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越南場之主題演講與論文摘要
12.試析金門的軼聞與傳說|以林釬與邱良功母許氏為例(羅元信/國史館采集處科員) 古來之著名人物,往往不免伴隨著傳說與軼聞;但此類未必會寫入傳記之事,有時不見得真與其人有關。金門有千餘年人文歷史,種種傳說故事多般,地方之聞人名士與貞烈婦女,亦不乏軼聞與傳說故事;而此等軼聞或是傳說存在已久,甚且已形成一般大眾對於故事主角的認知之一部分。但是與久遠前的古人相關之傳說,其產生的時間未必卻久遠。某些與本地名人相關的傳說或軼聞,甚且可能是源自他地他人傳說故事的重組或複製,抑或僅係類型故事而非真與特定人物有關。本文擬就林釬過黃州留詩之軼聞,與邱良功母許氏貞節牌坊的傳說,嘗試揣摩其可能的形成背景,並與異地他人的傳說或軼聞、文獻記載等等,進行比較與分析,以進一步推究與這兩位相關的軼聞或傳說何以產生。期以更開闊眼界重新審視這些傳說與軼聞,或可為地方此方面研究另闢蹊徑。 13.匾額的社會脈絡與空間脈絡-金門浯島城隍廟匾額研究(李建緯/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陳國興/金門縣民政處副處長) 金門浯島城隍廟保存有清代落款的匾額12方。觀察其工藝可分兩類,一類附框,另一類則未附框,符合清代匾額製作規律。分析木材,可檢測的匾額皆屬杉木,又匾額以長條木片拼接作法,基本上符合清代金門以杉木製作匾額的現象。從視覺來看,懸掛在廟內匾額,底漆統一髹紅色,字體則貼金處理,整體呈現極為鮮豔奪目效果。對信徒來說,廟匾懸掛位置高,加上紅底金字配色,一入廟門便能成為視覺焦點。 過去匾額研究中,罕見透過視覺空間布局、觀者視點、以及獻匾者身分與整體反映的社會脈絡進行研究,本文則另闢蹊徑,從社會與空間脈絡,探究金門浯島城隍廟匾額反映的文化意涵。浯島城隍廟匾額的脈絡彰顯在地方人脈鏈結與空間中懸掛對應關係,和信徒在視覺上形成互動。浯島城隍廟匾額獻匾者多是任金門的行政官員,或出於縣城治理需要,或出於對城隍邑主的尊重,上任時有向金門「邑主」浯島城隍敬獻匾額之舉。這顯示浯島城隍廟獻匾者的身分更貼近明清設城隍廟的政治規劃。再從匾額與空間中懸掛對應關係,從最接近神明、懸掛於神龕匾額,到最外面匾額,可發現匾額懸掛邏輯並非是依官位大小考量是否靠近宮廟中心點,而是越古老越貼近城隍爺,越外則年代較近,顯示浯島城隍廟匾額懸掛係從老到新的邏輯安排。 透過本研究發現,寺廟中匾額群的觀看視點與場域,也對匾額整體構成另一層意義,它們的排列次序建構、生產並再現帝國社會秩序,緊密地嵌進社會權力的關係之中。 14.女性宗祠晉匾與吃頭習俗之調查研究:以金門縣為例(王宏男/國立金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副會長) 所謂「無宮、無祠不成村」,反映生活在金門這片土地上的人與宗祠緊密關係。過去,金門的宗祠是男性專屬的空間,女性不得入內。但在現代社會,女性的地位逐漸提高,她們也開始參與宗祠的活動。透過文獻蒐集與田野調查的方法,研究如以下發現: 首先,宗祠調查。在五鄉鎮35個村里與176個聚落、192座宗祠數量中,密度以烈嶼鄉65.3%最高,金湖鎮48.71%最低。從單姓與多姓聚落、無宗祠聚落調查,進一步得知宗祠主要分布在傳統聚落中、且與姓氏分布存在一定關聯、同時宗祠規模、數量與家族興衰亦有一定關係。次則,女性晉匾。在既有宗祠的103個聚落當中,僅「尚義黃姓」與「東蕭蕭姓」,女性得以宗祠晉匾。最後,在吃頭的傳統習慣。在103個設有宗祠聚落中,僅18個聚落27座宗祠(14.06%)有開放女性入祠吃頭。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和文明的進步,金門的「男尊女卑」與「性別不平等」現象略有改善。女性的地位和權利逐漸提高,她們在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5.金門中國大陸籍新住民創業動機與歷程之研究(何麗榕/國立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系碩士、高瑞新/國立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系特聘教授兼行政副校長暨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新住民女性因婚姻移民來臺後,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都處在適應的階段,同時必須承擔媳婦、妻子及母親的多重角色,這些無給薪之工作往往使她們無法進入職場從事專職工作;加上礙於語言溝通表達、學歷採認限制與執照問題、就業資訊管道缺乏、家庭支持度不足及工作許可證的取得問題,以致她們在勞動市場所從事的行業類別大都集中在高勞力、低薪資、低技術及升遷不易之工作,種種因素反映新住民女性就業之困境,故有些新住民女性便轉換跑道,改以微型創業來尋找經濟生機,也為個人及家庭帶來經濟上之助益。 本研究在探討中國籍新住民女性創業動機及歷程,目的在經由受訪者之創業經驗,提供有意創業之新住民參考,並期盼臺灣能正視其所遇困境,協助改善他們的創業條件,提供支持措施,以增進其創業能力,使她們在臺灣獲得創業機會,並找到自己的新價值。為達前述目的,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5位新住民,獲致其主要的創業動機有:家庭照顧,追求理想,及實現自我;其創業因境與因應有:創業資金不足之因應,專業知識技能之取得,及家庭因素之突破。 本研究依據結論提出建議如下:一、降低資訊不對稱,落實政府新住民實踐作為。二、政府部門應提供新住民協會上更多的資源。三、建置新住民創業資訊平臺。四、政府相關部門可輔導新住民技能訓練及專業證照之取得。透過上述之建議,未來可作為政府及有關單位協助新住民創業輔導方向參考,期許金門地區新住民女性未來在創業上獲得更多助益,為本研究最具重要性目的。 16.建構金門高齡友善及跨世代融合-金門大學護理學系實踐社會責任(黃玉苹/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副教授) 背景:老年族群佔金門總人口數的16.8%,創造高齡友善及促進世代間和睦及繁榮成為當代主要議題,國立金門大學護理學系的任務之一為促進金門高齡者及住民的健康及幸福感。 目的:(1)於金門社區落實衛福部提倡的長者功能整合性評估(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以長期監測長者身體功能及早期發現功能退化情形;(2)提升及促進金門長者及居民的健康及幸福感。 方法:計畫內容包括(1)於金門社區執行及傳播ICOPE評估概念;(2)提供身體活動、手作及認知活動,以維持或促進金門長者及居民的身體健康及功能;(3)促進不同世代,包括國中生、金門大學護理學系學生與社區長者不同世代的互動及融合。 結果:接近200位社區長者參與此次ICOPE評估及身體活動,包括彈力球、彈力帶、手作、健康操等活動。世代融合部分,約有15位國中學生、35位金大護理學系學生與社區長者一起互動、執行健康操、點心時間等活動。長者表示在社區參與上述活動,表示可以了解ICOPE之外,可以和社區其他長者或居民一起活動感到相當高興,在家看電視或平常也可用彈力球或彈力帶做一些運動,所以此類活動相當有意義。 總結:傳遞ICOPE概念及執行評估,不僅有利持續監測長者身體功能,更可早期發現失智的症狀及警訊。此外,身體功能增強活動及手作活動不僅可延緩失能,更可維持及促進身體及心理健康及幸福感。 【越南場.主題演講】 1.蔡廷蘭1835年漂流越南所見的閩南人與福建會館(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祖籍福建金門的「開澎進士」蔡廷蘭(1801-1859),在清朝道光十五年(明命十六年,1835)漂流到越南廣義省思義府菜芹汛,幾乎喪命。蔡廷蘭獲救後,堅持由陸路返回福建,走路回家,並將歷險過程與見聞寫成《海南雜著》一書,成為世界漂流錄的經典代表作。此次主題演講,將由《海南雜著》研究專家陳益源教授,以《海南雜著》為基礎,帶領大家重回蔡廷蘭當年漂流越南的現場,並循著他的足跡,由南往北,關注他沿途所見的閩南人與福建會館,包括廣義省通言沈亮(詔安人)、福建幫長鄭金、同鄉林慊、林遜(以上皆為同安人)、廣義庯黃文(龍溪人),廣南省會安洪錠(同安人),順化新庯陳親(晉江人)、洪涼(廈門人)、廣平洞海庯長洪謹、吳深(皆為同安人),乂安省城林送(詔安人),清華省城沈壬(詔安人),河內省城福建鄉祠庯長沈林(詔安人)、楊萬記、楊成記(皆為長泰人)、胡榮(舊庯長,漳州人)、同鄉曾添(同安金門人)等。這些細節的關注,證明漂流海外的蔡廷蘭的回國之路,除了越南明命皇帝與各地官員的鼎力相助之外,越南華人(尤其是閩南人)與鄉祠(特別是福建會館)也提供他許多有力的支援。 【越南場.學術論文】 1.越南金門華僑與族譜的連結(葉鈞培/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 越南金門華僑與族譜的連結研究,探討了位於越南的金門籍華僑社群與其祖籍地族譜之間的深厚聯繫。本研究首先概述了金門人在越南的歷史背景,自19世紀中葉起,由於社會經濟因素,大批金門人遷移到越南,形成了獨特的華僑社區。文章進一步分析了族譜在金門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作為連結海外華僑與其祖籍地的文化紐帶。 研究指出,儘管遠渡重洋,越南金門華僑依然維持與家鄉的緊密關係,定期更新家族族譜,參與家鄉的節慶與傳統儀式。透過族譜的維護與傳承,不僅強化了他們的家族認同,也促進了文化的保存與傳播。此外,族譜的交流和更新活動促進了越南與金門之間的文化與經濟交流,增強了兩地華僑社群的凝聚力。 本研究採用文獻回顧、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等方法,收集分析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結果顯示,族譜不僅是家族歷史的記錄,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反映了海外華僑對於文化身份、家族聯繫和社區歸屬感的重視。