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又 是 一 年
今天,是癸未年的除夕,「爆竹一聲除舊,萬戶桃符更新」,家家戶戶準備迎接甲申年的到來。 最近,有一則賣葯酒的廣告,刻劃作稼人終日為生活打拚,忙到日曆撕完了,才驚覺一年又過去了,感嘆「囝仔愛過年,大人煩勞無錢」! 其實,「忙」字是心沒有了;「忘」也是心沒有了,人們因「忙」而「忘」了過年,自古已然,於今尤烈!從前,有一個秀才閉門苦讀,想從科舉場中揚名立萬,因而發憤苦讀;有一天,聽到屋外響起陣陣鞭炮聲,忍不住推門大喊:「喂!誰在放炮?」然後,當他發現小孩子人人穿新衣、戴新帽,才恍然大悟,感慨而嘆:「噢!人家過年!」於是,趕緊跑回書房裡,揮筆寫了一對春聯貼在門外應景,這對春聯正是: ││喂!誰在放炮? ││噢!人家過年! 同樣的,清朝乾隆皇帝風流倜儻,性喜遊山玩水,一生中曾三上五台、六下江南、九登泰山,更喜歡舞文弄墨、吟詩作對。有一年除夕日,令翰林院編修紀曉嵐伴駕出遊,來到一處樓亭前,但見寒梅傲寒綻蕾,十分俏麗,因而觸景生情,不由得感懷吟唱: ││老翁秋枝看梅花,唉!青春已過。 伴駕隨侍在側的紀曉嵐見處處張燈結綵,沖天炮焰火明滅,響聲頻傳,即刻對出下聯: ││兒童側耳聽爆竹,噢!又是一年。 誠然,古往今來,無分王侯將相、或販夫走卒,面對歲月更迭、年華老去,都是一樣的無奈。當然,我本凡夫俗子,才疏學淺,面對歲盡年殘的時刻,實在不敢附庸風雅,但是,幹新聞工作日夜顛倒,夜間編報,白天約稿、寫稿,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因為新聞有延續性,不能一日歇止。因此,年節,對我們似乎很陌生,就像今夜,旅外的遊子飛越千山萬水,都趕回來與家人團圓守歲,而新訊樓依舊燈火通明,同仁們仍埋首忙著出報,午夜時分,成功村傳來陣陣迎春爆竹聲,豈能不慨嘆:噢!又是一年!
-
福慧迎甲申年
本地有一種說法,每年的最後一個農曆十七日,和每年的第一個農曆十七日,要是在這二天裡到寺廟拜拜,那一整年的功德都會得到十分的圓滿結果,比你平常到寺廟去拜拜,都來得有靈感和殊勝,所求皆會如願。 「有燒香,有保庇。」老一輩的人常如是說。吾鄉每年在神明的聖誕日,都會設醮酬神祈福,每月的月初、月中、月尾,要祭拜「旗腳」,祈求保佑境內一切大小平安,出境外順遂。若是有特殊的日子,還會「擺香案」、「犒軍」,連拜好幾天呢!沒有別的,就是祈求消弭災厄、祈求全村平安。 綜觀金門本地的宗教和民間信仰,十分的純正,不若像外縣市有著那麼的怪力亂神,讓神棍有可趁之機,為非作歹,不少無知的人上當受騙,平安沒求到,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迄今,金門本地拜正確的信仰,人心向善,鮮少風聞有神棍騙財騙色的事件來發生,金門真是福地。 財富、平安、智慧、健康、幸福,是每一個人希冀的,夢寐以求的。於是乎,有人會到寺廟拜拜、安太歲、點光明燈,祈求神明保佑和賜予財富、平安、智慧、健康、幸福。同時也相信能夠得到神明的眷顧,宿償心願。因此,才有在年尾的最後一個十七和年頭的第一個十七,若是到寺廟拜拜,那整一年的功德都會十分的圓滿說法。 農曆新年,大家通常會出外遊玩,到寺廟拜拜,祈求新的一年好運途。本地諺云:「要神,也要人。」一味的求神是不行的,還是要靠自己。經云:「世間人為追求功德,而在節慶的時候施捨與供養,所得到的功德,不如禮敬聖者的四分之一;經常禮敬年高德劭的人,長壽、美貌、幸福和力量四法增長。」意要我們在拜神明的時候,也要向自己的內心去求,如實的了知世事生滅的實相,具足智慧和精進,不放逸、克服自己及讀誦有法益的經典。如此,在新甲申猴年福慧具足,自然諸事亨通、成功。
-
