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恐龍」
在台灣這個「侏儸紀公園」裡,會吃人的「恐龍」很多,手段高明、巧取豪奪的詐騙集團正是其中之一。 這隻大恐龍,很賤喔!除了吃人不吐骨頭,還很會「畫餅」呢,前幾天,我一位「財迷心竅」的朋友就著了它們的道。這群豬狗不如的畜牲,先是畫了個餅,然後再無限大的把餅做大,一個不小心,朋友就這樣被當做猴兒耍了。當然,最要緊的是,這批噬血的「豺狼」總會想盡辦法讓人相信,這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不拿白不拿,最後更是巧立名目,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總之,不把你吃乾抹淨,似乎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結果,想當然耳,有些人誤以為是上天厚愛,給了注橫財,開始打死不退的繳稅再繳稅;更有甚者,賣屋匯款,一心以為彩金將至,最終不免傾家蕩產,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夠可惡吧!其實,一直以來,我是很同情弱者的,而且,我滿腔的正義感讓我想到演過電影的俠客歐尼爾,那個「大隻佬」,不正是除暴安良的正義使者嗎?而我心夢寐以求的,不也正是化身「歐肥」,宰制「禁區」,讓那一干小醜跳梁莫敢踰越雷池嗎? 問題是,這社會蠱惑人心的「恐龍」真的很多,殺一並不足以儆百,但又怎樣?有人信「道」就好,像宋七力這隻大恐龍,他的分身術是講假的啊?人家靠分身迷倒眾生,也不是靠一張嘴巴說說而已,數十萬信徒執迷不悔,謝市長伉儷奉為心靈導師,而我也跟著亦步亦趨,實在是因為我們都相信他「老人家」分身有術的「神跡」啊! 所以,不要管輿論對「大師」有什麼怪力亂神的批判,「大師」說過:「當我說到山,他們就可以看到山,當我說到如來佛,他們也可以立即看到如來佛,而且他們看到的東西不僅真實,色彩還比一般的實物更加明艷照人。」我想,光是這份執著,就已讓世人顛狂了,我沒有不尊他為「恐龍」的理由,因為他確實是讓我「芳心」大亂啊!
-
跳脫「統獨」框架
近日拜讀陳長文大作「制度比國家認同重要」,心有戚戚焉! 文中指出,兩岸的一切問題,似乎都出在統獨二字,而我們,還要被這兩個字綁架多久?他反問:台灣的獨派追求國家主權「完整」,大陸的統派捍衛國家主權「完整」,但有誰想過,誰說「國家主權」是這世界上唯一重要的事?是上帝說的?還是放諸萬古而不易的真理?他認為:在強調全球化,促進地球村的融合共榮、進步趨勢下,所謂「國家主權」,已一次一次的被「超國家」所削弱,聯合國、世貿組織、歐盟,這些被喻為世界進步指標,象徵人類幸福希望的超國家組織,就是「國家主權」弱化的等義詞。還把國家主權當成「神話」,只怕快成一個「笑話」了。 可是,這個「笑話」,偏偏在我們成長的這塊國度上演,而且屢試不爽。政治人物善用傳統的統獨「意識型態」,可能對他們的鞏權、選票是有利的,但是,不少人民隨之起舞,也使得兩岸的仇恨、對立,無日或止;台灣內部也陷入空前的內耗、空轉,難道我們不能跳脫這「框框」思維,找出更好的抉擇嗎? 或許有人會問:國家主權不重要?那什麼是重要的呢?我的答案是:制度。可以讓人幸福生活的制度才是最重要的(陳長文語)。 是的,廣大的兩岸人民,我們要的是,能讓我們安身立命、幸福生活的制度,與兩岸和平關係。統與獨,都不能當飯吃;國家主權更重要的一個概念,是在分享,如超國家組織,而不是對抗,你想吃掉我,或我想吃掉你,引發戰爭,搞得大家「一無所有」;須知,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當人民的聲音匯集到一定力量,就會形塑成為所謂的「主流民意」。我們期待,這股渴望「幸福生活」民意,能在民間發皇壯大,蔚為主流,反過頭來,導引我們現今的政治,把統獨擺一邊,人民幸福擺中間,如此,用智慧、時間,我們不信兩岸和平喚不回、人民不能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不是嗎?
