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豫則禍不生
孔子說:「一個人若不能有久遠的計慮,則必有日近頃敗之憂。」西方諺語亦云:「一切有準備,一切都好。」古德說:「人之所履者,容足之外皆為無用之地,而不可廢也。故慮不在千里之外,則患在几席之下矣。」聖賢哲人處處都在提醒我們凡事要有事前的準備,不要存有臨時抱佛腳的心態和想法,始可使生活、工作趨於安定。所以,我們要記取聖賢哲人教言,凡事都要未雨綢繆才成。 時序已進入低溫的冬季,縣衛生單位擔心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捲土重來,上月底就配合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防疫政策,正式在出入公共場所全面測量體溫措施。相信,大家對今年四、五月SARS來襲的記憶深刻才是。因此呢!預防 SARS的方法,人人要落實「勤洗手、保持居家乾淨、早晚量體溫、少看病」等自我健康衛生管理的原則。所謂「預防重於治療」,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近來,各地傳出多起火警的新聞。我們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把未熄的煙蒂隨手丟出的動作,可能引發一場林區大火,被燒毀的林木,要花費一、二十年才能再恢復茂盛蓊鬱的林相。如此的損失,僅僅是因個人的不良習慣和對公共安全的輕忽所造成的,能不小心嗎?日前,金湖發生一起民宅火警,所幸發現得早,且搶救得宜,方未釀成大災。冬天,大家習慣緊閉車窗,又洗熱水澡、使用電熱器,都要時時的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保障平安。 另外,注意交通安全,是大家一句所熟知的一句話。那,為什麼還會發生交通意外事故呢?就是「知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未能遵守交通規則及時時的提高警覺。若能確實的注意自己的安全,也注意他人的安全,如此車禍會減少,你我都安全。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荀子︽大略篇︾說的:「先事慮事 先患慮患。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慮者謂之困,困則禍不可禦。」君子思患而預防之,就不會有來不及,而有凡事水到渠成的好結果。
-
真「投」痛!
我們何其有幸,生長在這個民主的國度,憲法所賦予的投票權,讓我們得以「親手」選出下至村、里長,上至國家元首,乃至於所謂的民意代表來為民服務;我們也何其不幸,手中這神聖的一票押錯了寶,輕則阻礙了一個小小村里的發展,嚴重的則影響整個國家建設,所有的苦果不論大小,怨不得天地也怪不了別人,又有了我們手中選票的支持何至於止? 身為媒體工作者,對於終日佔去新聞大量版面的政治動態,即便不想吞進肚裡消化一番,也總是被迫得在嘴裡咀嚼幾下,但畢竟這麼難吃的「食物」,光是在口中停留片刻也夠嗆的了。朝野政黨看似無止境的惡鬥,像套公式般的永遠把人民的幸福掛在嘴邊,其實百姓的利益只不過是次要的,甚至只是旗號、幌子,執政的開了快四年的車還像新手駕駛,鮮少反求諸己虛心檢討,反倒一股腦兒怪在野黨扯後腿、唱衰,在野的高喊要為人民找回幸福好日子,但如今陷入朝野互批但求勝選的選戰氛圍裡,觀諸台灣選舉文化經驗,選前再美好的願景與承諾充其量僅供參考,多半「有效期限」只維持到咱們這些「頭家」們蓋上投票戳記的那一刻。而在這之前,我們別無選擇地必須觀看一幕又一幕政治惡鬥的羅生門,搞得我們精神耗弱頭腦混沌,最後在失去理性判斷思維的情況下,糊里糊塗地投下那號稱神聖的一票,然後等著自食苦果。 我不是天生悲觀,也非政治冷感,只是台灣的民主政治發展成這般德行,選民的民主素養又是如此的不成熟,又如何能寄望「選賢與能」?擁有投票權逾十二個年頭,僅僅在四年前的大選掙扎地投過一票,那一票投給了誰已不重要,畢竟台灣並沒有變得更美好,不管看倌們當初支持的是成王還是敗寇,反正現在苦日子人人有份,誰也高興不起來,不是嗎? 台灣骯髒的政治「下水道」文化嚴重挑戰如我一般有著「政治潔癖」的人,眼看著決定國家前途的關鍵選舉又將到來,這一票要不要投?該怎麼投?恐怕又會讓許多「頭家」們輾轉反側了。
