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重塑警界形象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尤其同在一個屋簷下,且發生兩種迥然不同的現象,真讓人匪夷所思! 一樣的警官兩種人格特質,委實讓人看傻了眼。北縣三峽分局警官林志誠,酒後駕車回家,一路風馳電掣,在返家途中不幸撞死一對早起騎摩托車運動老夫婦,林警官在肇事後竟然罔顧人命,不顧老夫婦死活,卸責潛逃,難以服人。 林志誠駕車回家後,還將住家大樓監視器錄影帶取下,湮滅証據,並立即將白色「BMW」跑車送往汽車修理廠整修。據大樓管理員稱,事發後警察人員也到過林家,林志誠自知難逃法網,遂於案發後七小時才佯稱向警局自首,北縣警局也向外發佈新聞稿說是林志誠自首投案。 試想,從種種跡象顯示,林某若是自首的話,根本無須湮滅錄影帶,更不必將車子立即送修,也不必於七小時後才採取行動,連內政部長余政憲都不敢護短的說「從種種跡象研判,根本不符合自首的條件」。而台北縣警察局的護短作風與推卸責任的心態,委實難向社會交代,更甭說譴責了。 另一位屏東高樹鄉警官曾世昌,親自駕車搶送一位自殺婦人,由於夜間視線不良,加上為了救人,開快車不慎撞車身亡,令人扼腕歎息。奇怪的是,同樣是兩位警官,為何差別那麼的大?一位是視民眾生命如草芥,完全不負責任;一位則是奉公守法,視民如親的好警官,即使犧牲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亦在所不惜。 當下的警紀的確發生重大瑕疵,貶損警譽,有待警界大力整頓,重塑形象,給予民眾信心與力量。
-
搞好經濟與治安
也許因經濟景氣不佳,失業率節節升高,國內治安也每況愈下。每天翻開報紙,強盜、殺人事件層出不窮,讓人感覺台灣真的是一團亂,從政治、經濟、社會治安,似乎都在向下沈淪,如此長期下去,台灣的治安實在令人憂心。 以社會治安為例,從北縣議長差點被綁架、立委遭搶、餐廳被打劫,還有很多兇殺案等等,很多台灣民眾都感世風日下,大嘆治安敗壞,再加上政治上紛紛擾擾,經濟上日漸蕭條,台灣很多老百姓都感日子真的不好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國家社會變得如此糟糕,實值政府有關單位嚴加檢討。 以政治方面來說,兩岸分立分治已五十多個年頭,台灣本來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再來說一個中國或一邊一國都只是意識型態之爭,毫無意義。對兩岸人民也毫無助益,反而引來無謂的爭端,不如雙方一起拚經濟,把政治問題暫時擱置,這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至於經濟方面,大陸有廣大的市場和資源,台灣則有優秀的科技人才與技術,兩岸如果能相輔相成,大陸的經濟必可快速起飛,台灣的經濟也可再創第二春,這是何等的好事,兩岸又何必因意識型態之爭而導致兩敗俱傷呢? 前陣子大陸發生數百人食物中毒死亡事件,而台灣社會搶劫殺人事件也層出不窮,可說兩岸社會都動盪不安,老百姓大嘆治安不好,生活品質低落,如果兩岸都能致力於社會治安,把治安與經濟搞好,這才是老百姓之福,至於政治問題暫時放一邊吧!
-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說到男生欺負女生這檔事,不但我們的週遭常見,校園中也是屢見不鮮。特別是在西風東漸及東洋文化的侵襲下,許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不免大大的佔用了新聞版面,不僅戕害人心至鉅,更污染了社會的善良風氣。 所以然者,西洋和東瀛文化的衝擊絕對難脫干係。眾所週知的,西方和日本社會的性開放,黃色電影、色情漫畫,還有那些不堪入目的情色畫報,四處流行。這些東西,一旦進入了我們的社會,其肆虐之深、流行之廣,便如水銀瀉地般的無孔不入。當然,人家老外一般都比較重法治,常會透過一些禁令以為紓解,如未成年者不准進入成人表演場所、不准進入成人書店或成人電影院,色情廣告當然也不可能在大眾閱讀的報紙上出現。 反觀我們社會,就顯得毫無法治觀念,政府總是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遇事先來個冷處理,要不就睜隻眼、閉隻眼,如此鄉愿,其勢不免助長了整個社會的情色之風,其態則蜂蝶亂舞不堪入目。就像我們的色情廣告一個比一個火辣,野台戲、鋼管秀一個比一個養眼;而色情漫畫、錄影帶更是隨處可見;至於出殯送葬,白馬素車中夾雜脫衣舞表演,敗俗傷風,莫此為甚! 更不堪的是,我們得忍受那些所謂的大牌主持人,用低俗而下流的手段,在電視節目中蹂躪我們的視覺,君不見一些娛樂節目主持人,訪問女歌星總是色瞇瞇的上下打量,要不就是又摸又碰的,似乎不開點黃腔就對不起人似的,如此庸俗又憊懶的傢伙卻都紅極一時,實堪浩歎! 記得有一則電視廣告,一位可愛的小朋友純真無邪的說:「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套用這句話,現在的孩子豈不都是這樣長大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孩子又怎能不變壞?我們的社會又怎能不糜爛?這是我們當深思猛省並傾力撻伐的!
