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關心教改問題
教育是百年樹人事業,一點兒也馬虎不得,教育事業,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隨著時代的演進,而適時的修正和改革,讓教育符合時代潮流,培育出與時俱進、五育健全的新時代好國民,為社會、為國家效力服務。 現今的教改政策是好,或是不好?從老師、家長、學生,以及輿論的反映,對教改的評論負面多於正面的。國立台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吳明清就以「一貫課程非一貫,多元入學亂多元,通用拼音不通用,教育改革反教育」四句話,形容他觀察教改推動多年的結果。換言之,教改應要穩健、不可急的。但過去幾年的幾位教育部長,毛病都是貿然急進,最後變得難以收拾的困境局面。 前面言及:教育要與時俱進,當然更不能與現實的生活脫節。今年首度實施九年一貫國教課程的小四數學教科書就出現脫軌的情形,它把傳統長度、重量等度量衡標準全面改為國際標準名稱,例如公厘稱為「毫公尺」,公噸叫「千公斤」,平方公里改為「千平方米」,明顯的與一般生活用法不符。 有位國小教師就憂心的說: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要讓學生擁有「帶的迷的能力」,但未來的孩子都會聽不懂國家規定的公厘、公里、公噸等標準名稱,這些名稱也不會再出現在教科書中,孩子學會的新名稱能和他人溝通嗎?度量衡的小變革恐怕將成為生活應用的大問題。 今日的教育改革問題不止一端,澎湖縣一對夫妻就為小一學生的國語注音、拼音、國字寫法問題吵得面紅耳赤,凸顯現階段國教新舊教學法銜接問題。所以,我們期望教育最高決策部門能針對當前的教改問題予以重視和修正,包容各方意見,使改革方能因納百川而更周延可行,不要等到家長走上街頭才要改,可能為時已晚矣!
-
新聞與八卦
「筱」「鎮」故事多,令人倒胃口!這大概是許多遭到這類垃圾新聞疲勞轟炸的社會大眾心裡共同的感觸吧?區區一個不肖立委搞出來的一筆桃花爛帳,竟發展得宛如小說、電影般曲折離奇,從一開始兩人不顧一切外界阻力為愛走天涯,一溜煙兒跑到美國去雙宿雙飛,到後來演出男主角不堪女主角精神與肉體「虐待」乘隙「脫逃」回台,緊跟著女主角也亦步亦趨返抵國門,一直到最近兩人仍呈現若即若離的糾葛狀態。男主角說自己是一時迷失,曾經以為得「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原來竟是「上天開的大玩笑」,從今而後只想專注為民服務;女主角則滿臉哀怨,與肚裡「愛的結晶」同聲呼喚孩子的爹迷途知返,負起責任::::。 「筱」「鎮」故事如果寫成小說或拍成戲劇,以其峰迴路轉的戲劇張力,或許有點票房。只是這種沒營養的「亂愛」情節,佔據的卻是寶貴的新聞時段,而且見好還不願收,以為看倌們都會很想知道「後情如何」,於是不斷地「加戲」、「拖檔」,讓社會大眾每天中午、晚間用餐時都別無選擇地只能搭配這一成不變且早已不新鮮的菜色,怎能不食慾全消?沒有吃壞肚子已經是萬幸囉! 電視台面臨彼此激烈競爭求生存的壓力,要求他們只能報導攸關國計民生的嚴肅新聞或激濁揚清的教化新聞而不能來點「辛辣」的,或許已經不太可能了。只是,身為新聞工作者也須體認自身應負的社會責任,對於這些擺明了就是做秀的垃圾新聞,報導一兩次無妨,卻不該欲罷不能,搞到社會大眾都倦了、乏了,還一頭熱地追追追,電視新聞台畢竟不是「壹週刊」,不僅定位不同,使命感也迥異,八卦雜誌重的是誇大渲染,新聞報導卻必須務實嚴謹。新聞內容好比飲食,不能只注重花俏不講究內涵,否則吃下一整桌的菜,撐壞了肚子卻可能營養不良或不均衡,這樣的服務,想必不是社會大眾所樂見的。
-
用心追求創意
