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不誠無物
「誠信」及「道義」可以說是人「主宰」一切的法寶。 就以生活中常見的社會問題──外遇來說吧,除了肇因於夫妻間的「自制力」不足外,相互間誠信的蕩然無存更是主因。當然,造成外遇的「第三者」,對當事人的無情無義也難脫干係!比較令人疑惑的是,夫妻結縭之初所建立的「愛的誓言」,何以如此難經考驗?是醋海興波、道義沈淪,還是有人拿婚姻當兒戲?這些也許都不重要,不過,我們始終相信,維繫百年婚姻於不墜的不二法門,乃是以誠以信,用道義融合的兩顆心。 至於「政治上的外遇」也是如此,看看那些熱門的選舉活動,有些投機份子,一到了決戰關頭,動輒脫離曾經效忠的政黨,拍一拍屁股不留絲毫痕跡,然後搖身一變又以「清流」自居,十足是那伙讓人不齒的「龜毛」族群。另外,還有些政治人物往往以跳槽的方式,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政黨棲身,然後運用那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政治資源,冀圖那「一舉成名」之搏,凡此無不以政治利益為依歸的作法,對其原始政黨的「誠信」豈不一如婚姻之當兒戲,可以想見的,來日對選民的「道義」又將置於何處? 其實,政治是非常現實的,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升斗小民莫不擅於「觀風」,什麼樣的「政治風向」對自己有利,就朝什麼樣的風向遊走,這是「物競天擇」,處「亂世」、求生存的不二法門,反正一個利字當頭,依此而馬首是瞻,大多人便都向這樣的現實低了頭,至於因此而揚棄的社會良心和道德倫常,因為屈就了現實,當然難獲大眾的共鳴。 總之,不誠無物,無論是「婚姻的外遇」還是「政治的外遇」皆肇因於此。家庭的和諧、政治的安定靠的就是「當事人」彼此間的信守承諾,很多人不愁吃、不愁穿的,愁的是少了對這個國家社會的義利之辨!
-
重建有意義的人生
從小,很多人都有寫過「我的志願」這一作文題目,只要想要的,都可天馬行空的把它描繪成一幅「美麗的藍圖」,所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回味起來,那是很令人振奮的事。 及長,很多人也才驚覺,週遭有不少人是成功了,可是回頭看看自己,離小時夢想還差那麼一截,看來自己並沒成功,而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不滿,心情也就會顯得鬱卒。 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國人的精神健康指數只得七十四分,未達研究中設定的及格分數八十分,同時有四成的人認為生命沒有意義。國人這種對人生、對生命意義不懷抱希望現象,誠值朝野各界認真面對省思,到底國人的人生價值觀出了些甚麼問題? 一般而言,國人的精神健康指數偏低,一方面當然與景氣不振和發展機會不佳的大環境有關,但另一方面更可能是我們的觀念有問題。 君不見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普遍存有「金錢掛帥」的功利取向,太多人在追求自己達不到的金錢、地位與聲望等目標,求不到的人心情自然就低沈、鬱卒而很不快樂。 其實,世界上能做大事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也是很有限的。每個人只要盡其能力,做好他有機會做的工作,也就是有敬業精神,那麼他的角色扮演就算很稱職、很成功,這才是現代社會應有的恰當觀念與追求目標。 世界上本來就有形形色色的人,才凸顯這個世界的繽紛多彩。對那些未能做大官大事或賺大錢的人們而言,我們應該導引大家在物質生活之外,如何享受精神面的文化、藝術、公益活動。當大家都有興趣和機會在這些活動中得到樂趣,人生就會更有意義,活得精彩而不會很鬱卒。
-
高處不勝寒
