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相互尊重‧安全盡興
警政署原本有意針對酒醉駕車祭出更嚴厲的規範,包括有酒氣就罰、駕駛喝酒違規、同車乘客連坐受罰、提供飲酒導致客人酒駕,相關業者如餐廳、酒吧等也得負連帶責任等,因立委抗議此舉違憲而喊停。 酒駕違規甚至肇事的新聞,幾乎天天上演,金門的飲酒文化如此興盛,若少了一點骨氣與堅持,在這種飯局無分大小皆有美酒助興的氛圍中,很難不沾酒的。尤其當敬酒變成一種不該被拒絕的好意,甚至是測試對方是否願與你「剖腹相見」的標準時,拒絕喝酒的人便背負了「不給面子」或「難相處」的壓力,也許因此影響了自己的人際關係甚至阻礙了升官發財的管道。看得開的人倒無所謂,反正高官厚祿、交遊廣闊總不及身體健康來得重要,不入「酒黨」,當一個邊緣人倒也清心自在;至於擔心自己因此遭人排擠、不受歡迎甚至影響前途者,終究得配合這等飲酒文化,給別人面子,博得「好逗陣」的虛名。 金門人熱情的飲酒文化,是許多初次到金門做客的外地人戲稱的「震撼教育」。除了不間斷地敬酒之外,扯上傳說典故的喝酒規矩,往往讓原本「吃菜配酒」的宴席一下子變成了「拚酒配菜」的慘烈場面,不想失禮的就準備醉得東倒西歪、醜態百出,酒醉後高分貝的談笑聲與拚酒時觀者的驚呼與助威聲也才能凸顯「賓主盡歡」的心意,只不過熱情固然是很好,但懂得適度尊重別人酒量的限制甚至飲酒與否的自由,沒有勉強與不悅,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盡歡」。 喝酒既為助興,那麼重點不在於大家都得喝,而是在座所有人都要高興,拒絕喝酒的人絕非有意掃興,有的純粹不喜歡酒的滋味,有的因健康問題實在不能碰酒,有的則怕家人擔心,也許在某些喜好拚酒敬酒的人眼裡,這些都是不夠誠意的托詞,但相信多數的「飲君子」應該還是能理性地予以尊重。喝酒並非十惡不赦,但能喝的來上幾杯,不能喝的也別勉強,各自高興也就是了,犯不著得集體犯「醉」,否則萬一真的沒有一個清醒的人駕車,遭連坐處罰倒還好,威脅生命安全才是划不來!
-
警察最近讓人耳目一新
曾轟動一時的李光前將軍廟金牌失竊案,經過警方長期蒐證鍥而不捨的偵辦,以及依現場所採集的微物跡証,透過科學鑑定方法,終於宣佈偵破,對於警方這一年多來,屢屢破獲重大刑案,讓人耳目一新,並贏得地方民眾的肯定與好評。 以往,一般民眾對於金門的警察,可說貶多於褒,尤其是幾年前,地區一連發生多起重大刑案,包括保警曹義國被槍殺案、藝品店竊盜案、銀行搶案,以及李光前將軍廟金牌失竊案等等犯罪案件,由於件件駭人聽聞,再加上長時間懸而未破,讓金門的警察形象跌落到谷底,可喜的是,這些被民眾耽心會變成懸案的重大犯罪案件,經過警方不斷的努力,終於一件件陸續水落石出,澈底洗刷民眾心中對警察的疑慮。 老實說,這幾件重大刑案之所以能夠偵破,足以証明警方鍥而不捨的辦案能力值得肯定,不僅一洗前恥,民眾對於現在的金門警察能夠懂得利用科學辦案方法辦案,更是稱讚不已,畢竟,犯罪現埸的保持完整,犯罪證據的蒐集,以及指紋、毛髮、體液的鑑定與辨別,和能否破案息息相關,很多犯罪案件都需要利用科學方法來協助破案,這也是地區警察以往所欠缺的,因此,多利用科學方法辦案,是警察人員未來偵辦犯罪所必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由於警方最近連續破獲數起重大刑案,深獲地方民眾好評,績效值得肯定,也讓民眾對警方的辦案能力恢復信心,不過,地區竊盜案頻傳也是一項不爭的事實,為維護地區安寧,我們除希望警方對治安維護多加把勁,也希望多利用科學方法協助辦案,以讓罪犯無所遁形。
-
不經一番寒徹骨
