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從學生攻擊事件看待教育體系中的挑戰
近年來友善校園的口號喊得震天價響,而一則新聞報導關於台北市北投區一所高中的男學生在課堂上攻擊老師的事件,卻引起了社會上極大關注和深思。對於一個學生在教室內失控地攻擊老師這樣的情況,我感到非常震驚和擔憂。這事件凸顯了教育體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層問題,也呼籲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有效地應對這些問題,以營造更安全和健康的學習環境。 首先,這個事件反映出了教育體系中對於情緒障礙學生的支持和管理不足。根據報導,這名學生被認定為有暴力傾向的情緒障礙特教生,並且在過去曾有失控的情況發生。然而,校方似乎沒有足夠的準備和措施應對這樣的情況,導致了這次嚴重的事件發生。這引發了目前金門縣對於特殊教育和心理輔導資源是否充足的關注,以及對於學校如何應對這樣越來越多類似學生的策略及反思。 其次,事件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問題也值得關注。報導中提到,老師在試圖幫助學生梳理思緒時,可能存在溝通上的困難。這表明了教師在應對情緒不穩定的學生時可能面臨的挑戰,以及在如何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係方面的重要性。教育機構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訓和支持,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應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可能需要額外支持的學生。 另外,事件中學校的應對和後續處理也需要仔細檢討。雖然報導提到校方將與家長討論尋求外部資源協助,並召開個案會議和獎懲會議,但是如何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以及如何幫助受影響學生的受教權,和老師恢復應有的學習和有尊嚴的工作環境,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學校需要制定更加全面且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加強對於學生心理健康和行為管理方面的關注。 最後,這個事件也提醒我們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格和情感素養。教育應該是一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和取得好成績。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充滿尊重、理解和關懷的教育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指導,實現自己的潛能。 總之,這個事件讓我們意識到教育體系中仍然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促進教育的改革和進步,營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和包容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
-
短影片對生活的影響
前陣子跟幾位網友在聊天,聊到都在看哪些戲劇或電影,其中一位網友說:「拜託,現在哪有人會花時間看電影或連續劇?都直接在網路找解說影片,這樣比較方便。」 我疑惑的問:「解說影片?戲劇及電影本身並不複雜啊,為什麼還要看解說影片?」 另一位網友說:「不是複雜才去看解說影片,是因為沒那個時間,電影一部動輒一到三個小時不等,但解說影片可能才五分鐘,五分鐘能做完的事,何必花到三小時?」我聽完後相當訝異,因為如果大家都這麼做,那未來影視產業是否會變成一種夕陽產業呢? 家母以前是電影院的售票員,五、六零年代家家戶戶買不起電視,所以看電影相對便宜,所以大家都會到電影院買票看電影,那時候台灣的電影產業相當繁榮,平均一個星期就有五到六部的電影上映,各家電影院幾乎是座無虛席,有些人為了看電影還會購買站票,就是為了搶先收看最新的院線片,但到了最近,我偶然路過電影院時,發現電影院的員工幾乎都很悠閒,因為電影院已經沒有以前的盛況,追根究柢都是短影片的興起所造成。 現代人凡事都講求快速及重點式引導,這也造就了短影片的崛起,一部短影片可以在三到五分鐘內把一部長篇電影的重點提出來,但你是否想過:如果我今天看了電影解說,那是不是糟蹋了電影人、戲劇製作單位的用心良苦呢?一部電影或戲劇的製作都是要花上不少經費,製作單位還要花時間找投資商、購買拍攝器材、聘請人事、找編劇等;這些都是相當勞心勞力的工作,倘若我們持續點開電影解說或戲劇解說影片,相對就會降低電影及戲劇製作意願,一旦沒有戲劇或電影,那麼接下來沒落的產業將會是電視臺,而我們平時購買民生用品時,多少會看新聞或電視廣告來評估購買標準,一旦少了這條媒體管道,將會影響我們民生消費衡量標準,那勢必會牽連後續更多問題。 我永遠記得家母跟我敘述以前電影院繁榮盛況之時的那股愉悅感,那份感動是任何事物無法取代的,因為戲劇及電影也是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如果連這份產業都變成夕陽產業,那麼失業人口將會大幅度提升,所以大家有空的話不妨試著走進電影院看電影抑或是打開電視收看戲劇節目,替我國的影視產業盡一份心力吧!
