦何嘗不是一種對於悠悠天地的喟嘆啊。 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對於悠悠天地,每一個人都是過客。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是霎那的,絕不是永恆的。既然,生命有限,云云眾生何以傾全力在追逐那虛有的名利上,過眼雲煙的富貴,卻讓世人迷失在無邊無垠的黑洞之中,而無法自拔。每一天人們不斷的上演著各種不同的戲碼,而落日依舊,餘暉依然璀璨。 悠悠大地,花開花落,四季更迭年復年; 人人萬代,潮起潮落,榮華富貴如雲煙。 已過花甲之年的我,一生奔波,遊歷於天南地北,高山大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裡,我依然墜落在塵世間的競逐遊戲之中,在葉尚未落之際,我又回到這個撫育我的家鄉,落日依舊,年長的歲月累積,讓我有足夠的智慧在夜深人靜或午夜夢迴之際,重新思考自己活著的目的及存在的意義。 無聊且離譜的319戲碼,讓我改變人生,離開了38年在繁華的都會生活,遠離這個滋潤我、蘊蓄我、成長我的都市叢林,回到母親的懷抱,遊走於故國河山。五年後,正值花甲之際,回到家鄉,鄉音不變,落日依舊。我在田園中看到油菜花海的美麗,也了解油菜花的屬性,俗稱油麻菜籽,民間以此比喻中國傳統觀念,女人的命運就如油麻菜籽,隨風而落,落在哪?就在哪落地生根。表示女人強韌的生命力就如同油麻菜籽,隨風落地而生的命運,任何環境都能適應。再者,農夫在農作物與農作物之間會種植的油菜花,是因為當油菜花開之後,將之成為肥料,以滋養土地,讓農作物得以豐收,這就是油菜花的宿命,田埂上一片片花海讓世人觀賞,美麗的花景留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就是油菜花偉大的精神,犧牲自己,在世時把最美麗的短暫無私地奉獻給世人,最後再成為養分,這不是天底下所有女人的寫照嗎? 半生從事觀光旅遊產業,晚年回到學校將知、常識授於學子們,禮貌、尊重、態度、誠信是我教學的圭臬。近十年的教學,兩岸桃李無數。 我也希望自己的生命如同夕陽將盡之際,將自己所知所學在觀光產業領域無私地奉獻自己,讓後學者有所助益,俟百年之後,學子們得以有一技之長,豐富他們的生命,或許這就是我存在的意義跟價值了。效法油菜花的精神,奉獻、犧牲,人生至此,夫復何求哉? 落日依舊,可對於我的生命,又少了一天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還能看到多少次的落日啊!人生將盡,當我再回首記憶的長廊,或許會遺憾情感無所依。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怎堪如此多情呢。 幾多愁,幾許惆,人生長恨水長東; 恨多情,無處寄,此生懷憾入夢中! 再看到落日,是否可以帶走我的惆悵呢? 再看到餘暉,是否可以撫慰我的情愫呢?
-
童年記憶
那是將近二十年前的往事,小時候很愛玩,也喜歡上課,所以記憶中老師總認為我是奇特的孩子,少有熱愛學習又愛玩的學生。因為視力受限得座第一排才能看見黑板上的粉筆字,儘管學習比同學們吃力仍樂在其中。記憶中的童年有很多的悲歡離合情景,畢業了鳳凰花開,新生來了又得面對新的學生,不過一年又一年,那是無憂無慮的童年。無憂無慮的童年搭著鬧哄哄的嘻笑遊戲聲,真令人懷念。 下課的那十分鐘,去逛個柑子店或在黑板樹下盪鞦韆,甚至玩著單槓、爬格子,每每放學回家,跑很快去麻煩媽媽洗滌沾滿污泥的運動褲或小學生制服褲。 童年記憶又讓我想起在那個學生數很少的森林小學哩,每個月擇日舉行的體育競賽,不是以班級為單位競賽,而是以全部打散而後分組的方式進行競賽。記得有參與過拔河,有次拔河而導致我的這一組倒地,被學長壓在下面的經驗是很不好受,可那是一種童年的趣味回憶。 而放學回家後,在家裡的童年記憶除了父母教我寫作業外,還有一些親子遊戲,如:摺紙教學,雙親會先做給我觀看,而後再由我自己做。摺紙摺什麼呢?有摺過青蛙、衣服、扇子、帆船、湯匙、掃把、畚斗、雨傘、東西南北、球等等,而至今記得如何摺的只剩下衣服、扇子、東西南北、帆船等。東西南北是五年級生的共同兒時記憶,還有教我製作紙張風車。有時會帶我與手足到公園放風箏,這些記憶畫面很清晰的留存在腦海寶庫裡。 童年有一首歌,大家很耳熟能詳,歌詞歡快,即使不記得歌詞,記著他的曲調,成為紀念童年的歌曲。每個人的童年不同記憶,但願無論任何記憶都是成為你、妳經歷風雨霜雪以後能回頭來細細回味,而不是平淡無奇又不能回味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