-
都市計劃應妥善檢討規劃
最近,相關單位正在大同之家後側一帶辦理都市計劃,並完成細部規劃,準備把該片土地開發成新市區,並且正和當地地主展開協調,由於工程千頭萬緒,短期內相信還有一番波折,由於該處是地區首次依都市計劃進行整體開發的個案,頗受各界注目,未來如果規劃良好,將可作為其他都市計劃細部規劃的示範與參考。 都市計劃在臺灣已行之有年,據悉,所謂的都市計劃,是由政府統籌規劃,把一大片土地開發成新市鎮,或者開發成諸如科學園區,未開發前先把該地的道路、排水設施、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規劃出來,然後用公權力收購整片土地進行整體開發與建設,然後再賣出去,這對於解決民眾居住問題,提昇居民生活品質,以及繁榮地方將有很大助益,但問題是政府需有足夠的經費才能開發,因此,如果政府經費不足,最好從局部開始,「小而美」的規劃開發,確實是項良好的政策,否則,要開發的土地面積太大,但卻沒有足夠的經費,如此,光有都市計劃,豈非是紙上談兵,甚而阻礙了該片土地的發展。 好的都市計劃,關鍵是要去執行,如果沒有能力去執行,就不該訂下空洞的都市計劃,尤其地區有很多土地已經拋荒,也有不少土地因都市計劃而動彈不得,因此,都市計劃不可草率劃個大餅放在那裡,而地區民眾質疑最深者也是這點,為什麼同一地段的土地,某人的土地可以變更為住宅區,可以大片大方的蓋房子,但他的土地卻一直劃為農地或者公園綠地,而且幾十年來都不變,這點確實讓民眾質疑是否暗藏什麼玄機,因此有關單位應引以為戒,都市計劃不僅要好好規劃,更應聽取民眾意見妥善檢討,這也才是地區之福。
-
朋友易得 知音難覓
童稚時期的一些玩伴,因為意氣相投,後來幾多成了親如兄弟的好朋友。想當年,大夥兄弟一場,既無機心,也無名利的牽絆,所以交情特別濃厚,及至年歲稍長,因為際遇各有不同,昔日那種金蘭八拜之交,終究有了距離,過往曾有過的情誼,也漸漸的由濃轉淡:::。 也許正因際遇各有不同,好朋友也會形同陌路,古人雖有所謂「金石交」,表示友情與金石一般堅固,可是當朋友飛黃騰達,自己卻沈潛困頓的時候,試問不自慚形穢的能有幾人?雖說真正的朋友是不該有此體認的,可是人生在世,多的是點頭之交,像這類交情,一起始可能熱絡萬分,但總是難經考驗,因為很多人總是說變就變,翻臉就跟翻書一樣啊! 當然,朋友之間的情誼要如何維繫,端看你怎麼去操持把握,如果你的要求不苛,那麼必然可以交到較多的朋友;反之,你要是處處設限又眼高於頂,又怎能交到所謂的好朋友。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大多數人都不會去省察自己認定朋友的標準,只要問心無愧,坦誠以待,都可稱為朋友;可是如今時代不同了,很多人交起朋友來都論斤計兩的充滿了選擇性。譬如說地位不同,就不能紆尊降貴的折節下交;財力不同,則無從尋求一個共同的交集,這些都可概見人情好惡之一斑。 我們常稱好朋友為「知音」,此乃心靈的共鳴;這是超越一切障礙的。因貧富之分,可限隔常人,卻無法限隔知音;同樣的,階級地位可以限隔常人,卻無以限隔真心相交之人。古詩上說:「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登,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子。」此類真摯的友情,不儘泯滅了貧富界線,那種歷久彌新的情誼更讓人咀嚼再三,回味無窮。 古人說:「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那真是一種缺憾。人生道上,沒一兩個金石交的知音相扶持,還真叫人抓狂呢!