-
病理科醫師即將消失 凸顯醫院評鑑問題
根據統計,臨床病理科每年核定不到十張專科醫師認證,但近三年卻只招募到十二名住院醫師,招募率只有五成五,位居所有科別之末,因此常被笑稱「臨床病理科快滅科了」,這樣的現象或許不如兒科與外科醫師缺乏來得嚴重,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卻可以發現,如果醫院評鑑制度再不修正,類似的問題恐怕將會不斷的影響我們整體的醫療品質。 奇美醫院病理部醫學研究部部長李健逢表示,早年臨床病理科被列入「部定專科」,關鍵在於前輩們奠定功績,例如「台灣血液之母」林媽利、「台灣血友病之父」沈明鏡、終生對抗結核病的陸坤泰等三位前輩,讓醫界認為檢驗醫學有其必要性,如果能從檢驗分析中找到疾病的破口,可以增進人民福祉。在這些專業人士眼中我們可以理解到病理科醫師的重要性,畢竟這些基礎的科學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如果這些基礎科學都消失,那遑論醫療品質呢? 其實這樣的現象也牽扯到醫院評鑑的問題,因為當病理醫師只是為了應付醫院評鑑之用,不僅病理科醫師的薪資不會與其他醫師相當,連在醫院中的地位也會被忽略,在這樣的情況下,更無法吸引優秀的人才投入,尤其同樣辛苦的學習過程,如果沒有更好,至少是接近的待遇,要留住人才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在醫院中只是聊備一格,病理科醫師找不到人只是剛好而已。 其實政府更應該注意到的是基礎科學的落實,尤其在文科逐漸被漠視的環境中,如果連基礎科學都不重視,那我們的教育還剩下什麼呢?如果政府還要將這樣的現象歸之於市場機制,最後我們看到恐怕會像現在大學退場機制一樣,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反淘汰結果。 病理科醫師消失只是一個徵兆,但是背後透露出的問題卻可能影響十分巨大,所謂見微知著,現在不處理,等問題全面性惡化之後再開始,勢必會事倍而功半,更可能引發更多的民怨,而這絕對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
外貌評論
前幾天民進黨高雄黨部於社群網站上發文,直指黃捷比徐巧芯更漂亮、更有才情,而後又進行身高上的比較,貼文一出後遭到許多人抨擊,多數人覺得無論如何都不該在個人的外表上作評價。徐巧芯認為這是外貌羞辱,但之後小編也回覆漂亮與否屬於個人的主觀認定,身高部分則是客觀事實,並無任何羞辱的意思。 隨著越來越多人斥責,小編才刪除貼文並道歉。今天這類貼文是否達到外貌羞辱的程度見仁見智,但筆者認為任何政黨於社群網站上評論別人的外觀,都是極度不適當的行為。首先,民意代表的工作是為民服務、為民喉舌與推動政策,他們身分不是選美比賽選手,應針對他們的工作情況與問政表現作為評估依據,不是在外貌條件上做文章。 再來,既然小編也同意漂亮與否屬於主觀認定,那麼把這種「主觀的評斷」放在官方社群網站上,個人無法理解有甚麼意義。接著又比較身高,即便是陳述事實,但同時也隱含的傳達了「高比較好」的單一的觀點,這樣的論述實在不妥,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認為身高高一定就比較好。 政治上這類對他人外貌進行評價與調侃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過往民眾黨「學姊」與楊寶楨也曾於社群網站上暗諷陳菊的身材與體重,這類外貌羞辱似乎時常發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除非去進行醫美,人的外貌條件是先天決定,即使是過重或過輕也可能與先天基因有關,那麼對別人無法決定的先天外貌進行評斷與羞辱,這種行為跟某些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又有何區別? 