-
憨人有憨福
報社現有編輯人員,是二十幾年前發行一大張、週休一日的編制;而現在版面已擴大為兩大張,且實施週休二日,亦即工作量和應排休日增加一倍,可是,編輯沒有增加,等於一個人要發揮二份力量,才能維持報紙正常出刊。 說得更明白一點,公務機關每個月上班天數,扣除週休二日與國定假日,以及個人的年假,實際上班日普遍在二十天左右;而報紙是天天出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因此,既要維持正常出刊作業,也要維護週休二日權益,委實捉襟見肘。所以,沒有新聞急迫性的專刊版面,被迫利用「公餘時間」在家約稿、收集資料進行編組版面。值得說明的是,額外的工作沒有加班費和津貼,即使是輪休日,也不容怠忽職守,否則版面將有「開天窗」之虞! 舉個實例來說,副刊天天要出刊,每天需要一萬多字才能填滿版面,地方性刊物稿費偏低,若不用心經營邀稿,稿源短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過去,未擴版增張之前,副刊算是報紙重要的版面,是由專人負責主編;而現在人力不足,被迫採行「兼編」,而且,依審計部規定,不得支領任何津貼,但與作者聯絡互動,光是電話費每月花個二、三千元,那是家常便飯,且不包括花在「伊媚兒」的時間和精力。總歸一句話,公務員普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有事」,只有傻瓜才願接兼編副刊,連農曆大年初一也不能休假,耗費個人的金錢、時間和精力難以估計,道道地地是一件「吃無拍罵有」的工作。 記得唸國中時,校長謝炳南先生每天朝會都向師生精神講話,最常講的一句話是「吃虧就是佔便宜」;當時聽在耳裡,總覺得莫名其妙,一直搞不懂其中道理。然而,自兼編副刊以來,雖勞神傷財,但每天收讀來稿,享受「先讀為快」的樂趣,也結識數百位在各領域傑出的作者朋友,儘管大部份從未謀面,但透過電話和網路,彼此可以無所不談,生活因而充實、快樂,自認這份意外的收穫,縱然花再多錢,恐怕也買不到,兼編一年半來驀然回首,才悟出「憨人有憨福」,當年校長的訓勉實在很有道理!
-
把握美好的一天
一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個問題,還不容易回答嗎?古人不是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嗎?那麼,一天當然是在晨雞啼叫,從睡夢中醒來,美好的一天就在眼前開始了。 不對!孩子笑咪咪地說。你再猜:::。 一天的開始,不是在從美夢中醒來後開始的。那麼,一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我知道了!一天是在快樂的美妙歌聲中開始的。孩子天真地搖搖頭:::。 要不然,一天,還是在吃過營養、豐富、美味的早餐,出門上學上班後開始的囉! 還是不對。怎麼會呢?一天的生活,一天的課業,一天的工作,都是在清晨從睡夢中醒來,吃過早餐後,踩著愉快地腳步,出門上學上班,展開一天的開始的。如何說是不對的呢! 那一天是在:::。不對、不對、不對,還是不對。好糗喔!連一天怎麼開始的都不知道。那,聰明的你說說看,一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很簡單嘛!一天,是從凌晨零時開始的。清晨醒來的時候,一天老早已過了好幾個小時了。那就是說,一天的開始,是從睡夢裡開始的囉! 一天的開始,是個時間單位的問題,而不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有一次,孩子在作文上寫到:「晚上,我們要上床睡覺的時候,爸爸就出門去上班。早上,我們要上學去了,爸爸他還在睡覺:::。」 一日之計在於晨。可不是嗎?很多的事,都是很簡單的,也很單純。一旦,在單純的事,加入個人的想法和意見,再單純的事就變成不簡單了。一天生活的開始,眼前的,都是美好的。昨日已過去,明天還未來到。所以,應珍惜、把握今日的一天,懷著赤子之心和喜悅,過著美好又有希望的一天。