︽追求卓越︾這本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很有道理:沒有一種事能像成功那樣的成功:::鼓勵人時,最重要的是,要讓受鼓勵者有認為自己做得很好的那種自覺,至於是不是「真的」做得很好,並不是很要緊的。 的確,成功的果實是讓人羡慕的,可一般人看到的成功通常祇是富饒及豐盈,很少人會去體悟那段「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刻骨銘心。對很多創業者來說正是如此,特別是一些成功的創業者,在他們創造卓越的過程中,大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中國歷史上許多條件差、起步晚的創業者,常因為擁有一份義無反顧的傻勁,再加上肯拚肯纏抑且屢仆屢起,所以最後他們都能成為大贏家,同時也讓他們能夠在動盪的時代裡,開創出完全嶄新的局面。 當然,萬事起頭難,對一個創業者而言,追求事業的成功,就如同參加馬拉松賽跑一樣,他必須試著去忍受長期的緊張和痛苦,而能夠支撐他們的,往往不是物質上的報酬和代價,而是抽象理想所帶動的熱情,也只有這種精神上的激勵,才能讓一個人有如傻瓜般地緊緊抓住自己的夢想。 事實上,也只有做個不計較個人利害的傻瓜,並身先士卒的帶頭打拚,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經營者與領導人,並將自己的事業送上顛峰。不過話說回來,真能身先士卒的經營者並不多,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很多經營者一遭遇挫折就裹足不前,這實在是成功和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分野,所謂成敗一念間,很多經營者的命運,就因為跨不過挫敗的陰影而一蹶不起了! 也許,在追求成功乃至卓越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輸輸贏贏、起起伏伏,這是生命的必然,對我們來說可能無關痛癢,重要的是,我們要隨時保有一份義無反顧及追求理想的熱情,我們相信,唯有經歷大寒大暑的淬煉,並發自內心的去堅持理想同時擁抱熱情,才有可能在那不斷的勝勝負負中,煥發出生命的芬芳。
-
政治「霹靂火」
非常報導,非常光碟,非常辛辣,這陣子在全台掀起非常麻辣的話題。 制憲、修憲,愛台、賣台,本土、非本土,更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般在全台燎原,台灣正在上演一齣非常麻辣的政治「霹靂火」連續劇,透過媒體的散播,形成風潮。 不管你喜不喜歡,至少在二○○四年總統大選之前,它都會透過政治人物的賣力演出,各黨各派的「添油加醋」導演,製造一個又一個的尖銳議題(劇情),讓你目不暇給,既訐譙又喊爽,直到新總統誕生,曲終人散,方得罷休! 只是,這齣政治「霹靂火」,是否僅止於選舉的「演戲」,所謂「扮戲 、看戲憨」,看過了也就算了,還是毫無止境的「歹戲拖棚」下去,造成兩極化對立,教壞囝仔大小,那才叫人堪憂。 總之,台灣正在上演的政治「霹靂火」,顯非民主的常態,而是一種「二分法」的巧取選票之策略、權術之計。 從歷史看領導,統治者該不該用權術?對於這個問題,唐太宗的回答非常明確:「絕對不可」,他認為權術就等於詐術,統治者玩弄權術,無疑是鼓勵天下人使用詐術。太宗進一步比喻,就像流水一樣,流水之清濁,完全在於源頭。政治的源頭就是領導者,流水就像人民。源頭濁了,怎待「河之清」呢? 看聞現今政治人物,好勇、好鬥、好批,抹黑、抹黃、抹紅,有之,獨缺一點悲天憫人胸懷。瞧瞧當今政壇「霹靂火」,到處煽風點火,美其名為創造議題,引領風騷。但是,「一枝番阿火,一桶汽油」,難保不會擦槍走火,燃起一把「無名火」,那才是政治人物的罪過,人民的災禍! 檯面的政治人物,實在應該回歸理性,多談經濟,少噴口水,多修習一點氣度與胸襟,這才是真正愛台灣、愛中華民國具體而微的展現。
-
非 常 不 同