因此,政治人物或是相關工作者更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自己的行為有更高的道德標準,畢竟一言一行都可能有模仿的情況出現,這類外貌評斷的貼文,無疑也默默助長了這樣的風氣。如今人們外貌焦慮情況比過往嚴重,許多人為了追求符合普世價值的審美,在追求外貌過程中產生焦慮,甚至一些年輕人利用節食等不健康的方法來減重,或是其他更激進的方法來達成「好的外貌」。 不論是執政黨抑或是在野黨,真正該做的是執政與監督,不是一直在個人外貌上評論與攻擊,當然不可否認,外貌姣好的候選人的確能在選舉中佔有一些優勢,但外貌只是一時,選民更在乎是否能夠站在人民的角度來為民服務,而不是只有好看的皮囊。
-
轉念
電視台重播十九年前一齣劇,猶記彼時因熱愛這個翻拍自真實人生的電視劇,還刻意去尋找這家人的故居,且帶著孩子去參加演員簽名會。這大概是我唯一的追劇記錄。 不過,我倒忘記當年為何如此著迷這齣劇,但多年後再次觀賞,對劇中三媳婦這個角色,有了更多的理解。 三媳婦在劇中人物的年代,大學畢業算是高知識份子。受到先生一家人對長輩的孝心感動,而決定一畢業就嫁人。生活習慣迥異,她在摸索中前行,得助於長媳的幫忙,克服種種的不適,漸漸的融入這個大家庭。 好不容易像個寶寶才剛學會站立,便將面對全家移民,一下子要她跑起來,又是一個大考驗。三媳婦剛開始很依賴先生,不喜歡夫妻親子經常相隔兩地。歷經許多衝突,家人們彼此慰勉,她終於想通這一切都是成長的資糧。她越來越能適應移民生活,在大家庭中,同心協力共度許多難關。 我們常在觀劇中會被某個人物或劇情敲擊,產生想法或對號入座。我看到三媳婦在夫家,從初始的像是做客身分,到漸漸成為「家人」,這一路走來的辛苦,我特別有感,心有戚戚焉。我回溯自己從結婚到失婚的歷程,六年間角色的轉換,我幾乎還來不及適應變化,似乎眼前的一切幻化成泡影,留下一臉錯愕的自己。 「轉念」是關鍵,這是我近年修習佛法的最大收穫。回想起自己曾經以為的困境,可能都是自己心裡想出來的。其實,心念一轉,哪裡有不如意呢?當我了解一切不過是心念造作,還有什麼好嘀咕的呢?心態真的決定了我們的一切。 後來,我在職場也常運用轉念,將十之八九不如意之事翻轉成良機,感謝所遇讓自己擁有成長的契機。弘一大師曾說:「人生千千結,就有千千劫。你的結,就是你的劫。解開一個結,才能渡過一個劫。人生苦短,世事繁雜。走不出自己的執念,到哪裡都是牢籠。」我很歡喜大師佳言妙語的提點。這齣重播的戲劇,給我上了寶貴的一堂課。
-
談管教
俗諺說:「揚譽於公堂,規過於私室」,指的是於公眾宣揚優點,於私下規勸過失;老師或家長因某事與小孩發生衝突,彼此溝通時,該選在事情發生二、三天後,等自己及小孩情緒較穩定狀態,才私下談談,以避免小孩受不了周遭眼光的壓力,且避免達不到溝通效果,更不致招惹小孩怨恨,破壞了彼此之後的師生或親子關係! 師生關係取決於教師的管教態度 因為每個人的內心裡都有尊嚴與榮譽感存在,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譽與鼓勵,且現代的小孩自主性蠻高的,而且言詞的傷害更甚於刀劍刺骨銘心!因此,不論老師或家長管教小孩的方式要特別的注意,以防範引起他們的反感!尤其,在生氣時,因為情緒失控,出手較重,易鬧出人命,千萬別在此時打小孩! 俗諺說:「嚴師出高徒,棒下出孝子。」四十年教學生涯中,開始的十幾年,我服務於私校高職期間採取「愛的教育」方式,一直以來,師生之間皆維持不錯的關係猶如親子般,且學生毫不忌諱會將心事一一全盤托出說我聽,希望我協助他解決。 