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全方位」取締
碰到警察攔路臨檢,多數駕駛人的心情都是不怎麼愉悅的。守規矩者即便證件齊備仍得停車接受查驗,頂多感受到一絲絲的不便;酒醉開車或無照駕駛的投機份子可就十分「痛恨」這項道安勤務。警察弟兄為取締違規駕駛確保道路交通安全,即便會造成民眾不便也不敢有絲毫鬆懈,這是警察保護人民的職責所在,民眾只要守法不心存僥倖,一時的不便或可確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為道安盡一己之力。 警方執行臨檢勤務,有時擺出極大的陣仗,動輒十幾人封鎖各方向車道,力求滴水不漏。如此龐大的警力陣容,用來應付定點式的路檢或可對心存僥倖的違規駕駛人起相當之「嚇阻」作用,但光靠這層關卡尚難杜絕可能危害交通安全的危險因素。道安殺手除了無照駕駛及酒後開車外,更可怕的是超速駕駛,這些大大小小的超速違規車輛不分時間、起點,在道路上橫衝直撞,其違規的危險事實絕非幾個主要路口的定點攔檢所能過濾,有賴巡邏警網隨時動態監測,讓超速駕駛與不當超車者意識到臨檢取締無所不在,由不得他們恣意妄為拿他人生命安全開玩笑。 拜地區觀光業及各項建設所需,愈來愈多的大型工程車輛奔馳於道路之上,不論是遊覽車、水泥預拌車、砂石車、吊車:::這些龐然大物的駕駛們很少懂得尊重道路上其他在「體型」方面居相對劣勢的小型車輛,一副「看到大車不閃開一點,後果自負」的囂張模樣,讓「小」駕駛們既害怕又痛恨,更巴不得警察能立刻出現予以活逮。行車不分大小互相尊重彼此禮讓,是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關鍵,重型車輛超速或不當超車可能造成的危險不容忽視,警方除了以「守株待兔」的定點臨檢取締違規行為外,似也應更積極鎖定那些「以大欺小」的駕駛人,還給多數駕駛朋友安全的行車空間。
-
莊稼樂菜根香
莊稼漢在以往來說是一件苦差事,終年辛勞無假期,省吃儉用,清苦異常。因此,從事農業者,只夠溫飽,發不了財,所以隨著時間的演變,問津者更乏其人。 況且由於大環境的改變,相對的更造成了農業式微,大夥一股腦棄農從政或從商,農業人口流失益為嚴重,經年累月結果,衍生了今日地區大片農地的拋荒。往昔那幕綠野平疇的溫馨畫面已不復可見,取而代之者,卻是滿地的雜草樹欉,殊為可惜。 不過,在此農業不景氣的轉型中,也造就了另一波休閒農業的勃興。當然,地區發展休閒農業的風氣不若台灣地區熾盛,這也是得力於周休二日之所賜。上班族一星期只上五天班,有兩天的時間可充分運用,以發洩多餘精力。因此,腦筋動得快的人,充分利用土地價值,作有計畫開發闢為休閒農場,以供民眾租耕,這些承租戶大都住在城市,等周休一來,舉家駕車,跋山涉水,來到世外桃源從事農作,這種親子活動,有趣又有意義。 邇來,這股休閒農業風氣逐漸吹向地區,地區民眾也跟著流行走,紛紛在自家的農地上從事休閒生活活動。他們志在樂趣,不在牟利,而經勞力換取的蔬果,除了自食外,大都餽贈鄰居與親友,這些無農藥污染的菜蔬,吃米香甜可口,安全保險,委實讓人喜愛。 瞧那堅實的絲瓜棚,懸著串串的稜角瓜兒,隻隻碧綠剔透,十分耀眼。有人說,會利用時間和把握時間的人,他的人生必定多采多姿的;尤其能製造生活樂趣的人,更能主宰自己的一切,頻增快樂泉源。
-
談選賢與能
第八屆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選舉已經落幕,印証了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老將意外中箭落馬,有些新秀則以黑馬之姿勝出,無論如何,勝負既已底定,落選者應泰然處之,至於當選人更應為民服務,以不負選民所託。 這次的選舉,選戰可以說空前激烈,選前賄選買票的傳聞甚囂塵上,如果傳言屬實,此風絕不可長,畢竟村里長及鄉鎮民代表是地方最基層選舉,是要選出關心地方,能為民服務的人,這也才是地方之福。 