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人生如戲
印尼外海地震所引發的大海嘯,造成附近多個國家人民死傷慘重,據估計有近十萬人死於非命,悲慘際遇透過新聞媒體一再報導,真讓人不忍睟睹。 曾有部電影「明天過後」,是一部描寫大自然反撲的災難影片,其中有段大水席捲沖入城市的畫面頗扣人心弦,然而看過後總感覺不太真實,一直以為像這種災難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遠,它只是演戲而已,但沒想到在我們的真實世界真的發生了,而且情節活生生,真所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不管人們做了什麼,老天都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不但在看也在判。又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未報,只是時候未到」。最近幾年來,全球各地天災人禍頻傳,如以佛法的角度來說,發生了天災人禍都是有其因的。佛教講「有因就有果」,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因此有因一定有果。若以科學來印證,那就是受溫室效應影響,使得全球天候改變,天災因人禍而日漸頻繁。佛教勸人想消除天災人禍,就必須改正自己的心念,心不改,則天災人禍就不容易消除;科學家則警告世人,不要破壞自然,當心大自然反撲,這些種種警語,的確真的有其道理。 台灣近幾年來,可以說天災人禍不斷,不僅非旱即澇、颱風奇多,甚至土石流也司空見慣,這些現象造成的災難雖沒有印尼這次地震來得可怕,但前前後後也不知已奪走多少民眾保貴的生命,且早有人斷言是過度開發破壞自然,終自食惡果。 新聞報導,有預言家預言,未來全球還有很多重大災難會發生,聽來的確令人心驚,但我們也別太「杞人憂天」,雖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畢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只要我們行得正,少做破壞大自然的行為,相信災難就會離我們遠一點。
-
健康最重要
「不要把一生心血精華賣給公司,留給家人的卻是破銅爛鐵。」 這段話在網路世界中廣為流傳,我想,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的朋友大概都看過了。然而,看歸看,會有什麼樣的領悟,往往因人而異。就像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對老闆「死忠兼換帖」,所以往往打死不退的為公司賣命,最後贏得高薪與高職,確實是很有成就感,但隨著時間長流的遞嬗,一切都將成為過眼雲煙;只有留給家人的愛,一輩子都不會變質,你給他們一分,他們會回報你十分的愛。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觸,不過,看看我們的週遭,很多人就是這樣,總是工作第一、應酬第二,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甚至未婚的年輕男女,也許因為過於賣命的工作,而失去了許多結交男女朋友的時間和機會,而已婚的男女,亦常常忽略了家人的重要性,不要以為結了婚就是保証,殊不知現在離婚率這麼高,每五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呢! 也許,我們真的都該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我們這麼努力的工作,圖的是什麼?是為了改善目前的生活,讓家人過好日子呢?還是為了讓自己喜歡的人得到幸福而預先做好準備呢?如果都不是,而只是為了還卻人情,我們以為,人情大似債,要怎麼還法,還真沒有個準!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會抱怨,自己都已經這麼拚了,老闆還不滿意,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裡?身為局外人,有時候雖然是旁觀者清,但不論是對長官、對同事甚至朋友,處身夾縫,實在不宜說些什麼。不過,套用一位名人的說法:以健康為中心,瀟灑一點,糊塗一點,這不就得了! 又到了歲末年終,迎接新年,我們當然都有滿腔的熱血,希望能在自己的事業版圖上灑拚。但認清這樣的事實吧:「功勞是老闆的,錢財是子女的,官爵是一時的,只有身體是自己的。」無論如何,還是身體健康最重要!