後來的二十二年半,我在小學任教期間,我認為「基礎教育」最重要,基於「不要輸在起跑點」、「恨鐵不成鋼」原則,我擔任十年導師期間希望班上每位學生皆能學得基本學力、擔任十二年半學務主任期間希望全校學生能學行兼優,因此我皆採取嚴格管教方式。 小學生們在校時或畢業後,在校內或校外看到我時,我感覺他們似乎有點在疏離、冷落我,尤其是我擔任導師期間的班上學生!偶爾,我碰到學生的這些不太友善的反應,當場確實會讓以前曾經付出不少的心力,且以他們現在學業上的優異表現為榮的我更感到錯愕!所幸,我以已盡到教育良心而沒有誤人子弟來自我安慰。 不好管教方式會永遠烙印在孩子心中 教育部深怕學校老師管教過當例如不當的體罰,妨害了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便於民國95年12月27日起,開始實施「零體罰條款」,民國96年6月22日訂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以作為維護校園安全與教學秩序的規範。 至今,家母和一些導師早期的不好管教方式仍烙印在我腦海中,當我就讀小學時,我相依為命的慈祥寡母,有一次我跟她頂嘴,她卻氣急敗壞地將正在切菜的菜刀往我丟;所幸,我距離她尚有點距離,且快速跑離廚房;自小,我就能體會寡母養育我們三姐弟的辛勞,至今,我雖認為她的管教方式確實有點不太恰當,但是,我仍覺得她是為了我好,而感恩在心! 小一及小六時,我的兩位男導師皆採取日式打罵教育,含我在內的兩班同窗們有部分就曾挨過他倆的重重巴掌,在校時或畢業後,當我們見到他倆時,內心還是有點懼怕的感覺!小六導師是屬於「面惡心善」型的老師,整年的每天晚上,他還是在自家免費輔導我及鄰居三位同窗數學二小時! 師長應以身作則作為孩子模仿的好對象 客家俗諺說:「嚴官出惡賊」、臺語俗諺說:「寵豬舉灶,寵子不孝」,指的是法令越嚴苛,盜匪越猖獗;該愛而不溺愛,過與不及都不好。因此,老師或家長唯有採取軟硬兼施方法,在管教之前先輔導他,讓他知道錯在哪裡?往後,希望他能知錯能改,以造成雙贏的局面。 而老師在校管教學生、家長在家管教小孩,最佳管教方法是盡量多陪、多鼓勵他們,少點負面的動作例如打罵、諷刺,並自己以身作則以作為他們模仿的好對象。
-
揠苗助長絕非好事
北市一家補習班近日在臉書上分享,一對就讀國小的小兄妹,他們每天凌晨5點50分起床寫公文,然後上學,下午4點學校放學後,一路趕去各種補習班,才藝課學習。有時吃飯也只能花15到20分鐘在車上解決,一直到晚上11點30分才能睡覺,等於小兄妹一天的睡眠時間,只有6個多小時。一天只睡6個多小時,不要說成長中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也不見得受得了,而這對小兄妹只要一張開眼,就是一連串的學習和補習,他們小小的年紀彷彿承載的就是高壓生活,如此的馬不停蹄,讓人看了都覺得心疼和不捨。 此外,這名母親還曾說妹妹和多數孩子一樣,在學習上會遇到了瓶頸,遇到困難的題目可能會哭鬧不想寫,然而面對孩子這樣的反應,家長和老師不是用安撫或是循循善誘的方式,而是要求孩子繼續練習,孩子只能不斷的逃避,最後的結果,就是孩子中文考試交白卷。其實這已經是個警訊了,孩子已發出她心理的訊號了,不僅老師沒有察覺,家長也不以為意,所以當老師說,「能否讓孩子重寫中文試卷200張」時,家長立刻就答應,也請老師不要為難,這真的是匪夷所思,簡直是把孩子當成鐵人了。筆者學校的同事也常要求寫錯字的孩字要重寫一兩百遍,當時的我替這些學生感到心疼,而這個小小年紀的小女孩,竟要重寫200張試卷,更讓我不捨了,同時也懷疑:這樣的方式真的有用嗎? 