-
做時間的管理者
時間就是金錢,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然而,我們再進一步的確問:時間等同金錢?又好似有所懷疑的不能確認。 時間,感覺上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反正,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們常常不以為意的恣意浪費,總覺得過了今天,還有明天;其實,時間是一種中性資源,具有無法彈性供給、沒法蓄積、無從取代和失而不能復得的獨特性。 換言之,唯有能抓住時間、利用時間的人,方能打造出時間等同金錢的效果;反之,白白浪費時間,不僅只是白白讓時光溜走,也是在浪費自己的青春,消耗自己的本錢。 常聽到有人說:無聊,要想法子打發時間;在這忙碌的社會,也有不少人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忙得不可開交。這兩種對時間呈現兩極化的態度,認真言之,都沒掌握到時間管理的精髓。 前者,白白虛度光陰,把時間當泥土,最後必會大嘆時不我予而一事無成;後者,雖是能者多勞,但對時間管理、分配與掌控的能力,仍還有所不足,常見的缺失是做事欠缺計畫,行事優先順序有問題。更甚者,就是位高權重的人,權力一把抓,不懂得借力使力,利用分權、授權的槓桿原理,事必躬親,更是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的原因。 總之,時間管理是一種自我管理,亦即改變自我習慣,讓自己更富績效的管理。所謂「事有輕重緩急」,先把重要、緊迫的事解決了,其他的枝枝節節也會迎刃而解。時間,賦予每個人是無私的、公平的,它空無一物,捉摸不著,留之不住,卻能使人累積成就或是虛度一生,端看我們每一個人如何去善用、支配,做一個成功的時間管理者。
-
站起來
廿五年前在台北麗聲歌廳,現場聽過「月亮歌后」李佩菁唱招牌歌曲,曼妙的旋律和聲光效果,博得滿堂掌聲,觀眾無不讚嘆值回票價! 不久之後,即傳出李佩菁因脊椎手術失敗癱瘓,可能終身要坐輪椅,「我愛月亮」原唱恐成絕響!最起碼,以後唱歌恐無法再隨旋律曼舞,令歌迷不勝唏噓,大嘆人生無常! 當然,這些年來,偶爾也可以看到李佩菁坐在輪椅上唱歌,但那韻味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徒增無限感傷。然而,經過不斷復健,毅力戰勝病魔,日前,李佩菁終於又站起來,穿著鐵鞋跨出一小步;透過電視畫面,我們清楚地看到,她終於勇敢地站起來,踏出廿四年來的一小步,令人感動不已! 是的!人生的旅途,自然界的風雨雷電,可以把人擊倒;毒蛇猛獸,也可以把人吞噬;甚至,人類的明槍暗箭,都隨時奇襲奪命。但是,在物競天擇,優生劣敗,適者生存的環境中,最怕的就是倒下去,爬不起來,為時代洪流淹沒,化作灰飛煙滅! 事實上,李佩菁咬緊牙根,全力復健,二十幾年來受盡痛苦折磨,並未被病魔打倒,勇敢的再站起來,帶給社會大眾的激勵,比諸在舞台上唱「我愛月亮」,將獲得更多的掌聲! 日前,北市公開招考一百八十七名儲備清潔工,吸引近六千多人報考,透過電視畫面,背砂包衝刺的考生,由於求勝心切,跌得四腳朝天,同樣叫人不忍。由於粥少僧多,每趟跑第一名者,並不一定會錄取,而中途跌倒者,希望更渺茫,可見,現實的社會,競爭是多麼的無情。但是,人生旅程,不能怕跌倒,怕的是自暴自棄喪失下一次機會,李佩菁重新站起來的故事,應是最好的詮釋!