此次的選舉,有不少老村里長及老代表繼續蟬連,他們之所以會獲得民眾肯定,主要歸功於平時勤走基層,舉凡村內婚喪喜慶、急難救助,甚至水溝不通、申請老人年金等等,他們都義不容辭出面解決,甚至為民跑腿,其任勞任怨的服務態度,難怪深獲村民肯定與好評。 民主政治所謂的「選舉」,就是要「選賢與能」,也只有選出賢能的人,才能為地方服務,如果選出的村里長或鄉鎮民代表,一年到頭看不到幾次身影,或者村里民有事都找不到,試想,奢談要他們為地方服務。 老實說,地方有一些老村里長、代表及地方仕紳,他們平時即相當熱心地方公益,且一直深受村民們的稱許與懷念,他們能夠當選,是平時一點一滴服務村里民所累積的成果,這點值得大家效法的,因為,只要你能服務地方深植人心,不用買票也鐵定會當選,這是何等的光榮與清高,值得大家學習。
-
適應與包容
有人說:「家庭是愛的窩巢,它使人們的心靈不停的得到快樂與滿足。」 也有人說:「家庭是一套百科全書,足夠每個人孜孜不倦的讀它一輩子。」 小時候,我們大概都唱過那首「甜蜜的家」,感覺上家是那麼的寧靜、甜美,縱使現實生活中,家不是那麼的完美,但至少應該是溫暖、舒適和安全的:至少它給我們的感覺應該是充滿著歡笑、充滿著快樂與希望的。 按理說來,這樣的一個領域應該沒有競爭也沒有仇恨,而且是一個充滿著愛心的小天地,然而,近年來隨著社會形態的劇變,整個社會倫理都為之易動,家庭這個小單位,無論在形式或功能上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潰散。原本是全家大小都賴以棲息的場所,因為誤會、磨擦在所難免,於是層層糾葛乃不斷攀纏圍繞,如果再任「心結」滋生蔓延,最後往往會鬧得不可開交,嚴重破壞了家庭一貫的和諧與安謐。 無可否認的,今天很多家庭都充滿了利害衝突的關係,譬如兄弟與妯娌間的紛爭不斷,婆媳姑嫂間的難以溝通,又或如夫婦及親朋好友之間的不易適應等,在在成了家人和睦相處的絆腳石,一個調適不良,不僅治絲益棼,更容易成為家庭痛苦的根源,身為家庭中的每一份子,實在不能不戒慎恐懼。 一個家庭也許正如一個小型的社會,因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其間所發生的事故自然也就經緯萬端、糾纏不清了。也許我們無法以常情常理來加以評估或論斷,但我們若能多下一番調和鼎鼐的功夫,因勢利導,則漫天陰霾未嘗不能煙消雲散,從而轉出一番柳暗花明。 總之,家和萬事興,陽光之下儘管有黑暗,家家也有本難念的經,但我們始終以為,天下事往往是利害參半的,既然每個家庭的結合不可能完全是美好的,那麼只有存著相互適應、相互包容的心,才能建立起家庭可長可久的根基。
-
做個快樂的人
今天的社會,一般而言,大家生活都還不錯。以前,國父曾說過,中國人只有大貧與小貧之別。如今的台澎金馬地區,雖然景氣還不見明顯復甦,仍有小部分人待濟助,不過,歷經數十年的奮鬥打拚,藏富於民,全民普遍富有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或許有人反對「富」字,但換個「康」字,也通。君不見台灣社會擁有不少財團、電子新貴,至少,一般家庭皆能維持一個「小康」局面,這比起從前,說真的日子是好過得多。 然而,現代人「忙啊盲」!忙著爭名奪利,盲目追求刺激,日子紛紛擾擾,壓力重重,看來卻少了「窮」年代那份樂天知命、怡然自得的快樂。 這,使人聯想到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對現有的一切感到滿足,那麼縱使讓你擁有全世界,你也不會幸福。」的確,養心莫於寡慾,所謂「富貴無根,貧賤無苗」,翻開一個人的總帳簿,沒有人能夠指出這個人是富有還是貧窮,因為,使人真正富有的是內心│精神上的自由自在之樂。「富而不仁」為人所不齒,「富而好禮」才是真正的富人。 其實,人生在世,只要知足,心無邪念,必然少卻煩惱,就是最快樂的人。人說,「知足者,貧亦樂;不知足者,富亦不樂」,誠作為每個人在心境上自我調適的座右銘。唯有人們將心境安於逍遙自在的境界,才能真正得到精神上的心靈之樂。 貪婪,每每使人希望擁有越多越好,只是,這些身外之物,都能真正享用得到嗎?一個人的貧與富,不單指有形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指內心精神上的豐足,一個人窮得還能快樂是聰明的,而一個人富得不快樂是愚蠢的。我們有自由拒絕做一個不快樂的富人,而選擇做個快樂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安貧樂道,身體力行去實踐「施比受有福」的真諦,做個永遠的快樂人。
