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風格與品味
報紙的副刊,是塊對外公開的園地,接受各方投稿,所刊載的文稿包羅萬象,著重於歷史、文化與藝術品味,雖不一定具新聞性,但常是新聞的延伸和深化,與「正刊」國內外新聞和政經議題相輔相成,構成一份完整的刊物,滿足讀者的口味。 近年來,由於電子媒體興起,衝擊平面媒體存活空間,部份報紙跳脫不了財務困境,紛紛關門停刊;也有為減少稿費支出,被迫割捨副刊「斷尾求生」,只留新聞版面等待「敗部復活」。然而,由於生活日趨休閒化,也有報刊推出「第二副刊」,有別於傳統副刊嚴肅文學創作、或深奧的學術論述,以趣味性、娛樂性和生活化的文章吸引訂戶,鞏固報業市場地位! 不可否認,每一份報刊都有其堅定的輿論導向和特色,而副刊提供軟性資訊,其精髓在於展現文化深度和人文精神。君不見,放眼全世界,副刊是華文報紙的特色,諸如發行量傲視群倫的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沒有副刊的存在,在在顯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與可貴! 本報副刊從「料羅灣」、「正氣副刊」延伸而來,已走過五十幾個寒暑,其間歷經兩岸兵戎相向和開啟經貿交流新頁,儘管歲月更迭,作者群和編者不斷推陳出新,但傳承浯島風土民情的風格,卻一步一腳印從未改變,一棒接一棒默默薪火相傳! 所謂「一方土,養一方人!」金門自唐貞元年間,陳淵開疆牧馬,一千七百餘年來,歷經朱子教化,島上文風鼎盛,科甲聯登,夙有「海濱鄒魯」之美譽,僅僅是今榕園慰廬的西洪村,即曾有「人丁未滿百,京官三十六」的盛事,證明金門是有歷史、有文化的地方。如今,作為島上唯一的地方報,我們何其榮幸,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讓副刊展現浯島特有的「風格與品味」,這是包括本島與旅外數十萬鄉親、以及熱愛金門人士的殷殷期許,值得我們賡續努力!
-
除夕夜記
國曆新年除夕夜,你在做什麼呢?孩子們和媽媽一起守著電視看跨年晚會節目。我呢!則是在看一本證嚴法師講述的「無量義經」,靜靜的,一分一秒的過去。凌晨零時正,新年降臨的鐘聲響起,屋外傳來慶祝、迎接新年的爆竹聲響,告訴人們: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已經來臨;又是嶄新的一年開始了,充滿了無限的新希望、新契機。 新年伊始,與民眾切身相關的新措施、新法令規定,也在元旦起開始實施。早上,翻開新日曆的第一頁,是一幅大禹嶺日出風景,曦光四射,映照著雲海,煙嵐嬝繞,光明在望。講到過年,一般民眾還是習慣過農曆舊年,有著濃濃的團圓、歡樂、慶祝的過年氣氛。這跟幾千年來,國人的生活習慣與文化使然,覺得過農曆新年才有新年的年味,也在新的一年都會萬象更新、好運到來。 「無量義經」是我在國曆新年除夕夜看的一本書,證嚴法師在書中開示說:佛法注重平等、不著外相,只要肯發菩提心、行大道,就是善男子、女丈夫。但要行善男子、女丈夫事,都需要具備勇氣和三種精神。我就將證嚴法師的開示抄下來,與大家做為新年的勉勵: 一、要有駱駝任勞任怨、忍飢耐熱的精神。駱駝走在沙漠中,天煎地逼,身上載重物,但絲毫不埋怨,慢慢地走於沙漠之中,我們應該學習駱駝忍辱負重的精神。 二、要有獅子的勇猛。獅子的氣魄勇猛卻又很細心,不論是對付和牠一樣大的獸類,或是小如山兔的獸類,牠都絲毫不鬆懈。我們做事也是一樣,無論是大事小事,都必須集中精神去做,才能成就事業。 三、要有童子般的赤子心。童子尚未接觸社會的染缸,沒有分別心,對一切事物皆抱著天真、熱心學習的態度。我們為人處事亦然,要有一顆善良、熱忱、誠實,才能心胸廣大,獲得平安、快樂。 新年伊始,只要大家具備這三種精神,不記恨、不退縮,如此才能勇猛精進,未來新的一年會諸事亨通、成功。
-
營造安全行車環境
