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活中,佔些便宜、揩點小油,也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餘習所牽,到了某些場合,有些人不免要情不自禁的上下其手一番,更有甚者總要鬧個臉紅脖子粗甚或兵戎相見。閩南有句諺語:「小時偷摘瓜,大時偷牽牛」,實可為鑑戒,更何況,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禮尚往來的結果,勢必積眾惡而成眾亂,最後也不免掀起腥風血雨並造成自相殘殺的局面,縱使是欲行善者,亦難倖免。所以,一位謙謙君子,處世必然要謹言慎行,所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縱有暴利而惡小者,亦不敢為,因為再怎麼大的善舉亦難以掩蓋一點點的小惡啊! 當然,扶人一把、助人一臂,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之舉,更不可能讓你名垂青史、光宗耀祖,但若以善小而不為,必然會讓你有遺珠之憾,就好像虧欠了別人什麼、或虧欠了自己什麼一樣。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因為從小至大,這個社會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來栽培你,你若一點也不懂得回饋,自然是問心有愧、坐立難安。童子軍「日行一善」的格言,就是希望大家時時行善而且貴在不息。也許有人會懷疑,何來其多善?實則,就連等公共電話的緩急禮讓也算一例,就看你是否心存善念而已。 我想若是人人心存善念,將促使社會更公平互惠、更溫馨美滿。即使你不見得實際受惠,但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又何忍不為?所以,縱然是罪惡滔天的盜匪,也有可能忽發善心,若能由此而痛悟前非、改過遷善,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更為人所稱頌,因為再大罪惡也不能遮蔽那小小的善舉啊! 總之,至惡、小惡,終究是惡;至善、小善,依然是善。若以惡小而為之,以善小而不為,則有朝一日,必然如山洪潰堤,一發不可收拾;反之,要是能時時行善祛惡、真積力久,自可收效宏大,正如積沙成塔、滴水穿石一樣,就看你肯不肯發大願力,多行點小善,並盡量避開那些可有可無的惡業了。
-
正視基層人民發出的怒火
教師走上街頭,工人走上街頭,農漁民走上街頭,一場又一場從基層底層發出的怒火,代表的是什麼?深值探究。 首先,我們要指陳的是,政黨輪替以來,在野黨搖身一變為執政黨,但在眾多的民進黨人身上,我們看到他們的思維仍一直停留在「舊模樣」;換言之,就是「換了位置而沒換了新腦袋」。 想想看看,阿扁總統已在中華民國當家作主了,但仍有部分民進黨人,尤其是較為激進的所謂「盟友」台聯黨,仍在有意無意的鼓吹「台灣共和國」的夢,大作意識型態之爭,硬是把陳總統新上任時所宣示的「新中間路線」逼回到原點,埋下現今各政黨之間重吵「統獨」之爭的政治亂源,讓人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在扯中華民國的後腿?在扯執政者的後腿? 再者,民進黨執政了,但在角色的轉換上根本銜接不上來,仍舊懷有濃濃的在野心態與思維,常把現有的公教人員當作是舊政府的一些「既得利益者」,把農漁會看成是國民黨舊有的樁腳,這種有意無意的要壓縮公教利益、剷除舊有勢力,也就成為累積民怨的一根導火線。其實,民進黨一路走來,所標榜的民主與掃除黑金,還是很受到不少公教人員與廣大農工的支持與認同,不然又如何在各項選舉勝選、執政呢! 說真的,廣大的基層人民一一走上街頭,非關那一政黨執政,也不是哪一政黨所能煽動得起的;人民最為關切的是,他們的生活還能不能得到溫飽,他們的飯碗還能不能保得住? 執政者當有心懷全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與抱負;人民期待改革之心不墜,人民盼望政府打拚經濟日殷,人民的心聲,不知執政者聽進了幾許? 總之,意識型態之爭可休了。全民正在睜大著眼,看看在朝在野誰能拿出拚經濟的好成績,這才是贏得民心及下次總統大選輪不輪替之關鍵所在。
-
螞蟻和駱駝