固然這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外人很難置喙,然而對一個成長的孩子來說,沒有充足的睡眠,很難期待會有好的成果表現,即便現在短時間看到有成效,但若將時間軸拉長,其實這樣的孩子,未來的表現不見得會比有正常睡眠的孩子來得好,也就是即便贏在起跑點,不見得就會一路贏。但是他們卻沒有享受童年該有的無憂無慮,也沒有童年美好的回憶,待孩子成長後,回首這段來時路,難道不會對安排這樣生活的父母有所怨懟嗎?而若因此產生人格的扭曲,家長和老師真的是難辭其咎啊。 筆者認為每個成長中的孩子,就該有每一時期該有的生活樣貌,畢竟童年只有一次,如果太過揠苗助長,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失去童真,這並不是件好事,這也是筆者從事教育近三十年來所觀察到的現象。再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讓孩子能夠願意學習,喜歡學習,比強迫他們學習重要太多了,這樣學習來的知識,才會是他們一輩子的資產,每個虎爸和虎媽應該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
家長過度的期待,可能也是一種潛能的激發
對於教育下一代,每對父母都有不同的觀點與做法,並沒有一套標準的作業流程,就像日前,有一對國小兄妹的日程表被公布在網路上而引起瘋傳,內容顯示兩人每日清晨5時50分起床,接著開始到學校上課、補習、練才藝,吃飯寫功課也都是在車上完成,直到深夜11時30分才就寢,每一天大約只睡6.5小時,這樣的行程表曝光後,引起網友熱議。 看到這樣的新聞,大多數的人都是反對父母親的做法,就個人而言,當然也不願意見到孩子從小就在這種高壓式的生活中成長,畢竟這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可能是弊大於利的,再加上現在有很多的直升機父母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孩子身上,造成孩子有苦無處訴的結果,當然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不公平而且是不應該的做法。 但我們也可以從另外的面向來看,如果家長這種做法是有跟孩子做過基礎的溝通,也觀察到孩子在適應上並沒過度的不良反應,那這也可能是對孩子另一種潛能的激發,對此我們就不必過度的批判,否則最後壓力可能再倒回孩子上,那這種大眾式的情緒勒索,難道就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在此或許可以提供個人的例子供大家參考。 我是一個道地的鄉下孩子,在台南的鄉下成長,但是因為國小的成績還不錯,當時的父母竟然覺得在鄉下念書沒前途,於是就把我轉學到高雄就讀,可以想見我是不願意的,但是在父母的壓力下我只能選擇服從,如今我有機會在大學任教,跟父母當初的決定應該有極大的關係,畢竟在教育資源缺乏的鄉下,我大部分的同學都只有國中畢業,最後,不是到工廠上班就是在家幫忙農務,我是因為有機會受更高教育才有機會跳脫原本的生活模式。 然而我的父母都只有小學學歷,對他們說,受教育或許不是一切,卻是充滿更多的可能性發展,這是他們對我也是對自己期待的投射,至少最後的結果他們是滿意的。 一個事件總有許多的面向,在媒體所揭露的例子中,大家當然可以批評父母的做法與同情孩子的處境,但是如果理解更多的狀況再加以評述,應該會更加的公允,否則大家只是在情勒的層面中討論,卻不願看到父母對於孩子在未來競爭中所處的困境做改善,那恐怕只會讓我們的下一代的競爭力逐漸地被削弱而已!