通過對越南金門華僑與族譜連結的研究,本文揭示了跨國家族網絡在維持文化傳統與促進社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金門古官路探索(陳炳容/金門文史專家) 明洪武年間,為防禦倭寇,在金門、烈嶼二島築城駐軍,計一千戶所和五處巡檢司,其中官澳巡檢司在金門東北,距大陸最近,金門千戶所在金門西南,隸屬永寧衛管轄,為傳達公文,並在官澳、平林(今瓊林)和金門千戶所的北門設三處遞舖,故從官澳往返金門千戶所間形成了一條道路,金門民間通稱為「官路」、「官道」、或「大路」。 本文主要探討這條官路從形成到消失的變遷,並調查沿途的遺蹟,說明所反映金門的歷史文化,最後呼籲應善加珍惜古官路沿途的遺蹟。 綱要:一、金門古官路的源起;二、金門古官路的變遷;三、金門古官路沿途的遺蹟;四、金門古官路反映的歷史文化;五、結語。 3.從浯島到獅城:新加坡金門籍作家及其華文書寫(黃文車/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新加坡金門籍報人及文人薛殘白曾於1992年回應《聯合早報》記者說:「我雖然出生在金門,但卻是新加坡的品種。」言簡卻深刻。透過南洋新馬華人研究,除了過去集中於幫群領導的精英階層範圍外,我們更可以從離散或移動的文字書寫及藝文出版去發現海外金門人的在地鏈結與原鄉情感。 2005年5月由駱明主編,新加坡文藝協會出版的《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中收錄了新加坡540餘位華文作家,其中原籍金門者有26位;同年8月由呂紀葆(寒川)主編、新加坡金門會館文教部出版的《新加坡金門籍寫作人作品選》中則多收錄了10位未選入《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內的作家,換言之,新加坡華文作家中,至少有36位以上原籍金門。 本文主要透過《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及《新加坡金門籍寫作人作品選》等文獻,輔以新加坡金門會館考察與拜訪,蒐集新加坡金門會館相關出版品,梳理新加坡原籍金門之華文作家的金門書寫與原鄉記憶,進而思考浯島與獅城之間的情感鏈結及諸多對話可能。當浯島變成獅城,從僑鄉跨海到南洋,面對海外異鄉與他族文化,文學如何凝聚兩座島嶼?又將如何照應他鄉與故鄉? 4.填補史實缺角的老兵書寫-以金門作家的文學作品為例(劉國棋/金門微創文化旅店負責人) 1949年中國國民黨軍隊從大陸撤守到臺、澎、金、馬之後,早期駐守在金門防衛的士、官、兵有十幾萬人之多,除了部分是來自臺灣,被徵調的充員軍或自願役之外,有一大部分是中國國民黨敗退至臺灣時,隨其來自中國大陸各省份的軍人,故在金門書寫老兵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其文體也相當多元,有口述歷史、報導文學、新詩、長、短篇小說等,這些作品也就成為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本文從陳秀竹、莊鎮忠、石馬祥三人合著的《榮民口述歷史-用生命寫歷史的英雄》,以及林馬騰的《老兵故事-悲壯的歲月》二本口述歷史與黃克全的報導文學散文集《隨風飄零的蒲公英》一書。再加上陳長慶長期在軍中服務,與諸多老兵朝暮相處,以老兵做為故事的原型,所書寫出來的多部長、短篇小說,如《失去的春天》、《冬嬌姨》、《小美人》、《晚春》與《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做為探討的文本。 研究者發現:老兵對故國的情感,對從小成長的故鄉,對養育他們的親人,都存有一份割捨不下的濃厚感情。而他們是最不起眼、最底層的小人物,即使是走到人生的終點,也不會有人為他們立碑,更沒有人會為他們杜傳,然而口述歷史與報導文學中的標題,彷彿是為這群老兵立了碑,而內文就像是為他們寫了傳。然而口述歷史與報導文學總是無法巨細靡遺書寫到老兵內心深處的思想層面。陳長慶的小說正好填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老兵一幕幕的生活場景與內心世界,都被這一篇篇的小說深刻地書寫著。不同的文類相輝映,成為了具有互補性的作用,是故;「老兵文學」的書寫不但補足了中國近代文學書寫的一個缺角,更是填補國、共戰爭中,正史鮮少記載的真實史料。 5.早期西堤福建人的社會貢獻及其與國內外的人脈關係:以金門人為探討核心(阮清風/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文化學系講師) 福建人是越南西堤華人各重要人群之一,與廣東人乃勢力最強大的人群。金門人乃是福建人的一部分,雖然遷居的時間比較晚、人數從來不多、以來少受學者的關注,但是一部分金門人在西堤政經、文教各方面顯得重要的貢獻,並獲得華人社會的知名。在早期西堤社會中,出身金門島的若干人士如傅錫琪、胡璉、趙維崧等人都留下重大不朽的功績,難免令人羨慕。本文經過梳理近人相關的研究成果,加上實地田野調查和訪問的資料,進而探討早期西堤華人各人群之中的金門人對於當地社會的貢獻,及其幾位名人在國內外的人脈關係。 6.故鄉情懷與現實的接受:從陳長慶短篇小說集和白先勇《臺北人》中的探索(潘秋雲/胡志明市師範大學文學系、黃氏秋水/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東方學系) 白先勇的《臺北人》主要描寫大陸人移居臺灣後的適應過程,而陳長慶的短篇小說集則主要描寫金門島的人與其生活。然而,這兩部作品都圍繞著兩個基本問題:對家鄉的情懷和對現實的接受。本文從三個基本面向來探討這個問題:記憶、創傷(身體、精神)以及人們在新土上接受現實的各種可能。我們分析人的意識在過去與現在的轉變中的複雜性、個體意識與群體意識的連結、傳統歷史與現代的相互作用,從中得出白先勇與陳長慶的寫作風格和觀察人生角度之異同。 7.戰爭時代中的女性身分與記憶:細論陳長慶《金門特約茶室》(阮黃燕/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東方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旨在探討陳長慶老師《金門特約茶室》中「特約茶室」的存在、女性在其中的身分及戰爭的書寫。特約茶室是一個獨特的「社交場所」,更成為了戰爭時代女性身分的重要象徵。本文將透過對該作品內容的深入分析,結合其他歷史數據和記載,探討金門特約茶室中的女性身分。本文將探討她們在戰爭環境下如何應對、反抗和塑造自己的身份認同。同時,她們在戰爭中所經歷的記憶、情感和經驗如何被刻畫、記錄和傳承,也是文章關注的焦點。本文期待通過對歷史事件的還原和對女性經歷的細緻描述,揭示出真實的歷史面貌,使女性的經歷不再被忽視或遺忘,從而共同創造一個更加平等、尊重和包容的未來。 8.金門文化生態與觀光旅遊在越南之利基(朱鎮雍/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文化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本文提出了一項研究建議,從文化學的角度審視金門的觀光產業潛力及越南旅遊者的偏好,分析金門文化生態旅遊在越南市場的推廣利基。通過此研究,希望能讓更多越南人了解金門的文化和自然魅力,並促進越南境內的金門群體與當地的文化交流。全文分做五個章節:一、金門文化生態概述:金門文化與自然生態環境、金門旅遊相關研究和金門越南之關係。二、越南觀光市場:越南觀光業的發展概況,如越南旅遊產業發展情況、分析越南生態旅遊市場的需求和趨勢,特別是越南旅遊者的偏好和興趣。三、金門文化生態旅遊在越南市場的潛力:越南旅遊者對金門文化生態的潛在興趣、推廣金門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四、文化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發展與保護的平衡、可持續發展策略如社區參與、環境教育和資源管理等。五、結論與建議:總結與未來展望。(下)
-
《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越南場之主題演講與論文摘要
【前言】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承辦,國立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健康護理學院/健康與高齡福祉研究中心合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補助的「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訂於9月28日在金門大學陳開蓉國際會議廳隆重召開。 「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之金門場,開幕式將邀請金門文化獎得主許金印先生演唱《狸貓換太子》、陳榮泰先生演唱《奏明君》,並有2場主題演講:江柏煒教授主講〈「再造僑鄉」中的跨境網絡、記憶政治及地方策略:金門與廈門海滄的比較研究〉,呂紀葆先生(筆名寒川)主講〈小詩裡的世界-印華詩人莎萍的創作內容與藝術特色〉,以及來自臺灣、金門、福建、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學者所要發表的16篇精彩學術論文,內容包括金門歷史、文學、教育、習俗、文化資產、高齡照護、新住民創業等金門社會議題,豐富多元,精彩可期。 為了服務對金門學有興趣的朋友,本人特別整理「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之主題演講與論文摘要如下。 此外,「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特別突破萬難,首度開闢了「越南場」,已先於8月26日在胡志明市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以「越南華人文化:福建族群文化的新發現」為主題,發表了臺、越學者1篇主題演講和8篇與金門有關的研究論文,有效推動了越南的金門研究,本文一併將之收為附錄,以饗讀者諸君。 【金門場.主題演講】 1.「再造僑鄉」中的跨境網絡、記憶政治及地方策略:金門與廈門海滄的比較研究(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特聘教授) 近代以來,閩南地區的跨境移民前往東南亞各埠、日本長崎及神戶等地謀生,並將民間文化帶到海外,進而形成各種多元的發展模式及文化樣態。