冬日浩劫
大陸人在口語上慣用「火」來形容「當紅」或「熱門」的人事物。金門的冬天也很「火」,只是這「火」並非什麼虛榮的形容詞,而是一把又一把摧毀林相景觀、破壞生活品質的「林火」。 比起台省高比例的住宅區火警,金門人在居家環境中遭受祝融之災的不幸案例算是相當稀少了。儘管住宅火警發生率不是太頻繁,但打火弟兄每逢天乾物燥的時節還是非常忙碌,原因無它,令他們神經隨時緊繃的正是案發點遍及全島,滅不勝滅的林火。金門素有「海上公園」美稱,林地面積相對已開發的人口密集區自然大出許多,野生林地加上地方政府與金管處加強綠美化工作,塑造了金門的「自然美」,也吸引喜好接近林野的觀光客前來「一親芳澤」。只是當時序進入秋冬,草木枯黃乾燥,卻成了林火肆虐的最佳「舞台」,面對這種潛在危險,住在這島上的居民應更加注意用火安全,無奈任憑有關單位如何加強宣導,也不管有多少次的「殷鑑不遠」,林火還是一起接著一起,甚且愈燒愈大「攤」。去年底波及太武山區的森林大火,不僅摧毀佔地極廣的林相,更危及軍事據點安全,山區救火困難重重,只能協調動用空消隊利用直昇機取水救火,若非緊急搶救得宜,不光是更多的林地要付之一炬,一旦林火蔓延波及住宅區,後果更是難以想像。 邁入新的一年,層出不窮的林火似仍未能杜絕。那日與家人出外踏青,途經老家所在村莊附近,驚見路旁林地竄出大火,濃煙不僅完全遮蔽道路,更一股股地直衝天際,空氣中佈滿草灰,大火旁便是一戶民宅,緊急聯絡消防人員前來搶救,方避免釀成更大的災難。遭遇這番路上驚魂,遊興大減,看看時間又是鸕鶿歸巢時分,趕到平日賞鳥的林間小徑,又是一驚!曾幾何時,那片林地也慘遭火舌吞噬,而原本密密麻麻停棲樹上的鸕鶿則是一隻都不剩。這一把又一把的火真是燒得令人「發火」::: 試想,焦黑一片的林地,人走進去都覺得難受,何況是鳥?就算不為了自然生態,至少為了咱們自己的生活品質,發揮公德心,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別讓金門的冬日景致成了見不得人、鳥的醜態。
-
正視走私,讓兩岸貨暢其流
年關將近,地區最近走私問題層出不窮,相關單位甚至一天查獲數起,取出的走私物品琳瑯滿目,其中並以大陸農產品最多,由於金門各市場目前可說到處充斥著大陸貨,但讓人不解的是,這些大陸貨是怎樣來的,難道都是循小三通正常管道進來的嗎?還是相關單位執行查緝走私不力,或者是採何種標準來認定是否為走私,還是有什麼隱情,讓人看得「霧煞煞」,到底兩岸該怎樣才能貨暢其流?走私問題又如何解決?該如何處理?值得相關單位重視,儘早想出一套辦法,並給予法制化,以符民情和地區所需。 老實說,地區各鄉鎮市場隨處可見的大陸貨,可以說大部份是「自由進口」的,尤其是農漁產品,由於「俗擱大碗」,很多早已搶佔地區市場,這些食品有沒有經過檢驗,吃起來安不安心呢?為什麼很多人都想貨品可以自由進出口,而不循小三通的正常管道進出呢?很多的為什麼?也是小三通實施迄今亟待突破的。 平情而論,兩岸民眾私下互通有無,說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怕的是自疫區引進傳染病,防的是槍、毒和犯罪,諸如金門縣警局與金門航警所就曾聯手破獲一起自大陸走私槍彈和毒品案,取出中共製長槍三枝、子彈一百七十二發,以及海洛因六點八公斤,市價約一千萬元;又地區也破獲竊車集團,竊取機車準備運往大陸銷贓,這說明走私案件,已愈來愈「大條」,絕不能等閒視之,由於槍、毒對社會治安影響至鉅,相關單位務必加強查緝,並採嚴刑重罰,以遏止不法。 由於兩岸小三通實施已滿三年,如何讓兩岸人、貨走得更順暢,另方面減少犯罪事件發生,有賴相關單位和雙邊政府多加用心,並好好坐下來談,如此兩岸才有更美好未來。
-
夢想與現實