-
反對機票調漲
歲末寒冬,一年將盡夜,又到了遊子即將返鄉春聚的時刻。每年此時,預訂春節返鄉機票,總是雷大雨小,宣傳虛晃兩招,電話就是屢撥不通,急得金門家長個個跳腳,憋了一肚子鳥氣;今又聞,航空機票要調漲了,大家莫不又是一陣錯愕,難道真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嗎?難道這真是離島的宿命嗎? 不、不,絕不!權益是爭取而來的。航空票價如果調漲有理,我們並不反對,畢竟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是,如果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吃定了我們非坐不可,假借不能令人信服理由,胡亂調漲一通,相信金門鄉親絕對不能忍受,一定會群起出來抗議啦!抗議! 首先,我們要問的是,台金空中航線,這一年來到底賺不賺錢?所謂「數字會說話」,如果公司賺錢,理應回饋地方,做好公益事業,形塑優良形象,這才是打造永續經營的宏觀之道,豈能「殺雞取卵」的以漲價拿小老百姓「開刀」,成為人人喊打過街「老鼠」,這是何等不智、不仁下下之策?還是收回吧! 退一步講,如果台金空中航線經營確實出點困境?那麼,第一該檢討的是,業者,您的經營、管理、組織是否有了問題?為何台金航空票價明顯高於國際票價,仍會陷入困境?為何團體票價仍要如此「超賤」的俗俗賣? 再說,政府也有職責照顧離島居民,採取獎勵或補貼政策,甚至更為開放政策,擴大小三通人貨中轉對象、金廈旅遊,把餅做大,大伙豈不都成贏家,何必小鼻小眼的專挑島民荷包,喊漲了事,這叫「以客為尊」嗎? 總之,我們更要籲請航空業者,眼光放遠,因為小三通正當紅,可別忘了,小三通不僅是海上走的,也可以是天上飛的,報載,春節台商包機,兩岸僵局難破?透過小三通的空中轉接,也是一個可行之道,假以時日,勢轉運移,打造金門成為兩岸航空轉運樞紐,咻!到上海,去廣州,赴北京,豈不快哉!這才是真正的有夢最美大餅,不是嗎?
-
好心乎雷親
不久前,朋友捎來「伊媚兒」,是從書刊上摘錄的小故事,敘述美國有一個年輕人到阿拉斯加打工,曾在山上聽到狼在哀嚎,循著聲音找到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方知是同事工餘兼捕獸販賣毛皮,但不幸在前一天突因病被直升機送下山;年輕人發現無法脫身的母狼在滴乳,想必育有小狼,若不及時營救,母狼與小狼統統會餓死。 可是,被夾住的母狼怒目獰牙,人靠近必將被咬傷,於是,他四處尋找,果然找到狼穴,迅速將一窩小狼抱到母狼跟前吃奶,並將自己有限的食物分給母狼,藉以幫牠維持生命,夜間還在附近紮營守護。 起初幾天,年輕人只要靠近餵食母狼,母狼仍獰牙舞爪防衛,直到第五天,尾巴才開始稍微搖擺,他暗忖已獲得母狼的信任,果然又過了三天,母狼終於讓他靠近鬆開捕獸夾,當母狼獲釋的那一刻,還舔了他的手,才帶著小狼走開,並頻頻回頭遠望。 本來,在我的腦海深處,總覺得一些劣根性較強的人,譬如是好賭的,或是喜歡說謊言而無信者,絕對是「一歲生根,百歲著老」惡性難改。因為,過去曾太雞婆,好心並沒好報,甚至還「好心乎雷親」,因而對週遭的人事物,抱持「事不關己,最好少理」,可是,自從讀過朋友捎來的「伊媚兒」,深覺連本性兇狠的野狼都能感化,何況人是「萬物之靈」,明禮義、知廉恥,所謂「精誠所至」,只要真誠相待,必能「頑石點頭」,於是,又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希望! 然而,塗鴉寫作三十年,自忖天資魯鈍、才疏學淺,不懂的事不敢碰觸,僅以身邊最熟悉的瑣事寫起,深信「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從未敢模仿或抄襲,然選舉前一篇由同仁提供其「五叔」的專題,早就完稿組版,卻延宕近十天才刊出,然數位拍照和文稿儲存時間,先後清清楚楚,竟有莫名之辯! 幸好,連日來電視和報紙新聞爭相報導台灣南投有一老婦人,被飼養的母狗咬死,想想自己終究還算幸運,心裡也就寬慰多了。