同時,幸運致富者匯款返鄉照顧家族、興建樓房,有時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包括慈善、教育、實業發展等,可謂僑鄉社會近代化的關鍵力量。其中,位於九龍江出海口的金門島及廈門海滄(海澄)為典型案例。前者集中僑居新加坡、雪蘭莪巴生及汶萊等地,後者則是檳城五大姓的祖籍地。 1949年之後迄今,一水之隔的金門與廈門歷經了特殊的歷史過程。前者從國共對峙、世界冷戰島嶼到國家公園、海峽兩岸交流平臺之一;後者則從對峙前線到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特別是晚近30年,兩地以不同的方式重構跨境網絡,援引海外力量挹注地方發展。是故,本文以金門與廈門海滄為比較個案,分析1980年代以來關於「再造僑鄉」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空間發展的計畫。首先,討論歷史上兩地跨境/跨國網絡的形成;再者,分析後冷戰時期兩地如何召喚僑鄉及海外華人社會的集體記憶,使之成為一種新的社會資本;最後,進一步探究、比較兩者「再造僑鄉」作為一種地方發展的路徑及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 2.小詩裡的世界-印華詩人莎萍的創作內容與藝術特色(呂紀葆/新加坡高林出版社社長) 莎萍本名陳喜生,193年出生於福建金門陽宅鄉。父親陳祝仲婚後三個月南下印尼邦加島(Pulau Bangka)謀生。莎萍一周歲,母親帶著他乘船前來與丈夫團聚。戰後,莎萍在當地華校就讀。1958年畢業於巨港中學高中部,1961年廈門大學華僑函授部中國語文系畢業。2002年起開始出版第一本文集《等待》,此後每兩年出版一本,至2020年剛好出版了十本;其中五本是與夫人小心合著的詩文集。莎萍創作以詩為主,也寫散文和小說,是現今印華詩人中創作力旺盛,且成績不俗的詩人之一;1996年後更向小詩發展,作品短小精悍,甚獲好評。寫詩半個多世紀,莎萍是忠貞的現實主義者,以寫實為主線,反映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一景一物和歷史現象。我尤其感佩詩人對邦加的契約華工、黑五月風暴、金門原鄉夢、親情鄉情友情割捨不斷的感情抒寫! 【金門場.學術論文】 1.「倚砲」的「火線」生活-論公孫嬿小說中的砲戰書寫(石曉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金門向被目為反共的前線,1949年以來幾次頻繁的戰役,以及長期駐軍在地的狀況,促成大量作家進行戰爭與戰地書寫。本文聚焦於公孫嬿(1923-2007)描寫1954年九三砲戰的小說《火綫上》(1956),觀察其對於戰場烽火的書寫、地區居民活動的觀察、軍民關係之塑造等,希望藉由文本細讀的方式,理解戰爭歷史如何被敘述和再現。本文指出在「戰鬥文藝」大纛下,《火綫上》特殊之處在於對武藝精神的強調、日常與非常交錯的火線書寫,以及抒情與剛猛交互映現的文字風格。本文也指出小說裡軍民一家的「和諧」想像與其中隱約的「不和諧」情感、懷鄉與對金門「荒島」的「過客」心態,以及關於存在/戰爭的意義性思考,正是在這些關於移動、懷鄉與戰爭的比喻性書寫裡,體現了以「戰鬥文藝」為標舉的《火綫上》內部所洩漏的意識幽微與罅隙之處。 2.「軍中作家」趙玉明與金門-從報刊編輯到文學創作(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熟悉東南亞華文報刊者,必然知道趙玉明其人。他投入泰國《世界日報》報務工作達三十年之久,曾任該社社長、總編輯,亦是泰華文藝協會顧問,長期致力促進泰華文藝活動的提升,成功扮演泰、華之間的文學橋樑角色。但回溯過往,他在高中時期選擇青年從軍,渡海來到鳳山訓練,從此展開了在臺軍事生涯。1951年擔任初級軍官,在野柳駐軍時接觸了軍中文藝運動,遂有了大兵文學夢。稍後,1953年隨部隊移防金門,陸續在金門地區軍中報刊、心戰單位、廣播電臺任職,接著轉回臺北的新聞報刊媒體界和涉入副刊雜誌,最後則是跨到泰國報界和泰華文學領域。大抵,作為出身軍中的作家身分而言,趙玉明畢生的表現和成就,已經超過現今一般文學史刻板評價認定的「軍中作家」形象。且,與若干不願被框限為軍中作家者的情形不同,晚年趙玉明透過回憶文字表述,其一生以「軍中作家」為榮;而且,從相關記載中,明顯可知10年金門歲月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正氣中華報》工作期間,更為其日後編輯作業能力奠下重要基礎。另,於報刊編務之外,尚有個人文學創作,包括軍職期間寫有六篇小說,命名為「大兵的故事」,箇中頗不乏與金門攸關者;又有現代詩歌多首,自述在金門階段詩歌風格蛻變,轉為陽剛,因為當時戰鬥意識旺盛,因而想要走出自己的詩風。顯見,無論是報刊編輯或文學創作,金門時期的相關活動表現均有特殊意義,值得詳加探討。 3.「軍中作家」趙玉明與金門-從報刊編輯到文學創作(林秀蓉/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根據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臺灣作家作品目錄》的檢索,金門籍作家老將新秀超過五十位,顯示浯島文學代代傳承,他們獨具不可切割的金門土地創作情感,讓「金門文學」在以「臺灣文學」為主流思考領域中獨樹一幟。其中陳長慶可定位為鄉土寫實作家,鄉土是他魂牽夢縈之地,人生一路走來,經歷動盪歲月,加上軍中的工作經歷,讓他看盡戰爭無情、人性明暗,持續透過小說重構被湮滅的歷史,再三窮究浯鄉虛實相生的人物。其小說獨到之處在於反英雄的書寫傾向,關注被淹沒在芸芸眾生裡的小人物,堪稱是金門文學的扛鼎作家。本論文研究範圍以陳長慶的中、短篇小說為主,長篇小說為輔,並借用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的觀點,探討陳長慶如何搭建歷史場景來演繹小說,其間小說語言與歷史語言如何交融互滲,又潛藏那些敘事語境。陳長慶並非歷史旁觀者,而是積極介入金門歷史闡釋的主體,其小說有如一段壓縮的歷史,試圖填平小說與歷史之間的傳統鴻溝,歷史的廣袤時空與小說人物當下的生存境遇相互敞開,形成雙向對話的張力場,也構成了現實生活的一個隱喻。從軍管時期的戒嚴記憶、老兵滄桑的離散敘事,到金民鄉僑的身體符號等三大書寫面向,小說與歷史彼此構成,讓大歷史遮蔽的人事浮出地表,也為臺灣文學鄉土寫實增添一筆異彩。 4.從僑批分析:金門華僑的家庭形象及身份認同(陳成基/國立金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魏寧楠/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金門僑批存世稀少,目前學界探討金門僑批內信的論文幾乎空白。僑批記錄了海外金門華僑群體真實的生活與經歷,呈現了金門華僑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身份認同,再現了私人領域中真實鮮活、多元立體的金僑形象。作為書信與匯款集合體的僑批是國際移民書信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金門僑批,有助於推動金門僑史的研究與金門僑批的民間收集工作。 5.《浯江衍派》所反映的「浯鄉情懷」(黃振良/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 姓氏和堂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非常受重視的一個宗族記號,它也是一個姓氏起源或歷史上這個姓氏在某個地方的「一郡之望族」,又稱郡望。金門舊名「浯江」或浯洲,早期的住民都是晉代由中原地區遷徒福建內地,唐代後再陸續移居入島的家族,對這項中國傳統的宗族文化極為重視。由於金門地瘠民貧,資源短缺,所以到元代之後就開始了住民遷徒同安內地的行為。 這些回遷內地的家族,當他們在新住地的家族人數達到某個程度後,就會延續「建宗祠、修族譜」的宗族俗例,特別是會在其新建的宗祠裡,從新立的分堂號上、宗祠柱聯上、宗祠修建志中,祖墳墓碑甚至會將新居地的聚落地名上,以各種方式加上浯江原鄉的地名,以告示後代子孫不能忘宗背祖,勿忘祖地根源。 本文是我個人於2018至2019,經過兩年時間在廈門市島外四個行政區針對「疑是由金門徒居同安內地158個宗族聚落」所作的調查,從其家族宗祠中所得到足以確定是由浯江所分衍的可信資料,以此證實這些浯江衍派家族的浯鄉情懷。 6.金門九年國教新探(董群廉/金門文史專家) 九年國教在中國的教育史上被視為是一件劃時代的教育奇蹟,在當時臺灣地區實施九年國教的條件並不成熟,若非金門率先進行九年國教的實驗得到成功,給了政府全面實施九年國教的底氣,先總統蔣中正也不會貿然在民國五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在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上,宣布自民國五十七年起全面實施九年國教。惟金門實施九年國教的緣由,迄今仍有一些迷霧,尚待澄清。 軍管時期,學者開口蔣公,閉口經國先生,極盡歌頌;解嚴之後,則開口軍事管制,閉口威權體制,極盡批判,這都不是治史的方式。現今解嚴已達三十餘年,其實有必要重新審視軍管時期的這一段歷史,不能再以政黨的角度看問題,也不能以偏蓋全,應該以客觀、公平、謹慎的態度,就事論事,就史論史,來整理軍管時期的這段歷史。 7.借鑒金門:馬來西亞冷戰遺產的保存與活化研議(林德順/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 走過二十世紀,金門承擁豐富多元的冷戰遺產。近年來臺灣產官學各方積極參與收集、整理、保存和活化這些文化遺產,引導社會對戰爭的反思,另外也有的轉化為觀光資源,地域經濟轉型,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帶來可觀的成果。馬來西亞有學者提倡為當地冷戰遺產申遺,方起步研議,暫時以華人新村作為考察重點,參考世遺的文化遺產項目登錄的六個標準要求,需要借助各方專家和案例把它具體化為實質指標,如針對它在二戰以後因緊急狀態時期對付馬來亞共產黨而設的再造聚落,探討其作為時代文化區域裡的城鎮規劃和景觀設計的範例意義。