處此繁劇的社會,生活必須要有創意;惟有創意的思維,人生才能彰顯豐實、有為的成果。 人的習性往往適應一種定性的規律生活,不喜歡去改變眼前所擁有的模式;即使庸庸碌碌的過此一生,也無所怨尤。但從某個角度去探索,生活是需要試著去改變的,也許在改變的過程中,將遭遇到許多不便與衝擊,但必然也會接觸到不同的觀感與心得,這些新觀念和新事務都將給你不同的感受。 其實,生活不能一成不變,如果生活方式不能得到充分變化,勢必枯燥乏味,激不起美麗的浪花,更甭提對生活能有所認識與興趣。 生活要有創意是應該的,但是創意的方式不是脫序而為,不是為所欲為的舉動,只是在不變之中求變而已。如果亂了章法的創意思維,勢必於事無補,也將產生負面的效果。 「變」可以主導一切,惟有經過變的過程,人類社會才能擺脫墨守成規的窠臼,得到精進的效率。商場有句流行語「變是不變中惟一的選擇」,因此,商場上更要隨機應變;尤其在此景氣低迷聲中,更不可一成不變,守株待兔,那只會喪失商機,失去競爭力。 創新突破的點子需要自己去思考、去挖掘。而創新的過程是一連串相互激盪創意的思維和行為,讓生活更符合社會的需要,而不是全為個人而設想。 從整體來看,最有創意的人都是一些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等。其實不然,創意是來自不起眼的小創見,創意需要智慧去搜索,要運用理智去抉擇。有創意的人,他的人生必定多采多姿,具有無窮的希望。
-
嚴懲製造假酒
假酒橫行最近造成人心惶惶,民眾耽心誤食假米酒、假高粱酒,台省甚至已傳出有二十多人因喝到假米酒導致甲醇中毒死亡,不僅引來社會不安,正牌的酒廠也因仿冒問題而業績直直落。國內的酒品市場為何會一團亂,主要是政府在開放菸酒管理新制後,卻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導致私釀假酒、假菸到處橫行,如今假酒事件已奪走多條人命,政府有關單位難道還要坐視不管嗎?我們認為私製假酒導致消費者中毒死亡,應以殺人重罪論處,否則難以防杜假酒害人。 台省發生假米酒害死人事件已傳出一段很長時間,迄目前已二十多人死亡,但政府有關單位卻反應遲鈍,到最近幾天才全面展開稽查檢測,這也說明相關單位毫無危機意識,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展開全面清查,導致陸續會有人枉死,如果早點發佈狀況全面稽查,相信多少會挽回幾條人命。 製造假酒走私謀利,可說是罪大惡極,如果因此而害死人更是「罪不可赦」,政府有關單位務必嚴懲重罰,同時更應針對市售各類酒品展開稽查檢測工作,凡是發現販售、私釀假酒絕不可寬赦,以維消費大眾健康。 金酒是金門的經濟命脈,但因仿冒、私釀金門高粱酒有利可圖,導致有不少人鋌而走險,嚴重打擊金酒美譽,由於走私菸酒罰責過輕,這也導致不肖業者有恃無恐,為此,加重仿冒刑責與加強查緝,才是杜絕假酒的根本之道。
-
勿以惡小而為之
生活中,佔些便宜、揩點小油,也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餘習所牽,到了某些場合,有些人不免要情不自禁的上下其手一番,更有甚者總要鬧個臉紅脖子粗甚或兵戎相見。閩南有句諺語:「小時偷摘瓜,大時偷牽牛」,實可為鑑戒,更何況,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禮尚往來的結果,勢必積眾惡而成眾亂,最後也不免掀起腥風血雨並造成自相殘殺的局面,縱使是欲行善者,亦難倖免。所以,一位謙謙君子,處世必然要謹言慎行,所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縱有暴利而惡小者,亦不敢為,因為再怎麼大的善舉亦難以掩蓋一點點的小惡啊! 當然,扶人一把、助人一臂,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之舉,更不可能讓你名垂青史、光宗耀祖,但若以善小而不為,必然會讓你有遺珠之憾,就好像虧欠了別人什麼、或虧欠了自己什麼一樣。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因為從小至大,這個社會付出了無數的心血來栽培你,你若一點也不懂得回饋,自然是問心有愧、坐立難安。童子軍「日行一善」的格言,就是希望大家時時行善而且貴在不息。也許有人會懷疑,何來其多善?實則,就連等公共電話的緩急禮讓也算一例,就看你是否心存善念而已。 我想若是人人心存善念,將促使社會更公平互惠、更溫馨美滿。