-
知福惜福
冬日的午后時分,和煦的冬陽,一片地光明照耀,靜靜謐謐地,給人溫暖、愉快的感覺。 「還可以穿?!一雙去買也要花六、七百元,為什麼不要。」孩子的運動鞋,才買來穿了不久,又壞了。不知道是現在的製鞋品質差,還是孩子的「腳神重」,一年總要穿壞兩、三雙的運動鞋,要花上一筆二、三千元的製鞋費。 記得,小的時候,腳穿的是「中國強」牌的運動鞋,品質好又耐穿,那個時候的經濟條件,可不比現在的好。現在的孩子,穿鞋子可挑剔的很,要自己喜歡的顏色,造型又要美,太矬的可不要。那個時代可沒得挑,買來一雙新的「中國強」牌運動鞋,總是十分愛惜著穿,一雙可以穿好久,即使有舊損,不會像現在的孩子就不穿了,真是幸福! 內人拿著尼龍線和針,先用鑽子扎一孔,然後一針一線,將裂開的地方縫合。此情此境,想起了三十餘年前,就讀國小的時候,有反共義士到學校演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過三年。」那是個苦難、勤儉的時代,不若現代的人,要追求時尚、名牌,穿個不久就不穿,再買新的,一點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惜的! 歲暮隆冬,新的一年又即將來到!隨著時輪的轉動,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國民所得提高,生活富庶、安康。過去的那種勤儉的美德,漸漸地不受重視,替之的是以奢華。在新的一年來時,大家能知福惜福,知足常樂。在此預先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
能者多勞?
一位在台灣工作的好友向我抱怨,對於自己老是被上司「委以重任」,忙得喘不過氣來,卻眼睜睜看著其他同事總是能「吃肥肥,裝槌槌」,輕鬆寫意還能博得長官肯定,大感委屈與不平。我想不出什麼適當的話來平撫他憤懣的心情,擠了半天只能迸出一句「能者多勞」,希望他能試著認為:因為上司認為你比別人能幹,所以比較放心交代你做事,也因此你得替他分擔多一些辛勞,也就表示你自己會比較累,但這是長官看得起你,是你的榮幸啊! 我心裡清楚得很,好友聽到我那句「安慰」的話,肯定不會比較好過。因為「能者多勞」的背後所隱藏的辛酸與無奈,只有那些被「拱」為「能者」的倒楣鬼才能體會。其實,好友的心情與遭遇,我早在學生時代就已領受。從小在頗有藝術天分的哥哥薰陶之下,我也磨練出一點美工技巧,每回選學藝股長,我總是在「眾望所歸」下「連選連任」,明知這是一種「總得有人受死」的推諉心態,並非表示自己是唯一的適任人選,但不擅拒絕的我,只能對於同學們「能者多勞」的安慰報以苦笑。例行的教室壁報製作,老師怕我一個人做太辛苦,總會再安排幾個同學幫我,但最後往往是從構思、繪製到佈置,又是我一人忙翻天,忍不住埋怨他們即便「不擅」美工設計,至少幫忙剪剪貼貼總可以吧?孰料得到的回應是「你辛苦繪製這些美工圖案,萬一我們剪壞、貼歪了,豈不是糟蹋了你的心血,倒不如你自己掌控,才能維持作品的水準呀!」聽來又是一番「能者多勞」的「好意」,於是被認為是「能者」的人活該被操死,好成全那些自認為是「不才者」吃飽閒閒還能有雅興說風涼話氣死人。 能者如果註定多勞,關鍵除了他們能,更因為他們願。面對特定的工作,具備相對應技能者多出些力自是應當,但若願做者就得宿命地把一切攬下,不願者即便具有更好才能也吝於稍作貢獻,對團隊是損失,對個人也失之公平。 在這個分工專業的社會裡,每個人都應是某方面的「能者」,做得來的試著多做一些,哪怕只是「綠葉」的角色,怕的是有人遇事就當白癡、裝無能,冷眼看他人忙得半死,一派輕鬆地丟出一句「能者多勞」暗示你看開一點,那才叫人氣結呢!