-
觀北高市長選舉感想
政治是一門藝術。政治,它也是一門管理眾人、為廣大群眾謀取福祉之事。 參選公職人員,是步入政治和成為政治人物的門徑之一。有志者一旦當選之後呢!就可以主政一方,管理一縣、一市、一鄉、一鎮、一里、一村之眾人之事,實踐自己參選的政治抱負和理念,帶領眾人建設一方,謀取眾人之福祉。 若是民意代表呢?雖不若一方的民選地方首長一樣主政一方,但可透過民主議事規則實現自己的參政抱負和理想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忘記選民的殷切付託和對選民的承諾之重責大任。 選舉是民主制度的表現;換言之,也就是眾人管理眾人之事。同時,選舉也是「君子之爭」。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互相的競爭,選賢與能,為國為鄉舉才,有才能的好人出頭,方為眾人之幸,地方之福啊! 有志於政治者,參選係是要為眾人服務,為地方謀福。反之,就是玩弄政治於股掌,罔顧選民的付託,更遑論對選民之承諾了。當今的政壇,就有政治人物如跳樑小丑者,只會在國人面前作秀,大打口水戰,不戮力從公,無怪乎國內的政經局勢欲振乏力,陷入內耗空轉的境地,能不醒乎! 觀看這次台省北高兩市市長選舉,整個選情被打為下屆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尤以北市市長選戰,府院黨高層的積極投入輔選,反而模糊了競選施政主軸的焦點。 總之,選舉是民主制度常態,也可以觀察出選民的民主素養為何?選民還是要睜大雪亮的眼睛,以理性智慧的、超越黨派羈絆,選賢與能,才不會悔之已晚!
-
有醫德才是良醫
值此經濟蕭條、景氣低迷之際,有人半開玩笑地認為現在什麼錢都不好賺,唯獨看病錢不受影響。收入減少,苦哈哈的老百姓既然不能開源,只好節流,食衣住行等生活開銷能簡單就儘量簡單,不致挨餓受凍也就行了;身體有了病痛可就由不得自己了,小毛病像感冒、皮肉外傷等或許還能忍著點,自己處理一番免去荷包失血,但是做醫生的總會提醒民眾「小病不要拖」以免日積月累使問題加劇,生病的人也往往會因「切身的憂慮」不敢刻意忽略不加以處理。飯少吃一、兩頓頂多餓餓肚子,身體疾病造成的身心折磨若不就醫尋求治療,輕者影響生活品質、降低工作能力,重則威脅生命,豈容僥倖拖延?為了擺脫病痛重拾健康,再窮的人也得想方設法籌錢看病,醫生的行情自然不因大環境的不景氣而有太大的影響。 當醫生有這樣的投資報酬率,無怪乎即使唸醫學院得比一般大學教育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多的心力,仍有許多人選擇這條指向名利雙收的道路。誠然,一個醫生的養成,過程備極艱辛,付出比一般人多,得到的多於一般人也是應該;但也正因為醫生與老師一樣,工作上面對與處理的不是冰冷的事物,而是活生生的人,除了要具備極專業的能力與技術,更要謹守嚴謹的道德標準並抱持一顆無私奉獻的心。 報載有開業醫師及醫院為了請領更多的健保給付,甚至對不須開刀處理的小病也建議病人手術治療,這種為增加自己營收不惜讓病人自挨一刀甚至可能賠上性命的做法,實在沒有醫德,可惡之極。病人求助醫師,是相信醫師的專業,也別無選擇地要一併信任醫生的操守,如果行醫者在賺取看病錢的同時,不能抱持「視病猶親」的愛心與道德良心,那麼生病的人既要忍受病痛之苦,又得擔心醫生「搞鬼」,如此雙重煎熬,該是何等的無奈與悲哀?