即使你不見得實際受惠,但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又何忍不為?所以,縱然是罪惡滔天的盜匪,也有可能忽發善心,若能由此而痛悟前非、改過遷善,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更為人所稱頌,因為再大罪惡也不能遮蔽那小小的善舉啊! 總之,至惡、小惡,終究是惡;至善、小善,依然是善。若以惡小而為之,以善小而不為,則有朝一日,必然如山洪潰堤,一發不可收拾;反之,要是能時時行善祛惡、真積力久,自可收效宏大,正如積沙成塔、滴水穿石一樣,就看你肯不肯發大願力,多行點小善,並盡量避開那些可有可無的惡業了。
-
正視基層人民發出的怒火
教師走上街頭,工人走上街頭,農漁民走上街頭,一場又一場從基層底層發出的怒火,代表的是什麼?深值探究。 首先,我們要指陳的是,政黨輪替以來,在野黨搖身一變為執政黨,但在眾多的民進黨人身上,我們看到他們的思維仍一直停留在「舊模樣」;換言之,就是「換了位置而沒換了新腦袋」。 想想看看,阿扁總統已在中華民國當家作主了,但仍有部分民進黨人,尤其是較為激進的所謂「盟友」台聯黨,仍在有意無意的鼓吹「台灣共和國」的夢,大作意識型態之爭,硬是把陳總統新上任時所宣示的「新中間路線」逼回到原點,埋下現今各政黨之間重吵「統獨」之爭的政治亂源,讓人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在扯中華民國的後腿?在扯執政者的後腿? 再者,民進黨執政了,但在角色的轉換上根本銜接不上來,仍舊懷有濃濃的在野心態與思維,常把現有的公教人員當作是舊政府的一些「既得利益者」,把農漁會看成是國民黨舊有的樁腳,這種有意無意的要壓縮公教利益、剷除舊有勢力,也就成為累積民怨的一根導火線。其實,民進黨一路走來,所標榜的民主與掃除黑金,還是很受到不少公教人員與廣大農工的支持與認同,不然又如何在各項選舉勝選、執政呢! 說真的,廣大的基層人民一一走上街頭,非關那一政黨執政,也不是哪一政黨所能煽動得起的;人民最為關切的是,他們的生活還能不能得到溫飽,他們的飯碗還能不能保得住? 執政者當有心懷全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理想與抱負;人民期待改革之心不墜,人民盼望政府打拚經濟日殷,人民的心聲,不知執政者聽進了幾許? 總之,意識型態之爭可休了。全民正在睜大著眼,看看在朝在野誰能拿出拚經濟的好成績,這才是贏得民心及下次總統大選輪不輪替之關鍵所在。
-
螞蟻和駱駝
十幾年前,台灣經濟起飛,股票隨便買,不要賣,獲利是以十、或百倍計算,不只科技新貴都成了億萬富翁,許多搭上便車的菜籃族,也人人眉開眼笑發大財,「台灣錢淹腳目」因而蜚聲國際! 同樣的,隨著經濟起飛,房地產飆漲,不只地主、建商成了暴發戶,市井小民追著工地跑,只要能搶到預售屋,轉手之間獲利豐盈,再不然,坐收房租繳房貸,靠房價飆漲就成大富翁! 因此,有辦法的人,以手中的股票、權狀向銀行抵押,借貸現金炒股票、炒房地產,用錢賺錢,讓錢滾錢,日進斗金財源廣進;而一般市井小民,則以會養會、以屋養屋,或向證金公司融資,跟著發財的魔音起舞,於是,人與人見面談股票,比房地產,投機炒作蔚為全民運動! 豈料,台灣海島型的淺碟經濟,隨著世界景氣下滑、恐怖主義盛行,以及國內統獨之爭加驟,景氣從高峰急轉直下,瞬間成泡沫,很多人警覺性不足,手中的股票、權狀非但來不及脫手,還高檔套牢,更糟的是有人擴大信用融資,加碼槓桿操作,竟慘遭斷頭出場,多年來的金錢數字遊戲,擁有的紙上富貴,傾刻間化為烏有,倒閉,跳票、跳樓事件層出不窮! 畢竟,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就像螞蟻和駱駝,負載能力有別。一隻螞蟻身小力薄,只能搬動微毫的食物,懂得通力合作,一群螞蟻能搬走比身體大好幾十倍的蟑螂,卻不會被壓死;而駱駝身強力壯,能背負重物橫渡沙漠,可是,若無節制,仍有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謂「寧走千步遠,不走一步險!」處在全球不景氣風暴之中,凡事應量力而為,嚴格風險控管,切忌輕率投資,更不可涉足投機,才能保平安!