猶記得幾年以前,在金門的道路上騎車或開車還算是一件挺享受的事,車流量不大,駕駛人大致還滿守規矩,交通狀況堪稱順暢良好,重大交通事故鮮少發生。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讓遠赴台北一般的大都市求學或工作的金門鄉親,更能體會異鄉道路交通的混亂險惡,也益發懷念故鄉那種較無壓力的路況。 曾幾何時,金門的大街小巷滿是各型車輛穿梭其中。隨著解嚴與開放觀光,這個純樸的小島有著一份追求與台灣同等繁榮進步的急切,除了因應地方建設或觀光需要而有許多大型車輛往來於島上的大、小聯絡道路,居民生活水準的提升也反映在呈現驚人倍數成長的自用車數量上。車子多了,路況難免要亂,加上擺脫軍管時代的束縛,大家不再那麼守規矩,再多的交通標線與號誌,只對願意依法遵守的人有規範作用,至於那種一上路眼裡只有自己不見旁人的蠻橫駕駛,多半不當一回事! 交通標線與號誌旨在告訴駕駛人,面對不同路況應採取不同的動作,確保行車順暢與安全。只是若少了交通警察「監督」,總免不了有人會視而不見,我行我素,威脅自身與他人的行車安全,也危害整體的交通秩序。闖紅燈、違規超車、轉彎不打燈號、逆向行駛:::多得不勝枚舉的違規行為,全是因為心中沒有交通規則,上路如入無人之境,未觀察前後左右路況也不尊重他人的用路權利。當車子愈來愈多,交通愈來愈擁擠,而不守規矩的駕駛人也愈來愈多時,車禍事件就層出不窮了。 拜讀「浯副」署名「白頭翁」的作者所寫的「白線的故事」,頗有感觸。作者在那個交通規範極嚴格的年代或許受到一些不甚合理的對待,好比那近乎吹毛求疵的白線停車規則,但也因為嚴格的要求內化為心中的準則,下意識地謹遵遇白線確實停車的動作,方得以避免車禍不幸,全身而退。交通規範或許讓每個人忍受一點點不便,卻是為了整體行車秩序的順暢與安全,奉勸吾人行車遵守規範、禮讓小心,營造一個真正安全的行車環境!
-
把握現在,知福惜福
最近郵件信箱老是塞滿一大堆廣告信,裡面也有些不知名網友,寄些值得品味的文章作品,或賺人眼淚的人生百態,讓人不禁想細細閱覽,其中有一篇「生活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總有一片會讓我們流淚」,頗讓人玩味與省思。 該篇文章描述的故事是發生在美國的一所大學。在快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我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我一 下,「一女生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最親近的二十個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鄰居、朋友、親人等等。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面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女生思考著又劃掉了一個。 最後,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這時教室非常安靜,同學們靜靜的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突然教授嚴厲的說:「再劃掉二個,只留一個你最喜歡的,這時女生驚呆了,教室也一片死寂,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教授等她平靜了,問道?真的是很難取捨和割捨不是嗎?因為,這就是人生,當你不在意時,時光、機會、親情、幸福等等,它們就這樣溜走,當妳想抓住或想挽留時,時間己經過了,要留也留不住,因此,對已經失去的,與其惋惜、憤怒,絕對以事無補,不如把握現在,知福惜福,放眼未來,才是人生之道。 的確,每一個人的生活就像剝洋蔥,多少會有一片讓你禁不住想流淚,所謂「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苦也有樂,當你擁有幸福美滿時,千萬要好好把握,別輕言浪費,所以,如何知福惜福,把握現在,實在引人深思。