-
歡樂的人生
人的一生固然需要努力去打拚,無論是為了事業,或是生活溫飽,都是無法逃避,需要去面對的課題。 不過,在人生的過程中,不是永遠無休止在奮鬥、在打拚,畢竟受到年齡與身體的限制而有所變化。年輕的時候,身強體壯、精神旺盛,各方的資訊都很充實;若加上後天的努力,這些優越的條件必然是創業成功的基礎。只要自己肯吃苦、再接再厲、不氣餒,終將擁有一片天。 歲月無情,人不可能永遠的年輕與強壯。當有一天不再年輕的時候,不管是從職場退休,或是無業的銀髮族,此時此刻,有的是時間,必須用心去作生涯規劃,才能使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有人說「活到老,學到老」,這是不爭的事實。 當然生涯規劃是要靠自己去安排,無論參與社區公益活動、或利用時間讀書閱報、或從事休閑旅遊。有一句重要的話,要活就要動,身體除了靠睡眠、營養來維持外,當然運動也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因素。 舉目所視,時下很多老年人都懂得保養自己的身體,無論早晨或黃昏,不管是運動場、公園或空曠場地,都有他們的身影。大夥認真在散步、談天、跳舞等,都在努力尋求生活樂趣。 不要看他們年齡一大把,他們卻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倒讓年輕人佩服不已。除非是大風大雨的日子,否則必是運動場上的常客。從他們堅忍毅力的流露,真的可以做為後生學習的榜樣。歡樂的人生,從他們的身上可一窺無遺。
-
盼教改越改越好
教改問題最近又成熱門話題,從建構式數學到出現用球比喻女人年紀愈大愈沒人要,以及「看我非我」的考題,讓不少人質疑現在的學校教育到底是好抑是壞,或者是變成一邊教、一邊改,把學生當成是種教改的白老鼠。 教改的目的,顧名思義是要從事教育改革,不僅是廢除聯考,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多元的才能與思考能力,但教改走到現在,似乎變得愈來愈亂,老師們教學無所適從、家長們憂心忡忡,學生們則是一片茫然。 以建構式數學教法為例,不少家長就質疑其演算過程不但浪費時間,而且可能讓孩子變得愈來愈笨,將來甚至不懂得使用腦筋,而據報載,教育部也已宣稱九年一貫新教材不教建構式數學,這是「從錯中學」或是「邊教邊改」,這又叫老師們該怎樣教學才好。 還有現在的學校教育,常出現一些似是而非、語意模糊不清的考題,諸如比喻失當、答案欠妥等等,別說家長們看得搖頭,更影響學生們的學習信心。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改也非一蹴可幾,但可以肯定的是疏忽不得,譬如「鑽牛角尖」用在某方面可以,但用在某些方面就不行,因此,學校教學必須不斷地從教學中尋求檢討與改進,不要不必要的改,必要的則不改。 教改實施至今還有很多瓶頸需要突破,有人說現在的學生最可憐了,被當成白老鼠實驗,將來他們的成就如何,還需一段時間才可印證,但願他們的未來能因教改而變得更好。
-
英雄造時勢
漢代哲學與科學家王充,在他所著的「論衡」一書中有這麼一則故事:一位白髮老翁在路旁哭泣,哭得非常傷心,有人好奇,問他如此傷心的原因,這位老翁說:「少年時出來做事,長官喜歡老成之人,因為他年少,長官怕他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靠,所以不受重用;不久,有戰爭發生,有武藝在身的人受到特別的重用,他便跟著跑去習武,可是等他習武有成,戰事已經平定了,政府便開始重用有文才的人,這時他的一身武藝已無用武之地,只得再棄武從文,然而,等到他自認有了那麼一點「文采」,卻已是垂垂老矣,而此時政府卻開始重用起青年才俊。如此命乖運舛、生不逢「時」,老人豈能不捶胸頓足、哀傷無已? 其實,豈只這位老人,一生坎坷的蘇東坡不也曾摸著自己的大肚子,對朋友感嘆:「一肚子不合時宜!」,所以,不論是時間或者空間,對人的影響力道都很大,只不過因為一般人都不懂得因勢利導之道,以致常常錯過許多可資利用的時機。就拿東坡居士和佛印的故事來說吧,東坡居士面對佛印常常吃癟,有一天,蘇大鬍子找到一個題材,並自認可以消遣一下佛印,蘇乃故作不解的問佛印:「為什麼古人作詩常常喜歡把和尚和鳥相提並論?」如:「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時聞啄木鳥,疑是僧敲門!」老神在在的佛印看了東坡居士一眼,氣定神閒的說:「想不到老僧今日與公對坐!」