-
少點選舉‧多點經濟
「一路走來,情況愈來愈糟;富者益發光彩奪目,貧者日漸寒酸晦暗,最後到達了::。」 讀到尋找萊拉書中的這段話,內心感觸良多,映照台灣當今的政經社會現況,執政者走上街頭,經濟持續不景氣,失業人口居高不下,那麼多的人繳不出保費,不敢去看醫就診,真是無語問蒼天! 我們的政府高喊「拚經濟」,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拚選舉、拚口水,那顧得陷入失業、生活困頓的百姓民眾。今年的公費留學考試,缺考率創歷年最高紀錄。為什麼?工作不保,生活壓力沈重,那還能有心去考試出國留學,力有所不足啊! 不可否認的,當前全球的經濟都普遍不佳,對於國內的政經亂象,多數的民眾希望政府拿出有力、可行的政策,讓失業的家庭有工作、生活過得安穩,子女可安心讀書,而不要對明天失去信心。 我們今日的社會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像尋找萊拉書中說的:「富者益發光彩奪目,貧者日漸寒酸晦暗。」我們要問:是不是要讓窮人成為「世襲」,殊值政府當政者深思和重視的課題。 孟子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經濟越不景氣,失業者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跟著陷入困難,社會犯罪率就會升高而不安定。所以,當前最重要的是拚經濟,少在無謂的政治議題、選舉上打轉。政經治好了,「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自然獲得百姓擁戴,才是正途。
-
醫者的「同理心」
如果人與人相處想要和諧融洽,減少因彼此處境與立場互異所造成的認知落差甚至衝突誤解,隨時抱持一顆「同理心」是很重要的。這個社會之所以充斥著誤解與對立,乃是因為許多人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待別人的言行舉止,總以為自己的想法與判斷是正確的,殊不知「異地而處」也許能更了解他人的難處與苦衷,而非助長自己「自以為是」的偏執。 就拿每個人一生中都免不了要面對的事情─「看病」為例,每一個生病的人求助於醫師,除了期待透過他們專業的醫療服務解除病痛,更希望他們能真正了解病人所遭遇的病痛折磨與心理壓力,畢竟專業的醫療技術背後所代表的仍舊只是冰冷的醫療知識與器材,唯有一顆「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才能讓病人感到窩心與放心。如此仁心與仁術兼具者並非沒有,只是可遇而不可求,對於在醫病關係中永遠居於劣勢的病者而言,若能遇到醫術精良足堪信賴的醫師已屬難得了,醫師的態度好不好,豈敢再有奢求?儘管這是病者的無奈,但平心而論,行醫者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乃是對自我專業能力的基本要求,既然選擇懸壺濟世的道路,除了著眼於高投資報酬率外,也該體認到這是一份救人助人的神聖志業,把病人的病痛當做是自己的病痛那般認真地對待與處理,更是身為一個行醫者應該具備的基本修養與態度才是。 報載有一群分別遭遇不同病痛的醫師將自己與病魔搏鬥的故事寫成書,將那種從為病人解決困境到自己成了病人的心境轉換與微妙感受分享大眾。是病人也是醫師的雙重角色,讓他們在行醫時更能以「同理心」看待病人的身心感受,至盼所有行醫之人不必非得等到自己也生病了才去體會病人的徬徨無助,而是在決定走上這條濟世救人的路的那刻起,便該要求自己隨時以「同理心」傾聽並體會病人的心聲。
-
惜緣惜福‧永續成長