-
欲速則不達
凡事求快也許不是件壞事,可是再怎麼求快,總要有個步驟,也不能亂了方寸。就像很多小孩子吃飯的時候不專心,一味囫圇吞棗的想著好玩的事物,這時候,許多做長輩的總會一派儼然的說:「呷嗄緊要赴死嗎?」這句話當然沒什麼惡意,倒是告誡的意味卻十足十,因為一味的求快,除了不利消化,更吃不出菜根香的滋味! 記得坊間曾出版過一本有關日本社會的書叫做「便利物語」,這本書用社會心理的角度,很冷酷的觀察了日本因為盛行七─十一便利店所引發的生活及文化革命,因為便利店實在是太便利了,所以便形成了一種新的「便利離婚」的社會現象,所謂「便利離婚」是因為年輕夫婦結婚後仍靠便利店的食物生活,沒有成家的感覺,所以,即便離婚,也沒有什麼負擔。 日本社會學家更把依賴便利店生活的人叫做便利族,因為一切講求便利,所以,人與人之間的依賴和關係反而淡薄了,夫妻如此,親子也是如此。許多父母親不想做飯,去便利店買三餐給小孩吃,因此許多小孩便成了便利族,把便利店看成自己的家,放學後,在便利店看漫畫。 回過頭來說,便利和快在語意上其實正是若合符節,因為便利和快速所衍生的那種速食文化也是讓人印象深刻。有人說,今天這個變幻莫測的年代正是個「速食社會」,因為許多資訊不但多而且雜,強迫每個人要在很短的時間中把這些資訊完全吸收,所以不得不速食。 也許就是這緣故,所以喜好時尚的人,無一不對這個「快」字痴迷,反正,一切只要圖個方便快速就夠了。問題是,很多一味求快的人,胃口愈養愈大,他們常會想著,錢要怎麼賺更快,官要怎麼升更大,這樣的痴心妄想,本來也不是件壞事,但正是「速食文化」所造成的一種後遺症,所謂「欲速則不達」不就是如此嗎?
-
新的契機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迎接嶄新的二○○四年到來。西諺有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期待國人,在這新年伊始,做好最佳準備,所謂「流汗播種,歡喜收割」,唯有把握這新的一年契機,好的開始,勇於擁抱新的希望,辛勤耕耘,方能築夢踏實,讓夢想起飛! 人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或許耕耘了,不能有絕對的豐收,但是不耕耘,絕對不會有收穫。國家如此,企業如此,個人亦如是。欲想在世界舞台或是職場擁有一席之地,關鍵就在能不能努力擁有自己的「競爭力」。 面對變動不居的年代,所謂「適者生存」,變就是唯一不變的真理。商場上有句名言:「不創新,就滅亡」,絕非危言聳聽,尤其是高科技產品,如不能推陳出新,就得小心面臨被淘汰命運,所以企業「競爭力」之所在,就在於能不能擁有新思維,專注於研發與創新,方能讓企業變得更為優秀與卓越。 個人的競爭力亦是如此,多一分新知識、多一分新知能,在職場上就會比別人多一分「新利器」,試看現在失業率居高不下,但擁有科技新知、外語能力、財經知識背景的人,仍是職場「搶手貨」,可見真材實料比什麼都重要。總的來說,仰望天上掉下來禮物,有如痴人說夢一樣難呀!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儘管世事多變,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原則,還是有它不變的真理。 再談國家的競爭力?自古以來有所謂的「誠信立國」,以信立人、以德服人、君無戲言,這些都是領導者基本條件,但面對現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不是朕說的就算,領導者更須有大胸襟、大視野的格局與智慧,內修政治、打拚經濟,外能友國、穩定兩岸關係,以誠以信、用智慧治國,必能政通人和,國焉不強? 總之,新的一年,充滿新的希望與契機,但機會永遠留給最有準備的人,重點在我們準備好了沒?新春開筆,敬祝大家猴年行大運!