同時新村華人社群在內的文化實踐,也探討能否與當今傳統、思想、信仰或藝術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繫。對照金門對戰地文化和閩南傳統文化有機保存與再利用的各種努力,是值得馬來西亞前往取經的目的地之一。 8.金門島的地方性變化與名勝化過程研究(金修漢/韓國仁川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探討了金門在後冷戰時期如何利用邊境特徵成功轉型為和平的象徵性名勝。研究關注了國際和國內外部環境的重組,同時強調了金門地方性(Placeness)的形成及主要行者的角色。金門的地方性並非單純由外部環境變化決定,而是由行者之間的權力關係和互動推動的。地方性的形成和名勝化過程具有政治性,不同權力的行者通過他們的資源和偏好影響了地方的社會和文化意義。 本文分析了金門如何從冷戰時期的邊境屏障轉型為和平名勝。冷戰結束後,特別是1992年金門解除戒嚴和實施地方自治後,中央與地方關係發生變化,推動了金門的自下而上的名勝化。兩岸交流和臺灣政治變動進一步加強了金門的聯繫和接觸功能,改變了名勝化的方向。 這項研究對東亞邊境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政治安全衝突持續的背景下。金門的案例展示了自下而上的合作模式如何在尖銳的政治摩擦中實現和平,並為未來朝鮮半島等地的邊境合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9.從政治紐帶到空間網絡:清代臺灣「金門館」的歷史與遺產意涵初探(曾逸仁/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李王瀚/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文以清領時期臺灣的「金門館」為核心,由金門館的建築生命史與空間表徵兩個面向切入,探討金門與臺灣的早期關係史,以及金門館建築/遺構作為文化遺產標的之可能性。 在歷史層面,本文對清領時期於臺灣所施行的班兵制度下,作為「班兵伙館」的金門館在臺灣本島三地-安平、鹿港、艋舺設立之背景與歷史發展進行相關的考察及分析,並透過其設立年代、位置等條件,探討金門館在中國本土與臺灣島間政治連帶逐步建制化、細密化的過程中可能體現的意義,以及其與臺灣漢人社會發展史間存在的關聯。 在空間層面,本文嘗試透過臺灣各處金門館在今日仍然留存的建築本體、零星遺構物質證據,對其空間與視覺特徵進行簡要的判讀與分析。當中以鹿港金門館建築保存最為完整,艋舺金門館因數次遷移而未獲保存,安平金門館之本體雖在日治初期被拆除,但在近年已透過考古工作而發掘出部分遺構,為重大之歷史發現。 最後,由於今日三處金門館狀況各異,在現行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建構之框架下,彼此之間未能以整體歷史脈絡的角度進行其歷史意義、遺產價值的全面思考。因此,本文嘗試導入遺產保護概念,以重新思考將分散的金門館視為一組彼此緊密相連的遺產來加以保存和評價之可能性,並藉此深化國內對金門與臺灣關係史的理解,進一步推動相關文化遺產的永續保存策略。 10.金門傳統社會文化韌性的時代意義(閻亞寧/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兼文化資產技術研發中心主任) 文化韌性(Culture Resilience)是近年國際社會關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國際文化紀念物與場所理事會(ICOMOS)2023年大會亦將文化韌性列為主題之一。 《106年金門申請世界遺產整合研究計畫》以瓊林聚落為例,指出金門傳統社會「以耕讀為本的宗族文化」的傑出普世價值在於:受到中國傳統宗族文化影響,結合金門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與外來文化的互動,透過有形的傳統聚落、建築為載體,藉由無形文化的祭祀、歲時節慶等活動,於日常生活中保存傳統宗族文化的重要價值,經過歷代戰爭威脅、破壞仍不斷重建延續至今。 本文進一步分析近年國際文化對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探討前述普世價值的深化;研究結果發現,金門傳統社會具有的特質,符合國際上現階段強調文化韌性定義,並可作為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研究同時指出,除了持續推動的保存再發展之外,基於傳統知識強化文化韌性因應氣候變遷,更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議題,由觀念建立到跨域協作,是立即可行的,持續的學校與社會教育,則是與向下扎根時俱進的永續關鍵。 11.金門縣金城鎮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係-以《金門村史》叢書為例(林安萱/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金門縣作為戰爭時的軍事重地的位置,長年累月經受戰火波及-從二戰期間日軍侵占金門島,延續至1949年後的國共內戰,國民黨撤退臺灣後雙方形成隔海對峙的局面。金門縣為國共戰事最前線的哨站,爆發了大眾所熟知的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等等重大戰事。再者,金門縣的農業條件的不利也反映於當地居民多從事漁獲工作。而連年戰亂也導致民生窘迫,繼而衍生出一批又一批被迫離鄉背井、到海外討生活或出走海外躲避戰火的僑民移工,金門縣因此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僑鄉之一。 本文通過對《金門村史》叢書的閱讀、整理,並且比對馬來西亞方的研究資料,擬梳理出金門縣五鄉鎮之一的金城鎮與馬來西亞的交互關聯。第一節為前言,是以介紹本文研究對象-金城鎮與《金門村史》叢書,並簡單概括馬來西亞金門會館的發展業務與地域分佈情況。第二節處理《金門村史》叢書中提及的馬來西亞資料的敘述;第三節引援馬來西亞方的資料是否符合前者之論述,並比對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查漏補缺的情況,以利後續補充;第四節為結語,總結前三節觀點,並提出未來展望,期待能促進臺馬雙方在未來就金門僑民事務之間擁有更多的學習及交流的機會。(上)
-
導遊生態
「導遊」指的是引導遊覽,讓遊客感受山水之美麗、逛街購物之樂趣,並且在整個遊覽過程中給予遊客食、宿、行、玩等各方面幫助,並解決旅遊途中可能出現問題的人。他分為中文和外語導遊(TourGuide或Guide)。在我國導遊人員必須經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將改為高考性質)以後才能從業,可以分為領隊、全陪、地陪。他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文能力、人文知識、人際關係、淡定態度等,才能成為稱職的導遊。 「導遊」的素質,可以代表一個國家人民的素質。「導遊」生態總是千奇百怪的。一般來講,台灣的領隊對團員都非常的友善、熱心;全陪或地陪,如果遊客能夠起碼意思意思的購物,他們也都會全程熱心服務,如安排團員看病、吩咐小心走路、護照及皮包要放好、陪遊客逛街購物、天南地北地聊天、替團員加個一、二道菜做慰問等等。 我為了見識大陸西南少數民族的過年氣氛,到了雲南的昆明、大理、麗江(即簡稱昆大麗)三地一遊,此三地的三個地陪,都非常的熱心招待我們、不厭其煩的導覽。聽台灣的領隊告訴我們:「因為三位地陪隨團員之意,您們到購物店幾乎都沒有購物,導致此他們都賠錢,我只好自掏腰包,給點錢貼補他們。」這三位大陸地陪及台灣領隊就留給我們非常好的印象,至今難忘! 不久,又利用暑假到廣西省桂林一遊;當地大陸全陪,因為我們的遊客不完全配合第一天她所安排的第一個購物行程;竟然,導致她在往後的整個行程,擺著一幅臭臉,不理我們的領隊、團員。在最後一個購物的行程,可能因為她的冷漠態度,除了我購物外,其他的人則興趣缺缺、不給她面子。因為很早我就知道大陸全陪或地陪,為了競爭關係,當他掛靠旅行社或集中於專門的導遊服務管理機構,買了一個自己要帶的旅行團後,整團的小費必須繳回公司,自己只靠購物的約40%佣金作為收入;因此,當她看到只有我買東西、付錢時,她釋出善意,要幫我提東西,我看到只有我購物,也安慰了她一下:「導遊真的不好做哦!」她第一次勉強回答我:「您現在才知道哦!」她一上車,就開始數落全部的團員說:「您們不購物的話,就應該參加全程不必購物的豪華團啊!」 又有一次,暑假跟隨台灣省教育團到加拿大教育參訪旅遊,全陪及司機皆是台灣的移民,當全陪她不高興時,她竟然在車上罵我們團員:「您們就像是澳洲來的客人(即閩南語的「奧客」,「壞客人」之意)。」罵完之後,行程中再要請她替團員拍照時,她就顯得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態度;甚至,往後她所安排的餐點,幾乎真的讓人有食不下嚥的感覺,有修養的團員可說是「敢怒不敢言、吃虧往肚裡吞。」她也從不帶團員逛街購物,到最後一天才帶到可以索取40%佣金的商店購物,大家只好把帶來的加拿大幣,全花在此家店,一起做冤大頭!此時,她才恢復笑容以對。 聽了鄰居及朋友們旅遊的經驗,才知還有更怪的現象,就是遊客不購物的話,居然全陪或地陪就叫遊覽車司機不要開車門,讓您上不了車;或者,在風景區關門前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更甚者,團員不配合血拼的話,則團員可能被導遊限制在旅館內、不准外出;導遊就以如此手段來剝奪團員觀賞景物、人身自由的權利。我兩次至金門戰地風光旅遊,女導遊是東吳大學畢業的金門當地人,待客客氣有禮,與遊客相處相當愉快,令人回味無窮! 俗語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有了這些尷尬經驗後,為了免得「出國開心敗興歸」;往後當我出外旅遊前,會跟旅行社吩咐,要參加全程不必購物豪華團;雖然,此種豪華團要多花三千元,地陪偶爾也會介紹當地的名產,但地陪不敢也不會勉強團員購買。如此才可以享受自由自在、不必看導遊臉色的旅遊!