小時候,農村普遍貧窮,很多同學唸到小學畢業,還買不起鞋子,經常打赤腳上學,我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學校在三公里外的鎮上,途中橫互一片海灘,漲潮時,只得繞道而行,逢退潮可以跣足涉水抄近路,一路上可捉沙蟹、拾貝殼,不亦樂乎! 說真的,當時打著赤腳涉水上學,一雙腳凍得通紅,有時結成凍瘡,走起路痛得一拐一拐的,但似乎也不覺得冷。 及長,唸高中時,寒暑假打工賺學費,幫人摃網下海捕魚,常常是天未亮即起床,摸黑下海,在泥灘中佈網,雖天寒水凍,但摃笨重的魚網在泥灘行走至為賣力,每每氣喘如牛,全身熱烘烘地,汗水偷偷在內衣裡流竄,一點也不覺得冷! 出了學校,在醫院裡謀得助理員的差事,擔任地區血絲蟲病防治工作,夜間十時起赴各村里實施採血檢驗,凌晨才收工。當時,大夥兒乘坐軍方支援的中型吉普車,往來奔馳在中央公路,冷風像刀子般刮在臉龐,可是,大家習以為常,反而齊聲高唱「長白山上」,讓嘹亮地歌聲響徹夜空,驅走心頭的寒意! 轉職報社之後,泰半的時間上夜班,成功崗地處高勢,海邊風大,每天看完大樣走出新訊樓,迎面冷風撲面,冰寒刺骨!以前,戰地政務時期,上大夜班每晚有十五元夜點費,大家湊合煮一鍋湯麵,下班回家前充飢禦寒,其「熱」融融。雖然當時普遍騎摩托車上下班,卻依然風雨無阻! 而今,不僅夜點費取消了,編採同仁忙了一整天弄出來的報紙,明天早上「依規定」還得自掏腰包花六塊錢買回來看──看有沒有寫錯、編錯,以及今天接下來的編採工作怎麼延續。儘管,時轉勢移,同仁都開車上下班,一路上身體能躲過風寒,可是,心裡卻忍不住吟唱起水調歌頭「高處不勝寒」的詞句!
-
踏出務實的外交腳步
國與國的邦交,旨在敦睦彼此的邦誼、和平相處,進而促進兩國之間的經貿、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雙邊交流關係;甚至發揮扶弱濟傾的國際正義之精神。國與國之外交,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此理果真可以成立,那台灣何患之有? 眾所週知的,我們的外交處境非常的艱困,且拓展國際空間不易,原因是台海對岸的打壓結果,以及與大陸建交國都承諾「一個中國政策」。因此之故,我們的外交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之下,是很艱困的,但我們並不氣餒! 像是台韓斷交後僵了十年,彼此經過慘痛的經驗之後,雙邊實質合作關係持續有所發展。去年台韓貿易額超過一百億美元,人才交流超過二十萬人次;另外相互最惠國待遇等,與台灣關係已完全恢復。 未來,台韓關係將會持續活化與改善,甫當選的南韓新總統盧武鉉就向媒體承諾:台韓定期空中航線復航問題將在短期內改善,人才與物品的交流也會頻繁化,他也強調將不遺餘力活化台韓雙邊交流、互助合作,才符合台韓兩國利益。 又如台英關係的發展也受制於大陸,但台英雙邊關係與十年前相比,已有大幅改善與進步,尤其是經貿互動相當密切。今後台英雙方在加強經貿、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仍有發展空間。這種良性政治關係的建立與發展並非一蹴可幾,必須長期耕耘,例如台灣對美國會的影響力就是台灣長期在美遊說的結果。 將來我們的外交工作仍會面臨許多挑戰,若是任用素質精良和具有專業水準的外交官,在外交諮商過程中態度嚴謹慎重、判斷精準,堅守國家利益與立場,那我們將可減少外交失誤的機率,並可在穩定中求成長、收穫。
-
忠實又可愛?
如果說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大概很少人會反對。人類馴服狗並加以豢養的歷史何止數千年,無論是早期的提供守衛、協助狩獵角色,到利用其獸力從事勞務,甚至現今社會多數人養狗以為寵物,人與狗的互動關係日益密切,培養出來的「革命情感」自然不在話下,長久以來被人類飼養的結果,狗的野性遞減,長相也更「平易近人」,加上原有的聰明靈敏,想不討人類喜歡也難。 雖然人狗關係大致融合,也算為人類與動物的相處樹立了一個良例。但愈來愈多人把養狗當成養兒女一般看待,用豐沛的情感與零距離的相處和狗「搏感情」,卻早已忘了牠們畢竟還是有依靠獸性決定行為的潛在本能。近年來人類養狗當寵物風氣更甚以往,但飼養的態度卻也日益隨便,任意棄養者更所在多有,因此造成的「流浪狗」問題,終究還是影響到人類自身的生活品質。 狗對人的貢獻不容抹煞,但狗的野性大發以致咬傷甚至咬死人的不幸案例也是鐵的事實。受人飼養,備受呵護的家犬一個不高興都尚且可以不認主人,一口咬掉飼主的上嘴唇了,更何況那些流浪街頭、艱苦求生的野狗了。我承認,如果狗不抓狂、不咬人的話,牠的聰敏與可愛絕對足以穩坐人類寵物排行榜之首,但每思及自己從小到大與狗接觸的不愉快經驗,不是被大狼狗咬住拖著跑、就是被一大群野狗無端狂追險些魂飛魄散,大概很難欣賞其可愛之處了。 前陣子馬戲團老虎咬斷婦人手掌,有人認為明知老虎兇猛還要招惹,受傷怨不得誰,但若闖禍的是人類口中「既忠實又可愛」的狗,豈不是要哭笑不得了。養狗誠然有許多好處,有實質上也有精神上的,但別忽略牠終究是動物,付出愛心的同時也別忘了多加小心!