-
台股獨憔悴
近來世界經濟景氣露出曙光,全球股市趨穩,只有台股獨憔悴! 原因無它,藍綠競炒統獨公投,中共文攻武嚇,政治利空罩頂,焉然不一片慘綠。 遙想當年,我國曾締創了所謂「台灣經濟奇蹟」,號稱「台灣錢淹腳目」,教人好不風光;時至今日,歷經全球不景氣、美伊戰爭、SARS風暴::::,雖然風光不再,還好底子仍硬,人民生活雖說不能盡如人意,但是咬緊一點牙根,日子也還算過得去。 無奈,總統大選當前,各黨各派無不卯勁競搭選舉列車,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拋出一個又一個辛辣的議題,什麼公投制憲、國家正名、非常光碟,讓社會籠罩在一股紛爭不安氛圍中,人人競相叫囂對罵,政治無限上綱的頂點,最易造成兩極化對立,不只是國內人民意識型態的對立,更會迫使兩岸走向極端,提昇台海局勢的風險。 股市一向是最為敏感的指標,一有風吹草動,每每率先反映。日前立法院統獨公投對決日,台股報以一百二十點長黑,不就是活生生反映投資人對當前政經環境的焦慮嗎? 人要有理想性,是很值得嘉許的,國家正名、制憲公投,都有它的理想與正當性,但更應認清我們現今所處的環境與歷史現實,否則,一味眼眺天邊的彩霞,而踩毀了腳下的玫瑰,那又是何等的不智! 政治需要智慧,而人民要問的是:能不能夠給我一個安定的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 股市是經濟的櫥窗,近來台股的跌多漲少,反映的是投資人對現今政治走向、兩岸關係的疑慮。 一葉知秋,股市數字會說話,期待我們的政府人物,回歸理性思辨,拚選舉,更要拚經濟,多創造一份就業機會,就會少一份社會問題,這才是人民之福。
-
鬥嘴鼓,輸透透
話說從前,有一戶人家三兄弟都是火爆浪子,話不投機動輒抬槓、爭吵,為鄰人所恥笑,連父母都拿他們沒辦法。有一天,母舅出面當和事佬,邀外甥約法三章,規定誰先爭辯或抬槓,就處罰款三貫錢,所謂「天頂是天公,地上是母舅公」,母舅說的話雖算數,但恐空口無憑,還到菩薩面前立誓,希望自此兄友弟恭、和睦相處! 隔天,為慶祝自此團結和諧,一家人特備酒菜同歡共飲,酒過三巡之後,長兄突然慨嘆:「昨天田裡的水井被人偷走了,以後不知到那裡取水灌溉?」語畢,舉杯勸酒,要大家開懷暢飲,不醉不歸;老二覺得其中有詐,又不可爭辯,於是,靈機一動順水推舟:「那個偷井的賊,把井水倒在我的田裡,害作物都浸壞了!」老三終究按捺不住性子,當場原形畢露:「騙 ㄟ!水井怎能偷走?」長兄嘿嘿乾咳兩聲:「三弟!咱們已約法三章,不得再抬槓,你違反規定,該罰三貫錢!」 老三乖乖回家拿罰款,妻子問明原委之後,一把搶下丈夫手中的三貫錢,並將他按在床上:「好好給我躺在這裡,我替你去罰錢。」說著,飛奔來到酒宴前,把錢交到大哥手裡:「我丈夫一回到家,突然肚子痛,很快生下一個男嬰,一時無法前來,叫我來代繳罰錢!」大哥、二哥聽後莫名所以,異口同聲:「妳有沒有搞錯,男人怎麼生孩子?」斯時,老三的妻子忍不住笑出聲:「大哥、二哥,真歹勢,你們也抬槓,該各罰三貫錢!」 古有明訓:「家和萬事興,家不和萬世窮!」這則寓言故事,我們看到這一家人,事無大小,語無倫次,爭吵不休,不僅為鄰人所恥笑,也相互抵消力量,對整個家族百害而無一益;所謂「棚頂有伊款戲,棚腳有伊款人」,衡諸當前社會,政爭無所不用其極,「非常」抹黑、漫罵、攻訐及顛覆社會價值觀的口水戰,每天從早打到晚,不僅貽笑國際,民心更不得安寧,誰贏?