十幾年前,台灣經濟起飛,股票隨便買,不要賣,獲利是以十、或百倍計算,不只科技新貴都成了億萬富翁,許多搭上便車的菜籃族,也人人眉開眼笑發大財,「台灣錢淹腳目」因而蜚聲國際! 同樣的,隨著經濟起飛,房地產飆漲,不只地主、建商成了暴發戶,市井小民追著工地跑,只要能搶到預售屋,轉手之間獲利豐盈,再不然,坐收房租繳房貸,靠房價飆漲就成大富翁! 因此,有辦法的人,以手中的股票、權狀向銀行抵押,借貸現金炒股票、炒房地產,用錢賺錢,讓錢滾錢,日進斗金財源廣進;而一般市井小民,則以會養會、以屋養屋,或向證金公司融資,跟著發財的魔音起舞,於是,人與人見面談股票,比房地產,投機炒作蔚為全民運動! 豈料,台灣海島型的淺碟經濟,隨著世界景氣下滑、恐怖主義盛行,以及國內統獨之爭加驟,景氣從高峰急轉直下,瞬間成泡沫,很多人警覺性不足,手中的股票、權狀非但來不及脫手,還高檔套牢,更糟的是有人擴大信用融資,加碼槓桿操作,竟慘遭斷頭出場,多年來的金錢數字遊戲,擁有的紙上富貴,傾刻間化為烏有,倒閉,跳票、跳樓事件層出不窮! 畢竟,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就像螞蟻和駱駝,負載能力有別。一隻螞蟻身小力薄,只能搬動微毫的食物,懂得通力合作,一群螞蟻能搬走比身體大好幾十倍的蟑螂,卻不會被壓死;而駱駝身強力壯,能背負重物橫渡沙漠,可是,若無節制,仍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謂「寧走千步遠,不走一步險!」處在全球不景氣風暴之中,凡事應量力而為,嚴格風險控管,切忌輕率投資,更不可涉足投機,才能保平安!
-
少點選舉‧多點經濟
「一路走來,情況愈來愈糟;富者益發光彩奪目,貧者日漸寒酸晦暗,最後到達了::。」 讀到尋找萊拉書中的這段話,內心感觸良多,映照台灣當今的政經社會現況,執政者走上街頭,經濟持續不景氣,失業人口居高不下,那麼多的人繳不出保費,不敢去看醫就診,真是無語問蒼天! 我們的政府高喊「拚經濟」,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拚選舉、拚口水,那顧得陷入失業、生活困頓的百姓民眾。今年的公費留學考試,缺考率創歷年最高紀錄。為什麼?工作不保,生活壓力沈重,那還能有心去考試出國留學,力有所不足啊! 不可否認的,當前全球的經濟都普遍不佳,對於國內的政經亂象,多數的民眾希望政府拿出有力、可行的政策,讓失業的家庭有工作、生活過得安穩,子女可安心讀書,而不要對明天失去信心。 我們今日的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像尋找萊拉書中說的:「富者益發光彩奪目,貧者日漸寒酸晦暗。」我們要問:是不是要讓窮人成為「世襲」,殊值政府當政者深思和重視的課題。 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經濟越不景氣,失業者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跟著陷入困難,社會犯罪率就會升高而不安定。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拚經濟,少在無謂的政治議題、選舉上打轉。政經治好了,「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自然獲得百姓擁戴,才是正途。
-
醫者的「同理心」
如果人與人相處想要和諧融洽,減少因彼此處境與立場互異所造成的認知落差甚至衝突誤解,隨時抱持一顆「同理心」是很重要的。這個社會之所以充斥著誤解與對立,乃是因為許多人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待別人的言行舉止,總以為自己的想法與判斷是正確的,殊不知「異地而處」也許能更了解他人的難處與苦衷,而非助長自己「自以為是」的偏執。 就拿每個人一生中都免不了要面對的事情─「看病」為例,每一個生病的人求助於醫師,除了期待透過他們專業的醫療服務解除病痛,更希望他們能真正了解病人所遭遇的病痛折磨與心理壓力,畢竟專業的醫療技術背後所代表的仍舊只是冰冷的醫療知識與器材,唯有一顆「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才能讓病人感到窩心與放心。如此仁心與仁術兼具者並非沒有,只是可遇而不可求,對於在醫病關係中永遠居於劣勢的病者而言,若能遇到醫術精良足堪信賴的醫師已屬難得了,醫師的態度好不好,豈敢再有奢求?儘管這是病者的無奈,但平心而論,行醫者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乃是對自我專業能力的基本要求,既然選擇懸壺濟世的道路,除了著眼於高投資報酬率外,也該體認到這是一份救人助人的神聖志業,把病人的病痛當做是自己的病痛那般認真地對待與處理,更是身為一個行醫者應該具備的基本修養與態度才是。 報載有一群分別遭遇不同病痛的醫師將自己與病魔搏鬥的故事寫成書,將那種從為病人解決困境到自己成了病人的心境轉換與微妙感受分享大眾。是病人也是醫師的雙重角色,讓他們在行醫時更能以「同理心」看待病人的身心感受,至盼所有行醫之人不必非得等到自己也生病了才去體會病人的徬徨無助,而是在決定走上這條濟世救人的路的那刻起,便該要求自己隨時以「同理心」傾聽並體會病人的心聲。