-
誰來關心民生問題
物價的波動勢必影響一般消費者權益,使生活更難過,說實在的,這種現象經常不是民眾所願意碰到的。 經濟的不景氣,導致物價的不斷波動,此雖受到世界性大環境的變動所使然。不過,個中仍有一些問題不排除人為的因素在作祟,希望有關單位能站在一般大眾消費者立場,對市場進行訪價與調查,以實際平穩市場物價,真正照顧市井小民。 這一陣子,一走進市場即能聞到物價漲聲連連,有的東西趁火打劫,源頭不漲價,卻自行調漲;有的原料稍有變動,下游所產製的食品也跟著飛漲,當然上游原料漲價,下游東西隨著調價,此乃合情合理的事。因為需要反應成本,但是有的商人卻反應過當,把握機會,火中取粟,趁機大撈一票,這就太不應該了。 比如一斤麵粉漲了一、二元,市場所產製的現成麵條,一斤竟漲了五元之多;一碗麵也漲了五元,一條油條、一粒麵包都漲了一元,而一斤麵粉可炸十幾條油條,算來可多賺十幾元,真的肥了老板,大把大把鈔票賺進口袋,這只是麵食部分,還有其他食品,都在漲價行列,倒楣的還是當冤大頭的一般消費者,情何以堪! 說真的,適時適度的反應成本,本是無可厚非的事,因為虧本生意沒人要做,若是毫無理性的亂漲,那就有值得檢討的必要。畢竟,苦日子已來了,一般民眾應有心理準備,勤勞節省是往後要走的路。只要能調整心態,全力來迎合大環境的變動,相信也能過得自在與快樂。 針對時下坊間的一片漲聲,最困擾的莫過一般菜籃族與消費大眾。希望相關單位能及時走上市場關心一下,是否有違法情事,以平衡市場物價,維護消費者權益。
-
來路不明的酒少碰為妙
假米酒事件在台已造成多人死亡,令人「聞酒」色變,最近包括台糖在內的數家公司則推出所謂的「非米酒」,希望在酒品市場爭奪一席之地,全國跟「酒」有關的事件幾乎每次上演不完,讓人不禁要問,為何光是「酒」的問題,政府有關單位就不能搞定? 國內以前實施菸酒專賣制度,只有政府單位可以生產製造,說起來是不合理,但公賣制度廢除後卻造成假酒充斥,政府也沒有妥善的查緝管理辦法,甚至已發生「喝死」了數十人,政府有關單位才驚覺應該加重其刑。 老實說,製造販售仿冒酒十足是個「奸商」,如果因此害人喪命,那更是「天理難容」,廠商有本事就該創立自己的品牌,如果只懂仿冒,那只會令人「不齒」,社會大眾應該給予嚴厲譴責。 以前在專賣制度下的菸酒公司,他們是累積長期的製酒經驗,生產的酒品值得消費者信賴,以金酒公司為例,更是聲名遠播,可以說是真正的「金」字招牌,但壞是壞在由於太出名了,導致仿冒「金酒」事件一直層出不窮,不僅破壞「金酒」名譽,也損害金門經濟的命脈。 我們認為要重整「金酒」美譽,首先要先做好銷售通路,甚至可以研究專人送到家服務,讓消費者方便購買,再來是嚴厲查緝仿冒酒,以免假貨充斥,讓消費者喝得安心。 喝酒要適可而止,至於喝酒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有一點要千萬記得,那就是來路不明的酒類千萬少碰為妙。
-
好壞一肩扛