-
心意最重要
好友的母親不久前往生了,他和家人們決定用簡單而莊嚴的方式送她最後一程。他們向殯葬所租用禮堂,架設一處簡單的靈堂供親友前來致哀悼之意,在家祭與公祭結束後辦理遺體火化並移厝納骨堂。好友說讓這環境清幽的地方成為陪伴母親長眠之處,也算是家人們能為她做的最後一件事吧! 在傳統的殯葬觀念裡,「入土為安」似是對往生者最尊重的安排。長輩「駕鶴西歸」了,晚輩盡孝的極致表現,一是盛大隆重的出殯隊伍,再者就是覓一處風水好的福地,擇吉日風光大葬。墳塋象徵往生者安居之所,若能安排得寬敞舒適,或許往生的親人「住」得滿意便能庇蔭子孫,再不然至少如此盡心料理後事也能博得鄰里的讚揚。傳統的殯葬禮俗根深蒂固,使得「土葬」仍是今日多數人安排往生親人後事的選擇,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觀念較開放者嚐試接受將往生親人火化納骨灰於罈,安置於納骨塔中,相對於入土安葬,既無厚實棺木也沒有體面的墳塋,但骨灰罈安置處所不僅強調外觀具莊嚴之美,內部環境清淨典雅,體貼往生者的心意絲毫不打折扣。 人難免經歷生死關卡,選擇土葬是習俗使然,只是一座墳至少佔地兩公尺見方,一處墓園動輒上百座墳,所使用土地面積不可謂不大;又聞有習俗教人以自身血液、毛髮、衣物置於罈中,覓地造「假墳」並在墓碑書以「壽」字,說是可以求財、求健康,甚至讓鬼差誤以為該人已往生,陰錯陽差讓假墳主人逃過死劫,延年益壽。地區是否有這種習俗雖不得而知,但在台灣卻頗為盛行。試想,土葬已用去了不少土地,若活人又為了種種名堂造假墳,無異與死人爭地,使得土地規劃利用更顯吃緊。 「改變舊習俗、接受新觀念」非一朝一夕可成,需要時間也需要宣導。好友選擇用「火葬」料理母親後事,過程簡單卻不失隆重,少了勞師動眾大費周章,哀悼之情卻未稍減。我也相信只要心意真誠,火葬甚至更豁達的樹葬、海葬,一樣能表達對往生者的尊敬,還能兼顧環保,實在值得推廣。
-
充實觀光資源
為振興金門觀光業,把金門強力推銷出去,縣府這幾年來做了很多努力,諸如舉辦海上長泳、碉堡個展、金門文化藝術節等等,並致力於地方建設,由於大二膽等六個離島,明年將移縣府管理,而大陸方面也即將開放福建人民來金旅遊,種種利多,讓金門未來觀光發展充滿遠景。 金門自開放觀光,迄目前已歷經十餘個年頭,但老實說,金門現有的觀光資源,其最大的賣點靠的是擁有許多歷史建築與文化古蹟,尤其是戰爭遺跡的坑道、碉堡更讓金門披上神秘面紗,還有清新的空氣、美麗的沙灘、綠意盎然的環境,以及成群過境的候鳥,這些都是金門寶貴的觀光資源,如果說到金門觀光還缺少什麼,那應該是,靜態的多,動態的少,只能走馬看花。 就以溪邊海水浴場為例,沙灘潔淨,水質清涼,確實是處海邊戲水的好地方,但為什麼前後已關門養蚊子三年,探討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軟硬體設施,除了游泳還能做什麼呢?像這種地方,金門到處都有,譬如到尚義海灘,還可一邊戲水、一邊挖蛤蜊呢!因此,溪邊海水浴場的整建,未來如果能妥善規劃,增添一些水上與陸上的遊樂設施,相信如此才能招徠觀光客,否則沒有誘因、沒有活力,連小孩都會不想去。 最近幾年,每年的暑假都會帶家人到臺灣一遊,臺北縣八里鄉的八仙海岸、桃園的小人國、新竹六福村、臺中縣后里的月眉育樂世界等遊樂場所,女兒最流連忘返,儘管已去過了還想再去,原因是好好玩喔!可惜金門就缺乏這種場所,為迎接未來大陸人民來金觀光,金門動態的娛樂設備確實應好好加強,尤其,金門四面環海,擁有絕佳的天然資源,坐上遊艇來趟環島觀光也是不錯的賣點,或者划香蕉船、踏水上腳踏車等等,這些都是發展地區觀光業值得參考的作法,至於如何吸引外資來金投資,則有賴民間與相關單位多加努力。
-
我中了樂透頭彩?