最近,有一系列的「非常報導」光碟,利用諧音戲謔他人,在政壇上掀起波濤巨浪,引發藍、綠陣營口水大戰,也成為街頭巷尾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 當然,古往今來,「相拍恨無手,相罵恨無話」,但是,民主社會「選賢與能」本是數人頭,如今淪為打破人頭,你死我活無情的抹黑殺戮,是顯得很殘忍! 話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號「東坡」,才華洋溢,是一代的文壇奇葩,所填的「水調歌頭」和「念奴嬌」兩詞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尤其,結交一個法號「佛印」的和尚朋友,兩人在佛學和文學上相互切磋、調侃,但每次都是和尚佔上風,東坡很不服氣,極力想扳回一城。有一天,東坡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喜孜孜地差書僮送過江給佛印禪師,希望評評禪定功夫是否長進。和尚看後莞爾一笑,用紅筆在詩上寫了「放屁」兩個大字,再交給書僮帶回。本來,東坡暗忖佛印該會讚美一番,卻換來「放屁」嘲諷,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即過江向和尚討公道,那知佛印早已大門深鎖,只在門板上貼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禪定還差遠矣! 又有一次,二人泛舟論詩、飲酒取樂,船至江中,東坡突然望著河岸大笑不止,佛印莫名所以,覺得其中必有蹊蹺,於是,順著岸邊望去,只見一隻狗正埋首啃骨頭,頓然徹悟:「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心知東坡罵他,突然靈機一動,將手中扇子丟進江裡,然後也哈哈大笑,東坡仔細一瞧,那把扇自己題過詩,卻掉進江裡順水漂流,不正是「水流東坡詩(屍)」嗎?又被和尚將了一軍! 同樣是罵人,同樣取諧音,古今手法相似,意境卻「非常不同」,相差十萬八千里,不是嗎?
-
開創金門農業新春天
近年來,金門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以及觀光農業如何的發展,帶動地方的農產和經濟再起飛,一直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問題。日前,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抵金主持「金門農漁業發展座談會」。他拜會縣政府時表示:願與縣長李炷烽共同攜手合作,全力支援金門造林及拹助發展休閒農業,將金門的農業與觀光產業相結合,開拓金門新商機。無疑的,為金門低迷不振的農業發展帶來了一線新希望。 金門明年將舉辦世界金門週、世界島嶼會議等國際型活動。在這次會晤,李縣長提出「植物造林年」及「規劃開發一百四十公頃休閒園區」等構想和意見。戴副主委肯定金門造林的成果,認未來金門地區可廢軍事營區統計提供造林。而,近年農委會拹助金門建設原生植物園區,今年為一公頃,三年內將擴展到二十六公頃。另明年也將推動三十公頃造林地,就地培養綠美化樹種,以配合金門地方發展觀光需求,厚植觀光資源。 對於金門地區農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戴副主委表示希望在研究後,能為金門農漁業發展謀求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國內農業的衝擊,金門如何讓產業升級、轉型,建立自己的品牌,並由結合產業、文化歷史,藉由觀光促銷帶動商機,幫助農民創業,是非常重要的。 眾所週知的,金門農業發展的條件,它在先天上已不足。近年來,走私低價農漁產品搶佔市場,以及駐軍減少,更讓金門的農漁業雪上加霜,面臨重大的困境和挑戰。金門的農漁業,是金門最重要的傳統經濟產業。除了高粱、花生、大小麥、芋頭及蔬果等經濟作物外,中央對金門農漁業的援助是很重要的。 在既有的基礎,金門的農漁業如何突破傳統,朝向精緻的、專業的、觀光的,符合現代農漁業的發展走向,以及良好的產銷管道,將金門的農漁業與觀光相結合的「新時代農漁業產品」推銷出去,有待農漁業單位拿出具體且可行的政策;而農漁業者也應集思廣益、創新投資,多多觀摩其他農漁業縣市的作法,才能為金門農漁業注入新血,開創金門農漁業的新春天。
-
誠意換取真心