生活中絕不是只有快樂和夢想,更有許多現實。 年輕時,朋友們在一起總是討論著那裡好玩?那個「美眉」漂亮?要不就是扯些有的沒有的八卦。說的談的都是個人的喜怒哀樂和愛好。 及至年歲稍長,有了家庭兒女,茶餘飯後扯淡的話題才會拉回現實生活。比如:什麼東西俗擱大碗?怎麼樣才能開源節流?錢要怎麼賺才能更多?一家的溫飽和舒適成了腦袋瓜裡要想的、手腳要做的唯一考量。 為自己、為家庭,似乎就是人生階段努力最大的不同。當然,成家立業後如果家無恆產,精打細算、能省就省不免成為現實生活中的必然。普通人家嘛,裝闊,沒那個本錢;一毛不拔嘛,則易落人小家子氣的口實,所以,當用則用,不能省的絕不能省,一味的哭窮,當心哭掉了志氣,那是挺叫人不齒的。 儘管有人會說,有多少吃多少,賺什麼花什麼,生活雖然不富裕,但能夠樂在當下,雖貧不苦,那也就夠了。反正,做人嘛,夢想總會有,奢望卻是不必了,有多少本事供養家庭,就做多少本事的盤算,與其好高騖遠、怨天尤人,不如隨遇而安,一旦行有餘力,或許還可觀照玩味一下人生。再怎麼說,這世道因生活重擔而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大有人在,如何在生活的努力中另尋美好的春天,不正是我們和家人必須辛苦努力的嗎? 所以,無論我們再怎麼汲汲營營,最重要的還是要祈求一家子的平平安安,如果不這樣,心疼損失或是有所遺憾的又豈只是金錢而已。錢,其實慢慢賺就有,怕的是填不滿的欲海,還有那攻不破的愁城。千萬別忘了,人生還有許多值得辛苦追尋之處,正如同家人的幸福、溫飽和笑靨一樣,那不但是夢想的實現,也是每一個家庭最起碼的企求。 又到了歲末年關,好,還要更好,大概是一般人的共同期待吧!問題是,你熬過了這一波景氣寒冬了嗎?別急,今年是大選年,只要芭樂票不滿天飛,能夠樂在當下的,總有機會!
-
「基本功」
人說:「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業,可謂「術有專攻」,即便是一般的清潔工作,亦須有好體能,方可耐磨耐操,動作俐落,稱得上「效率」兩字,方能在同業中脫穎而出。 話說有位母親,聽說山上寺裡有位老和尚武藝高強,更帶著小兒子上山學藝。獲得老和尚首肯後更滿心歡喜獨自回家。 但是,隔天一大早,這位母親依舊無法完全放心,就到寺外守著,想瞧一瞧老和尚到底教給小兒子怎樣的絕世武功。令這位母親失望的是,老和尚從豬圈裡抱出一隻剛出生的小豬,命令她的小兒子抱著小豬,每天徒步從山上走到山下,再從山下走到山上,一天三趟。 日復一日,轉眼三個月過去了,每天守在寺外偷偷觀看的母親終於忍不住了,跑去問老和尚:「師父,聽別人說您武功高強,三個月前我帶小兒來向你拜師學藝,可是您竟然叫他抱著一頭小豬,每天山上山下來回走三趟,這算是哪門子的功夫啊!」 老和尚回答:「施主,一頭剛出生的小豬重約三公斤,三個月的時間,這頭小豬已經三十幾公斤了!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當我們恍然大悟之際,是否也該反問自己:「自己是否在自己本職學能下過紮實的基本功夫!」有些看似不起眼的準備,必須於平常日積月累的。 這,又令人想起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張小燕的一段談話:「耶!您可別看我嘻嘻哈哈的,好像在耍嘴皮子主持節目,我可是一天要看好幾份報紙,一月要讀好幾份雜誌所累積的功夫!」可見,成功絕非偶然,水能穿石,一步一腳印是也! 總之,能揮汗耕耘,方能歡呼收割。一年將盡夜,喜迎猴年,歡度新春之後,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作,希望來年,大家能多多充實自我,讓自己更真材實料的在猴年「猴福齊天」吧!