-
知福、惜緣
所謂「一死一生,乃見交情;一貧一富,乃見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說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的是重交情,有些只是重交態的表面功夫。古早我們常把朋友列為五倫之一,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這也說明朋友的重要性。又說:「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的確,好朋友難找,一個人如果常被別人拿來當朋友,足證他一定有其長處,反之,即使位高權重,如果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樣的人誰會認他做朋友?即使會有朋友,相信他周邊的人跟他也只是一種「交態」,絕對談不上「交情」。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自台返鄉,我要他幫我抬一台電腦回來,結果他把電腦當行李托運,我知道後臭罵他一頓,新電腦不會被摔壞嗎?他笑著兩手一攤:「體積太大抬不上飛機,機埸人員要我用托運的」,看他抬得滿頭大汗,事後輾轉知道他的小轎車也裝不下還向別人借廂型車載到機場,連超重的行李費也沒有向我提一句,像這樣夠交情的朋友,真讓人惜緣又點滴在心頭。 據悉,印度人平均壽命是五十八歲,國民每日平均所得一美元以下,乞丐成群結隊,很多人吃不飽,反觀國人,男性平均壽命七十九歲、女性八十二歲,尤其是生活在金門,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月有六千元以上的老人年金、全體縣民有免費公車可搭、小孩有免費營養午餐、家戶享有三節配酒賺取價差,這些種種,讓有緣住在金門的鄉親,怎能不知福、惜緣呢?尤其金門實在是個好地方,也是一個小地方,你的為人處事很容易傳千里,有些人所到之處很奇怪就是會被認為朋友來了,人人歡迎;也有些人到某些地方,被人認為是瘟神來了,人人迴避,避之唯恐不及,讓別人感覺如此這般,生又何歡呢?多交一些好朋友,相信會讓你的生活更踏實,畢竟懂得知福、惜緣才真是人生的真諦呀!
-
再夢小纏!
自從妳落籍金門,又那麼巧的和我同鎮而居,一把熊熊的愛苗便在我心中,日復一日的竄燒響叫,又日以繼夜的,像久旱逢甘霖的愛情,慢慢地凝成完美的曲線,我那原本如弧形的生命,因為有妳的加入,於是成了一個圓::::。 哈!我像是又在做夢了,夢裡,我還是如往常一般,歇斯底里的濫搞自己暗爽的詩情畫意;照舊,我又一廂情願的把小纏當做自己的真愛。雖然,這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可能有如老鄭所言,早已成了一個精神不正常的瑕疵品,但像我這樣的多情種,還是忍俊不住的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恣意妄為的把小纏輕憐蜜愛了一番! 夢裡,似真似幻,夢醒後,卻又是那麼的「余波」蕩漾,因著老鄭慘不忍睹的敗選,我深刻的感受到,友情已不再向老鄭靠攏,也因著選民徹徹底底的唾棄,老鄭的下場讓我很警惕,特別是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則笑話後,我忽然發現,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樣論調還是有點莫名其妙。 話說有一位英國紳士與法國女人同乘一個包廂,女人想引誘這個英國人,她脫衣躺下後就抱怨身上發冷。先生把自己的被子給了她,她還是不停地說冷。「我還能怎麼幫助你呢?」先生沮喪地問道。「我小時候媽媽總是用自己的身體給我取暖。」「小姐,這我就愛莫能助了。我總不能跳下火車去找你的媽媽吧?」 其實,這樣的男人也許不多見,但有了這樣的啟示後,我開始相信,善解風情的男人是好男人,但不解風情的男人更是好男人,於是,我決定活回自己,我試著浪子回頭,不再對小纏意淫,而那些來自友朋,對我無限的包容忠告,更讓我有自我救贖的機會。 雖然,小纏依然是那麼的可可動人,老鄭也早已成了過去,但為了徹頭徹尾的改變,重建自己好男人、好丈夫、好爸爸的形象,爾今爾後,不管小纏再怎麼近水樓台,我將如老僧入定一般,不再痴迷,也不敢再把她當做是老天的獻禮!