-
正行正業
正命,是佛教八正道中的一項。它的要義是:要為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的幸福,促進團結和人民當中的正當關係。反之,不公正和錯誤的謀生方式,為整個社會帶來許多不幸,帶來不協調和麻煩。佛經云:一個確實守戒律、具有智慧正法的人,他是「不因自因他而作諸惡,亦不欲以非法,求自己繁榮。」 台灣的競爭力,世界排名第五,居亞洲之冠。台灣這樣的有競爭力,讓我們對未來有著希望。但是,各行各業,仍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都找不到工作,繳不出健保費,而不敢去看醫生;賺不到錢,孩子上學、吃營養午餐都成問題,生活可說是陷入困境裡。 最近,看電視新聞,有說一句話:「我們是為了生活、討一口飯吃,我們這樣做,難道也錯了嗎?」每一個人,都要生活;每一個人,都要工作。佛教講「正業」,業有善有惡。佛陀這樣說:「關於反思,假若一個人發現一種身業要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自他俱害,那是不善業,會產生痛苦,不應當做。假若反思,一種身業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或自他均不傷害,此為善業,產生快樂,應當做。」 從佛陀的教示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謀求生活,要循著正道,不能不擇手段、沒有選擇。更不能只要能賺取錢財、能生活,什麼都可以做,甚至犯法、傷害別人。殺、盜、詐騙,不能被認為是正當的謀生,是非法行為,是不正常的生活,是非正道的行為 。 孟子說:「假如人人都以利為前提,而置義於不顧,那就會採取不正當的手段去爭奪,一直爭奪到了,才會覺得滿足。」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應當努力工作、以正道來謀生,加強自己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免得成為自己和他人的負擔。但,同時也應避免錯誤和不正當的謀生方法,不要偏離職責和正確的道路。果如此,我們的經濟、生活都有保障,犯罪就會減少,就會得到安寧、和睦、快樂的生活人生。
-
非常報導的反常現象
最近「非常報導」光碟事件,在國內搞得沸沸揚揚,其爆炸性的內容與批判,引起社會各界的兩極評價,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思想解放與言論自由,另一方則認為有失厚道,並非社會正常現象,正反兩造的激辯,讓非常報導真正變成了非常事件。 老實說,非常光碟所涉及的不止是法律問題,更重要的是對社會風氣與倫理道德的影響,經媒體披露,我們所看到的「非常報導」,由於充滿侮辱與情緒性的字眼,以及謾罵諷刺的口吻,因此即使再好笑,即使只是演戲,也失去為人處事應有的態度,我們的社會之所以亂象叢生,很多都是從口角的衝突產生的,有人認為,現在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尤其是公共議題、政治人物,都可以拿出來公開論述,其論點說來是沒錯,但問題是用演戲的方法,加上尖酸刻薄的批判,此種作法適當嗎?這不僅僅是有失厚道而已,對社會風氣、倫理道德、族群和諧等等絕對是有負面的影響。 從「非常光碟」出現後,我們可以發現這絕不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不然,儘管光碟炒作得如此火熱,全國皆知,為什麼其幕後的出資者與策畫者卻始終有如藏鏡人,甚至會把光碟內容有計劃的分送各媒體披露,這種作法、此種行為,說什麼也讓人感覺其中必有緣故,這也難怪被部份民眾認為是一種打擊異己的不光明手段,否則,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為什麼不敢曝光,為什麼要機關算盡,讓人滋生很多疑問呢? 言論自由,在我們的社會早被喊得震天價響,而且也得到很大自由,從我們的新聞媒體數量,從我們民代的為民喉舌,以及市井小民的口耳相傳,在在說明我們的社會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但不管多自由多可隨便,總要依綱紀行事,絕不能拿來作人身攻擊,否則大家有樣學樣,那我們的社會不亂才怪!