-
尊重智財權
著作權法於民國八十七年修正公布施行,旨在保障著作人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而立法。意即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依法獲得權益保護,提高刑責並擴大公訴罪範圍,將擅自重製侵權提高至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得科罰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其實,擅自重製他人之著作,並非指大量印刷或燒拷,而是未經著作權人同意,那怕只是下載一首歌曲或複印一段文章,都屬侵權觸法行為,三年前的成大學生在宿舍下載MP3流行音樂,經舉發檢警大舉搜索,被查扣十四台個人電腦,依法究辦;同樣的,隨後東海大學校外影印街,亦遭查扣大批學生交付影印書籍案,雖都只是學生為節省開銷自娛或自用,但仍難逃侵權公訴與民事求償的責任,殷鑑不遠! 從前,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只是抄得高不高明而已!」記得二十幾年個人在「文藝月刊」發表過的一篇「搖鈴的故事」,描寫童年賣冰棒的經過,場景在金門,但不久前某報副刊上有一篇文章,情節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地名套上台灣某鄉下小鎮。說實在話,出版法已廢止,作品一經公開發表,即取得著作權,且追訴期延至身後五十年;換言之,類似情形已構成侵權行為,也就是時再今日,天下文章不能抄,那怕是手段很高明!又如去年國內知名大報年度文學獎徵稿,獲評為首獎的作品被檢舉部份情節涉嫌模仿抄襲,被索回獎金斯文掃地事小,挨告吃官司才不值得! 事實上,這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很多作品皆在網路張貼展示,但擅自下載,無分自用或營利,都將隨時準備挨告,屆時恐怕連律師都可以不必請了,直接等著去吃牢飯和賠償。甚至,大陸的網路資源,雖相岸文書仍互不認證,司法管轄權鞭長莫及,但文章亦不能任意下載轉寄副刊賺稿費,須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身為現代人,要有尊重智財權的觀念,才不致誤蹈法網,後悔就來不及了!
-
相約來去金門
我們時常可以在明信片、日曆或其他的印刷物上,看到世界各國美麗的名勝風景,透過印刷傳播介紹,了解各國的風景文化。新年,表弟送家裡一本新的日曆,印刷精美,予人真實的感受到新的一年真的來到了。當翻開新的日曆,金門的風景名勝躍然紙上,與外地各縣市的風景名勝,一起走入尋常百姓家,看到金門、認識金門、喜歡金門,相約作伙來去金門,一親金門這塊美麗「海上仙島」的芳澤,帶動金門的觀光產業發展、繁榮。 觀光產業,是金門大力推動的「無煙囪經濟工業」政策。近年來,金門觀光產業,它在地方政府和民間有關觀光單位合作,推銷金門觀光、厚植金門觀光資源,都有長足的進步,也吸引更多的人來到金門觀光旅遊渡假,一窺戰地的神秘面紗。 新年伊始,在兩岸的觀光旅遊就有了新的開始。第一次以觀光名義提出申請而獲政府審核通過的大陸廈門航空旅行團,元月上旬循小三通管道直航抵金門觀光遊訪,也首開大陸觀光客上「門」的先河,打破以往只能去不能來的界限,開啟兩岸觀光產業的新一頁。 將金門推上國際,讓全世界的人看到金門、認識金門,亦是金門地方政府致力的目標。如在新一年即將登場的「世界金門日」活動,金門地方政府積極的著手擘劃、準備,初步決定以「感恩、尋根、榮歸、尊寵─建設島鄉、燈火相傳、生生不息」為「世界金門日」的主題,將廣邀旅居全球各地的金門鄉僑返故里共襄盛舉,凝聚全球金門鄉僑意志共同建設繁榮家鄉,讓金門走向世界舞台。 金門縣長李炷烽頒發榮譽公民證給內政部官員時強調:「爭取金門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是縣府長期努力的目標。」金門的人文史蹟豐富,且遭到破壞的程度有限,若能在縣府的努力和內政部協助下登錄世界文化遺產,不僅進一步豐富金門的文化內涵,深植觀光產業,更能將金門的觀光推向國際,讓全球的人都能看到金門島之美。
-
有錢又有閒?