「全家就是你家!」這是某個連鎖超商響亮的廣告標語,它或許要凸顯的是提供一種有如居家的便利性,也或許強調服務的親切讓消費者有「家」的感覺。西洋俗諺有云: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說明了家能提供給一個人的安適與放鬆的感覺,一種依靠與幸福,這些溫暖的感受是身處其他環境難以真正得到滿足的,也正是家之所以為家獨一無二的特性。 這種像家的感覺,對於標榜「消費者至上」的服務業而言,倘若能有效營造並徹底落實,絕對是確保競爭優勢的一大利器。現代化的商店往往以開展式貨架加上制式化的商品分類,讓消費者自由地按圖索驥尋找自己想要的商品,雖然有系統但總覺得少了些人味,那一份早期「柑仔店」的人情味。也許那些鄰近住家、陪伴人們成長的雜貨店沒有科學化商品分類的概念,但親切如家人般的老板,不僅會熱心滿足你購物的需要,更會像老厝邊一樣關心你、和你話家常,這種長期建立起來像家人又像老友的「主顧關係」,自然能讓消費者產生安全感與信賴感,成為「死忠」的客群。 台灣北部有一家生活超市,將這種「柑仔店」的精神融入經營理念中,雖然商品的陳設仍採現代化模式,但因為堅持把每一個客人當成自己的家人或好朋友,除了在商品的品質方面有十分嚴格的控管與要求外,當顧客有任何商品方面的疑問時,不僅每一位店員都能提供立即的解答,甚至會以閒聊的方式詳述商品的相關背景,讓顧客對於所消費的商品感到真正的放心,而正因為比別人多一分熱忱與親切,拉近了與顧客的距離,消費幾次以後便能直呼名字並親切問候,溫暖且周到的服務態度讓老客人不離不棄,新客人不斷慕名而來,而顧客滿意的笑容與真誠的肯定,也讓所有的服務人員覺得工作起來特別快樂且有意義!傳統與現代的成功結合,創造的是店家與顧客「雙贏」的局面。 賣好的商品建立信譽固然重要,但身處第一線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服務人員若能少一點敷衍,多一些親切與熱心,像對待自己親人一般和顧客「博感情」,人氣自然會旺,對於生意永續經營絕對有加分的效果。
-
警方偵破機車竊盜案值得喝采
報載,金寧地區日前一夜之間發生五輛機車被竊,引起地方一陣騷動,警方接獲報案後,立即積極展開偵辦,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就迅速偵破,而且人贓俱獲,確定是竊車集團所為,並準備運往大陸銷贓,對於警方劍及履及的辦案能力,再次獲得民眾肯定,並給社會有個交代。 地區自解除戰地政務開放觀光,地方治安可說愈來愈複雜,自民國九十年開放小三通後,走私與偷渡案更層出不窮,尤以竊盜案件更時有所聞,而近月來,地區更連續發生多起機車竊盜案,嚴重破壞地區社會治安與地方安寧,警方為此相當重視,因此組成專案小組積極展開偵辦,並於發現贓車後能沈住氣,守株待兔長達十餘小時,終於查獲黃姓少年等一干人犯組成的竊車集團,並擴大追查其幕後主使者,以及其銷贓管道和可能犯下的案件,以澈底瓦解該不法犯罪集團。 對於金門警方近年來屢屢破獲重大刑案,諸如,保警曹義國命案與臺銀搶案;金湖新市里藝品店竊盜案;破獲自大陸走私槍彈和毒品案,起出中共製長槍三枝、子彈一百七十二發,以及海洛因六點八公斤,市價約一千萬元,還有破獲多起走私偷渡案,績效可說值得肯定與喝采,也讓民眾對警方的辦案能力恢復信心,不過,地區竊盜案頻傳也是一項不爭的事實,尤其最近地區除發生多起機車竊案,也發生數起民宅竊盜案懸而未破,為維護地區安寧,我們除希望警方對治安維護多加把勁,好還要更好,同時也希望各村里社區巡守隊,發揮組織功能,協助警方做好治安維護,而各村里民眾更應發揮守望相助精神,發現不法主動檢舉,發現可疑立即報警處理,大家共同打擊犯罪,以讓壞人無所遁形,共維地區治安。
-
缺 角 的 智 慧