唉!我是「菩薩著賊偷」,那天真不該那麼「失神」的跑到北門境的土地公廟燒了炷頭香,結果,知情的朋友都說,我發財了,那是到廟裡還願。 還有,千不該萬不該,那天跟小猴鬧了個玩笑,說我樂透了,還皮笑肉不笑的說要遂了他反攻大陸的心願,招待他到溫柔鄉砲打一下「共匪」,結果,小猴信以為真,馬上給我來個一傳十、十傳百,就醬子,我成了金門二次頭彩得主的首選。 奇怪的是,東門賣菜的阿珍聽說也中彩了;還有北門的油條嫂、雞排妹,左鄰右舍都說她們發財了;至於柳營中那個大兵,更像傳說中的幸運兒。這一醬缸的蜚短流長,著實讓很多人雞飛狗跳。 其實,中獎是好事,像我,平常就很會做發財夢,可惜百無一中,而且,失望總在開獎後。只是,最近這次比較不一樣,朋友都吵著跟我要「糖」吃,我則一副「男人有錢會使壞」的賤像,雖然行路有風,但還是讓人覺得莫測高深。如果你問我到底中獎了沒?答案雖然不怎麼肯定,但我這個人就有個好處,喜歡往好的想,今天雖然不中,但我相信明天會中,所以,像我這樣的屁話,有時聽聽就好,不宜計較其真假,這就好比:如果你要追問李奧納多到底有沒有上過戴咪摩兒,那不是庸人自擾嘛! 比較讓我日子難過的是,自從我像是中彩後,各種後遺症接踵而來。我的醫師朋友還特別向我告誡了一番,他要我當心健康耗損、壽命減短,理由很簡單,你看那些中彩的幸運兒,生活步調那有不改變的。更何況,有人精算過,一般彩券得主的財富,會在七年左右回到原有的水平,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理有必然啊! 是的,狂喜之後,緊接著就得思考要怎麼應付蜂擁而至的紛擾,當然還得想辦法面對一些宵小之徒的覬覦,有時還真是一場富貴一場空呢!最近,我真的「樂透」了,但你信也好,不信的話拿來做為茶餘飯後扯淡的話題也滿好,不過,連我都不信自己會中獎,你們要當我是「千隻麻雀炒一鍋(多嘴多舌)」也無不可!
-
扮好自己角色
一部機器,如果缺少了潤滑油,能動嗎?一顆小小螺絲釘,看來不起眼,但是如果沒有它們串聯組合,還能運轉嗎? 俗話說:「一枝草一點露」,每個人在人生的舞台上,不管您是主角、配角、丑角:::,只要稱職扮好自己角色,就算成功,也就不枉來到人世間走一遭了! 一部機器,好比一個人的身體,哪個部位最重要?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過,無須辯解,且聽身體器官怎麼說: 頭先開口說:「當然是我啦!我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鼻辨氣味,嘴吃食物,補充精力,最重要的是我的腦,能思考問題,人體的運作都要靠它,所以我最重要。」 此時,手不甘示弱的說:「想得再好,計畫得再周詳,如果沒有我的執行也是枉然,雙手萬能,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 腳也不服氣的說:「如果沒有腳的行動,腦的計畫,手的執行,還能完成嗎?所以最重要的部分非我莫屬。」 當大家還在爭論不休時,沈默多時的肛門突然開口響了,他說:「你們都錯了,我才是最重要的:::」不等肛門說完,大家已笑成一團,你這個排放廢物的東西,配嗎?肛門覺得自己被嘲笑了,就生氣的把肛門緊閉起來。幾天後,身體只進食物,無法排出穢物,把整個人搞得頭昏腦脹,此時,頭、手、腳都受不了,舉起了白旗投降,承認肛門是最重要的。 人體也好像社會的縮影,社會形形色色,士農工商,各式各號人物皆有,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古人說:「天生吾材必有所用」,就是這個道理。質言之,不管您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什麼角色,在下者別太妄自菲薄,在上者別太自恃過高,只有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戲才能演得生色,您──就是人生舞台上一個稱職的好演員。