對很多人來說,怎麼搞好人際關係是件頭疼的事,可是話說回來,想要與人和睦相處、合作愉快,有責任、有擔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至於團體中想要贏得口碑,除了靠交際的手腕,更要靠人際關係的維繫。 誠如大家所知道的,人與人相處不外施與捨、同甘苦共患難這些感情,而財物的交流、親朋好友的互通有無,也是免不了要觸碰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通常可大可小,既難以算計也不易斗量,所以常會造成不平、不公的現象,很多人常批評這、計較那的,正是因為對這個社會有所不平的結果,而這也是人際關係難以和諧的主因。 特別是有些自我膨脹過了頭的人物,凡事總以自己為著眼點,無論是待人或者接物也少了點虛懷若谷的襟懷,結果自然像那種半間不界的貨色,既不成體統更徒惹人厭而已! 其實,想要做個受歡迎的人,說來容易可做起來不見得是那回事。就像我們常提到患難與共的例子,要與人共患難似乎一點都不難,可是算算同歡樂的例子就寥寥無幾了。所以,要為大眾所愛戴,最高境界應是要能把別人的喜悅視為自己的喜悅,要不,最起碼也要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並注意傾聽別人的聲音。 我們常看到許多有擔當的人,總會把好的一面歸諸他人,而讓自己來承擔壞的一面,部屬有過失,他們也絕不推諉卸責,所以再怎麼命乖運舛、仕途不順,他們還是能贏得部屬的向心;倒是一些所謂做官的,若無肩膀,好壞又不懂得一肩扛起,那麼,可以肯定的,非但逃不了該負的責任,還會招來部屬的憤懣與怨懟,那種無形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 總之,批評是人際關係的大忌。一個光會指責子女缺點的父母,到頭來必定會遭到子女的疏遠;而一個只會譏刺部屬的長官,一定難得部屬歡心。這種「人際關係」就看你怎麼去拿捏分寸了!
-
「不再抓狂」
近來,很多事情看了叫人生氣。政治沸沸揚揚,黨同伐異,人民看了那能不生氣?經濟走下坡,失業率高升,生活不好過,那能不唉聲嘆氣?景氣不好,搶案頻傳,治安亮出紅燈,人民心中怕怕,又如何叫人不生氣? 從大環境的不佳,延伸到小老百姓的生活與工作,無形中也會累積一股不滿的「怒」氣,一經點燃,小則與人口角,生出是非,大者與人衝突,釀出悲劇,可見,生氣的代價何其大,何其得不償失,那麼,我們就知道何苦在生活與工作上與人衝突、生氣的道理。 不過,人有喜怒哀樂,很多事情真要叫人不生氣也難!因此,如何做好情緒管理,把生氣降到最低點,倒成了現代人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也就是近些年來情緒管理普遍受到重視,人們也一窩蜂地上起各種EQ課程來的原因。 然而,情緒真能由理智掌控嗎?有時也不盡然。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父母師長常常諄諄告誡子女或學生,不要緊張或生氣,但是當他們自己碰到情況時卻也緊張萬分,甚或暴跳如雷。這也解釋出情緒管理也必須從另一個層面著手。因此,有人主張情緒管理,應從呼吸做起,讓呼吸平順,心情自然平和,刮起坊間的另一股學習「呼吸法」風。 其實,要讓自己少生氣些,最重要的是要從自己的「心」做起,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心放寬。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唯有打開自己的「心窗」去迎納世界,深體宇宙的奧妙,人之形形色色,多看別人一點優點,少看一點缺點,如此神清氣自爽,生活起來更會樂由心生,又何來「抓狂」之有?
-
偷呷,愛懂得擦嘴!