-
兄弟種種
中秋過後,重陽節就來了,自古重陽節就有饗宴祈壽、登高、放風箏等的習俗,是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而活動也反映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祈盼。但是台灣似乎只重視重陽節拜祖先,對登高放風箏的推廣不見熱衷。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應景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為何重陽節不書父母卻寫兄弟?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節日是家族團圓的機會,傳統重視家族感情,遊子在民俗節日自是特別感受到離鄉背井的孤寂感,手足自小一起長大,濃於血的親情是天倫。 唐朝鄭軌有詩:「棠棣開雙萼,夭桃照兩花。」棠棣一花雙萼常用來比喻兄弟,《詩經.常棣》一首是兄弟應該互相友愛的詩。兄弟能否同心,此事古難全,兄弟鬩牆互相爭奪權力財產,自古有之,而提倡兄友弟恭,劉禹錫詩中:「共羨府中棠棣好,先於城外百花開。」感情和睦是人人稱羨的。兄弟一生相互扶持也大有人在,可以說,要看彼此的緣分。 樹大分家,各自在生命長河中奮勇前行,人必須自己壯大了,才有能力扶持其他人。回想過去成長的經驗,大部分的現代人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長於家庭生活的時間,兒少到大學畢業這段時間,手足相處時間甚至少於同學朋友。感情是互動培養出來的,現實的條件會觸發人心的貪婪,等到面對父母孝養,財產分配時,內心貪婪的本性就會出現。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是要回到品格的修養,血緣關係只是天生,不保證因血緣就能和平共處。 古代為了爭地位,皇子之間的政治算計、骨肉相殘從沒停息過。現代人為了遺產手足在法院廝殺的新聞常常上演。如今不僅兄弟爭產,法律賦予子女相同權利之下,傳統女兒不分遺產的習慣也消失了。少子化讓許多人從小就是獨生子女,沒了兄弟姊妹。少了家族生活的經驗,台灣走進小家庭和多元家庭的時代,人際關係少了手足支持,走向朋友和工作夥伴,關係更是複雜。 最近有兩則新聞引起大眾的關注,一是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把遺產獨留給四子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繼承遺產;一是政治家李鍾桂曾簽立意定監護契約,指定由李姓堂侄當監護人,如今法院改判由律師、會計師、基金會副董、夫婿隨扈共同為李鍾桂監護人。社會型態變化快速,血緣不再是保證,兄弟姊妹關係網逐漸消失,個人化之下的法律關係也有變化,過去嬰兒潮如今變成超高齡社會,社會上出現了歷史上不存在的種種案例,令人目不暇給。 兄弟是否能相顧到老?道理是顯見的,這也是社會網崩落的一角。
-
時間管理
前日,聽過去兩位作家的訪談,言談中,提到他們對於時間管理的想法,一個提到,平日反而是他創作最多的時刻,畢竟假日都奉獻家人,所以利用工作後的時間與精神創作,日積月累,比較有效率。假日,雖然也擁有部分時間,但就提不起精神,更缺少靈感,所以產能就比較少。另一位作家也說,他的許多文章,都是在搭大眾運輸工具時所寫的,本來不懂分配時間的他,後來逐漸將自己的時間細分,接著用這樣的時間來達到可以完成的目標,每次搭到車,就是開始寫文章,每次書寫,就是要寫出一篇,從零到有慢慢練習,然後假日也同樣把時間給家人,這樣的效率也不錯。運用在許多事情,我認為也可以,比照這一種時間管理。 直到現在,許多談時間管理的書籍還是不斷推陳出新,表示每位成功人士,他們所運用時間的方式各有不同,同時也能提供讀者做修正與參考。前陣子有本書很火紅,叫《原子習慣》,大意就是想要達成某些目標,必須先從習慣開始,而從小到大,從淺到深,慢慢在生活中建立習慣,這樣才能達到目標。其實,習慣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對時間的管理,倘若懂得分配時間,理解時間對我們的重要性,這樣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安排,不會感到有壓力,也不會讓原本的作息有所改變。而就像那個時間管理的書籍,總是會提到讓一天多幾個小時,或是劃分不同的時間分配,還是如何提升時間與工作的效率,這都需要因應個人的情況而調整,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但總會找到每個人都可以適用的方式,進而可應用。 從小到大,我不太懂得時間管理,只知道時間是金錢,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所以學生時期,我就覺得做一件事,是需要花費時間的,犧牲睡眠也沒關係,可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體力,以及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每到考試或是有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拉長自己的時間去完成與複習,但隔天總覺得精神不濟,影響考試的品質與效率。我以為照著其他人所說的「熬夜」,熬得越久,就能越好,沒想到那只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就像人們常說的「臨時抱佛腳」,這不見得會獲得成功。後來,閱讀了一些書籍,才知道時間確實像金錢一樣重要,甚至比金錢更重要,懂得分配時間,才是成功的關鍵。就如同「熬夜」這件事情的意義,如果會讓自己隔天精神不濟,或是影響身體,這就是一種失敗的時間管理,倘若要讀書或是寫作業,應當是要培養在一定的時間作業完畢,想辦法提升效率,要不然如果「熬夜」又沒做完,或是影響隔天的測驗考試,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理解自己的狀況,唯有這樣,才能做出適合的安排。畢竟,不見得每個人的作息與情況都相同,每個人也面對的事情也不一樣。但這也不影響我們參考那些書籍或是成功人士的說法,因為很多事情是精益求精的,唯有這樣要求,才會讓生活走向常軌,減少脫序的情況發生。當然日子也不用過的那麼制式,一切都是自己來安排,自己做時間管理。
-
有您真好
認識S師父已經超過20年,那些年儘管還在教育職場,帶的且是課務繁重的高年級,週休二日總有一天到學校加班,儘管如此,仍常勻出一天到太武山走走,山上的海印寺是登山指標,禮了佛就可以慢慢走下山,也是此行的功德圓滿。 坐鎮大殿內的S師父親切招呼我們,漸漸有了密切互動。每當正午時刻她總邀請我們前往齋堂用餐,我原無吃素「功力」,每每吃著那香甜可口餐食,就在心中吶喊「有此可口素菜,叫我吃素也可以」。師父好客、心量大,上山香客常在她邀請之列,她的信念「十方來、十方去」--寺廟之所有來自十方,寺廟之所有也為十方服務,與香客結共餐緣分,適時圓滿香客需要,她的大器蓋緣於俗家的成長背景。 師父成長於台北市一個富商家庭,自出生就不敢吃肉,即使不明就裡吃了雞蛋,也會反胃嘔吐,因此從小吃的是嚴謹的「奶素」,少女時期就獨來獨往,喜愛自然環境,常悠遊山林、廟宇間。由於志趣之所向,遂前往佛學院讀書,佛學道場清規嚴明,有別於昔日大小姐生活,心裡暗暗叫苦,無意出家。就在畢業前夕,突生重病,醫師檢查不出原因,生死交關之際,萌生「出家也罷」想法,一念現前立刻不藥而癒;而此時一位已準備兩年要剃度的同學,竟生病送急診,待她回來已過剃度時辰,就把出家用品送給師父,這真不能不說冥冥中有天意。 農曆年金門遊子返鄉,加上觀光客,是海印寺人潮最多的時候,師父坐鎮大殿,手拿麥克風,引導香客膜拜,解答參拜事宜,她的聲音極為甜美,出家前曾做過配音工作。因為師父親切,我們上太武山的次數不自覺增多,行進間也更有滋有味,心中滿懷禮佛和見到師父的期盼。101年的一個假日,照例到海印寺,先向觀世音菩薩請安,正當頂禮起身,一位在寺裡做義工的師姐問「您退休了沒?」、「不瞞您說,我最近正在考慮此問題,想放又捨不得放」,師姐一席話如醍醐灌頂,大大降低以世俗名利作為取捨標準,前行方向有了力量。 數年後隨著佛門人事更迭,師父調動到山下,但山下寺廟緊臨住家,炒菜油煙和車子排放廢氣大大困擾著她,當年願意離鄉背井長住金門,最大因素就是金門的純淨空氣。師父廣結善緣,世界各地都有她熟識的道友,不久接受印尼同道邀請,前往弘法四年,後又到安徽九華山五年,疫情解除、開放小三通後回到金門。 對手機又愛又恨的我,為和師父聯繫才開始啟用微信(WeChat)。滾滾紅塵中每天總有俗務,只偶爾向師父請個安,知道師父都在,師父也會稍來祝福。不知何時開始,給師父的訊息完全沒有回音,大大不同往昔,一試再試,仍是失望,這讓我相當感傷,此前才因LINE的訊息誤解,斷了同學情誼。雖然她有恐慌症,但多年友誼毀於一旦,已讓我成為驚弓之鳥。 就在我慢慢習慣於故舊都斷了音訊的日子裡,手機出現師父訊息了,這真是如獲至寶。師父說疫情三年動彈不得,她在台灣的電信和戶籍都受到影響,手機故障更讓她對外聯繫雪上加霜,所有人全斷了音訊。再度與師父「重逢」,即使只是在電話中,仍讓我激動、雀躍不已。 去年十月師父飛來台灣辦理恢復戶口事宜,過境台北行腳一星期,我到松山機場接師父,聊了很多心事,師父來家中之前就計畫著請師父到附近素食餐廳用餐,但師父生活簡樸,認為在家中烹煮她從金門帶來的麵線即可,她說麵線煮開後熄火,燜個10秒撈起,拌勻內附的椒麻(或麻油)調味包即是可口的一餐,說著就挽起寬寬的袖子,一起進廚房示範起來,但我有疑慮,廚房鍋具是否符合師父長年吃齋的規格?我固然吃早齋和初一、十五全天素食已將近三十年,鍋子、湯勺、砧板、刀具、抹布別於葷食、另外設置。但仍是戒慎恐懼,而師父不拘泥外在表相,餐具洗一洗就心無罣礙使用,這使我反思自己,素食日因外子誤用器具就不吃那道菜,是否太專著外相,反而忽略該修持的是內心。那天還蒸了家裡常備的毛豆、南瓜和栗子地瓜,當令的白蘿蔔則請外子刨絲素炒,在師父凡事感恩惜福的陶冶下,即使簡單菜餚也吃得滿室生香。餐間師父談起安徽九華山,讚嘆那裡的美景。飯後師父教唱佛歌,也談及養生,鼓勵胃寒的外子餐食淋點不加熱的麻油,並說起鹽巴清潔身體的妙用。 不管在金門還是台灣,師父總將住居整理得怡然雅潔、井然有序。師父來到台灣最想買百香果,她將各種水果陳列在開放式廚房桌前,一幅怡人景象立即呈現,師父說她想像著廚房上方有一尊大聖緊那羅王菩薩,心中供奉著祂,配合師父實境演譯,「萬法唯心造」,我深入咀嚼這句話的真意。有一年師父從金門來萬華一禪寺掛單,我去拜見師父,師父留我用中餐,我在廚房看到出家人即使是廚餘也分類得很徹底,那一次也使我有著深深的自我檢討。 師父除了將「美」融匯於實際的柴米油鹽生活中,藝術領域也帶給她精神之美,師父會畫圖,曾送給我鉛筆素描,也將佛教標語製作成優美圖卡,並加以護貝,分贈與人提醒隨時念佛,贈我的「南無阿彌陀佛」,旁邊有她手繪小沙彌,邊緣繪出素雅彩色線條。閒暇時唱佛曲,師父聲音甜美,唱起歌來亦好聽。從她每一次遷徙的簡單行囊--那可說是她的全部家當,知道她是心口合一、放下世間名利的真正修行者,也因為看淡,不吝將好的事物分享他人。 羅列二十年來師父給我的物品,竟不自覺一項一項成了我日常生活最核心、離不開的切身物件。師父離開金門時,將她用過的躺椅送給我,我那時還在金門職場,隨著退休來台,也將那躺椅寄來台灣,每當心情怏怏不樂或牙齒上火,我總要在躺椅上安頓撫慰我的心靈和身體,師父給的,我認為它有能量;師父也給我檀香枕頭,日日使用它;還有一條黃色寬面圍巾,只在家中使用,不使外面五光十色之氣污染了它,冬天勤寫稿時,我披在身上,好似助我文思泉湧之力;裝在錦盒內的「能量杯」,放置數年才拿出使用,每早在杯中注入茶水,是我開啟一天的起手式,日升月落,能量杯出現裂痕,為免彩釉中的鉛融入開水,轉而當固體容器;那年和師父同登太武山,師父給我一根棍子,是她從廢棄木椅拆下來的,她說,隨著年歲,需要一根棍子敲打身體,睡前拿它敲敲,身體微恙時,也拿它敲敲,這簡直是我的魔法棒呢!今年師父無意間看到我編輯成冊的「洪銀娥自選集」,特地來電鼓勵我多寫,她說,人都有天命。 人們都說,俯仰一世,重要的是過程:生活價值取捨、事件角度切入、身心議題、與誰同行……證得涅槃也好、沒入煙塵也罷,至少曾擁有那如沐春風的時光。師父,有您真好!