-
流浪的方格子
新詩,是五四運動「文學革命」在創作上尋求突破的產物,開始的時候,文學大師梁啟超設想要讓文學有「新意境」、「新語句」,打破傳統詩詞格律;屬於自由派的胡適,主張詩體大解放,不受格律的束縛,所提「詩的經驗主義」,強調內涵要「言之有物」,也就是文中「有我」與「有人」,以表現作者的性情與見解! 當然,這樣的主張,引起來自四面八方的反對聲浪,最後才站穩腳步,近百年來,各種刊物,都可讀到新詩的作品。然而,新詩不像散文;因為,散文之寫作,最起碼會清楚交代時間、空間、人物等背景,而新詩則隨興所至,虛無飄渺,任感情奔放熱烈,饒富想像空間,難怪懂得欣賞新詩的人,形容為「流浪的方格子」;而看不懂新詩的人,直指寫新詩的人大概和瘋子是鄰居。 基本上,報紙副刊版面,通常是提供小說創作、散文和詩歌的抒發園地,因此,主編大都偶而會採用新詩作品。但是,新詩普遍簡短,無論字數或格局,都不足以挑大樑當主角。換句話說,不管叫誰擔任編輯掌廚,新詩充其量像青蔥或芹菜,只能在大餐裡當調味及點綴品;說得更明白一點,新詩常常用來填版面,當作補白的角色而已! 然而,每天打開投稿電子信箱,或拆閱作者來稿,新詩所佔的比率偏高,有人可能一時心血來潮詩興大發,一口氣寫了十幾二十首,文字堆疊是很美,但從頭讀到尾,卻不知在說什麼。這樣的文稿日積月累,堆積如山,但刊用的機會實在不多,真替作者感到惋惜! 誠然,農夫種菜,要注意市場需求,選擇有人要買的菜種,心血才不會白流;同樣的,作者寫稿,也要配合刊物編輯方向,也就是說,新詩易寫,但刊登的機會不多,不如多寫些生活記實的散文,或溫馨的小品文,既使被當作補白填版面,仍更有機會獲得刊用;再說,倘若將一些信手寫下的小片斷匯集成篇,自成一格,也別具特色,甚至,還有機會當版面的頭題,風風光光與讀者見面哩!
-
人生難得莫空過
談起身形長溜溜的,皮膚被鱗覆蓋,腹行無四肢的爬行綱動物─蛇,無人不言蛇色變,頓起一身雞皮疙瘩,混身上下不舒服,更何況在自家住宅巷間遇見到蛇了,不被驚嚇出一身冷汗才怪哩! 今年,自入夏以來,就看到多起蛇類闖入民宅住家的新聞報導消息。這些「不速之客」,在被驚嚇到的主人發現後,報請消防單位給手到擒來,乖乖的就範,成了「階下囚」。蛇患除去,重拾居家安全。 不料,這幾天,鄰居接二連三遇見到蛇類出沒,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也被驚嚇到了。第一次,是在自家旁的菜園裡出現,很快地,就溜掉了。第二次是在巷間現身,沒人敢捉,眼睜睜地,看著牠從排水孔溜進隔壁家深鎖著的雜物間裡。第三次是在早上,矇矓間,聽到鄰居高喊蛇又出現了。在那裡?在那裡?溜進菜園裡了。後來,是給膽大的越娘收拾起來了,解除了蛇入侵的危機。 史上有一則與蛇有關的傳說故事:梁武帝的皇后郗氏死了數個月後。有一天,梁武帝在寢殿休息,聞到外面傳來窸窣的聲音。一看,乃是一條蟒蛇盤踞上殿,睒睛牙口相對,梁武帝狠狠地被大驚駭一下,無所逃遁,跌倒在地。 驚魂甫定,梁武帝謂蛇說:「朕宮殿嚴警,非爾蛇類所生之處,必其妖孽,欲祟朕耶。」這時蛇為人語:「我是你昔日的皇后郗氏啊!因一生存嫉妒,個性慘毒,怒一發則火熾矢射,損物害人,死了之後,以是罪謫為蛇類,身受饑窘和唼嚙等種種苦,有若錐刀加身,痛苦甚劇,祈求一功德以見拔救出痛苦的深淵。」 梁武帝與皇后郗氏情深,甚是愛憐,不忍皇后墜入畜生道的痛苦深淵。於是,梁武帝大集沙門製作寶懺一部,禮佛懺滌悃款,皇后郗氏得生天人。因果輪迴之說,信或不信,存乎個人。總之,人的一生也不過百歲,可說是很短暫,應該好好把握,莫作惡,莫蹉跎,莫空過了才好!