記得不久前,藍綠陣營還在政治與外交等議題上角力,突然間一個急轉彎,雙方都一個勁兒地互批「A錢高手」,光一個扁V‧S‧連的「財產比一比」,就搞了一、兩個禮拜還不見平息跡象,事實上,搞政治的除非真正清廉到「一介不取」,否則憑著政治勢力與商業利益結合,想快速累積財富絕非難事,硬要說自己是「一窮二白」,無異是哄三歲小孩的渾話。 依我個人的觀察,中國人是一個既愛關切別人賺多少錢,又唯恐他人探問自己擁有多少財富的民族。記得以前聽一位長居國外的朋友說過,西方人認為貿然詢問別人賺多少錢?存款數字幾何?都是唐突而不禮貌的舉動,既使親如家人,也尊重其為個人隱私不隨便過問,但咱們中國人就大膽得多,即使交情不深,總因好奇心與窺探慾而冒昧打聽,卻也因為沒有幾個人願意大方地將自己的「身家財產」昭告天下,於是為了應付旁人的「關切」,要不就裝傻,否則就乾脆「哭窮」。 小老百姓尚且為誰賺得多互相刺探同時又各自掩飾,更別提那些居高位享盡錢、權優勢的政商人士了。賺得愈多,往往愈不希望「見光死」,為免「樹大招風」,也避免予人「財大氣粗」的印象,自然得低調一點才好。如今,為了拚選舉,任何可以打擊對手的手段,不論卑劣與否均值得一試。國民黨黨產合法性問題被炒熱,連戰家產多寡與陳水扁理財密訣更成了近來的政治焦點,批對手富可敵國A錢不手軟時可以不講真憑實據便作出合理懷疑,被質疑財產來源可疑卻氣急敗壞,動輒上演互告誹謗的鬧劇,看在小老百姓眼裡,這些政治人物們,不僅有錢而且有閒,放著國計民生議題不管,淨在那兒互揭瘡疤,好比兩個人都在糞坑裡打滾,還一個勁兒的嫌對方臭。 錢賺得多怕人知道,是維護個人隱私也避免無謂困擾,而別人擁有多少財富,說實在的也不關咱們的事,政治人物打選戰,與其像「抄家」一般鬧得雞犬不寧,還不如務實地回歸政策面與民生議題,趁早端出選民期待已久的「牛肉」才是。
-
落實春安工作,確保地方治安
縣警局為確保地區治安,讓民眾歡渡快樂春節,日前起配合全國同步展開春安工作,希望讓大家都能平安過個好年,我們除希望警方落實此一專案,更希望民眾行車注意交通安全,做好防竊防盜,當心詐騙案,發現不法主動檢舉,共同打擊犯罪,共維地方治安。 地區治安工作,近一年多來,成果相當令人振奮,光是近半年來,警方至少破獲各類竊盜案二十一件,移送嫌疑人二十二人,贓物案件五件,移送嫌疑人十二人,其中包括即時破獲金寧地區連續五輛機車失竊案、李光前將軍廟金牌失竊案、金湖地區寶山銀樓百萬珠寶竊案、機車解體案、連續闖空門案,以及破獲網路詐欺等諸多案件,讓民眾對警方的辦案能力恢復不少信心。 老實說,這幾件重大刑案之所以能夠偵破,足以証明警方鍥而不捨的辦案能力值得肯定,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地區竊盜案仍時有所聞,為使民眾對地區治安恢復信心,警方還須多加把勁,尤其是詐騙案,近年來更層出不窮,地區已有不少人上當受騙,民眾除應提高警覺,相關單位也應研擬打擊犯罪辦法,以防更多無辜民眾受騙。 還有,交通事故的發生,在地區也是層出不窮,酒後駕車肇事、超速、闖紅燈等等,這些交通違規除有賴警方多加查緝取締,民眾更應體認,所謂「十次車禍九次快」,車禍之所以會發生,開快車絕對是最大的罪魁禍首,尤其是超速行駛,一旦發生狀況,非死即傷,不僅害己也害人,駕駛人應引以為戒。 要維護地區治安,除了警方要多加把勁,民眾也應提高警覺,發現不法,發現可疑,主動報警處理,舉家外出或夜晚入睡應小心門戶,遇有風吹草動要有警覺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預防工作,相信社會上的犯罪案件就會減少。
-
借力使力、善用生命