最近,有一個新瑞都弊案,在台灣政壇掀起波濤巨浪,案情像滾雪球般,被爆料點名涉案人愈來愈多,簡直讓人看傻了眼! 的確,這件政商勾結炒作土地的金錢遊戲之所以會引爆成弊案,原因在於「人心不足蛇吞象」!涉案人個個位高權重,富可敵國,卻吃相難看,才成社會新聞焦點! 其實,見利忘義,貪婪且不知足仍人之本性,自古已然,於今尤烈!畢竟,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客滿足自己的權勢,停止權利爭奪;也沒有一個富翁,滿足自己的財富,而停止聚財。因此,無分達官顯貴,或販夫走卒,在每一個階層裡,都有人在暗地裡偷雞摸狗,幸運者,沒有被揭露事實真相,可以暫時逍遙法外,反之,不幸東窗事發,足以身敗名裂,或身繫囹圄吃牢飯,焉能不小心謹慎! 從前,金門還是農業社會,沒有電,更沒有冰箱冷藏設施,有一農戶殺了豬,鮮肉吃不完,僱佣騎馬分送給出嫁遠村的女兒,深怕被揩油,因此,在鮮肉包裏偷偷放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寄肉有四塊、入門隨時找,恐驚貪心人,大塊變小塊」。可是,受僱運送者中途下馬歇息,忍不住偷偷打開包裏,發現是四塊鮮肉,而且,還有一張字條,於是,他將其中一塊肉切成四份,重寫一張紙條:「寄肉四小塊,落鹽落淡淡,入門隨時吃,恐怕生蟲子」! 誠然,偷雞摸狗,暗摃揩油,絕對是法所難容!但是,金門也有一句俗諺:「偷呷,也要懂得擦嘴!」換言之,那件政商勾結炒作土地的金錢遊戲,如果吃相優雅一點,沒有被舉發,不致引爆成弊案,誰知道其中的奧妙?
-
君子求其在己而已矣
孔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此章出自論語里仁篇。錢穆新解:位者,職位。古人議事有朝會,有官守者,遇朝會則各立其位。已無才德,將何以立於其位乎?有知己之才德者,將可援之入仕。患無位,則患莫己知。求為可知,即先求所以立於其位之才德也。 春秋戰國時代的策士蘇秦,他在羽毛未豐遊說秦的書向上遞了十次而說不行。他所穿的黑貂皮衣破了,黃金百斤亦用盡了,費用乏絕,只好離開秦國回家。 蘇秦落魄狼狽的回到家門,他的妻子、父母及嫂子看他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似有回家吃長期飯碗的樣子,都不與蘇秦言語、亦不理睬他,甚至他的兄嫂不為他煮飯的冷淡對待,真是既狼狽又落魄! 遭遇無情、重大打擊的蘇秦體認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的奧義。於是,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則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蘇秦經過一番寒澈骨的磨練,發憤讀書,揣摩遊說之術成,轉而以合縱遊說趙王,被封為武安君,任趙相,功成名就,實現了孔子的大道理!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社會;亦是一個汲汲營取,虛華不實的社會。人亦有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求其在己,不斷的在才學品德精進,所謂:「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當心「藥」人命
藥,用對了可以救人活命;但用錯了卻會成為殺人毒物。前不久接連發生的北城婦幼醫院打錯針事件以及崇愛診所給錯藥案,在在證明了用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嚴重後果。 不論是護士打錯針還是醫事人員給錯藥,背後都可能是一連串的疏失與管理不當,這些烏龍事件不發生則矣,一旦問題浮上檯面,無異是加重了病患的心理負擔,原本就已經有夠多的問題要操煩了,諸如:病因、病情、醫生的醫術、治療的時程及可能伴隨的不舒服、不方便甚至是治療率及後遺症等一連串的不確定因素,如今更得擔心即便前述的問題都能獲得較肯定的答案了,卻不能保證會不會被打錯針、給錯藥甚至開錯刀,這種隨時可能成為醫療錯誤受害者的陰影,怎不令人提心吊膽? 生病離不開吃藥,而因應不同病症所研發生產的藥品何止千百種,就算在形狀或顏色上力求不同也很難做到讓每一種藥品都能在外觀上被輕易地區分,再者,藥名雷同者亦不勝枚舉。試想,這麼多種類的藥品,外觀互有相似,名稱也可能搞混,再加上每家大型醫院每日平均要處理數千筆藥單,其中牽涉的是動輒上萬次的配藥動作,而從事這項重要工作的人只要一個漫不經心或因身體勞累導致注意力分散,便可能配給病人錯誤的藥品,專業的藥劑師尚且可能忙中有錯,更別說有些不肖醫療院所隨便找一些阿貓阿狗的來從事這件攸關人命的工作有多麼不應該了。 即使專業的藥事人員也難保證一定做到零失誤,但讓專業的人進行配藥、核對及給藥確認等工作仍屬必要,期待各醫療院所能自我要求,政府相關單位也應確實負起督導責任,至於民眾呢,恐怕也得多學習自行辨識藥物、確保用藥能更萬無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