-
努力自己投資自己
坊間曾經掀起一股「樂透」熱,期待用那小小的五十元,一點小小的「機會」,夢想有朝一日中個大獎,又是活龍一尾,這是人之常情。 儘管大家都心知肚明瞭解,這樣的機會非常渺茫,但是,一券在手,就是希望無窮,小小希望,大大夢想,確實也能滿足部分小老百姓的「發財夢」! 人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敗命。偶爾,懷著一點「以小搏大」的發財夢想,期盼幸運之財來敲門,並不為過。但是,如果天天想發財、想得入迷,長此以往,以鈔票換彩券,一年下來,那可也是一筆可觀數目,尤其在莊家的穩贏遊戲規則下,所謂「十賭九輸」,瘦了荷包,傷了精神,能不慎乎! 說起錢財,真是人人愛。不過,世上絕少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古人更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放眼全球富豪,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國「軟體教父」比爾‧蓋茲,台灣與日本的「經營之神」王永慶、松下幸之助等等,那個人的成功背後,不是靠著知識的創新,汗水的累積,與堅持理想的默默經營與奮鬥。 總之,成功無捷徑,唯有不斷的努力、再努力。尤其是處在這個號稱知識經濟時代的當口,成功所需付出的代價與努力,更甚於往昔,大家不妨想一想,二、三十年前的那個年代,只要肯努力、肯打拚,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機會,造就了不少「白手起家」人物,可是,事到如今,我們的社會看起來更富裕了,但欲想創業、就業所處的競爭環境也變得更嚴苛了,君不見有人「畢業即是失業」,但是,不管時空與環境的變幻如何,唯一不變的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努力自己,投資自己,因為,唯有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幸運之神也只眷顧已經準備好的人。
-
愛莫能助
日前台灣有一位因涉贓物案被判刑確定的男子,當檢察官傳喚到案執行時,竟拿出一張「警訊報」記者證,以示有正當職業,請求准予易科罰金結案。豈料,檢察官見神色有異,懷疑「記者」身分有假,經查原是花四千元代價弄來的,除當場裁定進牢籠服刑之外,還被「抓包」持假證件,又觸犯另項罪責,可謂「偷雞不著蝕把米」! 當然,類似的社會案件多如牛毛,不足以大驚小怪,何況,這是一個講究人際關係的時代,一般人為躋身社會名流,無不想盡辦法加入各種團體、組織,弄一堆耀眼的頭銜在名片上。或許,新聞記者手中有筆和攝影機,社會上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一經披露「代誌就大條囉」,因而被譽為「無冕王」,於是,很多人不願得罪記者,處處優惠禮遇,如坐車、搭飛機、住旅店享有打折優待,好處多多!甚至,日前某水果日報以頭版頭條大幅披露,致力打擊貪污舞弊的法務部長陳定南,西裝穿破了不肯丟棄,補了又穿,給人節儉、清廉的印象,因而博得「陳青天」的美譽,卻捨得以每人每晚一萬三千元的房價,招待三十名記者住涵碧樓,雖然部長直斥沒這回事,但可管窺記者是多麼拉風! 不可否認,記者身分特殊,遂也成為「東施效顰」的對象,不少人想擁有一張記者證,因而有人看準市場需求,虛設報刊像天女散花似的販賣「記者證」,依職稱高低定價碼,不一而足! 事實上,十多年來個人忝為新聞工作者,經常有人半路認「同業」,大剌剌地從皮夾取出「記者證」炫耀一番,而最常看到的,正是上述有「警」字的那類,據說交通違規可當「護身符」,酒駕遇臨檢可作「免死金牌」。 誠然,三個月前個人職務調整,有人透過關係要我幫忙給張「記者證」,可惜,報社是公家單位,為維護線上採訪人員尊嚴與形象,記者證不可隨便散發,以防招搖撞騙,何況,那是「偽造文書」的行為,持用者一旦被查獲,亦將吃同樣罪責的官司;儘管「記者證」是妙用無窮,但非真正新聞從業人員持用,絕對屬違法行為,實在是「愛莫能助」,恕難幫忙成全!