-
關於情緒穩定
我不是一個感情專家,我也不想要對人家指指點點,或說別人的不是,否定別人的觀點,但最近我真的很常看到一些女生說,找到一個情緒很穩定的男生真的不容易了。每次我看到類似這種的文章,我都會想說,現在的男生都是會一天到晚在生氣,動不動就找人吵架了是嗎? 情緒穩定應該是生而為人就很基本的事情了吧! 為甚麼現在的人都會把理所當然的事情講成高標準、奢侈的擇偶條件了。難道是因為之前都遇到太差,然後就把低於及格分數的男友硬是拉成了及格線,最終成了低標了嗎?真的是很難想像。 人的一天只有20%是由你碰到了甚麼事情,剩下的80%都是看你面對事情的態度決定。這應該是某個偉人說的,我只是引用而已,絕不是我說的。 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卻不是每個人都懂。一個當下的情緒激動,很可能會影響了你,以及周遭人的感受,感受又影響了行為,行為直接造成傷害,周而復始下,一天甚至是一生都會被你一個情緒激動就毀了。說的是有些誇張了,不過還真有這樣子的案例存在。 前面是講得有些激動了,現在來說說情緒穩定的小故事好了。當然這也是我在其他地方上看到的。 一個男人每天都會在上班途中買一份報紙,每天他都會熱情地跟老闆打招呼,並愉快的接過老闆手中的報紙。有一天他一如往常地經過報攤並買了一份報紙,不同的是那天他身旁多了一位同事,那位同事看到老闆的臉臭得跟屎一樣,而且面對男人的熱情招呼完全不領情,態度很差的就將報紙像丟垃圾般甩到男人的手中。事後同事就問男人:「為甚麼你看到這樣的老闆不會生氣啊!是我也不會給他好臉色看,而且還會很兇的指責老闆應該態度好一點才對。」 男人回答:「我為甚麼要因為別人的行為而改變我自己呢?我出於禮貌的友好如果因為別人的不友善就打破了我自己的原則,我是不是就被別人影響了。我覺得沒必要吧。」 人是群體的,一定會接觸到其他人,也一定多少會受其他人的行為影響。並不是說叫你甚麼都不做,當個好人受欺負也不聲不吭,而是保持自己內心的善良,不要因為覺得他人不對,就激動得當場想糾正他。有點類似論語裡面的「以直報怨」的概念。在這個網路的時代,人跟人的接觸更是無所不在了,隨時都可以看到朋友圈裡發甚麼動態,誰誰誰又去哪裡玩了,就會產生很多心理負擔。別人有別人的生活,你也有你的生活,專注在自己身上就好了,不用因為別人的多采多姿,或是灰頭土臉而改變自己的節奏,當然除非你自己想改變嘍。做一個有原則的人很難,但做正確的事情就是比較難,希望大家都能有勇氣做自己。 自己的人生自己體會。
-
打招呼的善意關係
退休後,我領的是最低的勞退金,發覺這微薄的勞退金根本無法在新北生活,所以不得不賣老命去討一份保全的工作。 因工作的關係,所以也不得不接觸一些不同社區和大樓的住戶,而不同的住戶,也就有了不同的家庭故事。 比如那個被其他住戶稱為「老胖」的先生,他年約六十出頭,矮個,挺著特別突出的啤酒肚,全年不工作,進出大樓也面無表情,跟誰也不打招呼。我剛到該大樓接下保全工作時,就對這老胖感到匪夷所思,因為我如何對他熱情或大聲打招呼,他就是眼睛發直地經過我面前,不苟言笑地沒感覺從眼前經過,好像覺得沒我這小小保全和問候一樣,不過,他這有點匪夷所思的樣子讓我對他特別留意,而且只見他至少在我當班的十二小時內,會習慣性進出大樓約十次左右,每次都會到緊鄰的7-11去買個十五元的鋁箔飲料,或其他十元便宜的鋁箔飲料回家,他大概很喜歡喝這種類似的飲料吧,想來他是不喝啤酒的,但卻也因此挺著一個大大明顯的啤酒肚。 以我粗淺的醫學常識判斷,一天喝約十個鋁箔飲料,老胖是否有其他的病? 老胖是否有其他的病?有時,我會懷疑自己是否也有病,疑心病,看見別人的一些不對勁,就無形中產生判斷或臆測式的想法。或許人際關係中,有許多的隔閡,或誤解,都是從如此的疑心,這種源自於沒經過求證的判斷或臆測的結果,就是人際關係間造成陰影,或裂痕的原因之一吧。 主觀性的判斷或臆測,這種人的不可承受之重,卻往往屢屢在生活中發生,輕則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重則在國際關係上造成裂痕。遠的不說,就說說這新冠疫情下的一個例子吧,在這社區中有些住戶,對於本就很熱絡的鄰居是會熱情打招呼的,但如今只因鄰居家中有人是在疫情中打仗的醫生,或醫護人員,結果因為自我判斷或臆測這些鄰居會因此而可能帶著病毒的危險,而紛紛與這些鄰居遠而避之,就深怕被病毒所感染。於是,同一社區天天見面打招呼的鄰里之間,忽然因此有了大家都彼此感受到的陌生感、疏離感了。這疫情原本就讓大家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陷入很糟糕的互動,如今更可能因自己的判斷或臆測,而更加深彼此人與人之間的排斥感,這是情何以堪的情形啊。大疫之前,我們人人自危,也與他人自圍。我們將自己圍起來,也把別人圍在外面,而這都是從自己的一個心念,判斷或臆測開始的。 而我,是否也深深深陷其中呢,是否也該暗暗自我反省呢? 這老胖又是怎一回事呢?我也在想,若是他每天不喝那麼多飲料,是否不會那麼發胖,也是否不會有疾病上身,更是會有更開朗的一面呢? 但果然,老胖是有病的。 有幾位住戶在跟我聊起老胖時說,老胖就是不跟誰打招呼,你主動打招呼他也不會理你,因為在過去十幾二十年的鄰居關係裡,自從知道他從科技公司被裁員,以及和老婆離婚後,他一直患有憂鬱症,醫生告訴他,每天要在浴室裡,打開盥洗室的水龍頭將水注滿,接著拿開塞子,眼睛要專注地盯著水流出所形成的水流漩渦看,讓自己天天專注在這一件事情上,聽說這樣能讓他的憂鬱症慢慢有所改善。所以他這幾十年來,天天晚上就這樣做。結果擰開水又放掉水,一直反反覆覆,在晚上半夜也吵得隔壁與樓下的住戶都經常失眠,所以許多住戶都抱怨說,他是有憂鬱症,但我們也都有失眠症了,以後大概也會患上憂鬱症吧…… 後來,幸好老胖的憂鬱症總算似乎有好一些了,因為我跟他父母過去還算熱絡,所以我不管老胖是否理會我,我也會跟他揮手或口頭上問一句好啊什麼的,我無所謂他是否與我打招呼。尤其是當我得知他過去患病的這一切時,我更不在意他是否與我打招呼這件小事了,甚至心生一些同情,如果他沒遭到生活上的不幸,或許接下來的病,和引發鄰居抱怨的事也都不會發生吧。 有些病在生活中,是不易顯現的,甚至在人的表面行為上看不出蛛絲馬跡,所以老胖可能會被誤會他是沒禮貌的人,這就跟我們去很自私而不求證時,卻去做出判斷或臆測他人的行為或心理是一樣,都會造成失誤的,不可原諒的錯誤。我們豈可不慎。 總之,老胖這人不知是不是憂鬱症的關係,看似不太與任何鄰居有互動的,但這幾年他的病似乎好一些了,我試著在他完全不理會我,連從不看我一眼,就不斷在見面時與他打招呼,問好,讓他聽見我的聲音,讓他感知我對他的善意。 很幸運地,也很欣慰的,是在經過半年多的日子裡,就如同他的憂鬱症有所緩解一樣,老胖竟然偶爾會在我打過招呼後,多多少少會跟我「嗯嗯嗯」或輕微地點頭示意的做出回應了。呵呵,我心想,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人際關係的友善,應該是從善意的打招呼開始吧,當這把善意的鑰匙,輕輕打開一扇久違人間的門時,或許打開了,就能慢慢見到陽光,與他人有了美好關係,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遭逢家庭的不幸,誰沒有,但這或許老胖是因此而造成不善與人交際的原因了,其他誰也不理的,所以至今許多住戶跟他是很陌生的,住戶跟他打招呼他基本上還是一點反應都沒有,這很正常。 如此看來,聽起來老胖還是怪可憐的,那麼天天外出頻頻買飲料喝,接著造成自己的肥胖,或許是因病和心理負擔所做出的正常反應了?我不是醫生不敢下結論,但這能怪老胖自己嗎?人間許多對錯都不是絕對的,或是我們能自我判斷或臆測做結論的。但或許將心比心,會讓我們的判斷或臆測更接近人性吧。 讓我很清晰地記得的事,是在我不斷與老胖主動打招呼問好的接下來的數個月裡,那一天夜晚,我照樣跟面無表情,又從外面拎了一罐飲料回家的老胖大聲打招呼問好了,反正這是我保全的工作,管他理不理會的。 沒錯,就那一天夜晚,下著雨,我對著又照例跟剛從7-11買了一罐鋁箔咖啡飲料,同時捏著小發票回來的老胖喊了一聲,「你好…」。 老胖依然不苟言笑,沒有表情,頭也不看一眼的經過我面前,但我卻清晰地聽見他留下很輕很淡,幾近聽不清楚的一個字,「好」。 這簡簡單單的一個「好」字的清清淡淡回應,卻宛如那天夜晚下的雨,頓時雨歇了,天晴了一樣,也讓我感到十分訝異,和安慰。 老胖終於有回應了,儘管只有一個字! 我沒聽錯,心裡也不由升起一絲絲莫名的快慰,不是因為他跟我打招呼了,而是他,老胖,這麼大的人也需要他人善意的關心,也或許他已經慢慢意識到可以與我建立起一絲絲打招呼的善意關係了。 這樣的關係,或許以後可以讓老胖慢慢走出憂鬱症的陰影,而有他自己重新與人和善交流的後續旅程吧。