-
淺談酒精對人體的利與弊
毒理學之父--帕拉塞爾蘇斯曾說過:「劑量決定毒性」(原文為the dose makes the position),毒物的認定取決於所攝取的劑量的多寡。我們今日的主題主要來談論「酒精」對人體的影響。 酒精有許多的類別,如:工業上所應用的「甲醇」(methanol);被應用作為抗凍劑的「乙二醇」(ethylene glycol)。而我們一般市售可食用的酒精為乙醇(ethanol),每一瓶所含的酒精多寡均不一,從台灣啤酒所出產的水果啤酒(酒精濃度一般落於3~5%),到法國葡萄酒(酒精濃度落於12~15%),乃至於伏特加這類的烈酒(酒精濃度落於35%~50%)均有。 酒精主要在人體的肝臟所代謝,當我們喝完酒後,酒精會順著我們的消化道,接著,從肝門靜脈被吸收,並被帶到肝臟所代謝、解毒。而肝臟具有豐富的水解酵素系統--醫學生理學上稱之為cytochrome P450系統。在解毒的過程中,酒精會先被酒精去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代謝成乙醛(同時也是酒精毒性最高的代謝副產物),再由乙醛去氫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代謝成不具毒性的乙酸(俗稱醋酸)。 然而,雖然肝臟代謝的路徑皆相同,但因為基因多型性與遺傳多樣性的因素,使得有些人體內的酒精去氫酶以及乙醛去氫酶的含量或活性就高於普通人,也因此能被冠上「千杯不醉」的名聲。 接著,介紹完酒精的生理代謝後,我們著手來講述酒精對人體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與各類生理影響。大家都知道喝完酒後大腦會昏昏沉沉的想睡覺,這是因為酒精會提高神經傳導物質--GABA的活性,並且抑制人們的神經興奮,達到「鎮定、安眠」的功效,然而,長期酗酒,則會導致GABA系統的破壞與身體荷爾蒙的不平衡。此外,過量飲酒也會使ALT、AST上升,造成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的產生。 飲酒的好壞參半,好處比如說:紅酒可以紓緩平日工作繁忙所積累的壓力,也能夠達到鎮定精神、消除疲勞、調理體質等。然而,站在飲酒的弊處面向,包含容易導致上述所提及的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臟組織由脂肪所包圍)等,還有可能會增加大腦中風(brain infarction)、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等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 除了醫學上對人體的危害以外,也會影響到社會安全以及家庭經濟與和諧。社會安全問題方面,當你兩三杯杜康入肚之後,此時大腦、整個全身上下所有的肌肉已呈現放鬆的狀態,處於意識模糊,若這時在騎車,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車禍,不但背上公共危險罪的刑責,甚至也有可能撞死人,而毀掉別人的家庭。家庭經濟問題方面,酒精不論是從過去中國漢朝,又或是日治時期在台實施的「專賣制度」,一直都是價格偏高的飲品。雖酒精不似毒品一樣十分昂貴,且上癮性高,但是長期飲酒下,也會使得荷包大失。而家庭和諧面向,根據警政署的統計,家庭的暴力有高比例是由於酒精而導致的。 筆者認為適量的飲酒可以調劑心情,達到放鬆,但就如同毒理學之父的觀點,過量的酒精也會導致毒的產生。因此,對於飲酒而言,適可而止,才不會導致大酌傷身之地。
-
史博館整修工程延宕應檢討