-
不可逆轉的一頁
名作家黃春明與李昂應邀抵金,與地區藝文界舉行座談,就有關文學、小說寫作上的問題進行對話與交流。 聆聽這一場兩小時「小說裡外的生活情境」對話,帶給我最大的感觸,並不是大師對文學與寫作精闢的宏論,而是他們對金門風土民情的了解,以及表露對這塊土地的眷戀深情,好似久別重逢的歸人,訴說往日情懷,讓人陶醉其中! 其實,台灣鄉土作家黃春明前後只來金門三次,第一次是三十幾年前冬令青年文藝營上前線,上一回是去年的「詩酒文化節」,都是短暫隔宿的停留,但大師憑其敏銳的觀察,以及豐富的想像,直指金門曾歷經烽火連天,親情飽嚐悲歡離合,到處都是寫作的題材,還舉例民國三十八年以前,金廈自由通行,有人曾去廈門商辦採買,卻遇上國共爭戰,自此兩岸隔絕五十年,骨肉離散、生死音訊全無,只得淚眼隔海相望,當金廈開啟「小三通」,再有機會再踏上這片土地的第一步,立即跪地親吻,這種故事情節多麼感人? 李昂大師接著說,人們走過的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一頁,諸如今天民生比以前富庶,就算有朝一日不幸再回到和從前一樣的貧窮,但是,以後的貧窮,絕對和過去的貧窮不一樣。換句話說,文學是反映人生,我們這一代走過的足跡,這一頁歷史應即時記下,因為,歷史是不可逆轉的一頁! 或許,金門走過漫長的烽火歲月,也經過長期軍管,多少血與淚灑在這一片土地上,在在都是可歌可泣的章篇,而這一頁頁的史實,絕對不可能逆轉重演,若不及時用筆描繪,或用鏡頭記錄,將隨著物換星移逐漸褪色,也將因生命不斷地凋零而流失,不復記憶! 誠然,此次縣府邀請兩位大師與地區藝文界座談,精闢的剖析讓大家受益良多,特別是大師直指金門歷經戰亂,到處是寫作的題材,史實更是不可逆轉的一頁,這一番話將更加堅定我們的信念,與熱愛寫作的朋友,攜手為傳承浯島風土民情勇往直前,不辱時代使命!
-
新年新風氣
約是下午二點多的時候,我當時正在找一本書要查閱資料。這時,家中的電話鈴響了。孩子的媽叫我說:「有你的電話,說是台北郵政總局的。電話聽不太清楚,有雜音,好像是有什麼郵件被退回,要通知你知道。」 我的心裡嘀咕著,最近是有劃撥索買一點東西,但都如期的收到。最近,也沒有人寄東西給我,應該沒有什麼郵件被退回才是。我問:「你沒聽錯吧?」孩子的媽說:「不會錯,她說的就是台北郵政總局,你來聽就是了。」 「喂!您好!那邊找?」電話那邊傳來斷斷續續的聲音,是一位女士,她問說:「你是某某先生嗎?」「是的,我是某某本人,請問您是那裡?」那位女士說:「我這裡是台北郵政總局,你有一件重要郵件未收,被退回:::」云云。 我說:「真的嗎?怎麼會一退就退回台北呢!」心裡想,怎麼也不可能啊!郵差先生常常從家門口經過,即使今天沒有人收郵件,錯過了,也不會那麼的離譜,還要勞煩台北總局打電話通知,要麼亦是金門的郵局通知才對?不然也應該退回到寄件人的手中才是。怎麼說也不會這樣。 於是乎呢,我就對那位女士誆稱說:「台北總局我有同學,我打電話問一問他,請他幫我查一查,是不是真的有我的郵件被退回去。」結果呢!我的話還未說完!就聽到 噹的一聲,電話掛斷了。原來又是詐欺集團誆騙的電話。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詐欺層出不窮,前不久警方才破獲一起詐騙集團,將之繩之以法。但,仍是禁不勝禁,捉不勝捉,時有聞民眾不察被騙,錢財平白損失,追討無門。最好的防範之道,就是要有警覺心、不貪心,多查證,方不會被騙。 新的一年來臨,我們希望我們的社會不實風氣及詐欺弊病永除,人人腳踏實地,憑著自己的勞力而不欺,誠信以待,和睦相處,一齊攜手營造美好的社會生活風氣。
-
勇敢一點!