-
紮實生活
紅樓夢一書,許多人喜歡,也很多人愛看。紅樓夢是我國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最為膾炙人口的一本書。至今研讀紅樓夢的人不僅沒少反增。若可以這樣說的話:它早已不讓莎士比亞的戲劇專美於前,宛然成了一門「紅學」,佔有它國際學術研究一席之地。 若跟喜歡和愛看紅樓夢的人相較,只是粗略看過而已。在此不是要去討論「紅學」,也不敢班門弄斧,貽笑大方。只是想要引用紅樓夢裡的一段故事而已,沒有別的。真的!真的啦! 話說甄士隱一日炎夏永晝,閒坐書房,手倦拋書,伏几盹睡,不覺矇矓間,忽見那廂一僧一道,且行且談,拿了塊「蠢物」:::和道人走過一座大石牌坊,上面大書四字,乃是「太虛幻境」,兩旁又有一副對聯道: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作家張曉風描寫到烏魯木齊的南山觀光景象,風景幽美宜人,但節目假假的;蒙古包,竟是水泥製的,也是假假的。只有那鬧騰不止的夜空群星,紮紮實實,是真的。 其中,張曉風和一位漢人小女孩的對話很是有意思:你喜歡騎馬嗎?喜歡,可是我爸不讓我騎!啊,他怕你摔。不是的,他說十塊錢太貴了。去騎,去騎,我請客,你去玩嘛!不要,這十塊錢,照我看,還不如買碗飯吃好呢! 何者是真?何者是假?在今日電腦網路發達的時代,將人們帶入一個虛擬的世界,追求虛幻不實的價值。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已分不清是淚是雨。漢人小女孩叫人心疼,疼的可愛,知道餵飽肚子才是真實的,玩是空泛的。不管世界如何的變,生活紮實,想法真實,不是海市蜃樓,生活才能踏踏實實而有意義。
-
也是修行
在我看來,釣魚是一種既花時間又考驗耐性的興趣,至少在我尚未踏入生態攝影之前,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當我嘗試著用相機捕捉鳥類與昆蟲之美後,方才體會原來還有比釣魚更累人的事,曾聽人形容玩生態攝影能堅持不輟者,不是瘋子就是傻子,雖然有些誇張,倒也有幾分貼切。生態攝影如同釣魚一般,結果令人期待,過程更是充滿挑戰,只不過生態攝影過程所面對的「挑戰」較釣魚來得更複雜難以預測,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意志力去克服與自我調適,與其說是興趣,倒不如說更像是一種「修行」。 釣魚靠運氣也憑技巧,生態攝影的成敗大致也仰賴這兩大要素,只不過在每一趟外出「打獵」的過程中,所可能面臨的外在干擾比釣魚尤甚,更往往直接破壞一個久候而至的拍攝機會,那種懊惱只能用「捶心肝」來形容。一年多來利用公餘時間接觸生態攝影,全島走透透尋覓拍攝目標,耗費油資不貲,動輒數小時的搜尋或等待更是難免。也許生態攝影設備特殊,拍攝行為大不同,加上始終自我定位為「玩票性質」捨棄使用偽帳,每回外出「打鳥」,總是吸引路過人、車「關愛眼神」,這些上天安排的「試煉」,有的是好奇而停駐搭訕,有的是惡作劇地大叫或鳴按喇叭嚇走拍攝目標後揚長而去,有的則是同好特意趨前交流一番,動機各不相同,「破壞力」則並無二致。 一年來,這樣的外拍小插曲多不勝數,一開始碰上了不免氣惱萬分,心想這些「該死」的人、車為何總是在最關鍵的時間點冒出來,讓辛苦的等待化為烏有。隨著遭遇的次數多了,慢慢能夠釋懷,畢竟除了深山野嶺人跡罕至之處,想要真正不被打擾地拍攝原來就敏感的鳥類或昆蟲,實在是過分的要求。況且,換個角度想,上前攀談者若是同好,即便因此意外干擾失去了一次絕佳的拍攝機會,或許分享攝影心得與技巧,也算是另一種收穫吧? 生態攝影怕鳥、蟲敏感,更怕外在干擾,只是這些不可預測的變數都是此中的必然,愈挫折愈令人想要征服它們,從氣惱、遺憾到平和以對,是興趣,更像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