-
生之可貴
華航空難造成二百二十五人罹難,家屬的悲痛心情可以想見,但在此同時,社會上仍然不斷發生仇殺、情殺、自殺等戕害生命的事件,生命都在一剎那間消失;生命的脆弱與人生的無常,雖然令人感到不勝唏噓,但也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我們常說:人生在世只不過數十寒暑,說出了生命的有限。雖然生命有限,可是每個人對生命的看法及態度不同,因此也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及價值。 有人把人生比喻為是一趟旅程,有人就會非常珍惜這趟人生之旅,因此在旅程中懂得欣賞、懂得學習,為自己造就一趟豐富之旅;可是同樣走一遭,有人卻是虛擲光陰,匆匆的走一回,連最淺淺的記憶也沒能留下。 或許也有人說人生無常,生生死死似乎是宇宙中的定律,來去之間也不是如此的容易掌握,可是也就是因為「無常」,才更顯出生命的可貴,也才會懂得珍惜,珍惜這一份生命、珍惜所擁有的,也珍惜這一份因緣。 可是,現實生活中,每天所發生對於戕害生命的事情不知凡幾,戰爭、天災、意外等等原因,都會造成生命的消失,雖然殺戮生命的行為讓人憤怒,可是如果不知珍惜的生命又有什麼價值呢? 「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是讓人感受到人生的無常,但是人能夠來到世間走一遭,就是無限的因緣,就要有無限的感恩,雖然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最後終究要走到終點站歇息,可是人生難得,沒有理由不加以珍惜,也沒有理由不活得積極些、充實些,經由不斷的學習與成長,也讓人的生命更精彩、更有價值!
-
關心本土
時間過得真快,重新兼編「言論廣場」版,轉眼已經二個月了! 和以前一樣,個人仍堅持這是地方報,這塊可公開投書的園地,擇稿以和金門的人、事、地、物有關的議題為優先;換句話說,凡是和金門風馬牛不相及的來稿,雖是國家大政方針,或是國內熱門新聞話題,也可能忍痛割愛! 說實在話,本報「言論廣場」版,只能容納五千字各方意見,而且,一個禮拜只能和鄉親見一次面,版面非常珍貴,真希望所刊登的每一句話、每一篇文稿都對鄉親有所助益、對金門發展有所幫助,因此,距鄉親很遙遠的文稿,雖然寫得很好,礙於版面造成遺珠之憾,實是情非得已,也只有請作者海涵了! 雖然,目前來稿按字計酬,然而,稿源不足仍是最大的困擾,因為,網路留言興起,寫好滑鼠一按即可貼上和讀者見面,也不必具真實姓名,可天馬行空放言高論、或無的放矢暗箭傷人,那怕錯字連篇也是「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反正,網路虛擬世界,可以暢所欲言,被影射的對象要對號入座,那是他家的事,要構成毀謗罪並不容易,難怪深受路見不平者或雞婆一族喜愛。再說,這年頭人與人之間很冷漠,大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何況,金門就這麼一丁點大,沒人願自找麻煩?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段期間,蒙各方賜稿支持,幸未「開天窗」,特別是關心教育的「老朽」,系列探討地區教育問題,引起廣泛的迴響與讚賞,很多人想認識「老朽」,也很多人在打探猜測,只是,來稿只要註明以筆名發表,我們即有絕對的義務和責任保密到底,因此,竭誠歡迎關心金門的朋友來稿,一起為這塊土地提供建言!