有人說: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存在,原本是自自然然的,沒有所謂好或壞的差別,好與壞只是一般人的主觀見解。比如說,你認為好的、或你所喜歡的東西,也許別人並不喜歡,所以我們應該學著以更寬容的心胸來包容一切的人情事物,不要完全以自己的觀點為主。 就像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如果不吹毛求疵的去計較別人的缺點,那麼每個人都是很好的。諷刺的是,一般人的通病,總覺得別人不是,自己才是對的,殊不知大家來自不同的生活層面,所見所思不但角度不一而且程度有別,如果再加上個性、知識的差異,便形成了觀念上的分歧;特別是一味以自我為中心的那些頑固份子,更是社會不和諧,人際之間紛紛擾擾的亂源。 記得證嚴法師有一件為人稱道的事:有一天,法師為了慈濟醫院的事,前去拜訪台北一位慈濟委員,那位委員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師,當時她突然發現杯子稍有缺口,於是很不好意思的說:「師父,很抱歉,這杯子缺了一角:::。」法師笑著說:「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圓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人不去計較缺點,則每個人都是很好的人。」 的確,如果大家都能以寬容體諒的心來對待周遭的人們,以無私的角度來欣賞萬物,這樣你會發現,你的視野及心境會更加的寬闊開朗。同樣的,如果你不去月旦別人的是非,臧否周遭的短長,隨時保持一顆愉悅的心去面對世界,那麼可以肯定的,這樣的生活環境,必定處處藏著驚喜,只要我們能用心去體會,並學學證嚴法師「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圓的」那種智慧,天地萬物也絕對不會吝於給予我們各式各樣的感動與歡愉,這當是我們所衷心企求的。
-
「生活良方」
近日,友人推介一篇養生文章,題為「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作者為洪紹光教授。 洪教授以其醫學專家精研所得,深入淺出的為現代人精闢解說要如何吃得健康、動得健康、活得快樂,言簡意賅,真是惠人良多。 本著「好文章要與好朋友分享」理念,寫點讀後心得與讀者分享共勉。 作者指出,現在這麼多的各種各樣的病,歸根究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們堅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他提出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為養生四大基石,而其中特別強調,一個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健的總和。他認為「人啊!只要有個良好心態,人本有很大的抗病能力,很大的抵抗力,精神一崩潰,可就全完了。」 常聽人說,憂鬱是一柄無形的刀,它是產自人內心,發自人大腦的一種感覺。一個人心態好,心情好,一切都會變得很美好;反之,自己不高興時,心情一定很難受,就是山光水色也欣賞不了,山珍海味也沒有什麼味道。可見,一個人的心情,影響身心與健康,而要如何保持永遠快樂的心情,特別顯得重要。 總的來說,「生活方式與身心健康」一文,洋洋灑灑二萬餘字,字字珠璣,套用作者的話,精簡的說,有「一個中心」,那就是以健康為中心,因為失去了健康,什麼也沒有了。兩個基本點:一叫糊塗一點、一叫瀟灑一點──度量大一點,風格高一點,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如果整天計較雞毛蒜皮小事,那才煩人。三大作風: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就能永保快樂;四個最好: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加之前述所提的合理膳食等四大基石,只要我們按照這樣生活,生而健康、快樂不是夢,祝福大家健康享受每一天。
-
不 亦 快 哉