-
惜緣惜福‧永續成長
有人說:「同船過渡是五百年前修來的福份」,一點都沒錯。而能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更是一種緣份、一種福氣,大家都應惜緣惜福! 佛家有云:「心存善念,廣植福田,多修口德,必得福報」。無奈人為七情六慾的動物,經常難免會受到環境與情緒的影響而有所變數。不過,事在人為,往往很多事情所演變的結果,是好是壞端在個人的認知;以及自己觀念的改變,所以很多事情的發生也就見怪不怪,完全存乎一心。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老人家對年輕人不斷叮嚀,做人要務本、要惜緣、更要惜福。其實,時機歹歹,識時務者為俊傑,更要隨著現實的環境來適應,千萬不能逆向思考,違反一般正常的人際關係,如果一意孤行,勢必衍生不利的後果。 無論是對人或是對事,都要堅持惜緣與惜福的原則來面對。惟有這樣家庭才能更親愛、更和樂;社會才能更安定、更祥和,推而廣之,整個國家才能更團結、更進步。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只要彼此間能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無疑也是社會安定、進步的動力。 看看現在E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實在有夠好命,一直生活在衣食無匱的環境下,也因為長期富裕的物質享受,讓他們養成一種奢侈、浪費的不良習性,不知惜緣、惜福。假如長期的暴殄天物,必然導致反效果,這是值得時下一般年輕人深思的! 尤其正值景氣不佳的當下,眾生更應感恩惜福,珍惜既有的成就,不浪費、不浮華。如能建立共識,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才能永續經營、永續成長,增進全民幸福。
-
解決民生用水
報載,地區各湖庫蓄水量可用到明年二月份,表面上今年冬季地區民生用水不虞匱乏,但如果今年冬季地區發生乾旱,明年四、五月份起地區可能又將再發生缺水問題,也因此水廠呼籲大家節約用水,以因應冬季乾旱期。 有句口號「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很多人耳熟能詳,這是因為地區每一、二年就會發生缺水問題,為大家帶來很大困擾,因此,節約用水在地區相當重要,尤其每年冬季地區下雨量相當稀少,只有等到明年春雨季各湖庫才可能大量進水,一旦雨季遲來地區缺水問題就會一再重演。 缺水問題不只是地區一大隱憂,地區自來水質的不佳也倍受民眾所詬病,尤其是金湖地區很多民眾不敢飲用自來水是項不爭的事實,寧願提著水桶汲取井水或前往金城、瓊林等地區提水,甚或買過濾水、礦泉水作為煮食之用。 金湖自來水質的不佳,從很多鎮民不敢飲用可以得到證明,儘管有關單位強調水質無慮,但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尤其日前報載,地區自來水質不合格率居全國之冠,讓民眾心裡的疑慮更為加深。 缺水與水質不佳,是地區亟待改善的民生問題,不過由於所需經費龐大,絕對不是地方縣府能力所及,由於政府早知金門地區經常發生缺水與水質不佳問題,就該有責任補助經費給予改善,這才是大有為政府應有的作為,否則民眾對政府那能生出信心。
-
人生的抉擇