-
超越金錢的富足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人不斷追求金錢上的財富,物質主義的風潮遍布社群媒體。從某位名媛展示昂貴的名牌包包,到網紅炫耀奢華的生活方式,這種炫富現象無所不在,深刻地影響了不少人的價值觀,讓金錢成為了生活中的主要追求,社會似乎已經陷入了金錢至上的主義。 金錢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它能帶來地位、特權和舒適的生活,還有別人羨慕的虛榮感。從薪資到家庭財富,人們對金錢的比較幾乎無處不在,這種情況逐漸形成了一個用金錢來衡量社會階級的潛規則社會。 然而,金錢並非唯一重要的事物。社會過度關注物質主義,像米其林餐廳、名車、珠寶和豪宅等,這些往往遠超越了人們日常的基本需求。確實,有能力的人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大多數人受到物質主義的影響,將這類生活視為人生目標,結果使人生變成了對金錢財富的無止境追逐。 我們常常有著無窮的欲望,而真正需要的卻不多。有人提到「錢是來買想要的東西,而不是需要的東西」,這種觀點使得人的欲望變得無限膨脹,然而欲望本身是永遠無法完全滿足的。 對我而言,真正的富有不僅僅是金錢財富,而是涵蓋多個面向的。例如健康的身體、良好的人際關係、樂觀的心態,都是富有的一部分。有些人認為只要有了金錢,其他方面的富有就會隨之而來,但現實中許多人在追求金錢財富的過程中,卻忽略了健康、家庭關係以及內心的平和。 追求金錢本身並無錯誤,但我深信,當心靈得到了真正的富足,一切都會水到渠成。心靈的富有能讓人生變得更加寬廣。過度的物質消費會引發諸多問題,人的心就像無底洞,永遠難以滿足。追求金錢可能帶來短暫的滿足感,但不一定能夠帶來真正的富足。 金錢的爭奪也經常引發衝突:為了遺產,兄弟姐妹對簿公堂;為了升遷和高薪,陷害同事;為了快速致富而犯罪。歸根結底,所有這些爭鬥都是為了金錢。雖然金錢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幸福,但它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名牌能提供短暫的虛榮感,但健康的身體才是伴隨一生的寶貴財富。用金錢交朋友可能會迎來利益的朋友,但只有用心交到的朋友才是真正誠摯的。
-
為教官說句公道話
從大學當軍訓教官,退役至今已達十四個年頭,時間快到難以想像!學生換了快五屆,校長換了無數任,連人都不認識,當年一起的同事,退休離開學校沒有連絡,有人離世到大家知道就已經太晚,心想:「怎麼是他?也沒有人通知?」經多次確認就是他,心中的遺憾,難以訴說!所以現在回到學校,所有的人都是新人,認識的人幾乎沒有。 每當我在校園散步,只有他認識,他駕推草機、澆花、搬東西等等動作,他都會站立說:「教官好!」聲音好大就怕別人沒聽到。我立刻說:「難得有您還認識我,辛苦您了!」我問他:「學校沒有看到有人穿軍服,教官真的離開了嗎?」以前學校很重視教官的存在,我不相信學校會讓教官退出。他說:「教官是否離開,我也不知道。但看不到穿軍服的人,確實是真的!」我把教官當志業,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退役離開學校,幸好有人認識我,我有不虛此行的感覺啊!十多年的教官生涯,心中的往事值得提一提。 我分發的第一所學校是高職,除了本校在市區,另在山上設立木工科及汽修科,專收榮民子弟。收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正常學校已經無法教育才送來。學生全部住宿舍供三餐,像軍校睡通鋪,每科設有一位退役軍官當隊長,和學生同住,管理比教官更嚴格,會在深夜把不聽話的學生,用揍人的方式打到聽話為止。山上分校只有我一位中校教官,我告訴年紀大很多階級比我小的隊長說:「不要用揍人的方式打學生,不接受管教的學生,白天送來給我,我來接手。」果然不同的學生白天就送到我的辦公室來,我看了他們的資料,究其原因,學生最大的症狀就是沒有人愛,整天只有責罵。我說出心中內心的辛苦經:「我高中畢業,因為家中窮,無力負擔大學的學費,只有考軍校。四年軍校很辛苦,但撐了過來,下部隊二年外島回到本島再回外島,日子總會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你願意努力看看嗎?」我請他和中心主任吃飯,一起上班看書,五天後回隊繼續上課。我說:「只要你努力,沒人會責罵你,隊長如有打你,隔天馬上告訴我。」愛真的有用,對沒有被愛的人尤其有用。 在外島高職服務時,我站學校門口指揮交通,突然一輛軍用吉普車停在路邊,下來一個穿軍服的人,手上拿一份報紙向我敬禮說:「報告教官,我是高工實驗班的學生,現在服兵役在報社送報紙,這份報紙送給您,感謝您當年的教導,退伍後我要做木工廠,謝謝您!」拿下一份報紙,回家看到房間內有個二層木衣櫃,那是他們的實習作品,每學期標價買給學校師長,我買了衣櫃,看了心中有點激動! 在外島服務三年,返台在中部很有名的大學擔任工學院系中的教官。當時學校每學期二次系升旗,院週會一次。有次校長在禮堂主持週會,工學院很大、學生多,禮堂人多話也多,校長忍受不了,生氣說:「不想在現場的人,我同意可以離開。」既然是校長同意,很多人立即離開。第一次看到主講者要聽眾離開,我立即站起來在系的座位看著,大家看到教官盯著,不敢走人,乖乖坐在位置聆聽校長的演講。學生知道教官站著的用意,也瞭解教官熟悉每個人的姓名,想走人卻不好意思走,只好乖乖坐下!校長看到某系沒有一個人走出禮堂,心中的氣轉為高興,對系上非常讚美,學生及教官心中有數,不是不想走,是看到教官不敢走! 對學生的好,系上的師生都知道。有位學生父母離婚,他和母親住在一起,生活有點困難,我每次校外訪問都會去他租的房子,順手幫忙買早餐或點心,他回家後將這事告訴母親。有次他的母親告訴他想到學校當面謝謝,我當時說:「小事情不用謝,好好用功感謝母親就對了!」事情過不久,他的父親來到教官室找主任教官說:「系教官對我兒子太好,是否發生什麼事情?」主任教官說:「他是位最好的教官,做人認真正派,會有什麼問題?」家長以為自己身分很大,說出很不得體的話:「我是某某黨的人,經常做街頭運動,我不是好惹的!」主任教官說:「學校只管校內事,外面的運作我們管不了,您有事請說。」他說:「我離婚的老婆為什麼會跑到學校看系教官?」主任教官說:「系教官正上課中,請您兒子馬上來清楚說明。」兒子很快就來了,看到父親很奇怪說:「到學校幹什麼?」主任教官告訴他父親的來意,學生氣急敗壞:「爸,您在說什麼,媽媽要求到學校道謝,教官立即回絕,根本人都沒見過,會有什麼事!」正好我下課回辦公室,學生及家長立即向我抱歉,我還搞不清楚為什麼事要道歉?主任教官說:「講清楚了就沒事了!」後來才知道,對學生太好也要小心,別上當受騙還不清不白! 有天晚間我值宿舍夜班,深夜剛上床,突然接到學生來的電話:「教官,李某某正在醫院等開刀,您盡快來!」騎著機車徑往醫院,原來學生為社團探路,深夜從山上摔下來,脾臟破了內出血,須盡快開刀救人,但家長在台北,除了教官可救,沒人敢寫手術同意書。我在同意書簽下姓名,醫師把人搶回來,凌晨母親來醫院,緊緊抓住我的手:「教官啊!謝謝您!一夜沒休息,回家去我接手。」母親的謝謝,就是教官最好的禮物!我說教官是志業,不求任何回收,只求一聲感謝,一輩子回味不窮啊!我想給教官一句公道話,行嗎?