清朝「文壇鬼才」金聖嘆,不滿朝廷大興文字獄,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帶領學生去哭孔廟,被以蠱惑倡亂判定死罪,其子梨兒、蓮子前往探監,父子淚眼相對,金聖嘆賦詩曰:「蓮子心內苦,梨兒腹中酸。」蓮子即「憐子」,梨兒是「離兒」,一語雙關,感人肺腑! 相傳金聖嘆被問斬的那天,正值隆冬時節,白雪紛飛,臨刑前他翹首蒼天,觸景生情,高聲吟誦:「天公何故惜金郎,萬里河山做孝堂,日出東方來祭奠,家家戶戶淚汪汪。」吟罷,劊子手刀起人頭落地,金聖嘆的頭顱連滾數丈,從耳內彈出兩只小紙團,監斬官打開一看,一紙寫著「好」字,另一紙寫著「痛」字。兩字合在一起,是對百姓陷於苦難的呼號,也是為自身不幸的際遇哀嘆! 其實,金聖嘆生平軼事極多,但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三十三則「不亦快哉」的妙文,蔚為今古奇觀,不但為後人所傳頌,更常是騷人墨客仿效的對象。諸如有民國初年文學大師林語堂的「來台後二十四快事」,以及當代大文豪李敖的「不討老婆之不亦快哉三十三則」,都同樣則則膾炙人口,廣為人們津津樂道! 或許,「久旱逢甘霖、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大樂事,但日常生活之中,也常有一些快慰的事,雖稱不上人生樂事,卻足以讓人心涼脾肚開、或眉飛色舞精神振奮,也只能以「不亦快哉」一語概括! 當然,我不是文人,不敢附庸風雅,但當「夜貓子」幹新聞編輯,生活作息日夜顛倒,除了不利身體健康,其苦楚實在不足以為外人道也,然而,仍有許多「不亦快哉」的樂事,也就不揣淺陋比虎畫貓,試列幾則與讀者分享! ─拆閱投稿,欣見文情並茂,一口氣讀完,不亦快哉! ─審慎選稿,擬定標題,設定版面,當大樣出爐時,不亦快哉! ─凌晨下班,「路上車輛絕,萬徑人蹤滅」,千山我獨行,不亦快哉!
-
自信信他
「我看嘸字,你講多少,就算多少!」坐在櫃檯裡的老人家對結帳的人說。老人家對人的信任,好像遇到熟識的人上門買東西,說多少,就拿多少,不用計較。他對人的信任,讓人感佩和尊敬,且是時下年青一代學習的對象。 一個人絕對信守他所說出的話,而且絕對會去做到他的允諾,我們會形容或稱讚這個人是「一言九鼎」的君子。孔子說:「人與人之間若沒有了一個信字,我不知道還能做得些什麼。正如車上的轅木與橫木間,若沒有了個靈活的接榫,無論大車小車,試問它何以行之哉?」 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有一次,子張提出「行」的問題,孔子說:「只要說話能忠信,行事能篤敬,縱使去到蠻貊之邦,也行得通。若說話不忠不信,行事不篤不敬,就近在州里,行得嗎?要立時像看見那忠信篤敬累累在前;在車廂中,像看見那忠信篤敬如倚靠在車前橫木般,能如此,自會到處行得通了。」子張聽了後,就把這番話寫在他隨身常束的大帶上,欲其隨時記誦而不忘,規範自己的言行,成為「言忠信,行篤敬」的君子。 孔子回答樊遲時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子夏亦說:「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 。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他與老人家素昧平生,老人家對他所說的標價數字多少,不疑有他,亦不疑人說得對不對,或是會被欺騙。老人家對人的信任,正如老子所說的:「可信的人,我相信、信任他;不可信的人,我也相信、信任他,這樣就人人都可(德)信。」在當今功利現實社會,老人家對人的相信、信任,體現了金門早時農業社會人與人互信的美德。 的確,「信」對於人是很重要的。無論是做人做事,都要「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至於治學也要「篤信好學」,若「信道不篤」怎能有所成就呢?一個「悾悾不信」的人,孔子說:「吾不知之矣。」食、兵、信是為政三大要素,在不得已時,食和兵可以不要,但信不能不要,為什麼?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所以,信之於人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