-
機會不待人
記得有人說過:「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多多少少會受到創傷,但受創傷之處,卻常常長得特別茁壯。」雖是短短的幾句話,卻是寓意深遠,我常想,人活在這世上,無論是躐等捷徑或是徬徨歧路,免不了要遭遇困難、受到挫折,能否衝破難關同時闖出一番柳暗花明,端看你能付出多少,努力多少。 無可否認的,人類打從呱呱落地後,便開始與大自然爭,其後更要與天與人爭出個所以然來,幾乎生命的開始就是奮鬥的起點。也許沒有那呱呱落地的哭聲,便無法燃起生命的火炬;沒有那一股與寒暑、與飢餓、與疾病相搏鬥的勇氣,生命也斷然無以永續、無以茁壯,所謂鐵打的岩盤百煉的鋼,試想生命若不歷經層層的淬煉,又怎能盡情的釋放熱力吐露芬芳。 當然,有些人老憧憬著未來、老巴望著明天,他們總覺得明天好慢,巴不得快點到;可他們又常覺得昨天好快、好匆忙,希望它能多停留一會兒,就因此,他們總會在那種「已過去」和「將來到」的時光中徬徨著,卻不知只有眼前的光陰才是屬於自己的,所以常言道;「智者把握機會,愚者等待機會。」聰明與笨蛋的分野,至此也一判而明。 在我們的人生中,也許你不會在乎誰聰明誰笨蛋那種枝枝節節的問題,但機會不待人,這一點是絕對肯定的,它就像時間一樣,正一分一秒、無聲無息的超越過我們每個人,你是該靜靜的站在原點,讓它超越然後開始追悔?還是該奮起直追,抓住時間的末梢同時把握住機會呢? 很多事情,我們在追悔之餘猶可亡羊補牢一番,可是時間和機會是絕對不留情的啊!中國人說:「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深」,年輕人也許有的是激騰、奔放的熱血,但恁你怎麼年少青春,機會一樣不待人,只有失去了更多,瞭解的才會更深,也只有當你愛惜過青春的無價,你才會去珍惜生命中那種稍縱即逝的可貴!
-
「大小的智慧」
古人說:「仁者以大事小,智者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保天下,以小事大者,保其國。短短的幾句話,大小的智慧,一覽無遺,鏗鏘有聲。 六十年前,二次大戰方熾,半身不遂的小羅斯福總統,有二次拖著病體和殘軀,搭飛機和海船,萬里奔波,旅途困頓的到德黑蘭和雅爾達,分別跟邱吉爾和史達林開會。他可以派屬下去,也可以叫別人來,但他知道美國的力量必須跟仁心結合,因此豁達大度、多所堅持,例如堅持當時只是貧窮農業大國的中國出任安理會理事國。 羅斯福總統十分尊重份量不相稱的盟邦,後代總統和國務卿承襲他的精神,也長年僕僕風塵,為世界事務奔走,深得外國人心,讓美國深得其「大」,道理盡在其中。 反觀如今的美國,雖受恐怖攻擊,但是領袖沈不住氣,行事莽撞,出兵中東,身陷泥淖不說,更引來無止無休的全球恐怖還擊,陷世界於恐怖氛圍中,罪雖在恐怖分子,但老美也難遲其霸氣之嫌,現在的布希政府應該好好學習前賢──以大事小精神。 場景拉回兩岸之間,兩岸之間是否有大小之分?還是存在敵我關係?或應走向兄弟之邦?隨著總統大選逼近,正名、制憲震天價響,政客吵翻天,人民被牽著鼻子走,讓人心憂。 中共叫囂,台獨等於戰爭;美國也嗆聲,反對武力解決兩岸問題,要求誰都不要輕舉妄動,維持「現狀」。我們則要籲請全球關心兩岸關係的人們注意:尊重兩岸歷史現實。 更精確的說,兩岸的歷史現實,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的「一邊一國」現狀。正名,中共不會坐視,恐引來戰爭,但硬要把台灣統去,台灣人民也不會坐視,恐也難免一場戰爭,統與獨不但無益國計民生,恐也將成撕裂中華民族與兩岸人民「劊子手」,唯有發揮古人仁智「大小的智慧」,方能走出統獨的框架,走出兩岸更美好的明天。
-
風水輪流轉