國立歷史博物館訂於2月21日整修完畢,對民眾重新開放。但整修工程大延宕,創公家機關所未見,頗值得大檢討。尤其,連開幕前兩周,也誤將開幕前記者會發布為試營運,讓許多民眾白跑一趟,更添落漆事件一樁。 2018年7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最後一檔展覽結束後,當時館長為廖新田先生,他高興地宣布三年後民眾可看到一座嶄新整修後的館舍,他會再回來主持新的開幕展。 沒想到,廖新田先生2022年退休,沒完成任務,新到任的梁永斐館長,到任一年多,傳出壓力過大,提早退休了,被認為是臨陣脫逃。史博館從預計的三年內部整修,竟然拖到五年半,至今總算知道2月21日可完工開幕。 史博館工程延宕過久,備受民意大批評,比卡管案還長。民進黨大官--文化部長史哲,過去是罷免韓國瑜的高雄主推手之一,靠著此原因,後來升官當上文化部長。可惜他政治味道濃厚,行政能力卻不行,他派了王長華接任梁永斐當史博館館長。王長華去年上任之初,開口保證在今年大選後到農曆年前可開館,雖勉強達成今年完工目標,但還是延後一些了。 但筆者上個月,到植物園旁看史博館工程,前方庭園,還是杯盤狼藉,滿是工程廢土,可見館方是在用趕工的方式,難保開幕的後續品質。 這就是典型民進黨的施政作風,能騙就騙,能拖就拖。史博館只是整修而已,工程竟可延宕到近三年,讓人對文化部掌管的南海學園幾個館所觀感不佳。隔鄰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北當代藝術設計中心,兩年前,一場小火災,竟也拖到現在還沒重新開幕,據說怎麼處理還沒定案。近年來,南海學園三大館舍,只剩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在獨撐場面,文化部的確需要好好檢討,工程為何一直拖延?說是缺工,缺材料嘛,附近的中正橋改建,比其晚開工新建,人家卻已早在2023年九月底單向通車了,只是整修而已的史博館,卻一直拖宕多時,不僅浪費公帑,也讓民眾對政府施政效率,漸感不耐和失去信心。 據筆者這五年觀察,自史博館開工整修後,敲敲打打的工程聲音或排放工程廢水等,也造成植物園生態的影響。這五年來,植物園荷花一直長不好,一些鳥類,如翠鳥、五色鳥、白鷺鷥,甚至麻雀都少了很多,免不了是受工程的影響。史博館的圍籬太久,讓民眾繞行植物園動向受阻不便已夠久了,耐心漸減,從三年前就應完工的工程日期,到去年三月、五月、九月、年底、今年過完年前,可重新開幕的消息,一改再改,讓民眾對政府幾乎失去信心了,即使2月21日重新開幕了,民進黨的文化部和史博館都仍應負責並公開說明其原因才是。
-
文策院何以變文盲了
龍年春節到來,在還未過年節前發生一則文化相關新聞,國人可能忽視,但卻隱藏許多政府文化政策上缺失。那就是行政法人文策院公布2022-2023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在統計上說2022年國內出版業產值1,032億元,比財政部統計高出4倍。經媒體報導後,文策院表示會如此,是把上中下游加總計算。 很明顯此種計算不但失真,簡直是灌水,因為公認最終購買才是該產品產值,否則若依文策院此種自創標準,那整個台灣文化產業產值豈不是長年榮景,何來出版業會叫苦,又何以捷運上人人滑手機不看書。所以真該檢討和追蹤的是文策院為何如此。政府學習南韓的文化內容振興院而成立的文策院,除了投資協助欠缺資金的文化人作品能上市外,更有中立客觀第三者角色,透過數字和分析去研究文化上有待改革之處;今日有如文盲搞出膨風出版產值,不是犯了不該犯的錯,而是自貶成了政府的文化化妝師。 因為就以整個圖書出版而論,國人一年下來到底花多少錢買書,數年下來呈現何種走向,其實真實數字一直讓外界納悶又好奇。因為扣除公私立、學校、機構的圖書館,還有贈書,甚至把文化幣購書的金額也扣除,這個數字可能並不好看。