有人說:「同船過渡是五百年前修來的福份」,一點都沒錯。而能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更是一種緣份、一種福氣,大家都應惜緣惜福! 佛家有云:「心存善念,廣植福田,多修口德,必得福報」。無奈人為七情六慾的動物,經常難免會受到環境與情緒的影響而有所變數。不過,事在人為,往往很多事情所演變的結果,是好是壞端在個人的認知;以及自己觀念的改變,所以很多事情的發生也就見怪不怪,完全存乎一心。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老人家對年輕人不斷叮嚀,做人要務本、要惜緣、更要惜福。其實,時機歹歹,識時務者為俊傑,更要隨著現實的環境來適應,千萬不能逆向思考,違反一般正常的人際關係,如果一意孤行,勢必衍生不利的後果。 無論是對人或是對事,都要堅持惜緣與惜福的原則來面對。惟有這樣家庭才能更親愛、更和樂;社會才能更安定、更祥和,推而廣之,整個國家才能更團結、更進步。畢竟人是感情的動物,只要彼此間能相互尊重、相互友愛,無疑也是社會安定、進步的動力。 看看現在E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實在有夠好命,一直生活在衣食無匱的環境下,也因為長期富裕的物質享受,讓他們養成一種奢侈、浪費的不良習性,不知惜緣、惜福。假如長期的暴殄天物,必然導致反效果,這是值得時下一般年輕人深思的! 尤其正值景氣不佳的當下,眾生更應感恩惜福,珍惜既有的成就,不浪費、不浮華。如能建立共識,我們的國家與社會才能永續經營、永續成長,增進全民幸福。
-
解決民生用水
報載,地區各湖庫蓄水量可用到明年二月份,表面上今年冬季地區民生用水不虞匱乏,但如果今年冬季地區發生乾旱,明年四、五月份起地區可能又將再發生缺水問題,也因此水廠呼籲大家節約用水,以因應冬季乾旱期。 有句口號「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很多人耳熟能詳,這是因為地區每一、二年就會發生缺水問題,為大家帶來很大困擾,因此,節約用水在地區相當重要,尤其每年冬季地區下雨量相當稀少,只有等到明年春雨季各湖庫才可能大量進水,一旦雨季遲來地區缺水問題就會一再重演。 缺水問題不只是地區一大隱憂,地區自來水質的不佳也倍受民眾所詬病,尤其是金湖地區很多民眾不敢飲用自來水是項不爭的事實,寧願提著水桶汲取井水或前往金城、瓊林等地區提水,甚或買過濾水、礦泉水作為煮食之用。 金湖自來水質的不佳,從很多鎮民不敢飲用可以得到證明,儘管有關單位強調水質無慮,但很多人就是不相信,尤其日前報載,地區自來水質不合格率居全國之冠,讓民眾心裡的疑慮更為加深。 缺水與水質不佳,是地區亟待改善的民生問題,不過由於所需經費龐大,絕對不是地方縣府能力所及,由於政府早知金門地區經常發生缺水與水質不佳問題,就該有責任補助經費給予改善,這才是大有為政府應有的作為,否則民眾對政府那能生出信心。
-
人生的抉擇
人生就像一本空白書,在我們呱呱落地後,這本空白書便緊緊的跟著我們,一生所經歷過的,都不會有一點隱藏和一絲的遺漏,而且它都一五一十的記載著,任誰也無法改變那已存在的事實。不管我們如何抹拭,當年老回憶時,這本書已記載得滿滿的,不論是豐腴還是枯竭,那都是屬於自己的。 當然,人生又像是一張潔白無瑕的紙,為了使生命的畫紙更繽紛,於是上天便製造了象徵阻礙的山岩、礁石,祇為了要我們在紙上激出雄偉的浪花,至於,激出的浪花有多大,就在於每個人對世事的處理態度與方法,畢竟,在荒蕪中挖出的水源才是甘美的,也唯有經過歲月不斷的剪裁、粉飾和刻劃,這樣的生命才愈顯雄健而富有靈性。 不過,也有些人,他們的人生就像含在嘴裡的苦酒,既嚥不下也吐不出。當然這是消極的人在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有些人嚥下去了,那表示他有足夠的定力去面對多重的挑戰,至於那些吐掉的,豈不正是無能又膽怯的明証。總之,花開花謝、生命之轉瞬,就在於你是用欣賞的角度來看花開,還是用落寞的心境以待花謝,這其間,是紫嫣紅或是落寞感傷,就看你怎麼抉擇了,而這個抉擇往往又是值不值得來世走一遭的關鍵。 特別是在迷失方向和看不清前程時,我們更需要為自己加上一副眼鏡,不論是老花還是近視,記住,不要因為人家的眼鏡好看,就羨慕起別人的鏡片,這是十分不智和危險的,因為別人的度數絕不等同於自己的度數,一旦東施效顰,裝上原就不屬於自己的鏡片並忘了自己該有的度數,這樣的「前途」肯定不光明,所以,如何選擇、要怎樣戴上一副貼切的眼鏡就顯得加倍的重要了,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搞一窩蜂式的崇拜,只有理性抉擇並一往無悔的向前邁進,才能從迷失的所在,走出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