-
有備無患
孔子說:「人無遠憂,必有近慮。」孟子亦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孔孟在在地提醒著我們要有「有備無患」的憂患意識。詩云:「徹彼桑土,待天之未雨。」平時多一分準備,就會有多一分的保障。不然,災害一到,只能坐以待斃,徒呼無奈而已矣! 台灣北部抗旱警報未除,突然而來的一場大雨,基隆水淹近一層樓高,居民一時也束手無策。這場大雨成災的新聞報導,使吾人憶起上個月台北市長馬英九堅持按計畫展開防災救難演習,結果引來市議員的痛批,指責馬市長「搞不清楚狀況」。相隔不久,同一位市議員又要馬市長簽署保証支票,保証未來四年台北市不會「做大水、淹水災」。讓人大惑不解的,市議員的抨擊是錯了嗎?還是馬市長在作秀呢? 諺云:「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大家都懂的道理,難道市議員不懂,看到了基隆淹大水,吾人相信讀者也很清楚:是誰在作秀,漠不關心民眾的安全。 近半個月來,台灣中南部幾場豪大雨,不僅解除了中南部部份縣市的缺水旱象,也傳出了土石流、便橋沖毀、民宅淹水,空陸交通受阻等豪大雨災情,所幸未傳出重大的人員或財物損失,不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進一步的想一想,如果基隆淹水和中南部豪大雨災情,不幸的在台北市發生,而馬市長該辦防災演習而未做,吾人試想市議員反過來就要批馬說:「你為什麼怠忽職守,未依規定演習,事先未防範,才造成災害!」云云。 吾人認為在水患未發生前進行防災演習之舉是對的,而且颱風季節來到了。政治人物有兩張口,怎樣說都有理;但身為父母官心繫百姓安危,只要對百姓有利的,就該堅持到底去做,不是嗎?
-
捨本逐末?
華航再傳空難,不僅讓許多家庭一夕之間破碎,也再次凸顯飛安的嚴重缺失!飛機因何故導致空中解體造成不幸,或許不是短時間內便能順利解開的謎團,有待更科學而嚴謹的調查方能還原真相,但悲劇已然造成,在尋找失事原因的同時,徹底檢視國內飛安問題似乎才是更迫切的做法。 每次一發生重大空難,政府高層總會像例行公事一般發表沈痛談話,並強調將徹底檢討飛安缺失,此次華航空難,阿扁也不免俗地又把這一番痛定思痛、檢討改進之類的台詞背了一遍,對照以往不斷上演的「事後宣示」,這次的「重申」,咱們還是別太認真看待的好。 雖然阿扁的例行性呼籲與政府相關單位的改革決心不見得能堅持多久,也許只是非常時期安撫人心所作的必要表態,當事件歸於平靜,人們開始淡忘空難陰影後,他們也就很有默契的不再提了。但至少這樣八股的宣示仍圍繞在落實飛安維護的根本問題,就算不是很「補」的政策,至少也不會太「沒營養」。遺憾的是,值此舉國痛定思痛,亟思尋求有效改善飛安之道的當口,尖嘴猴腮的台聯「檯面上一哥」小黃突發奇想地說華航空難全怪名字沒取好,建議改成寶島航空以去霉運云云,偏偏屎腦袋還不光他一個,幾個民進黨立委也同聲附和,硬是把一樁單純的空難事件裹上濃厚的政治意涵與意識型態。 空難原因眾多,或許有難以常理解釋者,但畢竟徹底落實有形的安檢維護才是正道,風水命理之說本就難以證實,身為政治人物不辨是非隨便將空難歸咎於名稱「帶衰」,實在是做了最錯誤的示範,倘若中華航空改成寶島航空真能消災解厄,是不是在經濟不景氣或缺水之際也該要求陳總統改其名「水扁」為「水發」以興國運?瘋狂的「正名論者」該適可而止了。
-
希望是最後的一次