此外網路通路更是價格上採用打折賣書,這也說明了出版業處於現實市場上的無奈與無力,甚至從一刷冊數一路往下滑,還出現退書滿倉庫,只好回收當紙漿,這些文策院內部成員不會不知。今日面對外界質問,文策院只說是為了考量GDP比重,試問這又和中國大陸的一些省份,在通縮下誇大浮報經濟成長百分比有何不同呢?又或者文化部等官方部門,在近些年來補助圖書創作與出版,或許有些作品得到獎項肯定,但在銷售上並不能對出版業困境有所幫助,整體下來仍是紅海市場上血流成河。 其實連文策院的老闆和監督部門--文化部,在2015年統計國人1年看8.5本書,到了2018年掉落為4本,至於看什麼書、有沒有看完、學習和靈魂上是否有所良性成長?為何會選擇看這本書?是買的還是借的?作者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還有所有出版社當年新出版圖書印量和實際國人購買量為何,甚至是一本新書(包含雜誌、報紙)出版社的投資成本與銷售入帳金額為何,若文策院不能從出版社取得真實數字,且每日公開在官網上,那國人真該擔心的是文策院會不會變成文化總會,一旦改朝換代,就當隻政治風向雞去討好當權者和身旁的啦啦隊,然後自己成了白手套,把政府龐大資源拿去分肥給文化打手和外圍商人。
-
來探討速食生活吧
「速食生活」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生活模式,主要是論述現代人生活繁忙,講求快速便利的一種生活方式;「速食生活」看似方便,但卻會影響人類的健康跟生活環境,而這影響力已經逐漸在我們生活周遭成形,變成一種無形的壓力。 前陣子寫稿寫到一半口渴了,便前往附近的超商買杯咖啡,那時晚上八點,我走進超商發現櫃檯前排了長長的人龍,感到相當疑惑,但咖啡必須直接到櫃檯結帳購買,所以我便跟著排隊了;由於我排在隊伍的最尾端,我便詢問認識的店員:「剛剛怎麼排那麼多人?而且我看到大家購物籃裡都是即期商品比較多,是怎麼回事呢?」 店員邊結帳邊說:「因為方便啊,那些商品只要買回去拼拼湊湊,又可以當作一餐,而且不用開瓦斯烹煮得滿身大汗,所以大家幾乎都會趁晚上八點多來搜刮架上的即期商品回家食用!」 我聽完後不禁嘆了口氣,本人當然不排斥這些加工食品,但我覺得即期商品應該是應急用,畢竟食物還是要吃自己購買的食材所烹調出來的,身體也會比較健康,如果就這樣養成習慣,勢必會影響身體狀況。 前陣子我偶然看到一則網路新聞:「現代人凡事講求效率,導致生活壓力大,焦慮症及恐慌症逐漸成為文明病」,我以為是藥品廣告,點進去後才發現並非如此,因為現代人生活講求效率,所以凡事都有了壓力,導致這些心理疾病逐漸上身,而這些心理疾病也會連帶生理疾病,就拿焦慮症來說,焦慮症會引發:疲倦、無法專心、暴躁、易怒、睡眠失常等症狀;而恐慌症則會有:心悸、腸胃不適、頭暈、呼吸急促等症狀;我當下看到這些症狀心裡頭一陣寒顫,因為有些症狀自己身上都看得到,後來便到精神科就診,才知道自己是生活壓力之下的受害者,而醫生也叫我別緊張,他說現在這種病已經是一種文明病,尤其加上前陣子疫情的影響,導致更多人得到了「廣泛性焦慮症」,所以病患逐漸變多。 「漫活」是之前很多國家在提倡的生活方式,如果有到過歐洲國家,會發現很多歐洲國家的生活步調相當緩慢,而且他們的國人平均壽命也比較長,這都是因為他們開始實施「漫活主義」,漫活主義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健康,也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例如:不開車,改成散步、購買綠色商品減少碳排放量;這些都是漫活主義的實施目標之一;所以各位不妨試著換一種生活方式,可以減輕壓力,讓身體、環境、心靈都健康,造福你我、造福社會。