打選戰,文宣扮演著相當吃重而關鍵的角色。為了角逐明年的總統大選,藍、綠陣營無不把握這選前的最後衝刺階段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凸顯對手的缺失,目的無非就是希望能「誘導」選民「帶票投靠」。這種「優化自己、劣化他人」的戰術,除了仰賴一場又一場激情的造勢晚會,再來就是透過你我每天都會接觸的電子媒體了。 為了能明確地讓民眾分辨孰優孰劣,也為了爭取各個世代的認同,選舉廣告不但要比辛辣更要比創意。打選戰搞文宣,砲火猛烈是必然法則,表面上雖然始終強調,進行一場「透明、公平而有格調的君子之爭」,但面對電子媒體強大的傳播與感染力量,尚能恪遵那些個「揖讓而升,下而飲」的優雅形象者幾何? 藍、綠陣營隨著大選投票日漸漸逼近,一波又一波的競選廣告也緊鑼密鼓地推出,廣告秒數即便再長,也不過數分鐘,想要打擊對手的弱點必須挑明了說,實在沒有本錢像政令宣導節目一般拐彎抹角,娓娓道來。再者,兩軍交鋒,你出言不遜,我反唇相稽,好比拳擊手相搏,被人打一拳無妨,回敬他一拳就是了,誰的手腳不乾淨,觀眾看在眼裡自會判斷,場上的人只要專心打一場漂亮的拳賽,展現贏得勝利的勇氣與信心,只要是一場雙方均被賦予對等出手權利的比賽,勇於挨打並奮力回擊的硬漢必能博取觀眾的掌聲,若只想著「打到對方就要得分,被打到卻抗議不算數」,那就太沒有「運動家精神」了。 民視以廣告超秒為由拒絕國親競選廣告托播引發政治考量質疑,阿扁總統也很委屈的說對手競選廣告不擇手段,連他心愛的金孫「安安」也難逃被醜化的命運:::。其實,藍批綠、綠罵藍,各憑本事較量,若連宋也拿遭綠軍抹黑的種種向民眾「訴苦」,大家都來裝可憐,豈不成了一場「悲情」大選? 同質商品為爭取消費者認同,以影射或指名道姓方式拍攝「美化自己、醜化對手」的「比較式」廣告已是稀鬆平常。如今,藍綠各自出招,目標唯勝選而已,所謂「怕熱就別進廚房」,既然「遼落去」了,就勇敢一點吧!
-
嚴格工程品質管制
最近地區有很多工程正施工中,包括體育場、道路、排水溝,以及社區整建,投入的經費至少數以千萬,可以想像,當這些工程按部就班完工後,將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為美好,但是前提是每項工程要做得完美,最忌偷工減料,千萬別馬虎導致品質不佳,這也是以往地區最被人們所詬病的。 以往,地區馬路常挖挖補補,一條很新的馬路,動輒數百到千萬,只要完工不久就會被開挖埋設管線,埋好以後又不好好回填,導致道路坑坑洞洞,實在相當可惜,而監工單位也是馬馬虎虎,隨隨便便讓它驗收通過,實在有虧職守。 所幸,最近馬路挖挖補補的情形已大為減少,不過,還是有一些零星工程,諸如排水溝整建等會損壞馬路的地方,值得相關單位注意。 老實說,以往地區有不少公共工程,有些是設計不當,有些是偷工減料,有些被民眾質疑是監工單位與承包商勾結,導致有不少工程品質不佳,浪費不少人民納稅錢,這些種種,其實說穿了,監工單位應負最大責任,為什麼不能事前預防,如果能按部就班監督每一項工程細節,針對所見瑕疵要求立即改進,就不會有偷工減料,或工程品質不佳的情形發生,怕的是同流合污,這也是最被民眾深惡痛絕的。 還有,工程的牛步化,也是被人們所詬病,有些工程一做就是一年半載,難怪會造成民眾的不滿。 就以金湖鎮新市里武德新莊社區道路整建為例,社區居民常抱怨工程牛步化,但一直不見相關單位出面處理,為什麼一項類似工程,有些地方做起來又快又好,有些則問題叢生,不管如何,這項工程的施工,既已花費數百萬元,監工單位就應付起責任,有瑕疵的地方應立即要求改進,千萬別馬馬虎虎,也別讓工程再拖拖拉拉。
-
「人鏡」