墜機何其多?只要一讀到墜機事件,民眾莫不臉色凝重,感嘆生命的無常;更對無辜的乘客莫名其妙的喪生,責怪航空公司的不是。 華航隸屬國家所有,照說,無論在財務方面、制度建立、人員培訓以及各方面,都是民間私人公司所無能望其項背,首屈一指的指標。因此,飛航的肇事率應是少之又少,但是,事實且不竟然,華航卻成為飛航肇事率最高的航空公司,前後十二年竟發生六次重大事故,傷者不算,死亡旅客高達七百多人,平均兩年一次事故,不免讓人寒心! 五月二十五日華航CI611飛香港班機,不幸於澎湖海域三萬五千英呎高空爆裂解體,造成旅客與機組人員共二百二十五人命喪黃泉,無一倖免。這次空難不只導致無數幸福家庭面臨破滅的惡運,更衍生了不少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悲情。 華航委實太過草菅人命,這架CI611肇事班機,機齡已高達二十三年之久,機件老舊,故障頻繁,早就該淘汰停飛了,但是華航依舊不願汰換。據說,這是最後一趟飛香港的行程,華航也在事前將這架班機以一百五十萬美金賣給泰國,那麼搭上這架死亡班機的民眾不就要自認倒霉嗎?華航這種視人命如草芥的心態,如何面對國人?勢必影響往後載客率下降,以及業績的成長。 據新聞報導指出,華航組員曾多次上網反應該架班機的老舊與危險,希望華航當局停飛該架飛機。然而,華航總是不理不睬,才會導致這次嚴重的災難。至盼華航能痛定思痛,徹底整頓管理機制,正視飛安問題的重要性,希望華航這次空難是最後的一次。
-
林毅夫事件的省思
二十多年前從金門叛逃到大陸的中華民國軍官林正義,後來改名為林毅夫,最近想申請返台奔喪,引來國人一片撻伐,而內政部竟然以人道考量為藉口公開表示樂觀其成,雖然後來林毅夫表明不返台而使得事件暫告平息,但政府在處理此一特殊案件,還真令人捏一把冷汗。 試想,兩軍對壘,身為帶兵的軍官,竟然敢敵前叛逃,甚而帶槍投靠,這種自私自利、不忠不義的人,棄國家、親人於不顧,竟然還有臉想衣錦還鄉,雖說他是想回台奔喪,但試想他既能拋棄父母家庭於不顧,把國家興亡置之腦後,奔喪只不過是他的一項藉口罷了。 有人認為,如果林毅夫返台奔喪,政府如不將其繩之以法,試想,這如何跟國人交代,否則大家都可以有樣學樣,那天如果真的有戰爭發生,試想連軍官敵前投靠敵營都可以沒事,戰事還有什麼好打,乾脆投降好了,還可永保安康。 有人說,台灣很多事情愈來愈腐敗,社會治安、社會風氣,甚至連四維八德也愈來愈向下沉淪,如果林毅夫事件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台灣未來的前途不僅是堪憂而已了。 有人說,林毅夫的叛逃已超過二十年追訴期,依法可以不起訴處分,如果可以這樣是否也鼓勵大家犯罪可以盡量逃跑,尤其是兩軍對陣,叛逃按理該當場槍斃,如果叛逃也能逃過法律制裁,未來台灣還奢談什麼保衛能力。 林毅夫事件暫時落幕,但不也帶給政府一個省思的機會嗎?
-
過與不及
正當全民在「抗旱大戰」中不斷祈求老天下大雨之時,老天終於開始有了「回應」,台省各地陸續降下甘霖,但是下雨之後,部份縣市竟然又出現了土石流,也造成了不少的災情;同樣是災情,卻是讓人哭笑不得。 猶記得個把月前,全國因為缺水嚴重而進入抗旱大戰,各種節水、省水招數紛紛出籠,讓有限的用水能夠充分利用,並期待梅雨的到來,使乾旱的情況能夠紓解,也讓全民遠離缺水的夢魘。當全台開始下起大雨,台省北部各水庫陸續進水,雖然一時之間還是無法完全解除缺水的現象,但至少已經可以稍稍紓緩乾旱的狀況。可是在中部部分地區卻又出現土石流狂洩,造成農田、民宅淹水、交通受阻等災情,「北旱中澇」的兩極現象,一樣讓人難以同時接受。 或許大自然的力量遠超出人類的想像,但是由於人類的過度破壞大自然的資源,間接的影響、改變了自然現象,造成天災的結果還是要由人類自己來承受。 其實看看大自然,再想想現實生活面,「過與不及」不都是有缺憾?從每個人的生活、行為、思想,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例子,如有人家財萬貫,卻是揮金如土,有人卻是一貧如洗,無以度日之糧;有人煩惱、妄想思虞太多,以致惶惶不可終日,有人卻是不知不覺,渾渾噩噩過一生;有人遇事畏首畏尾,終於難成大事,有人卻是行事急躁冒進,欠缺思慮,難免功虧一簣。 因此,不論是和大自然相處,或是個人待人處事,「過猶不及」終非長久之道,如何求其「中庸之道」,正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