才一轉口,蘇大學士自己倒變成了鳥了。因為懂得巧用時空因素,佛印輕輕鬆鬆的便反將了東坡居士一軍。 記得古書上有這麼一段話:「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曾以這段話鼓舞梁惠王乘著時勢大好,實行仁政。而這句話其實也揭示了一卷智慧秘笈,那是一項全方位的思考準則,以此而放諸天下,你可輕易的體悟到時間、形勢的影響力。 當然,中國文化中很強調對紅塵萬象發揮影響力的要素有三,即時間、空間和人,時勢固然可以造英雄,但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卻常是旋乾轉坤、反敗為勝的主因,所謂英雄造時勢正是如此。
-
提昇個人「競爭力」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年代;這與過去強調「勤能補拙」的年代大不同。 過去,只要我們有心工作,俗話說:「做牛不驚無田犁」。但是,如今,台電招考職員,有的錄取率竟低到只有千分之一;北市招考幾個清潔工,上百人競逐,世俗人看來「平平」的一個工作機會,如果沒有絕佳的體能、耐力與速度,還真難脫穎而出? 不管是一個職員千選一,或是一個清潔工百挑二,要想在各行各業中出人頭地,最重要的應擁有各職業中所必需符合的「條件與專長」,才能在激烈的求職路上勝出。 可見,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又面臨不景氣的當口,要找到一份工作,沒有過人的知識與專長,委實不簡單。所謂「憑本事吃飯」,道理盡在其中。 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有七成找不到工作,相信大家都已能朗朗上口。要怪罪產業外移?或是全球景氣不好?執政不力?技不如人?反正失業已經失業了,環境來造成,怪來怪去意義不大。但從另個角度,我們反向的「逆思考」,為什麼還有三成的人能順利就業呢?他們憑藉的是什麼? 一般而言,在這失業率高漲,還能順利謀得一職的人,他們都有一共通點:「過人的努力」,比別人更渴望知識,更專精於學習,擁有一技之長。質言之,他們大大提昇了自己的競爭力,成功也就非他們莫屬了! 總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同樣的,一個人的頭腦,若能常思考、使用,就不會退化。只要我們具有這種學無止境的精神,勇於去學習、去創新,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知識能力與競爭優勢,相信,求職的路上總有一天會等到你!
-
多一分堅持
高中畢業那年,考上陸軍官校,適逢改制為終身職,由於身為家中長子,父母極力反對我當一輩子的軍人而作罷。 兩年後,二弟考取空軍官校順利入學,三軍八校入伍新生在鳳山實施聯合訓練,我趁赴台之便去會客,正巧他的學生實習連長,正是我國、高中同班同學,亦是一起報考陸官的同窗,基於人親土親,也就大膽請他多加照顧,已接受二年黃埔革命洗禮的同學,益加顯得氣宇軒昂、爽朗地滿口答應,我也放心得搭軍艦返回金門! 豈料,農曆年舍弟放寒假返鄉,一回到家大吐苦水,怪罪我不該叫連長多加照顧,因為,在軍中「合理的是訓練,不合理的是磨練」,所謂特別照顧,就是特別磨練,基於是鄉親、也是同學的弟弟,所以,常常被出特別操、生活細節要求得比別人更嚴格,因此,那八個月入伍新生訓練,讓他受盡折磨,終身難忘! 多年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遇到已從陸官畢業的同學,我很不客氣地當面「興師問罪」,他卻很正經地告訴我:「正因看在同學的份上,才特別操練,就是怕沒有把他帶好,不但丟金門人的臉,也愧對同學之付託!」原來,他個人除了嚴於律己,也恨鐵不成鋼,念在人親土親之情誼,因而比別人多一分堅持,不因私而害公,難怪仕途能一路順風,步步高陞順利摘星! 或許,人是感情的動物,礙於情面私心作祟,特別的關係,產生特別的關照,乃人之常情,實不足以大驚小怪!可是,照顧者應負更多鞭策與督導的責任;而被照顧者,亦應比別人加倍努力、更謹言慎行,才不致落人口實。以前,我確實錯怪老同學不近情理,可是,隨著年歲增長,每憶當年魯莽的錯怪,倍感羞愧與感佩,因為,幸虧他的特別調教,舍弟才能陶鑄成堂堂正正的革命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