人們似乎都很喜歡鏡子,皮包裡可以藏鏡子,玄關前的鏡子不忘提醒你整飭一下儀容,上完廁所,很多人不免俗的也要照一下鏡子,不管什麼場合,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攬鏡自照、顧影自憐一番。︽白雪公主︾中的惡皇后用魔鏡來稱自己的斤兩,看誰是天下最美麗的女人,靠的是鏡子,人海蒼茫,能夠映照世俗面相、能夠反映人生的,不也是一面鏡子嗎?似乎,人們只要湊近鏡子,管他什麼美醜善惡、什麼笑裡藏刀,鏡子就是鏡子,它永遠忠實的反映了一個真實的自我。 對於鏡子的需求,真的,不擇地皆可出。鏡子的功能,真的,可以大到無以復加。喜歡鏡子,絕對是件好事。我家的犬兒,有事沒事對著鏡子擠爆兩顆痘痘,就覺得妙不可言。真的,小鏡子可以幫助我們清算滿臉的青春痘;大鏡子可以幫我做通盤的打理,從頭到腳無一掛漏。 然而再想想,光打理外在的身體難道就夠了嗎?外表光鮮、內心齷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啊。當鏡子中的臉蛋變得嚴肅、甚至猙獰,怎麼辦呢?當自己的言語變得很難讓人入耳、與團體顯得格格不入時,又該怎麼辦呢?原來,在我們內心卑微的世界,也需要一面鏡子來加以修正啊,不管你喜不喜歡它,你必然得花很大的心力去找尋,找得到,那是你的運氣,找不到,更要想辦法用大勇氣、大智慧來面對,因為那樣的「人鏡」,可師、可親、可感,只有真誠的去面對,才可為之師、為之親,從而有所感動。 不要懷疑,人鏡是反映我們內在的工具,從別人身上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別人當然也會將他看到的告訴我們。一般來說,我們對別人所做的行為,常常會忠實的反映回來,你對別人笑,別人會以笑來回報你,反之你要是把自己武裝起來,就別巴望人家的好臉色。看來,想要靠人鏡來脫胎換骨,甚至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只有走進人群並廣結善緣,才能湊成一個人生美滿的圓,不是嗎?
-
好日子將來了?
政黨輪替伊始,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精準的提醒國人,要有迎接苦日子的準備,果不其然,歷經國內外經濟不景氣、戰爭、地震、SARS、政治空轉「空窗期」,民眾的確過了一段不算短的苦日子。 時值歲末冬寒之際,林信義又出來講話了,這回,一改前次悲觀論調,嗆聲:「苦日子已將過去,好日子即將來臨」,但願斯人斯語,能像上回那樣神準,那民眾豈不有福了? 祇是,民眾望雲霓盼甘霖,仍是半信半疑著?儘管大家莫不期待來年有個「好年冬」,全球經濟也已見到隧道末曙光,但是,看看我們現在的朝野政治人物,我們這場號稱推進民主的總統大選,似乎還是無法擺脫口水意氣的調性,如此以往,口水能治得了國嗎?光說不練,好日子就能來嗎?真是教人存疑! 說真的,政治很重要,國家的定位與兩岸關係也很重要,但是如此重要的議題,應該有大戰略、大方針、大方向,輔以大智慧,用理性、平和的方式,透過雙方平等談判,來釐清、來解決,而非是用喊爽的,訐譙來,訐譙去,有用嗎?假如動不動就去挑弄兩岸那個維持現狀的「紅色底線」,進而陷社會於危疑不安之境,好日子能來嗎? 總而言之,國富民強,首在民生。有安定的政治環境,好的經濟環境,人民的生活才有好的日子過,這道理是非常淺顯的。政黨輪替已將屆四年,這段期間國家社會難道就沒有新的難題或困境出現,需要朝野互相的檢討與改善? 「笨蛋,問題是在經濟」,「笨蛋,問題是在國會」,還有另種聲音:「笨蛋,問題是在選民」,我想,笨蛋,三者皆是吧!但是,最重要的是,唯有透過理性選民,選出好的領導人,解決我們的政經困境,帶領我們走向好的將來,深信,林信義「好日子即將來了」,必能再度一語成讖,大家生活必也快樂似神仙,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