人生就像一本空白書,在我們呱呱落地後,這本空白書便緊緊的跟著我們,一生所經歷過的,都不會有一點隱藏和一絲的遺漏,而且它都一五一十的記載著,任誰也無法改變那已存在的事實。不管我們如何抹拭,當年老回憶時,這本書已記載得滿滿的,不論是豐腴還是枯竭,那都是屬於自己的。 當然,人生又像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紙,為了使生命的畫紙更繽紛,於是上天便製造了象徵阻礙的山岩、礁石,祇為了要我們在紙上激出雄偉的浪花,至於,激出的浪花有多大,就在於每個人對世事的處理態度與方法,畢竟,在荒蕪中挖出的水源才是甘美的,也唯有經過歲月不斷的剪裁、粉飾和刻劃,這樣的生命才愈顯雄健而富有靈性。 不過,也有些人,他們的人生就像含在嘴裡的苦酒,既嚥不下也吐不出。當然這是消極的人在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有些人嚥下去了,那表示他有足夠的定力去面對多重的挑戰,至於那些吐掉的,豈不正是無能又膽怯的明証。總之,花開花謝、生命之轉瞬,就在於你是用欣賞的角度來看花開,還是用落寞的心境以待花謝,這其間,是紫嫣紅或是落寞感傷,就看你怎麼抉擇了,而這個抉擇往往又是值不值得來世走一遭的關鍵。 特別是在迷失方向和看不清前程時,我們更需要為自己加上一副眼鏡,不論是老花還是近視,記住,不要因為人家的眼鏡好看,就羨慕起別人的鏡片,這是十分不智和危險的,因為別人的度數絕不等同於自己的度數,一旦東施效顰,裝上原就不屬於自己的鏡片並忘了自己該有的度數,這樣的「前途」肯定不光明,所以,如何選擇、要怎樣戴上一副貼切的眼鏡就顯得加倍的重要了,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搞一窩蜂式的崇拜,只有理性抉擇並一往無悔的向前邁進,才能從迷失的所在,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
以「小螺絲」功能自許
當下社會,任何一個人,無不祈求在人生中能獲得成功。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都認為獲得高尚地位者,以及在商場發跡擁有眾多財富者,便是所謂的成功者,而對他們尊敬有加。 的確,稱上述奮鬥有成的人為成功者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對一般芸芸眾生而言,所謂成功不應該只是這些「高標」的模式,應該還有其他許多不同情形的成功才對。 俗話說:「一種米飼百樣人。」每一個人都具有與生俱來跟別人完全不同的風格與特質,還有先天的家庭背景與後天的環境因素等影響,因而,成功並非只有界定在這種非得「人上人、成龍成鳳」的一般價值觀,成功的定義,應該隨著時代的演進,而賦予更多面向的內涵。 質言之,在這社會上,許多人無論多麼拚命,總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當高官、都做董事長吧?所以個人以為,每個人只要依據自己的才能,從事最適當的工作,只要能稱職,對家庭、社會有所貢獻,即可稱之為成功者。 社會猶如一部機器在運轉,機器是由眾多的大小零件構成,但如缺少了許許多多的小小螺絲固定,鬆動的機器,它能成功運轉嗎? 生活在各角落的平凡人們,守住自己的工作崗位,宛如機器裡的小小螺絲,是安定社會、推動時代巨輪前進的一股大力量。社會因廣大的人民而偉大,所以,我們一定要自己告訴自己,我們也都是「成功者」,而不妄自菲薄或自艾自怨,從而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有尊嚴、更有自信與快樂。
-
最怕人嚇人
民國六十四年,我在醫院當助理員,常與一位老工友搭配值日,曾聽他訴說醫院的奇聞軼事,包括太平間前常有冤死鬼夜哭,描述得異常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雖然,太平間就在辦公室的後方,但中間還隔著一座防空洞和住院病患的曬衣場,因與自己業務不相關,也沒有多加掛心。 有一天,課長發給我一件胸前繡著金門地圖的藍色夾克,那是前面離職人員所移交,顯得有點舊和髒,趕緊用洗衣粉浸泡、洗淨,拿到辦公室窗外的曬衣場晾曬。豈料,下班前竟忘了收回,直到深夜就寢才猛然想起,立即起身去尋找。 午夜時分,屋外一片漆黑,冷風咻咻作響,太平間前顯得異常陰森,令人不寒而慄!我循著防空洞的矮牆,摸黑來到曬衣場。突然,耳邊傳來一陣呻吟聲,立即歇腳聆聽,不一會兒,又一陣更刺耳的呻吟聲劃破夜空,大腿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本想拔腿回頭跑,卻怎麼也跑不動,整個人癱軟在那兒。然而,自衛的本能,像民防演訓站夜哨,發覺狀況問口令: ──那一個? ──是:::我:::啦! 是男人的回聲!於是,我續下第二道口令: ──幹什麼? ──抓:::兔:::啦! 天呀!原來是醫院裡那個喜歡喝酒的老工友,獨自趴在水溝邊嘔吐,趕忙把他扶起,送回寢室休息。 我被嚇出一身冷汗,幸好,當時腿軟沒有跑離現場,否則,太平間冤死鬼夜哭的傳聞,準又多一個見證人。因此,這些年來,每當再聽到有人活見鬼,暗忖應是捕風捉影,內心依然篤定:鬼,不會嚇死人;人嚇人,才會嚇死人!