-
澳洲監管機關的網路兒童安全準則對台灣的啟示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網路已成為兒童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這也讓兒童暴露於網路不當內容的風險日益增加。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澳洲監管機關近日宣佈給予網路業者半年時間制定網路兒童安全準則,以防止兒童接觸到色情等不當內容,否則將面臨強制執行的法規懲罰。這一宣示,對台灣在保護兒童免受網路不當內容侵害方面具有重要借鏡意義。 首先,澳洲的經驗強調了制定具體可執行準則的重要性。澳洲電子安全委員辦公室(eSafety Commissioner)要求網路產業在規定時間內研擬一項計畫,闡明如何保護未成年者不受有害內容的影響。這一要求包含了應用程式商店、色情與約會網站、搜尋引擎、社群媒體平台、聊天服務甚至多人遊戲平台,涵蓋面非常廣泛。對於台灣而言,借鑑澳洲的做法,可以促進相關部門與網路業者共同合作,制定具體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標準,以確保兒童的網路安全。 在台灣,網路的普及率極高,尤其是年輕一代對網路的依賴程度更是顯著。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的數據,截至2023年,台灣的網際網路個人上網使用率已達84.67%,其中青少年和兒童的使用比例不斷上升。然而,目前台灣在保護兒童免受網路不當內容侵害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現行法律和規範對網路內容的監管較為鬆散,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缺乏有效的年齡驗證和內容過濾機制,導致兒童容易接觸到不適合的內容。 其次,澳洲的準則制定過程中強調了多方合作的重要性。澳洲電子安全委員辦公室不僅依賴監管機關的力量,還要求網路業者主動參與,這包括了像Google、Meta這樣的科技巨頭。這種合作模式對台灣具有啟示意義。台灣可以通過建立多方合作機制,讓政府部門、科技企業、教育機構以及家庭共同參與,形成保護兒童網路安全的合力。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措施的有效性,還能讓各方在網路安全的推動中各司其職,避免單一方過度負擔。 目前,台灣已有一些初步的嘗試來促進這種多方合作。比如,中華電信推出「色情守門員」、「上網時間管理」服務,提供內容過濾服務和家長控制功能。然而,借鑑澳洲的做法,台灣應該進一步加強政府與民營企業之間的合作,確保這些措施能夠廣泛應用並有效運行。 此外,澳洲也指出了科技手段在保護兒童網路安全中的關鍵作用。澳洲的準則可能包括年齡驗證、預設家長控制,以及模糊並過濾不必要的色情內容等措施。這些措施都依賴於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實現。台灣可以借鑑這些科技手段,開發並應用先進的過濾和控制技術,建立更加健全的網路安全防護系統。同時,台灣還可以通過立法,推動科技公司和網路平台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確保兒童在網路環境中的安全。 最後,澳洲的案例還提醒我們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網路安全政策。澳洲的這項要求是受電子安全委員辦公室監督的第二階段行業準則的一部分,第一階段準則已經涵蓋了如何阻止恐怖主義或性剝削兒童內容的散布。這說明網路安全準則應該是一個不斷演進和完善的過程,隨著網路技術和使用行為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台灣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也應該採取靈活的策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新和完善政策,確保其與時俱進,持續有效地保護兒童的網路安全。 澳洲在制定網路兒童安全準則方面的經驗對台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通過制定具體可執行的標準、強調多方合作、依賴科技手段以及不斷更新政策,台灣可以有效借鑒澳洲的成功經驗,建立起更為全面的兒童網路安全保護體系,讓兒童在安全的網路環境中健康成長。透過這些措施,台灣不僅能夠更好地應對當前的網路安全挑戰,還能為未來的數位化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
六甲鶯山,迴陽拱抱,文化揚新,何浦輝煌
「六甲西宮」的「鶯山廟」自古以來就是東半島信仰重鎮。1957(民國48)年首任吳世泰校長整合為一(浦邊的浦山國校,斗門的斗門國校合併)以後,何浦國小就是金沙區「六甲」、「何斗」一帶的學術根基。這所「迴陽拱抱,雙峰遠望」(校歌詞)身處平原沃野上的美麗小學,以大地為教室,以自然為教材,以文化滋養底蘊,對外有劉澳港與廈門通航,坐懷金龜山貝塚遺址,前有金沙溪、斗門溪蜿蜒潺潺,內懷生態多樣,溯及1915(民國4)年草創,迄今建校已歷109個春秋,非但不老,反而彌新,尤其2015曾秀玲校長剛主持100週年校慶,而在2024年甚至往下扎根,招收2歲幼幼班,宣告正式邁入10年級型制滿貫時代,達於輝煌之境。俗諺:「浦邊公,劉澳嬤,呂厝孫,后宅子,腸肚內(長福里)偷生子,洋山打鑼講嘸影」,可證早期這六個聚落互助合作的榮景。近年來何厝社區以「社區成長教室、文化技藝傳承」;斗門社區透過「南風隙古道」、「百年古樹群」、「微型(旗鑑)計畫」;浦邊社區透過社區規劃,致力於文化聚落營造,有系統地發掘自己的故事,創造社區更多特色和附加價值,一躍被行政院列入全國社區發展成功經驗範例。何志強先生的村史《六甲水濱之巔-浦邊》,娓娓道來聚落從繁盛而沉寂的美麗與哀愁。學校座落此沃野莊園,呼吸天地精氣遂行教化,民風淳樸質實,勞動筋骨生活日常,尤其「浦邊排球隊在當年是一支赫赫有名、屢戰屢勝的常勝軍,總是獨占鰲頭,捧走縣運冠軍」(吳家箴,2023),印證「何浦人」優質。故而子弟先天體健,運動潛能優異,經過老師們悉心調教,家長與社區的支持與堅強後盾,2023榮獲「自由盃國小組團體桌球錦標賽」為金門縣奪取第1座國小桌球全國冠軍;2022安排畢業生踢足球闖關射門後領取畢業證書;2013至2019奪得金門縣國小籃球賽1次冠軍、2次亞軍、2次季軍;108學年度國小足球世界盃資格賽冠軍,代表金門參加全國選拔賽,戰績輝煌,多年來早已成為運動績優小學府。 回首何浦建校百年以來,經歷四個階段,奠定今日暨未來發展。第一是「啟肇奠基」階段,貢獻一生的「教父」校長吳世泰先生,隨「怒潮」師生兵團輾轉來金,奉派創建何浦國小(42.2.1~44.7.31),因婚緣租屋定居浦邊,自願請纓續任校長(49.8.1~64.7.31)迄退休,一世鍾情何浦國小,核計「21年半」,是金門教育史上在同一學校服務任職最久的園丁,誠流芳千古地方「教育奉獻獎」之典範;第二是「成長茁壯」階段,歷經王安慰(44.8.1~48.1.31)、張立和(《金門縣誌》記載:48.2.1~49.7.31,但吳校長63年7月因病調職,吳家箴2023撰文指出吳校長任期未曾中斷,質疑張立和校長從何而來?或因吳校長請病假而權宜派代,宜釐清,斧正校史)、許丕螺(64.8.1~71.7.31)、蔡金皮(71.8.1~76.7.31)、許清堯(76.8.1~82.2.15)、莊聰榮(82.2.16~87.2.15)等諸校長接棒相承,至筆者「師父校長」鄭藩志先生(國小校長在本校實習,蒙受師父教導。87.2.16~95.7.31)以其大膽心細,匠心擘劃,賦權授能,啟迪後進,遂以立宏規,建新廈,造景添型集其大成;第三是「起飛奔騰」階段,由李國安校長(95.8.1~102.7.31)秉承鄭藩志校長志趣,融合九年一貫議題導入校本課程,著手改造校園軟體課程,何浦邁入現代化教育花園之林;第四是「推動數位化、團隊整合」階段,恰好引進新一波年輕活力師資(清一色是接受新課綱後教學者),前有綜合領域專長之曾秀玲校長,後為自然與生活科技及數學領域俱見長之「博士校長」陳佩玉領導下,引進機器人教育,重視培育科技素養,是未來世代面對網際網路與無國界世界的應變基礎。經過團隊煉造,榮獲全國「2022-2023FIRST機器人大賽臺灣選拔賽『團隊合作探索獎』」。2018陳校長親自發表公開課,首先入班示範教學,利用概念圖來描述《水溶液的酸鹼性》,引發校園研討樂趣。凡此均證明何浦已非昔日,雖受少子女化趨勢影響而學生數下降,依然努力於發展「精緻型學校」轉型特色,朝陳福海縣長殷切期盼發揮「最大化的教育價值」奮力邁進。 與何浦結緣於1970初涉教職,僅憑教育熱忱,奉派入校服務一年。因交通不暢,由任記者之弟弟用機車送入校報到。進入辦公廳,受到何素森、蔡水木、許榮緒、趙維昆、蔡永全、張川恭、陳天平、王金錠、張端榮、蔡友道、蔡國鑄、張再帶、蔡清楚等老師,校工周成來、何金鍛等老同仁熱心指導,特別是躬親奉獻教育的老校長吳世泰先生,如師傅般栽培、惕勵、鞭策有加。後來陸續引進戈曙宇、蔡回淵、吳寶珍等優秀老師加入陣容。初到何浦,往返不便,只好與蔡回淵、戈曙宇同時住校。吳校長指示把廚房旁的一間倉庫改為我們的「閨房」。任教後一個月內連續遭逢兩次「宣傳炮」震懾,最驚險的是彈殼掉在屋頂邊,幸而經驗老到的校工周成來引我們立即躲入洞內。當時每週一次傍晚結伴步行到沙美戲院看電影、遛達或租小說回到住處,就是最佳消遣。恰好內人1979-1985也到本校任教,有緣結識而多次拜訪,倍感親切。後來到開瑄,再度蒙受老同事蔡水木、蔡國鑄、蔡永全、蔡清楚、蔡錫忍、蔡昭德等大力支持與協助,幸運極了! 憑一人一力為校史著墨,為40至60年代何浦校園師生刻劃樸實友善、溫馨感人動態者,唯吳家箴先生(吳世泰校長公子)。從金門日報版面上,發表有關何浦早期動態文章者最多。吳家箴之於何浦,猶如世泰老校長之於何浦,出於赤誠與懷舊,鍾情如斯。本文以家箴為師,多所取材引證,以彰實質。以「何浦」為名始於吳世泰校長。當年草創就簡,苦行教化「業廣因功苦,拳拳志士心」,感慨殷切,寄衷遠矚,親自撰詞,並敦請蕭志鵬先生作曲,何浦校歌於焉誕生。內容為「迴陽拱抱,雙峰遠望;我們的學校,何等輝煌;德智體群,四育齊張;老師懇切教誨,同學奮發圖強;齊立報國大志,共為母校爭光;同學們!努力!努力!切莫辜負好時光。」(吳家箴,2009)地區中小學校歌詞由創校校長撰作,何浦為首例。 2024年耗資4,374萬9,000元的西棟新建校舍正式啟用,宣告「貼鐵皮、舊傳統的克難校園」已遠,煥發「和諧、自由與共融的學習環境」,「不僅是對過去幾年努力的總結,更是金門在教育事業上邁出的堅實一步」(金門日報,2024)。中棟教室走廊牆上掛滿了懷舊照片,捕捉昔日「何浦人」的零碎用心與點滴血汗,如此迎新納舊交錯在校園裡,難免被忽悠了「舊瑰寶」(建置校史室為佳),鑲滿「金輝煌」。就軟體精進幅度觀察,近年大量引進外援為助力,如結合「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藝》計畫」,將「藝術平權」議題導入校園;從體能到文藝,透過動態行動教學到靜態情境默化營造美感教育,全面提供每一位孩子適切的資源,成就每一位孩子的未來。首次引進BBC(英國廣播公司)專為5歲以上孩子所研發設計的微型電腦micro:bit平台,學習編程與多元的STEM創作,推行的資訊教育與運算思維課程;運用「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學習將「資訊、圖像、物件、影音等內容,以虛擬的方式整合的方式,豐富現實環境。同時關注地方特色教育,如結合金門大學舉辦「浦邊社區古蹟洋樓文化導覽」,活動,巡禮走讀古蹟樓,述說社區感人典故;慶祝百年校慶,特別舉辦「城市盃全國少年籃球菁英邀請賽」,邀來金防部官兵支援,讓軍民一家景象重現;校友陳秀月教做拼布,並舉辦拼布藝術展;足球扎根,以有趣的「足古錐」(幼兒園)、「足好玩」(1-3年級)、「足感心」(4-6年級)為103週年校慶增添精進活力。此外社團活動的經營,提供學生更多更廣泛的多元領域學習,並能獲得適性的發展及個別差異需求。陳佩玉校長福至心靈的創設「校長有約」+「進步獎」+「下午茶」,三者連在一起,親近性與機動性兼備,具有激勵效果,受到家長肯定與學子歡迎。 從鄭藩志、李國安、曾秀玲至陳佩玉等校長帶領團隊努力經營之下,重視校務發展的整體性、前瞻性,凝聚師生共識,讓學校成為一個有效能的學校,建構學校百年大計願景,登上另一個新時代的高峰。這座高山仰仗,擁抱大海,立身良田阡陌中的學府,沿著平坦的、美麗又富於故事性的環島北路段,昂然矗立超過一世紀。當老校友陳錦雀帶著2名小孫子,一起上台接受「祖孫三代情」表揚;當校友會理事長王水彰,回味小時就讀兩個校區的篳路藍縷,世代交替,歷經風霜,浴火重生,展現風華。何浦國小正在締造奇蹟,書寫動人詩篇,令人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