十年前,寶島歌王葉啟田,以一曲閩南語「愛拚才會贏」風靡台灣大街小巷,更跨越語言的界限,不僅唱響神州大江南北,更遍及全球華人世界,名利雙收,登上人生最高峰! 寶島歌王成名之後,投身立委選戰,躋身國會殿堂,任用助理十二人,競選服務處十三人,每月支出薪水就達百餘萬元,由於入不敷出,連同選舉債務利上滾利,以致債務纏身,加諸競選連任落敗,消失在政治和演藝舞台,大起也大落,讓人喟嘆真如他的成名曲:「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 同樣的,一千兩百年前的唐朝,有一位叫張繼的考生,經過寒窗苦讀,希望在科舉考場求取功名,享受袍笏加身的榮耀。可惜放榜之日,卻名落孫山,無緣在瓊林宴上一睹天子的龍顏,因而潸然淚下獨自離開京城,來到蘇州城外買舟夜泊江上,目睹孤月西斜,烏鴉在覆霜的屋瓦上啞啞啼叫,已是深夜時分了,岸上江楓如火,漁人還在辛苦工作,遠遠的寒山寺鐘聲悠揚迴盪,憑添無限思鄉愁緒無法安眠,因而寫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詩句,道盡失意落寞的惆悵,千餘年來為人們所傳頌!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倘若寶島歌王沒有因「愛拚才會贏」名利雙收,可能也不會進軍政壇,又豈會落得債務纏身?同樣的,張繼若不是因為落榜失眠,又怎會寫出「夜橋楓泊」的詩句,成為不朽的詩篇,名傳千古! 誠然,歷史是一面鏡子,「一時失志,不免怨嘆;一時落魄,不免膽寒」;曾經落榜的張繼沒有失魂落魄、借酒澆愁,經過不斷的努力,幾年後終於如願考上進士衣錦還鄉;而今,寶島歌王也沒有「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孤魂無魄親像稻草人」,正努力東山再起,相信風水是會輪流轉,「愛拚才會贏」,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壞事不可做
「當今,壞人那也這樣多?」隨著地方的開放、進步,社會犯罪率越來越高,尤以青少年的犯罪,更是令人憂心忡忡。不禁要問,我們的社會生病了嗎? 他年近七旬,有金門老一輩人的觀念,關心金門地方的經濟發展,亦對社會風氣敗壞、犯罪增加,感慨金門昔日純樸的民風,隨著地方社會日益開放、繁榮,而漸漸衰退。他才會感受到「當今,壞人那也這樣多」的疑問和困惑? 做惡的人,心地不明且愚,佛陀說:無明的愚人自作孽,到處造作惡業,而受惡報。惡業是造作之後會後悔的業;惡業是當接受業報時,使人涕泗縱橫的業果。那白業呢?佛陀告訢弟子說:善業是造作之後不後悔的業;善業是接受業報時,滿心歡喜的業果。 看見壞人作惡時,我們常會說:「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佛陀說:愚痴的人在惡業尚未成熟的時候,以為惡業甜如蜂蜜,一旦成熟,則受苦受難。 有人感嘆說:「好人不長命,壞人禍害千年。」愚痴的人造作惡業,他的惡業雖然不會立刻成熟,如同牛奶不會瞬間凝結,但惡業不會離開愚人,時時燒炙愚痴的人,如同灰燼覆蓋下的活火炭一樣。最後,愚痴的人的各種技倆,只會傷害自己,破壞德行與智慧。 佛陀對他的弟子說:人若不能奉行自己所說的善語,無法得到善,就像美麗但毫無香氣的花朵。人若奉行自己所說的善,必得善果,像美麗又芳香的花。又說:人應該作種種善事,如同眾多花朵可以製作很多的花圈。如果找不到比自己更有德行或相當的人為友,寧可獨居,也不要與愚痴的人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是之謂也。 諺云:「智者不做會令人後悔的事!」愛惜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社會。造作惡業,只會使自己陷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境地,也會為家人帶來恥辱。為善是尊重自己的作法,不會將不幸和痛苦加諸於人,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和諧、安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