-
振興觀光‧提高所得
金門為振興觀光旅遊產業,日前邀來交通部觀光局和經建會官員抵金講解推動國民旅遊卡措施;縣政府同日也召開金門旅遊線執行計畫會議,旨在配合與整合金門觀光旅遊資源,吸引觀光旅遊人潮來到金門消費市場,進而促進觀光旅遊產業發展之目標,增加金門地方就業機會和經濟的收入,帶動金門整體的發展與繁榮。 時歷經四十幾年的軍管時期,迨至民國八十一年底止,金門戰地政務始廢除對外開放,帶動了金門觀光旅遊發展,地方的各項建設突飛猛晉,以及政府推動的各項社會福利及減免稅,使得金門能夠在平穩中日益的進步。 金門島幅員不大,且四面環海,相距台灣甚遠。金門島的資源貧瘠,欲要發展工業是有它的困難。因此,無煙囟的觀光產業成了金門值得投資和發展的經濟產業。當然,要讓金門島躍變成為國內外的觀光勝地,金門就需要有一套可行的投資發展建設計畫,近程加速開發觀光旅遊景點和早日完成金門國家公園整體計畫。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福建省政府所轄的金門和連江兩縣縣民所得,民國九十年連江縣每人平均年所得為新台幣三十四萬四千八百七十八元,與金門縣的每人平均年所得二十七萬零二百九十二元相較,連江縣每人多出七萬四千五百八十六元,僅達台灣地區每人平均年所得百分之六十一點八二。 金門要振興觀光旅遊產業,提高縣民所得及增加就業,政府要扮演火車頭的主導力量,汲取台省觀光縣市的經驗,以有力可行的政策引領民間投入,輔導農漁業加工和與觀光相關商品,將金門島開發成為國內外的觀光旅遊聖地!
-
聖戰?混仗?
北高市長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尤其台北市的馬英九V.S李應元的「首都大對決」戲碼更是眾所矚目的焦點。雖然戰火是點燃在百里之外台灣本島,但透過新聞媒體的強力報導,這場標榜著要打出國際水準的重量級選戰,以及泛藍與泛綠兩軍皆有非贏不可的壓力,營造出氣勢不亞於總統大選的「聖戰」氛圍,讓離島地區的民眾忍不住也不得不跟著「看熱鬧」。 馬李對決原本可以是一場單純的君子之爭,所謂單純,意指這是一場台北市長選舉,除了選出一個值得台北市民託付的大家長,別無其他;所謂君子之爭,是強調乾淨選舉,除了杜絕選舉暴力與金錢介入,還講究格調、風度。只是觀察至今,馬英九所代表的泛藍陣營表現尚稱得體,李應元這邊的泛綠軍卻似乎有走回打選舉亂仗的趨勢,為了鼓勵人民情緒並打壓對手,屢屢出現口不擇言的激情演出,讓人不禁要懷疑台灣的民主選舉真的成熟了嗎? 為了不受制於馬英九的「現任優勢」,李應元陣營只能打出總統牌,而且是前後任總統一起背書,李老先生「老番顛」了,隨便挺一個阿貓阿狗的並不足為奇,至於咱們阿扁總統表面上看來是又「硬」又「圓」,其實還是嚥不下之前慘遭「馬」蹄踩「扁」的那口鳥氣,顧不得自己已經是一國之君該有的氣度,在造勢活動上那副潑婦罵街模樣,真是徹底地「真情流露」。 執政至今沒有把台灣帶向更美好的境界,陳總統經濟都拚不好了還有空閒拚選舉,實在有負全民付託。「馬李之爭」在阿扁跳出來後成了「扁馬對決」,加上阿扁言語間透露出對馬參選總統的焦慮,讓人搞不清楚他當總統究竟是為了造福天下蒼生還是自己政治生命的延續。只是,如果陳總統還想再「玩四年」的話,該擔心的恐怕不是馬市長,而是過著苦日子的老百姓對他有多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