-
「LP」傳奇
一番擲地有聲的「LP」發言,讓外交部長陳唐山成了近來的發燒話題人物,搶盡朝野政治人物風采,連向來「語出驚人」的秀蓮姐也只能暫時一邊兒涼快去。新加坡「欺善怕惡」,身負外交重任的陳部長有感於台灣在國際間持續遭到打壓及種種不公平對待,一肚子鳥氣憋不住了,逮住了接見「台灣外館正名運動聯盟」成員的機會批星,用「鼻屎」嘲諷尚意猶未盡,連形容男性生殖器官的俚俗字眼也一併用上,如此「快人快語」不讓扁呂二人專美於前,勁爆用語經媒體大肆報導,「LP」威名不脛而走。 陳部長捍衛台灣尊嚴不忘推廣俚俗台語教學,著實用心良苦。只是在台語中用來形容拍馬屁時所借用的男人的「那話兒」,取其音結合英文縮寫的形式,不知怎麼地就冒出了「LP」一詞,心直口快的陳部長禁不起這一時失言的餘波盪漾,面對立委的窮追猛打,只能擺出教育部長的姿態,請大家不妨將之視為一種新「造字」運動。 其實,部長說的也不無道理。當對某人或某事很不滿,想把那些個粗鄙或不雅的字眼用上一用發洩一番又恐不妥,動動腦筋替它們造個「分身」方便大家使用,豈非功德一件?君不見「LP」一問世,官員立委引用得多麼自然,既可罵到對手的痛處,又兼顧到旁人的「耳朵清潔」,更為台語之美保留了「想像空間」多好! 「LP」的「好處」不僅於此,它同時激發了國人學習英文的「創意」。宋楚瑜說「LP」是「爛總統」(Lousy President),到了謝長廷口中,「LP」成了「小王子」(Little Prince),這意味著什麼?政治人物如此「用心」為「LP」作解讀,無非是想強調創意與聯想力是學好英文不可或缺的元素嘛! 總之,「『斯斯』有兩種,『LP』卻不止。」一波又一波的腦力激盪下,究竟還會有多少「LP世說新語」產生,不妨拭目以待。只是在這之前,大家也得多加強一種「LP」,那就是「聽力練習」(Listening Practice),免得新解一出,有聽沒有懂,那就遜掉了。
-
小心病從口入
肉就是肉,竟然還有什麼重組牛肉、重組豬肉、重組雞肉,試想,一塊好好的肉,為何要這樣麻煩切頭去尾,剩下的再做成重組肉呢?說穿了,可以分成不同等級,賣不同的價錢,問題是重組肉你吃得安心嗎?品質有保證?要非媒體爆料,相信很多人還不知道,我們吃的肉名堂還真多呢? 俗話說「會吃就是福」,吃,確實是一種享受,但看看我們吃的東西,髮菜竟然有用駱駝毛做的、魚翅也有假的、水果浸泡工業漂白劑、用病死豬的肉做成香腸肉鬆、金門高粱有人仿冒、喝的茶泡出農藥殘留、素食摻葷的,還有什麼過期食品、黑心食品,難怪很多人為了吃而吃出問題,賠了健康。 老實說,現在的人生活水準提高,三餐雖非山珍海味,最少也常大魚大肉,營養絕對過剩,面帶菜色形如餓莩的人早已絕跡,也許就是我們太講究飲食和講究速食,導致加工處理的食品越來越多,加工越多,相對的食物遭污染的機會也越大,想吃好的,假的原料也就充斥,如何吃得健康、吃得安心,實在值得重視。 其實,現代的人吃的已經夠好了,如果攝取的營養太多,不是胃腸發生毛病,就是什麼膽固醇、血脂肪、尿酸過高,或者體重直直增加,導致心臟、血管方面功能異常,因此,吃,要吃得健康才最重要,稀奇古怪的食物少碰為妙,貴的食物也不一定就是好的,千萬小心別吃到黑心食品。 很多人都知道,許多大陸農漁產品不能吃,但不知道我們也有一些食品有問題,為避免病從口入,消費者務必睜亮眼晴,不僅標示不清食品不買、問題食品不吃,發現黑心食品更應勇於檢舉,而業者應本道德良知,做好食品衛生管理,腐敗過期食品千萬別再販賣,以免害人害己,至於有關單位則應加強市售食品抽驗,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發現黑心食品應給予業者嚴厲處罰,以免危及消費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