避兇趨吉絕對是人類心靈的普遍期望。無論如何,沒有人喜歡遇到挫折,這應可說是人性的本能之一。然而,對於生命的真相,恐怕是沒有人能倖免於挫折的發生。所以,面對挫折,我們不必呼天搶地,也不用鬼哭神號,能夠健康以對、用心解決,那才是生命真正的課題。 當然,生命的本質不同,處理挫折的方式也就不同。回顧昨日種種,得意的人有得意時要做的事,落魄的人也自有生存之道,我想,生命是公平的,一味的逃避不可能解決問題。努力的「活在當下」並好好的面對生命、善用生命,或許還能把困蹇的人生轉出一片柳暗花明,要不,就學學那種「借力使力」的智慧吧,這好比在海中游泳,浪來了,躲不掉,那麼當機立斷、隨浪浮沈一番又何不可?躲不掉儘管有躲不掉的悲哀,但隨波逐流不也有隨波逐流的樂趣嗎? 也許,挫折真的使人傷心難過,但它同樣賜予生命對所經所歷進行全面思考與反芻的機會;挫折之中含有絕大的動力,在將人推向絕望孤獨領域的同時,它同樣的把人們帶向一個廣闊深刻的人生領域,有時候,挫折竟比成就更能決定人們一生的面貌呢!當亞歷山大帝征服了歐亞非各地後,他曾放聲大哭的說:「我在三十多歲的年齡便征服了全世界,那我的後半輩子要做什麼呢?」成功使我們體會人的有限性,而挫折更讓我們觸摸到宇宙廣袤無限的心靈。 香港影星劉德華在痛失好友梅艷芳後,大批媒體記者都圍著劉想一探天王巨星內心的感受,情感豐富的華仔雖然傷痛,但他卻借力使力的引述了朋友的一段話說:「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是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勝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華仔把對梅姑的思念轉化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並希望大家好好的面對及珍惜生命。 一事兩面,看看亞歷山大對生命的喟嘆,回頭再想想劉德華對生命的真情,我們大可不必耽溺於因不幸遭遇所引發的惡劣心情,與其沮喪絕望、本末倒置,不如借力使力、善用生命!
-
比好的,還是比爛的?
為了選舉,藍綠兩軍每天新聞戰不斷,最近更吹起了「興訟風」。為何興訟?俗話說:「相罵沒好話」,負面選舉搞多了,扒糞扒到大家都臭氣薰天受不了,為了不能緘默以認,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反證對手的抹黑,也就只好走向法庭,透過司法的調查檢驗來還原真相。 有人說:「選舉有如民主的嘉年華」,應該是充滿著歡笑與快樂的,沒想到我們竟把選舉演成一場泥巴戰、口水戰,只見雙方你來我往的互揭瘡疤、破口大罵,讓選民看得霧煞煞,也不知該相信誰?讓人懷疑這就是「民主」?怪不得有人愈發懷念起那個略帶威權的「蔣經國時代」,這是人民的思想倒退?還是政治人物的言行倒退?教人興起「不如歸去」的懷舊風,深值我們省思! 不過,在一片選舉的喧嘩中,我們仍必須有所堅持─「堅信民主‧選舉萬歲」。因為有了民主選舉,方能黑金解體、政黨輪替;也因有了民主選舉,讓人民更真實看清誰有治國能力;更因有了民主選舉,讓更多的政治人物,更不能胡來歪哥。民主雖然有點「亂哄哄」的,但瑕不掩瑜、利多於弊,我們堅信,在民主的學步路上,走過荊棘,必會邁向坦途。 選舉或許貴在造勢,但最後掀開底牌,重要的還是要看看有沒有好政績,能不能拿出一套治國良方,套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現在兩軍對壘,大玩泥巴戰,如此以往,難道不怕倒掉選民胃口?與其泥巴亂抹,比爛的,何如針對國計民生,打一場高尚的選戰。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選民也正睜大眼睛在看,那一組候選人能端出好牛肉。選舉,應該是比好的,而不是比爛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